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1)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一
系 –原始社会后期,进入原始农业的公社,聚落附近出现
种植场地,房前屋后有了果木蔬圃,客观上接近了园 林的雏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第二阶段——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旺盛 的过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规模宏大 – 不断向民间汲取艺术养分 – 不同时期的数量、规模一定程度上反映朝代盛衰 – 魏晋南北朝以后,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又可
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2.1.1 大内御苑
• 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内,距皇居近,便于皇帝 日常临幸游憩。 如,西苑、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慈宁宫花 园。
产生了国家组织和阶级分化出现了大小城市和镇集人对自然界已经有了了解能够自觉地加以开发人对自然处于理性适应状态仍保持着亲和的关系园林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社会背景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和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人们从大自然获得更丰富的物质资源无计划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早先的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改良学说自然保护的对策和城市园林方面的探索fl奥姆斯台德城市园林化思想e霍华德田园城市设想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之一
注意 – 风景名胜区、陵园和坛庙的绿化不属于 中国古典园林范畴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 诗画的情趣 4. 意境的涵蕴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特全)
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会写“园”的繁体字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 假山
↘
水池
↓
花草
树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1 东方园林体系 2 欧洲园林体系 3 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 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 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技的 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 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 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 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 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特征 (1)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深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则主要有 两个类型:私家园林、皇家园林。
按照地区加以分类,则主要有三个类型:北 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第七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任务二 中国园林
1.苏州园林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是
江南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园林之一,与狮子林、 拙政园、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名园”,自五 代以来就享有盛名。
任务一 历史文化名城及世界遗产
三、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须依据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管理暂 行办法》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 标准》,由国家旅游局验收组对创优 城市检查验收,并达到“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标准的要求。
我国自1998年开始创建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以来,分9批339多座城市通 过了验收。
任务二 中国园林
一、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一)园林艺术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景观
1.西亚园林体系。西亚园林艺术源于古代波斯,为典型的庭院 式园林。目前保留最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西班牙、 由当时信奉伊斯兰教的格拉那达国王修建的摩尔宫狮庭。 2.欧洲园林体系。欧洲园林艺术源于希腊。欧洲风格的古代园 林遍布欧洲各国。其典型的代表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意大 利埃斯特庄园为代表的露台式别墅园,又称为台地园;一种 是以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为代表的皇家宫苑。 3.东方园林体系。东方园林艺术源于中国。中国的造园理论与 艺术对世界各国的园林艺术影响很大。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既 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 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 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任务二 中国园林
(二)现存的私家园林
2.扬州园林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 完好的盐商园林。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 典代表。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 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一)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一)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
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
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
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
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
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
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
二是强调其独特性。
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
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
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
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
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
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
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1
三.建筑与构筑物 建筑是园林的眼睛。园林建筑多分散、穿插、 隐藏于山水景观之间,它可行、可观、可居、可 游,兼具实用和点缀风景等多重功能,使人在有 限的空间内欣赏到无限空间的景色。 (1)厅堂。是园林中主体建筑,为待客或集会的 场所. (2)楼阁。是园林内的高层建筑,多设于厅 堂之后或依山傍水之处。 (3)书房斋馆。多建于偏僻、幽静或高爽之 处,是休息、静养、攻读和存书之处。 (4)榭。是一种三面临水的建筑。多开敞或 设窗扇,供人游憩、眺望、赏鱼、观花等。
北海公园
皇家园林的特点:规模宏大, 皇家园林的特点:规模宏大, 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பைடு நூலகம்真山真水较多, 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拙 政 园 的 长 廊 、 假 山
私家园林的特点:规模较小, 私家园林的特点: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 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 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 的色彩。 的色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特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要造景手法 中国现存著名园林
色、与分类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重点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及构景手法; ☆掌握我国现存主要的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的主要 特点。
二、古典园林的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造园艺术, 师法自然” 造园艺术 师法自然” 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 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二是每个山水景象 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2.分割空间,融于自然 分割空间, 分割空间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树木花卉, 树木花卉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 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天人合一”的民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 天人合一” 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 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 是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根本原因。 是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根本原因。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依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
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佛教的传人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
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
现在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导游基础》教案八
《导游基础》教案七课题:第七章中国的古典园林课型:新课、理论课授课时数:5授课时间: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分三节:一节——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与构景手法,三节——中国的现存著名古典园林。
通过三节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掌握;理解并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构成要素与构景手法;熟悉我国古典园林的现状。
对四川园林有一定了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构成要素与构景手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构成要素与构景手法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节中国的古典园林概述一、中国的古典园林溯源中国古典园林从形成起,就同山水画、山水诗联系密切,属自然山水式园林。
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
中国古典园林发端于殷商——“文王之囿”觉醒于魏晋——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并行而出成熟于唐宋——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赋诗情画意于园林。
白居易、庐山草堂,江南文人写意园。
兴盛于明清——皇家,“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及寄畅园、圆明园);私家(江南园林)(一)古典园林的雏形时期(二)西周“文王之囿”时期帝王为游猎行乐之需出现了囿。
仅把天然风景优美的地段圈围起来,畜养禽兽,建造灵台、灵沼,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之用。
这是我国园林比较成熟的最早的造园形式,具备了中国园林的基本要素。
(三)秦汉时代的宫苑时期从囿苑发展到秦汉时代,园林渐渐变成专供帝王生活游乐的地方,所建宫、苑数量不下三百处。
如:秦——阿房宫;汉——上林苑(四)魏晋南北朝的山水园林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文人儒士崇尚清淡,礼佛养性,以无为浪漫、归隐山林为高雅。
转向以山水为主体的新园林。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
人工山水已成为造园的骨干。
山水诗、山水画并行而出,交互作用。
以山水为主体的园林,逐步代替了以宫室楼阁为主、百兽充斥其间的宫苑,“校猎”的内容开始消失,“娱游”观赏的功能开始加强,所谓“植林开涧,有若自然”,成为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
一园。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不仅引进全国的美景,还
在园中仿造西洋美景,如著名的“大水法”。颐和园中的
“谐趣园”仿自无锡“寄畅园”,而西堤六桥则是西湖苏
堤六桥的翻版。
•
2.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
• (1)个性鲜明,主题突出。
•
江南私家园林是官绅商贾们府邸的扩展和延伸,因此
造园因地而异,风格因人而异。
• (2)小巧别致,色彩淡雅。
木,以供统治者享受。
•
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园林建造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逐渐
丰富起来,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造艺术转折时期.
•
隋唐以后,我国古代造园艺术达到了高峰。
•
明代中叶以后,私人造园高潮迭起,涌现出计成等一
批卓有成就的园林建筑专家。
•
清代时,我国园林建筑形成了北京地区、江南地区、岭
• (6)亭。是一种没有门窗、四面开敞的小型建筑。亭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富民族特色,造景功能极强,正所谓 “有亭即成景”。
• (7)廊。廊是有顶无墙的带形建筑。它不仅是联系建 筑和景物的通道,而且因其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生动活 泼,是颇具观赏性的民族建筑。
•
4.植物
•
花草树木犹如园林的毛发。
•
首先,它具有构景作用,其色彩、姿态无不给人以柔情万千,绚丽多姿的美感。
依山而建。佛香阁高41米,为全园的最高点,是颐和园的
象征。在此眺望昆明湖,开阔的湖面、远处的西山尽收眼
底。排云殿极具皇宫的豪华气派。
•
万寿山下昆明湖畔有著名的长廊。它长达728米,共分
273间,上有精美绘画14000余幅。长廊迂回蜿蜒,如同彩
带一般将勤政区、居住区、游览区连为一体。
中国古典园林(精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
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 营桥,种植花木。 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 了。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
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上林苑
上林苑是汉 武帝在秦时 旧苑基础上 扩建的,离 宫别院数十 所广布苑中, 其中太液池 运用山池结 合手法,造 蓬莱、方丈、 瀛洲三岛, 岛上建宫室 亭台,植奇 花异草,自 然成趣。这 种池中建岛、 山石点缀手 法,被后人 称为秦汉典 范。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 所有的。 其特点是规模宏大 真山真水较多 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 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 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 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刘 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等许多名篇,都是这一时期问世的。 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 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
明、清时期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
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 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 “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 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 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 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 “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 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 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 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 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导游基础-第七章园林
03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 一、起源与发展
生成期:商周——囿是指圈定范围让草木鸟兽滋生;周武王建“灵囿”。 春秋战国——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 秦汉——宫苑,一池三山(蓬莱 瀛洲 方丈)。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成熟期:唐宋——官僚及文人参与,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
本章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造园艺术、构景手段 和代表性园林四个部分,特别是代表性园林。
本章一般会抽到5至8题。篇幅13页,权重7,预测分值6分。
02
备考提示
提示
1、中国园林基本知识: 要求:起源与发展、类型与特点、构成要素、构景手法。
2、中国名园——北方 江南 岭南 要求:逐一熟悉其要点
1.厅堂——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待客集会的场所。其位置确定后,全园的景 色布局才依次衍生变化,厅堂建筑的体量较大,空间环境相对开阔。
2.楼阁——楼阁是园林中属较高层的建筑。它们不仅体量较大,而且造型丰 富,在园林中起到重要的点景作用。楼阁可以用来观赏风景、储藏书画,还 可供佛。
如:北京恭王府,苏州拙政园、留园,上海豫园,绍兴沈园等王府,苏州拙 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上海豫园等。
皇家园林
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
拙政园
网师园 留园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
1.北方类型
温带园林。范围大,建筑富丽堂皇,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风 格粗犷,秀丽媚美略显不足。
著名园林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亚热带园林。范围小,建筑淡雅朴素。自然条件较好,河湖、园石、常绿树 木较多。园林景致细腻精美,明媚秀丽。但毕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中外园林史 第7章--中国近现代园林发展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三、租界公园的兴起与发展
(一)租界公园的兴起
• 租界公园的兴起:鸦片战争之 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相继开放 一些沿海城市作为通商口岸, 如上海、天津、广州等地。西 方列强在这些通商口岸城市和 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开始建 立租界,并在租界中修建了各 自的公园绿地,即租界公园。
封建体制的解体
私家造园走向衰落,公共园林获得发展, 促进了现代风景园林知识体系的积累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后
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和各 学科在学术领域的相互渗透
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基本形成
以“大园林理论”为核心内容的大地园 林规划系统理论最终形成
二、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一)皇家园林的罹难与没落
(二)租界公园的风格特征
•在功能使用上,租界公园被赋予了多样化的主体功能,更强调游览,而不是居住, 主要是供游人散步、打网球、打棒球、打高尔夫球等,以及饮酒休息之用。同时 部分公园还开辟植物园、动物园、儿童游乐场、运动场、游泳池等游览娱乐设施, 以上可以说皆是为西方人兴建,布置特点主要反映了其外来性质。
(二)租界公园的风格特征
•从规划布局上看,呈现出外向型空间布局的西式风格,租界公园多采取法国规则 式和英国风景式两种,小公园以英国维多利亚式较多,大公园多为英国风景式
•在造园要素上,租界公园由于出自西方设计师之手,西式要素中的应用比比皆是。 缓坡大草坪、整形绿篱和栽培美丽植物的规则式花坛、花圃处处可见。建筑物在 公园占的比例很少,均以新式的钢筋混凝土建造。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故宫博物馆
故宫博物馆
(二)皇家园林的开放
• 民国政府还对原皇城和宫城的部分皇家禁苑与庙坛改造而成的对外开放 的公园,主要有中央公园(原社稷坛,1914 年)、天坛公园(原天坛, 1915 年)、北海公园、中南海公园(原三海,1925 年)、城南公园 (原先农坛,1915 年)、三贝子花园(1908 年)、海王村公园 (1918 年)、京兆公园(原地坛,1925 年),太庙(1929 年)等 13 处。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1)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绪论1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2 试举两例反映地域特色的我国古典园林,并简述地域特色的主要表现。
3以下哪个古典园林不属于江南园林?A翠景园 B网师园 C西湖郭庄 D寄畅园4 以下哪个园林不属于江南园林?A 成都新繁东湖B 曲江池 C绛守居园池 D御史台中书院5 简述岭南园林的园林艺术特点和主要园林。
6 按照园林的平面布局形式,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并各举三个例子。
7 以下哪个不属于寺观园林?A扬州卷石洞天 B杭州黄龙洞 C北京白云观 D苏州西园寺8 请按地域风格划分中国古典园林。
9 请写出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及特征。
10 这个高点娱乐的主要类型。
11 人工山水园(名称解释)12 岭南园林的总体布局,建筑,装修,绿化乃至石景等方面都有其他地域特点,试从其中选两方面说明。
13 按照园林的基址和开发方式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和()两部分。
生成期1 以图配文解析一池三山模式的空间特点,并结合案例分析论述起对园林的影响。
2 上林苑(名词解释)3 西汉的()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皇家园林4汉代上林苑中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仙阁式皇家园林,开辟太液池,并堆筑蓬莱,方丈,瀛洲。
()也成为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5 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方向上的三个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有6园圃(名词解释)7 以下哪个描述不属于秦兰池宫?A引渭水为池 B筑为蓬莱山 C周驰为阁道 D刻石为鲸鱼8 以下哪句是针对东汉大将军梁冀园的景观特色描写?A深林绝涧,有若自然 B构石为山,积沙为屿C 刻石为鲸 D背水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9 一池三山(名词解释)10 西汉上林苑(名词解释)11 《诗经大雅》有诗“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营建()的情况。
12 上林苑的功能有13姑苏台(名词解释)14 兰池宫在中国园林史的地位。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框圆,则是圆形的画面
透过圆形花窗可以看到外面 的黄石假山。
在夹墙中种植了竹子,把竹子作为画 中主角,再配以对联。
框方,则是方形的画面
如海棠、宝瓶、月窗、 长八方、葫芦等各式 各样的外框形状。
空窗框景 框景莫妙于空窗,通过一扇窗户,截取一
段风景,将园林得以无限的扩展,让想象可 以自由的延伸。
门洞框景 古代园林的门形式纷繁众多,而月洞门是
保定市区裕华路
进入莲池北门,一座 假山陡遮人面,像一 座雕花彩屏,将院内 美景尽掩其后。这就 是春午坡。
拙政园
“开门见山”,此为造景法中的“山抑”。
这座大假山,就起到了抑景的作用, 创造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情境。
抑景:环秀山庄入口处的假山
这扇月形门采用了抑景的手法,这样
游客拐进一道门后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雷锋塔)
(保俶塔)
正对
4.
侧对
对
景
单对
互对
从月到风来亭观射鸭廊。 从射鸭廊观月到风来亭。 月到风来亭与射鸭廊(苏州网师园内)互为对景。
颐和园昆明湖湖心岛和万寿山对景
互对
【历年真题】
1.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从甲风景点可
观赏乙风景点,从乙风景点可观赏甲风景
点的构景方法是( )。2017
A.添景
扬州瘦西湖 钓鱼台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窗前正对着西山千秋雪, 门前停泊着东吴万里船。 这首清新隽永的小诗就完美地 再现了“框景”创造出来的意境。
6.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 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 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 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 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答案
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一、判断题(正确答案用“A”标注, 错误答案用“B”标注)1. 中国古典园林重在体现均衡对称的观念;西方园林重在表现人文的力量。
( B )2.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 要求景物源于自然, 又高于自然。
( A )3. 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人转折期, 官僚、文人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 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 B )4. 以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中国古代园林可分为三种类型, 即北方类型、扬子江类型和岭南类型。
( A )5. 中国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掩、隔、合三种。
( B )6.苏州沧浪亭的复廊, 拙政园的水廊, 留园的曲廊被誉为“江南三大名廊”。
( A )7. 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以及杭州竹素园的瑞云峰有江南三大名石的美誉。
( B )8.苏州的拙政园, 按其占有者身份划分, 属私家园林;按其所处地理位置划分, 属扬子江类型。
( A )“亭”古代有停止的意思, 它是供休息、纳凉、避雨和观赏四周景色的地方。
( A )10. 苏州四大历史名园是沧浪亭、网师园、拙政园和留园。
( B )二、单项选择题(30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 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1.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点是在( C )。
A. 春秋战国B. 秦汉 c. 魏晋南北朝 D. 唐宋时期2.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阶段是在( D )。
A. 春秋战国B. 秦汉 c. 魏晋南北朝 D. 唐宋时期3. 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是在( A )。
A. 厅堂B. 楼阁C. 亭榭D. 馆斋4. 浙江曲院风荷拥有江南三大奇石中的( B )。
A. 瑞云峰B. 绉云峰 c. 冠云峰 D. 玉玲珑5.用山、石、花等将园林中一些不足之处加以掩盖或处理, 使之变成一种美景的方法叫( C )。
A. 框景B. 夹景 c. 障景 D. 抑景6.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 远方的苏州桥主景, 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 构成明媚动人的景色。
第七章 中国古代园林(复习资料)
第七章 中国古代园林一、中国古代造园的基本观念 1. 世界园林体系:1) 自然式——中国古代园林 2) 几何规则式——西方2. 中国古代造园的基本观念:1)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2) 布局自然,所造假山池沼,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 表现名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筑山理池 植物➢ 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 动物 建筑匾额、楹联、刻石 铺地 (一) 筑山1. 发展:2. 《园冶》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
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计成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所以在《园冶》中,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趣的内容很多。
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
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经过艺术剪裁,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又不露斧凿的痕迹。
春秋战国时代,功能由娱神发展成娱人最典型的是“上林苑”(建于西汉)士人园林的勃兴,士人园林的特点(了解)园林,尤其是皇家园林景观体系格局趋于成熟,唐代宫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纪念碑,规模建制宏大,是明清园林无法比拟的追求“咫尺重深”、“以小见大”、“巡回数尺间,如见小蓬瀛” 典型:苏州园林、上海豫园; 明代出现园林专著——《园冶》(计成)2)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又高于自然。
3)例:a)在园林中叠山,就“最忌居中,更宜散漫”。
b)在厅堂前置山,“耸起高高三峰,排列于前”,那就是败笔。
(二)理池1.水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因素2.理池的方法:“掩”、“隔”、“破”(要会区分)(三)植物➢中国古代园林对植物的处理:1)讲究姿色美2)讲究颜色美3)讲究香味4)讲究象征意义A.松柏象征坚强、长寿B.莲花象征洁净无瑕C.兰花象征幽居清高D.牡丹象征荣华富贵E.石榴象征多子多孙F.紫薇象征高官厚禄G.岁寒三友:松、竹、梅H.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四)动物➢功能:1)观赏娱乐2)隐喻长寿3)借以扩大和净化自然境界(五)建筑1.功能:1)可行、可观、可居、可游2)点景、隔景作用3)移步换景、以小见大、渐入佳境2.建筑形式:1)厅堂:园林中的主体建筑,通常坐北朝南。
7-第七章园林成熟后期的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史》
学习重点
• 历史背景
• 总体特征
• 皇家园林
•
总说
•
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
造园的主要成就
• 私家园林(江南、北方、岭南)
• 寺观园林
• 其他园林
• 少数民族园林
历史背景
经济、社会 乾隆盛世的繁荣掩盖着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四伏的危机
地主小农经济发达,工商业资本主义因素活跃 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逐渐酿成各地民变
声,塔下由八面伞形瓦顶
建筑承托,内筑石雕拱门, 石壁上雕有八尊佛像。
见心斋它是香山公园唯一修复较完整的古建筑。建于
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建于清嘉庆年间。斋四周绕 以廊榭,斋后为正凝堂,堂后山石嶙峋,树木蔽日。金 鱼池西面轩榭三间,中间悬挂“见心斋”匾额。与之相 望的是知鱼亭,两侧回廊环绕金鱼池和西面的轩榭相连。
(四)宁寿宫花园
又叫乾隆花园。是乾隆预为其做满60年皇帝之后归政做太 上皇时颐养休憩时而建。 • 地形地貌:地形狭长 • 花园布局 ⑴总体规划采取横向分割为院落的办法,弥补了地段过于 狭长的缺陷。 ⑵建筑布局 共分五进院落,每进院落的布局各不相同
第四节 行宫御苑
• 行宫御苑:有代表性的行宫御苑有三座:静宜园、静明园、 南苑。
西山区:为一片开阔平坦的地段,在此布置了园内最大的一组建筑— —东岳庙,此外尚有圣缘寺、清凉禅窟等,形成西区以宗教建筑为主 的景观特色。
(三)南苑
性质:人工山水园,是一座作为皇家猎场的特殊行宫御苑。
南苑中的四座行宫:旧衙门行宫、南红门行宫、新衙门行宫 团河行宫,其中团河行宫是最大的一座。
第五节 离宫御苑
• (一)静宜园
• 性质:天然山水园 • 背景:香山静宜园是清康乾盛世京郊著名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
1、世界园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欧洲、西亚、中国为代表的三大园林体系。
2、欧洲园林追求几何美。
3、西亚园林体系强调水法,在平面布置上把园林建成“田”字
3、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
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
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简史
1、最初的形式为囿,周武王曾建“灵囿”
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上林苑始建于秦始皇时期。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
4、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5、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
1、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
追求“天人合一”
2、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3、力求含蓄的园林手法。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5a)
1、按占有者分类
(1)皇家园林。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色彩金碧辉煌,
体型高大。
现存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特点:规模较小,假山假水,色彩淡雅素净,体型小巧玲珑,居住和游览合一。
现存的私家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绍兴的沈园等。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类
(1)北方类型。
也称黄河类型。
也称温带园林。
园林风格粗犷,秀丽媚美略显不足、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
(2)江南类型。
也称南方类型或扬子江类型,可称亚热带园林。
园林地域范围小,淡雅朴素。
(3)岭南类型。
也称广东类型,归类于热带园林。
著名的有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菀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等。
四、古典园林的游览方法
游览古典园林讲究“游”(漫步游览)与“停”(驻足观赏)的结合。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与造园艺术
山、水、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刻石八大要素。
一、叠山
1、园林中的假山一般有石山、土山和土石混合三种。
2、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黄石;二是太湖石(特点:皱、瘦、漏、透)
3、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是江南私家园林叠山的典型代表。
园林专家惊叹:“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另外,被称为“江
南三大奇石”的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留园的冠云峰、杭州竹素园的绉云峰。
二、理水
古典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一是掩(花木掩盖);二是隔(用堤分隔);三是破(用乱石犬牙交错)
三、植物
1、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二讲色美;三讲味香(其中尤以梅花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2、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福禄等。
五、建筑
(1)厅堂。
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厅堂的位置确定后,全园的景色布局才依次衍生变化。
(2)楼阁。
楼阁是园林中属较高层的建筑。
(起到点景作用)(3)书房馆斋。
(4)榭。
榭建于水边或花畔
(5)轩。
轩形式优美,不讲究对称布局,相对来说总是比较轻快,不甚拘束。
(5)舫。
舫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形体上模仿船头、船舱的形式。
(6)亭。
亭是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形式多样。
“点景”与“引景”的作用
(7)廊。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
苏州沧浪亭的复廊、拙政园的水廊、留园的曲廊被誉为“江南三大名廊”(8)桥。
(9)围墙。
围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
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之构景手法(5a)
一、抑景
“先藏后露”“欲扬先抑”。
抑景又有山抑、树抑、曲抑之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曲抑的体现。
二、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
三、添景
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作添景。
如在杭州白堤观赏雷峰塔或保俶塔远景时,西湖美景往往因为近处盛开的挑花和倒挂的柳丝作为过渡景而更显生动。
四、对景
杭州西湖北面的保俶塔,与南面重建的雷锋塔。
五、框景
六、漏景
七、借景
1、记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
2、借景有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八、障景
任何园林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是必须遮挡之物。
第四节中国著名古典园林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与留园,被称为我国“四大园林”。
清代广东“四大园林”分别是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
承德避暑山庄。
1、始建于康熙年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2、避暑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
宫殿区是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
苑景区包括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三部分。
3、避暑山庄之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寺庙群,俗称“外八庙”北京颐和园。
1、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2、前身是“清漪园”
3、1886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重建。
4、全园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为主体的生活区;由昆明湖、万寿山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风景游览区是颐和园的核心。
苏州拙政园。
1、始建于明正德年间
2、王献臣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为其设计蓝图
3、拙政园占地5.2万平方米,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
4、全园以水为中心,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苏州留园。
1、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
2、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水景见长
3、东部以建筑取胜,重檐叠楼,曲院回廊,并有名石冠云峰及瑞云、岫云三座石峰
苏州网师园
1、花园名为“渔隐”,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园便意为“渔父钓叟之园”
1、面积仅5300平方米
2、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扬州个园
1、建于嘉庆年间
2、个园小巧玲珑,以假山堆叠精巧著名
3、号称“四季假山”
上海豫园
无锡寄畅园
1、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均为仿无锡惠山寄畅园二建。
顺德清晖园
1、建于清嘉庆年间
2、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
番禺余荫山房
1、建于清同治年间
2、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园林”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