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和营业收入

合集下载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处置收益及其他收益科目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处置收益及其他收益科目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处置收益及其他收益科目核算内容一、管理费用1.定义: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2.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以及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补充:企:业内部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其在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3.账务处理: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期末,“管理费用”科目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二、销售费用1.定义: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2.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费用。

企业(金融)应将“销售费用”科目改为“业务及管理费”科目,核算企业(金融)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折旧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电子设备运转费、钞币运送费、安全防范费、邮电费、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差旅费、水电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会议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取暖降温费、聘请中介机构费、技术转让费、绿化费、董事会费、财产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物业管理费、研究费用、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等。

第七章-收入、费用和利润PPT课件

第七章-收入、费用和利润PPT课件

.
37
三、营业费用计量的方法
1、一次转销法 2、跨期分摊费用的方法 3、按产品分摊费用的方法 4、按产品价值消耗程度分摊费用的方法 5、按产品生产完成程度计算费用的方法 6、按可能发生的损失计算费用的方法
.
38
四、营业费用核算的账务处理
(一)营业费用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 (二)营业费用核算的账务处理
• 要求:编制甲企业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
25
第二节 营业费用
一、费用概述 二、营业费用的确认 三、营业费用的计量 四、营业费用核算的账务处理
.
26
一、费用概述
(一)费用的概念 (二)费用的特征 (三)费用的划分
.
27
(一)费用的概念
• 费用(广义):指企业在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 减少,包括狭义费用和损失
.
30

三 )
• 营业费用





营业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损失
财务费用
• 营业外支出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所得税费用
.
31
二、营业费用的确认
(一)营业费用确认的标准 (二)营业费用确认的时间 (三)确认营业费用应注意问题
.
32
(一)营业费用确认的标准①
第七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一节 营业收入 第二节 营业费用 第三节 其他净损益 第四节 利润及其分配
.
1
第一节 营业收入
一、收入概述 二、营业收入的确认 三、营业收入的计量 四、营业收入核算的账务处理
.

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变动不一致的原因

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变动不一致的原因

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变动不一致的原因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变动不一致的原因有多种,下面将从市场环境、营销策略、竞争压力及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不一致。

首先,市场环境是导致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变动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结构的演变,企业的销售额可能会出现波动。

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导致企业可能无法及时调整销售费用的规模或结构。

例如,当市场需求下滑时,企业可能需要增加销售费用来刺激需求,但营业收入可能会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变动不一致。

其次,营销策略的调整也可能导致销售费用和营业收入之间的不一致。

企业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和提高销售收入,可能会对销售费用进行调整。

例如,企业可能会增加广告和促销活动的投入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这些投入并不一定会立即转化为增加的销售额。

因此,销售费用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营业收入上升速度与销售费用上升速度不一致。

此外,竞争压力也可能导致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变动不一致。

当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时,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增加销售收入,企业可能会增加销售费用,例如增加推广活动、降低价格等。

然而,其他竞争对手也可能采取类似的策略,导致销售收入的增加速度无法达到预期。

这种竞争压力下,企业可能需要在销售费用和营业收入之间做出权衡,导致二者不一致。

最后,企业的管理体系也可能是导致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变动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如果企业的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市场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或者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就可能导致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之间的关联性不强。

如果企业无法准确估计市场市场情况、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策略等因素,就可能导致销售费用的增长与营收增长不一致。

综上所述,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变动不一致可能是由市场环境、营销策略、竞争压力和管理体系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企业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需要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合理制定销售费用预算,优化营销策略,并建立高效的内部沟通和协作机制,以确保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的变动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期间费用与营业收入弹性系数异常预警

期间费用与营业收入弹性系数异常预警

期间费用与营业收入弹性系数异常预警篇一:税收风险预警指标预测说明税收风险预警指标分析说明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间歇性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生产量-一般储存量纳税人专票上月流通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发展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检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完全相同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

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2、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中小企业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民营企业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仍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是否与相比之下相符。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出现存在账外经营、已现已实现税务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茶碱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租入货物不取得可抵扣享受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 3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自营,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出现异常对异常变动情况适时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

初级会计损益类科目

初级会计损益类科目

初级会计损益类科目初级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是指用于记录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和费用的账户科目。

损益类科目主要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和盈亏状况。

下面将对初级会计损益类科目进行详细介绍。

1.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货币资金的增加或非货币资金等价物的增加。

例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租资产等,都属于营业收入的范畴。

2. 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与产品或劳务相关的成本。

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它们的差额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亏状况。

3.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为了正常经营所需缴纳的各种税费。

例如,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

这些税费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4.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为推广销售和增加销售额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推广费用等。

销售费用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5.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了保持正常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办公费、人员薪酬、差旅费等。

管理费用的合理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利润水平。

6.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或使用资金所发生的费用。

包括利息支出、手续费、汇兑损失等。

财务费用的增加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7.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取得的收入。

例如,处置资产、投资收益、政府补助等。

营业外收入的增加会对企业的利润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8. 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支出。

例如,处置资产损失、自然灾害损失、非经营性损失等。

营业外支出的增加会对企业的利润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初级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方面,通过对这些科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盈亏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来提高利润水平。

营业收入和营业费用

营业收入和营业费用

销售商品收入会计处理示意图
16
会计学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 费附加,分别根据税法的要求计算,借记“主营业务税 金及附加〞 科目,贷记“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款 〞等科目。
17
会计学
〔三〕销售利润
销售利润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 业务过程中实现的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25
会计学
〔三〕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内容: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收益、汇兑损失、手续费等等。 通过“财务费用〞科目进展核算。
26
会计学
五、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利润,表现为全部营业 收入扣除全部营业费用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的条件: ①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估计; ②与提供劳务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③相关合同总收入和合同总本钱能够可靠计量。
完工百分比法:
本年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年止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年度已确认 的收入 本年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本钱×本年止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年度已确认 的费用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包装物
1500 1500
21
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三、其他业务收支
其他业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非主营 业务。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包装物、固定资产出租,提供运输等非工业 性劳务和出售材料物资等。 〔一〕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其他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通过设 置“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对其进展核算。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时记入贷方, 期末将本期其他业务收入发生额全部从借方转出,转入“本年利润〞科 目贷方进展损益汇总。 〔二〕其他业务支出

如何理解“收入-费用=利润”.

如何理解“收入-费用=利润”.

如何理解“收入-费用=利润”我国会计学界对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关系普遍界定为“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它是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相抵后的差额,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如何理解“收入-费用=利润”?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费用等于营业利润,显然是不全面的。

要理解这个等式,应从收入。

费用与利润的概念入手。

一、收入《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它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而笔者认为,这里的“收入”概念是比较宽的,它应当包括所有经营与非经营活动中的所得。

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却容易把“收入”概念狭义化。

无论是广义的收入概念还是狭义的收入概念,都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特征:第一,收入是企业净资产的增加。

因为收入的实现往往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最终必然导致企业净资产增加。

但是企业净资产增加并不一定发生了收入,如所有者增加投资、接受捐赠等这类事项也反映为企业净资产增加,但企业并未因此而取得收入。

第二,收入主要来源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要经营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如出租固定资产等也会取得相应的收入。

二、费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表述为: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企业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进货费用、销售费用等,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由此可以看出,费用仅仅指与商品或劳务的提供相联系的耗费,这是一种狭义的概念。

而广义的费用包括各种费用和损失,如营业外支出等。

无论费用是否包括损失,都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资源的减少,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金支出。

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分析

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分析

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分析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分析:商业领域中的关键业绩指标。

导言:- 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是商业中两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 本文将从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一、营业收入分析:-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益。

- 按照来源划分,营业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所创造的收入,如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收入。

2.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非主营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租金收入、利息收入等。

- 企业的营业收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收入结构分析:按照产品或服务的种类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类别的产品或服务对企业收入的贡献程度。

2. 收入增长率分析:比较不同时期的营业收入,计算增长率,了解企业的收入增长速度。

3. 对比分析: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对比,了解自身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 营业收入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和市场地位,进而制定相关策略和决策,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二、成本费用分析:- 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

- 成本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

1.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2.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 企业的成本费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成本结构分析:按照成本的种类进行分类,了解各个成本项目的比例和构成情况。

2. 成本变动分析:比较不同时期的成本费用,计算变动率,了解成本费用的变动趋势。

3. 对比分析: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对比,了解自身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 成本费用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成本控制状况,进而制定相关策略和决策,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三、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 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是紧密相关的,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

第十二章--收入及费用的核算

第十二章--收入及费用的核算

(6)公益救济性捐赠 (7)各种赔偿金、违约金 (8)援外支出
二、确认收入的条件(同时具备)
1、所有权已经转移
2、获得收入的过程已经完成或已取得收取货款的凭 证,具体为:
(1)在交款提货销售的情况下,货款已经收到,发 票帐单和提货单已交给对方,无论商品是否发出, 都作为收入实现
(2)预收销售货款,商品已经发出时作为收入的实 现
(7)咨询顾问费
(8)审计费
(9)诉讼费
(10)绿化排污费
(11)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 用税、印花税等
(12)技术转让费 (13)技术研究开发费 (14)业务招待费 (15)无形资产、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的摊

(16)坏帐损失 (17)土地损失补偿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5、营业费用: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所发生 的各项费用,它主要包括;
(2)对于工业企业:销售产成品半成品的收 入、提供工业性劳务的收入、代制代修取 得的收入等
(3)对于施工企业: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向 发包单位收取的各种索赔款等
(4)对于房地产企业:对外转让、销售、结 算和出租所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
(二)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基本业务以外 的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它包括: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收取货款部分的产品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产品 收取货款部分的产品成本
4、计算应交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实际金额 贷:应交税金—××税 实际金额
5、销售退回
借:主营业务收入实际金额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实际金额
贷:银行存款等
实际收到货款金额
同时:
借:库存商品
实际金额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 2、“其他业务收入”借方登记其他业务收入的结转,

会计学中的收入和费用

会计学中的收入和费用

会计学中的收入和费用在会计学中,收入和费用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收入和费用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会计报表中的体现进行详细介绍。

一、收入的定义和分类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资产或权益。

收入主要分为两类:营业收入和非营业收入。

1.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资产以及其他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收入。

例如,销售产品所得到的销售收入、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服务收入等都属于营业收入。

在会计报表中,营业收入通常以销售额或收入额的形式体现。

2. 非营业收入非营业收入是指与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联的收入,它包括投资收益、处置非流动资产所得到的利得、政府补贴等。

非营业收入通常以其他收入的形式在会计报表中列示。

二、费用的定义和分类费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资源消耗,通常是以获取或保持收入为目的的支出。

费用也可以分为两类:营业费用和非营业费用。

1. 营业费用营业费用是指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支出,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销售费用主要包括广告宣传费、销售人员工资等;管理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用品费用等;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益等。

营业费用在会计报表中以费用总额或详细分类的方式呈现。

2. 非营业费用非营业费用是指与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联的费用支出,包括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损失等。

非营业费用在会计报表中以其他费用的形式列示。

三、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报表中的体现收入和费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损益表和利润表来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

1. 损益表损益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内的收入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报表。

在损益表中,营业收入减去营业费用得到营业利润或营业亏损,再加上非营业收入减去非营业费用得到净利润或净亏损。

损益表将直观地展示企业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情况。

会计实务:讲清楚-营业外收入-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处置收益及其他收益科目核算内容

会计实务:讲清楚-营业外收入-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处置收益及其他收益科目核算内容

讲清楚:营业外收入/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处置收益及其他收益科目核算内容一、管理费用 1.定义: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2.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以及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补充:企:业内部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其在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3.账务处理: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期末,“管理费用”科目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二、销售费用 1.定义: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2.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费用。

 企业(金融)应将“销售费用”科目改为“业务及管理费”科目,核算企业(金融)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折旧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电子设备运转费、钞币运送费、安全防范费、邮电费、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差旅费、水电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会议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取暖降温费、聘请中介机构费、技术转让费、绿化费、董事会费、财产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物业管理费、研究费用、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等。

我国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

我国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

我国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指标在世界各国排名靠前。

随着宏观经济状况的改善,我国企业利润也大幅提高。

而利润表是企业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那么,我国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是什么呢?一、我国利润表的结构我国利润表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1、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指企业通过营业活动所获得的各项收入,包括销售收入、技术收入和承包收入等。

2、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是指企业在正常营业活动中所支出的全部成本,包括购买原材料、燃料以及制造等支出费用。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取得和维持财务资金时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等费用。

4、税务税务是指企业根据政府的税法及其它税收制度,在营业活动中所缴纳的税款。

5、利润利润是指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减去所有费用后的净收益,即企业的最终利润。

二、我国利润表的内容1、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利润表中最主要的内容,表现了企业营业活动的能力,也是判断企业收入水平的关键指标。

因此,营收信息应当全面、准确地披露。

2、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是企业营业活动中支出的各种费用,包括购买原材料、管理费用、运输费用、税收费用以及制造等费用。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取得和维持财务资金时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等费用,是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也是财务报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4、税务税务是指企业根据政府政策和税收制度,在经营活动中所应缴的税款,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支出,也是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

5、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净收入,即扣除营业成本、财务费用和税收后的利润,是企业最终收入的最终结果,也是利润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我国利润表由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财务费用、税务和利润五项内容组成,它们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

营业款管理制度:收入确认与费用分摊

营业款管理制度:收入确认与费用分摊

营业款管理制度:收入确认与费用分摊一、背景为了确保公司的财务管理规范、营收准确,并保证费用的合理分摊,特制定本《营业款管理制度:收入确认与费用分摊》。

二、收入确认原则1. 收入确认时间点产品(或服务)已经交付给客户;收入金额能够被可靠地确定;客户对货物(或服务)的所有权已经转移;对交付货物(或服务)的收入相关成本已产生。

2. 收入确认方法收入的确认方法根据不同合同类型的特点来确定,主要包括:销售型合同:根据已交付的产品数量和交易价格,确认相应的销售收入;服务型合同:根据已完成的工作量和合同约定的收费标准,确认相应的服务收入;许可型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的许可费用计算方式,确认相应的许可收入。

三、费用分摊原则1. 费用分摊基准费用分摊基准是根据公司的内部成本中心和成本分类来确定的,将不同的费用按照合理的方式分担给相关成本中心。

2. 费用分摊方式直接分摊法:将费用直接按照成本中心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摊;配比分摊法:根据各成本中心的配比关系,按比例分摊费用;产能分摊法:根据各成本中心的产能贡献比例,按比例分摊费用。

3. 费用分摊程序费用计算:根据费用发生的事实和金额,计算出各项费用的总额;分摊依据确定:根据费用分摊基准以及分摊方式,确定各项费用的分摊依据;分摊计算:根据分摊依据和分摊方式,计算各项费用的分摊金额;分摊录入:将分摊后的费用金额录入到相应的成本中心,形成费用分摊账务凭证。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1. 制度执行公司的相关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应对本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制度内容,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和执行。

2. 制度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向上级管理层报告。

3. 制度改进根据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需求,公司应及时对本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

五、附则本制度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自颁布之日起正式生效。

第11章营业收入与费用

第11章营业收入与费用
借:应付帐款—朗能公司 贷:银行存款 主营(其他)业务收入
借:销售费用 贷:应收帐款—晓泽公司
7.劳务收入的会计处理(1)劳务完工程度的确定方法
测量法
此法是一种专业方法,一般由专业测量师对已经完成的工作量或工程进行测量后,按照一定的专业方法计算完工程度
费用发生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教育经费 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 坏账准备
期末结转销售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在确认商品销售收入时,还应考虑到售后回购、售后回租、销售折 让、销售退回、销售折扣等对收入确认的影响。
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标准(同时满足): 对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在同时满足如下四个条件时,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计量; 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管理费用的核算管理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包括
董事会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咨询费、诉讼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研究与开发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盘亏、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结转财务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五)销售费用的会计核算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销售费用发生时
借:销售费用 贷: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等
5.分期收款的会计处理
发出商品时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产成品
约定收款日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营业收入增加销售费用减少的原因

营业收入增加销售费用减少的原因

营业收入增加销售费用减少的原因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是公司运营中不可避免的两个方面。

营业收入的增加和销售费用的减少是公司获得利润和增加竞争力的关键。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1. 增加市场份额公司通过增加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提高营业收入。

可以采用增加广告宣传、降低价格、优化服务质量等方法来实现。

2. 增加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渠道可以让公司直接面对更多消费者,从而提高销售量和营业收入。

可以考虑开设线下门店、增加电商平台等方式来实现。

3. 推出新产品推出新产品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提高营业收入。

可以通过研究市场需求,整合公司资源等方式来推出更多新产品。

4. 优化客户体验优化客户体验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促进口碑传播,从而带来更多的销售和营业收入。

可以通过提升售后服务、完善客户反馈体系等方式来优化客户体验。

二、销售费用减少的原因1. 优化销售管理优化销售管理可以提高销售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销售费用支出。

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销售计划、分配销售任务、建立销售考核机制来优化销售管理。

2. 利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销售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可以通过采用CRM系统、数字化销售渠道等方式来实现。

3. 优化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不必要的销售费用支出。

可以通过整体优化供应链流程、寻找优质供应商、控制库存等方式来实现。

4. 保持合理定价保持合理价格可以降低不必要的促销活动和市场推广,从而减少销售费用支出。

可以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成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综上所述,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是公司运营中两个重要方面,其增加和减少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和竞争力。

通过优化销售管理、提高客户体验、利用数字化技术等方式来控制销售成本,同时通过增加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渠道、推出新产品等方式来增加营业收入,可以达到提高公司竞争力和获得利润的目的。

营业收入及成本费用明细表

营业收入及成本费用明细表

营业收入及成本费用明细表
四、表单说明
一、本表是《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适用于据实申报企业)》相关栏目的明细补充,反映企业营业收入、成本和费用明细的情况。

非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纳税年度内无论盈利或者亏损,都必须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将本表与主表和相关资料一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二、本表主要栏目填写如下:
1. 主营业务收入:填写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一般占企业收入的比重较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其他业务收入:填写企业非经常性、兼营的业务所产生的收入。

如果有其他业务收入的,填写数额的同时在其他业务收入下面的空白处填写收入的明细项目。

3. 营业费用:填写企业在销售货物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货物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 管理费用:填写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

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管理费用应按照表内所列项目分项如实填写。

5. 财务费用:填写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利息填写利息支出扣除利息收入后的净额;汇兑损益填写汇兑净损失,是汇兑收益扣除汇兑损失后的数额,如为汇兑净收入以负数填列。

三、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由企业留存,一份由主管税务机关备查。

研发费比营业收入高的原因

研发费比营业收入高的原因

研发费比营业收入高的原因
研发费用是指企业为了推进研发活动而支出的费用,包括科研人员工资、研发设备和材料费用等。

如果研发费用高于营业收入,通常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质疑。

以下是可能导致研发费用比营业收入高的原因:
1. 技术研发周期较长。

有些领域的技术研发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转化成成果并实现商业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

虽然这种情况下研发费用超过营业收入,但是一旦技术研发成为商业化产品,企业就可以获得可观的回报。

2. 企业发展策略。

有些企业希望通过大规模研发和创新来获得市场领先地位。

这种策略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和时间,但一旦企业获得了市场领先地位,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的长期收益。

3. 新市场或新产品的开发。

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或者进军新市场时,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

这些费用可能比企业目前的营业收入高,但如果企业的新产品或者新市场获得成功,将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4. 创新性比较强的行业。

像生物技术、医药制造等行业需要大量的研发经费来支持研究和试验。

这些行业的研究和试验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材料,因此研发费用可能比较高,但如果研究和试验结果取得了重大突破,将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总之,研发费用比营业收入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状况不好。

对于一些行业来说,高研发费用反映了企业为了未来的发展而做出的努力。

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提升和新产品开发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更高的收益。

营业收入大于管理费用的原因

营业收入大于管理费用的原因

营业收入大于管理费用的原因以营业收入大于管理费用的原因为题,我们先来看看营业收入和管理费用的定义。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通过出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来源。

而管理费用是企业为了完成经营管理职能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力成本、办公费用、市场费用等。

营业收入大于管理费用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活动收入超过了管理费用的支出,这通常是企业盈利的基本条件之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营业收入大于管理费用的情况呢?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原因:1. 销售额增加:当企业的销售额增加时,营业收入自然也会相应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受到市场的欢迎,销售量增加,或者是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拓展了销售渠道。

2. 成本控制:企业在管理费用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了管理费用的支出。

例如,企业通过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优化办公流程,减少办公费用;合理规划市场费用,提高市场投资回报率等。

3. 提高销售价格:企业可能通过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售价,实现营业收入的增加。

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较高的价值,或者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时,提价是可行的策略之一。

4. 降低销售成本:企业可以通过降低销售成本来实现营业收入大于管理费用的目标。

例如,企业优化物流配送系统,降低物流成本;与供应商进行谈判,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

5. 增加产品种类: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种类来拓展销售渠道,提高营业收入。

当企业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实现销售额的增加。

6. 增加市场份额:企业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可以实现营业收入的增加。

当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份额时,其销售量和销售额也会相应增加。

7. 增加客户粘性: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增加客户的忠诚度和粘性。

当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依赖性时,他们更愿意选择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营业收入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七讲 )第四章成本、费用和营业收入、利润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已经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设置帐户和复式记帐两个基本方法,而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系统地学习和运用这两种方法,则是本章的重点。

本章和下一章将以产品制造企业(以工业企业为例)主要经营过程中的一般经济业务为例,进一步阐明设置帐户与复式记帐方法的应用。

第一节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产品制造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物资,这些再生产过程中垫支的财产物资的实物形态称资产,价值形态称资金。

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资金以“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的形式不断运动,依次经过采购(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

产品制造企业在其生产经营中以收抵支,取得利润,向国家缴纳税金,扩大自身生产规模,为投资者创造投资所得。

第二节物资采购过程核算采购过程核算主要任务是:核算和监督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确定采购成本,检查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核算和监督储备资金占用量,考核储备资金定额遵守情况。

一、物资采购成本的组成外购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买价:即材料的买入价格。

2.采购费用:①外地运杂费:即自供货者单位至本企业所在地车站、码头或仓库前所发生的、应由本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及保险费等;②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即购入散装、易碎或易挥发的材料时,在运输途中所产生的定额内的合理损耗。

超定额损耗除由责任者赔偿外,其余计入“管理费用”。

③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即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技术性检验及整理挑选费用,还包括挑选中发生的损耗,并扣除下脚料、废料的价值;④购入材料应负担的其他费用:包括大宗材料市内运输费等;3.税金:企业购入材料所负担的税金,有些应计进采购成本,有些不计进采购成本,这就必须将购入材料所涉及的税金具体划分清楚。

①价内税:即价格内所包含的税金,如消费税、资源税、城乡维护建设税等,这些税金作为价格的组成部分,将直接计进外购材料的成本。

②增值税:根据1994年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增值额”是指一个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也可以认为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大于其购入商品或取得劳务时所支付金额的差额。

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含税收入=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即: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销项税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税率进项税额是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按税法规定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按销售额征收6%的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

小规模纳税人的确认标准是: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 100万元以下的;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

一般纳税人采购货物的外地运输费或采购的货物若为农产品,可将其运费或买价的10%作为进项税额单独核算,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价款计入外购货物的采购成本。

进口货物交纳的关税:进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一律计入进口货物的采购成本。

二、物资采购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帐户为了组织物资采购过程核算,需要设置以下帐户:1.“原材料”帐户,是资产帐户。

它用来核算企业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

它的借方登记已经验收入库的各种材料数额,贷方登记材料发出减少的数额,借方余额表示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原材料”帐户需要按照材料的种类,规格分设原材料明细分类帐,具体反映每种材料的库存和增减变动情况。

与“原材料”帐户性质、结构相同的还有“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两个帐户。

这里不再重复。

当然也可以将“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合并设置为“材料”帐户。

2.“物资采购”帐户,是资产帐户。

它用来核算企业购入的各种物资买价和采购费用,据以计算物资采购成本。

3.“应付帐款”帐户,是负债帐户。

用来核算企业因赊购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它的贷方登记应付未付款项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归还款项的数额,其贷方余额表示尚欠供应单位的款项。

一般情况下,该帐户要按往来单位分设明细帐,以便反映负债的发生及清偿情况。

4.“应付票据”帐户,是负债帐户。

用来核算企业出具的允诺在约定日期,支付固定金额给持票人的书面凭证。

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

5.“应交税金”帐户,是负债帐户。

用来核算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和资源税等。

6.“预付帐款”帐户,是资产类帐户。

用来核算企业因采购材料、物资和接收劳务,而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

( 第八讲 )三、采购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核算采购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是采购材料。

在购进材料时,一般有: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材料验收入库的同时支付货款;支付物资采购费用;货款已支付,材料尚未到达;结转材料实际采购成本等经济业务。

现举例说明物资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例1】向外地某单位购入甲材料4 000公斤,每公斤8元;乙材料2 000公斤,每公斤4元,共计40 000元,应交增值税17%,计6 800元。

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用商业承兑汇票一张付讫。

借:物资采购4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6 800贷:应付票据46 800 【例2】向本地某单位购入丙材料5 000公斤,每公斤10元,计50 000元,应交增值税17%计8 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物资采购 5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8 500贷:银行存款 58 500【例3】以银行存款支付甲、乙、丙三种材料铁路运输费1 760元,以现金支付装卸费440元,共计2 200元。

根据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此共同采购费用,其中甲材料分摊的采购费用800元,乙材料分摊的采购费用400元,丙材料分摊的采购费用1 000。

借:物资采购 2 200贷:银行存款 1 760现金 440【例4】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以银行存款归还外地某工厂材料款46 800元。

借:应付票据46 800贷:银行存款46 800【例5】向某公司购入甲材料500公斤,每公斤8元;乙材料100公斤,每公斤4元;丙材料100公斤,每公斤10元,共计5 400元,应交增值税17%,计918元,上述材料的外地运杂费为175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款项6 493元。

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5 57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918贷:银行存款 6 493【例6】结转上述三种材料实际采购总成本借:原材料92 200贷:物资采购92 200四、物资采购成本计算下面根据例5说明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

企业购进甲、乙、丙三种材料的各项支出如下:图表4.1图表4.1具体计算分配方法:(1)按重量分摊共同运杂费175每公斤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为:─────────=0.25元500+100+100甲种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0.25元×500=125元乙种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0.25×100=25元丙种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0.25×100=25元(2)登记甲、乙、丙三种材料的物资采购明细帐和原材料明细帐如教材中表4.2、4.3。

(其中@表示单价)五、有关在途材料的说明过去为了清楚说明物资采购的核算,将其分为款货两清、款付货未到和货到款未付三种类型,分别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按实际成本计价,款货两清采购业务,借记“原材料”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记“银行存款”等;款付货未到采购业务,设置“在途物资”来核算款付料未到业务,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记“银行存款”等;货到款未付采购业务,平时不作处理,等到月末仍未收到有关发票单据等时,再根据合同价或计划价暂估价款入帐,借记“原材料”等,贷记“应付帐款”,下月初再用红字将其冲销,待付款后作款货两清处理。

如果货到且收到了有关发票单据,虽然款未支付,但也作为款货两清的物资采购业务,参见第三章例8。

按计划成本计价,则设置“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来进行物资采购核算。

上述做法散见各类会计学教科书。

从表面上看,上述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做法似乎比较合理,但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设置“在途物资”科目存在以下问题。

1.查对工作量较大,容易出现记帐错误2.容易产生舞弊行为3.不利于开展材料收入汇总核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较好的处理方法是,设置“物资采购”科目,同时用于实际成本计价、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实际成本计价时也可以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取消“在途物资”或类似的其他处理方法。

“物资采购”科目借方登记根据付款单和发票帐单等支付的物资采购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物资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及差异。

设置物资采购明细帐并采用横线登记法进行登记,通常借方登记物资采购付款的记录,包括:付款日期、发票帐单编号、记帐凭证编号、供货单位、买价金额、运杂费、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及其他等;贷方登记该批材料入库记录,包括:收料日期、收料单编号、材料名称及规格、计量单位、数量、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及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其他转出等。

物资采购明细帐中只有借方记录而无贷方记录的,就是在途物资;只有贷方记录(发票未到)而无借方记录的,就是货到款未付的物资;借方、贷方都有等额记录的,就是款货两清的物资采购业务。

收到发票帐单时,根据发票帐单,借记“物资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记“应付帐款”;实际付款时,根据付款回单,借记“应付帐款”,贷记“银行存款”等;入库(或月末汇总入库)时,根据入库单(或入库汇总表),借记“原材料”等,贷记“物资采购”。

这种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点好处:1.能减少会计人员查对工作量2.能减少错帐的可能性3.能有效防止舞弊行为4.适用性较强5.简化了帐务处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使用“在途材料”科目不尽合理,可以取消“在途材料”科目使用的有关说明,使物资采购业务的帐务处理更加完善。

( 第九讲 )第三节产品生产过程核算一、生产费用与产品生产成本的概念生产费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称为。

产品生产成本─→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

成本计算─→就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该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会计核算的专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