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
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女星大盘点
好莱坞最新一集007电影即将开拍,该集因剧情需要,将会由一名华人女星担纲出演邦女郎,而好莱坞制片公司上月已秘密派人在内地、香港两地物色人选。
经一轮面试后,在过百位女星中,最后只有五位入围,分别是汤唯、李冰冰,范冰冰,舒淇,及何超仪。
继杨紫琼之后将会有第二位华人女星,加入“邦女郎”行列。
最后究竟花落谁家目前尚不知晓,先来盘点以往出现在好莱坞制造中的华人女星的表现吧。
黄柳霜1905年1月3日,黄柳霜出生在洛杉矶唐人街的花街,为一黄姓华人移民的第三代,英文名字叫ANN。
1919年她14岁,出演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红灯笼》。
17岁时,黄柳霜出演了好莱坞首部彩色电影《海逝》(TheToll),她饰演中国少女莲花。
黄柳霜以东方女性特有的生动细腻又含蓄的肢体语言演活了莲花这样一个无力与社会抗争的中国娃娃。
好莱坞第一位华人女星关南施(Nancy Kwan),在上世纪60年代,她被人们提起的更多的名字是“苏丝黄”。
她是首位在西方影视圈成名且走红的亚洲女星。
在很多西方人眼中,她就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东方传说。
南施(关南茜):原名关家倩,1939年生于吉隆坡,原籍广东番禺,母亲为美国人。
关家倩出生后不久来港,两岁时逃避战乱,移居昆明。
战后回港,在玛利诺书院就读,再到英国深造,毕业后入伦敦皇家芭蕾舞学校。
1960年回港,适值派拉蒙为《苏丝黄的世界》招考女主角,关南施应聘入选,一举成名,翌年演出《花鼓歌》,其后演出二十多部B级影片。
关南施塑造的妓女和舞女形象,开启了西方男人对东方女性的幻想新热潮。
同时她也成为东西方的时尚象征。
周采芹是京剧大师周信芳的第三女,她在上海出生,在伦敦戏剧院毕业。
自1960年以来,周采芹在西方的舞台和银幕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1959年在伦敦出演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连演三年,场场爆满。
在这个英国舞台剧最兴旺的年代,周采芹红极一时。
作为最早参与西方影视剧的中国演员,周采芹的简历中有很多第一: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第一个中国学生。
浅析好莱坞电影《木乃伊3龙王之墓》中的华人形象
浅析好莱坞电影《木乃伊3:龙王之墓》中的华人形象作者:肖楠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3期(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江西南昌 330022)摘要:《木乃伊3:龙王之墓》为了保证票房,除了大笔资金的投入、大量特技的效果的运用之外,这部影片中华人角色的塑造也占了很重的分量。
而影片对中国华人形象的塑造,显然是在好莱坞以其特有的西方价值观思维下而成的,并且也还是存在很明显的不足,甚至是误解与歪曲。
关键词:《木乃伊3:龙王之墓》;华人形象;中国元素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47-022008年8月1日,《木乃伊》系列第三部作品《木乃伊3:龙王之墓》在中国正式上映。
由于《木乃伊》系列前两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获成功,《木乃伊3》一出世便引起来全世界影迷的极大关注,观众们对于这部续集作品仍然是给予了很高的热情和期待。
这部号称对中国北京奥运会的献礼之作,由于李连杰、杨紫琼等东方面孔的加入,不仅是在国际上拥有超强的票房号召力,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更是不小的吸引。
影片还未正式上映,即已成功营造了良好的轰动效应,吸引了众多中国观众的目光。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大大小小、若隐若现的中国元素俨然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木乃伊3:龙王之墓》为了保证票房,除了大笔资金的投入、大量特技的效果的运用之外,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片中大量华人影星面孔的出现。
本文将从华人形象来具体探讨这部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解读。
一、中国华人形象的塑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电影艺术就是演员甚至是明星的艺术。
正是他们将一个个光怪陆离、虚拟的故事以直观鲜活的方式精彩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沟通了观众与模拟情感的直接认同与感受。
好莱坞电影工场拥有一套成熟的电影制作机制,自然也是深谙其中的奥妙。
影片中设置一定的华人角色,并由华人演员来扮演,不仅可以增加电影的新鲜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好地吸引中国的电影市场,何乐而不为?《木乃伊3:龙王之墓》正是在此原因下,同时也是出于角色扮演的需要,新加入了李连杰、杨紫琼等华人熟悉的面孔,并且在影片中也是扮演了比较重分量的角色,这也是应了时下好莱坞借华人演员席卷国内市场的一个趋势。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华人形象是指在美国电影中出现的中国人、华裔或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角色形象。
在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可以分为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两种。
这篇文章将会对这两种形象进行分析。
正面形象:在美国电影中,出现过许多正面的华人形象,这些形象总的来说比较积极向上,让人们对中国文化和华人社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首先,有一些角色凸显了华人社会的勤劳和努力拼搏精神。
例如著名的电影《千与千寻》,主角千寻和父母都勤劳节俭,她们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大家都很用心地经营着。
这种形象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华人社会中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勤劳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其次,一些电影人物展现了华人社会的智慧和才华,例如电影《慕尼黑》,戈登·伍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人所扮演的角色不仅精明能干,而且懂得应对危机,充满智慧。
他们的出现使得观众对华人社会的智慧和才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另一方面,在美国电影中也出现了大量负面的华人形象,这些形象往往被刻画成“怪异”、“危险”、“陌生”等。
首先,有一些角色被刻画成了狡诈和阴险。
例如电影《金钱风暴》,大部分华人人物都被刻画成了狡猾、奸诈、无情和具有毁灭性的力量,这种形象让人们对华人社会产生了偏见和误解。
其次,一些角色被刻画成了低俗、肮脏和恶劣。
例如电影《金钱帝国》,有一些华人人物在电影中形象猥琐、肮脏和野蛮,这种形象使得观众对华人的印象更加恶劣。
总结:在美国电影中,虽然出现了许多正面的华人形象,但也存在大量的负面形象。
这些负面形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误解和偏见,而且也挫伤了华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因此,我们需要在电影中塑造更加客观真实的华人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华人文化。
《savingface》影评
《面子》讲述的是一个移居美国的华人家庭的故事。
主人翁Wil是个年轻有为的女外科医生。
她的妈妈高惠兰在年轻时随Wil的外公,自己的爸爸来到美国,丈夫早逝。
原本看似平静的一家却因高惠兰的意外怀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孩子的父亲无人知晓,好面子的外公将女儿赶出家门。
高惠兰因此与女儿Wil同住。
此间,两代的年龄差距和文化差异闹出了许多笑话。
Wil是一名女同性恋,她在一次相亲舞会上巧逢儿时的伙伴Vivi an。
小时候,她曾像个小英雄似的保护过受别的孩子嘲笑的Vivian,使得Vivian对她影象深刻并有些许情素。
Vivian是芭蕾舞演员,主动热情而充满活力的她让外表内敛的Wil顿时羞涩不已。
二人彼此爱慕并坠入爱河。
就在高惠兰住入女儿家,女儿和Vivian交往时,许多看不见的矛盾却悄悄蔓延发展着。
先是Wil与Vivian的同性恋情的不公开化,使得Vivian觉得和Wil的时间必须挤出来,即不能大方在一起也不能有安全感。
接着,Wil的外婆突然病倒,情况严重。
此时,Vivian也面对是否前往巴黎跳舞的抉择。
忙得焦头烂额的Wil面对爱情与家事,显然比较倾向于家庭。
这使得Vivian决定离开。
高母去世了,高惠兰在父亲的逼迫和面子的压力之下决定嫁给自己并不爱的老周。
Wil在无意中发现了藏在妈妈中药里的信函,误以为抓中药的老于才是孩子的父亲。
她连忙跑去阻止正在进行的婚礼。
当小Wil指着老余说他才是妈妈爱的人全场哗然了,然而一秒钟过后所有人震惊了,因为孩子的父亲并不是年过花甲的老于,而是他年轻的儿子小于。
老高的颜面扫地,高惠兰也随女儿跑出了教堂。
母亲在离开的车上终于理解了女儿的恋情并鼓励她去追快要乘飞机去巴黎的Vivian。
Wil带着复杂的心情前往,她希望把Vivian留下,却因为懦弱,眼看Vivian离开。
三个月后的相亲舞会上,在双方母亲的偷偷安排下,Wil和Vivian见了面。
两人终于被爱融化,一吻定情。
Wil的母亲也顺利和小于在一起了。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一、导言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在考察欧美作家描摹中国的小说时,将其分为六类:其一是书写在中国内部的中国人,如赛珍珠(Pearl S. Buck)刻画中国农民,英国作家厄内斯特?布拉马(Ernest Bramah)写倒霉而幽默的凯?龙(Kai Lun),荷兰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Van Gulik)撰写狄公办案传奇等;其二是写在中国的西方人,如约翰?赫赛(John Hersey)小说《一块卵石》(A Single Pebble, 1956)的叙述者美国工程师,白修德(Theodore Harold White)笔下的美国飞行员英雄,畅销书詹姆斯?克莱威尔(James Clavell)的《大班》(Tai-Pan)和罗伯特?爱列根特(Robert Elegant)的《王朝》(Dynasty)里面的西人形象;其三是描写海外中国人的世界,如著名人物形象恶魔傅满洲(Fu Manchu)和华人探长陈查理(Charlie Chan),保尔?斯科特(Paul Scott)笔下的中国女子蒂娜?张(Tina Chang),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描写的金山华人和移民女性等;其四是把中国作为政治声明的焦点所在,如马尔罗的《人的命运》,布菜希特的《四川好人》等;其五是虚构地描写中国的学者,如赫尔曼?黑塞的《玻璃珠游戏》,哥兹沃西?洛兹?狄金森(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的《中国人来信》,卡内蒂的《迷惘》等;其六是描写一种主观想像的中国,如卡夫卡的《万里长城》、谢阁兰的《勒内?莱斯》、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
史景迁的类型学划分,同样适用于解读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作为"世俗神话"的美国电影,当然不会放弃中国形象这一经久不衰的刺激,而作为"他者"的中国与中国人,对于个人/文化意义上美国"自我"的构成,可谓必不可少的想象源泉。
《喜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中国的女性
影片接下来就出场了另一个人物:从大陆来到美国的的黑市居民威威(金素梅饰)。这个女性在贯穿全剧里展示的都市一个中国人审美观念下的女性形象。首先她是个有同情心的人,她对于处于“女性”地位的西门的同情;还有她的善良,在结尾的时候她没有因为自己和伟同的法律关系耀武扬威的排斥所有人;当然更重要的是她东方女性的温柔,是被后来来到美国的伟同父母亲喜欢的,因为她真的是一个很标准的中国的儿媳妇。这些和我们看到和了解的美国女性们的独立、个性、坚强、追求自己的幸福的个人主义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产生了明显的对比,这让我们的观众在对此片最后的结局“合理性”产生了接受及认同给了一个较好的人物创作。
李安凭《喜宴》一举夺得了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如果说这是一部讲述同性恋的电影,那更可以看成是李安在借助这个题材向我们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很多差异:
1、中国同志与美国同志
电影一开始就介绍了旅美华人伟同(赵文瑄饰)在美国的纽约曼哈顿区生活着,并拥有自己的房产。他和他的同性爱人西门(利治坦斯汀饰)过着自由的快乐的生活。为了快些人观众看到“同志”的标识,在影片的开始当两人在早上“亲密”吻别时,在邻居的注视下他们如同不见的在亲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注视他们的人“惊恐”和“鄙视”的眼神。这就向我们展示了在美国文化背景下同志的生活的环境:即便没有太高的地位,但是也没有人来制止你的行为。但是反观中国的同志们,即使是勇敢的在公众面前认可自己的同志,也是决没有人敢毫无顾及的在光天化日之下“亲密”的,如果有个别人感,也不过是“壮举”和“醒目。”这样的文化差异这就给予后面影片的矛盾和碰撞展开了铺垫。
4、中国的文化习俗
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很多:赛龙舟、看花灯、吃元宵、猜迷语等等,当然也包括闹洞房。其实在古代,我们的家庭是一个很大的权利单位,而单位的负责人就是一家之长:父亲。所以家里面不管是什么大事小事都要得到父亲的首肯,婚姻大事更是。所以平时年轻人在家也只是唯唯懦懦的,不敢大声疾呼自己的理想,但是当一个人可以结婚了,也就意味这他或多或少就可以“独门独户”了,而结婚的当晚,在拜堂之后,家长也就离开了热闹的现场,留下得便是年轻人的世界,而这样的时间是不可以错过的,是要借机发泄一下的,因此这就给闹洞房造到了最充分的理由。那么复杂的文化背景是西方国家怎么也搞不明白的,于是电影也表现了这样的场面,当大家把伟同和威威送入“洞房”后,朋友们便一定要玩些“过火”的游戏,在我们看来只要是结婚了,那方面的事情就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了,不但不神秘,还可以拿来开涮。大家一起把这对新人放到床上,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下盖着被子脱光所有的衣裤后才一欢而散,尽兴而归。这就使得都喝醉了的伟同和威威在一起发生了性关系。电影到这里,不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一直被我们关注的严肃的问题:男同性恋能不能面对异性时勃起,并和异性发生性关系?
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主义——以《花木兰》为例分析
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主义——以《花木兰》为例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好莱坞开始注重中国主题电影。
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备受好评,里面充满中国古代元素,如舞龙、烟花、杂技等。
时隔20年,真人版《花木兰》上映。
但是真人版电影并不成功,里面充斥着“东方主义”,这是西方人解构后重新建构的产物。
本文通过中西方视角分析影片中的文化因素,希望对跨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东方主义;《花木兰》;一、介绍1.选题背景及意义2020年9月,真人版《花木兰》上映,影片由刘亦菲饰演“花木兰”,甄子丹饰演“董将军”,巩俐饰演“女巫”,李连杰饰演“皇帝”,国内大咖云集。
但等到正片在国内上映,网友一片压倒式差评。
有网友认为电影一如既往的大场面,武打效果震撼;但大部分网友给出差评,吐槽女主角妆容、剧情荒腔走板、杂糅中西等。
在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中西文化认知差异问题。
在中国木兰替父从军家喻户晓,但在该影片中,中国观众认为木兰的形象走样,是典型的美式个人英雄的化身。
出现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视角下的东方主义与他者的想象化,这一点始终体现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
因此,本文选取东方主义为研究方向,分析影片中的由于中西文化认知差异造成的中西杂糅现象,希望更好促进电影的发展,为中国观众打造优秀的影视作品。
2. 东方主义与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形象2.1 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形象1920年左右,好莱坞成为全球影视中心。
但好莱坞一直存在“中国妖魔化”的现象,历史原因还是“黄祸论”。
1920-1950期间,不少电影中出现负面的中国人形象。
如西方经典影片《傅满洲》,里面的傅博士是一个邪恶阴暗、带有神秘东方色彩的人物。
之后,他的儿子上气背叛家族,向西方示忠。
1950-1990期间美苏冷战,电影延续冷战思维,好莱坞电影中不乏中国人帮助苏联人破坏美方的军事行动等情节,这些都从西方视角出发诋毁中国。
再以《末代皇帝》为例,里面的皇帝认为西方人庄士敦是自己的心灵导师。
一位美籍华人镜头里的当代中国人情感世界--王子逸电影《别告诉她
71《别告诉她》(The Farewell )是美籍华人导演王子逸的作品,于2019年8月9号在美国上映后,以300万美元成本在美国市场斩获了17,00多万美元票房,2019年11月22日在中国大陆进行了点映,2020年1月10号正式上映。
故事围绕一个中国家庭展开,住在长春的奶奶被确诊癌症晚期,一家人不愿告诉她真相,便以长孙浩浩婚礼为由,分别从日本、美国回来齐聚一堂并见老人最后一面。
生活在美国的孙女Billi,6岁前一直和奶奶生活,她认为奶奶有权知晓病情,父母怕她道出真相便不让她回国。
尽管Billi在美国生活陷入窘境,但她还是赶回中国看望奶奶。
飞机降落后,亲人们纷纷叮嘱Billi “别告诉她(奶奶)”。
姑姑说让老人“快乐”度过最后时光再好不过,从日本回来的大伯也这样认为,小奶奶还举例说奶奶当年在爷爷临终前也没告诉他病因。
此刻,奶奶正沉浸在孙子即将成婚的喜悦中,她又是去酒店看婚宴菜单,又是陪孙子浩浩和新娘拍婚纱照,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加重的病情却让奶奶不得不再去医院检查。
在医院里,医生用英文告诉Billi中国家庭大多会选择善意的谎言。
与此同时,Billi的母亲却指责奶奶控制欲强,Billi为此和母亲争吵起来。
婚礼前夜,母女二人再度争吵,母亲坚决不同意Billi留下照顾奶奶。
在婚礼上,浩浩因为隐瞒奶奶病情的真相几近崩溃,还大哭了一场。
婚礼结束后,Billi一路狂奔至医院,私自修改了病情检查报告的结果,然后将“健康”的报告递交到奶奶手里。
Billi向奶奶坦言自己想留下来照顾她,奶奶却鼓励孙女追求更广阔的生活,并安慰她不要钻牛角尖、人生没有那么困难。
最后,Billi回到美国并在纽约街头纵情大喊,奇妙的是,这一喊声竟然惊动了远在长春的奶奶家门口树梢上的飞鸟。
尽管这部电影以中国演员和中文对白为主,其中的故事时空也在“美国-中国-美国”进行变换,“发展”和“高潮”也都发生在中国长春,但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片”。
从《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观照边缘叙事、他者建构与历史真相
20222021年4月,由《泰坦尼克号》原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监制,《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后文简称《六人》)在中国大陆上映。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作为20世纪初的历史事件,一直为后人反复书写,几乎船上所有人的遭遇都有记录,唯有在三等舱的六位幸存的中国人,他们的故事直到21世纪才被人讲述。
电影运用自上而下的手法,以西方白人的视角叙述这些笼罩在种族主义之下的中国人。
他们的个人经历如同茫茫历史长河中的沙粒,时而模糊时而分明,最终都在这部影片中被揭开。
电影以重大历史文化事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为起点,逐一揭示巨轮之上小人物也是当时世界上的边缘群体的中国人在种族主义色彩环境中的生活境遇,试图揭露其中的文化历史深意,以警示后人。
一、宏大历史叙事中的边缘群体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几乎是海难的代名词,以至于在人类文化历史上,一提到海难,“泰坦尼克号”就不能绕过这一名词。
在这么一场重大的历史事件背后,幸存下来的700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完整的记录。
然而,船上也曾搭载了8名中国人,其中6名幸存。
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出发到纽约,几位中国劳工不惜背井离乡,在当时的世界大国中去探索和寻找生存之路。
关于他们的信息只能从两张破旧发黄的名单中找到,其中一张名单是泰坦尼克号登船的乘客名单,另外一张是救援船卡帕西亚号上的幸存者名单。
6名中国人在泰坦尼克号上作为三等舱的乘客登船,他们的职业登记为“水手”。
在泰坦尼克号下沉的过程中,有三位中国人掉进了海里,其中两位没能活下来,另一位抱着门板漂浮在海面上,最终被折返回来的14号救生艇成功救援。
在那种冰冷的海水中,坚持等待救援,是一种怎样的坚持和绝望交织的情感,但是他最终等到了救援和生的希望。
这也是后来好莱坞巨制《泰坦尼克号》最终杰克和露丝结局的灵感来源,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中国人求生的真实经历。
泰坦尼克号的失事是世界上著名的海难事件,给予后世的历史书写以无限的想象力。
后人将杰克和露西凄美的爱情故事与触目惊心的人类灾难并峙,带给观者以非同凡响、反差巨大的个人和审美体验。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呈现可以说是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电影对于华人形象的处理一直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但也有一些电影尝试着去展现更加真实和多维的华人形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进行分析。
过去的美国电影对于华人形象的处理常常把他们描绘成为“异类”或“他者”。
早期的中国人角色通常是成为背景或配角,他们被赋予了一些经典的华人特征,比如黑色辫子、穿着中国传统服饰和使用中国传统的礼仪。
这些形象经常被用来增加电影的娱乐性和情节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巩固了刻板印象和偏见。
在电影《终极夺命追捕》中,华人角色经常被描绘成为冷酷而残忍的黑帮分子,这种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华人完全不符。
近年来,一些电影开始尝试打破这种固有的华人形象。
电影《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中的华人角色点燃了华人角色在电影中的形象变革。
该角色具有复杂的人性和情感,不再被简单地刻画成为一个特定的“异类”。
一些电影还试图展现华人社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电影《敦刻尔克》中,华人角色被刻画成为一名英勇的士兵,他在战争中表现出了英雄主义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种形象的出现使观众看到了华人在不同领域的多样性,并打破了以往华人形象的单一性。
一些电影还试图展现华人作为主角的故事。
电影《寻龙诀》讲述了一个华人学者在寻找神秘宝藏的冒险之旅。
这种电影可以说是在美国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它不仅打破了以往华人角色只是配角的刻板印象,还为华人角色赋予了主动性和复杂性。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经历了从刻板印象到多样性的变革。
过去的华人形象往往被赋予了一些特定的华人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开始尝试展示华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种变革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华人社群,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认同感。
从电影《推拿》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电影《推拿》看中西文化差异这部影片诉说了在美国的一所大房子住着一个因退休而来美国一个月的太极大师朱老,他的儿子朱晓生,以及他的儿媳玛莎,孙子杰米一起生活的故事,朱老在美国的生活很寂寞,因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关系,所以他和玛莎难以和谐相处,最后朱老离家出走,在这个普通家庭里,朱老经历了许多事,通过这些事让朱老明白了许多道理,懂得了自己怎么在美国生活,怎样适应新的环境。
此片巧妙的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引渡到社会问题,告诉人们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合谐,社会才会和谐。
特殊的是,在这里,家庭的不和谐是由中西文化上的种种差异而造成的。
片中刚开始用了一组镜头,画面中,近镜是朱老在打“太极”远镜玛莎在“写作,以及近镜玛莎在“写作”远镜是朱老在打“太极”,用这样的的手法告诉观众,他们的文化背景的不协调。
在饮方面,导演又用了全家一起用餐的镜头,反应他们的生存背景的不同,中国人喜欢“油腻”的食品,而美国人在饮食中喜欢“清淡”。
整个片子刻画了简单的家庭问题,以及家庭中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尽管这都是些小事,但它折射出一个社会问题。
两代人的代沟,在生活中容易产生歧义,所以人与人之间应多些理解、多些沟通、多些宽容。
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年代,固步自封已不被提倡,开放创新才是新新人类的唯一选择。
当然影片中不仅仅是对老人问题上阐述差异的,再饮食上,是将中西饮食文化,做了生动、鲜明而又风趣幽默的比较!在影片的开始就有儿媳妇和公公一起进餐的场景。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场景。
公公抱着一只大碗,里面是米饭和各种各样的配菜,还有肉类,用筷子大口大口的吃!而儿媳妇只是吃着一盘蔬菜沙拉和一片烤饼干。
戏剧性的中国公公和美国儿媳的进餐段落。
在中国,人们喜欢五谷杂粮,喜欢将各种蔬菜和肉类搭配,并用各种手法烹制成色、香、味具全的美味佳肴。
相信在中国很少有人会吃一些半生不熟的肉类,或者是生的蔬菜。
在影片中,陈太太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厨子的形象。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别告诉她》中的文化现象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别告诉她》中的文化现象摘要: 电影《别告诉她》很真实的体现了一部分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印象中的中国;“影片中的中国, 是主人公被打断消失的童年, 是‘海外移民’大背景下, 需要被消化被认可的‘中国本源’。
”体现了两个国家的文化冲突;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体现了一个在美生活华人看到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差异;中美文化,这部电影中最大的文化差异导演选择用影片刚开始讲的那个笑话来隐喻, 宠物猫死了, 丈夫直接告诉回家的妻子: “猫死了。
”妻子觉得这样太直白了, 会让人伤心, 让丈夫委婉一点, 教丈夫说: “你应该说猫上屋顶了。
”奶奶被查出癌症晚期, 所有的家庭成员都选择瞒着奶奶, 让浩浩假装结婚来喊所有的家人回来见奶奶一面, 碧莉开始很难理解这样的行为, 最后还是接受了这样的做法, 帮助所有家人操办虚假的婚礼、欺骗奶奶。
在经历了漫长的争吵, 内心不断地挣扎后, 碧莉最终认可长辈“别告诉她”的选择, 认可长辈中国式做法的正确性。
这样的行为在爷爷得癌症时也发生过一次, 甚至在整个中国都发生过很多次, 某些文章中记录的数据说中国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 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 而这样的行为, 在美国是违法的, 美国法律规定, 对患者隐瞒病情是违法的, 检查结果必须要先通知本人, 本人再决定要不要告诉别人, 不经本人允许医生也是不可以告诉别人的。
这是美国式的绝症通知, 这样开门见山地谈论死亡期限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
中国向来不会苛责“善良的谎言”, 认为隐瞒病情有助于帮助病人免除对绝症的恐惧, 舒缓身心从而延长生命。
医院可以好心协助家人演戏, 知情权应让位于“生存权”。
在影片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碧莉都认为应该奶奶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 但其实一开始碧莉就知道使用善意的谎言来让家人安心, 片头奶奶担心她着凉, 问她有没有戴帽子, 她撒谎说自己带了, 父亲问她经济情况时她最终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的奖学金被取消了。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男性形象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男性形象作者:郎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3期池州学院引进研究生科研启动项目项目名称: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项目编号:201RC042摘要:由于西方文化中“黄祸”思想的影响,加之中美文化交流的匮乏,美国电影中的中国男性形象一直停留在美国人的模式化印象与凭空想象中。
粗暴野蛮的恶人形象、生性懦弱的悲剧形象、缺乏男性魅力的形象是美国电影创作者给中国男性打上的最常见的三个标签。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从业者也在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的塑造着积极正面的中国男性形象。
关键词:美国;电影;形象;定型化[中图分类号]:J905.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69-01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美国电影就开始了对华人形象的刻画,早期的美国电影对东方世界的态度有很强的猎奇性,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也被着力的夸大着,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形象具有极度的漫画倾向,拖地的长辫和伸长的指甲,十有八九都是恶毒的罪犯(如系列电影中傅满洲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并且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纵使这些崭新的人物变得血肉丰满起来,可他们的性格深处仍难以摆脱着许多美国人对于中国人“定型化”的特征。
何谓“定型化”?美国《韦式大词典》里解释说:被界定为定型化的事物缺乏自己的特性和个性,例如一群人脑海中对某种事物或某人种所持有的通行的印象,它代表一种过分简单化的意见,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态度,一种不经审慎的判断。
美国电影中“定型化”的中国男性形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粗暴野蛮的恶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中国男性基本是蛮横无理、粗暴野蛮的象征:矮小、瘦弱、眯细眼、又宽又平的脸,低头哈腰,不是满脸献媚笑容,就是凶神恶煞、毫无感情。
《龙年》中,心狠手辣的唐人街黑社会便是个最典型的例子,影片以代表正义和秩序美国大众的斯坦利·怀特和唐人街黑帮的新“教父”周泰之间的较量为线索,展现怀特如何凭借其疾恶如仇的正义感和一往无前的执法决心,一举铲除周泰所代表的东方邪恶势力,维护了社会的秩序。
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变迁
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变迁好莱坞对于华人女性扮演的角色体现着西方对东方的理解,而产生这一理解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过去所发生的事。
但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升高,中国逐渐在国际论坛上变得炙手可热,因此华人女性也开始在好莱坞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方向。
在有着中国人参与制作的电影中,更是扮演着代表现在中国的形象,积极向上,给人活力和希望。
一、龙女与蝴蝶的一个世纪:好莱坞华人女性形象的变迁在好莱坞第一位远负盛名的中国籍女明星是黄柳霜。
她一生才短短56 年,而在她去世后,美国最大的报刊发表声明,上面写着:在好莱坞最臭名远扬的“坏人”中国女人去世了。
也许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她会背负上这样的一个标志,她的一生大约出演了将近80 部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公映的电影。
但即使她参与了如此多的电影拍摄,她所扮演的却几乎是同一种角色。
她最为出名的电影莫过于她和著名好莱坞影星合作的《上海快车》,她扮演的是一位妖娆阴险的女人。
但回看她的一生,她最为成功的影片莫过于《龙的女儿》,这部影片中无论是她的演技还是她那让人惊艳的形象,都让人眼前一亮。
“龙女”是她所有饰演同类别角色中的一种,一个拥有两个个性的人,但这两种个性仿佛是南极和北极,完全不同。
她的作品中还有一部分是这样的角色,甘心为一个西方男子付出自己全部的女人,这体现在了她的作品《海逝》中,她爱上了一个男人,男人却背叛了她,而她没有一点怨言,也没有再去争取自己的爱情,让自己和她纯洁的爱情消失在了大海中。
对于自己这样的现状,黄柳霜本身也不认同。
她曾在接受访问时说过:“中国是一个拥有过去的国家,是一个在历史上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的国家。
而为什么在好莱坞中国人总要被塑造成软弱、阴险、狡诈的人呢?”直到生命尽头黄柳霜也没能改变或看见改变这一现象。
甚至,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内,这种现象也仍然持续存在。
周采芹,这位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第一位中国学生,曾多次与好莱坞合作,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她主演的舞台剧版的《苏丝黄的世界》。
20世纪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权威精品]
20世纪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权威精品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作为一门视听艺术,电影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域,糅合不同的文化和观念。
近年来好莱坞对于中华文化的疯狂挖掘,将大量的中国元素融入到其电影创作之中,电影中华人形象也日趋正面化。
回顾好莱坞电影的历史,表现华人和中国的历史近110年。
本文以20世纪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为切入点,探讨20世纪几个不同时期华人形象的形成及历史演变,厘清电影艺术对国家形象塑造的意义,以便更好地将中华文化推广到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关键词]20世纪;美国电影;华人形象基金项目:本文系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世纪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研究”。
随着世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传媒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传媒建立起来的国民形象是一个民族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是公众对其的印象、看法、态度和评价的综合反映,也是情感和意志的总和。
在国际舞台上,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强势地位显著,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及其国民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西方乃至全世界观众的认知和态度。
(唐岚,2009)在好莱坞电影中,常常有华人的身影,他们或被妖魔化,或被英雄化,演绎着从“黄祸”到“模范少数民族”的华丽转身。
本文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符码,将其放在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野中加以审视和观察,以美国电影塑造的华人形象为切入点,对美国百余年来的影史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厘清电影艺术对国家形象塑造的意义,以便更好地将中华文化推广到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历史演变回顾好莱坞电影历史,表现华人和中国的历史很长,人们常常追溯到1919年的《娇花溅血》,这部电影中的华人是善良的,但显得无能为力。
之后,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陆续登场,在这当中,傅满洲和查理·陈的知名度最高,从某种程度上误导了西方人士对华人的理解,华人正当的话语权被电影剥夺。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人形象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人形象美国电影里的中国人形象近年来,美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影片质量不断提升,而且代表了美国文化的一面。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被描绘成了许多不同的形象,从负面刻板印象到正面形象的改变,这反映了电影制作人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角色的不同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美国电影中中国人形象的变迁,并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回顾美国电影的历史,20世纪早期的中国人形象大多被塑造成了沉默寡言的人物,缺乏个性和深入人心的特点。
这种描绘方式导致了一个刻板印象,将中国人形象简化为神秘、神经质和不易接近的代表。
这些形象通常出现在冒险类电影中,他们通常是邪恶势力的跟班或帮凶。
这种负面形象让观众对中国人产生了误解,也助长了偏见。
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中关系的发展,中国人形象在电影中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
例如,2008年上映的电影《功夫熊猫》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中的主角熊猫“宝宝”不仅代表了中国的文化符号,而且也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这个形象的改变反映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也减弱了中国人形象的负面刻板印象。
此外,近年来的一些电影也开始尝试展现中国人的多样性和个性特征。
比如,电影《战狼2》中的角色郭小飞,在世界各地维和行动中展现了中国人的自信与勇敢。
这个形象的改变进一步打破了以往对中国人形象的固有认知,让世界观众对中国人有了更加全面和正面的认识。
这种积极的形象转变不仅仅是拍摄和制作,也反映了美国电影产业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一方面,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使得电影产业愿意接受中国的文化元素,吸引中国观众。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电影制作人希望能够通过展示中国人的形象,吸引中国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也让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正在被现实所颠覆,电影制作人也希望能够与之相应,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
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提升中国人民国际形象应成国家战略美国早期影视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很糟糕,大部分是清代中国人的影子,思想落后、行动慢吞吞的。
而中国的女性形象,在早期西方人眼中多是“勤劳的、吃苦的、裹着小脚、命运悲惨的农村女性”,或者是生活在唐人街、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
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三位功夫巨星,让西方人心中的中国人的形象有了一定的改变。
过去许多西方人心中的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李小龙让外国人对中国人有了新的看法,表现了中国人勇武的一面,而成龙则通过他的功夫表演表现了中国人灵巧与幽默的一面,李连杰更多的是把正宗的、优美的中国功夫带给了全世界。
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以新世纪为开端有了新的变化。
但是近年来流行的“虎妈”、“虎爸”、“大妈”、“土豪”等词语却无一不是在对中国人的形象抹黑,这些形象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争议,有的还有知性缺失、素质低下、爱慕虚荣、盲目投资、无脑消费、文化艺术素质低下、蛮横无知等贬义色彩。
现在的外国媒体也比较关注普通中国人。
现在很多国家的国际机场都挤满了中国人,在国外的中国人非常多。
如果把人比喻成化学里的分子,普通中国人在‘分子’意义上也是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
他们的表现更直观,更容易被外国人记住。
30年来随着国门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海外,他们不仅表现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巨大变化,同时负担着改变中国人形象的任务。
只要是中国人,其实都肩负着维护中国形象的责任,从这层意义上说,中国形象不是一两个国家形象片或者一两个大事件能够改变的,需要每个人用行动来说明。
因为每个人的行为,不论是否凸显,如同溪流汇海,本质上都是构成代表中国形象的中国人行为的一部分。
但是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因为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的。
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以傅满洲、陈查理及《大地》为例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以傅满洲、陈查理及《大地》为例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以傅满洲、陈查理及《大地》为例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的呈现经历了多样化的发展。
在这段时期,傅满洲、陈查理及《大地》这三个代表性的作品在塑造和传达中国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大部分上半叶的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常常被描绘为神秘的东方国度和异国风情。
其中,傅满洲出演的《旭日东升》(The Good Earth)中的角色杨白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电影改编自奥黛丽·萨妮丝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民和他的家庭在大地上艰难求生的故事。
傅满洲在片中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民形象,为美国观众展示了中国农村的辛勤劳作和乡土风情。
同时,傅满洲也因为其精湛的演技而获得广泛的赞誉,成为中国演员首次在美国电影中获得重要角色的代表。
另一部以中国形象为中心的电影是陈查理主演的《上海快车谋杀案》(Charlie Chan in Shanghai)。
陈查理饰演的主角查理·陈,是一个聪明智慧的中国侦探,他的形象在美国电影历史上具备了重要的地位。
与其他的外国角色相比,查理·陈在电影中呈现出深思熟虑和智商高超的形象,他能够从细微的线索中解读出真相。
查理·陈所展现的中国形象给予了美国观众更为正面和积极的印象,同时也挑战了他们对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而《大地》(The Big Trail)则以西部片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形象。
这部电影由约翰·福特导演,通过讲述一个穿越大陆的旅程展现了中国的风景和文化。
该电影中的一个中国角色是巴洛(Balu),一个忠诚勇敢的中国铁路工人。
这部电影以惊人的规模和卓越的技术效果再现了1880年代的美国西部,并且将中国角色融入到这个故事中。
这种呈现方式为美国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文化。
这三部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有着各自的特点,但都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刻板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
2006年01月27日15:24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作者:龙凤剑客选自:sina论坛
美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一样,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概念至今还是非常的模糊。
初来北美大陆的中国人,很多是当年被运来修筑横跨东西两岸的美国铁路线的苦工。
那些中国人基本上大字不认多少,还留着清朝的大辫子。
所以中国人的形象一开始,就和又粗又黑的大麻花一样的辫子联系起来。
尽管当时没有一个美国人有本事修筑跨东西海岸的铁路线,而中国苦工却以坚忍不拔的个性和巨大的生命代价,修好了这个对于美国经济有着重大历史影响力的铁路线,但中国人反而在美国,给人以贫弱、呆板、没有文化的形象。
在修完这段“不可能”的铁路后,美国政府脸一黑,以“抢夺美国人饭碗”为理由,大肆驱赶华工,并不支付部分工资和遣散费。
随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针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反移民法案 - “排华法案”。
留在美国的华人没有钱再回国,于是华人成了流浪儿,在美国可以被白人随便殴打甚至杀死,而白人不会获罪。
从那时起,中国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卑躬屈膝、拖着长辫子、可以任意被人欺负的形象。
到了好莱坞年代,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是毫无地位的。
当时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曾经写过一部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小说“大地”,后来改编成电影获得成功,影星路易斯-雷纳因为出演其中的中国女性而夺得奥斯卡奖,但是这类角色,没有中国人什么事,男女主人公或主要配角基本是白人。
不过这部电影总算是没有太贬低中国人,但其中的农村生活让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清贫的,需要美国人来拯救的对象。
很多美国传教士到了中国,就是出于这种悲天悯人的拯救中国人的心态。
不过他们中间很多人也办了不少大学,不管这些传教士办校的初衷如何,这些大学后来成为中国五四运动后推动新文化教育一股不小的力量。
后来中国人的形象开始出现了分化。
一种是柔弱、美丽和需要白人拯救的中国女性,电影“苏丝黄的世界”让很多美国男性对东方女性产生了遐想。
另一种是东方男性形象走向反面,不是凶恶该杀,就是柔弱可欺,两种形象的中国人往往在电影中常常被杀死,“恶”中国人杀死“善”中国人,然后白人再杀死“恶”中国人。
好莱坞电影“富满洲”算是一个转折点。
另一部描写北京义和团包围冲击西方使馆的电影“北京包围”更是将中国人描写成毫无人性、破
坏文明世界的洪水猛兽,该电影以阴沉的慈禧太后逃难前的一句哀叹,和八国联军一个个排好队伍胜利开进北京而结束。
整体中国人的形象基本走向了负面。
由于当时很多日本女性也是以柔美型象出现(如电影“莎优那拉-再见”等),因此亚洲女性的形象普遍较好,白种男人认为亚洲女性温柔、善良、勤劳、孱弱,需要白人王子来真正地爱她,并将她从亚洲男人的苦海中救出。
而中国男性基本是蛮横无理、粗暴野蛮的象征,或者是全心全意为白人主人献身的奴仆。
尽管宋氏姐妹在政治等方面的成就应该很能影响美国人,但中国人这样的形象一直在好莱坞根深蒂固。
中国人的形象是非常矮小、瘦弱、眯细眼、又宽又平的脸,低头哈腰,不是满脸献媚笑容,就是凶神恶煞、毫无感情。
日本在二战对美国的珍珠港偷袭,使得很多美国人认为东亚人是极其狡猾、没有诚信、心狠手辣。
而分不清中国、日本的美国人,自然将所有东亚人,都打入同一个类型。
即便是在著名电影“国王与我”(描写泰国王室和一个白人女教师的故事,后来1990年代又重拍为“安娜与国王”)等电影,亚洲人的形象基本被定型为落后、不文明,需要西方人来开化的劣等民族。
西方人为所谓“美丽黄种女性”重新下了定义,善良美丽的亚洲女性,在西方搜劾铮堑男蜗笥Ω檬钦叫蔚目砹掣呷А⒎挚拿济ㄓ械阆癯沾舨∪说难樱感⊙劬Α⒑诨破し舻取U庵中蜗笾恋?990年代没有大变。
90年代我在美国的时候,美国人会指着一个模特儿说,这个亚洲女人真美,可我一看,那个所谓的亚洲美女差点没把我吓昏过去。
当我把巩俐、林青霞等演员的照片给他们看时,那些美国人反觉得这些演员不是很“中国”。
他们认为中国人之所以喜欢巩俐、林青霞的形象,是因为我们接受了西方人的审美观。
中国人已经被西化了,忘记自己真正美女应该是什么样子了。
第一个真正冲击(不是打破)好莱坞中国人(可以说黄种人)形象的人,就是武打明星李小龙。
在1970年代初,他以自己正义、健美、英俊和强力的形象冲向美国影视界,把中国功夫演绎得出神入化,并使得“功夫”这个中文字音,成为了一个新的英语单词。
但他只是稍微改变了一些西方人对亚洲人的看法。
由于李小龙的演技平平,比较刻板,对改变亚洲男性呆板的形象没有太多帮助。
好莱坞以及美国主流电视对他的压制,使得他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
当初在拍摄电视系列剧“功夫”,本来应该是李小龙担任男主人公,制片甚至请他策划该连续剧的剧情设计,但这个角色最后给了白人演员大卫-凯瑞丁,使得李小龙和这个在美国走红数年之久的电视系列剧擦肩而过。
正当李小龙在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大红大紫的时候,李小龙却神秘地死去。
因此李小龙没有机会真正地达到他想改变亚洲人在美国影视地位的梦想。
不过他的武打电影,的确在相当一部分美国年轻人中开始流行,并使得中国武术开始在欧美受到青睐。
应该说他在文化和电影两个方面,为二十一世纪改变中国人在西方的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是美国人对李小龙在电影界杰出成就的真正认可,则是90年代的事情。
90年代初,中国电影开始在世界崛起,可惜大陆第五代导演的成功,并未提高中国人在好莱坞或西方国家的形象。
黄土地、红高粱等电影,基本上还是贴近西方人对中国人长期以来的成见。
巩俐虽然让西方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美女,但由于那些电影属于艺术电影类,在西方国家的主流社会中影响不大,获奖是一回事,改变西方大众对中国人的刻板形象是另一回事。
李安导演当年的中国人系列精品电影如“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也因为没有打入主流影院,只是微微在艺术电影院冒了一下,便消失了。
法国电影“情人”是西方电影中,大概算是第一次中国男性以正面、富有、浪漫的性感形象出现,但也像其他艺术电影一样只是昙花一现。
中国第五代导演早期制作的“农村”电影,非但没有改变西方人对中国人或中国的认识,反而在原来西方人对中国人刻板落后的形象上,越发火上浇油。
很多西方人认为,那就是中国的现状。
中国体育虽然在奥运会披金戴银,大部分中国运动员在电视前较为内向、毫无激情的表情,也无助于我们中国人在西方的形象。
可以说一直到了90年代中期,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在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体中,基本没有太多的变化。
90年代初第一次回国探亲,看到中国在近四年中的巨大变化,才意识到我们在美国对中国的信息是如此的闭塞(当时互联网还没有普及)。
第五代导演一部部“落后中国形象”的电影,与当时正在经历天翻地覆改变的中国完全脱节。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决定在美国不推荐任何所谓“第五代导演”的电影给美国人。
无论他们得多少奖,我不会建议美国人去看,也不会参与谈论这些电影。
美国人看过这些电影后,常来问我中国是否还这样,我就说,“那些电影和中国没有太多联系”。
美国人的这类问题常常搞得众多的中国海外学子忍无可忍、火冒三丈。
我那走极端的“不推荐、不谈论”政策,一直到“霸王别姬”出现,才作了一次例外的撤销。
(责任编辑:强国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