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化工原理少许时

合集下载

华东理工化工原理第一章01

华东理工化工原理第一章01

连续性假定 -- 流体是由无数质点组成的,彼此 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目的:用微积分描述流体的各种参数
1.1.2 考察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拉格朗日法---选定流体质点,跟踪质点描述 状态参数 欧拉法---选定空间位置,考察区域内不同质点 状态与时间关系 ① 轨线与流线的区别(录像) 轨线 - 同一流体质点在 不同时刻 所占空间位置 的连线 流线 - 同一瞬时不同流体质点 的速度方向连线
PA

PB
= ( ρi − ρ ) gR
上式表明:当压差计两端的流体相同时, R直接反映的是虚拟压强差。
PA - PB = ( ρi - ρ ) gR - ( z A - z B ) gR
拓展:
2.4.2 烟囱拔烟:
pA= p2 +ρ冷gh pB= p2 +ρ热gh 由于ρ冷>ρ热, 则pA>pB 所以拔风 烟囱拔风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流水的有无是静力学问题 流水的多少是动力学问题 判据是看z大小,还是p大小? 同一水平高度比压强 p左=pA+ρgzA=PA p右=pB+ρgzB=PB
已知:ρA = ρB = ρ, ρi > ρ, 解:
= Hg ( ρi – ρ )
求: R 和 H 、pA 和pB间的关系;
PA – PB = Rg ( ρi – ρ )
ρHg = ?
2.3.2 基准 绝对压强:以绝对真空为基准 表压、真空度:以大气压为基准 表压 = 绝对压-大气压 真空度 =大气压-绝对压
表压 = 绝对压 - 大气压 真空度 = 大气压 - 绝对压
2.4 静力学方程的工程应用 2.4.1 测压: ① U型测压管 已知:R=180mm, h=500mm 求:pA=? (绝压),(表压)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上下册合集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上下册合集

化工原理(上册)小结第一章 流体流动管路计算 伯努利方程 流动阻力(直管阻力、局部阻力)Vs=Vs 1+Vs 2 连续性方程 静力学方程 流量计 λ~Re压强p (绝对压强、表压、真空度)、流速u 雷诺数Re 、粘度μ、流动类型(滞流、湍流、过渡流)、摩擦系数λ、流动阻力(∑h f 、H f 、∆p f )、有效功We 、有效压头He 、有效功率Ne第二章 流体输送设备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气缚现象)基本方程式(H ∞~Q 、β、n 、D )性能参数(Q 、H 、η、N )和特性曲线(H~Q 、η~Q 、N~Q )离心泵 性能改变和换算(ρ、μ、n 、D )气蚀现象和允许吸上高度(允许吸上真空度、汽蚀余量)液体输送设备 工作点与调节(流量调节、并联组合、串联组合)类型和选择其他泵(往复泵、计量泵、旋转泵、旋涡泵)气体输送设备和压缩设备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沉降速度u t重力沉降降尘室(V s ≤blu t )沉降离心沉降速度、分离因素 临界直径f (D,Vs )离心沉降 原理 分离效果旋风分离器 性能 分离效率(总效率、粒级效率)型式 压降恒压过滤方程式及应用(K 、q e 、θe 、k 、s 、υ)过滤 过滤设备:板框过滤机、叶滤机、转筒真空过滤机(原理、操作、生产能力)滤饼洗涤(横穿法、置换法、θw 、w d dV ⎪⎭⎫⎝⎛θ、Ed dV ⎪⎭⎫ ⎝⎛θ)第四章 传热传热计算 ()()c c pc c h h ph h mr W t t c W Q r W T T c W Q t KS Q 1221−=−=∆=放吸i o si so m o i i o o o d d R R d bd d d K ++++=λαα11 1212ln t t t t t m ∆∆∆−∆=∆n e i i R d Pr 023.08.0λα=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夹套间壁 蛇管类型 混合 套管 固定管板蓄热 列管 U 型管换热器 新型换热器 浮头式间壁式换热器传热的强化途径第五章 蒸 发蒸发器:生产能力Q 、生产强度U (强化途径)、结构单效蒸发:Δ、W 、D 、D/W多效蒸发:操作流程(优点、缺点、应用场合)多效蒸发和单效蒸发的比较(多效:Δ大、D/W 小、Q 小、U 小)化工原理(下册)小结蒸馏:平衡蒸馏、简单蒸馏、间歇蒸馏、相对挥发度、理论板、恒摩尔流、回收率、回流比、进料热状况参数、全回流、最小回流比、板效率、理论板当量高度吸收:亨利系数、溶解度系数、相平衡常数、分子扩散、菲克定律、漂流因素、扩散系数、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吸收速率方程式、吸收系数、气膜控制、液膜控制、回收率、液气比、脱吸因素、等板高度、传质单元高度、施伍德准数、施密特准数、伽利略准数蒸馏及吸收塔设备:板式塔1.塔板类型:泡罩塔板、筛板、浮阀塔板的特点2.流体力学性能: 塔板压降、液泛、雾沫夹带、漏液、液面落差影响因素、负荷性能图3.浮阀塔设计:理解4.塔板效率的表示法及影响因素填料塔1.填料特性:比表面积、空隙率、填料因子(干填料因子,湿填料因子)2.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压强降(恒持液区、载液区、液泛区、载点、泛点)、液泛(影响因素:填料特性、流体的物理性质、液气比)、润湿性能3.填料塔的计算、附件、与板式塔的比较:了解干燥:干燥系统的热效率、等焓干燥、非等焓干燥、平衡水分、自由水分、结合水分、非结合水分、恒定干燥条件、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

2010华东理工考研化工原理回忆版

2010华东理工考研化工原理回忆版

在发帖前,我想说明一下我的发帖目的。

去年的七月我开始了考研复习,当我复习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工原理时,我急需真题和真题解答,于是我上网搜索,但是结果很让我失望,很多人很多机构专门卖真题和解答,卖得很贵,我咨询的一家机构的10年的题加解答总共要花200多块,而且要我先付款,我当时真的很郁闷,于是从那时候起,我就暗下决心,要把2010年的化工原理真题记忆下来,供大家分享。

昨天下午我考完了,一回来我就开机把我记忆的东西全写在word里,但是昨天太累很早就睡了,今天才编辑好。

其中问答题我把答案也发上去了,有图的答题,我用CAD绘制的,稍后我会把PDF格式的传上来。

一、简答题(10道题的顺序可能和真题不一样,但是内容一致):1.等板高度HETP的含义是什么?答:分离效果相当于一块理论板的填料塔高度。

2.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答:活性炭,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土,沸石分子筛,吸附树脂等。

3.萃取溶剂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1.与物料中B组分不互溶;2.对组分A具有选择性溶解。

4.何谓载点,泛点?答:载点:气液两相流动的交互作用开始变得比较显著的操作状态;泛点:气速进一步增大至压降陡增,在压降-气速曲线图表现为曲线斜率趋于垂直的转折点。

5.搅拌器应具备哪两种功能?强化搅拌的工程措施有哪些?答:功能:1.产生总体流动;2.产生湍动或剪切力场。

措施:1.提高转速;2.阻止液体圆周运动,如加档板,搅拌器离心或者倾斜安装;3.安装导流筒,消除短路,死区。

6.非牛顿型流体中,塑性流体的特点?答:只有施加的剪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才开始流动,流动后多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少数也具有剪切增稠特性。

7.临界含水量受哪些因素影响?答:1.物质本身性质,结构,分散程度;2.干燥介质条件:气速,温度,湿度。

8.液体沸腾的另个必要条件?答:1.过热度;2.汽化核心。

9.什么是自由沉降速度?答:重力作用下,沉降速度的增大,颗粒受阻力增大,当阻力等于其重力时的速度。

化工原理实验上册 知识点总结 归纳 华东理工大学 华理 实验考试适用

化工原理实验上册 知识点总结 归纳 华东理工大学 华理 实验考试适用

化工原理实验上册知识点归纳Veeny量纲分析法量纲分析法是通过将变量组合成无量纲数群,从而减少实验自变量的个数,大幅度地减少实验次数,不需要对过程机理有深刻全面的了解。

可以由π定理加以证明。

缺点是降低的工作量有限、实验结果的应用仅限于实验范围,无法分析各种变量对过程的影响。

过程分解与合成法将一个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联系较少或相对独立的子过程,再联系起来。

优点是从简到繁,先局部后整体,大幅减少试验次数。

n^a+n^b 缺点是子过程的最优不等于整个过程的最优。

数据处理:列表法、图示法(座标分度比例的确定)、数学函数法。

误差:系统误差(一起、环境)、随机误差(不可控、肉眼,波动)、过失误差压力:液柱式压力计:U型(倒U型)液柱压力计、单管液柱压力计、倾斜式压力计优:精度高弹簧式压力计:弹簧管、膜式微压计、波纹管式优:范围大、结构简单、便宜。

缺:受温度影响。

电气式压力计:快速变化的。

稳定:3/4 不稳定:1/3—2/3温度:接触式:热膨胀(玻璃液体、杆式精度不高)、热电偶、热电阻非接触式:热辐射式高温计流量:速度式流量计:孔板和文丘利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小流量)、涡轮流量计。

粘度高:耙式体积式流量计:湿式气体流量计、皂膜流量计(气体,小流量)质量式流量计:直接式,补偿式。

不受压强、温度、粘度等影响。

实验内容:在管壁相对粗糙度ε/d 一定时,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的摩擦阻力,确定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之间的关系:测定流体流经阀门或弯头及其它管件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ξ。

要求掌握用因次分析法处理管路阻力问题的实验研究方法,并规划组织实验测定λ和Re;流量—阀门开度流速—流量计ΔP:2个压差计密度:温度计再配上变频器、水槽、泵、阀门、管件等组建成以下循环管路。

计算:u=q/A Re=μρdu 得Re h f =22u d l P ⋅⋅=∆λρ 得λ与h f 同理h ζ2u P 2ζρ∆=得ζ 为什么本实验数据须在对数坐标纸上进行标绘?答:对数可以把乘、除因变成加、减,用对数坐标既可以把大数变成小数,又可以把小数扩大取值范围,使坐标点更为集中清晰,作出来的图一目了然。

化工原理陈敏恒(少学时)第三版前半部分期中复习 概念部分

化工原理陈敏恒(少学时)第三版前半部分期中复习 概念部分

化工原理课程期中复习概念部分绪论1.合成氨223+32N H NH ←−−−−−−→高温、高压、催化剂(1) 原料气制备:将煤、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2) 净化: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3) 氨合成: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

※2.对物料进行大规模的物理或化学加工的过程称为化学工业生产过程, 简称化工过程。

3.尽管用不同原料生产不同的产品的化工过程相差很大,但它们都是由若干个简单过程(单元操作)按一定 的顺序和方式组合而成的。

单元操作:指在各种化工过程中,遵守同一基本原理,所用设备相似,作用相同,仅发生物理变化过程的那些操作,称为单元操作。

包括两个方面:过程与设备。

化工原理的目的:满足工艺要求。

4.单元操作特点:(1) 都是物理加工过程。

(2) 都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共有操作。

(3) 用于不同化工生产过程的同一单元操作,其原理相同,设备通用。

5.单元操作主要分类动能传递:流体输送、沉降、过滤、离心分离、搅拌、固体流化态等 热量传递:加热、冷却、蒸发质量传递蒸馏、吸收、吸附、萃取、干燥、结晶、膜分离6.重要基本概念(1)物料衡算——质量守恒定律稳定过程中:进入的物料量=排出的物料量(2)能量衡水——能量守恒定律稳定过程中;进入的能力=排出的能量(3)平衡关系——说明过程进行的方向和所能达到的极限在一定的T、P下,相平衡的两浓度有着确定的关系反应能否进行以及方向和极限(4)过程速率——快慢程度,关系到生产过程设备的大小过程速率=过程推动力/过程阻力推动力:压差、温差、浓差(5)经济核算第一章流体流动和输送机制1.连续性假定:把流体视为由无数个流体质点(或流体微团)所组成,这些流体微团紧密接触,彼此没有间隙。

2.质点:宏观上足够小,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微观上足够大,比分子平均自由程大得多。

3.体积力:作用于每个质点,与质量成正比,又称质量力。

华理化工原理实验步骤(少学时)

华理化工原理实验步骤(少学时)

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1、关闭出口控制阀,打开三个平衡阀、引水阀;开关三次放气阀,待装置充满水后关闭引水阀,控制阀启动;引水、放气理由:启动泵时需要放气,否则会发生气阻。

打开平衡阀理由:平衡水压防止压差传感器单侧受压损坏。

2、控制阀开足、关死3次,各压差计上放气阀打开10s,关闭,重复3次;理由:控制阀开关以排气,使管路充满水;开关放气阀,使压差传感器充满水。

3、关闭3个平衡阀,从大流量往小流量开始测试(大流量冲掉污物),共测15组数据。

二、对流给热系数的测定实验1、关闭自动采集阀,打开放气阀,打开蒸汽加热开关几分钟,打开流量调节阀至22.23m3/h,上下壁温升至60℃时,立即关闭放气阀;2、当T=105℃,停止加热(自动控制);3、当空气流量为20、15、10、5m3/h时分别测定数据。

三、吸收塔的操作和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实验1、打开液体吸收剂流量计,将压力定值器调至0.02MPa,打开空气流量计开到400L/h,吸收液流量计开到2L/h;2、当气液传质平衡时(出口温度不再上升)抽取进、出口气体试样,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浓度,(先抽取y2,后抽取y1)取样30mL;3、改变液体吸收剂流量计,平衡后,取样分析;4、改变空气流量计为600mL/h,平衡后,取样分析。

四、精馏塔的操作和全塔效率的测定实验1、全回流操作:再沸器内加入4L10%浓度原料,用两根3KW电加热棒加热;2、通过控制L流量计使塔顶冷凝器液面保持在1/3视镜处;控制塔釜液面没过电加热棒;3、15—20min稳定后,在XD 、XW处取样口取样,冷却到20℃,检测浓度;4、部分回流操作:打开F,向下加料版加料,操作中随时观察和记录塔釜压强、灵敏板操作温度及塔釜液位的变化,及时调节控制;5、获得1000mL产品;6、实验结束后,停止加热,塔釜温度冷却至室温后,关闭冷却水。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讲稿和ppt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讲稿和ppt
力运动
1.固动,流静 2.固静,流动 3.固动,流动
阻力—曳力是一对力 流体受到固体给的力—阻力 固体受到流体给的力—曳力
静止流体中:
曳力=形体曳力+表面曳力
2.3 曳力和曳力系数
d p uρ
对于球体,爬流时( Re p =
µ
<2)
Stokes 理论解: 表面曳力=2πµdpu 形体曳力=πµdpu 表面曳力为主 斯托克斯定律 Fd=3πµdpu
非爬流时如何? 按牛顿定律:F与单位 时间产生的动量有关
单位时间排开流体的量 m=Apuρ Ap指向下的最大投影面积 设排开速度u2与下落速度u成正比, 则FD∝mu∝Apρu2 2 定义曳力系数ζ ρu FD = ζAp ζ~ Rep
2
实验测定
用三段曲线来表示ζ~关系 24 ζ = Re<2 Re
6 4 2 4d p g ( ρ p − ρ ) ut = 为一般计算式 3 ρζ 6
p p p p
Re<2时, 斯托克斯区 π d 3 ( ρ − ρ ) g = 3πd µu p p p t 得
2 dp (ρ p − ρ )g ut = 18 µ
6
影响因素
ut是颗粒与流体的综合特性。 ut采用了极限处理方法
②强放热反应
③沙子炉石油热裂解
5 气力输送 1.优点:①密闭 ②不受地形的限制 ③连续化 ④结合其它操作 稀相输送:固气比小 密相输送:固气比大
2.输送装置 ①真空吸引式
②压送式
③吸-压回转式
改进判据: d p ut ρ 4d p ( ρ p − ρ ) g 由 Re = 和ζ = µ 3 ρut2 恰当组合,消去待求变量 组成新判据 2 ζRe 可消去ut ζ/Re2可消去dp

12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_801_回忆版

12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_801_回忆版

2012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回忆版一、简答题1、说明精馏塔塔顶产品组成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2、写三种常用工业吸收剂3、什么是剪切稀化现象4、蒸发中温度下降的原因5、溶质渗透理论中的0τ是什么意思?已知D , y k 如何表达?6、萃取中的a K 是什么意思?1=a K 能否分离?7、四组分如何分离要几个塔?有几种流程?8、恒速干燥湿物料表面温度是什么温度,为什么9、何谓再结晶现象10、空气加热,相对湿度由50%变为30%,考察湿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的变化(上升,下降,不变,不确定)二、流动A 、B 敞开两水槽m z a 5=,m z b 13=,总管直径cm d 8=,m l 10=,支管1,cm d 41=,m l 361=,支管2,cm d 82=,m l 362=,泵的有效压头m 1.19,泵的效率70℅,0182.0=λ问题1、各支管的流量2、泵的功率3、关闭支管1,单泵的特性方程为25102.315v e q H ×−=,两个泵并联求管路流量三、传热饱和水蒸汽加热冷气体,管数250根,直径mm mm 5.225×=ϕ冷气体流量h kg /7200,走管内,进口温度25℃,出口问温度85℃,冷凝给热系数K m W ⋅×=241/101α,管内污垢热阻K m W R ⋅=21/0004.0,导热系数K m W ⋅×=−22/1085.2λ,物料性质K kg kJ C P ⋅=/1 ,SmPa ⋅×=−21098.1µ问题1、蒸汽冷凝量 2、总传热系数和管长3、如果与15根管堵塞无法工作,且饱和水蒸汽的温度为110℃,其他条件不变,求总传热系数和出口温度四、吸收填料塔高8米,水蒸气解吸苯洗油,液体进口h kmol L /300=,苯含量0.1,解吸效率95=η℃,气液比为最小气液比的1.4倍,相平衡关为x y 0.3=,液相阻力控制问题1、求单元传质高度2、如果水蒸气量为h kmol L /100=,其他条件不变,求出口液体浓度五、精馏进料流量h kmol F /100=,轻组分含量0.4,泡点进料,轻组分回收率为0.97,重组分回收率0.98,相对挥发度为2.9,塔顶以60℃回流,流量为h kmol /96,在塔顶组成下,泡点80℃,.../5000kJ C mp =,...../400000kJ r =问题1、塔顶量和塔釜量及其组成2、最小回流比和实际回流比3、精馏段和操作线方程4、如果设计人员在第三块理论版上进料,试分析此方案是否可行,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若可行请求出完成任务的理论板数。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钟理版)(华南理工大学课本)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钟理版)(华南理工大学课本)

第一章 流体流动习题解答1-1 已知甲城市的大气压为760mmHg ,乙城市的大气压为750mmHg 。

某反应器在甲地操作时要求其真空表读数为600mmHg ,若把该反应器放在乙地操作时,要维持与甲地操作相同的绝对压,真空表的读数应为多少,分别用mmHg 和Pa 表示。

[590mmHg, 7.86×104Pa]解:P (甲绝对)=760-600=160mmHg 750-160=590mmHg=7.86×104Pa1-2用水银压强计如图测量容器内水面上方压力P 0,测压点位于水面以下0.2m 处,测压点与U 形管内水银界面的垂直距离为0.3m ,水银压强计的读数R =300mm ,试求 (1)容器内压强P 0为多少?(2)若容器内表压增加一倍,压差计的读数R 为多少?习题1-2 附图[(1) 3.51×104N ⋅m -2 (表压); (2)0.554m] 解:1. 根据静压强分布规律 P A =P 0+g ρH P B =ρ,gR因等高面就是等压面,故P A = P B P 0=ρ,gR -ρgH =13600×9.81×0.3-1000×9.81(0.2+0.3)=3.51×104N/㎡ (表压) 2. 设P 0加倍后,压差计的读数增为R ,=R +△R ,容器内水面与水银分界面的垂直距离相应增为H ,=H +2R∆。

同理, ''''''02Rp gR gH gR g R gH gρρρρρρ∆=-=+∆--000p g g p p 0.254m g g 10009.81g g 136009.812R H R ρρρρρρ⨯∆⨯⨯,,,4,,-(-)- 3.5110====---220.30.2540.554m R R R ∆,=+=+=1-3单杯式水银压强计如图的液杯直径D =100mm ,细管直径d =8mm 。

化工原理实验上册 知识点总结 归纳 华东理工大学 华理 实验考试适用

化工原理实验上册 知识点总结 归纳 华东理工大学 华理 实验考试适用

化工原理实验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华东理工大学华理实验考试适用化工原理实验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华东理工大学华理实验考试适用8、吸收(气液)实验内容:测定填料吸收塔气液传质系数,考察气体流量、吸收剂流量和温度的变化对吸收效果和传质系数的影响。

1、要求熟悉填料吸收塔的基本结构、装置流程和正常的水力学操作状况;收集塔壁附近的液体空气穿越丙酮,使其溶解在液膜(液体在填料表面形成),溶解过程放热,所以低温,高压。

2、了解工业常用散堆填料和规整填料的基本性能;填料分类:散堆填料(拉西环、阶梯环、鲍尔环、矩鞍形、环矩鞍)规整填料(孔板波纹填料、丝网波纹填料填料的作用:增大汽液接触面积;增大汽液接触面的湍动程度。

填料性能评价指标:比表面积↑、空隙率↑、压降↓3、掌握并分析吸收剂的三要素(流量、温度、组成)对吸收效果的影响规律高流量G,低温,低浓度,有利!4、规划组织实验测定传质系数并分析判断传质阻力的控制步骤。

9、精馏(液液)实验内容:在全回流操作条件下测定精馏塔的全塔效率,在部分回流的情况下连续操作,分离乙醇体积浓度为15%的乙醇水混合液,要求获得500mL合格的塔顶流出产品(乙醇体积浓度大于93%),塔釜排出的残液中乙醇体积浓度要小于2%。

1、要求熟悉板式塔的基本结构、装置流程和正常的水力学操作状况;总体逆流,板上错流。

避免漏液,液泛。

利用液相中不同组分挥发度不同。

物料守恒,能量守恒,气液复合精馏操作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回流比;塔顶温度、压力;进料温度,组分组成;塔底再沸器回流温度,组分组成;整体塔的塔板数;中间循环回流及抽出物料等等,但最主要因素有下面几点:(1).物料平衡的影响和制约在精馏塔的操作中,需维持塔顶和塔底产品的稳定,保持精馏装置的物料平衡是精馏塔稳态操作的必要条件。

通常由塔底液位来控制精馏塔的物料平衡。

(2)、塔顶回流的影响回流比是影响精馏塔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生产中经常用回流比来调节、控制产品的质量(3).进料热状况的影响当进料状况(xF和q)发生变化时,应适当改变进料位置,并及时调节回流比R。

化工原理 少学时 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 少学时 思考题答案
(1)试画出容器内部受力示意图(用箭头的长短和方向表示受力大小和方向); (2)试估计容器底部内侧、外侧所受的压力分别为多少?哪一侧的压力大?为什么?
题 4 附图
题 5 附图
答 4.1)图略,受力箭头垂直于壁面、上小下大。
2)内部压强 p=ρgh=1000×9.81×0.5=4.91kPa;
外部压强 p=F/A=10/0.008=1.25kPa<内部压强 4.91kPa。
答 7.R=R’,因为 U 形管指示的是总势能差,与水平放还是垂直放没有关系。
题 7 附图
题 8 附图
问题 8. 理想液体从高位槽经过等直径管流出。考虑 A 点压强与 B 点压强的关系,在下列三个
关系中选择出正确的:
(1)pB < pA (2)pB = pA+ρgH (3)pB > pA 答 8.选(1)pB<pA;因为管道出口通大气,出口压力等于 pA,而 B 处的位置比出口处高, 所以,压力较低。
通常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 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 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温度上升,分子间的引力下降,粘度下降。 问题 3 静压强有什么特性? 答 3. 静压强的特性: ①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 面的压力;②作用于任意点所有不同方位的静压强在数值上是相等的;③压强各向传递。 问题 4. 图示一玻璃容器内装有水,容器底面积为 8×10-3m2,水和容器总重 10N。
问题 9.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答 9.流动是否存在流体速度 u、压强 p 的脉动性,即是否存在流体质点的脉动性。

华东理工化工原理简述题整理

华东理工化工原理简述题整理

一章流动1999--何谓轨线、流线,为什么流线互不相交轨线是某一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描述的是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拉格朗日)流线表示的是同一瞬间不同质点的速度方向联线,描述空间任意定点的状态由于同一点在指定某一时刻只有一个速度,故各流线不会相交。

2000--动能校正系数α为什么总是大于,等于1根据α=⎰A33u Au1d A ,可知流体界面速度分布越均匀,α越小。

可认为湍流速度分布是均匀的,代入上式,得α接近于12001--2004因次分析法规化试验的主要步骤:(1)析因实验——寻找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 (2)规划试验——减少实验工作量(3)数据处理——实验结果的正确表达2001—何谓流体流动过程中稳定性、定态性稳定性是指系统对外界扰动的反应定态性是指有关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002--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否存在流速u ,压强P 的脉动性,即是否存在流涕质点的脉动性2002--2005非牛顿流体中塑性流体的特点只有当施加的剪应力大于某一临界值(屈服应力)后才开始流动2003--什么是流体流动的边界层,边界层分离条件是什么流速降为未受边壁影响流速的99%以内的区域为边界层,即边界影响未及的区域。

条件:剪应力消耗动能;流道扩大造成逆压强梯度2003--非牛顿流体中震凝性流体的特点粘度随剪切力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大2004--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应用于流体流动时,二者关系如何?当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于实际流体时,由于流体的粘性导致机械能的耗损,在机械能恒算式中将出现H f 项,但动量守恒只是将力和动量变化率联系起来,未涉及能量和消耗问题2006--何谓泊谡叶方程,其应用条件有哪些△℘=32μu L /d2不可压缩流体在直圆管中做定态层流流动时的阻力损失计算2006--非牛顿流体中假塑性流体的特点:在某一剪切率范围内,粘度随剪切率增高而下降2007--静压强有什么特征①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力②作用于任意点所有不同方位的静压强在数值上相等③压强各向传递1--什么是连续性假设?质点的涵义是什么?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质点是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2--涨塑性在某一剪切范围内表现出剪切增稠现象,即粘度随剪切率增大而升高3--触变性,随τ作用时间延续,d u/d y增大,粘度变小。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5
ρ=
M T0 p 29 273 = × = 1.206kg / m 3 22.4 Tp 0 22.4 293
液体密度通常可视作不可压缩流体,认为它只与温度有关。液体密度可查教材附录。 2.压强换算 单位换算:压力可以用流体柱高度来表示,它们的换算可以用下式
p = ρgh
2 2
1-6
此外,压力的单位除 Pa(=N/m )外,有 kgf/cm ,atm,等等。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基准换算:压力分为绝压、表压、真空度。压力表读数就是表压,即绝对压力比大气压 高出多少; 真空表读数就是真空度, 即绝对压力比大气压低多少。 真空度实际上就是负表压。 例2 2MPa(表压)压力等于几公斤压力,相当于几米水柱。 解:绝对压力为
5
图 1.3 量。
风量的测定
3
已知指示剂为水,R 为 20mm,风机吸入管直径为 300mm,空气密度为 1.2kg/m ,求风机的风 解: 先取图 1.3 中所示的 1-1 和 2-2 截面, 注意截面选取在垂直于流动方向, 且在均匀流段、 已知数最多。1-1 截面为大截面,可视作速度为零。由 1-1 至 2-2 排柏努利方程
三、阻力损失
1.流体流动类型 流体流动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层流和湍流。圆直管内流体的层流和湍流在很多方 面存在着区别,如速度分布、流动阻力、传热传质速率等方面,但是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存在 流体质点的脉动性。 流体流动类型的判据是雷诺数
Re =
duρ
µ
=
dG
µ
1-9
对于液体,计算 Re 数时采用 duρ/μ比较多,而对于气体,采用 dG/μ更为方便。 流体流动类型通常可用三区两类型概括。当 Re<2000 时,为稳定的层流区;当 Re>4000 时,为稳定的湍流区;当 2000<Re<4000 时,为过渡区,有时为层流,有时为湍流。 雷诺数对于后续的学习内容很重要,时常会遇到,它的物理意义可以分析如下: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华东理工-华理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华东理工-华理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华东理工-华理引言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

本文是一个化工原理实验的实验报告,实验地点为华东理工大学华理实验室。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和纯化,学会化工实验中基本的分离技术,并掌握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化工实验中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蒸馏、结晶、萃取、吸附等。

本次实验主要采用蒸馏法和结晶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蒸馏法蒸馏法是根据液体不同的沸点来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实验中,将混合溶液加热,在不同的沸点处收集蒸馏液,通过冷凝转化为液体。

较低沸点的组分首先蒸发,较高沸点的组分后蒸发,从而实现对混合溶液的分离。

结晶法结晶法是通过溶解度的差异使混合的溶质分离。

实验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在溶液中添加稳定剂,使其溶解度降低,然后通过冷却或加热使其结晶沉淀。

通过过滤和洗涤,可以分离出纯净的溶质。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2.将混合溶液加入蒸馏仪中,并搭建好蒸馏装置。

3.开始加热混合溶液,收集蒸馏液。

4.观察收集到的蒸馏液的性质并记录。

5.将蒸馏液通过冷凝管冷却并转化为液体,收集在容器中。

6.开始结晶实验,将蒸馏液加热至适当温度。

7.添加稳定剂,使溶液开始结晶。

8.冷却溶液,观察结晶沉淀的过程。

9.过滤结晶沉淀,将纯净的溶质收集。

实验结果经过蒸馏和结晶两次分离和纯化实验,成功得到了纯净的溶质。

通过观察和检测,确认了溶质的纯度和物理性质符合实验预期。

分析与讨论本次实验中采用了蒸馏和结晶两种常见的分离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分离原理,并学习到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化工原理实验的理解。

结论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

本次实验通过蒸馏法和结晶法的操作,成功实现了对混合溶液的分离和纯化。

从实验结果来看,得到的纯净溶质符合实验预期,说明实验操作和分离技术的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智慧树答案化工原理(下)(华东理工大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化工原理(下)(华东理工大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答案:气膜2.逆流吸收操作,今吸收剂温度升高,其他入塔条件都不变,则出口气体浓度y2,液相出口浓度x1 ()。

答案:y2增大,x1减小3.吸收操作中,若1/Ky=1/ky+m/kx,当气膜控制时,Ky≈( );当液膜控制时,Ky≈ ( )。

答案:ky ;kx/m4.答案:5.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而入口气体量增加,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其出口气体组成y出将(),出口液体组成x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答案:A,A, 6.操作中逆流吸收塔,x进=0,今入塔y进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均不变,则出塔y出(),回收率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答案:A,C第二章1.A、B两组分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方法加以分离,是因为A沸点低于B沸点,所以造成挥发度差异。

答案:错2.答案:对3.恒摩尔流假定成立的主要前提是分子汽化潜热相近,它只适用于理想物系。

答案:错4.若精馏过程采用过热蒸汽状态进料,q线方程的斜率>0。

答案:对5.精馏设计时,保持F,xD,xw一定,采用xf1<xf2两种料液时,则最小回流比Rm2(对应xf2)必大于Rm1(对应xf1)。

答案:错6.精馏理论板图解时与下列参数:F,xf,q,R,α,xD,xw中的α无关。

答案:错7.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3,这绝不可能。

答案:对8.设计时,若回流比R上升并不意味D下降,操作型中也可能有类似情况。

答案:对9.在多组分精馏中,规定分离要求时,塔顶、塔底产品中的各组分浓度可以全部规定。

答案:错10.同样的进料,对不同的分离方案而言,关键组分是不同的。

答案:对11.答案:12.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答案:操作线与q线13.精馏塔设计时,理论塔板数与下列哪些参数无关___________。

答案:原料量F14.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汽相中的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由于 ________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第四章01a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第四章01a

d ea d ev d es
1.5
dea≤dev≤des
例1 边长为L=4mm的正方体颗粒 求:dev、des、dea、ψ、a 解: π 3 3
VL 6 d ev
d ev L3 6 4 1.24 5mm π
2 S 6 L2 πd es
d es L
6 4 1.38 5.5mm π
2
黏性项
惯性项
惯性力 Re 粘性力
Re’< 3时,可忽略惯性项 Re’> 100时,可忽略黏性项
3.4 影响床层压降的因素 ①操作:u ②物性:ρ, μ ③设备:ψ , dm ,ε 1)操作变量 u 低Re’时 u; 高Re’时 u 2 2)流体物性 ρ, μ 低Re’时 u与无关 与无关 高Re’时 3)床层特性 ε, α 对ε异常敏感;而ε可变性 : . . L L 大,可靠性差。

4 例:对球体颗粒(均匀颗粒) 最松散规则排列ε =0.48 最紧密规则排列ε =0.26 而填充方式的影响最大。
D2 H
例:与dp无关
πd / 6 1 0.48 d
3 p 3 p
与dp分布有关 ②床层的各向同性
A空 隙 V空 隙 = = A床 层 V床 层
uA床 层=u1 A空 隙 。 u u1
模型与原型表面积要相等细管的内表面积等于床层颗粒的全部表面空隙容积相等细管的全部流动空间等于颗粒床层的空隙容积将原型简化成一组平行细管细管直径de32流体压降的数学模型根据上述假定4?流通面积4?流动空间de润湿周边润湿表面4?v4?d床ea1??va1??床2??leu1uh?uf1?de2???le1??a2?1??a2?3?u?3?u得l8l???l?e8l???p重力可以忽略时l?l33模型的检验和模型参数的估值32?ul细管层流??21e泊谡叶方程de22??la1??22得2e3?uka1???ull??3实验得康采尼方程??5a21??2?ul?3du??u定义床层雷诺数ree14?a1???k????适用范围

华东理工大学历年化工原理简答题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历年化工原理简答题答案

1997简答题答案1. 搅拌器应该具有哪两种功能?为达到均匀混合,搅拌器应具有两种功能:即在釜内形成一个循环流动,称为总体流动;同时希望产生强剪切或湍动。

液体在容器内做循环运动,搅拌器对单位流体所提供的能量必全部消耗在循环回路的阻力损失上,增加循环回路的阻力损失即提高液流的湍动程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提高搅拌器的转速,搅拌器可以提高较大的压头;阻止容器内液体的圆周运动:在搅拌器内加挡流板,破坏循环回路的对称性。

安装导流筒来抑制圆周运动的扩展,严格控制流动方向,既消除短路现象又有助于消除死区。

2. 过滤速率与哪些物性因素、操作因素有关?过滤的技术改进包括两个方面:寻找适当的过滤方法和设备以适应物料的性质,加快过滤速率可以提高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改变滤饼结构如空隙率、可压缩性(常用方法是添加助滤剂是滤饼结构较为疏松且不可压缩)2)改变悬浮液中颗粒聚集状态,过滤之前先将悬浮液处理,使分散的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

其方法是:加入聚合电解质使固体颗粒之间发生桥接,形成多个颗粒组成的絮团;在悬浮液中加入电解质使颗粒表面的双电层压缩,颗粒间借助范德华力凝聚在一起。

3)动态过滤:采用多种方法,如机械的、水力的或电场的人为干扰限制滤饼增长的过滤方法。

3.流体流动边界层脱体分离的两个条件是什么?1)逆压梯度2)外层流体能量来不及传入边界层。

边界层脱体的后果是1)产生大量漩涡;2)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

4.多效蒸发的效数受哪些限制?经济上限制:W/D 的上升达不到与效数成正比,W/A 的下降与效数成反比快。

技术上限制:00T T-t ,T-t ∆必须小于而是有限的。

5.简述板式塔的夹带液泛和溢流液泛现象。

夹带液泛:同样气速下,'e ,↑↑↑↑''使L+e,液层厚度,e,形成恶性循环。

溢流液泛:因降液管通过能力的限制而引起的液泛。

6.简述填料塔的载点和泛点。

载点:空塔气速u 达到u l 后,气速使上升气流与下降液体间摩擦力开始阻碍液体顺利流下,使填料表面持液量增多,占去更多空隙,气体实际速度与空塔气速的比值显著提高,故压力降比以前增加得快,这种现象称载液,L 点称载点。

华理化工原理吸收实验误差分析

华理化工原理吸收实验误差分析

华理化工原理吸收实验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精度不良及测量者对仪器使用不当、实验方法不当造成的误差。

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包括:仪器不良,如读数不准,仪表未进行校正或标准表本身存在偏差等。

为减少系统误差,在每组实验前都要对温度计、热电偶、流量计等进行预测定检查,确定各测量仪表、气源、锅炉、压力表工作正常后再开始实验。

(2)偶然误差没有确定的规律,它们的绝对值和符号的变化,时大时小,时正时负。

设误差符合正态分布,方差o越小,则测量精度越高,误差r分布曲线的峰越高且越窄。

以足够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算术平均值为真值;等精度测量时,采用算术平均得到的值是该组观测值的最佳值。

增加测量次数可减少偶然误差。

(3)粗大误差是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它主要是由于学生粗心大意,如读错数据,或操作失误所致,或实验条件变化未被发现等原因引起。

存在粗大误差的观测值在实验数据处理时应该剔除。

粗大误差的判断
采用3r准则和格罗布斯准。

化工原理少学时知识点

化工原理少学时知识点

化工原理少学时知识点1、吸收分离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分类答:依据是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1)按过程有无化学反应:分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2)按被吸收组分数:分为单组分吸收、多组分吸收(3)按过程有无温度变化:分为等温吸收、非等温吸收(4)按溶质组成高低:分为低组成吸收、高组成吸收2、吸收操作在化工生产中有何应用答:吸收是分离气体混合物的重要方法,它在化工生产中有以下应用。

①分离混合气体以回收所需组分,如用洗油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芳烃等。

②净化或精制气体,如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等。

③制备液相产品,如用水吸收氯化氢以制备盐酸等。

④工业废气的治理,如工业生产中排放废气中含有NO SO等有毒气体,则需用吸收方法除去,以保护大气环境。

3、吸收与蒸馏操作有何区别答:吸收和蒸馏都是分离均相物系的气—液传质操作,但是,两者有以下主要差别。

①蒸馏是通过加热或冷却的办法,使混合物系产生第二个物相;吸收则是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形成两相系统。

因此,通过蒸馏操作可以获得较纯的组分,而在吸收操作中因溶质进入溶剂,故不能得到纯净组分。

②传质机理不同,蒸馏液相部分气化和其相部分冷凝同时发生,即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向着彼此相反方向传递。

吸收进行的是单向扩散过程,也就是说只有溶质组分由气相进入液相的单向传递。

③依据不同。

4、实现吸收分离气相混合物必须解决的问题答:(1)选择合适的溶剂(2)选择适当的传质设备(3)溶剂的再生5、简述吸收操作线方程的推导、物理意义、应用条件和操作线的图示方法。

答:对塔顶或塔底与塔中任意截面间列溶质的物料衡算,可整理得上式皆为逆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

该式表示塔内任一截面上的气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

式中L/V为液气比,其值反映单位气体处理量的吸收剂用量,是吸收塔重要的操作参数。

上述讨论的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仅适用于气液逆流操作,在并流操作时,可用相似方法求得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H 2 O 。若用来输送密度 ' 1.4kg / m 3 的流体,流量仍为 6000 m 3 / h ,全风压为
P 'T PT
' 1 .4 240 280 1 .2
mmH 2 O 。
9、给热过程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__使蒸汽冷凝给热系数大为降低__,故为减少 不凝性气体的不良影响,都设有__设有排放口,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_ 10、 用饱和蒸汽加热冷流体 (冷流体无相变) , 若保持加热蒸汽压降和冷流体 t1 不变, 而增加冷流体流量 qm2,则 t2 ,Q ,K ,Δtm ,Δtm ,t2 。 (↓,↑,↑,↑) ,Q 。 (上升,不变, 11、冷热流体在换热器无相变逆流传热,换热器用久后形成垢层,在同样的操作条件 下,与无垢层时相比,结垢后换热器的 K 下降,不确定) (↓,↑,↓,↑) 12、利用水在逆流操作的套管换热器中冷却某物料。要求热流体的温度 T1、T2 及流 量 qm1 不变。 今因冷却水进口温度 t1 增高,为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冷却水的流量 qm2,则 K ,t2 ,Δtm ,Q 。(上升,不变,下降,不确定) 13、强化传热的途径有哪些? 答:①加大面积 A,②提高流速, 增强湍动, 提高 α,③提高温差推动力 Δtm
0.1 10 3 m 2 . K / W ,管壁热阻可忽略不计。
解:(1) Q KAt m = q m 1 c p1 ( T1 T2 ) Q = q m1c p1 ( T1 T2 )= 1.26 10 5 4.2 (95 75) 2940kW 3600 (T t ) (T2 t ) (95 45) (75 45) t m = 1 = 39.15 ℃ 95 45 T1 t ln ln 75 45 T2 t
1
二、选择题 1、用离心泵将河水输至水塔(液位恒定) ,管路情况一定,试问当河水水位升高时, 泵的扬程 A、变大 B ,管路总阻力损失 B、变小 A 。 D、不确定 C、不变
2、在某套管式换热器中,用温度为 T 的饱和水蒸汽将冷空气从 t1 加热至 t 2 ,则管壁 温度 tW 为 A A、 tW ≈T 。 B、 tW ≈ t1 C、 t W ≈ t 2 D、 tW ≈0.5( t1 + t 2 )
(1)冬季用水量为多少 m 3 / h ? (2)单个离心泵的有效功率为多少 W? (3)江面下降,画出工作曲线
解:∵管径处处相同
∴输送管路内流量处处相同
从水面到高位槽水面列管路特性方程 8( l 1 l 2 ) 2 qV 2d 5 g 8 (10 80) 2 8 0.03 2 qV 5 0.05 9.81 2 8 7.15 10 5 qV H Z ∵H=He
三、流体输送机械 如图,用泵向某敞口容器供水,因冬季和夏季用水量不同,故冬季用单泵供水,夏季 用两台相同的泵并联供水。已知 Z 8m ,泵的入口管和压出管直径均为 50mm, λ=0.03,吸入管 L1=10m,压出管 L2=80m(均包括局部阻力) ,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
He 22 7.2 10 5 q v2 。式中:He , m ; q v , m 3 / s 。试求:
2
(+6)
2 ∴ 8 7.15 10 5 qV 22 7.2 10 5 q v2
(+2) (+1)
qV 3.12 10 3 m 3 / s 11.24m 3 / h
(2) He 22 7.2 10 5 q v2 22 7.2 10 5 3.12 10 3
2 5319W / m 2 . K
4
Pr
C p


4.2 10 3 0.335 10 3 2.08 0.677
1 0.023

d
Re 0.8 Pr 0.3 = 0.023
0.677 28955 0.8 2.08 0.3 3599W / m 2 . K 0.02
1 1 1 R1 R2 K 1 2 1 1 1 0.1 10 3 0.1 10 3 1502 3599 2
K
Q 2940 1000 1502W / m 2 . K A t m 50 39.15
(2) 热水被冷却 b=0.3
Re du
1 0.023

d
Re 0.8 Pr 0.3


0.02 0.5 970 28955 10 4 3 0.335 10
3
《化工原理》课内练习答案
姓名: 学号:
2017.4
班级:
一、填充 1、连续性假定认为流体是 间的连续介质 。 拉格朗日法 和 欧拉法 两种考察方法。 流体的粘性 , 2、描述流体运动通常有 管阻力 减小 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
3、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流量不变,仅增大一倍管径,则摩擦系数 增大 ,直 。流体在直管内流动造成阻力损失的根本原因是 总势能降低 。 直管阻力损失体现在
4、 转子流量计的特点是 恒流速、 恒压差、 变截面 。 孔板流量计的特点是 变流速、 变压差、恒截面 。皮托管测得的是 点 速度。 5、气缚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泵内空气密度太小_,避免气缚发生的方法有_灌泵_。 6、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太高,会产生 汽蚀 现象。离心泵用出口阀调节流量实质上是 改变 管路特性 曲线,用改变转速来调节流量实质上是改变 泵特性 曲线。 7、离心泵常用 出口 转速和活塞行程 。 8、离心通风机输送密度 1.2kg / m 3 的空气时,流量为 6000 m 3 / h ,全风压为 240 阀调节流量,往复泵的流量调节使用 旁路调节 和 改变曲柄
Pe gqV He 1000 9.81 3.12 10 3 15 459.1W


2
15m
(+2) (+来自)(3)江面下降,管路曲线上移。
H
0
Q
四、传热 在一传热面积为 50m2 的再沸器中,用 95℃的热水加热某有机液体,使之沸腾产生一 定量的蒸汽,液体的沸点为 45℃。已知热水在管程的流速为 0.5m/s (总流量为 1.26×105kg/h) ,出口水温为 75℃,再沸器中列管的内径为 20mm。试求: (1)该再沸器在上述条件下的传热量 Q 和传热系数 K(9 分) (2)热水侧的传热膜系数 1 和沸腾侧的传热膜系数 2 各为多少?(11 分) 假定热水的物性与沸腾侧的传热膜系数可视为不变。热水的物性为:ρ=970kg/m3; μ=0.335mPa.s ; Cp=4.2kJ/kg.K ; λ=0.677w/m.K , 管 壁 两 侧 的 污 垢 热 阻 各 取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