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e183e498e9951e79b8927af.png)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背诵内容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旧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解释: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背诵篇目全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背诵篇目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a5999f57aa00b52acfc7cae2.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背诵篇目人教版第一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白天出去锄草夜间搓细麻,农家的儿女各人都会持家。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和织布,也靠近桑树下学着种瓜。
注释①杂兴:有感而发。
②耕:锄草③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
④供:担负、担任⑤童孙:幼小的孙子⑥傍:靠近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ēng。
敲成玉磬qìn 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注释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磬(qìng):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赏析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
脱,脱离,取出。
晓,清晨。
钲(读zhēng),锣。
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
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
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
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磬(读qìng),乐器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
悬于架上,以物敲击。
这句详细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
说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
无疑,这声音清脆悦耳,传得很远。
“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
全册总结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必背内容
![全册总结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必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cf8c75f1711cc7930b71611.png)
五年级下册必背内容整理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旧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解释: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背诵内容整理-全部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背诵内容整理-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a6b5c23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7.png)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背诵内容整理- 所有1、《草原》此次 . 我看到了草原。
那边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 空气是那么新鲜 . 天空是那么明亮 .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 表示我满心的快乐。
在天底下 . 一碧千里 . 而其实不茫茫。
四周都有小丘 . 平川是绿的 . 小丘也是绿的 .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 一会儿又下来 .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衬着. 不用墨线勾画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留 . 轻轻流入云际。
这类境地. 即便人惊讶 . 又叫人舒畅 .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地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 仿佛回味着草原的无穷乐趣。
我们接见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 才抵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所有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 也仍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 只需方向不错 . 怎么走都能够。
初入草原. 听不见一点儿声音 . 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 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 . 远远的看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 也看到了马群 . 隐约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 .快到了。
突然 . 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马上的男女老小衣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奔驰 . 襟飘带舞 .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到达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 主人们马上拨转马头 . 喝彩着 . 飞奔着 . 在汽车的左右与前方带路。
静寂的草原喧闹起来:喝彩声. 车声 . 马蹄声 . 响成一片。
车随着马飞过小丘 . 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素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抽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论碰到风沙仍是雨雪. 不论碰到干旱还是洪水 . 它老是那么直 . 那么坚毅 . 不脆弱 . 也不摇动。
”5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回来饱饭傍晚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古诗汇总及预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古诗汇总及预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9eb8fe05acfa1c7ab00cc40.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一览表1第一课《草原》第1、2自然段;2第三课《白杨》第12自然段回顾拓展一“日积月累”3第五课《古诗三首》4第九课《儿童诗两首》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5第十课《杨氏之子》6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7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部分段落8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9第二十一课《猴王出世》节选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10语文园地五“读读背背”11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
12语文园地六“读读背背”13第二十六课《威尼斯的小艇》3-6自然段14语文园地七“读读背背”15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16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背诵内容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旧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五下语文要求背诵的内容
![五下语文要求背诵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232893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6.png)
五下语文要求背诵的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背诵内容包括:
1.诗歌背诵:五年级下册中,要求背诵的诗歌包括《悯农》、《登鹳
雀楼》、《静夜思》等。
可以选择其中一首或多首诗歌进行背诵。
2.古诗文背诵:五年级下册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包括《白日依山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望岳》等。
同样,可以选择其中
一篇或多篇古诗文进行背诵。
3.文言文背诵:五年级下册的文言文背诵内容主要包括《范晔宰鲁望
远行评》、《李时中散韵》、《片玉归真评》等。
可以选择其中一篇或多
篇文言文进行背诵。
此外,五年级下册还要求背诵一些古文段落、名言警句等。
4.古文段落背诵:五年级下册要求背诵的古文段落有《论语·为政》、《庄子·养生主》、《孟子·盗跖》等。
可以选择其中一篇或多篇进行背诵。
5.名言警句背诵:五年级下册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有《孔子》、《成
语故事》等部分。
例如《孔子-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
总体来说,五年级下册语文要求的背诵内容有诗歌、古诗文、文言文、古文段落和名言警句等。
这些背诵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熟悉优秀的文言文和
古诗词,培养其语感和审美能力,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每一个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背诵内容进行背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汇总.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汇总.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3aa34e9ad02de80d5d8409f.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一览表1第一课《草原》第1、 2 自然段;2 第三课《白杨》第12 自然段回顾拓展一“日积月累”3第五课《古诗三首》4第九课《儿童诗两首》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5第十课《杨氏之子》6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7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部分段落8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9第二十一课《猴王出世》节选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10语文园地五“读读背背”11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12语文园地六“读读背背”13第二十六课《威尼斯的小艇》3-6 自然段14语文园地七“读读背背”15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16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背诵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旧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 --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5《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解释: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解释: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解释:诗人首先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 ?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字义: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牧,放牧 .弄:逗弄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助,促使渔船向前行驶.茅檐:茅屋的屋檐.吴音: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6、《冬阳·童年·骆驼队》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0、《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释: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字义:杨氏之子:姓杨人家的儿子 .氏,姓 .之,的 .甚:很 .聪慧:聪明有智慧. 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诣:拜见 .乃:就,于是 .:文中指,放 .示:⋯⋯看.曰: .君家:你家 .声:随着声音.文中指氏之子接着孔君平的.未:没有 .:听,听.夫子:旧学者或老的尊称 .14、《再了,人》大娘,停住您送的脚步吧!了帮我洗衣服,您已几夜没合眼了.您么大年,能支持得住?快回家休息吧!什么呢?道您担心我会把您位朝阿妮忘?不,永不会 .八年来,您我花了多少心血,了我多少慈母般的温暖!得五次役的候,由于机的封,造成了的供困.我空着肚子,在地上跟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着全村女,着打糕,冒着炮火,穿硝烟,送到地上我吃.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有很多次阻.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得,我的一个在您家里休养,机来了,您下自己的小,把背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救小的候,房子已炸平了.您我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比山高,比海深的的情,我怎么能忘?再了,人!再了,的土地!列呀,慢一点儿开,我再看一眼朝的人,我在曾洒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了,人!我的心永跟你在一起.25、《自己的花是人看的》正是,也确不 .走任何一条街,抬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簇、紫嫣 .多窗子接在因,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我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接不暇.每一家都是,在屋子里的候,自己的花是人看的;走在街上的候,自己又看人的花 .人人我,我人人 .我得一种境界是耐人味的 .26、《威尼斯的小艇》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最新).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最新).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20bdd5081c758f5f71f679c.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9 第二十一课《猴王出世》节选(最新)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2第三课《白杨》第 12 自然段10语文园地五“读读背背”回顾拓展一“日积月累”11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
3第五课《古诗三首》12语文园地六“读读背背”4第九课《儿童诗两首》13第二十六课《威尼斯的小艇》3-6 自然段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14语文园地七“读读背背”5第十课《杨氏之子》15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6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16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7第十四课《再见了 , 亲人》部分段落8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最新)1、《草原》这次 , 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新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 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 , 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留 , 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 , 即使人惊叹 , 又叫人舒服 , 既愿旧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 ,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 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 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只要方向不错 , 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 , 听不见一点儿声音, 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 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 也看到了马群 , 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 , 快到了。
忽然 , 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 , 襟飘带拨转马头 , 欢呼着 , 飞驰着 , 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背诵内容整理-全部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背诵内容整理-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32c322da581b6bd97f19eaf8.png)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背诵内容整理-全部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6、《冬阳·童年·骆驼队》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595fc4cbcd126fff7050b8d.png)
人教版5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第一单元读读背背浪淘沙[唐]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放到诗句的右侧)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bǒ: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释义:(放到诗句的右侧)那伴随着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奔波万里的泥沙,历经大风大浪的淘洗和颠簸,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
现在它们又沿着黄河径直向上到银河去,一同拜访牛郎织女的仙家。
第二单元(语句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意思是说:上日月星辰的运动刚强劲健,向天学习,君子应当刚强坚毅,不断努力;大地的气势宽广厚实,向地学习,君子应增厚美德,胸怀宽广,容载万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有远大志向的人不在乎多大的年龄,心中没有志向和理想的即便是活到百岁也是白活。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千万不要随便虚掷了时光,等到岁月漂白了少年的黑发,只能空留悲切之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从青春年少很容易变成白发苍老,而学习要获得成功却是很困难的,因此千万不要轻视哪怕是一点点的时光。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前方的道路悠远而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没有每一小步的积累,就不能到达千里外的地方;没有细小的溪流不断汇集,就不可能形成浩瀚的大江大海。
学习也是这样,需要从细微处入手,不断地积累。
)语文园地三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语文园地四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千里迢迢肝胆相照风雨无阻坚贞不屈赤胆忠心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扶危济困赴汤蹈火冲锋陷阵语文园地五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语文园地七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语文园地八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3aec8710912a2161579291c.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旧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解释: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必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f6d9a6af242336c1eb95e5a.png)
五年级下册必背内容【因数倍数单元】姓名【熟背】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比如: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8,这个数是(18)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比如: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18)3、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4、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5、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3位数是100,最小两位数是106、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既是2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3位数是102,既是2和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最小3位数是1207、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长方体正方体单元】9、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10、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共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1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一个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高=(棱长总和-长×4-宽×4)÷4或=棱长总和+4-长-宽【同理:想想长=?宽=?】12、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79d94c76c66137ee0619c8.png)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1、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注释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2、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译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①陂(bēi):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yī):水上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49fb2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7.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汇总
一. 古诗词
1.《钱塘湖春行》–杭州的春天风景描写
2.《渔家傲》–写渔民生活及他们的斗争精神
3.《乌鸦喝水》–不畏艰难困苦、自力更生的精神
二. 成语寓言
1.《笨鸟先飞》–励志鸟类寓言
2.《以德报怨》–感人的爱国主义寓言
3.《半夜雷声》–耐心劳动的故事寓言
三. 古文观止
1.《荀子》中的“劝学”–要求自己学习的文章
2.《论语》中的“述而不作”–做人做事的文章
3.《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修养心思的文章
四. 爱国诗歌
1.《赞古时的石头记》–颂扬中国传统文化
2.《黄河之声》–爱国主义诗歌
3.《我的祖国》–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
五. 语文知识
1.词语渊源:飞来横财、打雪仗、端详、芝麻开花
2.合理运用暗示:《狼来了》
3.用“象”来比喻:《世外桃源》
六. 名篇背诵
1.《狄青梅》–名人传记
2.《天平山》–科学写意的山水画
3.《骑鲸记》–浪漫神奇的海洋故事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汇总,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b8659b1cf84b9d529ea7a9c.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0、《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释: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字义:杨氏之子:姓杨人家的儿子。
氏,姓。
之,的。
甚:很。
聪慧:聪明有智慧。
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诣:拜见。
乃:就,于是。
设:课文中指摆设,摆放。
示:给……看。
曰:说。
君家:你家。
应声:随着声音。
课文中指杨氏之子接着孔君平的话说。
未:没有。
闻:听见,听说。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14、《再见了,亲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3a15538763231126edb119a.png)
人教版5 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第一单元读读背背浪淘沙[唐]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放到诗句的右侧)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bǒ: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释义:(放到诗句的右侧)那伴随着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奔波万里的泥沙,历经大风大浪的淘洗和颠簸,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
现在它们又沿着黄河径直向上到银河去,一同拜访牛郎织女的仙家。
第二单元(语句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意思是说:上日月星辰的运动刚强劲健,向天学习,君子应当刚强坚毅,不断努力;大地的气势宽广厚实,向地学习,君子应增厚美德,胸怀宽广,容载万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有远大志向的人不在乎多大的年龄,心中没有志向和理想的即便是活到百岁也是白活。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千万不要随便虚掷了时光,等到岁月漂白了少年的黑发,只能空留悲切之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从青春年少很容易变成白发苍老,而学习要获得成功却是很困难的,因此千万不要轻视哪怕是一点点的时光。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前方的道路悠远而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没有每一小步的积累,就不能到达千里外的地方;没有细小的溪流不断汇集,就不可能形成浩瀚的大江大海。
学习也是这样,需要从细微处入手,不断地积累。
)语文园地三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语文园地四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千里迢迢肝胆相照风雨无阻坚贞不屈赤胆忠心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扶危济困赴汤蹈火冲锋陷阵语文园地五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语文园地七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语文园地八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全册书课文主要背诵内容整理 全部 课文重点内容和背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全册书课文主要背诵内容整理 全部 课文重点内容和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a90b52ff172ded630b1cb6e4.png)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书课文主要背诵内容整理全部课文重点内容和背诵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解释: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一览表1第一课《草原》第1、2自然段;2第三课《白杨》第12自然段回顾拓展一“日积月累”3第五课《古诗三首》4第九课《儿童诗两首》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5第十课《杨氏之子》6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7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部分段落8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9第二十一课《猴王出世》节选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10语文园地五“读读背背”11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
12语文园地六“读读背背”13第二十六课《威尼斯的小艇》3-6自然段14语文园地七“读读背背”15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16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背诵内容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旧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解释: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解释: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解释:诗人首先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
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字义: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牧,放牧。
弄:逗弄。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助,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
泛指南方的方言。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6、《冬阳·童年·骆驼队》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
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0、《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释: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字义:杨氏之子:姓杨人家的儿子。
氏,姓。
之,的。
甚:很。
聪慧:聪明有智慧。
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诣:拜见。
乃:就,于是。
设:课文中指摆设,摆放。
示:给……看。
曰:说。
君家:你家。
应声:随着声音。
课文中指杨氏之子接着孔君平的话说。
未:没有。
闻:听见,听说。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14、《再见了,亲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因,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26、《威尼斯的小艇》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人教版语文五(下)日积月累第一单元《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二单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第三单元对联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第四单元精卫填海: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含辛茹苦:辛:辣。
茹:吃。
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任劳任怨:任:担当,经受。
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平凡。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百折不挠:折:挫折。
挠:弯曲。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千里迢迢:迢迢:遥远。
形容路途遥远。
肝胆相照:肝胆:比喻真心诚意。
比喻以真心相见。
风雨无阻: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
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坚贞不屈:坚:坚定。
贞:有节操。
屈:屈服、低头。
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赤胆忠心:赤:比喻真纯。
形容十分忠诚。
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扶危济困:扶:帮助。
济:搭救,拯救。
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赴汤蹈火:赴:走往。
汤:热水。
蹈:踩。
沸水敢蹚,烈火敢踏。
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冲锋陷阵:陷:攻破,深入。
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
形容作战勇猛。
*程门立雪(杨时):多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的,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第五单元 (歇后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灾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第七单元外貌描写: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神态描写: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动作描写: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语言描写: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第八单元 (名人名言)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