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总思考题
材料力学性能大连理工大学课后思考题答案解读

第一章 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 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
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12.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裁,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13.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14.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
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15.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16.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第1章材料的性能1.何谓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何谓工艺性能?材料的工艺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为什么机械零件设计大多以屈服强度为设计依据?4.写出下列力学性能符号所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
A K、ψ、δ、σ0.2、σs、σb、σe、HRC、HV、σ-1、HBS、E。
5.某金属材料的拉伸试样l0 =100mm,d0=10mm。
拉伸到产生0.2%塑性变形时作用力(载荷) F0.2=6.5×103 N;F b=8.5×103 N。
拉断后标距长为l l =120mm,断口处最小直径为d l =6.4mm,试求该材料的σ0.2、σb 、δ、ψ 。
6. 试比较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特点,指出各自最适用的范围。
下列几种工件的硬度该用哪种硬度法测量:锉刀、灰铸铁毛坯件、硬质合金刀片、表面有很薄的硬化层的工件。
7. 根据GB700—88《碳素结构钢》的规定,牌号为Q235钢的力学性能应达到:σs≥235MPa,σb≥375Mpa,δ5≥26%,ψ≥50%。
现对进厂的一批Q235钢材采用d0=10mm 的标准短试样〔试样的标距等于5倍直径〕进行拉伸试验,测得的试验数据是Fs=20kN,F b=32kN,断后标距长l1 =65mm,d1=6.3mm。
.试问这批钢材合格否?第2章材料的结构1.解释下列名词:晶格、晶胞、晶粒、晶界、亚晶界、晶面、晶向、晶格常数、合金、相、显微组织、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固溶强化、组元。
2.金属的常见晶格有哪三种?说出名称并画图示之。
3*.在面心立方晶格中,指出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和晶向;试画出图形。
并计算其晶面和晶向的最大原子密度。
4.为什么单晶体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的金属通常没有各向异性?5.什么叫晶体缺陷?晶体中可能有哪些晶体缺陷?它们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6.固态合金中固溶体相有哪两种?化合物相有哪三种?它们的力学性能有何特点?7.固溶体的固溶度取决于哪些因素?第3章材料的凝固1.解释名词:过冷现象、过冷度、平衡状态、相图、匀晶转变、共晶转变、枝晶偏析、变质处理2.试述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一、 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 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
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12.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裁,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13.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14.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
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15.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16.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
材料力学实验思考题

材料力学实验思考题实验一:拉伸与压缩1、金属机械性能主要指金属材料的、、、。
其中与主要反映材料的强度,与反映材料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2、在拉伸和压缩实验中,测量试样的直径时要求在一个截面上交叉90度测取两次是为了消除试样的椭圆度误差。
而在三个截面平均直径中取其最小值的意义是求得试样的最小横截面积。
3、低碳钢拉伸时有明显的“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4、工程上通常把伸长率大于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5、对于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通常用名义屈服应力来定义,也就是产生 0.2%塑性应变的应力。
6、低碳钢的失效应力为,最大应力为;铸铁的失效应力为,最大应力为。
7、在拉伸实验中引起低碳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而引起铸铁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这说明低碳钢的能力大于。
而铸铁能力大于。
8、对于铸铁试样,拉伸破坏发生在___________面上,是由___________应力造成的。
压缩破坏发生在___________面上,是由_______应力造成的。
扭转破坏发生在___________面上,是由_______应力造成的。
9、低碳钢试样和铸铁试样的扭转破坏断口形貌有很大的差别。
低碳钢试样的断面与横截面重合,断面是最大切应力作用面,断口较为齐平,可知为剪切破坏;铸铁试样的断面是与45的螺旋面,断面是最大拉应力作用面,断口较为粗糙,因而是最大拉应试样的轴线成o力造成的拉伸断裂破坏。
10、图示为三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则:弹性模量最大的材料是(A);强度最高的材料是(A);塑性性能最好的材料是(C)。
11、低碳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若加载至C点,然后卸载,则应力回到零值的路径是沿(C)A:曲线cbao;B:曲线cbf(b f∥oa);C:曲线ce(ce∥oa);D:曲线cd(cd∥oσ);12、对于同一种材料,采用长标距试样和短标距试样,实验所得伸长率是否相同?截面收缩率是否相同?13、金属材料拉伸时,弹性模量E是在()测定的。
2019材料性能学生思考

《材料力学性能》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弹性比功;包申格效应;滞弹性;内耗;超塑性;脆性断裂;韧性断裂;解理断裂;剪切断裂;解理台阶;韧窝;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缺口敏感度;低温脆性;蓝脆;韧脆转变温度;低应力脆断;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韧性;应力比;疲劳源;疲劳贝纹线;疲劳条带;驻留滑移带;疲劳寿命;次载锻炼;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磨损;比磨损量;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接触疲劳;蠕变;持久强度,蠕变极限,松弛稳定性;过载损伤界;约比温度;过载持久值;疲劳剩余寿命;应力松弛;等强温度;韧脆转变,解理裂纹,弹性,穿晶裂纹,疲劳缺口敏感性,韧脆转变,循环韧性,解理刻面,解理面,塑性,脆性,河流花样,韧性,蓝脆,小范围屈服,有效裂纹长度,缺口敏感度,穿晶断裂,沿晶断裂,缺口效应,冲击韧性,冲击吸收功,韧性温度储备,张开型裂纹,塑性区,有效屈服应力,韧带。
二、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σbc ;σpc;σpb;σbn;σbb;τs;τp0.3;τb;γmax;280HBS10/3000/30;500HBW5/750;HR30N; HV;HK;HS;NSR;AKV (CVN) ;AKU, aKV;aKU, V15TT, FATT50;NDT, FTE,FTP;K Ic ;GIc;σ-1,σ-1P,σ-1N,τ-1,qf,ΔKth,da/dN,shσ;Tεσ&;Tτδσ/;Tτσ,σe,E,σb,n,G,HBW,σ0.2,HR,σS,α,σr,δ,gtδ,ψ,HBS,K I三、分析问答题第一章1.材料的弹性模数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何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2. 决定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高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有哪些方法?3. 金属材料的应变硬化有何实际意义?抗拉强度为何比屈服强度高?4.试将下列材料的弹性比功由大到小进行排序:黄铜,高强铝合金,人造橡胶,铍青铜,弹簧钢。
材料力学性能思考题

填空:1.影响材料弹性模数的因素有、、、、、等。
2.提供材料弹性比功的途径有二,提高材料的,或降低。
3.退火态和高温回火态的金属都有包申格效应,因此包申格效应是具有的普遍现象。
4.金属材料常见的塑性变形机理为晶体的和两种。
5.多晶体金属材料由于各晶粒位向不同和晶界的存在,其塑性变形更加复杂,主要有各晶粒变形的及各晶粒变形的的特点。
6.影响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等。
7.产生超塑性的条件是(1);(2);(3)。
8.材料的断裂过程大都包括裂纹的形成与扩展两个阶段,根据断裂过程材料的宏观塑性变形过程,可以将断裂分为与;按照晶体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途径,分为和;按照微观断裂机理分为和;按作用力的性质可分为和。
9.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的塑性变形,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的现象。
10.剪切断裂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11.解理断口的基本微观特征为、和。
12.韧性断裂的断口一般呈杯锥状,由、和三个区域组成。
13.韧度是衡量材料韧性大小的力学性能指标,其中又分为、和。
14.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时压力状态最硬,其分量为零,材料最易发生,适用于揭示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的脆性倾向。
时,正应力分量较大,切应力分量较小,应力状态较硬。
一般用于塑性变形抗力与切断抗力较低的所谓塑性材料试验;时应力状态较软,材料易产生塑性变形,适用于在单向拉伸时容易发生脆断而不能充分反映其塑性性能的所谓脆性材料;材料的硬度试验属于状态,应力状态非常软,可在各种材料上进行。
15. 材料缺口敏感性除与材料本身性能、压力状态(加载方式)有关外,还与、、有关。
16.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力学性能,按加载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和两大类,在压入法中,根据加载速率的不同又分为和。
17. 国家标准规定冲击弯曲试验用标准试样分别为试样和试样,所测得的冲击吸收功分别用标记。
18. 影响材料低温脆性的因素有、、、、、等。
材料力学复习思考题2

一、作图题。
1.画轴力图。
32.如图所示,作扭矩图。
10N ·M 15N ·M 30N ·M·M3.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1)梁受力如下图。
已知均布载荷q=3kN/m, 集中力偶M=6kN ·m ,要求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标注出关键值。
q M(2)试列出下图受力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画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出max Q F 和m ax M 。
设a l q F ,,,均为已知。
q qaF=q2M=qa2qaM=(3)作如下图所示梁的剪力、弯矩图。
二:选择题1. 材料力学中的内力是指( )。
A.物体内部的力B.物体内部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C.由外力作用引起的各质点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D.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某一截面两侧各质点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的改变量2.关于截面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变形的基本方法B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应力的基本方法C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D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内力与应力关系的基本方法3.低碳钢冷作硬化后,材料的( )。
A .比例极限提高而塑性降低B .比例极限和塑性均提高C .比例极限降低而塑性提高D .比例极限和塑性均降低4.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 2.0 表示屈服极限。
其定义有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B .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C .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D .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5.关于铸铁的力学性能有以下两个结论:①抗剪能力比抗拉能力差;②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高。
正确的是( )。
A .①正确,②不正确;B .①不正确,②正确;C .①、②都正确;D .①、②都不正确。
6.塑性材料试件拉伸试验时,在强化阶段发生的是( )。
A .弹性变形;B .塑性变形;C .线弹性变形;D .弹性与塑性变形。
力学测试思考题及习题[技巧]
![力学测试思考题及习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a5066a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0.png)
注:下面答题仅供参考思 考 题1. 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什么要用标准试件?为了排除试件尺寸对材料塑性指标 A 测试结果的影响,便于进行不同材料间的塑性指标 A 的比较。
2.材料拉伸时有哪些力学性能指标?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强度指标:上屈服强度R eH 、下屈服强度R eL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 p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 r ,规定总延伸强度R t ,抗拉强度R m ;塑性指标:断后伸长率A ,断面收缩率Z ;弹性指标:弹性模量E ,泊松比 。
3.测定断后伸长率 A 11.3 时,若断面邻近标距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3L 0时,应如何处理?应进行断口移中处理,按 002100%XY YZ L A L +-=或按 00100%XY YZ YZ L A L '''++-= 来进行计算。
4.试述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扭转时,主要是由哪些应力引起破坏的,为什么?低碳钢拉伸时,首先出现颈缩,由于颈缩中心部分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因此,中心部分被拉坏,边缘部分仍是单向应力状态,因此,边缘部分沿45 方向由切应力引起破坏;压缩时,越压越扁,不会破坏;扭转时,沿与轴线垂直的截面由切应力引起破坏。
因为低碳钢属于拉、压强度相等的材料,而剪切强度低于拉、压强度。
铸铁拉伸时由拉应力引起破坏;压缩时,沿45 方向由切应力引起破坏;扭转时,沿45 方向由拉应力引起破坏。
因为铸铁的抗拉强度低于抗剪强度,抗剪强度低于抗压强度。
5.规定强度指标R p 、R r 、R t 是在受力还是在卸力的情况下测定的? R p0.2和R r0.2有何区别?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 p 和规定总延伸强度R t 是在受力的条件下测定的;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 r 是在卸力后测定的.R p0.2表示规定非比例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在受力的情况下测定;而R r0.2则表示规定残余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在卸力的情况下测定。
材料力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思考题答案1. 引言。
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材料的性能和行为。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和分析,以深化对材料力学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针对材料力学实验中的一些思考题进行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2. 实验思考题答案。
2.1 为什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常常使用金属材料?答,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适用于各种加载条件下的实验。
同时,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稳定,易于加工和制备,因此在材料力学实验中被广泛应用。
2.2 为什么在拉伸试验中会出现颈缩现象?答,在拉伸试验中,当金属材料受到拉力作用时,由于材料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会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导致材料发生颈缩。
这是由于材料的塑性变形导致的,属于材料的典型失效形式。
2.3 为什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需要进行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答,应力应变曲线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曲线的测定可以了解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性能参数。
这对于材料的选用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材料力学实验中需要进行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2.4 为什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需要进行硬度测试?答,硬度是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硬度测试可以快速了解材料的硬度水平,评估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对于材料的使用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2.5 为什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需要进行冲击试验?答,冲击试验可以评估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对于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时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冲击试验可以了解材料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表现,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3. 结语。
通过对材料力学实验思考题的解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材料力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希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不断思考和分析,提高对材料力学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我们通过对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从而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思考题,下面我将对这些思考题进行回答。
1. 为什么在拉伸试验中,材料会出现颈缩?颈缩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由于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受到局部应力过大而发生的。
当材料受到拉伸力时,材料内部会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导致局部应力过大,从而引起颈缩。
在颈缩过程中,材料的截面积会逐渐减小,从而导致材料的抗拉强度降低。
2. 为什么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会出现冷加工硬化现象?冷加工硬化是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由于材料在冷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位错密集和滑移运动,从而导致材料的晶粒变形和变形结构的改变。
在拉伸过程中,冷加工硬化会使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加,但同时也会使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降低。
3. 在压缩试验中,为什么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在压缩试验中,材料的抗压强度通常会大于抗拉强度,这是由于在压缩过程中,材料受到的应力是沿着材料的纵向方向作用的,而在拉伸过程中,材料受到的应力是沿着材料的横向方向作用的。
由于材料在纵向方向上的结构强度通常会大于横向方向上的结构强度,因此导致了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
4. 在弯曲试验中,为什么材料的弯曲变形会出现弯曲曲线?在弯曲试验中,当材料受到弯曲力作用时,材料会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导致弯曲曲线的出现。
弯曲曲线是由于材料在弯曲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应力分布,从而导致材料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最终形成了弯曲曲线。
通过对以上思考题的回答,我们对材料力学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实验和学习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材料力学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和发展材料力学的理论和实践。
2015年材料力学性能思考题大连理工大学

一、填空:1.提供材料弹性比功的途径有二,提高材料的,或降低。
2.退火态和高温回火态的金属都有包申格效应,因此包申格效应是具有的普遍现象。
3.材料的断裂过程大都包括裂纹的形成与扩展两个阶段,根据断裂过程材料的宏观塑性变形过程,可以将断裂分为与;按照晶体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途径,分为和;按照微观断裂机理分为和;按作用力的性质可分为和。
4.滞弹性是指材料在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的现象,滞弹性应变量与材料、有关。
5.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的塑性变形,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的现象。
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有和。
6.单向静拉伸时实验方法的特征是、、必须确定的。
7.过载损伤界越,过载损伤区越,说明材料的抗过载能力越强。
8. 依据磨粒受的应力大小,磨粒磨损可分为、、三类。
9.解理断口的基本微观特征为、和。
10.韧性断裂的断口一般呈杯锥状,由、和三个区域组成。
11.韧度是衡量材料韧性大小的力学性能指标,其中又分为、和。
12.在α值的试验方法中,正应力分量较大,切应力分量较小,应力状态较硬。
一般用于塑性变形抗力与切断抗力较低的所谓塑性材料试验;在α值的试验方法中,应力状态较软,材料易产生塑性变形,适用于在单向拉伸时容易发生脆断而不能充分反映其塑性性能的所谓脆性材料;13.材料的硬度试验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在这样的应力状态下,几乎所有金属材料都能产生。
14.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力学性能,大体上可以分为、和三大类;在压入法中,根据测量方式不同又分为、和。
15. 国家标准规定冲击弯曲试验用标准试样分别为试样和试样,所测得的冲击吸收功分别用、标记。
16. 根据外加压力的类型及其与裂纹扩展面的取向关系,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有、和。
17. 机件的失效形式主要有、、三种。
18.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包括、、、、断裂等五个阶段。
19.内耗又称为,可用面积度量。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思考题,这些问题既能够检验我们对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材料力学的相关原理。
下面,我将针对一些常见的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进行解答,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为什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会使用标准试样进行拉伸和压缩测试?标准试样在材料力学实验中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通过使用标准试样,可以确保不同实验之间的测试条件是一致的,从而能够得到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的实验数据。
此外,标准试样的设计和制备经过严格的标准化程序,能够保证试样的质量和几何尺寸的精度,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为什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会进行拉伸和压缩测试?拉伸和压缩测试是材料力学实验中常见的测试方法,主要是为了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拉伸测试可以用来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参数,而压缩测试则可以用来测定材料的抗压强度、屈服强度等参数。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全面了解材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为材料的设计和选用提供依据。
3. 为什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会进行硬度测试?硬度测试是材料力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主要是为了研究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硬度是材料抵抗外界力量的能力,硬度测试可以用来评价材料的硬度大小,从而为材料的选用和加工提供参考。
此外,硬度测试还可以用来评价材料的耐磨性能,对于一些需要经受摩擦和磨损的材料来说,硬度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4. 为什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会进行冲击测试?冲击测试是用来研究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时的响应行为,主要是为了评价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在一些特殊的工作条件下,材料可能会受到冲击载荷,因此对于一些需要承受冲击载荷的材料来说,冲击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冲击测试,可以了解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时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为材料的设计和选用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实验中的拉伸、压缩、硬度和冲击测试都是为了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全面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材料的设计和选用提供依据。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我们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来了解材料的力学特性和性能表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思考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1. 为什么要进行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是材料力学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试验方法,通过这两种试验可以得到材料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性能参数,比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
拉伸试验可以得到材料在拉伸状态下的性能参数,而压缩试验则可以得到材料在压缩状态下的性能参数。
这两种试验可以全面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提供依据。
2. 为什么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会出现颈缩现象?在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中,当应变逐渐增大时,材料会出现颈缩现象,即试样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最终导致试样断裂。
这是因为在拉伸过程中,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而塑性变形的发生是由于晶格滑移和再结晶等原因导致的。
当应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晶粒开始发生滑移,形成了颈缩现象。
3. 为什么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比抗拉强度要低?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比抗拉强度要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发生塑性变形时的抗力,而抗拉强度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最大抗力。
在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晶粒开始发生滑移,而在达到最大抗力之后,晶粒开始断裂,这时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
其次,材料的屈服强度受到材料内部缺陷和应力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通常情况下屈服强度要低于抗拉强度。
4. 为什么在压缩试验中,材料的抗压强度要大于抗拉强度?在材料的压缩试验中,由于材料在压缩状态下受到的应力是均匀分布的,而在拉伸状态下受到的应力是集中分布的,因此材料的抗压强度要大于抗拉强度。
此外,在压缩试验中,材料的断裂形式通常是挤压破坏,而在拉伸试验中,材料的断裂形式通常是拉伸断裂,这也是导致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材料力学实验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为我们的实验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材料力学性能总思考题(1)

材料力学性能总思考题(1)第一章1什么是材料力学性能?有何意义?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和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2金属拉伸试验经历哪几个阶段?拉伸试验可以测定哪些力学性能?三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可测定的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3拉伸曲线有何作用?拉伸曲线各段图形分别意味着什么?拉伸曲线可测定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指标;4不同材料的拉伸曲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材料的组织结构不同,成分不同,所处温度、应力状态不同,拉伸曲线也不同。
5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发现了哪几个关键点?这几个关键点分别有何意义?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关键点是颈缩点工程应力应变是屈服强度7 弹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金属晶格中原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映。
8弹性模量E的物理意义?E是一个特殊的力性指标,表现在哪里?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E=ζ/ε。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
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
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特殊表现:金属材料的E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温度、加载速率等外在因素对其影响不大,E主要决定于金属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
9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有何异同?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的最大应力);弹性极限:试样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屈服极限:开始发生均匀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10你学习了哪几个弹性指标?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弹性模量、弹性比功11弹性不完整性包括哪些方面?金属在弹性变形阶段存在微小的塑性变形,即弹塑性变形之间无绝对的分界点,包括弹性滞弹性及内耗、包辛格效应等。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全)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全)《机械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陈永泰第一章材料的性质1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哪些?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
2简述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几个阶段,各特征点表示什么含义)。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塑性变形阶段,颈缩阶段。
(画图)第二章材料结构1体心立方晶格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各有那些?面心立方晶格呢?{110},<111>;{111},<110>2与理想晶体相比,实际晶体的结构特征是什么?①多晶体结构;②具有晶体缺陷。
为什么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塑性和韧性越好?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的总面积越大,位错阻碍越多,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金属塑性变形的抗力越高,从而导致金属强度和硬度越高。
金属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的晶粒数量越多,参与变形的晶粒数量越多,变形越均匀,从而延迟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导致断裂前的大塑性变形。
当强度和硬度同时增加时,金属在断裂前消耗的功增加,因此其韧性也更好。
因此,金属颗粒越细,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4名词解释:相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固溶强化弥散强化相: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成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固溶体: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固溶强化:随着溶质质量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
这种现象被称为固溶强化。
弥散强化:即沉淀强化。
若合金中的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上,则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称为弥散强化。
5固体合金中的相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定义的?(提示:晶格类型)1固溶体:合金中晶体结构与其中一种组成元素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合金中晶体结构不同于其中一种组成元素的固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6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哪些是固溶体,哪些是金属化合物,为什么?它们都是间隙型吗?铁素体、奥氏体是固溶体,渗碳体是金属化合物。
思考题1-17(2012)

第1章钢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一、名词与术语屈服强度条件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徐变混凝土线性徐变混凝土非线性徐变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二、分析思考题1.钢筋与混凝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为何能够共同工作?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我国新《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哪些?4.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尺寸与其抗压强度的大小有何关系?目前对此如何解释?5.同样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6.混凝土共有几个基本强度指标?其强度平均值的统计关系如何?7.何谓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之间有何关系?我国《规范》是怎样确定混凝土弹性模量的?8.何谓弹性系数?其大小与混凝土中的应力值有何关系?9.分析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区别。
9.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下,其强度和变形性能有哪些特点?10.混凝土徐变和收缩变形有何本质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受哪些主要因素影响?11.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对工程结构有哪些危害?怎样减小收缩和徐变?12.为什么软钢只取屈服强度作为设计强度的依据,不考虑其强化阶段?13.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有哪些方面的要求?14.钢筋的塑性指的是什么?用什么指标衡量?塑性有何工程意义?第2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一、名词与术语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的可靠度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准永久荷载二、分析思考题1.建筑结构应该满足哪些功能要求?2.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有几类?其含义各是什么?结构超过极限状态会产生什么后果?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是按什么原则划分的?3.何谓作用与作用效应?“作用”与荷载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作用效应是一个随机变量?4.何谓结构抗力?结构构件的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说构件的抗力是一个随机变量?5.什么是功能函数?如何用功能函数表达“失效”、“可靠”和“极限状态”?6.什么是结构可靠概率P s和失效概率P f?什么是目标可靠指标?可靠指标与结构失效概率有何定性关系?7.什么是荷载的标准值?8.荷载的代表值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9.确定我国“规范”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采用何种形式?说明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及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取值原则。
材料力学思考题

材料力学思考题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和失效行为的学科。
在研究材料力学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思考题,通过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材料力学的原理和应用。
下面是一些材料力学的思考题:1. 什么是材料的弹性模量?如何计算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反映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的物理量,定义为材料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比值。
计算弹性模量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计算方法有拉伸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和剪切试验等方法。
2. 金属为什么会产生塑性变形?金属之所以会产生塑性变形,是因为金属晶体的滑移和位错运动导致晶体之间相对位移。
当外力作用于金属上时,晶体内部的滑移和位错运动会使原子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
3. 为什么材料的应力和应变不是线性关系?在小应变范围内,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呈线性关系,即服从胡克定律。
然而,在大应变范围内,材料的应力和应变不再线性关系,因为大应变条件下会发生晶体滑移、位错运动等塑性变形机制,从而导致应力和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4. 什么是疲劳破坏?是什么原因导致材料发生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是材料在受循环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断裂失效。
材料的疲劳破坏是由于循环应力引起的微观裂纹的扩展,导致裂纹逐渐扩展并最终导致材料断裂。
疲劳破坏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材料内部缺陷、应力集中、氧化、腐蚀等。
5. 为什么金属在高温下更容易失效?金属在高温下更容易发生失效,是因为高温条件下金属的晶界扩散速率增大,晶界扩散会导致金属晶粒的生长和晶界的消失,从而导致金属的力学性能下降。
此外,高温条件下金属还容易发生相变、疏松等失效现象。
以上是一些关于材料力学的思考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对材料力学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并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材料工程问题。
材料力学思考题

材料力学思考题材料力学作为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工程学生来说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今天我将为大家提出一些材料力学的思考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1. 为什么在工程材料的研究中,常常会用到应力-应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是描述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应力和应变之间关系的重要参数。
通过应力-应变曲线,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强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在工程材料的研究中,常常会用到应力-应变曲线。
2. 为什么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会出现颈缩现象?在金属材料的拉伸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应力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材料出现局部缩颈现象。
这是由于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受力作用下出现应力集中,导致材料局部变形,最终形成颈缩。
这种现象在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中经常会出现,对于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
3. 为什么在材料的蠕变过程中会出现塑性变形?材料的蠕变是指在高温和高应力条件下,材料会发生持续的塑性变形。
这是由于在高温和高应力的环境下,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材料出现塑性变形。
蠕变现象在工程材料的高温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材料的蠕变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4. 为什么在材料的疲劳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材料的疲劳是指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会发生裂纹和最终断裂的现象。
这是由于在疲劳载荷作用下,材料内部会出现应力集中和微观损伤,最终导致裂纹的产生。
因此,在材料的疲劳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这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5. 为什么在材料的断裂过程中会出现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材料的断裂过程可以分为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两种类型。
脆性断裂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出现迅速断裂的现象;而韧性断裂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出现一定的变形和吸能过程。
q235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思考题回答

q235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思考题回答1. 1试验材料及设备试验在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试验中心固体力学试验室的AUTOGRAPHICS-25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机最大加载能力为50kN,对试件采用电炉加热,由试验机自动记录试件单向拉伸的应力-应变(θ-ϵ)关系曲线.试件材料为Q235钢,试件按试验机指定的形状制作,规格、尺寸如图1所示.试验的温度、加载条件按照国家标准[6,7]进行.图1试样几何尺寸(m m)Fig.1 Geom etrical dimension of test specimen1.2试验内容试验共分5组进行.(1)A组试验共计2根试件,测定试验机自动记录θ-ϵ曲线中应变的修正值.(2)B组试验共计3根试件,进行未经高温过程的常温拉伸试验,以得到此批试验钢材的一些基本力学性能指标.(3) C组试验(包括应力)分别为0.3f y,0. 5f y、和0.7f y, 3种工况,简单记为C1、C2和C3.其中C2工况做2根试件,C1和C3工况由于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大,各做了3根试件.在每种工况下,先在试件.上施加应力到指定应力水平,变形稳定后先升温至.500°C,然后再降到常温.升降温过程中,从常温升到50°c之后,每隔50°c在试验机自动绘制的θ-ϵ图.上标定一次,记下对应的应变值.升温速率为 13 °C/ min左右,降温方式是在室温下自然冷却(4)D组试验共分为4种工况,每种工况做3根试件,共计12根试件.每种工况的σ- t路径如下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每隔50C均匀加载(或均匀卸载)一次,以小幅阶梯状加载(或卸载)模拟连续加载(或卸载).升降温过程中,从常温升到50 °C 后,每隔50 C在试验机自动绘制的σ- t图上标定一次,记下对应的应变值.每种工况均保持相对恒定的升温速度(约13 °C/ min),降温方式是在室温下自然冷却.(5)E组试验测量了C组试验的试件经历恒载升降温自然冷却到常温时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2试验结果及分析2.1 A组试验经过A组试验得出的试验机自动记录的θ-ϵ曲线中各温度点对应的应变修正值随温度变化的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B、C、D组中的应变值都是采用修正以后的数值.图2试验应变数据修正值Fig.2 Correct values of test st rain data2.2未经高温过程的钢材常温拉伸试验结果试验所得常温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为:弹性模量E= 198 GPa,屈服应力fy= 286.7 MPa,极限应力fu= 447.5 MPa,极限应变ϵu= 0. 767.2.3 C组实验C组试验结果是建立D组试验本构关系式的基础.通过对图3的分析,可以得到σ- ϵ、t- ϵ的基本关系.图3恒载升降温路径的t-∈曲线Fig. 3 Curves of t-∈under const antHoadheating & coo ling paths由图3实线组可见:当t≤300 °C时,t一ϵ曲线上升比较平缓,且不同应力水平对应的曲线趋势比较相似;当t> 300 C时,高应力水平(C2, C3)下的试件应变便开始急剧增加,呈指数形式.相同温度下,应力水平越高温度变形越大,温度变形与应力水平近似于线性关系.由图3虚线组可见:降温段t-∈曲线比较平稳,随着温度下降,不同应力水平对应的曲线有较为一致的下降趋势.对于高应力水平下的试件,由于其升温至一定温度时已经进入屈服阶段,故应力水平还没有低于相应温度的屈服强度时,它的应变仍在增加.同时,高应力水平下的残余应变,因为包括屈服后的高温塑性应变,所以要比低应力水平下的大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什么是材料力学性能?有何意义?
2金属拉伸试验经历哪几个阶段?拉伸试验可以测定哪些力学性能?3拉伸曲线有何作用?拉伸曲线各段图形分别意味着什么?
4不同材料的拉伸曲线相同吗?为什么?
5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发现了哪几个关键点?这几个关键点分别有何意义?
6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不同?
7 弹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
8弹性模量E的物理意义?E是一个特殊的力性指标,表现在哪里?9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有何异同?
10你学习了哪几个弹性指标?
11弹性不完整性包括哪些方面?
12 什么是滞弹性?举例说明滞弹性的应用?
13内耗、循环韧性、包申格效应?
14什么是屈服强度?如何度量屈服强度?
15如何强化屈服强度?
16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7 屈服强度的实际意义?
18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与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有何不同?有何意义?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关键点是哪个点?
19什么是应变硬化指数n?有何特殊的物理意义?有何实际意义?
20 什么是颈缩?颈缩条件、颈缩点意义?
21 抗拉强度σb和实际意义。
22塑性及其表示和实际意义;
23静力韧度的物理意义。
24 静拉伸的断口形式;
25静拉伸断口三要素及其意义;
26解理断裂及其微观断口特征;
27解理面、解理刻面、解理台阶、河流花样;
28解理舌、二次解理、撕裂棱;
29穿晶断裂、沿晶断裂;脆性断裂、韧性断裂;
30微孔聚集断裂及其微观断口特征。
第二章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及其意义;
2压缩、弯曲、扭转各有什么特点?
3 缺口试样在弹性状态和塑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特点;
4缺口效应及其产生原因;
5缺口强化;
6应力集中系数和缺口敏感度;
7什么是金属硬度?意义何在?
8硬度测试方法有几种(三类)?有何不同?
9金属硬度测试的意义(或者硬度测试为什么广泛应用)?10布氏硬度原理;
11布氏硬度的相似原理;
12布氏硬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3布氏硬度的表示;
14洛氏硬度及其表示;
15洛氏硬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6维氏硬度、肖氏硬度、显微硬度;
17 影响硬度的因素或硬度与其它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1 冲击载荷及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2 加载速率、形变速率;
3 三个材料脆化因素;
4冲击韧性及其意义;
5低温脆性(冷脆);
6 韧脆转化温度及其意义;
7韧脆转化温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1 低应力脆断及其原因;
2 断裂力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3 断裂力学的研究内容;
4 应力场强度因子K1及其意义;
5 K1c断裂韧性及其意义;
6 K1断裂判据的实用意义;
7 K1和K1c的区别;
8 GI的物理意义;
9 GI判据;
10 GI 与G1c的区别;
11 J积分的意义,与G判据的关系,J判据;
12 δ、δc 及其判据;
13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断裂韧性的途径。
14 K判据、G判据、J判据、δ判据的比较。
第五章
1 应力的循环特征;
2 *疲劳及疲劳断裂的特点;
3*疲劳宏观断口特征;
4 *载荷、应力集中对断口形态的影响;
5 *贝纹线及其意义;
6疲劳裂纹容易形成位置及其形式?
7疲劳裂纹扩展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8 *疲劳裂纹扩展的微观断口特征及其意义?
9 *疲劳曲线及疲劳极限;
10*过载损伤、过载损伤界;
11*过载持久值、耐久极限;
12*疲劳缺口敏感度;
13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14*提高疲劳强度的途径;
15*低周疲劳及其特点;
16*循环硬化和循环软化;
17*高、低周疲劳的主要区别;
18 过渡寿命及其意义;
19热疲劳、冲击疲劳及其特点。
第六章
1 应力腐蚀及其特点;
2 预防应力腐蚀的措施。
3氢脆及四种氢脆类型,防止氢脆的措施;
4应力腐蚀和氢脆的主要区别。
第七章
1 磨损及其分类(按磨损机理分)
2粘着磨损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提高材料的抗粘着磨损能力?
3 磨粒磨损及其类型;
3 什么是微动磨损?如何减少微动磨损?
4 腐蚀磨损,氧化磨损;
5 接触疲劳、接触应力。
6 接触疲劳破坏有几种形式?他们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
7 接触疲劳影响因素。
8 试比较接触疲劳和普通疲劳的区别;
9 比较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微动磨损的磨损形式。
第八章
1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特点;
2 蠕变、应力松弛;
3 高温下的两种力学性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