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油画(共六讲)
人教小学美术六上《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1)
![人教小学美术六上《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dbe5e8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3.png)
人教小学美术六上《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走进绘画世界”,第二节“中国画与油画的差异和魅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特点、技法、表现形式及创作背景,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特点、技法和表现形式,能够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绘画艺术,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特点、技法、表现形式及创作背景。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分析绘画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作品图片、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画与油画的起源、发展及代表作品,让学生对两者有基本的了解。
3. 知识讲解:a. 中国画的特点、技法和表现形式b. 油画的特点、技法和表现形式c. 中国画与油画的差异及魅力4.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分别用中国画和油画技法进行创作实践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 作品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b.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六、板书设计1. 中国画与油画a. 中国画:特点、技法、表现形式b. 油画:特点、技法、表现形式2. 中国画与油画的差异及魅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幅中国画或油画作品,进行临摹或创作。
2. 答案要求:能准确表现所选择作品的风格、技法和特点。
人教小学美术六上《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
![人教小学美术六上《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c2c8e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9.png)
人教小学美术六上《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走进艺术殿堂”,具体涉及中国画与油画的基础知识、艺术特点、作品欣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并区分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特点。
重点: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画册、实物作品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中国画和一幅油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2)分析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特点;(3)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环节:(1)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让学生选择中国画或油画进行临摹;(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学生完成作品,互相展示、交流、评价。
4. 例题讲解:(1)展示一幅中国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其线条、构图、色彩等特点;(2)展示一幅油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其色彩、光影、质感等特点。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描述教材中的作品;(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2. 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特点;3. 优秀作品欣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幅中国画或油画作品,进行临摹,并写下自己的创作心得。
2. 答案:学生完成作品后,上交教师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是否提高,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参观美术馆、画廊等,了解更多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1cad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b.png)
1.教学重点
(1)掌握中国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代表作品。例如,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注重笔墨、构图、意境等方面的运用,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等。
(2)了解油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代表作品。例如,油画以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法,注重透视、光影、质感等方面的描绘,代表作品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等。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中国画和油画的兴趣还是挺高的。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纷纷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绘画作品。但在讲授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不够深入,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关注。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然而,对于重点难点的解析,我发现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更多具体的例子和比较,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2)绘画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容易关注作品表面的美感,而忽视作品深层次的内涵。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全面鉴赏。
举例:分析《簪花仕女图》中线条的流畅与古朴,以及《向日葵》中色彩的丰富与光影变化,让学生学会欣赏绘画作品的细节之美。
(3)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在欣赏绘画作品时,往往容易模仿,难以形成自己的创新意识。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其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中西方绘画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油画教案,及象成人油画,1节课学会1副油画2
![油画教案,及象成人油画,1节课学会1副油画2](https://img.taocdn.com/s3/m/2525a28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1.png)
油画教案,及象成人油画,1节课学会1副油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成人油画教程》的第三章“油画基础技巧”,详细内容涵盖了油画的历史简介、材料准备、基本画法、色彩搭配以及画面构图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油画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油画作品。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油画的兴趣,培养绘画的自信心和耐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油画的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
教学重点:油画的基本画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油画教材、示范画、画具、画布、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学生准备:画具、画布、颜料、调色板、画笔、清洁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幅著名的油画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油画的魅力,引发他们对油画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油画的历史、材料准备、基本画法、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等理论知识。
3. 实践示范(1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从构图、起稿、铺色到细节处理完成一幅油画作品,并在过程中讲解各种技巧。
4. 学生实践(4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油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成人油画教程》2. 内容:a. 油画基本技巧b. 色彩搭配与画面构图c. 课堂实践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自选一幅喜欢的风景或静物,运用所学油画技巧完成一幅作品。
答案:无标准答案,根据学生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作业要求:a. 纸张尺寸:A3或A4;b. 完成时间:课后1周内;c. 提交方式:拍照发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a. 邀请专业油画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油画知识;b. 组织学生参观油画展览,提高审美水平;c. 开展油画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油画技法入门:油画一次完成画法技法介绍
![油画技法入门:油画一次完成画法技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1f7cbc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9.png)
在较早的画派中,⼀些画家运⽤油画⼀次完成画法的精湛技艺,其成就可以说达到了顶峰。
这是长期准备的结果,只有掌握了技术法则的全⾯知识才能做到。
作为油画技法全过程的卓越简化,⼤师在需要时,会采⽤这种画法。
油画⼀次完成画法从⼀开始就得考虑作品的最终效果,并⼒求⽤最短的时间和最直接的⽅法,获得这⼀效果。
因此,使⽤⼀次完成画法时,必须同时注意⾊彩和造型的素描,这两者很可能因偏重⼀⽅⽽使另⼀⽅减弱,两者很难兼顾,画家应根据个⼈所长决定偏重⾊彩还是形体。
写⽣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写⽣采⽤的⼀次完成画法颇获声誉。
⼀次完成画法的优越性是表现的直接性和新鲜感,其他许多东西都要为此⽽牺牲,也必须牺牲。
⼀次完成画法要求稍微带有吸油性的底⼦。
许多画家开始作画时,并不画初步素描,⽽是⾃由地进⾏,把⾊调彼此相对放置,⼤致地铺开,以便获得⼀定的画⾯效果,再对整幅画的⾊彩浓淡变化进⾏平衡。
作画时,除了直接的总体效果外,什么都不考虑,所有的细部都要略去,只有当总体效果已经得到时,才可把⼀些细部⾮常节制地加上。
这些细部绝不能改善总体印象,不过是次要的修饰,仅在适当的地⽅可能是很有效果的,但如果它们⼲扰了⼤的⾊彩关系,就会完全破坏画⾯效果。
当⾃⼰对⼀次完成画法的技法有绝对把握时,便可以在很浅的底⼦上粗略地画出草图,然后注意明暗关系,迅速地把画完成。
技巧单纯总是的。
那些乱涂、乱刮、⽤纸吸去颜⾊等作法,其实都没什么好处。
使⽤新鲜、纯净和稍有混合的⾊调,是重要的,因为这类⾊调易于复制。
开始作画时,暗部可以暖些、浅些,亮部应稍微冷些、柔和些。
最亮的⾼光和最深的暗部,应尽可能留到最后再⼤胆⽽⾃信地画上。
不可过早地画出点睛之笔,⽽应在明暗两⽅⾯⾃由果断地进⾏,让画的总体特性留到最后来确定,这样就保持了画⾯的新鲜感。
与此相反的⽅法是⼀开始就画上最深的暗部和最亮的⾼光,然后加⼊中间⾊调。
每个画家在作画之前,必须⾃⼰决定在各种情况下如何进⾏⼯作。
明智的⽅法是⼀开始不要涂太浓的颜⾊,要等到⾃⼰的意图明确时,最后再醒⽬地强调那些决定画的效果的部分。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5bf0d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4.png)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5 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画与油画的特点、区别以及欣赏方法。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了解两种画种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他们在绘画技巧、审美观念等方面还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特点、区别和欣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特点、区别和欣赏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讲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特点、区别和欣赏方法。
2.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互相学习。
4.示例法:教师展示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中国画和一幅油画作品为例,让学生初步感受两种画种的差异,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特点、区别和欣赏方法。
3.实践: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幅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4.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示例:教师展示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画与油画的特点、区别和欣赏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中国画与油画的特点、区别和欣赏方法。
油画课程教学大纲
![油画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5b5ec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9.png)
油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油画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使其掌握油画的基本技法和理论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油画材料与工具的介绍- 油画颜料的种类和用途- 油画画布的选择和处理- 油画刷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 调色与色彩理论- 色调、明暗与色彩对比- 色彩理论和色轮的介绍- 调配油画颜料的基本方法3. 基础绘画技法- 素描与构图- 混合颜色和渐变效果- 制作不同纹理效果的技巧4. 静物绘画- 静物的观察与绘制- 光影与明暗的表现- 静物的透视与比例掌握5. 风景绘画- 风景的构图与景深表现- 天空、水面和植物的绘制技巧- 风景色彩的表达与感染力6. 人物绘画- 人物头部的比例与构图- 肖像绘画的技巧与细节处理- 人物动态与姿态的表达方法7. 创意油画- 自由创作主题与构图- 油画表现力的探索与实践- 鼓励个性化与创新的表达方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通过课堂讲授和教师实际操作演示,向学生传授油画技法和知识。
2. 实践与练: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实践练,巩固所学油画技巧和理论知识。
3. 个性指导与作品评论: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作品进行指导和评论,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升个人艺术风格。
4. 互动与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创作,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共同进步。
四、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作品完成情况等。
2. 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创作能力和艺术表现进行评价。
3. 考试或考查:可根据需要组织相应形式的考试或考查,以检验学生对油画知识和技法的掌握程度。
五、参考教材1. 《油画基础教程》2. 《油画技法与实践》3. 《油画鉴赏与解读》以上为《油画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所有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以确保最佳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
油画技法{初学者综合}
![油画技法{初学者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461b82ca89eb172ded63b73a.png)
油画技法{初学者综合}一.古典透明画法的方法是怎样的(1)素描初稿。
(一幅好画,开头很重要,初稿不需要太细致,但是主体必须要明确)透明画法主要依赖于清晰、成功的单色底画——素描。
在这个阶段,可以用任何素描媒介——炭条、色粉笔等清楚地确定一个可填充底色的框架——素描稿。
之后,喷一层发胶或上光油。
(2)纯灰画法。
一般用白色与黑色调和的灰色作画,也可用赭石或褐色与白色调和。
基本要求是反差强烈的明暗层次,尽可能用亮色调表现,因为其后每一遍上色都会使画面变暗一点。
根据“肥盖瘦”原则,这一阶段尽可能少用油,古代画家多用铅白,因为铅白在油画颜料中最“瘦”,而黑油画色含油多,因而要少用。
在表现明暗层次反差强烈的肖像时,并不意味着越暗越好,在保持亮度的基础上,最深的调子处于中间灰色即可。
在画灰色画时,应常备一支扇形笔或油画滚子,不断用它把颜料抹平,一般只在确实需要的地方才画稍厚的笔触。
灰色画完成之后,至少要让它干两天以上再涂上一层润色光油,这利于随后的色层上光。
(3)着色。
开始时色层要概括,大面积涂上单纯的经过稀释的上光色是着色过程的第一步。
待一层上光色干后才能覆盖下一层色,间隔约为一至两天。
当然可以采用湿盖湿的画法,但不易控制色彩,所以很多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同时画几幅画。
(4)薄涂。
透明着色之后,为增加物象的体感、质感,高光及细节部分常采用薄涂方式强调,用大量白色调和大量的调色油涂于干后的上光色上,多加调色油是为了遵守“肥盖瘦”的原则。
注意:这一阶段不要使用松节油。
松节油只在灰色画阶段使用。
在透明画法中,上光着色与薄涂覆盖可以交替进行。
有时两三遍即可,也可能三、四十遍不止。
作品完成后需干燥几个月,然后涂一遍上光油。
有人说:有多少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就会有多少种技法,可见透明画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
画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探索属于自己的技法风格。
下面再介绍一种古典透明画法:首先用木炭起稿,然后用长锋勾线笔蘸乳胶调和的黑颜料或墨汁准确地勾出轮廓,再用大刷笔蘸“三合一”油(达玛上光油∶亚麻仁油∶松节油=1∶1∶3)调出赭色调的稀薄色,以松散的笔意涂满画面,再用抹布轻擦吸去多余的油。
油画教案
![油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60f6db6f1aff00bed51e77.png)
油画教案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传统肖像写生以及创作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摸索油画这一媒介的独特语言魅力,加强形与色的感受能力,并对绘画中形式美的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运用。
主要以课堂写生为主,讲述观摩及临摹为辅,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长期后短期,反复推进,灵活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油画人像艺术概论写实主义人像油画技法特点难点油画人像塑造的方法特点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油画理论基础知识一、油画的主要特征油画,自从15世纪尼德兰的凡·艾克兄弟改进并完善了用油溶解和调配颜料作画的技术,使之成为西洋绘画的主要画种,至今已经在全世界风行了几百年。
20世纪初,一批中国留洋学生把握了它的精髓,把它引进国内,使之与原有的传统水墨画等互补共存。
由于油画使用材料和工具较为独特,其表现视觉美感的能力也有独特之处。
可以说,厚重、光泽、沉着、肌理、斑斓等特征,正是体现了油画独特艺术魅力的主要特征。
1.厚重厚重是油画颜料质地浑厚、色彩浓重的表现,又是因油画以质地粗糙的亚麻布或者厚硬的纸张为载体而可以承受高浓度油质颜料的层层添加、反复堆积的必然。
它也是油画富有很强表现力的重要关键。
2.光泽光泽有两种表现:一是使用本身是油质颜料或再调油作画,全画面反射出光泽,或者在作品完成后再涂上一层发光油,使画面显得明丽而有光彩:二是利用油画颜料的可厚可薄和色彩的对比反差,使有关物体如金属制品、玻璃器皿等的光泽感如实表现出来。
油画对光泽的表现,是其他任何画种都难以达到的。
3.肌理肌理在此是指画面表层所呈现的不同笔触和各种纹理。
由于油画颜料可塑性强,作画时一笔一刀地堆砌上去,画面表层就形成斑斑刀痕与笔触;又因为油画画布有其精细不同的纹路,在采用薄涂法、干擦法和用刀刮削等方法时,布的纹理也就自然地露了出来。
油画的肌理效果,实质上是人的触觉感知转换于画面上形成的视觉心理的体验。
二、油画的基本技法油画制作靠手工技巧。
十五种油画基本技法
![十五种油画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543ec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6.png)
十五种油画基本技法十五种油画基本技法油画技法有哪些?学画画网告诉你,油画最基本的作图技法有十五种,十五种之多哦!不过不用担心,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最全最好的油画技法大全,大家快来学习油画技法有哪些吧!油画技法有哪些?挫挫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逆锋行笔,苍劲结实。
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拍用宽的油画笔或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称为拍。
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过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揉揉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操合的方法,颜色操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线线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油画勾线一般用软毫的尖头绪,但在不同的风格中,圆头、校形和旧的扁笔也可勾画出类似书强中锋般的浑厚线条。
东西方绘画开始时都是用线造型的,在早加油画中通常都以精确严谨的线条轮廓起稿,坦培拉技法中排线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
西方油画到后来才演变为以明暗和体首为主,但尽管如此,油画中线的因素也从未消失过。
纤细、豪放。
工整或随意不拘以及反复交错叠压的各种线条运用,使油画语言更为丰富,不同形体边线的处理更是十分重要。
东方绘画的用线也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如马蒂斯、凡高、毕加索、米罗和克利等都是用线的高手。
扫扫常用来衔接两个邻接的色块,使之不太生硬,趁颜色未干时以干净的扇形笔轻轻扫掠就可达到此目的。
也可在底层色上用笔将另一种颜色扫上去来产生上下交错、松动而不腻死的色彩效果。
跺指用硬的猪鬃画笔蘸色后以笔的头部垂直地将颜料跺在画面上。
跺的方法不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时候才应用。
拉拉是指油画中有时需要画出坚挺的线条和物体边缘如画锋利即剑或玻璃的侧面等,这时可用画刀调准颜色后用刀刃一侧将颜色在画面上拉出色线或色面,画刀画出的形体坚实肯定,是画笔或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
初学油画步骤与技巧方法
![初学油画步骤与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f7e3a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78.png)
初学油画步骤与技巧方法初学油画步骤与技巧方法静物画是我们平时一种最简单基本的画种,也是一个初学者必须经历的一项造型过程,它的简单同时也有它趣味,我们不能以简单的物体来衡量其艺术价值,它同样有着与其他画种一样的艺术价值。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初学油画步骤与技巧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静物写生静物画是我们平时一种最简单基本的画种,也是一个初学者必须经历的一项造型过程,它的简单同时也有它趣味,我们不能以简单的物体来衡量其艺术价值,它同样有着与其他画种一样的艺术价值。
如果我们仅仅将它作为油画学习时的一门基础训练课程,那我们就只要去观察其形态的静止性、光线的固定性和色彩关系就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油画作品,都可以使初学者在写生练习时对其进行反复的观察和研究,因而这种方法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是任何其他练习所不可取代的。
在我们平时完成一幅油画静物练习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那就是静物设置、构思构图取舍、组织色调、细部刻画、整体调整来进行。
(一)静物设置静物设置实际上是包含着很深的学问,并非那么简单。
当我们平时欣赏一幅优秀的静物画时,可联想到作品画幅作者的艺术追求,其实这是作者在作画前的艺术构思,作者的心里早有了画的设置。
我们作画的时候能否设置好静物往往是这幅作品最终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选用那些形体相对简单、色彩丰富而又比较明确的物体来进行练习,不能专找那些过于细碎凌乱的东西来做练习。
首先只要去抓住静物的大体色块,有基础的就可以慢慢的去单个的进行塑造,为把握整体画面打基础。
静物设置的时候还要注意的是光线照射角度,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最好选择正面受光或3/4受光的角度。
只有在这个有光线角度,对物体的各种色相呈现得最为明确。
静物设置时也应注意不同色相物体的色彩对比、冷暖关系、色块面积的大小关系,以及分布的疏密聚散关系,还应选用多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包括衬布去进行各种不同的尝试。
(二)构图取舍以绘画的观点,组合一幅好的画那是具备诸多要素的,首先第一步应该是在构图处理,也就是画面的点、线、面和黑、白、灰的结构关系。
油画基础知识
![油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e4b30ed770bf78a65295480.png)
1/油画产生之前欧洲绘画经历了几个阶段?真正的油画产生,至今不过500年的历史,而此前欧洲曾经历了古代胶彩画、蜡彩画、镶嵌画、湿壁画、干壁画、坦培拉绘画以及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的漫长历史变迁。
16世纪以后现代意义的油画逐步发展成熟。
自古以来欧洲绘画多采用动物胶和植物胶。
鸡蛋作为一种蛋白胶,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被广泛应用。
最初的蛋彩是通过在蛋黄中掺入糖、蜜或无花果汁增加粘性。
古代的蜡画主要是用火将蜂蜡熔化、调入颜料趁热画到墙壁或木板上的,可多层重叠,凝固后亦能刮磨修改,最后还可以打磨抛光。
镶嵌画盛行于东罗马的拜占庭帝国,是用有色石子、陶片、珐琅片和玻璃拼装而成的,多用于装饰教堂。
湿壁画是预先用石灰混沙准备出一块一次可以画完的墙面,趁灰层未干着色,颜料渗入石灰中,干燥后形成坚固的碳酸钙表面,利于色彩的长久附着。
干壁画则是在干透的灰泥底上着色,公元4世纪到13世纪即中世纪,留存的壁画基本上是干壁画。
《最后的晚餐》既非油画,也非干壁画、湿壁画。
达·芬奇使用一种加了油的乳液胶调和颜料,其技法属于13世纪始盛行于意大利的坦培拉技法体系。
坦培拉在西方绘画史上是一个特殊而影响广泛的画种。
后来虽然出现了油画,但仍以坦培拉材料作为底层塑造,再以油画透明法罩染。
2.油画的发明者是谁?1200年,僧侣西奥费尔·鲁济罗斯写了有关油画的论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在这篇论文中,他介绍了亚麻仁油和阿拉伯树脂的使用方法。
13世纪末在英伦三岛出现过类似油画的绘画。
14世纪末,尼德兰的两位画家凡·爱克兄弟找到了一种简便的用油溶化颜料作画的方法,创作了纯粹的油画。
美术史家虽不能断定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发明者,但至少他们是在前人试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绘画媒剂配方。
不少专家认为他们最大的功绩是在油脂中加入了天然树脂,使行笔流畅、媒剂速干。
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的婚礼》一画和他最著名的作品《根特祭坛画》(现藏于比利时根特城的圣·巴冯教堂,由23幅画组成。
油画ppt课件
![油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44ef787fd5360cba1adbea.png)
19、吹肥皂泡的少年 夏尔丹 油画 1730 年 88×70厘米 藏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20、后宫露台 创作者:让-莱昂· 热罗姆 法国 规 格:80cm×102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处:私人藏
描绘了阿拉伯王宫最隐秘的后宫生活,描绘了生活于后宫的王妃、宫女等女眷的闺阁生 活,有的在洗浴,有的在清谈,有的在沉思……
2、无名女郎
1883年 I.N.克拉姆斯柯依 俄国 75.5cm×99cm 布油彩 现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3、女占卜师 卡拉瓦乔 油画 1590年 99×131厘米 藏巴黎卢浮宫
4、宫娥 委拉士贵 支 1656年 318×276厘米 藏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 馆宫
5、《海伦娜.弗尔曼肖像 》 鲁本斯 1620-1625年 79×54厘米 现存伦敦国立美术馆
29、受胎告之 安杰利柯 1440-1450年 230×321厘米 湿壁画 现藏佛罗伦 萨圣马可博物馆
30、1879年8月23日,《维苏威火山爆发 》1881年路易斯· 埃克托尔· 勒鲁 法国 190cm×303cm 布 油彩 第戎美术馆藏
31、缠毛线 1878年 洛德· 莱顿 英国 100.3cm×161.3cm 布 油彩 悉 尼 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
15、晚钟 米勒 1850年 55.5×66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纳、痴呆,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 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19世纪后半叶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
16。画家与女儿像 1789年 伊 丽莎白· 路易丝· 维瑞 法国 布上 油画 130×94CM 巴黎卢浮 宫藏 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 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 自己的温婉多情。构图采用了 稳定匀称的三角形,色彩雅致 和谐,线条优美洗练,背景不 加任何陪衬,更突出了主题。
第15课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5课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962fb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1.png)
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欣赏中国画与油画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价值。
教学重点1. 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中国画与油画的发展历程。
3. 欣赏中国画与油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1. 中国画与油画的技法差异。
2. 欣赏中国画与油画的深度和内涵。
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中国画与油画的图片、发展历程简介等。
2. 教学视频:中国画与油画的技法演示。
3. 实物展示:中国画与油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现象,如广告、家居装饰等,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绘画作品?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内容1. 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概念:中国画是指以毛笔、墨、颜料在宣纸或绢上进行的绘画。
(2)特点:讲究笔墨韵味,注重意境,以线造型,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境界。
2. 油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概念:油画是指用油彩在布或木板上进行的绘画。
(2)特点:色彩丰富,立体感强,表现力丰富,注重光影效果。
3. 中国画与油画的发展历程(1)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从新石器时代的岩画、战国时期的帛画,到唐宋元明清的繁荣时期,以及近现代的变革。
(2)油画的起源和发展: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画,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以及近现代的多元化发展。
4. 中国画与油画的技法差异(1)中国画技法:勾皴点染、泼墨、破墨等。
(2)油画技法:罩染、厚涂、薄涂等。
5. 欣赏中国画与油画的方法(1)从整体入手,观察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等。
(2)关注细节,分析作品的技法、笔触、质感等。
(3)结合背景知识,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等。
三、课堂实践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中国画和一幅油画进行欣赏,讨论作品的主题、技法、意境等。
2. 全班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油画教案(精选5篇
![油画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6ab0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a.png)
油画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油画基础教程》第四章“色彩与光影”,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搭配技巧、光影的表现方法以及油画创作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搭配技巧。
2. 使学生了解光影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能够运用光影表现方法增强作品的空间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油画绘画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影的表现方法、色彩搭配技巧。
2. 教学重点:色彩基本原理、油画创作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油画颜料、画布、画笔、调色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材、画布、画笔、调色板、油画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优秀油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色彩和光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1)色彩基本原理:介绍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色彩搭配技巧:讲解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等搭配方法。
(3)光影表现方法:讲解光影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光影表现空间感。
3. 实践演示(10分钟):现场演示油画创作过程,强调色彩搭配和光影表现。
4. 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油画创作实践。
六、板书设计1. 色彩基本原理色相明度纯度2. 色彩搭配技巧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3. 光影表现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风景”为主题,运用色彩和光影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油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色彩搭配技巧,具有较强的空间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优秀油画作品,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光影的表现方法、色彩搭配技巧。
2. 实践演示环节: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和理解创作过程。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和答案要求需要适中,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一、光影的表现方法1. 光影的形成:讲解光影的来源,如自然光、人造光等,以及光影在物体上的投射规律。
《油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油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be959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6.png)
4.学员应珍惜学习机会,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努力提高自己的油画技艺。
六、教学方法
1.讲授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油画理论知识,结合现场示范,使学员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油画技法。
2.互动与讨论:鼓励学员提问、分享心得,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3.实践教学:安排丰富的实践环节,让学员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油画技能。
3.关注学员作品的市场表现,评估课程的社会影响力。
4.结合评估结果,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确保教学质量和学员利益。
二十、课程实施效果评估
1.定期对学员进行学习效果评估,了解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
2.通过学员满意度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3.关注学员作品的市场表现,评估课程的社会影响力。
4.结合评估结果,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确保教学质量和学员利益。
二十一、课程总结
《油画基础》课程旨在为广大油画爱好者提供一个系统学习、实践和提高的平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全面掌握油画的基本技法、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员发挥个性和创造力,培养出一批具有潜力的油画艺术家。
3.开展户外写生活动,让学员在大自然中感受光影变化,提升表现力。
4.建立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日常交流与分享。
十三、课程反馈与改进
1.定期收集学员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教师团队定期进行教学研讨,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根据学员的学习进度和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安排,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
十、课程实施与保障
1.优化教学环境: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
油画基础课件
![油画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d1f23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b.png)
在光影处理中融入色彩对比,使画面更加丰富和 生动。
笔触运用和肌理表现
笔触的运用
01
掌握不同笔触(点、线、面)的表现力,运用笔触的疏密、轻
重、缓急等变化表现光影的层次和质感。
肌理的表现
02
了解油画材料的特性,运用不同的笔触和画法表现物体的肌理
和质感,如光滑、粗糙、柔软等。
笔触与肌理的融合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名家 人物画作品进行深入分 析,探讨其创作背景、 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
创作思路探讨
通过分析不同作品的创 作思路和方法,引导学 生开阔视野,拓展创作 思路。
临摹与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进行临摹和创 作实践,将所学知识运 用到实际绘画中,提高 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力。
05
风景画创作实践与鉴赏
自然风光观察与选景构图
作意图。
创作实践
借鉴经典作品的构图方法和表现 技巧,进行个人创作实践,提升
油画创作水平。
03
光影处理与表现技巧
光影原理及运用方法
1 2
光源与光线的理解 掌握不同光源(自然光、人造光)的特性,了解 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温对画面的影响。
光影关系分析 理解光影在物体上的分布规律,学会分析物体的 亮部、暗部、投影及反光等光影元素。
06
静物画创作实践与鉴赏
静物摆放规律及审美原则
摆放规律
静物摆放应注重构图平衡,通过大 小、高低、疏密等对比关系,形成 视觉上的和谐与美感。
审美原则
静物画审美应遵循简洁、统一、对 比、均衡等原则,追求画面的秩序 感和节奏感。
质感表现和光影效果呈现
质感表现
通过笔触、色彩、明暗等手法,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特征,如光滑、粗糙、柔 软、坚硬等。
油画风景写生教程(初级,传统苏派风景写生)
![油画风景写生教程(初级,传统苏派风景写生)](https://img.taocdn.com/s3/m/ef1f7a0952ea551810a6870d.png)
经典油画风景写生教程第一讲色彩的基本原理群里很多同学是初学者,针对这一情况我用我自己所学的一点点知识给大家提供帮助,搜集资料整理了几个课程,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教。
色彩风景写生不同于静物人物写生,有很多同学素描很好,但是色彩风景写生却不行,因为相对于素描,色彩写生是一门完全不一样的学问,有特定的科学道理,虽然说写生时很感性的事情,但是这里面包含的科学道理不掌握,光靠感觉画出来的画,您自己一定不会满意的,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科学道理吧。
一,源色,固有色,条件色(要求掌握)光源色:户外风景的光主要来源于太阳.阳光是有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混合而成,色光混在一起呈现白光.由于物体的质地不同,本身存在着不同的色素,阳光照射下就能够吸收掉非本色素的色光,反射出本色素的色光,所以有光才不管看得见色,无光色也就看不见了.所以光源色就是光的颜色.太阳光一般是白色,在早晨则出现红色,黄昏则出现金黄色. 所以在阳光下,物体的受光面是暖色的固有色:它是物体在白光之下呈现的颜色.条件色:就是在不同的光源,环境的条件之下,物体所呈现的颜色.例如我们看固有色本来是绿色的一片树林,在正面被阳光(白色光)照耀下,亮面是绿色的,而背光面则是墨绿色或棕绿色,甚至是黑色.同一树木,在早晨阳光照射下呈橙绿色,在晚霞的气氛中几乎完全失去了固有色而呈现暖棕色.莫奈午后花园摄于冬宫博物馆注意观察树的颜色任何物象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一切物象的色彩都存在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它们都有各自的固有色,以此区别于其它物象的颜色.第二,由于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它既要受到当时光源色的影响,又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任何物象的色彩都是以条件色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画者来说,既要了解物象的固有色,又要了解条件色,还要了解二者之间矛盾统一的关系,并且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才能提高色彩的表现能力.问题1:物象都会受到阳光和天光的影响吗是问题2:它们的颜色都会不同程度地相互影响吗是*阳光强时相互影响强.*阳光弱时相互影响弱.*体积大物象对体积小物象影响强.*质地光滑物象对其它物象影响强.*色彩饱合物象对其它物象影响强.*距离近物象之间影响强.二,色相,色度,色性色相:不同种类的颜色相貌,称为色相.它们是由红,黄,蓝三原色派生混合而来的, 如:橙,绿,紫等等,相临颜色按不同比例派生出无数种颜色.色度:各种色相从明度上来区别,又有深浅之分,如:深红,粉红,深蓝,浅蓝,深黄,淡黄等,这种不同色层的明度称为色度.有的颜色色度广,如:蓝,绿,紫等色,可以很深也可以很浅.黄色和黑色和色度领域就很窄,变化过大就会改变其色相.色性:颜色有千差万别,归纳起来有两大类,有倾向于红,橙,黄的暖色,有倾向于蓝,绿,紫的冷色,这种冷暖不同的倾向称为色性.暖色使人联想到火,灯光,阳光等,冷色使人联想到冰,霜,鱼,雪等,自然中物象的颜色随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微妙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都离不开这两种倾向,画者要对色性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区别细致微妙的冷暖变化. (非常重要,这个概念将贯穿始终)三,补色,间色,复色补色:两种相混合能够成黑色的颜色称为补色.例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这些在色相环中180度角的一对颜色,互为补色的颜色对比十分强烈,生硬地放在一起会不和谐,但是绘画中常利用这一特点,处理好面积大与小色彩纯与灰的对比,达到互相映称的效果.列维坦秋天摄于特列恰科夫画廊间色:红,黄,蓝三原色中的两色相混合产生的橙,绿,紫,称为间色.复色:间色与一个原色相混合,或者除了三原色直接相混合之外,任何三个颜色相混合,得出的颜色称为复色.自然中大量见到的都是复色,它们的变化非常细致和复杂.四,色调在色彩写生中,延伸了素描中所说的"调子"的含义.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笼罩着一定的明度色相的光源色,使各个固有色不同的物体带有一定的色彩倾向,称为色调.色调在写生中起着支配作用,色调不统一就画面混乱,色调准确就画面和谐.色调从明度上分有亮调,暗调和灰调.从色性上分有暖调,冷调.从色相上分有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蓝色调等.在实践写生中这三者都是结合在一起表现的.在一般情况下,写生时色调是取决于主要光源.如:早晨的阳光带橙色,照在景物上呈现金黄色的暖调子.傍晚当太阳落下后,景物被蓝紫色的天空所笼罩,就呈现出冷调子.浓密的树林光线微弱是暗调子,阴天或雨天则是中间灰调子.自然中很多时间光源是白光,冷暖倾向微弱,尤其是多云天气是这样,这时所画景物的色调要依照景物的主要色块倾向而定.涅斯节洛夫阴天的冷色调莫奈清晨薄雾下的蓝紫色调莫奈强烈阳光下的暖色调写生就是要用画笔记录你所看到的,没有正确的观察方法,看不到正确的颜色自然就画不出来,通常所讲画绿不用绿如何解释呢?这一章讲解如何看到正确的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有色
白色光照射在 蓝色物体表面时, 物体完全吸收白色 光中的红、橙、黄、 色光,完全反射蓝 色光时,我们就看 到物体是蓝色的。
黄色物体则是 因为完全反射了黄 色光。
色料三原色
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 原色能合成其它色。
色料三原色:品红、湖兰、柠檬黄 色料的混合称减色混合。混合次数越多,吸光 越强,纯度、明度越来越低。
第一步 起稿
第二步 上大色调
第三步 深入刻画
第四步 整体调整
三、油画静物欣赏
色彩感受
印象派色彩
零基础油画班第二讲(自学)
一、印象派
1874年4月15日,巴黎一批画家,展出数年 来一直被官方的沙龙排斥的作品165件。
当时莫奈展出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 作品,画中看不出物象,只见像日出时天空的 色彩。批评家便直此画嘲笑他们说:“这是一 群印象派画家的展览”,因而这群画家就以印 象派画家自称。
印象派共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印象派 (又称初期印象派)、新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等, 以下简单介绍。
印象派(初期印象派) Impressionism 1874
以莫奈Monet和雷诺阿Renoir等为首的印象派, 他们把光与色的亮度与纯度加以强调,并如眼睛所 见地去画,即重视视觉印象。他们为了要把握住由 于光而变化的微妙风景及阳光的明快感觉,特别喜 欢到户外实地写生,题材亦几乎为风景画,因而又 被称为外光派。
莫奈在1890开始专画草堆。他善于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及在 不同季节描绘同一题材。 1891展出了15幅干草堆作品。
一般而言,暖 色光使物体受光部 分色彩变暖,背光 部分则相对呈现冷 光倾向。冷色光正 好与其相反。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由于 联想而形成的。红、橙、黄色常使人联想起东方旭 日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所以称为 “暖色”;蓝色常使人联想起高空的蓝天、阴影处 的冰雪,因此有寒冷的感觉,所以称为“冷色”; 绿、紫等色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暖,故称为“中性 色”。
色相——指色彩不同的相貌。色彩的相貌是由 波长决定的。红、橙、黄、绿、蓝、紫,就是具体 色相的称谓。
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色彩学家把色相以环 状形式排列,就构成了色相环。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彩度、饱和 度。单色颜料中混合别的颜色越多,纯度越低。
纯度色阶
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涉 及到个人生理、心 理以及固有经验等 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是一个相对感性的 问题。
用炭笔画出的素描草图,需要喷上固定液。
用色粉笔画出的草图,也需要喷上固定液。
用水溶性彩固定液。
也有的画者直接用熟褐或生赭加上少许冷色, 或直接用群青经松节油稀释后在画布上完成起稿。
步骤二 上大色调 上大色调时用较大号的油画笔蘸着经松节油稀 释的油画颜料,像画水彩一样薄薄的在画布上画出 静物大体的色彩关系,由于上一步已经在画布上用 素描解决了画面的结构问题,因此,这时不必过分 拘泥于物体的外形。画大色调的时候应从暗部和大 面积的颜色入手。注意色彩明暗冷暖对比要比最后 效果稍强一点。
品红(Magenta red)
柠檬黄(Yellow)
湖蓝(Cyan)
色彩分为两大类:无彩色和有彩色。 无彩色——黑、白、灰属于无彩色,无彩色是 没有任何色相感觉的。 有彩色——光谱中的全部色都属于有彩色。
无彩色
有彩色
色彩三属性
明度、色相、纯度是色彩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叫亮度。
在色调环上 红、橙、黄称暖色 蓝色称冷色 绿和紫为中性色
色彩的冷暖也是相对的。在同类色彩中,含暖 意成分多的较暖,反之较冷。
偏冷
偏暖
偏冷
偏暖
偏冷 偏暖
偏冷 偏暖
偏冷 偏暖
二、从素描到油画
在作画的最初步骤中,素描与油画是同一回事。 素描是用黑白造型,油画是用色彩造型。
步骤一 起稿 用彩色铅笔或墨水笔在画布上画出素描草图, 大致确定静物的构图、物体的轮廓以及明暗关系。 如果用炭笔或者色粉笔起稿的话,需要喷上固定液 才能继续作画,否则会产生不稳定的底子。
步骤三 细部刻画 解决好了物体大的色彩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 用比较厚稠的颜色按部就班地对画面进行逐步深入 的刻画处理。暗部的颜色最好是一次画到位,以免 把画面画灰,同时还要把握好色调、空间关系。
步骤四 整体调整 由于我们在深入刻画的时候是局部进行的,像 这种互不连贯的作画过程难免出现画面色调不统一, 出现灰、花等情况。另外,经过多次完成的画面细 节丰富,有些细节可能已超出了需求。我们需要除 去不必要的细节,调整整体关系,使整个画面虚实 相生,主体部分更加突出。
莫奈(Monet,Claude1840-1926) 印象派繪畫的先驅
莫奈1840年11月14日出生于法国巴黎,17岁展出了 第一次户外写生的作品。他一生作品无数,是唯一在生 前获得大众实质认可的印象主义画家,也是影响力最大 的一位。
莫奈专门描写光和空气的剎那美感。他注重光与色的 描绘,不重视外形的描写。例如他不把树叶一片片照实际 的形状细心的描写,而是把所看见的整体表现出来。阴影 以蓝、紫色取代传统的黑色及深褐色。画布上以补色并置 的空间混合方式,增加纯度和明度。调色盘上都是一些明 亮的色彩。作品题材主要有田野的草堆、教堂、庭园中的 睡莲等。
莫奈 印象-日出 , 1873年。 油画,48cm×63cm 。 马摩坦博物馆,巴黎。
描绘一个橘红色般的太阳正缓缓升起,水面上有三艘小艇, 其中一艘仅能模糊的看出来,几条线条表现出波浪。
莫內«乾草堆(雪景效果)», 1890-91年。
油畫,65.4cm×92.3cm 。 波士頓美術館。
莫內«乾草堆(夏日)», 1890-91年。 油畫,100cm×65cm 。 波士頓美術館。
油画基础
2020/5/20
零基础油画班第五讲
一、认识色彩
光与色
有光才有色。光是产生色的原因,色是光被感 知的结果。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利用光的折射实验, 确定了色与光的关系。
光照射到不透 明物体的表面时, 一部分光被吸收、 另一部分光被反射。 被反射的光经过瞳 孔进入视网膜,再 由视神经传达到大 脑,人就产生了色 彩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