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练习(1)(含答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练习(1)

一、问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2.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

3.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

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那么,古人类在中国境内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又如何?

4.问题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5.半坡居民与河姆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6.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

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

7.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约5000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进入了早期文

明社会。请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

8.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

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中国早期农业是怎样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什么特点?

9.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

祖;后来的尧、舜、禹,都是著名的部族首领。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呢?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0.材料研读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三、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横线内画√。

______ 农作物的出现______ 家畜饲养______ 聚落______ 磨制工具______ 城市的出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北京人使用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把动物和植物果实作为食物,维持生存。由于生存环境险恶,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故答案为:

北京人使用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知道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北京人使用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把动物和植物果实作为食物,维持生存。

2.【答案】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之处体现在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学会了人工取火,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死后埋葬。

故答案为:

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学会了人工取火,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死后埋葬。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知道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之处体现在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学会了人工取火,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死后埋葬。

本题考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之处体现在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学会了人工取火,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死后埋葬。

3.【答案】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获取食物,会使用火,过群居生活。

故答案为:

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元谋人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获取食物,会使用火,过群居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知道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获取食物,会使用火,过群居生活。

本题考查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获取食物,会使用火,过群居生活。

4.【答案】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研究化石可以了解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故答案为:

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研究化石可以了解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解析】本题考查化石的形成和对研究早期人类的作用,知道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本题考查化石的形成和对研究早期人类的作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浸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远古生物的遗体埋藏于地下,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为复原古代人类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的证据,研究化石可以了解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5.【答案】半坡人和河姆渡都是我国农耕时代的代表,双方在生活区域,种植作物,居住房屋方面存在不同。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河姆渡人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故答案为: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河姆渡人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解析】本题考查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双方在生活区域,种植作物,居住房屋方面存在不同。

本题以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要注意掌握两者的异同。

6.【答案】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农具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它主要是用于骨挖土劳动的。如果让我使用骨耜进行农业劳动,应该在上面添加一个木柄。

故答案为:

骨耜主要是挖土。应该在上面添加一个木柄。

【解析】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理解题意,联系实际,具体分析作答。

7.【答案】根据教材知识,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定居的主要原因是原始农业发展。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原始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生活有了保障,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从而能过上定居生活。说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才使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此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解答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相关知识点。

8.【答案】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大约20000年前,他们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的生长。距今10000 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