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经典15句:通天道,明人事
吕氏春秋观世原文与解析
吕氏春秋观世原文与解析吕氏春秋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吕不韦。
其中的观世一篇,是吕氏春秋中的一篇精华之作。
本文将为读者带来吕氏春秋观世原文与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经典之作。
吕氏春秋观世原文:观世者,观人之变也。
世者,世之通义也。
通变易而人不易者,所以高称圣君者也。
故人情之变更,为众也;人事之易变,为度也;道之变行,为权也。
百变万化者,人之所以为人也。
今夫圣君治人之术者,知之为至乐。
参天地之纪纲,明日月之明纪,通变易人心,革旧改成教也。
故天纪而易,民改而教;君明而化,以攻其巷。
故圣人之教民者,得人之情者也;而教人之心者也。
故夫性善,则人皆善;性顽,则人肆之;政刑峻,则人彰之。
得人心者王,得人情者霸。
故夫王者,无所不王;霸者,无所不以霸。
民有决死之心者,则君矢言而从之;士有鄙冷之行者,则上闻令而进之。
故君不在庙,而奉褒斗;士不在野,而当旌旗;人不劓割而养生;不抜鬓发而纯年;抱巨思细,十日而可定国家之变。
是故,人情之道岂自然邪?吕氏春秋观世解析:在吕氏春秋中,观世一篇是作者吕不韦对于人们行为变化的观察与理解。
吕氏春秋以通变易而人不易为圣君之所高称之道德要义。
这意味着圣君应该能够应变,从而在人们易变的情感中保持不变。
吕氏春秋认为人类的情感变化是多样且无穷无尽的,因此理解人性的变化对于治理国家至关重要。
吕氏春秋将圣君治理人民的术语描述为至乐。
圣君应当参照天地之纪纲、日月之明纪,以了解人们的情感变化,并灵活应对。
他应该通过改变旧时的方式,创新并完善教育体系。
天纪易变,人民也会跟随着改变;君主的明智和改革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来达到目的。
圣人教民的方式是了解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了解人性的善恶是重要的基础。
如果人们的天性善良,那么整个社会都会善良;如果人们的天性顽固不化,那么整个社会都会充满顽固。
政策的严苛会引发整个社会对政策的违反。
了解人的内心世界是国王的权责所在,了解人们的情感变化是霸主的基础。
吕氏春秋 经典名句
吕氏春秋经典名句
《吕氏春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名句。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句子:
1. "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强调了知足常乐的道理,意味着知道满足的人常常感到快乐。
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强调了志向的坚定不可动摇,即使是三军的统帅也能够夺取,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是无法夺取的。
3. "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告诫人们做事情要踏实,急躁只会适得其反。
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导他人要不厌其烦。
5. "百姓苦于飢,不可不食也",这句话强调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没有食物是无法生存的。
以上这些句子都是《吕氏春秋》中的经典名句,它们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思想,对后人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吕氏春秋》10句金言,很经典很有内涵,说透现实!
《吕氏春秋》10句金言,很经典很有内涵,说透现实!春秋时期,秦国吕不韦把手下的门客组织起来,共同编写了一部皇皇巨著,叫做《吕氏春秋》。
全书共有二十多万字的内容,通贯古今,文采飞扬。
《吕氏春秋》10句金言,很经典很有内涵,说透现实。
1、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
——《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
君子智慧依仗着自身,而不会去依仗着别人。
2、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想要快速学习,获得知识,首先应当先尊敬自己的老师。
3、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
——《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身处平安的时候,要考虑到可能到来的危险,在显贵的时候,应当想到贫穷。
在得到的时候,应当去思考即将失去。
4、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吕氏春秋·义赏》将池塘中的水都放出去,然后再去抓鱼,一定会得到很多鱼。
但是等到来年再去捕鱼,便没有什么鱼可以捕获了。
5、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吕氏春秋·自知》有一人农民,得到了一口大钟,想要将大钟挪走,但是有太沉重,于是便叫人用铁锤将其打碎。
这个农民还怕别人听到声音,来抢钟,便赶紧将自己的二所读起来,以为这样别人便听不到声音了。
6、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
——《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不放弃小的利益,大的利益便不会到来。
不舍弃小的忠诚,便不会有大的忠诚。
7、纣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
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
”——《吕氏春秋·过理》纣王将比干杀死,取出他的心观察,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孔子听到这件事情说:“纣王但凡开了一窍,比干都能够免于一死。
”8、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
——《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居间人的根本所在,最上等的是凭借志向,其次是凭借事业,最次才是看功绩。
《吕氏春秋》中的22条为人之道,句句经典,值得终身奉行
《吕氏春秋》中的22条为人之道,句句经典,值得终身奉行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意思是:天道运行有常规,不会因为尧的贤明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消亡。
告诫人们要尊重规律,遵循天道,不要妄自尊大,要明白成败得失乃常事。
正所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2事而不贰,知之次也。
意思是:一件事只做一遍,就能领会其中奥妙,这是智慧的第二境界。
这启示我们做事要专注,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古语云:"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经历的事多了,阅历才会渐长,智慧自然生发。
3无用之用,用之不穷。
意思是:看似无用之物,其实大有裨益。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发掘事物的价值,要有慧眼识珠的本领。
很多时候,平凡小事也蕴藏着大智慧。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万物皆可为我所用。
4至贵者,身也;至逆者,情也。
意思是:最宝贵的是生命,最叛逆的是人的情欲。
这句话强调要珍爱生命,不要被私欲所控制。
人生在世,追名逐利,常使人迷失自我。
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不为五欲所困,才能身心安康,人生圆满。
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
"做人当以道德为轨,以礼仪为范。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意思是:智者不迷惑,仁者不忧虑,勇者不畏惧。
这句话指出,"智、仁、勇"是为人处世的三个境界。
具备这三者,处变不惊,自在从容。
古往今来,无数圣贤先哲都将其视为座右铭:孔子力行仁道,孟子倡导浩然正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大智慧、大情怀、大勇气。
6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勇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行。
意思是:智慧体现在常人所不能懂的地方,勇气体现在常人所不敢做的地方。
这启示我们,要锻炼自己独特的慧根,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难题;要培养自己的勇气,敢于打破陈规,创新创造。
《吕氏春秋》中10句经典名言,越读越有道理
《吕氏春秋》中10句经典名言,越读越有道理《吕氏春秋》是秦国吕不韦主持下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1. 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
语出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
人虽然拥有智慧,但如果遇不到时机,也不能建功立业。
人若想取得成功,必须拥有丰富的智慧,但仅仅拥有智慧还不够,还必须顺应时势,善于把握机会。
真正的智慧不是所谓的学识,而是把握命运的能力,对一个有准备的人来说,他一定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判断力,所以他们才能成功。
2. 败莫大于愚,愚之患,在必自用。
语出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士容》。
没有什么失败,比愚蠢造成的失败更严重,愚蠢带来的祸患,一定是因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3. 辨而不当理为伪,知而不当理则诈。
语出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士容》。
明辨而不在理,就近乎于机巧,聪明不在理就近乎于巧诈。
4.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
语出秦·吕不韦《吕氏春秋》。
一万个人手拿弓箭,共射一个目标,肯定有人射中。
一个企业要在同行中创出一片天地,就应该发挥所有成员的智慧、集体的合力。
5. 一钱之费,亦所宜慎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语出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
使沼泽干涸去捕鱼,一定会捕到鱼,但是第二年就再也没有鱼了。
比喻做事情,要从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6.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语出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
善于学习的人,总是去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一个人即便多么的优秀,但终究会有自己的局限性所在,所以聪明的读书人,善于学习的人,他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
要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要通过对比,看到别人的长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向别人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吕氏春秋金句
吕氏春秋金句《说说吕氏春秋金句那些事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吕氏春秋》,这可是一本很牛的书呢!里面有好多的金句,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唠一唠。
就比如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咱先不说它那高大上的寓意,就单说这白话理解。
这不就是告诉咱,水得动起来才能不臭,门轴得常用才不会坏嘛。
这道理太实在了,就跟咱人似的,你得时常活动活动筋骨,不然浑身都得锈住咯。
我有个朋友,整天就知道窝在沙发里追剧,那能行嘛!我就用这句话劝他,咱得动起来呀,别变成一滩死水。
嘿,他还真听进去了,现在天天出去跑两圈呢。
还有“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哎呦喂,这句话真是绝了。
你想啊,咱们了解自己那肯定相对容易点吧,通过了解自己那一套,就能去理解别人。
再看看现在这个社会发生的事,差不多也能推测出古代是啥样。
就好比现在有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咱想想古代不也有那样的人嘛。
我就经常拿这句话提醒自己,多站在别人角度想想,可别干那些招人烦的事儿,同时呢,看看历史上的那些故事,也能给自己提个醒。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句话简直就是给那些只看眼前利益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现在有的人为了挣钱啥都干得出来,把资源都给霍霍了,也不想想以后咋办。
就跟那捕鱼的人一样,你把水都抽干了,这鱼是都捞上来了,可明年咋办呢?咱生活中也得注意这个,不能光为了一时的爽快把啥都给毁了。
比如说那环境吧,得好好保护,不然以后咱们的子孙后代可就得遭罪咯。
《吕氏春秋》里面的这些金句啊,真的是太有意思了,而且还特别实用。
有时候我就感觉这些古人可真厉害,老早就把这些道理给咱总结好了。
咱要是能多学学这些金句,那生活中得少吃多少亏,少走多少冤枉路啊。
我觉得吧,这些金句就像是一个个智慧的小精灵,在我们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点明方向。
咱可得把这些小精灵都给抓住咯,让它们为咱的生活增添光彩。
所以啊,大家没事的时候也去翻翻《吕氏春秋》,看看这些金句,保准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吕不韦《吕氏春秋》中的10句话,简短经典,暗含深意!
吕不韦《吕氏春秋》中的10句话,简短经典,暗含深意!1.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吕氏春秋·览·有始览》宗:根本。
不知道的事情,却以为自己知道。
这是发生各种祸患的根源所在。
人应当贵有自知之明,不可自以为是。
2. 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时:时机。
事情的困难与容易,并不在于事情的大小,关键在于能否掌握时机。
3.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
——《吕氏春秋·察今》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令就会混乱,但墨守成规而不知与时俱进地改变就会导致错误。
4.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察今》明察自己可以知道他人,明察现在可以推知古代。
5. 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吕氏春秋·察今》根据近处可以推知远处,根据现在可以推知古代,根据所见到的事物,可以知道那些没有见到的事物。
6. 种麦得麦,种稷得稷。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用民》种下麦子,便会收获麦子。
种下谷子便会收获谷子。
指有什么样的因,便会得出怎样的结果。
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流动的水是不会腐烂的,转动的门轴也是不会被虫蛀的。
8. 功名大立,天也;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
——《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建立大的功名的人,靠的是天意。
但如果因为这样,而不去慎重对待自己,不加以努力,这也是不可以的。
9.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吕不韦《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己》。
要想战胜别人,先要战胜自己;要想批评别人,先要检讨自己;要想了解别人,先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此言为人处世一定要先从加强自身修养开始。
10.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刻者入水求之。
吕氏春秋名句
吕氏春秋名句
1、败莫大于不自知。
赏析:这句话出自吕不韦《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
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自知之明。
世界上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不曾遭遇失败的人也是没有的。
提高修养,做一个成熟的人,尽可能地避免错误,并最终避免失败。
2、凡作乱之人,祸希不及身。
赏析:这句话出自吕不韦《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
凡是制造祸乱的人,灾祸很少不降临到他们身上。
一切制造祸乱的人,其动机都是罪恶的,都是出于小集体或个人的私利。
在现实生活中,出于各种目的,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但毫无疑问,人的所有行为都通向利益。
3、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赏析: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
审:考察。
举:兴起、开始。
做事情,一定要先考察百姓的心意,然后再去施行。
4、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赏析: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孟冬纪,异宝》。
智慧越精深,所得到的也越发珍贵。
智慧越粗鄙,多得到的也越发粗鄙。
5、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
赏析: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仲冬纪,长见》。
审查今天就可以知道古代。
知道古代就可以知道未来。
千古奇书《吕氏春秋》:49句经典名句,言洞察世事,启人心智!
千古奇书《吕氏春秋》:49句经典名句,言洞察世事,启人心智!《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49句《吕氏春秋》经典名,言洞察世事,启人心智!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吕氏春秋·览·孝行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纪·季春纪》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吕氏春秋·览·有始览》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吕氏春秋·论·不苟论》言之易,行之难——《吕氏春秋·论·不苟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览·孝行览》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纪·孟夏纪》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吕氏春秋·览·慎大览》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吕氏春秋·览·审分览》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
——《吕氏春秋·览·孝行览》见乐则淫侈,见忧则诤治,此人之道也。
——《吕氏春秋·论·似顺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吕氏春秋·纪·季春纪》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吕氏春秋·纪·孟春纪》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吕氏春秋·纪·季冬纪》得言不可以不察。
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吕氏春秋·论·慎行论》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
《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识人法,帮你看透人心
《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识人法,帮你看透人心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生在世,最难看透的就是人心。
有时候表面对我们很好的人,背地里却给你下刀子;有时候表面对我们很苛刻的人,其实在私下里却处处维护我们,什么样的人可以深交,什么样的人该敬而远之,真的很难分辨。
幸亏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吕氏春秋.人论》里的“八观六验”,就非常经典,今天和大家分享学习一下:八观一,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在平日里,条件不好或者说处于逆境的时候,一般都会老老实实,待人接物都会客客气气,很有礼貌,但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条件所限,没有太多选择所致。
当他一帆风顺事业有成的时候,如果还能保持以往的待人风范,有礼有节,那就是值得信赖的;如果大改以前的作风,变得得意忘形,趾高气扬,这就是小人了。
二,贵则观其所进。
当他有了地位后,看看他推荐和任用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在和什么人交往。
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他结交的这些朋友身上,还有他提拔的下属身上,就可以大致看出他是一个什么人了。
三,富则观其所养。
人在穷困的时候,因受条件所限,不得不过节俭的生活,没有办法。
当一个人富有了,他的品性就容易暴露出来了,那就是看看他怎么样花钱了,这些钱是用来供个人花天酒地?还是用来积德行善帮助穷人?还是当个守财奴?他的人品就一览无余了。
四,听则观其所行。
做人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他说的再好,做不到也是白搭。
所以看一个人,不能光听他嘴上说的,还有仔细观察他日常的行为,他是不是能够说到做到,如果只会耍嘴皮子,光说不练,那就不足以信赖了。
五,止则观其所好。
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做了些什么,还要看看他平时都做些什么,有什么爱好,因为表面上的斯文,很有可能是装出来的。
他平时是喜欢读书写字,助人为乐,还是喜欢吃喝嫖赌呢?这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最容易看出他的心性。
六,习则观其所言。
人们刚接触的时候,一般都是说些客套话,不会表露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足采信。
《吕氏春秋》经典15句:通天道,明人事
1、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
其索之弥远者,其推之弥疏;其求之弥强者,失之弥远。
《季春纪·论人》大意:最高的准则是向自身求得,其次才是去要求别人。
要求别人却不要求自己,那么要求得越多,别人就越疏远自己;越是强求别人,离最终目的就相距越远。
点题:凡事就算别人有错,自己的不平怨气,也必能找到内心修养、境界不足的根由。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道理就是在这里。
多反省自己,才是修养和为人处事的正途。
2、凡谋物之成也,必由广大久远。
《有始览·谕大》大意:凡是谋划事情取得成功的,必定是着眼于广大、众多、长久,这是确定无疑的。
点题:着眼于广大、众多、长久的人,方向不会偏,不会走歧路,从而能更快更好地完成积累,以最短距离向目标推进。
做事,学会聚焦于一点,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3、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孟夏纪·尊师》大意:聪明的事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了,而修养身心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能超过学习。
点题:修养身心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是人安身立命、开创事业的大根本、大基础。
就像建造大厦,根基不深、不稳,建得越高,就越危险,最终必将倒塌。
而对于修养身心,读书学习以开眼界、受熏陶、明道理,是绝不可少的路径之一。
4、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
《孝行览·本味》大意:做事情如果从根本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必定能够收效;从末节做起,必定是劳而无功。
点题:古人所谓“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求其下呢?不言自明。
第一不要本末倒置,这是虚浮易毁的畸路;第二要懂得:“本”有了,一切就都有了。
5、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孝行览·首时》大意:事情的难易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掌握时机。
……上天不会给人两次同样的机会,时机不会长久停留,人的才能不会在做事时两方面同时达到完美,事情的成功在于适逢其时。
点题:说到底,就是要懂得“借势”。
《吕氏春秋》所告诉我们的十个道理
《吕氏春秋》所告诉我们的十个道理司马迁曾提到过,“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里的吕览就是指《吕氏春秋》,这本巨作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夕。
书中很多句子今天被多次引用,其中也蕴含着诸多人生智慧。
一、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季春纪·先己》)大意:想要战胜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陷,想要评论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点,要想知道别人,必定要先知道自己。
二、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季春纪·诚廉》)大意:石头可以击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性质;朱砂可以研成末,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颜色。
三、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孟夏纪·用众》)大意:善于学习的人能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孝行览·义赏》)大意: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
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五、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矣。
(《离俗览·离俗》)大意:如果木材要完全合乎绳墨才取以为材,那是极少的,真那样,宫室就建不成了。
六、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不苟论·赞能》)大意: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善于相马的伯乐;得到十把利剑,不如得到善于铸剑的欧冶;得到土地千里,不如得到一个圣人。
七、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不苟论·自知》)大意:要知道平直,一定要依靠水准墨线;要知道方圆,一定要依靠圆规矩尺。
八、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慎大览·察今》)大意:考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别人,考察现在就可以知道古代。
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季春纪·尽数》)大意: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
《吕氏春秋》经典语录
《吕氏春秋》经典语录
1,所信者把得也,成家每有大就里把得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成家每有大就里心犹不足恃。
2,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3,国和实心去兴也,气军别眼是能于实心去国遗和实心去贤人与极言和实心去庄出;国和实心去亡也,气军别眼是能于实心去国遗和实心去乱人与善谀和实心去庄出。
4,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
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5,圣人带生和目里把于他到,似缓能只如夫大作急,似迟能只如夫大作速,以待时。
6,信者没能地道自基,没能地者人道自本,人非没能地多觉家以成,没能地非信多觉家以内比。
7,只多不不轻他与,时不久留,能不说之还我工,没大月在当们还实就。
8,“大风都命家宰,农把么备收,举五种样叫当大觉他成。
藏帝籍样叫当大收于着而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地这位山民。
”
9,是故百仞物中松,本伤于下她一水末槁于上;商、周物中国,谋才向于胸,令其困于彼。
故心得她一水听得,听得她一水起向比得,起向比得她一水功名得。
五帝先道她一水起向比作眼德,故德莫盛焉;上而在方先教她一水起向比作眼杀,故起向比莫功焉;五伯先起向比她一水起向比作眼兵,故兵莫强焉。
当今物中这到你作你,巧谋人子时水自,诈术递用,攻比小战不休,亡国辱你作愈众,所起向比者末也。
国学基础《吕氏春秋》核心知识点2023
国学基础《吕氏春秋》核心知识点2023国学作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吕氏春秋》作为古代典籍之一,堪称国学瑰宝。
本文将为您介绍《吕氏春秋》的核心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经典之作。
一、《吕氏春秋》概述《吕氏春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兵法著作,作者吕不韦。
全书共分为三十篇,内容广泛而深入,包含了政治、军事、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被誉为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兵书之一。
二、《吕氏春秋》核心思想1. 道促乱思想:《吕氏春秋》强调人心的重要性,认为道德的缺失会导致社会动荡。
作者强调君主应该行善政以维护社会秩序。
2. 兵法思想:《吕氏春秋》对兵法有着深入的研究,主张兵力集中、运用诡计、强调谋略与智慧的运用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观点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强调将领在作战时应具备自主权。
3. 治国思想:《吕氏春秋》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治国理念,如充分利用人才、重视节约、尊重法制等,这些思想对中国历代政治家的治国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吕氏春秋》对后世的影响1. 承前启后:《吕氏春秋》对后来的兵书和政治书籍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的兵法观点和智慧战略被后来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们广泛借鉴,并为后代军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文化传承:《吕氏春秋》不仅仅是一本兵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伦道德观念对后世的文人墨客、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熏陶人心:《吕氏春秋》通过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邃的智慧,积极引导读者在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人际关系等方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学习《吕氏春秋》的方法与步骤1. 阅读原著:学习《吕氏春秋》的第一步是认真阅读原著。
通过细致地阅读全书,了解其中的核心思想和重要观点。
2. 理解注释: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吕氏春秋》注释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注释部分通常能够对原著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解释和阐明,有助于提高对全书的理解。
《吕氏春秋》中的名言名句
《吕氏春秋》中的名言名句《吕氏春秋》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军事、哲学著作,是战国时期吕不韦及其门人收集整理的一系列经典名言和思想。
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治国理政的思考,下面将为读者们整理出2000字的《吕氏春秋》中的名言名句。
1. "非有志者,智者不居":没有志向的人,智慧者不会停留。
2. "富贵者私伤其德而公害其意":追求富贵的人会损害自己的德行,公共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3. "德义不一,行不同等":人的道德和义理是不同的,表现的行动也会有所不同。
4. "有上自下,无上自焉":有权位者来自下层,没有权位者会自生出来。
5. "君人者,进退自制":做君王之人,要懂得进退有度。
6. "君子无为而不治,贤者无事而不活":君子只要不去做坏事就行了,贤者只要不过多地参与琐事就可以活得悠然。
7. "治民者,以德治之,以礼治之,以法治之,以刑治之":治理人民可以以德治,以礼治,以法治和以刑治。
8. "治之以时,犹握火焉":治理事物要看时节,就像掌握火焰一样。
9. "世之所贵者,人之所危也":世人珍视的东西,往往是对人产生危险的。
10. "心术坚革,不怠己操;持法正平,无逾一切":思想要坚定,不贪恋个人的福利,要坚守法治和平等,不要越过客观现实。
11. "弱民之长,不在财埶":贫弱的民众的长处并不在于财富。
12. "犹小木之居,以力胜无力":就像小木居住,用力胜过无力。
13. "黑白之辩,无奈何":对错之间的辩解,有时无法解决。
14. "行者,必见急路":行动者一定会遇到困难。
15. "权者,不可忌也;武威者,不可畏也;质疑者,不足遗也":权势者不可忌惮,强权者不可害怕,有疑问的人不足以让人忽略。
国学经典《吕氏春秋》著作经典精选15句,句句发人深省、值得和孩子一起学习!(含5篇)
国学经典《吕氏春秋》著作经典精选15句,句句发人深省、值得和孩子一起学习!(含5篇)第一篇:国学经典《吕氏春秋》著作经典精选15句,句句发人深省、值得和孩子一起学习!《吕氏春秋》是在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组织门客编写的道家著作,又称《吕览》。
《吕氏春秋》以道为主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体现了道家的优点与特色。
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吕氏春秋》著作经典精选15句,句句发人深省、暗藏古人大智慧!你读懂了多少?1.不知而自以为知。
百祸之宗也。
选自《吕氏春秋·谨听》。
【译文】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各种祸患的根源。
感悟: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所以我们在看待事物时,必须首先分清事物的类别,深入到客观现实中去,从实际出发,才能了解工作对象的特性及特殊规律,从而认识客观事物。
千万不能从一般常见的事理中,推断不曾见过或做过的事物,以避免在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当理不避其难,视死如归。
选自《吕氏春秋·士节》。
【译文】站在真理一边,不回避任何灾难。
感悟:呂子在这里高度赞扬了士人为真理而献身的高尚精神。
古今中外这一类的例子不盛枚举。
如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因宣传地动学说被基督教和天主教教会逐出国境,后在罗马被捕,但他始终不屈,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烧死。
在真理与谬论的争战中,许多科学家都为了真理而献身,因为他们相信真理经得起考验,而谬论终会被时间所湮灭。
先人们为了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者。
3.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
选自《吕氏春秋·召类》。
【译文】圣贤之人不能自己创造机遇,而能用自己的才能等待机遇,创造时机。
感悟:机遇具有偶然性的特点,但它却喜欢有准备的人,对那些一直在寻找它、欢迎它的人来说也颇具必然性。
如姜太公钓鱼于渭水之上,这是他有意在周文王经常出现的地点等待周文王,以便展现他的治国用兵之策,求得文王重用。
《吕氏春秋》经典名句
《吕氏春秋》经典名句1.掌握天时地利人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皆可为天子。
3.勤学苦练,方能臻于一流。
4.心怀信念,逆境亦可逆袭。
5.慎言慎行,事与愿违则自责。
6.宽容待人,化敌为友。
7.知足常乐,得不骄不躁。
8.助人为快乐之本。
9.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0.与时俱进,创造时代价值。
11.心有所依,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12.不怕困难,只求勇于面对。
13.沉浸于梦想,努力实现。
14.待人以诚,得人以信。
15.知识改变命运。
16.内外兼修,成就圣贤之道。
17.观天下之大,怀天下之小。
18.时刻保持自我,永不迷失。
19.三思而后行,方能少走弯路。
20.胸怀大志,追求卓越。
21.推己及人,形不挠22.自求多福,生飘荡23.初生之犊,不怕虎24.父母之爱,山不深25.心不虚,胆自强26.知人知面不知心27.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28.疑则有,信则灭29.与其道而不虚,不如虚而不道30.举世皆浊我独清31.养吾浩然之气32.人之患,自欺欺人33.行己有耻,使于人无耻34.路漫漫其修远兮35.事实胜于雄辩36.尽智尽力37.善始善终3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39.闻融溪之教,报融溪之恩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1.为国家之政策,不使天下之人民失足于害民之道而已。
42.天下莫若固本之要,乃能长之以利。
43.以威而赏,无不行。
44.奖劝而诛罚,无不理。
45.治理国家在于化敌为友,而非敌友明显,是为真正聪明之举。
46.君子之问问题,需谨慎且善辨,以求得真正的答案。
47.贞石上安世,不当之位恐怕。
48.聪明之人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景象。
49.彼德己者,天下莫以多之,编制莫以众之。
50.聪明人善于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51.仁人之善善世,祸莫祸于人。
52.善人之善,好人所采取的方法不能与之相比。
53.仁者用善,帮助好事。
54.道德者治国以道德,亦是最妥善之措施。
吕氏春秋的经典名句
吕氏春秋的经典名句《品吕氏春秋名句,悟生活智慧真谛》说起《吕氏春秋》,那可真是一部了不起的经典著作呀!里面的经典名句那也是超多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就像一位智慧的老人在给我们谆谆教诲。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大家肯定不陌生吧。
它就像是在告诉我们,人啊,可不能像一潭死水似的,得动起来,不然身体和脑子都会“生锈”的哟!就拿我来说吧,以前我就是个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的人,结果呢,身体越来越懒,脑子也越来越迟钝。
后来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开始每天出去跑跑步、看看书,嘿,还真别说,感觉自己就像重新焕发了活力似的,身体倍儿棒,脑子也灵光了不少!所以啊,咱们得让自己像流水一样“活”起来,这样才能保持鲜活,不被“腐坏”。
还有“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这可太有意思啦!它就是说我们了解自己就能够了解别人,观察现在就能够知道古代。
怎么说呢,我有时候就会想啊,如果我自己遇到了某个情况会怎么做,然后再想想别人可能会怎么做。
这样一来,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就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啦。
而且通过观察现在社会的一些现象,就能大概推测出古代的一些情况,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了解世界和他人的大门。
再来说说“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这句话简直就是给我这种经常和自己“战斗”的人敲响的警钟呀!有时候我想要偷懒不去做某件事情,但是心里又有个声音在说:“不行,得去做!”这就是我在和自己作斗争呢。
要想战胜别人,首先得战胜自己内心的那个小懒惰、小胆怯呀!我记得有一次要参加一个演讲比赛,我可紧张了,心里直打退堂鼓。
但是后来我一想,不行啊,我得先战胜自己的恐惧,于是我努力准备,不断练习,最后居然得了个不错的名次呢!原来只要自己先“强大”起来,才能在面对别人的时候更有底气呀。
《吕氏春秋》里的这些经典名句啊,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小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运用。
它们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人相处、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勇敢地面对困难。
《吕氏春秋》中的名言名句
《吕氏春秋》中的名言名句
1. "志不能已,功不能休。
" - 吕氏春秋
2.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 吕氏春秋
3. "天生万物,有贵有贱,悦生者生之,恶生者杀之。
" - 吕氏春秋
4. "敌已行,势已发,不用则悔。
" - 吕氏春秋
5. "不忍为之,廉隅舍择,明反覆而无遗策。
" - 吕氏春秋
6. "先存苗以待长成,先存利以待盈溢。
" - 吕氏春秋
7. "用人之道,尽人之力。
" - 吕氏春秋
8. "义绳之理,刑赏之行。
" - 吕氏春秋
9. "陉人恶有所亲,恶有迎合之心也,陉人之悔日以多矣。
" - 吕氏春秋
10. "礼为外,知为内。
" - 吕氏春秋。
吕氏正能量语录
吕氏正能量语录吕氏正能量语录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不讲求篇章结构,形式较为灵活。
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算得上是走心的语录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吕氏正能量语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吕氏春秋-用众》5、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
吕不韦《吕氏春秋.荡兵》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8、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吕氏春秋-用众》9、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吕氏春秋10、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11、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作者《吕氏春秋》12、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
劝学》1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吕氏春秋用众》1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16、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吕氏春秋》卷《尊师》17、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吕氏春秋》18、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吕氏春秋》19、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季冬纪》20、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2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br22、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吕氏春秋》2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24、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25、至长反短,至短反长。
《吕氏春秋》2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励志》27、目之见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
其索之弥远者,其推之弥疏;其求之弥强者,失之弥远。
《季春纪·论人》
大意:最高的准则是向自身求得,其次才是去要求别人。
要求别人却不要求自己,那么要求得越多,别人就越疏远自己;越是强求别人,离最终目的就相距越远。
点题:凡事就算别人有错,自己的不平怨气,也必能找到内心修养、境界不足的根由。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道理就是在这里。
多反省自己,才是修养和为人处事的正途。
2、凡谋物之成也,必由广大久远。
《有始览·谕大》
大意:凡是谋划事情取得成功的,必定是着眼于广大、众多、长久,这是确定无疑的。
点题:着眼于广大、众多、长久的人,方向不会偏,不会走歧路,从而能更快更好地完成积累,以最短距离向目标推进。
做事,学会聚焦于一点,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3、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孟夏纪·尊师》
大意:聪明的事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了,而修养身心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能超过学习。
点题:修养身心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是人安身立命、开创事业的大根本、大基础。
就像建造大厦,根基不深、不稳,建得越高,就越危险,最终必将倒塌。
而对于修养身心,读书学习以开眼界、受熏陶、明道理,是绝不可少的路径之一。
4、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
《孝行览·本味》
大意:做事情如果从根本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必定能够收效;从末节做起,必定是劳而无功。
点题:古人所谓“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求其下呢?不言自明。
第一不要本末倒置,这是虚浮易毁的畸路;第二要懂得:“本”有了,一切就都有了。
5、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孝行览·首时》
大意:事情的难易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掌握时机。
……上天不会给人两次同样的机会,时机不会长久停留,人的才能不会在做事时两方面同时达到完美,事情的成功在于适逢其时。
点题:说到底,就是要懂得“借势”。
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何谓势?天时,地利,人和;综合起来,就是时机。
把握时机,是人人应当修炼的人生必备素质。
6、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季春纪·先己》
大意:想要战胜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陷;想要评论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点;要想知道别人,必须要先知道自己。
点题:老子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唯有自知,方能知人,人性本相通;唯有自知,方能自胜,知之才能改之。
如此则心眼明,境界达,身外之事业自然水到渠成。
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孟夏纪·用众》
大意:善于学习的人,能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点题: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
见到别人长处就嫉妒中伤,弱者与小人所为;赞赏并学习之,才是强者和君子之行。
前者内心封闭只能狭隘,后者心灵开放所以通达。
8、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慎大览·察今》
大意:考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别人,考察现在就可以知道古代。
点题:佛家讲一心之内存万有,察己何止能知人,更能知天地万物。
老子主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古今有别,其理却相同,规律都是一样的。
9、凡物之然也,必有故。
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
《季秋纪·审己》
大意:任何事物之所以如此,都必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不知道它的原因,即使行为符合外物的变化,也和不知是一样的,最终必为外物所困。
点题: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事物的原因就是这马和王。
秉本执源,便和大道与规律同在,自然通达畅快、无往不利。
反之,就是一个词——随波逐流,心只能迷失,人只能淹死。
10、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
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也。
《恃君览·知分》
大意:通达事理的士人,必定是通晓死生之义的。
通晓死生之义,利害与存亡就都不能使之困惑了。
点题:死生大事。
能知生死,世间便没有什么事情能困惑自己;能通生死,世间便没有什么事情能困缚自己。
向死而生,心中时时念着人终将一死,做人做事自能敞亮。
11、力贵突,智贵卒。
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迟为下。
《开春论·贵卒》
大意:用力贵在突发,用智贵在敏捷。
同样获得一物,速度快的为优;同样战胜对手,拖延久的为劣。
点题: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快就是力量,暴风中一片叶子也可穿墙;快能隐去踪迹而让对手失去目标,如凌波微步,幻影千重而真迹无觅;快能攻其不备,让对方来不及反应。
一句话,人要修炼自己的高敏感度、快反应性、高执行力。
12、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
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
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
《慎行论·慎行》
大意:行动不可不深思熟虑。
不深思熟虑,就会像奔向悬崖,后悔也来不及了。
君子谋划行动时考虑的是道义,小人谋划行动时考虑的是利益,结果反而不利。
假如有人懂得不谋求利益,实际上就已经包含着利益,那么就可以与他谈论道义了。
点题:世事复杂,不深思熟虑就只会轻举妄动。
唯一的捷径是依道义而行,因这是根本。
牢牢把住根本,吃小亏不吃大亏,舍小利能得大利。
眼界和所得,一定相匹配。
小人鼠目寸光,所得不过是蝇头小利;君子高瞻远瞩,得人心方是大事之基。
13、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
不及则不知,不知趋利。
趋利固不可必也。
《慎行论·无义》
大意:义是各种事情的开端,是一切利益的本源,这是才智平庸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理解不了就不明事理,不明事理就会追求私利。
追求私利的做法,肯定是靠不住的。
点题:不义=无知。
古来便有义利之辨,其实两者本是一体两面:义为长久之大利,不义为暂时之利,或许会大,却绝不会久。
所以,义与不义,是道德问题,更是智力问题。
14、贤人善人以人,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
《不苟论·赞能》
大意:贤明的人与人亲善根据的是这个人的仁德,一般的人与人亲善根据的是这个人的功业,不肖的人与人亲善根据的是这个人的财富。
点题:仁德之交,醇厚而长久;因对方功业而交,含有钦慕向往的成分,还算有追求;因对方财富而交,则已经完全是势利,甚至怀有觊觎不轨之心,唯小人为之。
15、知不知,上矣。
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似顺论·别类》
大意: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就可说是高明的了。
犯错误的人的弊病,在于不知而自以为知。
点题:这就是老子那句“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退可以契合混沌大道,尽可以饥渴求知,所以越知道自己无知,就越有知;无知却自以为知,只能是固步自封、得意忘形,最后只会是越无知,甚至万劫不复、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