201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5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文言文阅读5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后赤壁赋(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霜露既.降既:既然B. 履.巉岩,披蒙茸履:登上C.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适:恰好D. 掠予舟而西.也西:向西飞去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今者.薄暮\此三者.,吾遗恨也B. 以.待子不时之需\还军霸上,以.待将军来C. 听其所止而休焉.。
\盘盘焉.,囷囷焉D. 揖予而.言\弃甲曳兵而.走12. 和“将归于临皋”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 秋以为期。
B. 惟尔马首是瞻。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检测卷(含解析)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文言文分析综合1、分析综合(选择题每题3分,满分:27分时间:6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
乡举入国学。
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
母忧归。
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
”服阕,改刑科。
寻以王直荐,擢广东左参议。
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
性刚负气,按察使郭智不法,信民劾之下狱。
黄翰代智,信民复发其奸。
已,又劾佥事韦广,广遂讦信民,因与翰俱被逮。
军民哗然,诣阙下乞留信民。
诏复信民官,而翰、广鞫实,除名。
景帝监国,于谦荐之,命守备白羊口。
会广东贼黄萧养围广州急,岭南人乞信民,乃以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
士民闻而相庆曰:“杨公来矣。
”时广州被围久,将士战辄败,禁民出入,樵采绝,而乡民避贼来者拒不纳,多为贼所害,民益愁苦归贼。
信民至,开城门,发仓廪,刻木锲给民,得出入。
贼见木锲曰,“此杨公所给也”,不敢伤。
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
信民益厉甲兵,多方招抚,降者日至。
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
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
”克日请见。
信民单车诣之,隔濠与语。
贼党望见,欢曰:“果杨公也。
”争罗拜,有泣下者。
贼以大鱼献,信民受之不疑。
萧养且降,而都督董兴大军至,贼忽中变。
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
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
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
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
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讣闻,赐葬祭,录其子玖为国子生。
广东民赴京请建祠,许之。
成化中,赐谥恭惠。
久之,从选人卢从愿请,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
(节选自《明史·杨信民传》,有删改)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杨信民深受军民拥戴的一组是( )①诣阙下乞留信民②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③得杨公一言,死不恨④城中皆缟素⑤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⑥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A.①③⑥ B.②③⑤C.①④⑤ 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5年高考3年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题组一传记类一、(2014课标全国Ⅰ,4—7,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江西专版)[文言文阅读(二)]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江西专版)11课时作业(十一)[文言文阅读(二)][时间:45分钟分值:5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①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
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
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
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_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
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
及驾还复辟②,授职酬劳,公论称快。
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
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
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
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
”遂击登闻鼓③以进,仍送卫狱。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
埙佯.诺之。
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
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④。
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
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
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然此公论,具人面目者皆能知之,而高冠长裾,号称科第人物者,乃低佪淟涊⑤⑥自得,夸噪于人,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予来京师,国子祭酒乡先生陈汝同曰:“埙真义士也,吾欲为之作传。
”先生没.而传未作,弼故补之。
不特为埙计也,庶亦励世之顽无耻者云。
(取材于明·张弼《东海文集》,有删改)【注】①门达:丰润(今属河北)人。
②复辟:指明英宗恢复皇位,重新称帝。
③登闻鼓:古代帝王为臣民提出谏议或申述冤情,在朝堂外悬鼓,许击鼓上闻,谓之登闻鼓。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人教广东专版)[文言文阅读(一)]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人教广东专版)9A课时作业(九)A [文言文阅读(一)][时间:45分钟 分值:6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题。
(共22分)洛中盱江八贤司马温公《序赙礼》,书闾阎之善者五人,吕南公作《不欺述》,书三人,皆以卑微不见于史氏。
予顷修国史,将以缀于孝行传而.不果成,聊纪之于此。
温公所书皆陕州夏县人。
曰医刘太,居亲丧,不饮酒食肉终三年,以为今世士大夫所难能。
其弟永一,尤孝友廉谨。
夏县有水灾,民溺死者以.百数,永一执竿立门首,他人物流入门者辄擿出之。
有僧寓钱数万于其室而死,永一诣.县自陈,请以钱归其弟子。
乡人负债不偿者,毁其券。
曰周文粲,其兄嗜酒,仰.弟为生,兄或时酗欧粲,邻人不平而唁之,粲怒曰:“兄未尝殴我,汝何离间吾兄弟也!”曰苏庆文者,事继母以孝闻,常语其妇曰:“汝事吾母小不谨,必逐汝!”继母少寡而无子,由是安其室终身。
曰台亭者,善画,朝廷修景灵宫,调天下画工诣京师,事毕,诏选试其优者,留翰林授官禄,亭名第一。
以父老固辞,归养于田里。
南公所书皆建昌南城人。
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
其子与猾驵①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
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
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
其人曰:“向见君帑②有之,今何靳③?”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
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
”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
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
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04 文言文阅读(福建版)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04 文言文阅读一、(2014届福建长乐二中等五校高三上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1—4题。
(15分)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
能文章,负气节。
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
拜监察御史,皆出似道力。
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
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知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
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
襄阳久被围,似道日恣淫乐,不少加意。
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
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范文虎总师无功,似道庇之,以知安庆,又除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文龙言:“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
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②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
”似道大怒,黜文龙知抚州,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
未几,吕文焕导大军东下,范文虎首迎降,与文焕俱东。
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从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时边事甚急,文龙上疏曰:“《书》言:三后协心,同底于道。
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筑某堡,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譬犹拯溺救焚,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
请诏大臣,同心图治,无滋虚议。
”降将王世强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
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
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
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
有风其纳款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
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
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
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
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
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
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
”为收葬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注] ①阘茸:无能。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题检测卷(含解析)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文言文翻译(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董仲舒,广川人也。
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今上即位,为江都相。
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
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
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
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直。
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
董仲舒以弘为从谀。
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
”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
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
至卒,终不治产业,以脩学著书为事。
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
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
褚大至梁相。
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
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
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1)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2015届高考语文( 山东专用)一轮复习 文言文对点练(一)
2015届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一轮复习文言文对点练一1.(原创题·通假字)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C.无乃尔是过与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解析:C项中的“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答案:C2.(原创题·词类活用)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解析:A项中“水”名词动用;B项中“日”名词作状语;D项“上”“下”名词作状语。
答案:C3.(原创题·古今异义)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传其道解其惑者..师之④非吾所谓..必有师②愚人之所以..为愚③吾从而也⑤今之众人..生于吾乎..,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⑦师者,所以..不如师⑩..传道受业解惑也⑧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⑨弟子不必无.贵无贱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⑩C.①②⑤⑥⑨D.③④⑦⑧⑩解析:②④⑥古今相同。
①学者,古指求学的人;③从而,古指跟从并且;⑤众人,古指一般的人;⑦所以,古表凭借,用来……;⑧小学,古指小的方面学习;⑨不必,古指不一定;⑩无,古指无论。
答案:A4.(原创题·实词)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后世必为.子孙忧B.是.社稷之臣也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C.则将焉用彼相.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解析:A.动词,担任;动词,成为。
B.都是代词,这。
C.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②动词,辅佐。
D.动词,憎恨;形容词,大。
答案:B(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筠州圣寿院法堂记苏辙高安郡本豫章①之属邑,居溪山之间,四方舟车之所不由,水有蛟蜃,野有虎豹。
其人稼.穑渔猎,其利②粳、稻、竹、箭、楩、楠、茶、楮,民富而无事,然以其险且远也,士之行乎当时者,不至于其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5):2-5滕王阁序
鹤汀 凫渚 (tīnɡ zhǔ) . . 雕甍 (mé nɡ ) . 舸 舰(ɡě) . 雨霁 (jì ) . 彭蠡 (lǐ) . 睢 园(suī) .
绣闼 (tà ) . 纡 其骇瞩(yū) . 舳 (zhú ) . 孤鹜 (wù ) . 遄 飞(chuá n) . 睇眄 (dì miǎn) ..
【主旨感悟】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写诗人自己在贬谪 途中,经过长沙,凭吊贾谊故居,通过悲伤贾谊的侘傺 失意(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 京,但不得大用,终抑郁而死),伤今怀古,感慨自己遭 受迁谪的悲苦命运。
【艺术鉴赏】 1.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秋 草”“寒林”“人去”“日斜”这些景象,渲染出贾谊 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寒林”“日斜”,不仅是 写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 朝危殆形势的写照;“空见”更是把回天乏术、无可奈 何的迁谪”(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 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 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县尉;第二次在唐代 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 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 州(今浙江建德)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 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 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 令恰相符合。
201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人教 版必修5):2-5滕王阁序
第五课
滕王阁序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背景】 刘长卿(约 709~约 786),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 (今属河北 )人。少居嵩山读书,后移家鄱阳。开元二十 一年(733)进士。刘长卿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他的诗内容广泛,各体皆备,诗名盛于中唐前期。安史 之乱的社会状况及民生疾苦在诗中亦有所反映。但大多 写遭谗贬谪、胸怀不平之意,以及感慨政治失意和山水 闲逸的情怀,缺乏雄深苍劲之作。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江西专版)[文言文阅读(三)]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江西专版)12课时作业(十二)[文言文阅读(三)][时间:45分钟分值:6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
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
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
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后母死,服丧三年。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二岁中,至左内史。
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
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悦,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
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背其约以顺上旨。
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背之,不忠。
”上问弘。
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上然弘言。
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上问弘。
弘谢曰:“有之。
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
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
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
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
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
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
”天子以为谦让,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
诸尝与弘有郤者,虽佯与善,阴报其祸。
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
食一肉脱粟之.饭。
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
士亦以此贤.之。
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节选自《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病:毛病B.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推:推让C.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拟:比拟,类似D.士亦以此贤.之贤:贤德,意动用法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弘乃.病免归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而.又缘饰以儒术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C.弘奉禄皆以.给之亦足以.畅叙幽情D.食一肉脱粟之.饭取之.无禁,用之不竭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5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
指译文应通顺明白,符合汉 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文通句顺:调、补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蓝色字的翻译方法
1、古之人不余欺也。
文言文某些句子中的语序,与现代 汉语的语法规律和习惯不同,翻译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时应作适当调整,比如宾语前置、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强硬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1.翻译下面句子。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译文: 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
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
2.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对象,应采 取不同的方法,不可主观臆断,千篇一 律。
文言翻译的原则
高考翻译文言文 要遵循“直译为主”的原则。
雅
要求在准确通顺的基础 上能表达得生动优美,能 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神韵。 这是对翻译的最高要求。
表达优美,再现神韵
抓住翻译的关键
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 二是特殊句。 1抓关键词 在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 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 文言句子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尤其是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翻译的时候, 考生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 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关键词语翻译 错误,或不准确,那么这个分就遗憾的丢掉了。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例:2012绍兴市一模卷 1.唯睢亦得谒,睢请为见君于张君。(3分)
①只有我能看到(张君),我就把您引见给张君。 1分
②(张君)就算是我也能拜见的,我请求为您引见 2分 张君。
【正确翻译】(张君)就是我也能 求见的,请让我把您引见给张君。
【高考复习方案】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文言文知识梳理《诗经》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复习方案】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诗经》两首新人教版必修2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氓之蚩蚩..( )2.匪.来贸丝( )3.于.嗟女兮( )4.犹可说.也( )5.隰则有泮.( )6.岁亦莫.止( )7.彼尔.维何(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氓.之蚩蚩今义:流氓古义:________________2.泣涕.涟涟今义:鼻涕古义:________________3.总角之宴.今义:宴会古义:________________4.三.岁食贫今义:确数,三古义:________________5.薇亦作止.今义:停止古义:________________.棘今义:孔穴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2.将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3.言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夙.兴夜.寐(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 )2.忳郁邑.余侘傺兮( )3.何方圜.之能周兮( )4.延伫乎吾将反.( )5.进不入以离.尤兮( )6.芳菲菲其弥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2015届高考语文( 山东专用)一轮复习 文言文对点练(二)
2015届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一轮复习文言文对点练(二)1.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B.乐夫天命复奚疑C.农人告余以春及D.复驾言兮焉求解析:C项是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C2.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以其无礼于晋解析:B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是状语后置句。
答案:B3.下列各句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刘备天下枭雄B.人马烧溺死者甚众C.豫州今欲何至D.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解析:A.无标志的判断句;B.定语后置句;C.宾语前置句;D.被动句。
答案:D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郎茂,字蔚之,恒山新市人也。
少敏慧,七岁诵《骚》、《雅》,日千馀言。
十五师事国子博士权会,受《诗》、《易》、《三礼》及玄象、刑名之学。
又就国子助教张率礼受《三传》群言,至忘寝食。
家人恐茂成病,恒.节其灯烛。
及长,称为学者,颇解属文。
年十九,丁父忧,居丧过礼。
迁保城令,有能名,百姓为立《清德颂》。
及周武平齐,授郴州户曹。
属.高祖(杨坚)为亳州总管,见而.悦之,命掌书记。
时周武帝为《象经》,高祖从容谓茂曰:“人主之.所为也,感天地,动鬼神,而《象经》多纠法,将何以致治?”茂窃叹曰:“此言岂常人所及也!”乃阴自结纳,高祖亦亲礼之。
高祖为丞相,以书召之,言及畴昔、甚欢。
寻除卫国令。
时有系囚二百,茂亲自究审数日,释免者.百余人。
历年辞讼,不诣州省。
魏州刺史元晖谓茂曰:“长史言卫国民不敢申诉者,畏明府耳。
”茂进曰:“民犹水也,法令为堤防,堤防不固,必致奔突,苟无决溢,使君何患哉?”晖无以应之。
有民张元预,与从父弟不睦,丞尉请加严法,茂曰:“元预兄弟,本相憎疾,又坐得罪,弥益其忿,非化民之意也。
”于是遣县中耆旧更往敦谕.,道路不绝。
元预等各生感悔,诣县顿首请罪。
茂晓之以义,遂相亲睦,称为友悌。
迁民部侍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文言文阅读3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甲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
谓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也。
其冬,予客过池,而属.予记之。
君之治堂,易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寒暑。
辟而即.之,则旧圃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其前;平畦浅槛,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
君于是退处其中,并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其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其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
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治也。
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
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
得于己,故谓之德。
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
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然及其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今君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修其政,既得以休其暇日,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
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
(选自曾巩《思政堂记》,有删节)乙(曾)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吕公著尝告神宗,以巩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以是不大用云。
(选自《宋史·曾巩传》)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属予记之属:请托B.辟而即之即:走近C. 其应五方方:方法D.安石声誉未振振:(引起)震动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 少与.王安石游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C. 施用素学,以.修其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 乃.自以为不足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1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中第①段文字简洁,内容丰富:点明了“思政堂”的由来、位置,并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2(19张ppt)
考纲对于这一考点的明确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 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 要少得多,但掌握起来更困难。因为虚词的用法更灵 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 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常要靠虚词的帮助 ( 组合、 连接、修饰、辅助等 ) 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显示 不同的语气。所以,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 读懂文言文不可或缺的条件。
语。如“至丹以荆卿为计”“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
五城请易璧”“以勇气闻于诸侯”“间以诗记所 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父母之遗体行 殆”“以其无礼于晋”“树之以桑”“乃入见。问:
这几句中的“以”字后面都跟名词或代词,均为介词。 “以”作连词的时候,后面多跟动词或形容词。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
指示代词,或表示停顿;在句末用作语气词。例句分
别为“夫秦有虎狼之心” (《史记 · 项羽本纪》)“ 故为 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再如“其”字,在句 首一般作代词,如“其制稍异于前” ( 指示代词,
那 )“ 其 融 于 物 也 ” ( 代 词 , 它 )“ 其 自 视 也 , 亦 若 此
中比较识记,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见本书附录)。
此外还有一些固定结构,表示特定的意义。如“如 (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 怎么办呢? )“ 若之何毁之?” ( 为什么毁掉乡校? ) 常 见的还有“何 …… 为”“何以 …… 为”“何 …… 之
有 ” “ 不 亦 …… 乎 ” “ 无 乃 …… 乎 ” “ 得 无 ……
和意义都是多样的,甚至有的还具有实词意义。关于 代词的考查,在语境中辨析该词是代词还是非代词, 是一个常见设题点。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章文言文阅读3
文言文阅读
第一课时(3)
1
命 题 揭秘
命题角度Ⅱ 考查常见文言虚词 在文中的用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 A.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爽籁发而清风生 B.孔明移军且至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不觉其言之发也 翳桑之饿人也 D.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 莫非 使之讲明义理 // 以修其身 / 然后推以及人 / 非徒 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 //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16
命 题 揭秘
解析:D。“严而不残”是就陈公弼的仁慈而 言的,是言其“威严而不残忍”,是他“恩威 并施”的做法。②句言其禁巫之事,不能体现 “严而不残”;③句从侧面言其治军之事,亦 不能体现“严而不残”;⑤句言说的是“虎翼 军士”,而非陈公弼。
11
命 题 揭秘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 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 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 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 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 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 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 乱。
2
命 题 揭秘
解析: B。且,两句均表示“将要”的意思。 A项, 第 一句的 “而” 字放在 前半陈 述后半 否定之 间 , “转折”标志;第二句的“而”字放在相同结构的 两个半句之间,“顺承”标志。C项,第一句的“也” 字放在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末尾,“语意结束”标 志 ;第二 句的 “ 也”字 放在什 么样的 人的末 尾 , “判断”标志。D项,第一句的“之”是助词,起提 宾作用,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句的“之”是代 词,在句中作宾语,指代“王天下”这种情况。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课标--四川省专用)[文言文阅读一]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课标--四川省专用)[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23分)臣闻事有若缓而.其变甚急者,天下之势是也。
天下之人,幼而习之,长而成之,相咻而成风,相比.而成俗,纵横颠倒,纷纷而不知以自定。
当此之时,其上之人刑之则惧,驱之则听,其势若无能为者。
然及其为变,常至于破坏而不可御。
故夫天子者,观天下之势而制其所向,以定其所归者也。
夫天下之人,弛而纵之,拱手而视其所为,则其势无所不至。
其状如长江大河,日夜浑浑,趋于下而不能止,抵曲则激,激而无所泄,则咆勃溃乱,荡然而四出,坏堤防、包.陵谷,汗漫而无所制。
故善治水者,因其所.入而导之,则其势不至于激怒坌涌而不可收。
既激矣,又能徐徐而泄之,则其势不至于破决荡溢而不可止。
然天下之人常狎其安流无事之不足畏也,而不为去其所激;观其激作相蹙.,溃乱未发之际,而以为不至于大惧,不能徐泄其怒,是以遂至横流于中原而不可卒治。
昔者天下既安,其人皆欲安坐而守之,循循以为敦厚,默默以为忠信。
忠臣义士之义愤闷而不得发,豪俊之士不忍其郁郁之心,起而振之。
而世之士大夫好勇而轻进、喜气而不慑者,皆乐从而群和之,直言忤世而不顾,直行犯上而不忌。
今之君子累累而从事于此矣。
然天下犹有所不从,其余风故俗犹众而未去,相与抗拒,而胜负之数未有所定,邪正相搏,曲直相犯.,二者溃溃而不知其所终极,盖天下之势已小激矣。
而上之人不从而遂决其壅,臣恐天下之贤人,不胜其忿而自决之也。
夫惟天子之尊,有所欲为,而天下从之。
今不为决之于上,而听其自决,则天下之不同者,将悻然而不服。
而天下之豪俊,亦将奋踊不顾而决之,发而不中,故大者伤,小者死,横溃而不可救。
譬如东汉之士,李膺、杜密、范滂、张俭之.党,慷慨议论,本以.矫拂世俗之弊,而当时之君,不为分别天下之邪正以快其气,而使天下之士发愤以自决之,而天下遂以大乱。
由此观之,则夫英雄之士,不可以不少遂其意也。
是以治水者,惟能使之日夜流注而不息,则虽有蛟龙鲸鲵之患,亦将顺流奔走,奋迅悦豫,而不暇及于为变。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章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
第一课时(1)
1
考 点 精解
《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 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⑤筛选文中的信息;⑥归纳内容要 点,概括中心意思;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 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B 级,理解; C 级, 分析综合。 2
考 点 精解
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必须做好以下几 点:第一,充分体会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 异,正确理解文言词语的实用意义,辨析和把 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第二, 尽管句子已加标点,但仍要注意断句,以便完 整、准确地理解原文,把握句意;第三,充分 体会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勿将两个 单音节词误作一个双音节词而牵强附会地作出 解释; 11
考 点 精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其中 “常见文言实词”是考查范围,说明考查的内 容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实词,而是文言文中的实 词。“理解”是对思维能力层面的考查,“在 文中的含义”是一种隐性的话语,其实告诉我 们,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时候,一定要 有“语境意识”,即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 解文言实词,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的 含义往往会发生变化。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 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 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 3
考 点 精解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文 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是考 查的重点。具体说来,就是要掌握通假字、一 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现 象,因此凡是在中学教学中不止出现过一次的 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应当属于 考查的基本内容。 4
考 点 精解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章文言文阅读2
15多鲍 叔能知人也”一句。 “多”字是翻译该句的关键。“多”指 数量大,与“少”或“寡”相对,形容词, 在该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为“称赞、赞扬”。 译为: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 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16
方 法 点拨
3.转换古今句式。 文言文中宾语前臵、状语后臵、被动句、 省略句、固定句式等,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处理好古今句式之间 的转换,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2
方 法 点拨
这里将实词、虚词每一个字都对应译出。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 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 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 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 增可减,词语的位臵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 变化。下面是上文所引一段文字的意译:
方 法 点拨
3. 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 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 语,需拆成两个单音词分别进行翻译,而不 能将它当做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率 妻子(妻子儿女)邑人来此绝境。 4. 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 后新增的内容。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再”后省略“鼓”,翻译时应补 出“击鼓”。再如:深山中则四月花。“花” 是名词动用,应译成“开花”。
方 法 点拨
需要意译的地方往往涉及一些典故、特 殊说法、习惯用法、修辞格式等,如果按字 面意思翻译,今人不懂,因此要换成今人能 懂的语言。例如下面一些语句就要采用意译: ①下车——到任 ②乞骸骨——请求退休 ③投缳道路——在贬谪的路上自杀 ④东曦既驾——太阳升起来了 ⑤小人之言——搬弄是非的言论 ⑥徒以口舌为劳——只是动动嘴罢了 5
6
方 法 点拨
翻译的具体方法可用“留、对、拆、增、 删、改、调”这7个字来概括。 1. 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 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 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应保留下来,不必 变动。如“永州之野产异蛇”,翻译时“永 州”照抄不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高三2015-07-01 11:19☆考点:第一模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型:高考一轮复习☆☆课题:第四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高三语文复习第(共)8课时【使用说明】认真阅读本学案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学习目标】1、了解考点,理解考纲。
2、掌握高考常考句式的理解和用法。
3、既能够判定其句式,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4、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高考常考的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要求能既够推断其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学习难点】(1)判断句(2)被动句(3)倒装句(4)省略句(5)固定句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本专题共16课时。
其中讲读课10节,练习课4节,讲评课2节。
[来源:学科网ZXXK]一、【考纲总览】文言文阅读2015年《考试大纲》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要求包括:(1)识记 (A级)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级)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级)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E级)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主要具备B级和C级两种能力。
二、【本讲考纲】2015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三、【考纲解读】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能力层级:B级(识记)(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
“句式”属于语法范畴。
(2)“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
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
(1)“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结构。
(2)“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非常灵活,一个词往往会有多种词性,有的词还会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活用。
活用形式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四、【考情分析】1、考查重点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结构。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2、纵观近几年来的文言句式的考查,虽然目前直接考查本考点的命题较少,但本考点却更多的以隐蔽的形式渗透到其他题型当中,特别是分值日益增长的文言文翻译题中。
各地高考题中,在很多文言文翻译题的评分要求里,就直接指明了本考点为采分点。
因此,本考点仍然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点之一。
3、题型:本考点的特点是运用性极强,单独设题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近年全国和各省市高考题中,只有北京、浙江、重庆、广东等在文言文考查中单独设置了本考点试题。
但是只要读文言文,就不可能不碰到“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文言文词类活用”,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无论如何,高考都无法回避这个考点。
五、【真题体验】(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
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
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
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
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
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
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
”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
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就:跟从。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然言出而罪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4分)16.B 17.A 18.C19.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20.(7分)(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六、知识梳理☆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
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⑤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⑦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离骚者,犹离忧也。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②粟者,民之所种。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如: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共有二十多个君王,没有一个是使信约明确而固定的。
)③莲,花之君子者也。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⑤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如: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②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④徒慕君之高义也⑤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⑦此世所以不传也。
⑧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⑩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5.用动词“为”表判断,即“……为……”式。
如: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司马迁《鸿门宴》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人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6.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来源:学&科&网]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如: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司马光《赤壁之战》)②汝是大家子。
《孔雀东南飞》③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8.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秦,虎狼之国。
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表被动的“于”字句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君子役于物,小人役于物。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