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
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
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试播。
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河北平山县继续播音。
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建成,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
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
1983年3
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
这一方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全面发展。
到1990年底,中国有电视台509座,比1980年增长了13.4倍,电视覆盖率达到了79.4%。
各地建起的卫星地面收转站,使边远地区的人民群众都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
1982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的世界杯足球赛,成为了中国球迷的盛大节日。
1984年,在传统的旧历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形式甚至一直延续至今。
“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在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时期,给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全面发展的政策指引和机遇,对于中国这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来说,的确是普及广播电视的一种好办法,迅速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将党中央的声音传遍全中国。
三、市场竞争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也由原来的纯事业向产业化发展。
一方面,对影视节目的需求带动了我国电影,尤其是电视节目制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作为主要的媒体,广告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经济发达地区、运营较好的电视台逐渐由原来需要事业经费支撑向赢利阶段过渡。
上海电视台率先于1979年1月28日开始受理广告业务。
1979年2月,中央电视台开办《商业信息》节目,开始集中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
1980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该台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广告。
到1983年时,全国广播电视广告营业额达到3400万元。
据中国广告协会统计的数字,全国电视台1998年电视广告为132.57亿元,1999年收入为156.15亿元,2000年广告收入为168.91亿元,据媒体报道,2001年电视广告收入有所下降,约为162亿元。
广播电视的广告收入大约可占全国广告营业总额的1/4左右。
进入90年代,有线网络与卫星技术应用在电视上,在加强覆盖的“四级办台”的方针及寻求市场发展两方面因素的同时作用下,出现了有线与无线、事业与企业、综合与专业的种种电视台,还有许多县以下的村镇也办电视的局面。
到90年代末,中国电视已经基本形成中央和地方、卫星、无线和有线向结合的现代化电视传播网络,无线电视台达到4943座,有线电视台1285座,共播出1005套电视节目,其中卫星频道三十多套。
国际频道信号已送往全球。
中国的电视机拥有量已经超过了3亿,电视观众也超过了10亿。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有线电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下一步的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述数字无疑体现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一些并不具备办台条件的地区也一哄而上,一些具备办台条件的也没有在加强覆盖和市场发展二者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这样就不免带来一些问题。
一是硬件的重复建设;二是无序竞争的产生,一个城市有几个电视台、几十个电视台同时播放一个节目、广告收费互相压价等情况不断出现;再者,电视台的管理也出现新的问题,“治散治滥”成为一项不得不进行的工作任务。
四、整合与数字化阶段(本世纪初至今)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存在问题的暴露和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发育,随着WTO的加入,我国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
以国办[1999]82号文为标志,广播电视业新一轮改革启动了。
数字化、网络化给广播电视的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这一轮改革的特征是整合分散实体,无线电视与有线电视合并,解决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的内耗,摆脱“内挤外压”的局面,组建电视集团,打造广播电视业的“航空母舰”。
自2003年启动有线数字电视以来,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发展迅猛。
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突破5000万大关;而各省市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省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制播系统的数字化率已达90%以上,许多省级台和城市台已经完成全台业务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为广播电台、电视台从单一业务模式向多种业务模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8个奥运比赛城市的地面数字电视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正在逐步深入开展起来。
除此之外,CMMB、直播星等领域也在近几年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广播电视的中央一级管理机构方面,建国以来,机构设置、建制也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具体情况可参见附录中的“机构沿革一览表”,可以了解不同发展时期的情况。
附录:广播电视管理机构沿革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