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4章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1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新人教版高中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Ⅰ教案必修生物
![新人教版高中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Ⅰ教案必修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70a2b897a8956bec0875e334.png)
[学习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知识梳理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概念:在错误!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错误!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错误!规律性应答。
(2)结构基础:错误!反射弧。
(3)分类:错误!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在结构上的区别(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1结构模式图2结构示意图(2)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错误!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错误!髓鞘共同组成。
(3)神经:许多错误!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神经。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结构1错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2错误!传入神经:传导兴奋;3错误!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并产生兴奋;4错误!传出神经:传导兴奋;5错误!效应器:作出应答反应。
(2)图中5的组成:错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4.兴奋(1)兴奋的定义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错误!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错误!相对静止状态变为错误!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过程:错误!感受器→错误!传入神经→错误!神经中枢→错误!传出神经→错误!效应器。
错误!1.肌肉是效应器吗?内分泌腺可作为效应器吗?提示:不是。
肌肉和支配肌肉的传出神经末梢合称为效应器。
某些内分泌腺可作为效应器的一部分。
2.直接刺激传出神经也可引起肌肉收缩,这是反射吗?提示:不是。
因为该过程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发生的条件是什么?提示: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的发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的刺激。
4.反射弧各结构破坏对功能有何影响?提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破坏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破坏,可有感觉但无效应。
典题分析题型一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例1]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95b37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b.png)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班级:姓名:小组号:一、学习目标1.学习课本第22页,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学习课本第23页,以膝跳反射为例说明反射弧的组成。
3.学习课本第24-25页,结合实例,阐述反射的类型并总结条件反射对生物体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反射的概念一类型;反射弧的结构;条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反射弧的结构。
三、预习准备(一)知识梳理●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概念:是指在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
(2)类型: (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和 (如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1)反射弧的组成(2)①: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②传入神经:传导兴奋至;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④传出神经:传导兴奋至;⑤效应器的组成:等。
功能:对刺激作出。
3.反射弧的完整性对反射活动的影响反射活动需要经过来实现。
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完成。
4.兴奋(1)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 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2) 兴奋除了在中传导,还会在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5.反射的大致过程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产生反应。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出生后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和而形成的反射。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关系(1)建立:反射是在反射的基础上,通过而建立的。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刺激的强化。
(2)消退: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给予,条件反射就会减弱以至消退。
(3)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中枢把原先引起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效应的信号。
(4)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的参与。
(5)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条件反射的数量。
(6)建立的意义: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神经调节的调节方式第1课时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神经调节的调节方式第1课时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8e265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0.png)
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生物制作人:生物备课组教导处审批编号307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2.举例说明反射的形成。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自学指导检测与课堂展示知识点一:反射与反射弧(一)阅读课本22-23页,以及思考*讨论完成右边的问题。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2. 什么叫做反射?举例说明?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其包括哪几个部分?完成【思考·讨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思考:如何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讨论:结合膝跳反射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某人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并因此受伤。
(1)如果腿脚受伤,可能会导致膝跳反射弧哪些受损?(2)如果膝跳反射的结构受到严重损伤,膝跳反射还能否发生?为什么?(3)如果腿脚受伤导致膝跳反射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到严重损伤,针刺足部是否会产生痛觉?为什么?(4)如果腿脚受伤导致膝跳反射的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到严重损伤,针刺足部是否会产生痛觉?为什么?4.反射弧的完整性对反射活动有何影响?若只有部分结构参与能完成反射吗?变式训练: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知识点二:反射的大致过程(二)请阅读课本23页,完成右边的问题。
1. 在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
什么是兴奋?2. 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如何传导的?3. 兴奋传导的位置有哪些?变式训练: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b为传入神经三、巩固诊断1. 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2.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逃生反应的部分机制如图。
高中生物 第4章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1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4章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1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7453f93dfad6195f312ba6c2.png)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学习目标】1.理解动物激素的种类及各种动物激素的分泌部位、生理作用和化学成分。
2.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
3.理解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了解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学习障碍】1.理解障碍(1)如何理解各种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各类激素分泌异常时引起的病变?(2)如何将各种激素按其成分进行分类指导应用?(3)如何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4)如何理解多种激素对同一生理活动的共同调节?2.解题障碍用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析解释动物的生理现象和相关病症及对应的治疗措施的问题。
【学习策略】1.理解障碍的突破(1)运用“图表归类法”将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主要激素的种类(名称)、生理作用及激素成分加以总结。
上述化学成分不同的激素在临床应用时应有所区别。
含氮类激素(肽类、蛋白质类和胺类)易被胃肠道消化酶所分解而破坏,一般采用注射方法,不宜口服,而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口服后可以被吸收。
各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只是调节特定过程的速率,并不提供物质或能量,而只是提供调节活动的信息——化学信息。
(2)运用“迁移法”和“图表归类法”理解激素失调症。
各种激素都有其特定的生理作用,将该知识点迁移即可理解激素失调症。
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液中各种激素能维持在一个正常生命活动要求的相对稳定的生理浓度,对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维持生物正常的新陈代谢。
各种激素的正常生理浓度有所不同,但都很低,激素是一种高效能调节物质,某种激素的偏高或偏低都有可能引起个体发育某些方面的不正常或生命活动暂时异常,表现一定的激素失调症。
几种常见的激素失调症归纳如下表:(3)用“联想对照法”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
激素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①神经调节:当体内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经过分析和综合作用以后传到下丘脑,影响下丘脑控制的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其中一种是神经直接调节激素分泌,如肾上腺髓质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就属于这类调节。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226c2d4483d049649a66583a.png)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简述什么叫反射及反射的类型(生命观念)
2.以膝跳反射为例分析反射弧的组成(科学思维)
3.简述如何训练宠物形成特定的条件反射,并总结条件反射对生物体的意义(科学
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反射的概念及类型;反射弧的结构;条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义
2.难点:反射弧的结构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较为简单,且在初中学习中已有涉及,所以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可采用师生谈话结合讨论的方法进行。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视频图片,以此烘托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神经调节教案(一)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神经调节教案(一)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f70cbdf31126edb6e1a1060.png)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神经调节教案(一)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的: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A:知道)。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
3、兴奋的传导(C:理解)。
4、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C:理解)。
5、探究“全脑学习法”。
教学重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3、教学性探究活动:“全脑学习法”初探。
教学难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教学用具:投影片:体液调节特点分析材料;反射弧模式图;神经纤维的传导模式图A、B、C;突触模式图;人的大脑左半球外侧面神经中枢图(示几个比较重要的神经中枢);第一运动区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示意图;人类大脑皮层言语区图;大脑内侧面与内脏活动有关的区域图;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比较表;课堂导学题;课堂反馈练习投影片(一)、 (二);《探究左右脑机能分工与合作的奥秘》录音带;人脑的结构模型。
教学方法:讲述、设疑、提问与学生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二、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2、反射弧(三)兴奋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A、静息时: (1)内负外正 (2)无电流B、兴奋后: (1)内正外负 (2)局部电流C、传导中:兴奋段 (局部电流) 未兴奋段 (局部电流)2、细胞间的传递:兴奋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另一个神经元) 兴奋、抑制(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言语区、内脏活动特定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上节课我们讲了体液调节,重点了解了激素对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所起的调节作用。
那么,体液调节在作用范围、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上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个材料,分析归纳出体液调节的三个特点。
(投影片出示三个特点分析材料。
)材料一: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是靠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作用的。
高中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体液调节教案1人教版 必修1
![高中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体液调节教案1人教版 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a839f1c0912a2161579290f.png)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教学目的】1、了解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两种基本形式。
2、理解体液调节的概念、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
3、理解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知道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
3、理解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
2、理解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教学过程】一、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神经调节二是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二、体液调节的概念是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的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
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三、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1、人体内的一些主要激素分类、产生部位及主要生理作用(内容见课本P85表)2、下丘脑、垂体与其它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1)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作用。
它能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性腺激素、催乳素等(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它有两方面的功能①传导兴奋,参与神经调节,②分泌激素,促进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四、激素分泌的调节1、正常发育的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都是相对稳定的。
2、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这种调节作用叫做反馈调节。
3、据图(课本P86)简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等五、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1、在激素调节中,某一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是由一种激素单独来完成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
2、协同作用(1)概念: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高中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教案 人教版 必修1
![高中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教案 人教版 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0c1767d804d2b160a4ec009.png)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教学目的】1、了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识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神经结构。
2、理解兴奋及其传导。
3、理解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4、知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5、了解植物性神经及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重点】1、兴奋的传导,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教学难点】1、兴奋的传导,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教学过程】1、神经系统的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各种神经组成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组成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1)结构:细胞体、突起(长而分支少的轴突、短而分支多的树突)(2)功能:产生兴奋,传导兴奋3、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1)神经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在一起,并能调节某项生理活动的功能区。
(2)中枢神经指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包括脑和脊髓4、神经及其分类(1)神经: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外面的髓鞘构成的结构(2)分类按解剖位置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感觉(传入)神经按功能分为: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胳肌运动运动(传出)神经植物性神经:支配内脏器官、心血管和腺体5、植物性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支配同一器官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既相互对抗又相互统一,精确协调同一器官的生理活动。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应激性是对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反应,且不一定要神经系统参与)2、反射的实例(1)脊蛙的搔扒反射(2)马戏团的狗熊耍杂技(3)经过训练的狗听到铃声泌唾液(4)刚出生的小羊吃奶(5)吃梅止渴(6)望梅止渴(7)谈梅止渴3、反射的类型(1)非条件反射(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2)条件反射(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的、需大脑皮层参与的)。
(3)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关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过程形成的,常需非条件反射来巩固和强化。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教案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d68813f242336c1fb95e5a.png)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神经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中第四章“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一大重要内容,神经调节与动物的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动物复杂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时它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①结合初中的知识,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调节的结构基础;②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和差异。
2、能力目标①通过实例的剖析,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②通过图片或动画材料的解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③通过设疑、提问、讨论、探究,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②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在本节课中,有部分内容如反射、反射弧等知识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过,学生应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而“兴奋的传导”对于学生是全新的知识,也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兴奋的传导”不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层层设疑,步步追问,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学、思考、分析、讨论,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并在此充分运用多媒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借助于它们的直观、形象、动态等多种功能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使整个知识结构一目了然三、课时的安排:由于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较多,且大多数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本节知识将分成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第二课时为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语言和内脏活动的调节。
四、教学实施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重点了解了激素对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所起的调节作用。
事实上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适应的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287933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0.png)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习目标基础梳理教材基础知识一、反射与反射弧1. 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概念:在___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_反应。
(2)结构基础:___________。
2. 反射弧:(1)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结构: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2)图中⑤的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__________等。
(3)写出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3. 兴奋(1)部位: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__________。
(2)条件:感受外界刺激。
(3)变化:由相对___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___状态。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 非条件反射:出生后无须________就具有的反射。
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吮吸反射等。
2. 条件反射(感觉不是反射,更不是条件反射)(1)概念: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反射。
如望梅止渴、老马识途等。
(2)建立条件✓条件反射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___而建立的。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______________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3)条件反射消退的意义: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____________的参与。
(4)条件反射的意义:✓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__________必不可少的。
✓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_____________的能力。
拓展学习任务1.归纳总结反射正常进行必需的两个条件?2.膝跳反射过程与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的反射过程有什么不同呢?3.条件反射的消退的实质是什么?随堂知识小测1.小萌听到上课铃声,立刻走进教室。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6ce77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9.png)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p2425,说出反射及其类型。
2.通过阅读课本p2223,概述反射弧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3.通过分析课本图25,说出条件反射的形成及意义。
【学习重难点】概括反射弧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高考链接】在高考考纲中为Ⅱ级要求,试题难度适中,常用辨析法,综合解析法来解题。
【学法指导】看课本2225页,通过阅读课本、说出反射及其类型,并概括反射弧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1)概念:在的参与下,机体对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结构基础为。
(2)实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等。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基本结构:感受器→→→传出神经→。
(2)反射产生的条件①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②反射活动中,感受器需接受一定的,产生兴奋。
3.兴奋(1)概念: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变为的过程。
(2)兴奋传导位置:在反射弧中传导,在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就具有的反射,如缩手反射等。
2.条件反射(1)概念: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而形成的反射。
(2)建立过程(参考课本图52)(3)维持条件: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4)条件反射消退的意义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过程,需要的参与。
(5)建立意义①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必不可少的。
②使机体具有更强的、和。
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1.“吃梅止渴”“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一样吗?2.分别写出下列各部分结构名称,并思考,如果但破坏下列任何一种结构,会出现什么结果?三、当堂检测1.在奥运会期间某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医生喷涂外用麻醉药处理其伤处,使他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以便能继续比赛。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教案(1)人教版 必修1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教案(1)人教版 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6091004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7.png)
神经调节(1)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能力目标1.通过“兴奋的传导〞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发学生的作图能力。
2.通过大脑皮层功能区对反射的调控作用的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大脑皮层是反射活动的高级中枢的知识,培养学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观点。
2.通过学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培养学生理解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思想观点。
●重点·落实方案重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落实方案1.多媒体课件演示兴奋传导的过程。
2.采用脑解剖模型落实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难点·突破策略难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突破策略1.多媒体课件演示兴奋的传导过程时,注意突出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回路形成、移动及突触小泡释放递质,递质对后膜的作用,形成下一神经元电位变化等环节。
2.多媒体课件演示刺激中央前回各部位,躯体的运动情况。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神经元电位变化,突触传递,中央前回与躯体运动。
2.脑解剖模型。
●学法指导本节知识与初中的“神经调节〞关系密切。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指导学生回顾有关的初中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顺利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应优先考虑。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命活动的过程,学会观察生物模型,也应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最后,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提炼知识,也应表达在教学过程中。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课1.什么是体液调节?学生回答: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调节作用最为重要,因此,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举例说明激素分泌的调节。
学生回答: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1)](https://img.taocdn.com/s3/m/8907431343323968001c9211.png)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1)
教学目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兴奋的传导、植物性神经调节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教学用具
投影仪;脑模型。
电脑动画:反射弧模式图;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小体构模式图;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作用。
投影片:神经纤维传导的投影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结合直观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高中生物 第4章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4章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d3857712af90242a895e596.png)
高中生物第4章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全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自学导引】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2、种类3、结构基础: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二、兴奋的传导1、神经元2、兴奋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基本方式:刺激神经纤维某一部位产生兴奋,引起兴奋部位膜内外正负电位交替变化产生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并进而刺激未兴奋段产生局部电流。
(2)细胞间的传递②递质:化学物质(乙酰胆碱等)③过程:神经冲动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其内的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④特点:单向传递。
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三、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1、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2、功能区:(1)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2)言语区(人类特有)(3)内脏活动中枢:①位置:皮层内侧面。
②功能:调节血压、呼吸和胃肠运动等。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见下表(2)联系【思考导学】1、艾滋病是危害人类的最严重疾病,现在人们不是“谈虎色变”,而是“谈艾色变”,试分析“谈艾色变”是属于什么反射?神经中枢是什么?感受器是什么?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有哪些变化?答案:“谈艾色变”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感受器是听觉感受器;神经冲动在传入、传出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单向传导;在突触上以递质的形式单向传导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在生物体是单向传递,决定单向传递的结构是什么?答案:在生物体内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在突触传递中神经冲动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的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树突或细胞体膜),决定了神经冲动在突触上只能单向传递。
3、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是什么?低级神经冲动的方式是什么?神经中枢各是什么?听到铃声进教室、听老师讲课按老师的引导而思考问题并作出回答和吃酸杏流唾液各属于什么反射?答案:人的高级神经冲动是条件反射;低级神经冲动是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中枢(脊髓等);听到铃声进教室是条件反射,听老师讲课按老师的引导而思考问题是条件反射,吃酸杏流唾液是非条件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第4章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1全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识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及类型。
2、识记反射弧的组成部分、通过反射弧完成反射的过程。
3、理解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4、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障碍】1、理解障碍(1)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2)如何理解兴奋的传导?(3)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有哪些主要功能区?2、解题障碍用反射弧的组成、反射的类型,兴奋传导的特点以及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解释有关的生命现象的问题。
【学习策略】1、理解障碍的突破(1)用“例证法”领会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例证法”就是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什么是反射、完成反射的过程(反射弧的结构)、反射的类型。
举例:①膝跳反射:当用小木锤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大腿股四头肌的肌腱和肌肉内部感受器接受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即膝跳反射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纤维传到效应器,引起大腿上相应的肌肉(如股四头肌)收缩,使小腿前伸,表现为小腿突然跳起;②狗吃食物分泌唾液的反射(略);③狗对铃声形成的唾液分泌反射。
通过对上述具体实例的分析,可归纳总结出:A、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B、类型:非条件反射:人和动物生下来就有的,也就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如例①、②。
条件反射:人和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
如例③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过程形成的。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是从接受刺激到发生效应,兴奋在神经系统内运行的整个途径。
包括①感受器:是把内外环境作用于机体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生物的神经冲动的换能器(如感觉神经末梢部分);②传入神经:把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通常只是一个传入神经元;③神经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某一反射的神经元的总和;④传出神经:它们是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把神经冲动从中枢传到效应器;⑤效应器:包括肌肉和腺体等组织。
如下图所示。
(2)运用“联想对照法”理解兴奋的传导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电化学的过程,是在神经纤维上顺序发生的电化学变化。
神经未受刺激时(即静息状态)。
神经细胞内外存在着离子浓度差(Na+外多内少,K+外少内多),离子在细胞内外的不平均分配是靠Na+-K+泵维持的。
Na +-K+泵的活动需要ATP供能,每消耗一个ATP可将3个Na+逆浓度梯度泵出细胞,而只将2个K+逆浓度梯度泵入细胞。
膜对Na+、K+的透性不同,Na+很难通过,K+易于通过,因而泵出的Na+很难重新通过膜进入神经细胞,而泵入的K+却可以通过膜漏出。
另外,细胞内还有很多带负电的大分子,不能穿过膜,这样就使膜内和膜外出现了电位的不同,膜外是正电性、膜内是负电性。
由于细胞内负电离子略多于正电离子,细胞外正电离子略多于负电离子,正负电互相吸引,细胞内多的负电离子和细胞外多的正电离子分别集中于细胞膜的内外两面,这样就产生了细胞膜极性,出现膜内外的电位差,称静息膜电位。
细胞膜上存在着由亲水的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物质出入细胞的管道。
神经纤维静息时,Na+管道大多关闭。
当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时,Na+管道张开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变化,Na+流入量比未受刺激时增加20倍,这一过程使膜内外的Na+达到平衡,原来是负电性的膜内暂时转变为正电性,原来是正电性的膜外变成负电性,即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此时Na+管道逐渐关闭,K+管道打开,K+顺浓度梯度从膜内流出,使膜内恢复负电性膜外也恢复正电性,即恢复原来的静息电位。
这一周期的电位变化,即从Na +的渗入使膜电位从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到K+的渗出使膜恢复到原来的外正内负,称为动作电位。
所谓神经传导就是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的顺序发生。
神经纤维某一点受到刺激,这个点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使它和它的左右邻之间出现电位差,于是左右邻的膜也都发生透性变化,也和上述过程一样发生动作电位。
如此一步一步地连锁反应而出现了动作电位的顺序传播,这就是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强度不变)。
在膜电位并未恢复到原来的静息电位时,Na+管道再遇到刺激时不能重新张开,处于失活状态,这一短暂的失活时期相当于(神经传导的)不应期。
神经完成一次传导后,要经过一个极短的不应期(0、4 ms~4 ms)的准备,才能开始第二次传导。
我们可以联想神经传导好比多米诺骨牌:第一张骨牌被推倒,各个骨牌顺序以同样的能量倒下,直到最后一张骨牌,耗能都是一样的。
如果想再来一次,就必须把骨牌全部恢复原状,也就是说,使骨牌恢复原来的位置。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特点。
兴奋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化学突触)(如下图)来传递的。
化学突触的形态特点是2个神经元之间有一宽约20 nm~50 nm的缝隙。
缝隙的前后两膜分别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缝隙的存在使神经冲动不能直接通过,而必须借助某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的参与。
当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导到末端时,突触小体膜透性发生变化,使Ca2+通过膜上的Ca2+管道大量进入突触小体,此时含递质的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的膜与突触前膜融合而将递质排出至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表面有递质的受体,递质和受体结合而使Na+大量涌入细胞,于是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神经冲动发生,并且此兴奋沿着这一神经元的轴突传导出去。
可见,化学突触是定向传导的,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轴突)传向突触后神经元(树突及胞体)而不能反向,因为只有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能产生递质,突触后神经元不能产生递质,只能接受递质而发生反应。
虽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但是由于在动物体内,神经接受刺激的地方一般是神经末端,并且,更重要的是在神经纤维彼此接头的地方(突触),兴奋是单向传导的,因而兴奋只能朝一个方向运行。
(3)运用“图解法”理解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成人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可达2200平方厘米,约有140亿左右的神经细胞,大脑皮层有和机体各部位相对应的功能代表区,即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
这些功能定位还有管理躯体和内脏器官运动的高级神经中枢,也有感觉躯体和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高级神经中枢如下图(1)。
各功能代表区可进一步划分为控制身体一定区域的部分。
这些部分不是无秩序地随机排列的,而是有一定的格局的。
躯体感觉区的左部各点的安排正好画出了身体右侧的全部,躯体感觉区右部的各点的排列也正好画出了身体左侧的全部。
不同动物的各区大小也都不一样,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动物的感觉和运动机能的特点。
如下图(2)(1)(2)(4)运用“图表对比归类法”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通过对比找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主要表现为激素调节)的联系首先表现在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控制。
神经系统可直接控制内分沁腺的分泌,也可通过控制垂体分泌促激素,间接控制一些内分泌腺的分泌。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其次表现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作用。
如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系统兴奋的改变又反作用于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2、解题障碍的突破运用“类比分析法”分析解释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生命现象。
[例1]下列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多,这是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调节的结果。
(2)某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举起哑铃,附在手臂上的记录仪器经a时间后,测得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在一次训练中,教练趁运动员不备,用针刺其手臂,运动员手臂收缩,经b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
请分析回答:①在a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_________。
在b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_________。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C、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D、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②a时间_________b时间A、>B、<C、=D、≥解析:用“类比分析法”解。
首先对问题对象进行类比,本题涉及生命活动调节的两种方式的联系和区别,两种类型反射的神经中枢的位置区别及反射弧等知识。
(1)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既受神经系统的直接控制,也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2)①躯体运动中枢(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
前者是条件反射,应有大脑皮层参与,感受器是眼;后者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感受器是皮肤。
答案:(1)神经体液(激素)(2)①B D ②A[例2]下图表示高等动物4种不同的生理调节,请回答:(1)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是属于_________过程。
(2)人进食后血糖的调节是属于_________过程。
(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是属于_________过程。
(4)日照变长促使多数鸟类开始产卵属于_________过程。
解析:用“类比分析法”解。
遇到这样的问题要认真审题和思考进行知识类比。
首先将A~D进行知识归类。
A表示神经调节;B表示激素调节;C、D都表示神经体液调节。
故为C;(3)为条件反射,“食物”为条件刺激,属神经调节,故为A;(4)鸟类受到日照刺激,在神经系统的影响下,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又能刺激性腺分泌雌性激素,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雌性生殖器官发育并产生生殖细胞(产卵)。
故为D。
答案:(1)B (2)C (3)A (4)D[例3]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解析:用“类比分析法”解。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知识点。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本题中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因此感受器能够把针刺这个刺激转变为兴奋并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可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但由于传出神经受损,因此无法控制效应器产生运动。
答案:B发散:如题干改为传出神经和中枢完整,而传入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将能运动,但针刺无感觉。
【同步达纲练习】1、下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2、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___(正、负或零)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