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大气与园林植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4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图文模板

第4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图文模板

带植
(2)规则式植物景观
规则式栽植方式在西方园林中经常采用,在现代城 市绿化中使用也比较广泛。相对于自然式而言,规则式 的植物造景强调成行等距离排列或作有规律的简单重复 ,对植物材料也强调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
花卉布置以模纹图案为主体的花坛、花境为主。规 则式植物栽植方式给人以雄伟、庄严和肃穆的感觉。
曲线式则是指把植物排成弧线形,如半圆形、圆形 、曲线形等多种形式,且多与其它园林要素结合,并借 以划定范围,组成较为自由流畅的空间。
(4)自由式植物景观
与前述几种种植设计方式均不相同的是巴西著各设 计师罗伯特·布雷·马克斯,早期所提出的抽象图案式 种植方法。 一些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师们也重视艺术思潮对园林 设计的渗透,例如,美国著名园林设计师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和玛莎·舒沃兹(Martha Schwartz )的 设计作品中就分别带有极少主义抽象艺术和通俗的波普 艺术的色彩。这些设计师更注重园林设计的造型和视觉 效果,设计往往简洁、偏重构图,将植物作为一种绿色 的雕塑材料组织到整体构图之中,有时还单纯从构图角 度出发,用植物材料创造一种临时性的景观。甚至有的 设计还用风格迥异、自相矛盾的种植形式来烘托和诠释 现代主义设计。
(1)自然式植物景观
① 自然式植物景观特点
自然式的植物造景方式,多选外形美观、自然的植 物种类,它强调变化。植物配置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充 分发挥树木自由生长的姿态,不强求造型;植物配置以 自然界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将同种或不同种的树木进 行孤植、丛植和群植等自然式布置或分隔空间。 花卉以花丛、花群等形式为主,树木整形模拟自然 苍老,反映植物的自然美。
同栽植形式
植物等距沿圆环或者曲线 环植 栽植植物,可有单环、半 环或多环等形式 大量植物等距沿直线或者 曲线呈带状栽植

大气与园林植物ppt课件

大气与园林植物ppt课件
安康学院
园林植物添加氧气作用
• 植物光协作用,固定CO2,释放O2 • 落叶阔叶林:固定CO2 14 t,释放O2 10 t / hm2年 • 常绿阔叶林:固定CO2 29 t,释放O2 22 t / hm2年 • 针叶林:固定CO2 22 t,释放O2 16 t / hm2年 • 人呼吸量:耗氧气 0.75 kg,排CO2气 0.9 kg • 每人平均需求:150 – 200 m2的叶面积 • 大量植树,添加氧气,提高空气质量。
• 早期运用生物监测法 • 监测指示植物——种植污染敏感植物 • 污染区植物调查——调查受损情况,比较 • 地衣苔藓监测——地衣苔藓,高度敏感 • 如今运用仪器自动监测 • 日常监测、重点监测、污染区监测 • 联网监测、分散监测、来源监测、滞留监测。
安康学院
园林植物降尘作用
• 降低风速,吸滞粉尘 • 密林降尘效果明显,疏林较差 • 林带降尘效果明显,单株降尘效果差 • 迎风面降尘效果好,背风面效果差 • 阔叶林降尘效果好,针叶林效果差 • 叶外表多茸毛、分泌油脂、粘液吸滞粉尘 • 疏密适当,高矮搭配,阔叶为主,茸毛脂液。
安康学院
污染物的变化
• 工业革命前: • 自然污染、生活污染,冰川时代,火山作用 • 工业革命后: •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碳排放 • 二氧化硫的酸雨效应,粉尘、逆温、脱硫煤炭 • 石油制品的光化学效应,光化学合成物,绿能 • 氟化物的臭氧层效应,臭氧空洞,紫外线 • 核微粒的辐射效应,生物变异,空城,死地。
安康学院
园林植物的抗性规范
• 三级规范制度: • 抗性弱——易受污染损伤,受害后难以恢复 • 抗性中等——可以接受一定污染损伤,恢复慢 • 抗性强——只受细微损伤,污染停顿后易恢复 • 常见园林植物抗性表 • 抗二氧化硫SO2、抗氯气Cl2、抗氟化氢气HF • 抗臭氧O3。

园林景观植物课件ppt

园林景观植物课件ppt

04
乔木类植物的种植方式 有孤植、对植、列植等 ,可根据景观需求进行 选择。
灌木类植物
01
02
03
04
灌木类植物是指低矮的木本植 物,通常在3米以下,无明显
主干。
灌木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常用 于填充空隙、增加层次感和色
彩变化。
常见的灌木类植物包括杜鹃、 山茶、海桐等。
灌木类植物的种植方式有丛植 、群植等,可根据景观需求进
常见的水生植物包括荷花、睡 莲、慈姑等。
水生植物的种植方式有浮水、 挺水等,可根据景观需求进行 选择。
03
园林景观植物的应用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生态平衡
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及吸收有害气体等,有助于改 善空气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美化环境
植物的多样性和季相变化,能够丰富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提升环境 的美感。
01
02
03
灌溉原则
根据植物种类、生长阶段 和土壤湿度,确定合理的 灌溉时间和水量,保持土 壤湿润。
灌溉方式
采用喷灌、滴灌、漫灌等 方式,根据植物需求和地 形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 式。
排水措施
设置合理的排水沟或排水 孔,确保多余的水能够及 时排出,避免土壤积水。
植物的施肥与修剪
施肥种类与时间
根据植物生长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如有机肥、化肥等,并 在生长季节进行施肥。
园林景观植物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多元化发展
未来园林景观植物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花卉、树木等
植物,还将包括水生植物、地被植物等多样化的植物种类。
02 03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园林景观植物的种植和养护将更加智能化, 如智能化灌溉、智能化施肥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和 景观效果。

《园林树木栽植技术》PPT课件

《园林树木栽植技术》PPT课件

胸径 种植穴 种植穴 胸径 种植穴 种植穴直
深度 直径
深度

2~3 30~40 40~60 5~6 60~70 80~90
3~4 40~50 60~70 6~8 70~80 90~100 4~5 50~60 70~80 8~10 80~90 100~110
精选PPT
14
花灌木类种植穴规格(单位:cm)
——生物学标准
——功能标准
精选PPT
4
一、.园林植物栽植的概念
一般栽植过程包括起挖、装运和定植三个环节
起挖 从生长地连根撅起的操作。包括裸根和 带土球起挖。
装运 将起挖出的树木,运到栽植地点的过程。
移植 苗木种植在某地,经生长一段时间后移 走,此次栽植叫移植。
精选PPT
5
一、.园林植物栽植的概念
2 保持和恢复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平衡,提供 相应的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协调植株地上部分和 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的矛盾。
精选PPT
8
植物栽植成活的关键
(1)防止苗木过度失水 在园林植物栽植过程 中,要严格保湿、保鲜、防止苗木过多失水。
(2)促发新根 促进苗木伤口的愈合,形成 更多的新根,恢复扩大根系的吸收表面和能力。
植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达到该园林植物在该栽植地所能达到的生长水平。
精选PPT
3
① 适地适栽(树) 的分析
——植物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植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其他因子与植物选择(特殊环境、绿化场所
的功能)
② 适地适栽(树) 的途径
——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
——改地适树
——改树适地
③适地适栽(树) 的标准
精选PPT

第四章 引种 园林植物育种学课件(共37张PPT)

第四章 引种  园林植物育种学课件(共37张PPT)
第二页,共37页。
4.1 引种的概念(gàiniàn)
4.1.及1 意引种义概念
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其原分布区 迁移到新的地区栽培,叫做(jiàozuò) 植物引种。
简单引种: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 件差异较小或由于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 广,植物不需改变遗传特性就能适应新 的环境条件。
驯化引种: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
肥水管理:南树北移节制肥水;北树南移多施氮 肥
光照处理:南树北移进行短日照;北树南移采用 长日照处理
防寒遮阴:南树北移进行防寒保护;北树南移平 安越夏,遮阴处理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4.4.4 引种驯化成功 (chénggōng)的标准
• 引种植物能在不加保护或稍加保护 的条件下正常生长。
• 引种植物能以正常的有性或无性繁 殖方式进行(jìnxíng)繁殖。
第十三页,共37页。
第十四页,共37页。
第十五页,共37页。
第十六页,共37页。
主导生态因素的分析
1 温度:是影响引种成败的具主导作用的 限制性因子(yīnzǐ)之一。其中主要是年 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季节交替 等特点。
第十七页,共37页。
榕树
• 临界温度(wēndù)是植物能忍受的最低最 高温度(wēndù)的极限,超过临界温度 (wēndù)会造成植物严重伤害或死亡。冬 季绝对低温是南种北引的关键因子。
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较
窄,只有通过改变遗传特性才能适应新
的环境。
第三页,共37页。
4.1.2 引种的意义 引种是迅速而经济地丰富本地植物(zhíwù)
多样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与创造植物 (zhíwù)新品种比较起来,它所需要的 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

《园林植物保护》课件

《园林植物保护》课件

本课程总结
• 探讨了生态防治和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保护中的 应用
本课程总结
课程特点 结合大量实际案例,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课程总结
• 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课程总结
课程效果 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能
增强学生对园林植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03
04
掌握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 别与防治方法
了解园林植物保护的基本原理 和技术
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保护的意 识和责任感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园 林植物保护问题的能力
02
园林植物保护基础知识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植物病害定义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的或非生物的因素的影响,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 干扰和破坏,导致组织和器官的生理病变,最终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未来发展展望
技术发展 学科交叉 环保理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园林植物保护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如无人机、遥感监测等将在病虫 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园林植物保护将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等多个学 科交叉融合,形成更为系统和完善的知识体系。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园林植物保护将更加注重生 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倡绿色防控和可持续发展 。
杂草的防治
杂草防治的方法包括人工拔除、机械除草、化学除草和生物除草等。在防治杂草时,应遵循“安全、有 效、经济、可行”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03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识别病害类型
了解和识别各种植物病害,包括 叶部、根部、茎部等不同部位的 病害,以及细菌性、真菌性、病

园林植物学PPT课件

园林植物学PPT课件
生活习性
落叶松是喜光的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对土
壤水分条件和土壤养分条件的适应范围很广。但落 叶松最适宜在湿润、排水、通气良好,土壤深厚而 肥沃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最好,但落叶松在干旱瘠薄 的山地阳坡或在常年积水的水湿地或低洼地也能生 长,但生育不良。落叶松耐低温寒冷,一般在最低 温度达—50℃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
生活习性
喜光,也耐半荫;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
但不耐水湿。以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生长最好。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对二
氧化硫有较强抗性。
•6
山楂
拉丁名:Crataegus pinnatifida
科属
蔷薇科山楂属
观赏特性
树冠整齐,枝叶繁茂,花果鲜美可爱,
景观应用
田旁、宅园绿化的良好观赏树种
槭树
拉丁名:Acer
科属
槭树是槭树科槭属树种的泛称,其中一些种 俗称为枫树。
观赏特性
槭树观赏价值主要由叶色和叶形决定的。树 姿优美,叶形秀丽,秋季叶渐变为红色或黄色, 还有青、紫色,为著名的秋色叶树种。
景观应用
可作庇荫树、行道树或风景园林中的伴生树, 与其他秋色叶树或常绿树配置。
形态特征
槭树多为小乔木,偶灌木或大乔木,枝条横 展,树姿优美,而且多为弱阳性树种,是风景 林中表现秋色的重要中层树木,槭树的叶形变 化也极为丰富,单叶中有三裂、五裂、七裂甚 至多至十三裂,也有羽状复叶和掌状复叶,叶 形优美的有羽毛枫、扇叶槭、中华槭等。
生活习性
山核桃属深根性果树,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温
湿气候,属半阳性植物,pH值5.5~7.0之间,
6~7最佳,在海拔300米~700米的低山处
种植,较丰产稳产。繁殖山核桃以播种育苗

第四、五章园林植物杂交育种ppt课件 176页PPT

第四、五章园林植物杂交育种ppt课件 176页PPT
锁 4 )目标性状为隐性时,每回交一代后需自交一代 5 )必要时可进行改良回交(选用同类型的其它品
种作轮回亲本,防止多代近交导致生活力衰退)
4 .多亲杂交的亲本选配要求
1 )优良性状多的亲本、遗传力低的亲本或具 主要目标性状的亲本后参加杂交
2 )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先参加杂交 3 )隐性目标性状在杂合状态下不能依据表型
摘心、去蘖 病虫害防治、防止人为破坏 成熟前套纱布袋 3 )杂交种子的采收和贮藏 种子成熟后,及时采集杂交种子(注意放标 牌)
5 .室内切枝杂交
适用于种子小、成熟期短的植物,如菊、 杨、柳、榆
技术程序:枝条的采集与修剪 ,水培与管 理 ,去雄,隔离,授粉 ,种子采收
第五节 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F1× 比松 ┋(早花,矮生性) ↓
沈农2号番茄 (早熟、丰产、有限生长、大果)
2. 合成杂交(双交)
参加杂交的亲本先两两杂交配成单交种,再将 两个单交杂种杂交。
优点:将分散于多数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综合于杂 种中,丰富了杂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变异类 型,可选育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合成杂交
亲本的基因型及性状表现是杂种后代性状形 成的物质基础。
杂交亲本的选择直接影响育种效果,是杂交 育种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 .亲本选择的原则
1 )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
广泛搜集符合育种目标原始材料,了解目标性状遗传 规律,从大量原始材料中精选亲本。
2 )尽量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
优良性状越多,需要改良完善的性状越少, 育成优良品 种的几率越大。
育种圃鸟瞰图
综上所述,系谱法可概括为: 一代看, 二代找, 三代定, 四代促。
即F1看组合优劣,F2找重点组合中的优 良单株,F3定系统的好坏,F4促系统的稳定。

《园林植物》PPT课件

《园林植物》PPT课件
成各种块状、球状、鳞片状的根。常见的如水仙、 百合、唐菖蒲、郁金香、石蒜等。
ppt课件
6
萱草 芍药
水仙 郁金香
ppt课件
7
(3)岩生花卉
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主要 是仙人掌科和景天科以及菊科的一些植物。
光亮景天
ppt课件
8
(4)水生花卉
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睡莲、荷花
睡莲
ppt课件
绿色类 春色叶类 秋色叶类(红色或紫红色、黄或黄褐色) 常色叶类(紫色、金黄色) 双色叶类 斑色叶类
ppt课件
34
雪松
ppt课件
35
臭椿
ppt课件
36
鹅掌楸
ppt课件
37
枫香
ppt课件
38
乌桕
ppt课件
39
水杉
ppt课件
40
紫叶李
ppt课件
41
银 白 杨
ppt课件
42
桃叶珊瑚
ppt课件
43
质感
植物质感是植物材料可见或可触的表面性质。 植物质感由两方面因素决定:
一方面是植物本身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外界因素,如植物的被观赏距离,环
境中其他材料的质感等因素。
根据植物自然质感以及予以的不同感受,可 大致分为3类:粗质型、中粗型及细质型。
ppt课件
44
园林植物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
ppt课件
23
体量
植物体量是景观构成的骨架,而植物的其它 特性为其提供细节。
既定的空间中,植物的大小应成为种植设计 中首先考虑的观赏特性,其它特性都要服从 植物大小。
ppt课件
24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光能
CO2+H20
CH2O+O2 叶绿素
➢ CO2浓度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温度。
14
(3)N2的生态作用
➢ N是构成生命物质(蛋白质)的最基本成分。
植物N来源:硝态氮、氨态氮
——生物固氮、雷电、火山爆发、生物分解等自 然途径
——工业固氮:
15
生态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氮过多,大量氮沉积在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
工业生产(46)和交通运输(51),汽车尾气 是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 ➢ 危害: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危害不大,但当它转 化为二氧化氮时就具有和二氧化硫相似的腐蚀与 生理刺激作用。
7
碳氧化物:
➢ 主要成分:CO和CO2在自然情况下浓度很小,
在污染地区浓度可高达数倍。
➢ 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所致。 ➢ 危害:CO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化强200倍。
21
硫酸烟雾也称为伦敦烟雾,因为其最早发生在英国伦敦。它主要是由于燃煤 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 气污染现象。 从化学上看是还原型烟雾, 这种污染一般发生在冬季、气温低、湿度高和日光弱的天气条件下。 硫酸烟雾形成过程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氧化反应主要靠雾滴中锰、 铁、氨的催化氧化过程。
➢ 气溶胶:粒径<1um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当 其悬浮在气体中时。——烟
➢ 雾:粒径1~100um的液滴
➢ 霾:
10
➢颗粒状污染物在空中散射和吸收阳光,使能见 度降低,夏季达1/3,冬季达2/3;并使地面 的阳光辐射减少,城市接受的阳光辐射平均少于 农村15-20%。 ➢ 粉尘颗粒是水分和有毒气体凝结的核心,形成城 市雾,影响呼吸,引发加剧支气管和肺部疾病。 ➢ 飘尘表面带有致癌性很强的化合物。
11
12
二、大气主要组成成分的生态作用
1、O2与生物 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少部分来
自于大气层的光解作用,即紫外线分解大气外层 的水汽放出氧。 氧气是生物呼吸的必需物质。种子萌发,参与氧 化过程,与氧原子结合。
13
(2)CO2与生物
大气圈是CO2的主要蓄库,大气中的CO2主要来源于 煤、化石燃料及生物的呼吸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散失到空气中。促进全球变暖、增加大气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16
第二节 城市中的大气
一、污染源类型
1、 点源与面源:
➢ 点源:指集中在一点或小范围内向空气排放污染 物的污染源,如多数工业污染源。
➢ 面源:指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向空气排放污染物的 污染源,如居民普遍使用的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郊区农业生产 过程中排放空气污染物的农田等。
17
2、自然污染源与人为污染源:前者指来自 火山爆发、尘暴等,少量。人为污染为主 要。
18
3、固定源与流动源:
➢ 固定源:指污染物从固定地点排出,如钢铁厂、
水泥厂等。
➢ 流动源:主要指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与工厂相
比,虽然排放量小而分散,但数目庞大、活动频 繁,其排放总量也是不容忽视。
19
二、污染物分类
地区、季节、气象以及人类活动等外界因素影响 会有所变化,其变化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4
(二)大气污染物:
1、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氟化氢、硫化氢等。
2、颗粒污染物:如灰尘、烟雾、煤尘、金属粉
尘等。
大气污染:在空气的正常成分之外,增加了新的成分, 或者原有成分大量增加而对人类健康或动植物生长产生
22
第三节 大气污染与园林植物
一、大气污染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 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并溶解
在叶汁液中,通过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对植物 产生毒害,故植物受害症状一般首先出现在叶 片。 ➢ 不同的污染物对植物病害的症状有差异。
20
光化学烟雾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 物及其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以臭氧为主的二次污染物所 组成的混合污染物。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带有刺激性的棕红 色烟雾,长期吸入会引起咳嗽和气喘,浓度达50ppm时, 人将有死亡危险。光化学烟雾主要污染源是机动车排放的 尾气。世界上首例光化学污染于1943年发生于美国洛杉矶 市。
❖ 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 大气后其性质、状态没发生变化。如:降尘、飘尘、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 一次污染物间发生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与 原污染性质不同的污染物。
➢ 如硫酸烟雾(烟尘、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蒸气) ➢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第五章 大气与园林植物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第二节 城市中的大气 第三节 大气污染与园林植物 第四节 酸雨 第五节 温室效应 第六节 雾霾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危害。
5
硫氧化物:
➢ 主要成分:大多是二氧化硫,部分是三氧化硫。在
气体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在城市中分布很广、影响较 大。
➢ 来源:主在来自于燃煤。 ➢ 危害:在稳定的天气条件下,二氧化硫聚集在低空,
与水生成亚硫酸,当它氧化为三氧化硫时其毒性更大。 危害十分严重。
6
氮氧化物:
➢ 主要成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 来源:城市地区主要是二氧化氮,绝大部分来自
8
氟化氢
➢ 来源:为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 蚀性,大气中的氟化氢主要来自于冶金工业。氟 自污染源排出后很迅速地与大气中的水汽反映生 成氟化氢。
➢ 危害:氟化氢数量多,毒性大。一般以它为大气 污染的代表。
9
❖总悬浮颗粒物:粒径0.005—100um的颗 粒
➢ 降尘:粒径10~100um的颗粒 粉尘 ➢ 飘尘:粒径1~10um的颗粒
2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大气指从地球表面到高空1100km范围的空气 层。大气层中空气密度是不均匀的,越住高走, 空气越稀薄。
3
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
(一)洁净大气:大气组成的最初气体:氮气、
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 ❖ 其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该类气体的含量由于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