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囊实性病变的CT 诊断共23页文档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不见。手术:迷走神经鞘瘤囊变,T2W低信号为纤维间隔。
PPT文档演模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脓肿:
•▼进展快、疼痛、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 高。 •▼经常累及第一引流淋巴结的感染,扁 桃体和咽喉炎伴有颈上1/3淋巴结。 •▼脓肿常厚壁强化,可呈分叶状。 •▼可沿筋膜间隙蔓延。
PPT文档演模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颈部神经源性肿瘤囊变
•颈动脉间隙的神经源性肿瘤需与淋巴结囊性病变鉴别。 •鉴别要点:是肿块与颈内或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关系和病史的长短。
PPT文档演模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颈部神经源性肿瘤囊变
•交感神经鞘瘤
PPT文档演模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颈部神经源性肿瘤囊变
• 迷走神经鞘瘤囊变:颈内动脉移位于肿瘤的前 内方,颈内静脉受压
PPT文档演模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鳃裂囊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胚胎发育的早期,在头下部 •和颈侧方出现6对实质性的鳃 弓。 •★在发育过程中各个鳃弓互相 融合形成面下部和颈部的各个 结构和器官后,鳃裂消失。 •★如果鳃裂没有完全消失,有 上皮组织残留就可以形成囊肿 和瘘。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PPT文档演模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淋巴结转移瘤解剖特点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淋巴结转移(乳头状癌):右图:颈深部囊性肿块,壁薄。 左图:囊内见明显强化结节。
PPT文档演模板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颈深区囊性肿块,呈长T1和T2信号, 壁较厚,提示转移瘤坏死。
腮腺、外耳道 颌下间隙、颈血管外
颈部囊实性病变的CT 诊断
根据病变来源进行分类: ①舌骨下及腮裂囊肿为含囊性成分为主, 来源及部位较为特
征性, 诊断较 为容易, 若合并感染则必须进行增强后加以判断; ②神经源性肿瘤, 常常发生在颈血管鞘内, 肿块囊实为主, 增 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对周围血管推挤, 尤其增强后将动、
静脉分离, 但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 晰, 无侵袭和浸润征象;
内部血管成分极少, 可和颈动脉体瘤鉴别。
图4 左颈神经鞘瘤图4A 平扫显示左颌下角区类圆形软组织块影, 呈不均质密度, 边缘光滑锐利, 与周围组织分解清; 图4B , 4C 增强后动脉期显示病灶内不均匀明显强化, 其内可见多房囊性未强化区
诊断
1. 腮裂囊肿 2. 颈淋巴结结核 3. 颈部神经鞘瘤 4. 恶性淋巴瘤(转移瘤
颈部囊实性病变的CT 诊 断
解剖分界
颈部上界为下颌骨下缘、下颌角 至乳突的联系、上项线迹枕骨隆
凸; 下界为胸骨上切迹、胸锁关节、 锁骨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
线。 颈部前方以胸锁乳突肌前缘为界, 前方为颈前部,其后方至斜方肌 前缘为颈外侧部,被斜方肌覆盖
的部分为颈后部。
简介
起源于颈部软组织良性或恶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在颈 部病变中常见, 可根据不同组织来源进行分类和诊断。 以囊实性占位表现进行颈部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进
合, 质硬且固定[ 7] 。CT 增强中肿块明显强化,
颈动脉体瘤肿块内可见明显的动脉血管、扭曲, 肿瘤位于颈内、 外动脉分叉处, 血管分叉增大, 瘤内可见囊变区域;颈静脉球瘤瘤 体明显强化, 同时可伴有骨质的破坏和颅内外的骨质破坏和脑组
织的侵犯。
图4 左侧颈动脉体瘤。SVR图像左侧 位和后面观显示肿瘤与颈部血管的关系, 肿瘤位于颈动脉分叉处, 颈内动脉受压
颈部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鳃裂囊肿
1型,最表浅, 位于腮腺与下颌角之间 2型,最常见,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内侧, 颈动脉间隙
周围、颌下间隙 3型,甲状软骨水平以下,颈后区多见 4型,起源于左侧梨状窝的窦道
喉气囊肿
( laryngoceles)
为喉室小囊的病理性扩张,内含气体,喉内压 增高,使喉室小囊扩大形成囊肿
一侧,形似蛤蟆的咽囊,故又称蛤蟆囊肿
涎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多见于颌下腺囊肿 穿刺液淀粉酶试验阳性 与腺体关系密切,可表现为厚壁强化 内部密度均匀,单房多见
舌下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
颌下腺囊肿
涎腺肿瘤
腮腺以多形性腺瘤囊变及腺淋巴瘤多见 多形性腺瘤以40岁左右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 常为单囊,偶可见小片出血灶。
2 颈前正中区:甲状腺舌管囊肿、甲状腺疾病
3 胸锁乳突肌区:鳃裂囊肿、淋巴结结核、转移癌、 恶性淋巴瘤、颈动脉体瘤等
4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囊状淋巴管瘤、淋巴结炎、 淋巴结结核、转移癌、血管瘤等
5 锁骨上窝:淋巴结结核、转移癌
甲状舌管囊肿
(thyroglossal duct cysts)
多见于1~1Βιβλιοθήκη 岁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鳃裂囊肿
(Branchial cleft cysts)
多发病于青壮年 一般无自觉症状,伴发感染时,可骤然增大 穿刺液多为黄棕色清亮液体,多数含胆固醇结晶 若腮裂口愈合而腮裂不愈合则发生腮裂囊肿 若腮裂口及腮裂均未消失则将形成腮瘘 囊肿破溃后可引起长期不愈,形成腮裂瘘 先天未闭合者,称原发性鳃裂瘘
甲状舌管囊肿 皮样囊肿 淋巴管囊肿 鳃裂囊肿 喉气囊肿
获得性
淋巴结结核、炎症 淋巴结转移 涎腺囊肿 涎腺肿瘤 神经鞘瘤 皮脂腺囊肿 脓肿
颈部囊性病变影像诊断
2、中线/甲状腺区域
2.1 甲状舌管囊肿 病因:甲状舌管导管退化不全
胚胎发育:第3周在舌底部形成的甲状腺始基在喉 部前方沿中线向下移行致颈部,在气管前融合, 其行径构成一条细长的导管,称为甲状舌骨导管, 第五周时导管退化,形成实质性的纤维条束
囊肿形成:胚胎发育过程中导管内上皮细胞未退 化消失,则可在舌根至胸骨切迹间正中线的任何 部位形成囊肿
1、颏下区(Submental region)
1.1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 常位于中线部位,典型部位在下颌舌骨肌
深部的口底或胸骨上结节处 也见于眼眶、鼻腔和口腔 因分泌皮脂性物质可缓慢增大 病变内脂滴可形成大理石袋(sack of
Marbles)、脂肪和或液平面
1、颏下区(Submental region)
1、颏下区(Submental region)
CT
– 单纯囊肿:椭圆形、10-20 HU,位于颏舌肌外 侧、下颌舌骨肌深部
– 复杂囊肿:浸及邻近组织层面,向下向背侧延 伸到下颌下间隙
MR
– T1低信号、T2高信号;偶T1高信号
2、中线/甲状腺区域
常见病变 1、甲状舌管囊肿 2、喉气囊肿 3、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4、胶样和出血性甲状腺囊性结节 5、胸腺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舌骨和舌骨上水平中线囊性肿块。T2 加权呈现为高信号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甲状舌管囊肿
根据典型位置很容易诊断,CT密度和MRI的 信号强度反映蛋白含量和与以往的感染有联系, 囊内出现异常的肿块时应考虑并发癌肿
文献报道发生癌变概率为0.7%,即可以是鳞 状上皮,也可以是呼吸上皮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颈部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湖北省肿瘤医院
1 颌下颏下区:颏下皮样囊肿、颌下腺
囊肿、淋巴管囊肿、淋巴结炎、颌下腺 炎 2 颈前正中区:甲状腺舌管囊肿、甲状 腺疾病
湖北省肿瘤医院
3 胸锁乳突肌区:鳃裂囊肿、淋巴结结 核、转移癌、恶性淋巴瘤、颈动脉体瘤等 4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囊状淋巴管瘤、 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癌、血管瘤 等 5 锁骨上窝:淋巴结结核、转移癌
病灶周围关系
发病年龄、发病时间
临床病史
湖北省肿瘤医院
1 BFF 2 翼状筋膜 3 椎前筋膜 DS 危险间隙 MH 下颌骨舌肌 MS 咀嚼间隙 PPS 茎突前部咽旁间隙 PS 腮腺间隙 PCS 颈后间隙 PMS 咽黏膜间隙 RPPS 颈突后部咽旁间隙 RPS 咽后间隙 SLS 舌下间隙 SMS 下颌骨下间隙
穿刺液多为黄棕色清亮液体,多数含胆固醇结晶
若腮裂口愈合而腮裂不愈合则发生腮裂囊肿
若腮裂口及腮裂均未消失则将形成腮瘘
囊肿破溃后可引起长期不愈,形成腮裂瘘
先天未闭合者,称原发性鳃裂瘘
湖北省肿瘤医院
鳃裂囊肿
1型,最表浅, 位于腮腺与下颌角之间
2型,最常见,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内侧, 颈动脉间
多位于口底一侧,形似蛤蟆的咽囊,故又称蛤蟆 囊肿
湖北省肿瘤医院
涎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多见于颌下腺囊肿
穿刺液淀粉酶试验阳性
与腺体关系密切,可表现为厚壁强化
内部密度均匀,单房多见
湖北省肿瘤医院
舌下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
湖北省肿瘤医院
湖北省肿瘤医院
湖北省肿瘤医院
颈部脓肿
颈部囊性肿块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共70页文档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70
CT检查对颈部囊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CT检查对颈部囊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颈部囊性病变的CT表现。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来经手术、穿刺,且病理证实的比较典型的颈部囊性病例32例。
其中淋巴结坏死囊变6例,鳃裂囊肿5例,脓肿5例,甲状舌管囊肿5例,涎腺病变4例,神经鞘瘤3例,淋巴管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喉囊肿1例。
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结果:颈部不同囊性病变具有特定的分布特点:如腮裂囊肿大多数起源于第二腮裂,且位于下颌角下胸锁乳突肌中1/3的前缘或下方部位;甲状舌骨囊肿主要位于颈前正中线舌骨水平上下位置;喉囊肿多位于喉腔水平等。
结论:通过CT诊断能准确评价囊性病变的性质和位置,对临床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颈部囊性病变;CT检查;价值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108-02颈部囊性病变在临床上大多数为良性病变,通过对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着重分析总结32例颈部囊性病变的CT表现,加强对颈部囊性病变临床诊断能力。
1.材料与方法通过收集2013年到201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病变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80岁。
其中淋巴结坏死囊变6例,其中鳃裂囊肿5例,脓肿5例,甲状舌管囊肿5例,涎腺病变4例,神经鞘瘤3例,淋巴管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喉囊肿1例。
临床上都以颈部触及肿块,而来院就诊,大部质软,边缘光滑,先天性者无症状多为偶尔发现。
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范围从颅底到胸骨柄上缘水平,扫描层厚、层距2~5mm。
2.结果病灶形态及大小,本组32例颈部囊性病变最大6.8mm×5.1mm,最小1.6mm×2.1mm。
除一例淋巴管瘤张力低,形态不规则,向肌肉间隙内生长;其余均张力大,形态较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
平扫病变呈均匀的囊性低密度影。
颈部囊性病变的CT诊断
颈部囊性病变的CT诊断
叶振山;邓贤;徐步高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年(卷),期】2009(018)005
【摘要】目的:分析颈部囊性病变的CT特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证实的颈部囊性病变,其中(1)淋巴结病变14例;(2)脓肿3例;(3)涎腺病变7例;(4)甲状舌骨囊肿4例;(5)神经鞘瘤2例;(6)甲状腺病变3例;(7)鳃裂囊肿3例;(8)淋巴管瘤4例;(9)喉气囊肿2例;(10)表皮样囊肿1例.结果:特定的解剖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对颈部囊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明确的价值;如鳃裂囊肿多起源于第二鳃裂位于下颌角下胸锁乳突肌中1/3的前缘或下方;甲舌囊肿主要位于颈前中线舌骨水平上下,皮样囊肿多位于口底正中等.结论:CT检查能准确评价病变的性质和位置,对诊断和术前制定方案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2页(P270-271)
【作者】叶振山;邓贤;徐步高
【作者单位】乐平市人民医院;大连新区综合医院;大连新区综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颈部囊性病变的CT诊断 [J], 黄春元;许朝璇;杨茂洪;陈素云;吕永革;专庆春;赵志清
2.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 [J], 汪卫东;罗济程
3.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 [J], 汪卫东;罗济程
4.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J], 张士贤;杨琼秀
5.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J], 张士贤;杨琼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