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规范》2017最新版对抗震更高要求

合集下载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017版最新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017版最新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017版最新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是评估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制定旨在保障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2017年发布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工程要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下面将介绍2017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主要内容。

抗震等级划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重要性等不同特点,2017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了不同的抗震等级划分,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建筑物要求不同的抗震设计指标,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不同程度的抗震性能。

抗震设计参数2017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明确了建筑物在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各项参数,包括地震作用参数、结构体系选型、抗震构件要求等。

通过合理设置这些参数,可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够的抗震能力,减少破坏发生的可能性。

抗震鉴定方法建筑抗震鉴定是评估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2017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对鉴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通过对建筑物结构的分析和试验,确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其制定合理的抗震加固方案提供依据。

抗震鉴定报告建筑抗震鉴定完成后,需要编制鉴定报告,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和总结。

2017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对鉴定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规定,要求报告清晰明了、数据真实可靠,为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抗震加固要求对于抗震鉴定中发现的建筑物存在抗震性能不足的情况,2017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加固要求。

要求加固方案科学可靠、施工规范,确保加固后的建筑物能够符合抗震设计要求,提高其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2017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在推进建筑抗震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其规定的抗震等级划分、设计参数、鉴定方法、鉴定报告和加固要求等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建议建筑设计、施工等相关人员严格遵守2017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达到要求,实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运行。

钢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

钢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

钢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钢结构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而设立的规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钢结构应用的日益广泛,钢结构设计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钢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的主要内容(以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为例):一、基本原则:该规范按照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力求提高钢结构工程的品质和效益。

二、载荷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的荷载标准和组合,包括自重、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温度荷载、防腐剂荷载等。

同时,还根据不同的工程用途和结构形式,提出了相应的附加荷载。

三、材料标准:规定了钢结构所使用的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包括结构钢、焊材、螺栓、埋件等材料的强度、韧性、抗拉、抗剪等性能要求。

四、构件设计:规范了钢结构构件的设计要求,包括杆件、板件、节点等。

其中,尤其强调了焊接结构的设计,包括焊缝的大小、形状、焊接方法等内容。

五、连接设计:规定了钢结构中连接件的选择和设计原则,包括钢结构的螺栓连接、焊接连接和复合连接等。

对连接件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提出了相应要求。

六、防火设计:规范了钢结构的防火设计要求,包括结构的防火涂料、防火板、防火封堵等措施。

同时,还提供了计算方法和防火等级的划分标准。

七、施工规范:提出了钢结构施工的要求,包括材料的保护、焊接工艺、防腐剂的施工等。

同时,还指导了材料的运输、起吊、安装等步骤。

八、验收规范:规定了钢结构工程竣工验收的标准和方法,包括结构的几何尺寸、表面质量、材料、焊接质量等的检查要求。

九、监理和检测:提供了钢结构工程监理和检测的技术要求和程序,包括监理和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检测方法、标准和报告的编制等。

十、应急处理措施:规定了钢结构工程在遭受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临时支撑、加固、剪力墙等。

以上仅是钢结构设计规范最新版的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详细的规定和细节还需参照具体的规范文件进行查阅。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需求,结合最新的规范进行设计,以确保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结构规范与标准

钢结构规范与标准

钢结构规范与标准钢结构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有高强度和重量轻的特点,还能够提供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可持续性。

然而,为了确保钢结构的安全可靠,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范与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钢结构规范与标准,以及它们的内容和应用。

I.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钢结构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基础。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是目前在中国广泛应用的国家标准,它覆盖了从设计到施工、监理和验收的各个环节,确保了钢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和可靠性。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设计规范:包括荷载标准、结构设计方法、耐久性设计要求等,确保钢结构在设计阶段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基本要求。

2. 施工规范:包括钢材制造、焊接、螺栓连接、防腐蚀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

3. 监理规范:包括监理的职责、验收标准和监督检查要求,确保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得到适当的监督和控制。

4. 验收规范:包括验收程序、验收标准和验收报告要求,确保钢结构在完工后经过合格的验收。

II. 行业规范除了国家标准,钢结构行业还有一些行业规范,它们对特定类型的钢结构或特定应用领域有更详细和具体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业规范:1. 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针对桥梁结构的设计规范,包括荷载计算、桥梁构件设计和施工要求等。

2. 钢结构石化装置设计规范:用于石化行业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包括特殊材料和特殊环境下的设计要求。

3. 钢结构防火规范:针对钢结构的防火设计和施工要求,确保钢结构在火灾发生时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4. 钢结构防震设计规范:针对地震区域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包括抗震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III. 国际标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标准在钢结构领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际标准:1. 欧洲标准(EN):欧洲国家的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标准,包括欧洲钢结构设计标准(EN 1993系列)和欧洲钢结构施工标准(EN 1090系列)等。

钢结构的设计标准与规范

钢结构的设计标准与规范

钢结构的设计标准与规范钢结构是一种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灵活性等优点。

然而,为了保证钢结构的安全可靠,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设计标准与规范。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设计的一些常见标准与规范,以确保其设计与施工符合国际与国内的要求。

一、国际钢结构设计标准与规范1. 美国结构工程师协会(AISC)标准美国结构工程师协会(AISC)发布了一系列的钢结构设计手册,其中包括《钢结构规范》(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和《钢结构设计手册》(Steel Construction Manual)。

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钢结构设计的各种要求,如材料性能、构件尺寸和连接方式等。

2. 欧洲规范欧洲国家采用的是EN标准系列,其中包括《结构用钢材》(EN 10025)、《结构用钢制造工艺规范》(EN 1090)和《结构用钢设计方法》(EN 1993)。

这些规范对欧洲地区的钢结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统一规范,确保了结构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国际建筑规范国际建筑规范主要由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其中包括《金属结构设计规范》(ISO 14122)和《工业与工程标准》(ISO/IEC 17025)。

这些规范参考了各国的经验和实践,为全球范围内的钢结构设计提供了指导。

二、国内钢结构设计标准与规范1. 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规定了我国钢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

该规范根据国际标准进行了综合考虑和调整,在国内的钢结构设计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适用性。

2.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了钢结构设计所需的荷载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

该规范是我国建筑设计的基础标准之一,确保了钢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新版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新版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b/t>0.58loy/b时
3)不等边双角钢,长边相并
4 1 . 09 b l yz ly1 2 22 loy t
b2/t≤0.48loy/b2时
b2/t>0.48loy/b2时
2 2 l oy t l yz 5.1b 2 / t 1 4 17.4b 2
时x=1.0
5.5.2条平面内稳定计算
N x A
mx Mx
N x W1x 1 - 0.8 ' NEx
f
(1)原规范中N/NEx,N为设计值,NEx为欧拉临界荷载,按理 应将NEx除以抗力分项系数R,新规范将N/NEx改为N/NEx,
注明NEx为参数,其值为NEX= p2EA/(1.1l2x ) 。
扇性几何特性
B—扇性极点,Mo —扇性零点
扇性坐标
r B ds
0
s
扇性静矩
S tds
0
s1
主扇性零点和主扇性极点—使 得扇性静矩S,扇性惯性积Ix,
扇性惯性积
I x ytds I y xtds
0
s1
0
Iy为零
s1
扇性惯性矩
I 2tds
4)不等边双角钢,短边相并
b1/t≤0.56loy/b1时
l yz ly
2 2 loy t b1/t>0.56loy/b1时 l yz 3.7b1 / t 1 4 52.7b1
单轴对称压杆绕非对称主轴以外的任一轴
失稳时,应按弯扭屈曲计算。 单角钢构件绕平行轴(u轴)失稳时, 按 b类截面查值,换算长细比
(4)当支撑同时承受结构上的其它作用时(如纵向刹车力

2017钢结构标准更正

2017钢结构标准更正

2017钢结构标准更正
2017年版的《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是我国现行最新的标准,对钢结构的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

相比于之前版本的标准,主要的变化包括以下几点:
材料的改变:增加了Q355(旧标准为Q345),并明确了Q355的强度设计值。

设计方法的改变:
引入了基于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设计原则,对结构的重要系数、承载力调整系数等进行了规定。

调整了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对于跨度大于30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40m的桥梁,其挠度限值均有所减小。

增加了关于地震抗力的设计内容,明确提出了“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这一概念。

对于螺栓、锚栓承载力的设计值进行了重新规定,并对施工所用的连接材料进行了详细规定。

增加了新的内容:
增加了关于多高层民用房屋和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内容。

增加了关于防锈漆的设计内容。

对多层及高层房屋钢结构的框架-支撑结构和中心支撑结构的抗震设计做了专门规定。

除了上述提及的更正,实际上,对于防腐和防火涂料的设计也进
行了相应规定。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2017版《钢结构设计标准》的细节,建议查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官方文件。

2017版钢规修订内容介绍课件1~5章

2017版钢规修订内容介绍课件1~5章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本次修订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通用符号标准》GB/T 50132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T 50083并结合本标准的具体情况 进行部分修改,删除了原规范中非钢结构专用术语及不推荐使用的结构术 语,具体有:强度、承载能力、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橡胶支座;增 加了部分常用的钢结构术语及与抗震相关的术语,具体有:直接分析设计 法、框架-支撑结构、钢板剪力墙、支撑系统、消能梁段、中心支撑框架 、偏心支撑框架、屈曲约束支撑、弯矩调幅设计、畸变屈曲、塑性耗能区 、弹性区。修改了下列术语:组合构件修改为焊接截面;通用高厚比修改 为正则化宽厚比,对于构件定义为正则化长细比。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修订]脆断 brittle fracture 结构或构件在拉应力状态下没有出现警示性的塑性变形而突然发生的断裂。
机理:类似于裂纹性的缺陷, 因这些缺陷发展以致裂纹失稳扩展而发生的。 影响因素:(1)钢材质量差 钢材的碳、硫、磷、氧、氮等元素含量过高,晶粒
较粗,夹杂物等冶金缺陷严重,韧性差等。设计时注意严控钢材质量等级要求 ;(2)结构构件构造不当。孔洞、缺口或截面改变急剧或布置不当等使应力集 中严重。设计时注意构造细节符合规范要求;(3)制造安装质量差焊接、安装 工艺不合理,焊缝交错,焊接缺陷大,残余应力严重,设计时注意对制作、安装 提出技术要求,包括要遵守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结构受有较大动力荷载 ,或在较低环境温度下工作等,对较厚钢材更为严重。
有关节点域计算公式的提醒
柱两侧梁截面等高时节点域计算公式
柱两侧梁截面不等高时节点域计算公式 左侧应改为
21
偏心支撑
消能梁段加劲肋示例
22

钢结构施工规范建筑行业中的钢结构标准与要求

钢结构施工规范建筑行业中的钢结构标准与要求

钢结构施工规范建筑行业中的钢结构标准与要求钢结构是现代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因其高强度、轻质化和可持续性等特点而备受推崇。

为了确保钢结构施工的安全、可靠和符合规范要求,建筑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钢结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这些标准和要求,并解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设计标准与要求在钢结构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遵守一系列的钢结构设计标准和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包括: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该标准规定了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以及受力性能等方面的内容,是钢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基本依据。

2.《建筑钢结构制作和安装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该标准规定了钢结构制作和安装过程中的质量验收要求,包括构件的制作、焊接、螺栓连接等工艺环节。

二、施工要求钢结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的要求包括:1.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施工工艺:钢结构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构件安装、焊接、螺栓连接等。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3.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钢结构的质量符合要求,并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4.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人的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

三、材料标准与要求钢结构中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钢材和焊接材料。

常用的标准包括:1.《建筑结构用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该标准规定了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检验方法等要求。

2.《钢结构用焊接材料》(GB/T 5117-2012):该标准规定了钢结构中常用的焊接材料的分类、标志、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等要求。

四、验收标准与要求钢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以验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章,“构造要求(原第 8 章)” 中与柱设计相关的内容移入
钢结构设计规范》 2017 最新版— —对抗震更高要求
导读】
目前市面上通用最基础的钢结构设计规范是 GB50017-2003 ,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软件的更新及近年来频发的自然 灾害,尤其是自汶川地震以来,对建筑防灾减灾,尤其是抗 震有更高的要求,基于重重原因,新版《钢结构设计规范》 的修订出台是设计师一直很期待的。

12017 最新版《钢结构 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01 术语和符号(第 2 章) 删除了原规范中关于强度的术语 ,增加了本次规范新增内容
的术语。

02 基本设计规定(第 3 章)增加了“结构体系”和“截面板件 宽厚比等级”;“材料选用”及“设计指标”内容移入新章节“材料
第 4 章)”;关于结构计算内容移入新章节“结构分析及稳
定性设计(第 5 章)”;“构造要求(原第8 章)” 输及安装的原则性规定并入本章。

03 受弯构件的计算 (原第 4 章)改为“受弯构件(第 6 章)”
移入本章。

04 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原第 5 章)改
为“轴心受力构件(第 7 章)”及“拉弯、压弯构件(第 8 章)”
中制作、运 增加了腹板开孔的内容,“构造要求” 中与梁设计相关的内容
第7 章。

05 疲劳计算(原第6 章)改为“疲劳计算及防脆断设计(第
16 章)”增加了简便快速验算疲劳强度的方法,“构造要求(原第8 章)”中“提高寒冷地区结构抗脆断能力的要求”移入本章,并增加了抗脆断设计的补充规定。

06 连接计算(原第7章)改为“连接(第11章)”及“节(点第
12 章)”两章,“构造要求(原第8 章)中有关焊接及螺栓连接的内容并入11 章、柱脚内容并入12 章。

07 构造要求(原第8 章)条文根据其内容,分别并入相关
各章。

08 塑性设计(原第9 章)改为“塑性及弯矩调幅设计(第10 章),改变了塑性设计思路,采用内力重分配的思路进行设计。

09 钢管结构(原第10 章)改为“钢管连接节点(第13 章)”
富了计算的节点连接型式,另外,增加了节点刚度判定的
内容。

10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原第11 章现第14 章)补充了纵向
抗剪设计内容,删除了与弯筋连接件有关的内容。

11 增加的章节第4 章:材料;第5 章:结构分析与稳定性
设计;第9 章:加劲钢板剪力墙;第15 章:钢管混凝土柱
及节点;第17 章: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第18 章:钢结
构防护。

2 钢结构设计规范11 个待解决的问题:
新版钢规对 2003 版钢规做了全面修订,特别是首次引入的
直接分析法”和“基于性能的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体现了与 国际标准的接轨。

但因为技术、 实践等诸多原因, 仍有大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借助于本次钢结构设计规范学术会议,在新版钢规即将出版 之际,受大会委托,总结出 11 个问题并加以解释讲解,作 为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

这 11 问题包括材料、结构计算 方法、结构体系、结构抗震、抗风设计,具有理论深度和工 程价值,简述如下: 1)钢材的上下屈服点,建议采用上屈
服点。

2)抗力分项系数,建议采用固定值。

3)钢材断裂韧性和 Z 向性能,建议参考欧标。

4)吊车梁上翼缘与腹板连接处的疲劳破坏,建议研究此处
的疲劳设计方法。

5)考虑双非线性的直接分析法,建议在抗震设计中直接采
用直接分析法。

6)受扭计算,建议引入受扭设计。

7)结构体系与性能系数,建议引入结构体系与性能系数。

9)既有建筑抗震评估与加固, 建议对既有建筑采用定量小 中、大震抗震评估方法,为地震保险提供支持。

8)小震位移设计、 中震承载力设计,建议采用小震位移设
、 计, 中、大震承载力设计。

10 )钢结构抗震、减震、隔震新体系,建议结合科技进步, 大力推出钢结构新体系。

11)超高层钢结构抗风设计,建议加强超高层钢结构抗风的
研究。

3 补充规范延伸:大跨度空间结构广泛应用于体育场 馆、商场、展览馆、美术馆等, 此类结构普遍存在造型复杂、 竖向刚度
小、稳定性问题突出、施工困难等问题,因而吸引 了众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注意。

直接分析法为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和
设计手段,是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已在欧美和香港得到大
采用直接分析法时,结构在构件和整体层面上的稳定性都可 以在分析过程中得到反映,而不是像传统线性方法那样需要 在设计阶段进行矫正。

更为严重的是,基于计算长度法的矫正并不总能得到正确的 结果,从而造成安全隐患或导致事故发生。

大跨度空间结构 失稳模态普遍具有整体性,甚至可能发生跳跃或者跳回屈曲, 基于构件稳定性的传统设计方法难以解决此类结构的稳定 性问题。

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中 钢材性能的基础数据还是 30 年以前的, Q390 、Q420 的设
指标是估算值,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工程中已经实际应 用的
Q460 、GJ 钢急需补充。

因此必须对国产钢材性能进行 全面的调研。

部分素材整理于网络,侵删。

力的推广,也纳入了最新的
GB50017 。

Q235 、 Q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