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通用设计与机械化施工
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施工概述
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施工概述掏挖基础是近年采输电线路工程广为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能充分发挥原状土的优势,可改善基础的承载性能,而且取消了地下支模及回填土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但掏挖式基础施工要求表层开口小,竖直下挖,底端扩大,这种施工方式对坑壁稳定要求更高,因此掏挖式基础只能在土体状态好、黏着力高的地区使用。
一、采用掏挖钻机机械化施工方法的优越性长期以来,掏挖基础一直采取人工辅以小型工具的方式开挖,人工下坑作业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无法避免,为了实现掏挖基坑机械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掏挖基础机械成孔工艺及机械研究,北京送变电公司作为项目主要参与单位,对成孔设备及成孔工艺做了深入研究,最终成功研制出了掏挖基础成孔专用机械——DR125T掏挖钻机及配套施工工艺,并在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中成功应用。
实践应用表明,机械化施工方法规避了人工挖孔的安全风险,具有成孔效率高、转场快捷、对施工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在输电工程中应用前景广阔。
掏挖钻机及其配套工艺为全国首创,创新性地解决了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无法机械化开挖的难题,其中掏挖钻机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为201020513118.1。
采用掏挖钻机掏挖基础施工方法的特点如下:(1)可用于地质条件为硬塑、可塑的原状黏性土、强风化岩石地质,也可用于含有少量直径不大于10cm的卵石、破碎岩石的地层,同时地下水位需低于基础底面的掏挖基坑施工的掏挖基础机械成孔。
(2)使用的掏挖钻机具备自动测自动调垂功能,可有效保证基坑开挖质量,成孔后尺寸完全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
(3)道路、场地适应性高,成孔效率高,可显著缩短基础施工周期。
二、半掏挖式基础施工方法所谓半掏挖式基础是指基础底板在原状土内掏挖,掏挖部分以上按普通基础开挖回填而成的基础(见DL/T 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
专题研究及设计阶段对工程全寿命管理的建议
专题研究及设计阶段对工程全寿命管理的建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路径优化建议此报告是参考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文件,结合我公司贯彻执行两型一化及两型三新经验总结而成。
两型一化: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
突出变电站工业化设施的定位,秉持节能环保原则,实现变电站基本功能和核心功能,剥离无用、冗余功能。
实施两型一化,变电站内不进行人工绿化,采用碎石场地后,电力公司每年将大量节约灌溉、浇洒用水。
两型一化变电站仅土建方面直接节约费用就达总造价的2%~3%,综合采用优化电气接线、优化设备选择、优化平面布置、建筑物节能等措施,变电站综合费用可以降低5%左右。
两型三新,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在通用设计基础上,遵循差异化原则,在确保线路安全可靠前提下,减少走廊占地,提高输送容量,降低建设和运行的总体成本。
实施两型三新,通过综合应用紧凑型、同塔多回、大截面导线、耐热导线等,提高线路单位走廊输送容量20%~200%,同比节约走廊宽度50%~75%。
应用高强钢,节约钢材6%~8%。
采用新型节能线夹、防振锤,耐张段一点接地方式,每年每百公里500千伏线路可减少损耗近100万度。
同时,结合地型地貌,合理采用全方位长短腿、原状土基础,减少土方,保护植被,减少线路基础费用和赔偿费用,和谐了工程建设环境。
技术亮点采用紧凑型、紧缩型、同塔双回及多回线路,采用大截面、新型导线,提升导线运行温度等技术,提高走廊利用率,提高单位走廊输送容量;在路径选择时,综合考虑电网结构、线路长度、地形地貌、城镇规划、环境保护等因素,普遍采用GPS 卫星定位系统、全数字化航空测量和海拉瓦技术等先进技术,优化路径和杆塔排位,保证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山区杆塔普遍采用全方位长短腿和高低基础设计,尽可能做到零降基面,保持原始地形地貌,保护植被,减少土石方开挖量,注重环境友好,节约投资;集成应用新型金具、高强钢等新技术和新材料,实现了节约钢材,节能降耗;采用机械化施工,提高了建设效率。
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与控制_1
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与控制发布时间:2022-05-13T00:50:38.538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期3期作者:黄天诚[导读] 为提升坚强智能电网工程的建设支撑能力,有效解决施工人力紧缺、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等问题,电力公司开展了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创新及研究,确定了“先进性、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总体原则,实现了“标准化设计、机械化施工、流水化作业”的建设模式。
黄天诚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东丽供电分公司,天津 300300摘要:为提升坚强智能电网工程的建设支撑能力,有效解决施工人力紧缺、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等问题,电力公司开展了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创新及研究,确定了“先进性、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总体原则,实现了“标准化设计、机械化施工、流水化作业”的建设模式。
在南孙庄110kV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中开展了实践应用,成效显著,对全面推广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具有重要的实践依据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工程建设;智能电网电网的建设技术关系着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系统实现稳定供电的前提和保障。
虽然我国的电网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影响供电效率和安全性的问题。
输电线路全过程的机械化控制施工,是对输电线路建设的创新,在提升输电线路供电效率、保障输电线路供电安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1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原则的内涵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是一项系统创新工程,从设计、施工、装备、建管四个专业入手,应用全寿命周期理念,创新设计方法、施工工艺、专用装备和工程管理。
电力公司提出,要按照“先进性,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原则,各专业协同配合,系统开展创新工作,实现“标准化设计、机械化施工、流水化作业”的建设模式,持续提升智能电网工程建设能力,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推进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
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和技术创新成果体现了先进性、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
铁路轨道知识
轨道基本知识铁路标准轨矩铁路标准轨矩为1435mm,大于标准规矩的为宽轨距,如1524mm、1600mm;小于标准规矩的为窄轨距,如1000mm、1067mm。
中国大部分为标准轨距1435mm,在一些站场内小半径曲线上会有轨距加宽,加宽值为5mm或10mm。
关于铁路轨道线间距铁路正线间距指两条铁路中心线间的距离。
国内一般4.4米对应200km/h,4.6米对应250km/h,4.8米对应300km/h,5米对应350km/h——当前判断从新闻、环评报告中判断线路基础标准的最准确依据。
车速小于等于160km的线路直线段线间距(两线路中心线距离)是4米,而且只能有正误差,不得出现负误差。
比如京津城际的线间距是5米,两辆车宽为3.265米的CRH3会车时,不考虑晃动的话,车与车之间的距离就是5-(3.256÷2)-(3.265÷2)=5-3.265=1.735米。
那么4线高铁,整个路宽大约为:((5+3.265)+1+1.5)*2=21米。
步量,是否38步?38*0.6=22.8米。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
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
铁路轨道简称路轨、铁轨、轨道等。
用于铁路上,并与转辙器合作,令火车无需转向便能行走。
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衡的钢轨组成。
钢轨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路碴。
铁路路轨以钢铁制成的路轨,可以比其它物料承受更大的重量。
轨枕亦称枕木、灰枕,或路枕,功用是把钢轨的重量分开散布,和保持路轨固定,维持路轨的轨距。
岔心:道岔直股中心线与曲股中心线的交汇点。
桥梁标准设计根据标准化的要求所作的各种桥涵及其附属结构的整套设计文件,在经过审批后,被规定为全国或地方通行的设计,这就是桥梁标准设计。
简介经国家部级单位批准推广使用的、按模数化标准尺寸所做的桥梁设计。
对于为数众多的常用的中、小桥梁,为降低造价,提高质量,当按批量制造和机械化施工的需要,将其跨度、主要尺寸、细节构造及规格统一制订。
浅析铁路工程投资成本增加原因及有关建议
浅析铁路工程投资成本增加原因及有关建议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1122摘要: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设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和人名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加快铁路发展已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
铁路工程建设在落实国铁集团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六位一体”施工要求的同时,由于受国家环保强制性要求以及铁路工程模糊定价机制的影响,铁路工程造价控制成为了各铁路建设单位的难题。
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在实际铁路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隐患。
本文通过归纳目前铁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铁路工程项目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加强铁路工程投资控制提出可行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铁路工程、造价控制、影响因素、建议措施一、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概预算编制精度不足由于地形地貌、施工环境等因素,铁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大多是由铁路系统内部设计院完成,按区域划分由相应设计院负责设计工作。
目前铁路建设项目较多,大多数项目的设计深度明显不够,造成设计差、错、漏以及变更等问题的时有发生。
实践中表明,铁路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通常缺乏较为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多存在敷衍了事、设计水平低以及审查不严等问题。
同时,设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一系列问题往往会导致概预算编制的精准度出现差错。
当前国内铁路项目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多采用国家铁路局颁布的概预算定额方式,主要根据定额编制,其中工程量主要是由设计院完成,而实际概预算编制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独立,导致技术与经济难以有效结合,工程概预算编制难以全面掌握设计意图、技术、工艺等。
设计人员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难以有效把握技术经济比选,两种情况均对概预算编制造精度造成不利影响。
(二)人工费用不足1.概算人工费标准与实际存在差异(1)铁路建设项目人工费情况新版定额《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费用定额》(国铁科法〔2017〕31号,以下简称“31号文”)人工费标准较原标准虽有调整,但仍然远远低于市场实际人工价格,“31号文”自2017年1月起开始施行,仅适用于新批复铁路建设项目。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范(2015).doc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九月目录1 总则 (1)2 通用机械配置 (2)2.1钢筋加工机械 (2)2.2混凝土施工机械 (3)2.3起重、运输机械 (4)2.4常用测量仪器设备 (6)3 轨道施工机械总体配置 (7)3.1“换铺法”铺轨 (7)3.2“单枕连续铺设法”铺轨 (9)3.3无砟轨道铺轨 (11)4 铺轨基地施工机械配置 (13)4.1“换铺法”铺轨基地 (13)4.2“单枕连续铺设法”铺轨基地 (15)4.3无砟轨道铺轨基地 (16)5 轨道板(枕)工厂化制造机械配置 (18)5.1CRTSⅠ型轨道板制造机械配置 (18)5.2CRTSⅡ型轨道板制造机械配置 (24)5.3CRTSⅢ型轨道板制造机械配置 (29)5.4CRTSⅠ型双块式轨枕制造机械配置 (36)5.5弹性支承块制造机械配置 (41)6 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机械配置 (44)6.1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流程及主要机械 (44)6.2混凝土底座及凸形挡台施工 (44)6.3轨道板铺设与精调 (45)6.4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 (45)6.5凸形挡台树脂灌注 (45)6.6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46)7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机械配置 (49)7.1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流程及主要机械 (49)7.2混凝土支承层施工 (50)7.3滑动层、高强度挤塑板铺设 (50)7.4混凝土底座施工 (51)7.5轨道板铺设与精调 (51)7.6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 (52)7.7轨道板纵向连接与剪切连接 (54)7.8侧向挡块施工 (54)8 CRTSⅢ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机械配置 (56)8.1CRTSⅢ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及主要机械 (56)8.2混凝土底座及凹槽施工 (56)8.3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56)8.4轨道板铺设与精调 (57)8.5自密实混凝土灌注 (57)8.6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57)9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机械配置 (59)9.1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流程及主要机械 (59)9.2支承层施工 (60)9.3底座施工 (61)9.4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61)9.5工具轨轨排法轨排组装及铺设 (61)9.6轨排框架法轨排组装及铺设 (62)9.7混凝土道床板施工 (62)9.8主要机械配置 (63)10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机械配置 (66)10.1弹性支承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施工流程及主要机械 (66)10.2道床基底凿(拉)毛、清理 (66)10.3施工测量 (67)10.4钢筋绑扎 (67)10.5轨排框架吊装与运输 (67)10.6轨排粗调 (67)10.7轨排精调 (67)10.8道床混凝土施工 (68)10.9拆模、养护 (68)10.10主要机械配置 (68)11 有砟轨道铺轨前铺砟施工机械配置 (69)11.1铺轨前铺砟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及主要机械 (70)11.2双层道床铺底砟 (70)11.3预铺道砟 (71)12 无缝线路铺设施工机械配置 (73)12.1无缝线路铺设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及主要机械 (73)12.2“换铺法”铺枕铺轨 (73)12.3“单枕连续铺设法”铺枕铺轨 (75)12.4有砟轨道铺轨后分层上砟整道施工 (76)12.5无砟轨道长钢轨铺设 (77)12.6工地钢轨焊接 (78)12.7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 (80)13 有砟道岔铺设施工机械配置 (83)13.1有砟道岔铺设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及主要机械 (83)13.2铺岔前预铺道砟 (84)13.3道岔铺设 (84)13.4道岔铺砟整道 (88)13.5道岔钢轨焊接 (88)13.6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88)14 枕式无砟道岔施工机械配置 (90)14.1枕式无砟道岔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及主要机械 (90)14.2混凝土底座施工 (91)14.3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91)14.4混凝土道床板施工 (91)14.5道岔钢轨焊接 (91)14.6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91)15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机械配置 (93)15.1板式无砟道岔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及主要机械 (93)15.2混凝土底座施工 (93)15.3道岔板铺设及精调 (94)15.4自密实混凝土灌注 (94)15.5道岔钢轨件铺设 (94)15.6道岔钢轨件焊接 (95)15.7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95)16 轨道精调整理及钢轨预打磨施工机械配置 (96)16.1轨道精调整理及钢轨预打磨基本工艺流程及主要机械 (96)16.2有砟轨道精调整理 (99)16.3有砟道岔精调整理 (101)16.4无砟轨道精调整理 (102)16.5无砟道岔精调整理 (103)16.6钢轨预打磨 (104)本规范用词说明 (106)条文说明:(23局) (106)1 总则1.0.1 为提高铁路轨道施工机械化水平,指导轨道施工机械配置,满足施工技术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制定本规范。
两型三新一化
输电线路“两型三新一化”建设技术要求1、线路路径1.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和差异化规划设计要求,综合考虑电网结构、线路长度、地形地貌、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施工条件和运行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保证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2.应综合比较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社会成本,优化线路方向和宽度,采取同塔双(多)回、紧缩型等技术,压缩线路走廊,提高线路走廊利用率。
3.路径选择时,应结合规划需要,合理预留走廊通道和交叉跨(穿)越地点。
4.线路路经应尽量避免通过自然保护区、林区、经济作物区,避让困难时,应采取高跨方案,避免成片林区的砍伐。
5.选择路径应尽量避免通过民房密集区域,避免拆迁大量民房;应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塔基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
6.选择路径和杆塔排位时,应结合机械化施工实施,开展多方案综合比选。
7.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限制使用档距和相应的高差,避免出现杆塔两侧大小悬殊的档距,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安全度。
8.中、重冰区线路应适当缩短档距和耐张段长度,并使档距较为均匀。
同时采取防止杆塔串倒的措施。
9.输电线路与主干铁路、高速公路交叉,应采用独立耐张段,并合并铁路设计和高速公路设计规范要求合理确定跨越角度。
跨越高速铁路输电线路独立耐张段的安全等级按一级设计。
10.跨越电力线路、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时,应合理选择跨越点,确定杆塔、塔形及高度,减少对被跨越设施的影响,利于工程实施和运行维护。
11.路径选择宜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三维数字地图、卫星影像、激光雷达三维测绘等新技术。
2•气象条件12.应加强对沿线已建线路风灾、冰灾情况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13.应充分考虑特殊地形、微气象条件,尽量避免开风口、重冰及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地区。
(1)位于河岸、湖岸、山峰以及山谷口等容易产生强风地带的线路,最大基本风速应该附近一般地区适当增大。
(2)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杆塔使用条件应适当留有裕度。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次修订对公路桥涵设计原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近些年的桥梁安全事故,使桥梁工程设计者和管理者认识到结构物的安全、耐久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保证安全和耐久的前提下,桥涵设计要优先考虑满足功能需求,即要满足“适用”的要求,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环保、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须给予高度重视。
1.0.3桥梁上的可变作用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它的统计分析要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来描述。
随机过程所选择的时间域即为基准期。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的规定,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取100年。
1.0.4设计使用年限是体现桥涵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多国的桥梁设计规范对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均有明确的规定。
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修订时综合考虑了国标的规定、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和桥涵重要性等因素,规定了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设计使用年限的最低值。
本条规定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1.0.5本条中的桥涵分类标准采用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单孔跨径LK,用以反映桥涵的技术复杂程度;另一个是多孔跨径总长L,用以反映扶植规模。
本条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在肯定桥涵分类时,符合其中一个指标即可归类,存在差异时,可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在计算桥梁长度时,曲线桥宜按弧长计,斜桥宜按斜长计。
1.0.7可持续开展已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当前环境、资源对公路桥涵扶植的约束不竭强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扶植已成为行业转型开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交通运输部合时地提出了“绿色交通”的开展战略,旨在将可持续开展的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开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增长本条规定一方面是贯彻国家和行业的宏观要求,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对环境和资源的重视。
基于“五位一体”基建卓越管理体系的实践
90 |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6)基于“五位一体”基建卓越管理体系的实践文/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姜永 罗喜群总体思路天津电力为深化“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促进“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12),借鉴国内外卓越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构建基建项目基于“五位一体”基建卓越管理体系,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过程进行识别,利用新技术和组织知识,充分考虑质量、安全、周期、生产率、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成本控制及其他效率和有效性因素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把控实施过程,确保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评价关键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并开展基于PDCA 循环的持续改进,推进工程建设过程的持续改进,推动以一流装备、一流队伍、一流管理,支撑世界一流城市供电网建设的目标的实现,支撑天津电力“两个排头兵”发展目标实现。
工作内容过程的识别电网建设从质量、安全、周期、生产率、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成本控制等考虑因素出发,确定关键过程要求和过程的关键绩效指标。
识别出六项业务,其中三项核心业务,三项支撑业务。
进度、造价、质量为核心流程,其他三项辅助业务为队伍、安全和技术。
队伍管理是保障,技术管理是支撑,安全管理是底线。
过程的设计电网建设过程围绕进度、造价和质量分别设计进度管理、造价管理、质量管理等流程,加强工程进度、质量、造价等关键环节管控。
核心流程设计——一是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主要通过计划编制与调控对工程建设周期予以把控,具体包含计划编制与计划跟踪调整两部分。
计划编制与“大规划”体系前期环节衔接,依据规划前期成果及年度投资计划,合理安排年度电网建设任务;计划跟踪、调整以年度里程碑计划为指导,跟踪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计划偏差,研究制定工程协调方案,并依据建设情况适时调整里程碑计划。
二是质量管理。
依据过程管理思想,将基建质量管理划分为质量管理策划、质量过程管理及总结评价三个阶段。
质量管理针对施工环节关键要素入手,从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法、环境五个方面,采取施工分包管理(人)、安全风险防范(机、料)、标准工艺应用与研究(法)、质量通病防治(法)、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环)等管理手段提升工程质量。
继续教育工程项目概述考试答案
用效费比判定项目可行性时,【B/C〗应大于(或等于)1。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项目评价时,对单方案的评价结论是可行或不可行,多方案的评价结论是优劣排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下列属于柔性结构体系,正确的是()。
A、悬索、索膜B、框架C、筒体D、砖混正确答案:A,下列对于新型建筑工业化优势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生产场所由工地转向工厂B、施工人员为产业工人,施工人员较多C、生产方式制造为主,干作业为主D、工程进度较快正确答案:B用年值法进行经济效果评价时可不考虑项目的服务寿命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在索膜结构的施工中使用()施工方法是非常合理和可行的。
A、空原位拼装法B、滑移法C、工业化法D、整体张拉法正确答案:D,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最多由()分项工程组成。
A、4B、5C、6D、7正确答案:C整体提升安装法最大优点是A、可以节省大量的临时支撑且工期相对较短B、构配件生产工厂化C、施工机械化D、管理科学化正确答案:A项目投资决策方法通常有确定型决策法、不确定型决策法和____________等五种A、风险型决策法B、合理性标准决策法C、决策树决策法D、期望值决策法E、多级决策法正确答案:ACE下列关于数据中心说法错误的是()。
A、数据中心是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B、数据中心可加速拉动新兴数字产业高速发展C、数据中心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的“赋能器”D、数据中心未来将朝着高速、虚拟化、智能化、单一化的方向发展 正确答案:D可调托撑螺杆(丝杠)的高度不应大于()。
A、500mmB、650mmC、700mmD、300mm正确答案:D项目投资的国民经济评价与内部财务评价的区别有().A、3个B、4个C、5个D、6个正确答案:B混凝土的碳化是指()。
A、砼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起反应B、生成Ca(OH)2C、提高了混凝土的碱度D、砼中的CaCO3与空气中的CO2起反应正确答案:A属于一级学科的是()。
做深可研、做优初设,全面提升电网设计水平及服务能力策略探讨
做深可研、做优初设,全面提升电网设计水平及服务能力策略探讨摘要:设计作为工程项目龙头专业,如何进一步加强设计管理,提升工程设计质量,是关系项目是否能取得预期效益的关键因素。
本文结合工程设计管理经验,针对不同设计专业、不同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特点,提出几点措施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质量、设计管理、措施1 引言以往工程项目在可研与初设阶段主要存在可研与初设方案费用变化较大、估概算费用计列不准确等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为技术及技经人员服务意识不够、勘察设计深度不足、费用依据不充分、校审批环节流于形式,质量把关不到位等。
现提出以下措施建议供探讨:2 加强员工思想工作,提升全员服务意识2.1开展员工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主题活动,宣贯上级工作会议要求,研讨存在的问题,增强危机感,提升服务意识,落实提升服务能力的具体举措,形成行动清单。
2.2以“客户满不满意”这个指标来衡量我们工作成效。
号召所有设计人员将“迅速响应、服务至上”的宗旨贯穿于现场踏勘、内业设计、技术配合等全过程。
2.3实行区域项目人员相对固定组合,通过微信以周报、月报等方式定期汇报,让业主及时掌握工程动态,通过设计回访及时调整纠偏。
3 多措并举,提升设计勘察质量3.1深化可研设计,重点环节达到初步设计深度(1)落实可研和设计一体化管理要求,加强站址路径方案等前期工作深度。
确保不发生大的否决因素,实现可研与初步设计切实衔接。
3.2可研阶段加强细节协议的落实对变电站是否涉及水系恢复、道路还建或拓宽、房屋拆迁及附着物、树木数量和种类、自来水引入方案和费用等列入函件征询范围,并在初设阶段再次对协议进行复核,避免实施阶段发生方案变化。
3.3加强工程前期林地、环水保等专项设计配合做好环水保报告,初设报告中增加林业征占地及环水保相关内容,严格落实环评、水保、林勘批复文件,确保费用有据可依,加强地灾、洪评等专项评估,防止出现否决因素。
3.4 充分考虑远期规划变电站要确定站址“四角坐标”和征地红线,确定地基处理、给排水、大件运输等技术方案。
两型三新一化
输电线路“两型三新一化”建设技术要求1、线路路径1.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和差异化规划设计要求,综合考虑电网结构、线路长度、地形地貌、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施工条件和运行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保证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2.应综合比较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社会成本,优化线路方向和宽度,采取同塔双(多)回、紧缩型等技术,压缩线路走廊,提高线路走廊利用率。
3.路径选择时,应结合规划需要,合理预留走廊通道和交叉跨(穿)越地点。
4.线路路经应尽量避免通过自然保护区、林区、经济作物区,避让困难时,应采取高跨方案,避免成片林区的砍伐。
5.选择路径应尽量避免通过民房密集区域,避免拆迁大量民房;应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塔基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
6.选择路径和杆塔排位时,应结合机械化施工实施,开展多方案综合比选。
7.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限制使用档距和相应的高差,避免出现杆塔两侧大小悬殊的档距,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安全度。
8.中、重冰区线路应适当缩短档距和耐张段长度,并使档距较为均匀。
同时采取防止杆塔串倒的措施。
9.输电线路与主干铁路、高速公路交叉,应采用独立耐张段,并合并铁路设计和高速公路设计规范要求合理确定跨越角度。
跨越高速铁路输电线路独立耐张段的安全等级按一级设计。
10.跨越电力线路、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时,应合理选择跨越点,确定杆塔、塔形及高度,减少对被跨越设施的影响,利于工程实施和运行维护。
11.路径选择宜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三维数字地图、卫星影像、激光雷达三维测绘等新技术。
2.气象条件12.应加强对沿线已建线路风灾、冰灾情况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13.应充分考虑特殊地形、微气象条件,尽量避免开风口、重冰及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地区。
(1)位于河岸、湖岸、山峰以及山谷口等容易产生强风地带的线路,最大基本风速应该附近一般地区适当增大。
(2)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杆塔使用条件应适当留有裕度。
全过程机械化施工.pdf
二、机械化施工研究与推广进程
(一)机械化施工推广进程
试点 建设
扩大试 点应用
全面 应用
深化 实施
2015年2月,公司基建部发布《国网基建部关于开展线 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扩大试点应用的通知》(基建技术 〔2015〕9号),指导2015年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扩大试点应 用工作的开展,在北京、天津、河北、冀北、上海、浙江、 江苏、福建、安徽等11省,选取30项110~500kV线路工程 开展扩大试点建设。
三、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关键技术介绍
(一)设计关键技术介绍
1.1 岩石基础 1.2 灌注桩基础 1.3 装配式基础 1.4 掏挖基础 1.5 变截面桩基础 1.6 接地型式
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解决
基础尺寸与机械的匹配
机械化施工工艺的变化 及对设计的要求
水文地质、机械、基础 三者间的相互匹配
面临的问题
二、机械化施工研究与推广进程
(二)机械化施工技术与管理体系 2、工程设计
◆ 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设计分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年4月出版) ◆ 输电线路装配式基础通用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设计深度达到施工图深度,成果包含全金属装配式基础、混凝土板条与 角钢支架组合装配式基础2类型式,共7个模块、21个子模块、262种基础, 适用于不受地下水影响的平地或丘陵地区110(66)~750kV输电线路工程。 ◆ 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挖孔桩基础、岩石锚杆基础三类基础通用设计(中 国电力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
二、机械化施工研究与推广进程
(一)机械化施工推广进程
试点 建设
扩大试 点应用
全面 应用
深化 实施
2017年1月,公司基建部发布《国网基建部关于 2017 年深化架空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实施工作的通知》(基建技 术〔2017〕9 号),指导2017年深化机械化施工实施工作, 在系统内26省(无西藏)选取50项110(66)~750kV线路 工程作为示范工程。根据研究和试点,提炼形成“全面机械 化施工技术体系”、“全面机械化施工技术要点清单”。深 入推进技术成果应用,建立机械化施工常态化管理机制,全 面提升线路机械化施工应用水平,持续提升工程建设安全质 量、效率效益。
送电线路工程设计试题及答案(线路结构)
送电线路工程设计试题及答案(线路结构)线路工程抽考试题(结构专业)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1.构件覆冰后风荷载增加系数,15mm冰区取 1.6 ,20mm冰区取1.8,20mm以上冰区取 2.0~2.5 。
2.杆塔结构的极限状态应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临界状态,极限状态分为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3.转角塔、终端塔的基础应采取预偏措施,预偏后的基础顶面应在同一坡面上。
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两型三新一化”建设技术要求中,“两型”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三新”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一化”指工业化。
5.现场服务、设计变更、竣工图设计质量评价由建设管理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完成。
并在收到工程竣工图后 20 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评价工作,于当月 30 日前报送省公司建设部核定。
6.验算覆冰荷载情况,按验算冰厚、 -5 ℃温度、 10 m/s风速,所有导、地线同时同向有不平衡张力,使杆塔承受最大弯矩情况。
7.所有杆塔的钢材质量等级不低于 B 级钢质量等级,当结构工作温度不高于-40度时,Q235、Q345焊接构件和Q420钢质量等级应满足不低于 D 级钢的质量要求。
8.设计单位应按要求进行施工图交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要求配置工地代表,及时协调解决设计技术问题。
9.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涉及的设计技术问题,由省公司建设部向公司沟通汇报,公司负责协调;110(66)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涉及的设计技术问题,由建设管理单位向省公司沟通汇报,省公司负责协调。
10.根据《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规定,挡土墙高度不宜大于 8 米;挡土墙每隔 2 平方米内设置一个泻水孔。
11.工程设计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公司对输变电工程设计承包商进行资信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应用于设计招投标活动。
12.受剪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
当无法避免螺纹进入剪切面时,应按净面积进行剪切强度验算。
输变电工程施工装备现状及配置建议
输变电工程施工装备现状及配置建议近来年,随着特高压等输变电工程的快速建设,施工装备的配置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對工程建设影响较大。
为此,针对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多家省属送变电公司,首次全面开展施工装备调研分析,为输变电工程基建提供支持。
本文针对输变电工程施工装备现状及配置建议开展分析。
标签:输变电工程;施工装备;配置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引言机械化施工技术是一项系统创新工程,需要创新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和装备研发,要求工程设计、施工装备、施工工艺、建设管理等各环节协同配合,以显著提高输电线路建设效益和效率,提升安全质量水平,满足电网大规模建设需求,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完成电网建设任务。
1、概述随着特高压等输电线路工程的快速建设,机械替代人工是大势所趋,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时代理念,可有效减轻或解放人工劳动、降低现场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完成人力所难以完成的施工生产任务。
机械化施工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人工劳动作业强度、提高安全及施工质量、完成线路建设的模式。
机械化施工技术是一项系统创新工程,需要创新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和装备研发,要求工程设计、施工装备、施工工艺、建设管理等各环节协同配合,以显著提高输电线路建设效益和效率,提升安全质量水平,满足电网大规模建设需求,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完成电网建设任务。
2013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通过186项示范工程建设,贯彻机械化施工理念,持续推行“标准化设计、机械化施工、流水式作业”的建设模式,遵照建设管理、工程设计、施工装备的机械化施工标准化体系要求,加强建管、设计、施工、装备等全过程关键环节管控,在平原、丘陵地区全面应用,实现流水式连续作业,提升机械化施工水平。
2、机械化施工建设成果2.1设计成果强化设计龙头作用,先后颁布12项企业标准、编撰3本丛书、出版4类基础通用设计。
标准先行,制定颁布《架空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技术导则》(Q/GDW11598—2016)等1项技术导则、《架空输电线路岩石基础技术规定》(Q/GDW11333—2014)等4类基础设计技术规定、《输电线路专用旋挖钻机》(Q/GDW11388—2015)等2种专用施工机械、《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机械化施工工艺导则》(Q/GDW11332—2014)等5项施工工艺导则,引导、规范机械化施工的实践方向。
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
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发展也十分的迅速,为了提高输电线路建设速度与质量。
本文通过对传统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工艺与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工艺的对比,提出在外业勘测定位阶段与内业施工图设计阶段配合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设计方案及设计优化。
关键词:高压输电;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施工技术1 配合机械化施工设计方案1.1 外业勘测定位阶段(1)选取塔位前,应注意从现有的车行道路到达塔位应如何修路,新建道路的走向应在地形图上标识,新建道路应满足旋挖钻机的爬坡能力(25°以内)。
修建道路时应考虑每 200m 确定一个车辆交汇处。
道路路径上的植被应调查清楚,与技经配合确定该种植被的青赔费用及青赔的难易程度,以此作为机械化施工塔位选取的影响因素。
(2)到达塔位后,应观察塔位的地形及植被情况,确定是否有条件进行机械化施工。
对照塔型确定基础根开,若根开在 8m 以内,可仅在塔位中心开挖机械作业面,若根开大于8m,需要在4个塔腿分别开挖作业面。
根据机械作业要求,基面坡度应小于5%,根据该项要求确定开挖的土方量,该土方可以作为修建道路的夯实土。
(3)根据基础力大小、现场地质情况及机械化施工机械设备的能力,初步确定基础型式。
(4)观察现场,是否有场地能采用混凝土泵送方式输送混凝土,根据送变电提供资料高差 100m 以内,水平距离 400m 以内可进行泵送。
(5)机械化施工塔位应逐腿钻探,确定地质参数。
(6)确定接地型式的确定及水平定向钻机的适用性(例如若孤石裸露,完整性较好则不建议水平定向钻)。
根据接地电阻情况现场确定射线敷设长度,并且观察在敷设范围内是否有不良情况(坟墓,电缆,管道等)。
1.2 施工图设计阶段(1)杆塔设计优化配合机械化组立杆塔,在铁塔结构图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施工用孔。
塔身四根主材内侧应设置辅助抱杆支承用孔;上下 2 处垂直间距不宜大于 10m;为便于吊装,在塔头横担处应设置抱杆承托点;在塔脚板靴板内、外侧方向各设置施工孔,用于施工拉线导向滑轮等临时固定用;酒杯塔左右 K 节点各设置一个施工用孔用于左右节点对拉;在塔腿底板的横、顺线路及 45°方向应设置施工转向滑车挂孔。
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在江西电网建设中的深化应用研究
制 度 深 化
公司 通过 深 入解 读 国家 电 网公 司基 建相 关 通 用 制 度 ,落 实 机 械 化 施 工 专 项 工 作 部 署 , 以 提 高 建 设 管 理 、设 计 、施 工 等 专 业 间 协 作 能 力 为 抓 手 ,制 定 《国 网 江 西 省 电力 公 司 35~500 千 伏 输 电线 路 机 械 化 施 工 实 施 指 导 意 见 》,重 点 做 好 策 划 、设 计 、评 审 、招 标 及 施 工 等 几 个 环 节 的 组 织 和 管 理 工 作 ,全 面 提 升 江 西 电 网 机 械 化 施 工技 术 整 体 水 平 。
34
度 。 专 项 设 计 方 案 与 初 步 设 计 资 料 一 并 提 交 审 查 ,设 计 评 审 单 位 开 展 专 项 评 审 ,在 评 审 意 见 中 进 行 专 章 说 明 ,同 时 将 机 械 化 施 工 纳 入 设 计 质 量 评价 体 系 。
落 实施 工方案 编 制及 评 审要 求 。在工 程 施 工 定 标 后 ,建 设 管 理 单 位 组 织 施 工 单 位 在 施 工 准 备 阶段 充 分 调 查 ,加 强 与 设 计 单 位 的 沟 通 协 作 ,结 合 线 路 工 程 实 际 情 况 研 究 编 制 机 械 化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经 施 工 单 位 内 部 审 批 ,并 报 监 理 、业 主 审 核 后 实 施 。
加 强 可研 阶 段 的 技 术 标 准 落 实 。 发 挥 可 研 规 划 支 撑 作 用 ,在 工 程 可 研 阶 段 便 将 机 械 化 施 工 纳 入 设 计 范 围 ,开 展 工 程 资 料 收 集 ,从 路 径 规 划 、费 用 估 算 等 方 面 落 实 机 械 化 施 工 技 术 要 求 ,满 足 编 制 深 度 ,支 撑 工 程 实 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机械化施工技术要义
标准化是基础。设计、施工工艺、装备、配套技术等方面实现标准 化,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稳定可靠,安全高效。 专业化是抓手。形成电网工程建设专业化的设计技术;研发专用施 工装备;建立公司专业化租赁公司;打造专业化施工队伍。 系列化是关键。建立从勘测到设计、到工艺、到装备等系列技术; 形成系列基础等设计;形成施工装备标准化配置体系等,为工程建设提 供多种系列化解决方案。
二、“五维一体”总体思路
(三)工程管理 包括建设管理、施工组织等,需要解决配套措施,如民事协调、青 赔等,才能发挥机械的高效率。需要科学的施工组织,才能发挥人、机、 物的有效衔接,实现流水式连续作业,安全、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2016 年主要工作:总结形成机械化施工 12 项典型工程案例及典型 经验,在施工机械与人员的配置、施工组织、施工效率、效益等方面的 经验与成果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推行平地、丘陵为主的地形条件
一、机械化施工技术要义
技术体系是开发包容型、多元化。 注意事项: 1. 机械化施工不是仅仅针对某一种特定机械,在施工各工序实现机 械代替人工。 2. 不是仅仅涉及某一专业,需要各专业协同、相互支撑, 共同实现。
3. 形成多维度、系统化的管理与技术体系,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4. 装备、工艺、设计等技术因地制宜的选用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第二部分
一、技术要义 二、 “五维一体”总体思路 三、机械化率的考核与评价 四、典型经验及成效
机械化施工
一、机械化施工技术要义
实施背景:电网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经过高速发展, 进入新常态,电网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 一是劳动力资源越来越紧张,人工成本持续上涨,传统的劳动密集 为主的施工方法将难以为继。二是传统施工方法作业强度大、效率低, 而且安全风险高。三是未形成全过程、系统化的机械化施工理念和方案。
三、机械化率的考核与评价
单项工程机械化率由各子工序权重系数与施工装备得分率加权求和 计算。
(1) 式中:P 为单项工程机械化率,%;βi 为第 i 个子工序权重系数;Ti 为第
i 个子工序平均得分率,%;n 为子工序数量(n =11)。
N
Q
Ti
j 1
二、“五维一体”总体思路
全面推进是一项系统工作, 需要各环节协调, 各专业协同, 按照 “五 维一体”的总体思路,系统构建机械化施工管理与技术体系。 “五维一体”中技术标准等五个维度相互影响、相互交叉,是编织 机械化施工管理与技术体系的经纬线。三、机械化率的考核与评价
有关线路施工机械化率的考核评价是落实要点中“四个并举” 、强化 整体策划等工作的重要内容,促进管理提升、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施工机械化率是对机械化施工工程建设管理、设计、施工与装备等 综合成效的定量评价,体现了物料运输、基础施工、组塔、架线、接地 敷设等线路主要施工过程的机械化程度。
三、机械化率的考核与评价
实施施工机械化率评价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新建 110(66)kV 电压等级及以上线路工程。
2. 工程实际工期与合理工期可比。 3. 与常规建设模式工程造价可比。
三、机械化率的考核与评价
计算方法: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机械化率主要对 5 个主工序、11 个子工序进行定 量分析与评价。物料小运(含物料装卸、物料搬运、临时道路平整及修 筑,3 个子工序) 。基础施工(含开挖或成孔、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 3 个子工序) 。组塔施工(含塔材吊装、紧固件紧固,2 个子工序) 。架线 施工(含牵引绳展放、导地线展放,2 个子工序) 。接地施工(含接地孔 槽掘进,1 个子工序) 。
一、机械化施工技术要义
2013 年以来主要工作: 一是开展设计技术研究和创新。形成适合机械化施工的设计原则和 标准。引导因地制宜,全面应用掏挖基础等环保型基础。形成系列化基
础设计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 二是开展专用施工装备研制。与科研单位、国内知名重型装备制造 厂家等合作,研制专用装备。发挥施工企业自主性,引导创新研发。 三是开展系列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方面的技术研究。2015 年已 经形成机械化施工标准化装备体系, 涵盖 79 类 730 种型号的施工机械装 备和施工机具。在现行标准体系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 11 项设计、装 备、施工工艺系列公司技术标准。 四是试点工程建设情况。 2014 年:江苏、山东、河北、天津、福建已完成六项 220、500 千 伏线路工程, 总长 220 公里试点工作。 同时, 锡盟-山东、 淮南-上海 1000kV 交流工程, 宁东-浙江±800 千伏直流等工程, 试点应用机械化施工技术, 取得了较好效果(做成) 。 2015 年:华东、华北地区 30 项 110~750kV 线路工程扩大试点,多 项特高压工程开展应用,成效明显(完善) 。 2016 年:全面应用、因地制宜实施机械化施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做实) 。
线路通用设计与机械化施工
目 录
第一部分线路通用设计 一、杆塔通用设计 二、金具通用设计 三、基础通用设计 四、电缆敷设通用设计
第二部分机械化施工 一、技术要义 二、 “五维一体”总体思路 三、机械化率的考核与评价 四、典型经验及成效
第一部分
线路通用设计
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 其中架空线路主要由基础、 接地、杆塔、导线、绝缘子、金具等构成;电缆线路主要由电力电缆、 终端接头、中间接头及支撑件等构成。 通用设计是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通一标”的组成部分。 公司系统现有线路通用设计成果体系包括:杆塔通用设计;金具通 设计;基础通用设计;电缆敷设通用设计。
二、金具通用设计
金具通用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10kV~1000kV 交流输电线路; ±800kV 直流输电线路; 电气化铁路 110kV、220kV、330kV 供电工程 由气象条件(冰、风) 、海拔、导地线等设计条件,划分确定模块。
三、基础通用设计
包括:
快速抢修杆塔基础通用设计;装配式基础通用设计包括 8 个模块、 117 种基础型式;2016 年研究制定掏挖基础、挖孔桩基础、岩石锚杆基 础通用设计(主要架空线路专用型) 。 由电压等级、荷载、水文地质(地下水位、岩土性质等) 、基础型式 等条件,划分确定模块。
四、电缆敷设通用设计
包括:2006 年版 110kV 及以下电缆铺设方案;2014 年版增补方案, 220~500kV 方案;共 6 个模块、58 个子模块。 由直埋、排管、电缆沟、电缆隧道、桥梁(桥架)和电缆工作井等 划分 6 个模块。由电压等级、电缆根数(回路数) 、电缆截面、排列方式、 断面规模等划分子模块。
全面应用机械化施工,高山峻岭等条件下因地制宜实施。明确省公司开 展机械化施工全面应用工作整体策划,单项工程由建设管理单位牵头开 展专项策划,落实相关要求。引导施工单位围绕重要机械装备打造专业 化施工队伍,有利于提高施工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提升施工安全、 质量、效率。
二、“五维一体”总体思路
(四)装备体系 装备是机械施工的根本,采用合适的机械装备,不仅效率高,减少 人力投入也明显。一方面,通过创新研发,不断丰富线路施工装备,提 高装备自动化程度,达到小型化、专业化,机动性,方面施工;另一方 面,推广适用装备,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形成多层次支撑。 2016 年主要工作:完善施工装备标准化配置,通过调研分析,完善 机械化施工标准化装备体系,形成 2016 版装备目录(含 87 种,764 个 型号的装备) ,同时组织省公司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研究形成区 域性机械化施工标准化装备目录。创新研发新型专用施工装备,组织公 司科研单位及国内大型机械制造厂,开展线路组塔用专业移动式吊车研 发;组织省公司等单位,开展通道植被自动剪裁机、小型混凝土罐车等 10 项小型、专业化工器具的研发。对单动臂落地抱杆等装备进行改造, 优化功能,提高适用性。研究编制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施工装备专 业管理办法” ,提高施工装备的管理水平。
一、杆塔通用设计
杆塔通用设计包括: 10kV~1000kV 交流输电线路;±500kV、±800kV 直流输电线路; 西藏电网(高海拔地区)35kV 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 110kV、220kV、 330kV 供电工程;高海拔地区 110~500kV 输电线路通用设计。 由电压等级、回路数、杆塔重要性系数、导线截面、气象条件、地 形条件、海拔高度、杆塔型式等设计条件,划分确定模块。
二、“五维一体”总体思路
(五)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推动力,一方面从技术层面形成量化评价方法,有利于 评估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从管理角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工程建 设参与方的主动性,推进工程应用实施。 2016 年主要工作:基建部组织研究机械化施工量化评价技术,考虑 线路工程特点、现有装备水平等,形成机械化率评价方法。分析考核评 价管理流程、职责分工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推动机械化施工 应用实施。组织研究编制了工程专用机械化率信息统计与计算表格,减 少一线人员工作量,实现自动计算。
二、“五维一体”总体思路
(二)工程设计 设计是源头,只有从方案设计开始,在设计各阶段考虑施工作业中 机械的使用,才能真正为机械应用创造条件。 机械性能指标作为设计条件之一,提高机械适用性,才能真正实现 机械施工的无缝对接。 2016 年主要工作:研究制定机械化施工工程专项设计大纲,统一设 计思路、技术要求、设计深度等;要求开展专项设计及专题评审,其中 100 项示范工程, 基建部统一组织评审。 研究编制 110kV、 220kV、 500kV 等电压等级机械化施工设计手册,明确设计原则、技术要求、设计依据、 主要工序设计过程及设计内容,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研究编制岩石锚 杆钻机、轮式旋挖钻机、落地抱杆等重要装备的标准化手册,促进设计 与施工装备专业融合,加快设计人员掌握机械装备性能,设计更合理、 更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