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全面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92da365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5.png)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及其组织、细胞和分子层面上的
生物学现象和机制的学科。
它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过程背后的分子机制。
在分子生物学中,研究者关注的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分子。
他们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
们在细胞内的相互关系。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它包括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以及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
此外,分子生物学也涉及
到进化、遗传学、生物工程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多样且不断发展。
常用的方法包括
DNA测序、PCR、蛋白质电泳和基因工程技术等。
这些方法使得
研究者能够深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它们对生物体的
影响。
总体而言,分子生物学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解决疾病和推动生物技术和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生物分子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进化和机制,为人类的健康和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5ce5e16f18583d048645904.png)
分子生物学:从广义来讲,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主要对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研究。
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将DNA片段或基因在体外经人工剪接后,按照人们的设计与克隆用载体定向连接起来,转入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信号转导:是指外部信号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传到细胞内部,并激发诸如离子通透性、细胞形状或其它细胞功能方面的应答过程。
转录因子:是指一群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强度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功能基因组:又称后基因组,是在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指导人们充分准确地利用这些基因的产物。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科学和信息科学重大交叉的前沿学科,它依靠计算机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快速高效计算、统计分类以及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预测。
染色体:是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棒状可染色结构,由染色质构成。
染色质是由DNA、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染色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明显不同。
C-值(C-value):一种生物单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矛盾(C-value paradox):基因组大小与机体的遗传复杂性缺乏相关性。
核心DNA(core DNA):结合在核心颗粒而不被降解的DNA。
连接DNA(linker DNA):重复单位中除核心DNA以外的其它DNA。
DNA多态性: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主要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两类。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又由于4种核苷酸的差异仅仅是碱基的不同,因此又是指碱基的排列顺序。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最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1ed6dea5284ac850ad024213.png)
第一章名词解释1.基因(gene)是贮存遗传信息的核酸(DNA或RNA)片段,包括编码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以及转录调控序列两部分。
2.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指基因中编码RNA和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它们在原核生物中连续排列,在真核生物中则间断排列。
3.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中,编码区与非编码区间隔排列。
4. 外显子(exon)指在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及其成熟RNA中都存在的核酸序列。
5.内含子(intron)指在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中出现,但在成熟RNA中被剪接除去的核酸序列。
6.多顺反子RNA(polycistronic/multicistronic RNA)一个RNA分子上包含几个结构基因的转录产物。
原核生物的绝大多数基因和真核生物的个别基因可转录生成多顺反子RNA。
7.单顺反子RNA(monocistronic RNA)一个RNA分子上只包含一个结构基因的转录产物。
真核生物的绝大多数基因和原核生物的个别基因可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
8. 核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hnRNA)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转录初始产物,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转录的序列,分子量大小不均一,经一系列转录后加工变为成熟mRNA。
9.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mRNA分子上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碱基)序列,编码一个特定的多肽链。
10.密码子(codon) mRNA分子的开放读框内从5' 到3' 方向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碱基)为一组,编码多肽链中的20种氨基酸残基,或者代表翻译起始以及翻译终止信息。
11. 反密码子(anticodon)指tRNA分子反密码环中间3个相邻的核苷酸(碱基),它们与mRNA上的三联体密码子互补配对,确保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按照密码子对号入座。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3cebf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3.png)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C值(C value):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是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3、DNA多态性(DNA polymorphism):DNA多态性是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
4、端粒(telomere):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5、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 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并被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这样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 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一次,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 的半保留复制。
6、复制子(replicon):复制子是指生物体的复制单位。
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点。
7、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DNA 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中断的、不连续的,因此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8、前导链(lead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W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9、后随链(lagg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的5\T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10、AP位点(AP site):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昔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昔酸上N-B糖昔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吟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11、cDNA(complementary DNA):在体外以mRNA 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合成的一段双链DNA。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整合版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整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2e9db669dc5022aaea00df.png)
[原创]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AAbundance (mRNA 丰度):指每个细胞中mRNA 分子的数目。
Abundant mRNA(高丰度mRNA):由少量不同种类mRNA组成,每一种在细胞中出现大量拷贝。
Acceptor splicing site (受体剪切位点):内含子右末端和相邻外显子左末端的边界。
Acentric fragment(无着丝粒片段):(由打断产生的)染色体无着丝粒片段缺少中心粒,从而在细胞分化中被丢失。
Active site(活性位点):蛋白质上一个底物结合的有限区域。
Allele(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据给定位点基因的不同形式。
Allelic exclusion(等位基因排斥):形容在特殊淋巴细胞中只有一个等位基因来表达编码的免疫球蛋白质。
Allosteric control(别构调控):指蛋白质一个位点上的反应能够影响另一个位点活性的能力。
Alu-equivalent family(Alu 相当序列基因):哺乳动物基因组上一组序列,它们与人类Alu家族相关。
Alu family (Alu家族):人类基因组中一系列分散的相关序列,每个约300bp长。
每个成员其两端有Alu 切割位点(名字的由来)。
α-Amanitin(鹅膏覃碱):是来自毒蘑菇Amanita phalloides 二环八肽,能抑制真核RNA聚合酶,特别是聚合酶II 转录。
Amber codon (琥珀MM子):核苷酸三联体UAG,引起蛋白质合成终止的三个MM子之一。
Amber mutation (琥珀突变):指代表蛋白质中氨基酸MM子占据的位点上突变成琥珀MM子的任何DNA 改变。
Amber suppressors (琥珀抑制子):编码tRNA的基因突变使其反MM子被改变,从而能识别UAG MM子和之前的MM子。
Aminoacyl-tRNA (氨酰-tRNA):是携带氨基酸的转运RNA,共价连接位在氨基酸的NH2基团和tRNA 终止碱基的3¢或者2¢-OH 基团上。
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ca6eed7360cba1aa811dadf.png)
1核小体nucleosome:组成真核细胞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组蛋白和大约200个bp的DNA组成的直径约10 nm的球形小体。
其核心由H2A、H2B、H3和H4四种组蛋白各两个分子组成八聚体构成染色体chromosome:由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和少量核糖核酸组成的线状或棒状物,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基因组genome: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2.外显子exon:基因组DNA中出现在成熟RNA分子上的序列。
外显子被内含子隔开,转录后经过加工被连接在一起,生成成熟的RNA分子。
3.内含子intron: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
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经过剪接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
内含子和外显子的交替排列构成了割裂基因。
在前体RNA中的内含子常被称作“间插序列”。
3.mRNA:携带从DNA编码链得到的遗传信息,并以三联体读码方式指导蛋白质生物合成的RNArRNA:核糖体中的RNA,在核糖体的构成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tRNA:具有携带并转运氨基酸功能的一类小分子核糖核酸4.cDNA:以与DNA互补的RNA为模板,在适当引物的存在下,由RNA反转录的DNAB-DNA:是DNA双螺旋结构的一种形式,具有右旋型态的双链DNA。
5.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体外酶促特异合成DNA片段的一种方法6.RPLP:指基因型之间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限制性酶切位点上碱基的插入、缺失、重排或点突变所引起的.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其基本原理与PCR技术一致.7.卫星DNA:真核细胞染色体具有的高度重复核苷酸序列的DNAZ-DNA:是DNA双螺旋结构的一种形式,具有左旋型态的双股螺旋(与常见的B-DNA相反),并呈现锯齿形状8.S-D序列:原核生物中每一个mRNA都具有其核糖体结合位点,它是位于AUG上游8-13个核苷酸处的一个短片段RNA剪接:真核生物前体mRNA切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形成成熟的mRNARNA编辑:RNA编辑是指在mRNA水平上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9.CAT框:真核结构基因上游的顺式作用元件,其共有序列为CAAT10.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动的基本单位操纵子:原核生物中由启动子、操作基因和结构基因组成的一个转录功能单位11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以双链中的每一条单链作为模板,分别合成一条互补新链,重新形成的双链中各保留一条原有DNA单链的复制方式12冈崎片段: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沿着后随链的模板链合成的新DNA片段13.转录:DNA的遗传信息被拷贝成RNA的遗传信息的过程15.逆转录:以RNA为模板,依靠逆转录酶的作用,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为底物,产生DNA链16.翻译:mRNA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的过程16.中心法则:克里克(F. Crick )于1958年提出的阐明遗传信息传递方向的法则,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至RNA,再传递至多肽。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78ca9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7.png)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的分子水平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生命体内的分子组成和相互作用,揭示生物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在分子生物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1. 基因:基因是生物体内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它是一段DNA序列,编码着生物体合成特定蛋白质的指令。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2. DNA: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
DNA由若干核苷酸组成,每个核苷酸包含一个磷酸、一个五碳糖以及一个碱基。
DNA通过碱基间的氢键连接形成双螺旋结构,并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3. RNA:RNA是核糖核酸,与DNA类似,由核苷酸组成。
它在细胞中起着多种功能,包括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
RNA可以通过复制过程与DNA互相转录。
4.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分子,由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结构支持、催化化学反应、传递信号等。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与其氨基酸序列密切相关。
5. 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转化过程。
在基因表达过程中,DNA首先被转录成RNA,然后RNA被翻译成蛋白质。
基因表达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过程。
6. 基因组: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集合。
它包括生物体的完整遗传信息。
基因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历史。
7. PCR:PCR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缩写,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PCR,可以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DNA序列,从而获得足够的DNA样本进行进一步研究。
8. 克隆:克隆是指通过人为手段复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在分子生物学中,克隆常用于制备大量的特定DNA片段、细胞或生物体。
9. 表达系统:表达系统指的是一套用于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并使其转录和翻译的技术。
表达系统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大规模表达和产生重组蛋白的研究。
10.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是一种通过工程手段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技术。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c89f971a417866fb84a8eac.png)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3、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
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4、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5、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
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6、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7、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8、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9、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10、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其中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
11、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
12、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13、蛋白激酶:是指能够将磷酸集团从磷酸供体分子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氨基酸受体上的一大类酶。
14、蛋白磷酸酶:是具有催化已经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去磷酸化反应的一类酶分子,与蛋白激酶相对应存在,共同构成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系统。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及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及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106c66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3.png)
重要名词:(下划线的尤其重要)1.常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较低,碱性染料着色浅而均匀的区域,是染色质的主体部分。
DNA主要是单拷贝和中度重复序列,是基因活跃表达部分。
2.异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染色质压缩程度较高,碱性染料着色较深的区域。
着丝粒、端粒、次缢痕,DNA主要是高度重复序列,没有基因活性。
3.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的,组蛋白H3、H4、H2B、H2A各两份,组成了蛋白质八聚体的核心结构,大约200bp的DNA盘绕在蛋白质八聚体的外面,相邻两个核小体之间结合了1分子的H1组蛋白。
4.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其与DNA组成核小体。
根据其凝胶电泳性质可将其分为H1、H2A、H2B、H3及H4。
5.转座子:是在基因组中可以移动和自主复制的一段DNA序列。
6.基因: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它包括结构蛋白和调控蛋白。
7.基因组:每个物种单倍体染色体的数目及其所携带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物种的基因组。
8.顺反子:由顺/反测验定义的遗传单位,与基因等同,都是代表一个蛋白质的DNA 单位组成。
一个顺反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9.单顺反子和多顺反子:真核基因转录的产物是单顺反子mRNA,即一个基因一条多肽链,每个基因转录都有各自的调控原件。
多顺反子是指原核生物一个mRNA分别编码多条多肽链,而这些多肽链对应的DNA片段位于一个转录单位内,享用同一对起点和终点。
10.转录单位:即转录时,DNA上从启动子到终止子的一段序列。
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往往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基因,基因之间为间隔区,转录之后形成多顺反子mRNA,可以编码不同的多肽链。
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一般只有一个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RNA,只编码一条多肽链。
11.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重叠基因有多种重叠方式,比如说大基因内包含小基因,几个基因重叠等等。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8a397d7bcd126fff6050b24.png)
Central dogma (中心法则):DNA 的遗传信息经RNA 一旦进入蛋白质就不能再输出了。
Reductionism (还原论):把问题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再按逻辑顺序进行安排的研究方法.Genome (基因组):单倍体细胞的全部基因。
transcriptome(转录组):一个细胞、组织或有机体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组完整基因。
roteome (蛋白质组):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特征,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的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Metabolome (代谢组):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病理变化的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
Gene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Epigenetics (表观遗传学现象):DNA 结构上完全相同的基因,由于处于不同染色体状态下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而表现出不同的表型。
Cistron (顺反子):即结构基因,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
Muton(突变子):顺反子中又若干个突变单位,最小的突变单位被称为突变子。
recon(交换子):意同突变子.Z DNA(Z型DNA) :DNA 的一种二级结构,由两条核苷酸链反相平行左手螺旋形成。
Denaturation (变性):物质的自然或非自然改变.Renaturation (复性):变形的生物大分子恢复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想的现象。
egative superhelix (负超螺旋):B-DNA 分子被施加左旋外力,使双螺旋体局部趋向松弛,DNA分子会出现向右旋转的力的超螺旋结构。
C value paradox (C值矛盾):生物overlapping gene(重叠基因):不同的基因公用一段相同的DNA序列。
体的大C值与小c值不相等且相差非常大.interrupted gene (断裂基因):由若干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连续镶嵌而成的基因。
splitting gene(间隔基因):意思与断裂基因相同。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95d446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9.png)
1.医学分子生物学: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手段,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正常状态和疾病状态下生命活动及其规律2.基因(gene) 是一段携带功能产物〔多肽,蛋白质,tRNA和rRNA和*些小分子RNA〕信息的DNA片段,是控制*种性状的的遗传单位。
3.密码子偏爱〔codon bias 〕:指在不同物种的基因中经常为*种氨基酸编码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密码子。
4.基因的剪接位点〔splice sites〕:一般有特定的序列特征,计算机程序利用这种序列特征可预测将近50%的外显子及20%的完整基因。
5.C值佯谬〔C value parado*〕:生物体的进化程度与基因组大小之间不完全成比例的现象。
N值佯谬〔N value parado*〕:基因组中基因数目与生物进化程度或复杂程度的不对称性6.基因组〔genome〕:是指一个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7.基因家族(genefamily):指核苷酸序列或编码产物的构造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一些基因。
〔04〕8.基因超家族〔 gene superfamily〕:构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功能不一定相似,且进化上的亲缘关系较远。
如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超家族等〔05〕9.基因组学(genomics):开展和应用基因作图、 DNA测序、基因定位等新技术以及计算机程序,分析生命体〔包括人类〕全部基因组构造及功能10.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或称简短串连重复,由2~6个核苷酸的重复顺序组成,如(CA)n、(GA)n、(TA)n,n为15~30具有多态性,卫星长度常小于100bp,大量分布每条染色体11.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由6~12个核酸的重复顺序组成,位于染色体端粒及其附近,长度数十~数千bp12.大卫星DNA〔macrosatellite DNA〕:即经典的卫星DNA,由数十个核苷酸的重复单位构成,主要存在于异染色区和着丝粒。
分子生物学的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a2c2a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3.png)
分子生物学的名词解释介绍: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它通过理解生物体的分子水平机制,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
本文将对分子生物学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1. D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
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以螺旋结构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DNA通过序列的不同组合,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包括决定个体性状的基因。
2. RNARNA(核糖核酸)是一类通过从DNA复制而合成的分子。
它参与许多生物过程,包括蛋白质合成、基因调控以及传递DNA信息。
与DNA不同,RNA是由核酸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尿嘧啶构成。
RNA包括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等多种类型。
3. 基因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
它是DNA的一个片段,用来编码合成特定蛋白质的信息。
不同的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不同性状和功能。
基因不仅有对应的DNA序列,还包括DNA中编码该基因所需的调控序列。
基因通过遗传进制和表达,参与了生命的各个方面。
4.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分子,是多肽的聚合物。
它由氨基酸构成,通过不同的氨基酸组合和折叠形成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在细胞内担任多种任务,包括催化化学反应、结构支撑、运输物质和信号传递等。
蛋白质通过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参与了生物体内各个层面的调节与功能表达。
5. 基因组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的整套遗传信息。
它包括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序列,以及DNA上编码的所有基因。
基因组的研究通过测定、分析和比较不同生物体的基因组,揭示了生物体的进化关系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
6. PCR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在体外快速合成DNA的特定片段。
PCR通过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复循环,使DNA在两个特定酶的引导下进行复制。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全)](https://img.taocdn.com/s3/m/6bc8f9cd856a561253d36f16.png)
1.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做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半保留复制。
2. 复制子replicon:由一个复制起始点构成的DNA复制单位。
57. 复制起始点(Ori C)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
24.(35)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SSB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3. Klenow 片段klenow fragment:DNApol I(DNA聚合酶I)被酶蛋白切开得到的大片段。
4. 外显子exon、extron: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部分可转录为RNA,并翻译成蛋白质,也称表达序列。
5.(56) 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指保证RNA聚合酶Ⅱ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及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ATA区。
(Hogness区)6. 转录(transcription):是在 DNA的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硷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 的过程。
7.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
8.(59)信号肽signal peptide: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 端)。
9.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真核生物DNA中与转录调控有关的核苷酸序列,包括增强子、沉默子等。
10.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 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主要用来纠正DNA双螺旋上错配的碱基对,还能修复一些因复制打滑而产生的小于4nt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f2d99f216fc700aba68fc0d.png)
1、名词:中心法则:首先由Crick于1958年提出,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遗传信息可由DNA复制而遗传,由转录、翻译而产生功能产物,信息也可由反转录从RNA进入DNA。
Gene:产生功能性产物(RNA或者蛋白质)所必需的全部DNA序列。
重叠基因:两个或者更多基因使用同一DNA区段作为编码序列,这种形式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断裂基因:基因的编码区被非编码序列分隔开来,编码区呈断裂状态,称为断裂基因。
基因重复:在同一个基因组内存在2个或者2个以上拷贝的同源基因序列。
Exon:外显子,DNA 与成熟RNA间的对应区域。
Intron:位于基因编码序列之间,与编码序列同时转录转录,但是在随后加工形成成熟RNA的过程中被去除的序列。
C值:是指真核生物细胞中,单倍细胞核(受精卵或二倍体体细胞中的一半量)里所拥有的DNA含量。
C值反常现象:指一个关于真核生物各物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的难题,也就是生物的C值(或基因组大小)并不与生物复杂程度相关的现象。
例如植物与原生动物,可能具有比人类更大的基因组。
Genome:基因组,特定生物体单倍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总和。
1、名词切刻(nick):双链DNA的一条单链出现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称为切刻或者切口。
nick translation:切刻平移,是DNA聚合酶同时行使5’→3’聚合和5’→3’外切功能,导致双链DNA切刻超3’端移动的现象,可用于DNA的同位素标记。
Klenow 片段:也称为Klenow酶,是DNA聚合酶I经蛋白酶处理后形成的羧基端大片段,具备5’→3’聚合和3’→5’外切活性。
端粒: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由一段富含G的正向重复序列(共有序列为TxGy)与相应的端粒结合蛋白共同组成端粒酶:是一类核糖核蛋白体(ribonucleoprotein ,RNP),实质是自带RNA模板的反转录酶,其模板能与端粒DNA的3'凸出端配对,以端粒DNA的3'-OH 起始端粒DNA的延长。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6a1d1ecf8c75fbfc77db2c5.png)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解释:分子一般指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即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为研究基础,来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与规律。
2、医学分子生物学(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人体和疾病相关生物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分子水平上开展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的一门科学。
3、载体(vector ):是能携带靶DNA(目的基因)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DNA分子。
4、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仅适于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扩增。
5、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能使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转录和翻译的载体。
6、质粒的复制子:质粒DNA中能自主复制并维持正常拷贝数的一段最小的核酸序列单位。
7、噬菌体(phage)是比细菌还小得多的微生物,和病毒侵犯真核细胞一样,噬菌体侵犯细菌,也可以认为它是细菌里的“寄生虫”。
它本身是一种核蛋白,核心是一段DNA,结构上有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尾巴,尾巴上的微丝可以把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内。
8、溶菌生长:λ噬菌体感染细菌后,λDNA通过粘性末端而环化,并在宿主中多次复制,合成大量基因产物,装配成噬菌体颗粒,最后裂解宿主菌。
9、溶源生长:λ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基因组DNA中与之一起复制并遗传给子代,但宿主细胞不被裂解。
10、插入型载体(insertion vector):每种酶只有一个酶切位点。
如λgt系列,适用cDNA克隆。
λ噬菌体载体11、置换型载体(replacement vector ):有两组(成对)反向排列的多克隆位点,其间DNA序列可被外源基因取代。
如EMBL系列,适用基因组克隆12、穿梭载体:是一类既能在原核细胞中复制又能在真核细胞中复制表达的载体。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6cdb63b87c24028915fc34f.png)
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狭义):研究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基因的活动。
2、分子生物学(广义):在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涵盖了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
3、基因:是具有特定功能、能独立发生突变和交换的、“三位一体”的、最小的遗传单位。
4、顺反子:基因的同义词,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最小遗传单位。
5、增色效应:当进行DNA热变性研究时,温度升高单链状态的DNA分子不断增加而表现出A260值递增的效应。
6、变性温度:DNA双链在一定的温度下变成单链,将开始变性的温度至完全变性的温度的平均值称为DNA的变性温度。
7、DNA的复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
8、C值:一种生物中其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
9、C值悖论: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0、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1、重复基因:基因组中拷贝数不止一份的基因。
12、间隔基因(断裂基因):就是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是不连续的,为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13、转座子:在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一段DNA序列。
14、转座:一个转座子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1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
16:、DNA 复制:亲代双链的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等相关酶的作用下,别以每条单链DNA为模板,聚合与模板链碱基对可以互补的游离的dNTP,合成两条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双链DNA分子的过程。
17、复制子:从复制起点到复制终点的DNA区段称为一个复制子。
18、复制体:在复制叉处装备并执行复制功能的多酶复合体。
19、复制原点(复制起点):DNA分子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最小功能单位。
20、端粒:染色体末端具有的一种特殊结构,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全)](https://img.taocdn.com/s3/m/0b6f5745e45c3b3567ec8b15.png)
1.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做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半保留复制。
2.复制子replicon:由一个复制起始点构成的DNA复制单位。
57. 复制起始点(Ori C)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
24.(35)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SSB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3. Klenow 片段klenow fragment:DNApol I(DNA聚合酶I)被酶蛋白切开得到的大片段。
4. 外显子exon、extron: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部分可转录为RNA,并翻译成蛋白质,也称表达序列。
5.(56)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指保证RNA聚合酶Ⅱ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及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ATA区。
(Hogness区)6. 转录(transcription):是在DNA的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硷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 的过程。
7.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
8.(59)信号肽signal peptide: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9.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真核生物DNA中与转录调控有关的核苷酸序列,包括增强子、沉默子等。
10.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主要用来纠正DNA双螺旋上错配的碱基对,还能修复一些因复制打滑而产生的小于4nt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3b3f5777fd5360cba1adb1c.png)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1、广义的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阐述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即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的学科。
2、狭义的分子生物学:人们常采用狭义的概念,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结构、DNA的复制、基因的转录、表达和调控),当然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3、蛋白质组:指的是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4、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传输。
5、蛋白质(protein)是由许多氨基酸(amino acids)通过肽键(peptide bond)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1、主要元素:C、H、O、N和S,有些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磷和金属元素。
2、特点: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含氮量为16%。
3、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6.25×样品含氮量6、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上的-NH2和-COOH解离成度完全相等,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7、结构域( Domain):球状蛋白质的折叠单位。
相邻的超二级结构紧密联系,形成二个或多个空间上明显突出的局部区域。
它与分子整体以共价键相连,不易分离,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8、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称为电泳。
9、DNA的呼吸作用:正常情况下,DNA双螺旋结构中的氢键处于不断的断裂和重新形成的平衡状态(特别是稳定性较低的富含A-T的区段,氢键的断裂和再生更加明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呼吸作用。
10、DNA的变性:DNA双链间的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线团状态的过程叫做DNA的变性,或解链。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ce3de637e21af45b307a8b5.png)
一、名词解释:基因文库:将来自一个有机体不同随即DNA序列片段与载体重组、转化、得到该物种基因组的一群重组体克隆,这些克隆的集合体即为基因文库。
2、SSR:简章序列重复多态性,引物是根据微卫星DNA重复序列两翼的特定短序列设计,用来扩增重复序列本身。
由于重复的长度变化极大,所以是检测多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特点包括:一般检测到的是一个单一的多等位基因位点,共显性遗传,故可鉴别杂合子与纯合子;得到的结果重复性很高。
4、STS:序列标签位点,是由特定引物序列所界定的一类标记的统称,短的在基因组上是可以被唯一操作的序列,因而可以确定在物理图谱上的特定位置。
5、CAP: CAP即分解代谢物基因活化蛋白是一种激活蛋白,因为细菌的许多启动子为弱启动子,本身与RNA聚合酶的作用较弱,在有CAP蛋白这类激活蛋白存在下,可使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亲和力增强,CAP蛋白的活性强烈依赖cAMP。
6、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其特点是把RFLP和PCR结合了起来。
其基本步骤是:把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然后选择特定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在所有的限制性片段两端加上带有特定序列的“接头”,用与接头互补的但3?端有几个随机选择的核苷酸的引物进行特异PCR扩增,只有那些与3?端严格配对的片段才能得到扩增),再在有高分辨力的测序胶上分开这些扩增产物,用放射性法、荧光法或银染染色法均可检测之。
7、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分子标记,其依据的是一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之间常常只有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差异,因此在分子水平上对单个核苷酸的差异进行检测是很有意义的。
8、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利用非放射性的荧光信号对原位杂交样本进行检测的技术。
它将荧光信号的高灵敏度、安全性,荧光信号的直观性和原位杂交的高准确性结合起来,通过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待测样本的DNA进行原位杂交,在荧光显微镜下对荧光信号进行辨别和计数,从而对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细胞、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和诊断,为各种基因相关疾病的分型、预前和预后提供准确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名词解释1.基因(gene)是贮存遗传信息的核酸(DNA或RNA)片段,包括编码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以及转录调控序列两部分。
2.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指基因中编码RNA和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它们在原核生物中连续排列,在真核生物中则间断排列。
3.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中,编码区与非编码区间隔排列。
4. 外显子(exon)指在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及其成熟RNA中都存在的核酸序列。
5.内含子(intron)指在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中出现,但在成熟RNA中被剪接除去的核酸序列。
6.多顺反子RNA(polycistronic/multicistronic RNA)一个RNA分子上包含几个结构基因的转录产物。
原核生物的绝大多数基因和真核生物的个别基因可转录生成多顺反子RNA。
7.单顺反子RNA(monocistronic RNA)一个RNA分子上只包含一个结构基因的转录产物。
真核生物的绝大多数基因和原核生物的个别基因可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
8. 核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hnRNA)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转录初始产物,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转录的序列,分子量大小不均一,经一系列转录后加工变为成熟mRNA。
9.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mRNA分子上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碱基)序列,编码一个特定的多肽链。
10.密码子(codon) mRNA分子的开放读框内从5' 到3' 方向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碱基)为一组,编码多肽链中的20种氨基酸残基,或者代表翻译起始以及翻译终止信息。
11. 反密码子(anticodon)指tRNA分子反密码环中间3个相邻的核苷酸(碱基),它们与mRNA上的三联体密码子互补配对,确保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按照密码子对号入座。
13. 启动子(promoter)指结构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一段DNA序列,它结合RNA 聚合酶(真核生物还需要结合其他蛋白质因子)后能够开放基因转录。
14.增强子(enhancer)指真核生物的一段DNA序列,不具有方向性,距离结构基因可远可近(甚至可以位于内含子)。
它与某些蛋白质因子结合后,通常能够增强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有时也可以抑制转录。
15.核酶(ribozyme)指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其作用底物是RNA,主要参与RNA的加工成熟。
16. 核内小分子RNA(small nuclear RNA, snRNA)真核细胞核内富含尿嘧啶的小分子RNA,共有U1~U10十种。
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小分子细胞核内核蛋白颗粒(snRNP),参与mRNA的剪接加工。
17.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是细胞质内的一种小分子RNA(7SL 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能够识别并结合信号肽,参与分泌性蛋白的加工。
18.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真核生物启动子上游的一些DNA 序列,包括CAAT盒、CACA盒、GC盒等,它们构成启动子的一部分,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提高转录效率。
19.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故某些基因突变不改变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称为同义突变。
20.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基因突变使某一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相应改变。
21.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基因突变使原来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多肽链合成提前终止。
22.移码突变(frame-shifting mutation)基因的缺失突变或插入突变引起三联体密码阅读的方式发生改变,编码出具有不同一级结构的多肽链。
23. 转换(transition)指嘌呤取代嘌呤、嘧啶取代嘧啶的点突变,有4种转换形式。
24. 颠换(transversion指嘌呤取代嘧啶、嘧啶取代嘌呤的点突变,有8种颠换形式。
第二章名词解释1.基因组(genome)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如真核细胞基因组包含细胞核染色体DNA及线粒体DNA,原核细胞基因组包括染色体DNA和质粒DNA。
2.质粒(plasmid)细菌细胞内的、染色体外的DNA分子,是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能够独立于细胞的染色质DNA而进行复制。
5.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中,编码区与非编码区间隔排列。
6.假基因(pseudogene)与有功能的基因同源,但不能..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的基因。
9.卫星DNA(satellite DNA)是基因组中的一种高度重复序列,其重复单位一般由2~10 bp组成,成串排列,具有调节基因的复制和转录等功能。
10. 单拷贝序列(single copy sequence)在整个基因组只出现一次或很少的几次,绝大多数真核生物蛋白质的编码基因为单拷贝序列。
第三章名词解释核酶:具有酶促活性的RNA称为核酶复制: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
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
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
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
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双向复制:原核生物复制时,DNA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
引发体:是在DNA复制起始阶段形成的,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
复制子: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是从复制起点到复制终点之间的片段。
冈崎片段:DNA复制时,随从链复制中形成的不连续片段。
复制叉:DNA双链解开分成两段,各自作为模板,子链沿模板延长所形成的Y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半不连续复制: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DNA的过程。
端粒: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形态上使染色体末端膨大成粒状。
转录起始复合物: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转录出的pppGpN-产物与模板DNA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边界序列:真核生物内含子都以GU为5’端起始,AG为3’端。
5’-GU…AG-OH3’称为边界序列,也称剪接接口。
剪接:将RNA分子中的内含子除掉,使外显子连接在一起的加工过程。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的、在转录起始点上游的DNA序列。
如不受阻遏,RNA聚合酶与之结合后即可启动转录。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向RNA再向蛋白质传递的规律。
转录空泡:即转录复合物,由RNA聚合酶的核酶以及其模板DNA、转录出的产物构成。
沉默子:真核顺式作用元件中的负性调节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转录起阻遏作用。
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
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第四章名词解释1.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ue)是一类与正常碱基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在DNA复制时可取代正常碱基掺入并与互补链上碱基配对,从而引起碱基对的置换。
2.自由基(free radical)指能够独立存在,核外带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3.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ing)指依靠重组酶系将另一段未受损伤的DNA移到损伤部位,提供正确的模板,进行修复的过程。
4.胸腺嘧啶二聚体(thymine dimer TT)在紫外线照射下,相邻的两个DNA分子上的胸腺嘧啶之间共价结合而成的。
5.DNA交联(DNA cross-linking)DNA双螺旋上的碱基之间或与蛋白质分子之间共价结合。
6.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DNA损伤修复缺陷而造成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有较高的皮肤癌发病倾向。
对该病研究,发现了一些与切除损伤部位有关的蛋白质,称为XP蛋白。
7.光复活酶(photolyase)可被紫外线激活而结合到嘧啶二聚体部位使之解聚的酶。
8.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ing )是碱基切除修复的一种特殊形式,可纠正复制和重组中的碱基配对错误及因碱基损伤所致的碱基配对错误、碱基插入、缺失等损伤。
9. 活性氧(active oxygen species ) 较O 2的化学性质更为活泼的O 2的代谢产物或由其衍生的含氧物质,包括 .O 2-、.OH 、H 2O 2等10. 移码突变(frame-shifting mutation ) 在编码序列中,单个碱基、数个碱基及片段的缺失/插入可以使突变位点之后的三联体密码阅读框发生改变,不能编码原来的蛋白质。
11. 颠换与转换(transversion and transition ) DNA 链中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取代,或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所取代,称为转换。
嘌呤被嘧啶取代或反之,称为颠换。
第五章名词解释1.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指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是蛋白质或者rRNA 、tRNA 等。
管家基因是组成性表达,而可调节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
2. 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 ) 对于一个基因而言,转录的模板链仅仅是DNA 双螺旋中的一条单链。
对于多个基因而言,模板链可以位于DNA 分子的不同单链上,由于模板始终是沿3' 至5' 方向,故DNA 两股链上的基因转录方向相反。
3. 翻译(translation ) 由tRNA 运输氨基酸、在核糖体上根据mRNA 的三联体密码顺序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此过程耗能,并且需要多种蛋白质因子参与。
4.TATA盒(TATA box)真核生物转录起始点上游与RNA聚合酶、基本转录因子相结合的DNA片段,含有TATA共有序列,是II类启动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为Hogness盒。
5.. 套索RNA(lariat RNA)细胞核中初级转录产物hnRNA在去除内含子时,剪接体使内含子区段弯曲成套索状,称为套索RNA,由此相邻外显子可相互靠近并发生转酯反应。
7. RNA编辑(RNA editing)指细胞核中初级转录产物hnRNA的序列改变,使C变为U或者A变为G,结果一个基因表达产生不止一种蛋白质,增加了遗传信息容量。
8. 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三联体密码的第1、2位碱基相同而第3位碱基不同时,仍可编码相同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