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子检验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实验报告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实验报告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实验报告学号:2010010131班号:结02实验日期:2011.11.16实验者:陈伟同组人:吴一然建筑材料第三次实验// ///区累计筛余百分比在85%~71%属于I区,在70%~41%勺属于n 区,在40%~16% 的属于川区。

实验目的1、学习砂筛分析和石子捣实密度的试验方法;2、通过砂的筛分析实验,判断砂的粗、细和砂的级配是否合格;3、了解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等试验方法;4、了解轻骨料的筒压强度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砂表观密度测定;2、砂筛分析试验;3、石子捣实密度试验;4、石子针状、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演示);5、石子压碎指标测定(演示);6、轻骨料筒压强度试验(演示)。

三、实验原理1、表观密度的定义:3包含闭孔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材料的表观密度。

(单位:g/cm),如果两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 3,应重新进行实验。

2、细度模数:砂的粗细程度用通过累计筛余百分比计算的细度模数(M)表示,其计算公式为(A2 A3 ' A4 ' A5 ' A6) _ 5 A iX100 —A(1)式中,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 mm 孔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2)砂按细度模数(Mx)分粗、中、细和特细四种规格,由所测细度模数按规定评定该砂样的粗细程度;(3)用M=3.7~3.1 为粗砂,3.0~2.3 为中砂,2.2~1.6 为细砂,1.5~0.7 为特细砂来评定该砂的粗细程度。

并根据0.630mm筛所在的区间判断砂子属于哪个B3、石子捣实密度实验要求及说明: 1) 通过对两种单粒级石子不同比例的搭配 ,观察其捣实密度的变化 ,画出石子比例和捣实密度的曲线,并进行分析;2) 实验使用的石子是石灰岩碎石 ,粒径分别为5 — 10mm,10-20mm 单粒级; 3) 所用容积升体积为10L ; 4) 石子的称量总质量为 20Kg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二、使用保管人更换记录
保管人
保管时间
交接记录
三、检定记录
序号
最近检定日期
检定证书号
检定单位
检定结果
下次检定时间
四、故障、维修记录
维修日期
发生故障原因
维修情况
记录人
%
评语
试验单位(章):年月日
备注
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

试验编号
成型日期
年月日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年月日
使用部位
龄期
d
设计抗冻等级
水泥品种强度等级
配合比(重量比)
砂子种类、规格
水胶比
石子种类、规格
胶凝材料用量
外加剂品种掺量
坍落度mm
掺合料品种掺量
养护条件
试件规格
主要仪器设备
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
冻后抗压强度比%
工程名称
成型日期
年月日
使用部位
试验日期
年月日
设计抗冻等级
龄期
d
配合比(重量比)
水泥品种强度等级
水胶比
砂子种类、规格
胶凝材料用量
石子种类、规格
坍落度mm
外加剂品种掺量
养护条件
掺合料品种掺量
主要仪器设备
试件规格
执行标准
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
冻后抗压强度比
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5%
%
冻后质量损失比
重量损失率不超过5%
98
99
100
执行标准
评语
备注
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

试验单位
试验编号
工程名称
成型日期

级配砂石击实筛分检验记录

级配砂石击实筛分检验记录

级配砂石击实筛分检验记录一、实验目的通过级配砂石的击实、筛分实验,确定其物理性能,包括颗粒大小分布和颗粒间的填充性能。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左轮锤:用于对砂石进行击实的仪器。

2.筛分装置:包括筛网和筛子,用于对砂石进行筛分。

3.计时器:用于计时。

4.砂石样品:待测试的砂石样品。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根据需要确定测试样本的大小和数量。

2.级配砂石击实实验:a.将砂石样本放置在工作平台上,使用左轮锤对样本进行击实。

每个击实次数为15次,击实后对样本进行振实取样,记录样本的质量。

b.根据需要,继续进行击实并取样,直到取得所需的击实次数和质量数据。

3.级配砂石筛分实验:a.准备一组筛子,按照不同孔径大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b.将砂石样本倒入最顶层筛子中,放入筛分装置中,轻轻摇动筛分装置,使砂石在筛子上进行筛分。

c.根据需要,继续进行筛分直到所有筛子上的砂石都完成筛分。

d.记录每个筛子上的砂石质量。

四、实验数据记录根据实验步骤,记录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包括击实次数、取样质量、筛子号和砂石质量。

五、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砂石的颗粒大小分布和颗粒间的填充性能。

六、实验结果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给出实验样品的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和填充性能评价。

七、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样品的颗粒大小分布和填充性能进行评价,确定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八、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以上是级配砂石击实、筛分的检验记录,记录了实验的目的、仪器材料、步骤、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结论和总结等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砂石的颗粒大小分布和填充性能,通过击实和筛分实验得到相应的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最后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石子试验原始记录

石子试验原始记录

石子试验原始记录牡砼Y00-5-1
试验编号2018G- 试验日期2018年月日
产地代表批量400m3
品种碎石试验温湿度℃%
日时分~日时分
筛分析
日时分~日时分
试样质量(g)
方孔筛筛孔边长(mm)
(筛孔公称直径)
75.0
(80.0)
63.0
(63.0)
53.0
(50.0)
37.5
(40.0)
31.5
(31.5)
26.5
(25.0)
19.0
(20.0)
16.0
(16.0)
9.50
(10.0)
4.75
(5.00)
2.36
(2.50)
底分筛余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最大粒径(mm)
松散堆积密度样筒重(g) 筒重(g) 样重(g) 筒容积(L) 测定值
kg/m3
紧密
堆积密度
kg/m3
表观密度烘干样重(g) 样瓶水玻璃片共重(g) 瓶水玻璃片共重(g) 水温修正系数
kg/m3
空隙率表观密度
(kg/m3)
松散/紧密堆积密
度(kg/m3)
%
含泥量试验前
烘干样重(g)
试验后
烘干样重(g)
%
泥块含量
5.00mm筛
筛余量重(g)
试验后
烘干样重(g)
%
针片状含量样重g 针片状颗粒重g % 压碎指标
样重(g) 筛余试样重(g) %
日时分~日时分
执行标准JGJ52-2011 备注
评语该批碎石所检验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复核人:。

石子检验原始记录二

石子检验原始记录二
石子检验原始记录(二)
CHLH-试06 四、压碎指标Qe (%) 次 数 1 2 3 试样总重 G1 (g) 压碎后筛余 量G2 (G)
压碎指标值Qe= (G1 -G2 )/G1 x100
第1版
五、泥块含量Qb (%) 平均值 次 数 1 2 3 六、表观密度P0 (Kg/m3 ) 4.75筛筛余试样重 G1 (g) 筛洗后干石重 G2 (g)
泥块含量Qb=(G1G2)/G1x100
平均值
次数 1 备注
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 总重量G1(g)
水、瓶和玻璃片的总重量 G2 (g)
烘干后试样的重量 G0 (g)
表观密度=G0/(G0+G2 G1)x1000
平均值
七、堆积密度(Kg/m3 )、紧密密度(Kg/m3 )和空隙率(%) 试样和容量筒共重G1 Kg 容量筒重 容量筒容 量G2 次数 积V(L) 松散状态 紧密状态 (Kg) 1 2 校核: 试验: 堆积密度(Kg/m ) 松散状态 紧密状态 堆积密度 紧密密度
3
空隙率(%) 松散状态 紧密状态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

二 土
贯入压力( N)
贯入阻力值 (Mpa)
初凝
凝结时间差
平均值
终凝
平均值
、受检砼加水时间:
试验环境
温度(℃)
湿度(%)
凝 结 时 间 差
配合比
结论 备注
测试时间 (h:min)

贯入压力( N)
贯入阻力值 (Mpa)
初凝时间:
终凝时间:
Hale Waihona Puke 结论初凝时间差:基准混凝土为:水:水泥:砂:石子=
受检混凝土为:水:水泥:砂:石子:外加剂=
测试时间 (h:min)

贯入压力( N)

贯入阻力值 (Mpa)

测试时间 (h:min)
混二
贯入压力( N)

贯入阻力值 (Mpa)


测试时间 (h:min)


贯入压力( N)

贯入阻力值 (Mpa) 间
测试时间 (h:min)
受一
贯入压力( N)
检 贯入阻力值 (Mpa)

测试时间 (h:min) 凝
490
水泥净浆流动度 平均值( mm)
外加剂掺量
养护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
21
98

初始读 数
L03 (mm)
T 天读 数
Lt (mm)
单块收
缩值 ε st3 (1. 0*10 -6 )
平均 收缩
值 ε st ( 1.0*1 0-6 )
-4.468
-4.57 5
218
213
-3.447
-3.56 5
1

砂浆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砂浆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养件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混凝土抗折试验报告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原始记录混融试渝揭传混凝土抗冻融试验原始记录混凝土抗冻融试验原始记录混凝土收缩试验报告混凝土收缩试验原始记录砂浆抗压试验报告/小R P rr nq 总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砂生产配合比乂开盘鉴定)单通知日期:任务编号:生产线: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编号:通知日期混凝土配合比()备注:年天气及砂石含水率记录年标准养护室温qa度记录年水泥养护箱及水池温、湿度记录年商品混凝土冬季施工测温记录设备台帐-65-仪器设备检定状态登记及周期检定计划表年试验设备使用记录受控文件文件、资料收/发登记表文件登记表借阅登记表标准、规范、规程登记表领取登记表)试验留样台帐年()剂试验留样台帐)骨料试验留样台帐年试验结果不合格项目登记及上报台帐映工培训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表年月日混凝土生产任务单通知时间年月日调度第1联经营第2联技术部第3联共计3联交底人:接收人:一、水泥该批级水泥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级水泥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为不合格品。

二、碎石、卵石1、按JGJ 53评定该批碎石(或卵石)属单(或连续)粒级mm级配区,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碎石(或卵石)属单(或连续)粒级mm级配区,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碎石(或卵石)属单(或连续)粒级mm级配区,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按规定可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试。

试验编号为批的碎石(或卵石)复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编号为批的碎石(或卵石)复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砂属区砂,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砂属区砂,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按规定可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试。

试验编号为批的砂复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编号为批的砂复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2、按GB 14684评定该批砂属区砂,所检项目符合砂标准要求。

该批砂属区砂,所检项目中 _____ 项不符合标准要求。

石的检验方法

石的检验方法

石的检验方法1、碎石的筛分析试验(1)本方法使用于测定碎石的颗粒级配(2)设备仪器1)方孔筛:孔径为2.63 mm、4.75 mm、9.50 mm、16.0 mm、19.0 mm、26.5 mm、31.5 mm、37、5 mm、53.0 mm、75.0 mm 及90.0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 mm)。

2)台秤——台秤的称量10kg,感量1g;3)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50 ±5)℃;4)搪瓷盘、毛刷等。

(3)试样制备试验前,应将所取样品根据不同规格按表1——1缩分为最少质量的试样,并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表1——1 筛分析所需试样的最少质量(4)检测流程1)按材料进场规格按表1——1的规定称取试样,精确到1g。

2)将套筛放在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鱼试样重量的千分之一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当筛余的颗粒粒径大于2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拔动颗粒。

3)称出各号筛的筛中剩余量,精确到1g。

(5)结果计算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筛中剩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精确至0.1%;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分计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

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实验。

3)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2、碎石含泥量试验(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中的含泥量。

(2)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10kg,感量1g;2)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3)方孔筛——孔径为1.18 mm及70μm的筛各一只。

4)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5)搪瓷盘、毛刷等(3)试样制备将样品缩分至表1——2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砂石和碎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砂石和碎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砂石和碎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砂石和碎石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层材料,用于填充和铺设道路基础、土方回填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基础。

为了确保砂石和碎石基层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质量验收。

以下是一份砂石和碎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供参考:项目名称:XXX工程项目地址:XXX承建单位:XXX公司监理单位:XXX公司检验单位:XXX检测所一、检验时间:20XX年X月X日二、检验地点:施工现场三、检验依据:1.《交通工程砂石和碎石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JTJ006-2024)2.工程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现场挖取的砂石和碎石样品。

五、检验项目及结果:1.外观质量: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样品应无明显的泥土、泥块、枯草等杂质。

检验结果为合格。

2.粒径分析:按照标准规定的程序对样品进行粒径分析,结果如下:粒径(mm)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筛下累计含量(%)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经粒径分析,样品符合设计要求,结果合格。

六、检验结论:样品的外观质量良好,无明显杂质,粒径分析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经检验合格。

七、检验意见:根据检验结果,砂石和碎石基层的质量符合要求,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八、附图和照片:(可根据需要添加附图和照片)九、备注:(可根据需要添加备注信息,如其他特殊情况的说明等)十、检验人员:主检:XXX协检:XXX十一、质量验收单位意见:经检验,砂石和碎石基层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十二、质量验收责任人:质量验收单位负责人签字:XXX日期:20XX年X月X日以上是砂石和碎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的范例,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验收规范进行检验,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需要对记录进行保存,以备后续验收过程中的参考和证明。

级配砂石击实、筛分检验记录(模板)

级配砂石击实、筛分检验记录(模板)
□SRCLX-069电子天平 有效期至2017年10月26日
□SRCLX-102电热恒温干燥箱 有效期至2017年10月26日
原材料情况
粗集料1
品 种
级 配
检 编
堆 积 密 度
粗集料2
品 种
级 配
检 编
堆 积 密 度
粗集料3
品 种
级 配
检 编
堆 积 密 度
细集料
品 种
细 度 模 数
检 编
堆 积 密 度
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

通过率(%)
石子1
通过率(%)
石子2
通过率(%)
集料级配
范围
备 注
审 核:校 核:试 验:
级配碎石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材料名称
细集料
粗集料1
粗集料2
粗集料3
比例
试拌用量,kg
试验方法
序号
加水量(g)
击筒重量/g
筒+湿土质量/g
盒质量

含水量
(%)
干密度(g/ cm3)
1
结果
最大干密度(g/ cm3)
最佳含水量(%)
调整后最大干密度(g/ cm3)
调整后最佳含水量(%)
含水量与干密度关系曲线图
备注
审 核:校 核:试 验:
级配碎石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样品信息
道路等级
样品编号
委托日期
设计压实度

检验性质
检验起止日期
样品说明
检验地点
检验环境

实验室记录表格清单

实验室记录表格清单

实验室记录表格清单
编号表格名称使用人员表B.0.1原材料进场厂验收记录
表B.0.2-1水泥试验原始记录
表B.0.2-2水泥试验报告
表B.0.3-1砂子试验原始记录
表B.0.3-2砂子试验报告
石子试验原始记录
石子试验报告
泵送剂试验原始记录
泵送剂试验报告
减水剂试验原始记录
减水剂试验报告
防冻剂试验原始记录
防冻剂试验报告
膨胀剂试验原始记录
膨胀剂试验报告
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粉煤灰试验报告
矿渣粉试验原始记录
矿渣粉试验报告
不合格原材料台帐
原材料质量跟踪台账
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书
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原始记录
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调整与确定记录
预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砂石含水率检测记录
预拌混凝土开盘配合比通知单
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记录
预拌混凝土搅拌记录
预拌混凝土操机员交接班记录
预拌混凝土搅拌计量和搅拌时间抽查记录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及拌合物冬施测温记录
机械设备台帐及维修保养记录
预拌混凝土生产控制水平统计表
预拌混凝土出厂检验记录
预拌混凝土出厂外观检查记录
预拌混凝土试件成型记录
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预拌混凝土抗渗透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预拌混凝土抗渗透性能试验报告
预拌混凝土碱及氯离子含量计算书
预拌混凝土质量合格证
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记录
预拌混凝土交货外观检查记录(由使用单位填写留存)
标准养护室(箱)温湿度抽查记录
退回混凝土处理记录
预拌混凝土技术资料发放签收记录
预拌混凝土企业通用试验报告。

砂

砂,石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技术资料管理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原始记录03-04A 样品名称委托编号规格型号检测日期检测依据环境条件设备名称天平设备编号设备状态烘箱振筛机检测内容堆积密度次数容量筒质量(Kg)容量筒与砂试样总质量(Kg)容量筒体积(L)密度(Kg/m3)平均值(Kg/m3)12公称粒径(mm)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累计筛余平均值(%)第一次试验第二次试验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10.005.002.501.250.630.320.16底细度模数M x=(M XL1+M XL2)/2= M XL1=M XL2=含泥量(%)次数冲洗前烘干质量(g)冲洗后烘干质量(g)含泥量(%)平均值(%)泥块含量(%)次数试验前干燥试样质量(g)试验后干燥试样质量(g)泥块含量(%)平均值(%)1 12 2结论记录说明校核:主检:说明此表由试验室人员填写。

1、填写时参考的标准主要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2、主要填写内容包括:(1)颗粒级配:各筛筛余试样重量最小精确到1克;分计筛余精确到0.1%;累计筛余精确到1%;细度模数精确到0.01,以两次试验结果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到0.1,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20,应重新试验。

(2)含泥量:试样称量最小精确到1克,含泥量精确到0.1%,以两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3)泥块含量:试样称量最小精确到2克,泥块含量精确到0.1%,以两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报告潍混试备证字号03-04B 委托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检测编号样品名称工程部位生产厂家规格种类检测依据代表数量环境条件送样日期试验室地址检测日期邮政编码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表观密度(Kg/m3)有机物含量(%)堆积密度(Kg/m3)云母含量(%)紧密密度(Kg/m3)轻物质含量(%)含泥量(%)坚固性(%)泥块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盐含量(%)吸水率(%)含水率(%)碱活性公称粒径(mm)10.0 5.00 2.50 1.25 0.630 0.315 0.160 检测结果砂颗粒级配区Ⅰ区0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细度模数Ⅱ区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Ⅲ区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级配区属实际累计筛余(%)综合结论检测说明批准:校核:主检:检测单位:(盖章)签发日期:说明此表由试验室人员填写,并经校核与批准。

混凝土配合比检验原始记录模板

混凝土配合比检验原始记录模板
调整后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用量
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g)
水泥(kg)
砂(kg)
石子(kg)
掺合料(kg)
外加剂1(kg)
外加剂2(kg)
实测坍落度(mm)
水胶比
砂率%
试配编号
水(kg)
水泥(kg)
砂(kg)
石子(kg)
掺合料(kg)
外加剂1(kg)
外加剂2(kg)
水胶比
砂率%
坍落度(mm)
7d抗压强度
28d抗压强度
单块抗压值(kN)
强度MPa
单块抗压值(kN)
强度MPa
1
2
3
确定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kg)
水泥(kg)
砂(kg)
石子(kg)
掺合料(kg)
外加剂1(kg)
外加剂2(kg)
坍落度(mm)
水胶比
砂率%
每立方用量
调整后每立方用量
表观密度kg/ m3
ρc,c=mc+ mf+ mg+ ms+ mw=
实测表观密度kg/ m3
【每m3中的水泥用量(kg)】mco= mbo-mfo= 【砂率(%)】βs=
【每m3中的细集料用量(kg)】mso= 【每m3中的粗集料用量(kg)】mgo=
材料名称品种规格
水(kg)
水泥(kg)
砂(kg)
石子(kg)
掺合料(kg)
外加剂1(kg)
外加剂2(kg)
每立方材料用量
计算配合比的试拌与配合比的调整
【水胶比】 ƒce=γc׃ce.g= ƒb=γf×γs׃ce= W/C=αa׃b/( ƒcu.o+αa×αb׃b)=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试验配比之三
计算式
W/C= βs=34%。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石子
外加剂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3砼材料用量(kg)
361
546
1152
12
180
31
90
重量配合比
1
试配重量(kg)
拌合物
性能
坍落度
100mm
保水性
良好
试件编号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5kg/m3
HP0701001-3
抗压强度
组别
龄期
试压
日期
2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一共3页第1页校核主检配比名称设计施工要求试验环境条件施工方法检测依据抗渗混凝土泵送c30及p6坍落度100120mm委托编号样品编号检验类别收样日期试配日期水hp0700001hp0701001温度205湿度50委托检验机械振捣20070106jgj55200020070108材料情况水泥山东水泥厂砂石子济南碎石外加剂省建科院膨胀剂省建科院粉煤灰黃台电厂po325r安定性合格预测强度合格泰安中砂x27含泥量05泥块含量03符合525mm含泥量05泥块含量03针片状07nc4泵送剂液状掺量25饮用水pnc膨胀剂粉状掺量8级配合比计算式1计算配制强度fcuofcuk1645300164540366mpa2确定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ce3计算水灰比wca4确定用水量mwa180kgm5计算水泥用量16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15超量系数k13mf409151380kgm7计算膨胀剂用量p8计算外加剂用量j9实际水泥用量110确定砂率s35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kgm3得mg1171kgmms631409151322409153126588kgmf32511036mpa180044409kgmcceffcuo3a

建设用砂检测原始记录(压碎指标、吸水率、含水率)25

建设用砂检测原始记录(压碎指标、吸水率、含水率)25
Qx精确至0.1%。
a=3kχ]00
计算公式:叫
两次试新实验。mi,m”精确OJg
计算值
平均值
1
2
依据标准
环境条件
温度:℃
仪卷设备
试验编号:
第页共页
审核:
检测:
建设用砂检测记录
(压碎指标、含水率、吸水率)
样品名称
样品数量∕kg
试验编号
种类
委托日期
检测日期
样品状态
压碎指标(%)
加荷速度:N/s
试样粒级
300μm~600μm
600μm~1.18mm
1.18mm~2.36mm
2.36mm~4.75mm
试样质量(g)
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第i单粒级压碎指标值(%)
各单粒级压碎指标平均值(%)
最大单粒级压碎指标(%)
含水率(%)
编号
未烘干试样质量1112(g)
烘干后试样
质量m3(g)
容器质量mι(g)
含水率ω√%)
z=g2'g'×1OO%>G
Z精确至0.1%;
GkGz精确至0.Ig
计算值
平均值
1
2
吸水率(%)
编号
饱和面干质量m∣(g)
烘干后质量mo(g)
吸水率Qx(%)

试验表格

试验表格

七、技术目录01 Form-7-01 砂子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02 Form-7-02 砂子细度及级配试验记录表03 Form-7-03 石子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04 Form-7-04 石子颗粒级配试验记录表05 Form-7-05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06 Form-7-06 粉煤灰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07 Form-7-07 矿渣微粉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08 Form-7-08 外加剂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09 Form-7-09 膨胀剂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10 Form-7-10 砂石含水率测定记录表11 Form-7-11 混凝土取样成型记录表12 Form-7-12 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表13 Form-7-13 标准养护箱温湿度记录表14 Form-7-14 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记录表15 Form-7-15 工地剩余混凝土处理情况记录表16 Form-7-16 工地退回混凝土处理情况记录表17 Form-7-17 致客户的建议书18 Form-7-18 客户资料卡(人员)19 Form-7-19 客户资料卡(工程)20 Form-7-20 工地现场技术服务记录表21 Form-7-21 客户质量投诉处理记录表22 Form-7-22 产品质量客户回访记录表23 Form-7-23 试模自检记录表24 Form-7-24 塌落度仪自检记录表25 Form-7-25 容重筒自检记录表26 Form-7-26 针状规准仪自检记录表27 Form-7-27 实验室设备使用运行记录表28 Form-7-28 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记录表29 Form-7-29 外加剂(母料)检测记录表30 Form-7-30 外加剂(辅料)检测记录表31 Form-7-31 原材料质量验收记录表32 Form-7-32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记录表33 Form-7-33 生产用系统配合比清单34 Form-7-34 生产用系统配合比维护记录表35 Form-7-35 混凝土生产配合比开盘鉴定单36 Form-7-36 混凝土出厂塌落度抽检记录表37 Form-7-37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38 Form-7-38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记录表39 Form-7-39 混凝土抗压强度统计分析表40 Form-7-40 实验室试验仪器设备汇总表41 Form-7-41 实验室设备计量检定计划表42 Form-7-42 行业标准与规范一览表43 Form-7-43 工地技术资料发放记录表华润混凝土砂子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Form-7-01技术负责人:复核:试验:华润混凝土砂子细度及级配试验记录表Form-7-02技术负责人:复核:试验:华润混凝土石子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Form-7-03技术负责人:复核:试验:华润混凝土石子颗粒级配试验记录表Form-7-04技术负责人:复核:试验:华润混凝土水泥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Form-7-05技术负责人:复核:试验:华润混凝土粉煤灰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Form-7-06技术负责人:校核:试验:华润混凝土矿渣微粉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Form-7-07技术负责人:复核:试验:华润混凝土外加剂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Form-7-08技术负责人:校核:试验:华润混凝土膨胀剂物理性能试验记录表Form-7-09技术负责人:复核:试验华润混凝土砂、石含水率测定记录表Form-7-10华润混凝土混凝土取样成型记录表混凝土取样成型记录表华润混凝土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表Form-7-12 工程名称: 浇筑部位:成型日期: 试验日期:试件编号: 混凝土等级/抗渗等级养护条件: 试件龄期: 天抗渗等级评定:符号: 不渗“√”渗漏“×”执行标准:GBJ82-85技术负责人:复核:试验:华润混凝土标准养护箱温湿度记录表年月Form-7-13审核:华润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记录表年月Form-7-14审核:华润混凝土工地剩余混凝土处理情况记录表Form-7-15工地退回混凝土处理情况记录表Form-7-16华润混凝土致客户的建议书年月日Form-7-17华润混凝土客户资料卡(人员)Form-7-18审核: 制表:华润混凝土 客户资料卡(工程)Form-7-19审核:制表:华润混凝土工地现场技术服务记录表Form-7-20实验室经理审核:技术员:华润混凝土客户质量投诉处理记录表Form-7-21华润混凝土产品质量客户回访记录表Form-7-22审核:试模自检记录表技术负责人:审核:试验:塌 落 度 仪 自 检 记 录技术负责人:审核:试验:容重筒自检记录技术负责人:审核:试验:针状规准仪自检记录表技术负责人:审核:试验:实验室设备使用运行记录表审核: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记录表Form-7-28。

石子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石子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石子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验单位:XXX石材公司检验地点:XXX市石材加工厂检验人员:XXXX一、检验目的本次石子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认石子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的要求,以确保生产出的石材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检验样品1.样品名称:石子3. 样品数量:1000kg4.样品编号:XXX001三、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对样品进行肉眼外观检查,确认无明显的裂缝、破碎或污渍。

2.厚度检验:使用测厚仪对样品进行厚度测量,测量点设在样品的不同位置。

3.吸水率检验:将样品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并称重,计算吸水率。

4. 抗压强度检验:使用万能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测试速度为每分钟10mm。

5.化学成分分析:将样品进行化学溶解,分析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四、检验结果1.外观检验:样品外观无裂缝、破碎或污渍,符合要求。

2. 厚度检验:在样品的不同位置进行了厚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0mm、15mm、12mm,平均厚度为12.3mm。

3.吸水率检验:样品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并称重,结果为120g,吸水率为12%。

4.抗压强度检验:样品经万能试验机测试,得出的抗压强度为150MPa。

5.化学成分分析:样品中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含量为78%。

五、检验结论根据以上检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石子样品外观完好,无裂缝、破碎或污渍,符合要求。

2. 该石子样品平均厚度为12.3mm,符合要求。

3.该石子样品吸水率为12%,符合要求。

4.该石子样品的抗压强度为150MPa,符合要求。

5.该石子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含量为78%。

综上所述,该石子样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的要求,可以用于生产石材产品。

六、备注1.检验过程中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

2.本次检验结果仅适用于检验样品,对于其他批次的石子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3.检验人员:XXXX以上即为本次石子检验的原始记录,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 子 检 验 原 始 记 录
委托单位: 试验日期: 产 地: 取样日期: 试验依据:
试验编号:
1、筛分试验 次数 筛孔边长(mm) 筛 1 余 量(g) 9.50 4.75 2.36 1.18 0.600 0.300 分率(%) 筛 余 量(%)
2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试验样重 样品溶液 空白溶液 试验结果 (g) 体积(ml) 体积(ml) (%)
摇筛机/ZBSX-92A型 漏斗 容量瓶500ml 试验筛
1L容量筒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101A-2型 结果评定
滴定管25ml 移液管 氯离子快速测定仪/SSWY-810型
校核:
试验计算:
细度模数υ f1=
2、表观密度 次数 1 2 4、含泥量 次数 1 2 6、氯离子含量(滴定) 次数 1 2 8、以上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ACS1A1 试验前试样干重 (g)
试验后试 样干重(g)
细度模数υ f2=
平均细度模数υ f=
3、堆积密度 次数 1 2 5、泥块含量 砂+筒重 (g) 筒重 (g) 筒容积 (L) 平均值 (kg/m3)
烘干试样 水+瓶+试 水+瓶重 表观密度 平均值 重(g) 样重(g) (g) (kg/m3) (kg/m3)
含泥量 (%)
平均值 (%)
次数 1 2
试验前试 试验后试 样干重(g) 样干重(g)
含泥量 (%)
平均值 (%)
7、氯离子含量(快测) 平均值 (%) 次数 1 2 试验样重 试验结果 (g) (%) 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