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危险特性表
导热油介绍

导热油介绍一、简介导热油又称传热油,正规名称为热载体油(GB/T4016-83),英文名称为HeattransferOil,所以也称热导油,热煤油等。
导热油、是一种热量的传递介质,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温确切,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便利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
二、导热油的类型1.烷基苯型(苯环型)导热油这一类导热油为苯环附有链烷煌支链类型的化合物,属于短之链烷粒基蔡(包括甲基、乙基、异丙基)与苯环结合的产物。
其沸点在170~180o C,凝点在-80。
C以下,故可做防冻液使用,此类产品的特点是在适用范围内不易出现沉淀,异丙基附链的化合物尤佳。
2、烷基蔡型导热油这一类型导热油的结构为苯环上连接烷粒支链的化合物。
它所附加的侧链一般有甲基、二甲基、异丙基等,其附加侧链的种类及数量决定化合物的性质。
侧链单于甲基相连的烷基蔡,应用于240~280°C范围的气相加热系统。
3、烷基联苯型导热油这一类型的导热油为联苯基环上连接烷基支链一类的化合物。
它是由短链的烷基(乙基、异丙基)与联苯环相结合构成,烷基的种类和数量决定其性质。
烷麻基数量越多,其热稳定性越差。
在此类产品中,由异丙基的间位体、对位体(同分异构体)与联苯合成的导热油品质最好,其沸点>330°C,热稳定性亦好,是在300~340。
C范围内使用的理想产品。
4、联苯和联苯醛低熔混合物型导热油这一类型的导热油为联苯和联苯酸低熔混合物由26.5%的联苯和73.5%的联苯醛组成。
熔点为12。
(:,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合成芳烧导热油是DoWtherm,其特点是热稳定性好,使用温度高(400℃)。
此类产品由于苯环上没有与烷峰基侧链连接,而在有机热载体中耐热性最正确。
这种凝点(12.3。
C)低熔混合物,在常温下,沸腾温度在256~258°C范围内使用比较经济。
这是由于两种物质的熔点均较高(联苯为<71。
导热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导热油安全技术说明书1、成份辨识资料混合物组成成份:混合芳烃2、危害辨识资料最重要危害效应:健康危害效应对身体有危害:吞入后会造成腹泻、损坏消化器官和肺损伤。
环境影响:不易分解,对土壤和植物有害。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第3类易燃物。
特殊危害:主要症状皮肤红肿、腹泻、恶心物品危害分类第三类3、急救措施吸入:停止操作,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皮肤接触:用清水清洗干净即可。
除去大部分被玷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再次穿着前须洗净。
眼镜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马上送去医院。
吞食若发生吞服,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清洗肠胃。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造成腹泻,损坏消化器官。
防护:戴防护手套,以免接触污染物。
4、消防措施适当的灭火介质:使用消防水雾、泡沫、干化学制剂(干粉)或者二氧化碳(CO2)灭火。
灭火时可能遭遇特殊之危害:1 可能分解出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气体2 烟气会污染环境。
特殊灭火程序:不能用水灭火5、意外处理方法通告程序:在发生溢出或泄漏意外的情况下,应根据所有适用法规向有关部门通报。
泄漏处理:地面泄漏:如果没有危险,可以采取行动阻止泄漏。
通过泵或者使用合适的吸附剂回收。
环境预防大量溢漏:在远离溢漏液体处构筑防护堤,以便随后的回收和处理。
防止进入水道、下水道。
6、操作与储存方法处置:防止有水、灰尘及杂物进入,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1储存:置于室内环境,保持油品密封,不可与易燃易爆化学品摆放在一起。
7、暴露控制个人预防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在通常使用环境和充分通风条件下没有特殊要求。
手防护: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一般不需要防护。
使用腈类手套。
使用氟化弹性体手套。
眼睛防护:若可能会接触,建议使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这可考虑用于该物料的工作服类型包括:一般状况下使用时不需要特别保护皮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皮肤接触。
卫生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在处理该物料之后洗手,以及吃饭、喝水之前洗手。
导热油

导热油导热油又称传热油,正规名称为热载体油,也称热导油,热煤油等。
导热油是一种热量的传递介质,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温准确,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
主要特点导热油具有抗热裂化和化学氧化的性能,传热效率好,散热快,热稳定性很好。
导热油作为工业油传热介质具有以下特点:1在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
即可以大大降低高温加热系统的操作压力和安全要求,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2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温度加热、冷却的工艺需求,或在同一个系统中用同一种导热油同时实现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的工艺要求。
即可以降低系统和操作的复杂性;省略了水处理系统和设备,提高了系统热效率,减少了设备和管线的维护工作量。
即可以减少加热系统的初投资和操作费用;3在事故原因引起系统泄漏的情况下,导热油与明火相遇时有可能发生燃烧,这是导热油系统与水蒸汽系统相比所存在的问题。
但在不发生泄漏的条件下,由于导热油系统在低压条件下工作,故其操作安全性要高于水和蒸汽系统。
4导热油与另一类高温传热介质熔盐相比,在操作温度为400℃以上时,熔盐较导热油在传热介质的价格及使用寿命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在其它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尤其是在系统操作的复杂性方面。
相关特性导热油属于石油产品的润滑剂系列,化学性质较稳定,不像轻质油那么容易着火燃烧。
从使用及安全角度看,其主要特性:1.在许用温度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结焦少,使用寿命较长。
2.在许用温度范围内,导热性能、流动性能及可泵性能良好。
3.低毒无味,不腐蚀设备,对环境影响很小。
4.凝固点较低,沸点较高,低沸点组分含量较少。
在许用温度范围内,蒸汽压不高,蒸发损失少。
5.温度高于70℃时,与空气接触会被强烈氧化,其受热工作系统需密封,而只允许其在70℃以下的温度与空气接触。
6.受热后体积膨胀显著,膨胀率远大于水。
导热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灭火方法:泡沫、干化学灭火粉、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规模火灾。
切勿喷水
对人
体危
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长期或持续接触皮肤,而不适当清洗,可能会阻塞皮肤毛孔,导致油脂性粉刺/毛囊炎等疾病。用过的油可能包含有害杂质。
防
护
措
施
呼吸系统防护: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一般不需戴呼吸保护用具。良好的工业卫生惯例说明应采取能防止吸入本品的措施。如果工程控制设施未把空气浓度保持在足以保护人员健康的水平,选择适合使用条件及符合有关法律要求的呼吸保护设备。如需戴安全过滤面罩时,请选择合适的面罩与过滤器组合。眼睛防护:如可能发生溅泼 ,请戴安全护镜或全脸面罩。
导热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标
识
中文名:导热油
英文名:heat transfer fluid
分子式:无
分子量:无
危险货物编号: 无
UN编号:无
CAS 号:无
理
化
性
能
外观与性状:琥珀色 常温下液体
溶解性:可忽略
熔点(℃):无 沸点(℃):280-536
相对密度(水=1):无
饱和蒸汽压(kPa):无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无
泄
漏
处
理
溢出后,地面非常光滑。为避免事故,应立即清洁。
用沙、泥土或其它可用来栏堵的材料设置障碍,以防止扩散。 直接回收液体或存放于吸收剂中。用粘土、沙或其它适当的吸附材料来吸收残余物,然后予以适当的弃置。
应
急
处
置
原
则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冲洗暴露的部位,并用肥皂进行清洗。如刺激持续,请求医。在使用高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如发生此种情况,请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
导热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密度(kg/m3):1005(25℃)
饱和蒸汽压/kPa:
准临界密度(kg/m3):317
准临界温度℃:569
燃烧热(kJ.mol-1):无资料
准临界压力bar:24.3
闪点℃:184
引燃温度℃:212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无资料
禁忌物:强氧化剂。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
燃烧性:可燃。
燃烧分解产物:无资料
爆炸极限:无资料
火灾危险性:丙
爆炸性气体分级分组:
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接触
限值
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健康
危害
无资料
急救
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操作
注意
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运
注意
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就医。
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320_导热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危险性概述
3.成分/组成信息
配方组份
4.急救措施
5.消防措施
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
6.泄漏应急处理
避免接触溢出或释放出来的材料。
关于个人防护设备的选择指南,参见此说明书第8项。
关于处置信息,请参阅第13章。
7.操作处置与储存
8.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9.理化特性
10.稳定性和反应性
11.毒理学信息
额外信息:
用过的油包含在使用过程中累积的有害杂质。
此等有害杂质的浓度视乎用途而定,处理时可能存在损害健康及环境的风险。
所有用过的油应小心处理,并尽可能避免接触皮肤。
在动物试验中,持续接触用过的发动机油会导致皮肤癌。
12.生态学信息
13.废弃处置
14.运输信息
15.法规信息
有关的管制信息并不完整,尚有其它条例适用于本品
16.其他信息
修改说明:不适用(第一版本)
限制:未获得壳牌统一技术部门许可,本产品不得用于推荐用途之外的应用情况。
其他信息:本信息是根据我们当前的知识所拟定的,目的仅是从健康、安全和环境规定方面来说明该产品。
本信息并非该产品物定性能的保证。
说明书结束。
危险物料危险、有害特性及处置措施

危险物料危险、有害特性及处置措施调度科编制2010年2月目录一、天然气二、干气三、液化石油气四、凝析油五、轻油六、导热油七、甲醇八、三甘醇九、乙二醇十、氮气十一、高温水蒸汽十二、乙炔十三、氧气十四、乙烷十五、硫化氢十六、一氧化碳物料危险、有害特性及处置措施采油厂在生产中所涉及的危险有害物料主要有:天然气、干气(瓦斯气)、液化石油气、凝析油、甲醇、轻烃、导热油、乙二醇、三甘醇、氮气、氧气、乙炔、乙烷、一氧化碳、硫化氢、高温水蒸气(水)等。
其主要危险特性是易燃、易爆、有毒、窒息、高温烫伤等特性。
各种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形态、危险性及应急处理方法如下。
一、天然气1、组分天然气属甲A易燃易爆气体,油田天然气以烃类中的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为主,同时还含有在常温下呈气态的非烃类组分如二氧化碳、氮气等。
油田气的化学组分随着油田所在地区的生油条件、地质年代、油气开采方式、油气分离方式以及分离时的压力、温度条件的不同有所不同。
2、火灾、爆炸特性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低分子烷烃混合物,属甲类易燃、易爆气体,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
其密度比空气小时,如出现泄漏则能无限制地扩散,顺风飘动,遇明火回燃;其密度比空气大时,泄漏后易于存留在地面、沟坑、低洼、死角处,较长时间积聚不散,增加了火灾爆炸危险性。
表1-1 天然气中主要危险物质火灾、爆炸特性参数表由表中可以看出,天然气各主要组分的燃点、爆炸下限都很低,爆炸范围也很宽。
如有泄漏,即会散布于空气中,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一旦有明火接触,则会出现燃烧或爆炸。
天然气中70%-90%以上为甲烷。
3、甲烷的主要危险特性如下:[一、标识]中文名:甲烷英文名:Methane分子式:CH4 相对分子质量:16.05危规号:21007,21008 UN.No.:1972[二、理化特性]熔点:-182.5℃沸点:-161.5℃临界温度:-82.6℃临界压力:4.59Mpa相对密度[水=1] :0.42(-164℃)相对密度[空气=1] :0.55外观性状:常态为无色无臭的气体,能被液化和固化;能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水;易燃,燃烧温度可达1950℃。
导热油规定

导热油安全管理制度1. 目的为规范导热油使用、监控、作业防护、管理控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责任,确保导热油使用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车间在导热油使用过程中的监控、作业防护的实施与监督管理。
3. 职责3.1 使用导热油的车间,对本制度在车间范围内做好制度的培训、实施,落实责任人,对制度执行情况全面管控。
3.2生产处、安全环保处对责任车间本制度的执行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予以考核;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责任部门沟通解决,对问题整改情况按照“四定”原则复查验证。
4. 管理规定4.1导热油的质量要求:4.1.1 导热油在最高使用温度下进行试验时应外观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总变率≤10%。
4.1.2 矿物型导热油的最高温度使用温度≤300℃,导热油的最高使用温度应有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
(购买时生产厂家必须提供权威机构最高使用温度检测报告)4.1.3 导热油的蒸发性和安全性:闪点符合标准指标要求,初馏点不低于其最高使用温度,馏程比较窄,燃点比较高。
4.1.4 导热油的精制深度外观为浅黄色透明液体,储存稳定性好,光照后不变色或出现沉淀。
残炭不大于0.1%,硫含量不大于0.2%。
4.1.5 导热油倾点不高于-9℃。
(倾点是导热油冷却时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4.1.6 导热油具有较低的粘度、较大的密度、较高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
4.2 导热油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4.2.1 热不稳定性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系统的局部过热,易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易挥发及较低闪点的低聚物,低聚物间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不熔的高聚物,不仅阻碍油品的流动,降低形同的热传导效率,同时会造成管道局部过热变形炸裂的可能。
4.2.2 氧化性导热油与溶解其中的空气及热载体系统填装是残留的空气在受热情况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机酸及胶质物粘附输油管,不仅影响传热介质的使用寿命,堵塞管路,同时易造成管路的酸性腐蚀,增加系统运行泄漏的风险。
total导热油指标msds

total导热油指标msds
Total导热油指标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是一份详细的文档,提供了有关导热油产品的安全信息和使用指南。
MSDS 提供了关于导热油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危害性、急救措施、消防措施、运输信息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导热油指标MSDS可能包含的一些关键信息点:
1.化学品名称:导热油的化学名称和成分,包括任何主要的危险成分。
2.物理特性:导热油的物理状态(例如液体或固体)、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特性。
3.危害性:描述导热油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如毒性、刺激性、过敏反应等。
4.急救措施:在发生导热油泄漏或暴露的情况下,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如清洗、通风ing等。
5.消防措施:描述导热油的燃烧性质和所需的灭火介质,以及在发生火灾时应采取的措施。
6.运输信息:导热油的包装和运输方式,包括联合国危险品编码(UN编码)和美国危险品法规(DOT)分类。
7.安全储存:提供关于如何安全地储存导热油的信息,包括容器和存储区域的温度、湿度控制等。
8.使用指南:提供关于如何安全使用导热油的信息,包
括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操作步骤和预防措施。
9.个人防护装备:建议在处理导热油时应穿戴的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等。
10.废弃物处理:描述如何安全地处理废弃的导热油,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导热油产品可能有不同的MSDS,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具体的产品和生产商提供的MSDS 进行操作。
同时,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如何安全地处理和使用导热油。
导热油的安全隐患及防护

导热油的安全隐患及防护导热油的安全隐患及防护导热油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热传导介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场合,如化工、石化、医药、油墨、染料等行业。
使用导热油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注意导热油的防护。
本文将结合导热油的特性,介绍导热油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一、导热油的安全隐患1. 爆炸和火灾危险导热油在高温下易于燃烧和爆炸,因此导热油的泄漏和溢出会导致火灾危险。
如果不及时处理导热油泄漏,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给人员和环境带来极大危害。
2. 氧化和腐蚀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氧化作用和水分的进入,导致导热油的质量下降。
同时,导热油会对某些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产生腐蚀作用,导致设备的腐蚀和损坏。
3. 中毒和爆炸导热油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和产生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化氢等。
如果操作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气体中,会引发中毒现象或爆炸危险。
4. 污染和环境危害导热油泄漏和溢出会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特别是对于水体的污染带来的环境危害更加严重,容易影响到饮用水和水生态环境。
二、导热油的防护措施1. 导热油的分类和选择根据不同的用途,导热油可以分成多种类型,包括有机导热油、无机导热油和合成导热油等。
应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导热油,并注意导热油的质量和稳定性,尽量减少泄漏和溢出问题。
2. 设备的保护和维护应对导热油的设备进行保护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设备的完好无损。
特别是对于使用寿命较长的设备,应注意定期更换,以免因老化导致泄漏和爆炸危险。
3. 导热油的储存和运输应将导热油储存在不易燃烧的场所,禁止与易燃材料放置在一起。
同时,在运输导热油时,应注意防护和保护,避免发生泄漏和溢出情况。
4. 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应依据工作要求和安全手册的要求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安全鞋等,避免直接接触导热油。
同时,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事故。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模板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稿)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 APJ-(国)-444二0一五年一月编号: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 杨耀党技术负责人: 户贵华评价项目负责人: 刘颜仁二0一五年一月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13号) 及国家和甘肃省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 建设单位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相关规定, 委托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该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我公司项目评价组, 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 ), 结合建设项目的特性和运行方式, 依据国家现行的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 对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以及定性、定量评价,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预防和减弱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给出预评价结论, 编制了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
本报告将为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设计提供依据, 为建设期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同时, 还将为建设项目的日常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安全设施设计文件的审查和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本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 特此致谢!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评价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导热油

漏处Βιβλιοθήκη 理个人预防: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PVC、氯丁或丁腈橡胶手套。橡胶长统安全靴、PVC上衣和裤子。如可能飞溅,戴上安全眼镜或全面罩。少量泄漏:用沙子或泥土来吸收液体。清扫并转移到合适的,标记清楚的容器中,根据当地的规定进行处理。大量溢出:用沙,泥土或其它吸收物质作为障碍以防止扩散。直接回收液体或用吸收剂。当作少量溢漏来处理。
处理与储存
处理:如果有吸入油蒸气、油雾或空气悬浮颗粒的危险,应采取局部通风措施。避免长期或经常接触皮肤。在处理桶装产品时,穿上安全鞋,使用合适的处理设备。防止溢出。吸收漏油的织物、纸张和其他材料均是火灾隐患,应及时、安全地处理,避免堆积。储存:保存在凉爽,通风好的地方。使用正确地贴有标签、可封闭的容器。避开阳光直晒,热源和强氧化剂。存储温度:最低0℃,最高50℃。
导热油危险、有害识别表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划可燃。燃烧可能形成液体、固体悬浮颗粒与燃气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包括一氧化碳以及不确定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灭火方法:在有限的空间内接近着火点时,必须佩戴保护性设备,包括呼吸器。灭火材料:泡沫及干化学粉末二氧化碳,沙或土用于扑灭小火。不适于灭火的材料:喷水。
毒
性
强烈的毒性-口:LD50预计为>2000mg/kg
密度:868kg/ms,在15ºC时
沸点/℃:>280
临界压力/MPa:
蒸气密度(空气=1):>1
最小引燃能量/mJ:
蒸气压力/Pa:<0.5(20℃)
燃烧热/(kJ·mol-1):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可燃
闪点/℃:230ºC(COC)
导热油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导热油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导热油使用、监控、作业防护、管理控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责任,确保导热油使用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车间在导热油使用过程中的监控、作业防护的实施与监督管理。
3.职责3.1使用导热油的车间,对本制度在车间范围内做好制度的培训、实施,落实责任人,对制度执行情况全面管控。
3.2生产处、安全环保处对责任车间本制度的执行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予以考核;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责任部门沟通解决,对问题整改情况按照“四定”原则复查验证。
4.管理规定4.1导热油的质量要求:4.1.1导热油在最高使用温度下进行试验时应外观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总变率≤____%。
4.1.2矿物型导热油的最高温度使用温度≤300℃,导热油的最高使用温度应有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
(购买时生产厂家必须提供权威机构最高使用温度检测报告)4.1.3导热油的蒸发性和安全性。
闪点符合标准指标要求,初馏点不低于其最高使用温度,馏程比较窄,燃点比较高。
4.1.4导热油的精制深度外观为浅黄色透明液体,储存稳定性好,光照后不变色或出现沉淀。
残炭不大于____%,硫含量不大于____%。
4.1.5导热油倾点不高于-9℃。
(倾点是导热油冷却时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4.1.6导热油具有较低的粘度、较大的密度、较高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
4.2导热油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4.2.1热不稳定性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系统的局部过热,易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易挥发及较低闪点的低聚物,低聚物间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不熔的高聚物,不仅阻碍油品的流动,降低形同的热传导效率,同时会造成管道局部过热变形炸裂的可能。
4.2.2氧化性导热油与溶解其中的空气及热载体系统填装是残留的空气在受热情况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机酸及胶质物粘附输油管,不仅影响传热介质的使用寿命,堵塞管路,同时易造成管路的酸性腐蚀,增加系统运行泄漏的风险。
4.2.3危险特性: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关注闪点、引火点、爆炸极限不溶于水,禁止与氧化物混放、混运4.3导热油在使用过程的防护:4.3.1避免导热油的氧化由于导热油在热载体中高温运行的情况下易于发生氧化反应,造成导热油的劣化变质,所以通常对设置的高温膨胀槽进行充氮保护,确保热载体系统的封闭,避免导热油与空气接触,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
导热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燃烧热(kJ/mol):无
临界压力(MPa): 无
最小引燃能量(MJ):无
燃爆危险: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无
闪点(℃):216-421
爆炸极限% (V/V)/: 无
引燃温度(℃):490
聚合危险:/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
主要用途:热稳定性是热传导液最重要的使用性能。
燃爆
危险
性与
消防
泄
漏
处
理
溢出后,地面非常光滑。为避免事故,应立即清洁。
体或存放于吸收剂中。用粘土、沙或其它适当的吸附材料来吸收残余物,然后予以适当的弃置。
应
急
处
置
原
则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冲洗暴露的部位,并用肥皂进行清洗。如刺激持续,请求医。在使用高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如发生此种情况,请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
导热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标
识
中文名:导热油
英文名:heat transfer fluid
分子式:无
分子量:无
危险货物编号: 无
UN编号:无
CAS 号:无
理
化
性
能
外观与性状:琥珀色 常温下液体
溶解性:可忽略
熔点(℃):无 沸点(℃):280-536
相对密度(水=1):无
饱和蒸汽压(kPa):无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无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安全措施
【储存要求】
密闭容器,放在凉爽、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适当加注标签及可封闭的容器。
储存温度:长期储存(3个月以上)-15~50℃;短期储存-20~60℃。。
(完整版)导热油全版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SDS)
Safety Data Sheet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危险性概述
3.成分/组成信息
配方组份
4.急救措施
5.消防措施
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
6.泄漏应急处理
避免接触溢出或释放出来的材料。
关于个人防护设备的选择指南,参见此说明书第8项。
关于处置信息,请参阅第13章。
7.操作处置与储存
8.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9.理化特性
10.稳定性和反应性
11.毒理学信息
额外信息:
用过的油包含在使用过程中累积的有害杂质。
此等有害杂质的浓度视乎用途而定,处理时可能存在损害健康及环境的风险。
所有用过的油应小心处理,并尽可能避免接触皮肤。
在动物试验中,持续接触用过的发动机油会导致皮肤癌。
12.生态学信息
13.废弃处置
14.运输信息
15.法规信息
有关的管制信息并不完整,尚有其它条例适用于本品
16.其他信息
修改说明:不适用(第一版本)
限制:未获得久星技术部门许可,本产品不得用于推荐用途之外的应用情况。
其他信息:本信息是根据我们当前的知识所拟定的,目的仅是从健康、安全和环境规定方面来说明该产品。
本信息并非该产品物定性能的保证。
说明书结束。
(完整版)导热油全版MSDS.docx

安全技术说明书(SDS)Safety Data Sheet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产品中文名称导热油使用导热油产品代码2100182制造商/供货商无锡锡湖导热油有限公司修订日期2009 年 12月 16 日2.危险性概述中国分类GB13690 准则之下未被划分健康危害在正常条件下使用不应会成为健康危险源。
长期或持续接触皮肤,而不适当清洗,可能会阻塞皮肤毛孔,导致油脂性粉刺/毛囊炎等疾病。
用过的油可能包含有害杂质。
症状及征像油脂性粉刺/毛囊炎征兆及症状可能包括曝露的皮肤出现黑色脓包及斑点。
若摄入,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及/或腹泻。
安全危害未被评为可燃物,但会燃烧。
环境危害未归类为环境有害物。
3.成分/组成信息配方组份配方说明深度加氢精制物和添加剂的混合物。
4.急救措施一般信息在正常条件下使用不应会成为健康危险源。
吸入晕眩或反胃不太可能出现,如果发生了,将患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若症状持续则要求求助医生。
接触皮肤脱去污染衣物。
用水冲洗暴露的部位,并用肥皂进行清洗。
如刺激持续,请求医。
在使用高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如发生此种情况,请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
接触眼睛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
如刺激持续,求医。
吞食不要催吐,用水漱口并就医。
医生须知对症治疗。
吸入肺中可导致化学性肺炎。
长期或反复暴露可能造成皮炎。
高压注入伤害需要立即进行外科处理和/ 或类固醇类治疗,以降低组织伤害和机能丧失。
5.消防措施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
特定的危险危险燃烧物品可能包括:气载固体与液体微粒及气体(烟)的复杂混合物。
一氧化碳。
未被识别的有机、无机化合物。
适当的灭火介质泡沫,洒水或喷雾。
干化学灭火粉、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规模火灾。
不适用的灭火物切勿喷水。
消防人员保护设备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在密封空间内接近起火点时必需配戴的呼吸装置。
6.泄漏应急处理避免接触溢出或释放出来的材料。
关于个人防护设备的选择指南,参见此说明书第8项。
导热油的性能及应用

目录导热油的特点选择导热油时应注意事项1.1、选择导热油时应注意的问题:2.2、选择导热油参考指南:导热油特性:导热油品牌:导热油应用范围:导热油的类型1.1合成导热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2.2矿物型导热油导热油的安全隐患及防护高温导热油应用范围:导热油的特点选择导热油时应注意事项1.1、选择导热油时应注意的问题:2.2、选择导热油参考指南:导热油特性:导热油品牌:导热油应用范围:导热油的类型1.1合成导热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2.2矿物型导热油导热油的安全隐患及防护高温导热油应用范围:导热油的特点导热油具有抗热裂化和化学氧化的性能,传热效率好,散热快,热稳定性很好。
国内的像博源BD系列,国外同类产品有法国TOTAL公司生产的SERIOLA K3120、首诺公司生产的T55合成导热油。
导热油作为工业油传热介质具有以下特点:■在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
即可以大大降低高温加热系统的操作压力和安全要求,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温度加热、冷却的工艺需求,或在同一个系统中用同一种导热油同时实现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的工艺要求。
即可以降低系统和操作的复杂性;■省略了水处理系统和设备,提高了系统热效率,减少了设备和管线的维护工作量。
即可以减少加热系统的初投资和操作费用;■在事故原因引起系统泄漏的情况下,导热油与明火相遇时有可能发生燃烧,这是导热油系统与水蒸气系统相比所存在的问题。
但在不发生泄漏的条件下,由于导热油系统在低压条件下工作,故其操作安全性要高于水和蒸汽系统。
导热油与另一类高温传热介质熔盐相比,在操作温度为400℃以上时,熔盐较导热油在传热介质的价格及使用寿命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在其它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尤其是在系统操作的复杂性方面。
选择导热油时应注意事项目前,我国导热油产品执行SH/T 0677-1999“导热油”标准,用户在购买前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导热油时应注意的问题:在选择导热油前,首先应确定适当的加热工艺流程,最好委托专业部门做系统设计。
导热油防爆级别 -回复

导热油防爆级别-回复导热油防爆级别是指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地防止爆炸事故发生的级别。
导热油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热介质,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其传热性能非常出色。
然而,由于导热油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导热油防爆级别的要求非常严格。
一、导热油防爆级别的分类:导热油防爆级别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对可燃性气体划分的方法进行分类。
根据导热油的爆炸风险程度,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 非防爆导热油:这种导热油没有任何防爆性质,它可能会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爆炸或火灾。
由于它的危险性较高,不推荐在工业生产中使用。
2. 防爆导热油级别1:这种导热油具有一定的防爆性能,能够在正常操作条件下防止爆炸发生。
如果出现温度过高或压力异常等异常情况,它能够迅速自动停机,确保工作安全。
这是目前工业中常用的导热油防爆级别。
3. 防爆导热油级别2:这种导热油的防爆性能更高,能够在更苛刻的工况下保持安全运行。
它具有自动监测和报警的功能,一旦检测到温度过高或压力异常等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降低爆炸风险。
4. 防爆导热油级别3:这种导热油是最高级别的防爆导热油,具有最高的安全性能。
它不仅能够实现自动监测和报警的功能,还具备自动灭火和喷雾冷却等先进的安全措施,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炸的风险。
二、导热油防爆级别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导热油防爆级别是确保工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一环。
根据工艺需求和防爆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热油防爆级别至关重要。
在一般的工业生产中,防爆导热油级别1通常已经足够满足需求,因为它已经具备了迅速自动停机的功能,在异常情况下能够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然而,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化工厂、石油化工、煤矿等高风险企业,防爆导热油级别2或级别3会更为适合。
这些级别的导热油不仅具有良好的自我保护功能,还能够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措施进行自动灭火、喷雾冷却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导热油防爆级别

导热油防爆级别
导热油通常是一种用于传递热能的热导介质,主要用于在工业过程中的加热和冷却系统。
在一些工业环境中,导热油可能面临防爆的要求,特别是在存在易燃气体或蒸气的环境中。
防爆级别通常按照区域分类,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在易燃气体或蒸气存在的环境中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根据欧洲标准制定的ATEX(防爆设备指令):
1.ATEX 分区:ATEX 将危险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气体
或蒸气的频繁出现程度和时间分为Zone 0、Zone 1 和Zone 2。
•Zone 0:在这个区域内,易燃气体或蒸气在正常操作期间经常或长时间存在。
•Zone 1:在这个区域内,易燃气体或蒸气在正常操作期间可能偶尔存在。
•Zone 2:在这个区域内,易燃气体或蒸气在正常操作期间不太可能出现,或者只在短时间内存在。
2.防爆等级:防爆等级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IIA、IIB 和
IIC,表示易燃性能的不同级别,其中IIC 级别的设备防爆性能最高。
如果导热油用于在这些防爆区域内的设备中,它的防爆级别需要符合相应的ATEX 标准,以确保设备在危险环境中的安全使用。
对于具体的导热油产品,你需要查阅其技术规格表或生产商提供的信息,以了解其防爆性能和适用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内容
数值
内容
数值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琥珀色室温下液体
初沸点及沸程
>280°C
气味
矿物油特性
燃烧上下极限
1%- 10%(V)
闪点
216 °C
密度
890 kg/m3(20°C)
蒸气密度(空气=1)
>1
自燃温度
>320°C
危险性
在正常条件下使用不应会成为健康危险源。长期或持续接触皮肤,而不适当清洗,可能会阻塞皮肤毛孔,导致油脂性粉刺/毛囊炎等疾病。用过的油可能包含有害杂质。油脂性粉刺/毛囊炎征兆及症状可能包括曝露的皮肤出现黑色脓包及斑点。若摄入,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及/或腹泻。
废弃处置
产品处置
应尽可能回收或循环使用。鉴定废弃物特性,以便制定符合有关条例的适当的废物分类及废物处置方法。切勿弃置于环境、排水沟或水道之内。
容器的处置
依照目前在施行的条例的规定,并尽可能应该由获认可的废物收集商或承包商予以处置。
本品可燃,燃点较高。
急救措施
吸入
晕眩或反胃不太可能出现,如果发生了,将患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若症状持续则要求求助医生。
接触皮肤
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冲洗暴露的部位,并用肥皂进行清洗。如刺激持续,请求医。在使用高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如发生此种情况,请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
接触眼睛
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如刺激持续,求医。
误食对症治疗。吸入肺中可导致化学性肺炎。长期或反复暴露可能造成皮炎。高压注入伤害需要立即进行外科处理和/或类固醇类治疗,以降低组织伤害和机能丧失。
消防措施
特定的危险
危险燃烧物品可能包括:气载固体与液体微粒及气体(烟)的复杂混合物。一氧化碳。未被识别的有机、无机化合物。
适当的灭火介质
泡沫,洒水或喷雾。干化学灭火粉、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规模火灾。
不适用水灭火。
消防人员保护设备
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在密封空间内接近起火点时必需配戴的呼吸装置。
泄漏应急
保护措施
避免沾及皮肤及眼睛。
使用合适的防扩散措施,以免污染环境。用沙、泥土或其它适合的障碍物来防止扩散或进入排水道、阴沟或河流。
清除方法
溢出后,地面非常光滑。为避免事故,应立即清洁。
用沙、泥土或其它可用来栏堵的材料设置障碍,以防止扩散。直接回收液体或存放于吸收剂中。用粘土、沙或其它适当的吸附材料来吸收残余物,然后予以适当的弃置。
额外建议
应将无法处理的严重溢漏事件通知地方当局。
操作处置与存储
一般预防措施
若存在吸入蒸汽、喷雾或烟雾的危险,请使用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为防起火,应适当地处置任何受其污染的拭抹布料或清洗材料。将本资料单所含的信息包括进本地情况风险评估中,将有助于为本品的搬运、储存及弃置制订有效的控制系统。
搬运
避免长期或持续与皮肤接触。
避开吸入其蒸汽和(或)烟雾。
装卸桶装产品时,应穿保护鞋,并使用恰当的装卸工具。
储存
密闭容器,放在凉爽、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适当加注标签及可封闭的容器。储存温度:长期储存(3个月以上)-15~50℃;短期储存-20~60℃。
推荐使用的物料
对于容器或容器内衬,应使用软钢或高密度聚乙烯。但聚乙烯容器不应置于高温下,因为可能造成扭曲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