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试讲教案[优质文档]

合集下载

《雨巷》优秀教案

《雨巷》优秀教案

《雨巷》优秀教案《雨巷》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戴望舒诗歌的音韵美。

2、品味意象,体悟诗歌朦胧幽婉的意境美。

3、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诗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象征意味。

【教学难点】对作品中“姑娘”含义的解读及作者身上体现的执著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北方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江南的小巷悠长而又寂寥走过雪月风花,走过杏花春雨,走过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有过梦,有过泪花,更有着怒放的红芍药。

江南的小巷是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来体味江南巷之美,诗之美。

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诵全诗,正音: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2、现在请大家再放声朗诵一下这首诗歌,请注意感情和节奏的把握。

3、提问: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幽怨、低沉。

教师总结: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清丽明快,而是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

4、再请一位学生读首诗。

5、朗读指导: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下全诗的朗读,也随着朗读来看一看怎样的江南雨巷。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语速。

(课件播放配乐朗诵)三、赏美品美1、品读意象,体意境之美:(过渡)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

大家想一想,当你沉浸在忧伤之中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忧伤之美?⑴ 请再放开声音朗读,边读边思考。

有想法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⑵ 学生自由发言:点拨: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中国现代诗歌》。

详细内容为戴望舒的《雨巷》。

通过对该诗的深度解读,让学生了解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个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重点:《雨巷》的意象解读,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雨巷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巷》。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3. 诗意解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等,理解象征主义手法。

4.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一句为例,详细讲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诗歌中的其他意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与期待,分享自己的感悟。

7.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首以“雨巷”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雨巷》2. 意象:油纸伞、雨巷、孤独、期待3. 象征主义手法:象征、隐喻、暗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以“雨巷”为题材,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答案示例:雨巷独自行走在雨巷,油纸伞下,岁月悠长。

青石板路,苔痕斑斑,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梦中的她,似曾相识,微笑着,消失在雨巷。

孤独的脚步,踏过岁月,寻找那,失去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象征主义手法,诗歌创作环节是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雨巷十分钟试讲教案范本

雨巷十分钟试讲教案范本

雨巷十分钟试讲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感受《雨巷》的朦胧美。

2、让学生掌握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营造的意境。

(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的主题。

2、教学难点(1)领悟“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2)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分钟)播放一段江南雨巷的视频,展示悠长、寂寥的雨巷画面,同时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朦胧、忧伤的氛围。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2 分钟)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分析意象,体会意境(4 分钟)1、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雨巷、油纸伞、丁香姑娘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意象的特点和给人的感受。

3、教师点拨:雨巷——悠长、寂寥;油纸伞——复古、神秘;丁香姑娘——美丽、哀怨、彷徨。

4、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四)探究象征,把握主题(2 分钟)1、提问:“雨巷”和“丁香姑娘”象征着什么?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雨巷”象征着黑暗的社会现实,“丁香姑娘”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和希望。

(五)诵读诗歌,深入体会(1 分钟)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六)课堂小结(30 秒)总结诗歌的意象、象征手法和主题,强调诗歌的朦胧美。

(七)布置作业(30 秒)1、背诵全诗。

2、写一篇关于《雨巷》的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雨巷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姑娘象征:黑暗的社会现实、美好的理想和希望意境:朦胧、忧伤六、教学反思在这十分钟的试讲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对《雨巷》的意象、意境和主题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由于时间有限,对于诗歌的语言特色和深层内涵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戴望舒雨巷的教案(优秀范文5篇)

戴望舒雨巷的教案(优秀范文5篇)

戴望舒雨巷的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戴望舒雨巷的教案一、导入01、听歌曲《雨巷》。

同学们,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听歌的时候请同学们一起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和意境。

听完歌曲,教师提问:这首歌给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画面?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这首歌曲《雨巷》是根据我国现代的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同名诗歌改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优美的诗歌,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诗人通过这首诗歌到底要表达怎么样的感情,看看与同学们的理解到底一不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巷》,走进戴望舒的内心世界……02、听歌曲《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 多愁善感的人啊, 花儿枯萎的时候, 当画面定格的时候, 多么娇嫩的花, 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就这样匆匆你走啦, 留给我一生牵挂。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 你看那漫山遍野, 你还觉得孤单吗? 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 尘世间多少繁芜, 从此不必再牵挂.院子里栽满丁香花, 开满紫色美丽的鲜花, 我在这里陪着她, 一生一世保护她。

每当听到唐磊演唱的《丁香花》,感受着弥漫着淡淡哀愁的歌声,我总会想起一位诗人,他说,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他——就是因为写了这首《雨巷》而著称的“雨巷诗人”——戴望舒。

二、诗歌背景:《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

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雨巷试讲教案模板

雨巷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语文》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雨巷》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理解《雨巷》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雨巷》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雨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分析《雨巷》中的意象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雨巷》的诗歌朗诵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2. 提问:这首诗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二、新课讲授1. 朗读诗歌,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

- 分析诗歌的第一节,理解“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意象,感受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 分析诗歌的第二节,理解“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意象,体会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分析诗歌的第三节,理解“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的意象,感受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3. 讨论诗歌的表现手法:- 象征手法:分析“油纸伞”、“丁香”、“雨巷”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 比喻手法:分析“她静默地走近”的比喻,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 情感表达:分析诗歌中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人的心境。

三、课堂练习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 分组讨论:你认为《雨巷》这首诗歌的象征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雨巷》这首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 拓展阅读:介绍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雨巷》这首诗歌。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戴望舒的其他作品,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2. 预习下一课《再别康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雨巷》一、诗歌结构1. 第一节:孤独与寂寞2. 第二节:爱情向往3. 第三节:挣扎与无奈二、表现手法1. 象征手法2. 比喻手法3. 情感表达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雨巷》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掌握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语文公开课雨巷教案范文

语文公开课雨巷教案范文

语文公开课《雨巷》教案精选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欣赏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1.2 教学内容诗歌《雨巷》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象。

诗歌的语言、形式和艺术特点。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歌《雨巷》的情感内涵和艺术表达。

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情感体验。

诗歌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象和隐喻。

分析诗歌的语言美和艺术风格。

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主题和情感。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

体验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图片、音乐和视频。

诗歌朗诵:播放或让学生朗诵诗歌。

写作练习:让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诗歌《雨巷》的背景和作者。

阅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语言和节奏。

解析:讲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象。

分析: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情感和艺术表达。

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

4.2 教学活动诗歌朗诵:学生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分享自己的理解。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诗歌《雨巷》的主题和意象,创作自己的诗歌。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创作力: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喜好。

自我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诗歌《雨巷》原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戴望舒的《雨巷》,主要针对教材中现代诗歌欣赏的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包括:对《雨巷》的背景了解、词句分析、意境把握、情感体验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理解《雨巷》的主题思想。

2. 通过对词句的细致分析,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雨巷》意境的把握,以及对诗歌情感的体验。

教学重点:对诗歌词句的赏析,以及对现代诗歌欣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雨巷的想象,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做铺垫。

3. 诗歌朗读: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词句分析:对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详细解读,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等。

5. 意境把握:引导学生描绘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与期待。

6.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

7. 例题讲解:以一首与《雨巷》意境相近的现代诗歌为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欣赏。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并欣赏一首现代诗歌。

六、板书设计1. 《雨巷》2. 内容:(1)戴望舒(2)词句分析:撑着油纸伞、悠长、寂寥(3)意境:雨巷、孤独、期待(4)情感:忧郁、哀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以“雨巷”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心中的雨巷。

(2)分析并欣赏一首现代诗歌,不少于300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诗歌欣赏能力。

《雨巷》优秀教案范本两篇

《雨巷》优秀教案范本两篇

《雨巷》优秀教案范本两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雨巷》,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2. 感受诗人戴望舒的情感世界,体会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雨巷》是戴望舒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象征手法等,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3. 诗歌鉴赏: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诗歌解析和鉴赏方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戴望舒及其作品《雨巷》。

2. 讲解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象征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3. 诗歌鉴赏:讲解如何欣赏现代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分享彼此的心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雨巷》。

2. 写一篇关于《雨巷》的读后感。

3. 推荐一位现代诗人及其作品,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找寻其他表现“雨巷”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与《雨巷》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以“雨巷”为题材,锻炼写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 读后感分享:评估学生在读后感中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1. 课程内容: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雨巷试讲教案

雨巷试讲教案

雨巷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并背诵《雨巷》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 理解并解释诗中的重要词汇和意象。

3. 运用适当的朗读技巧表达诗的情感。

4. 发展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诗中的重要词汇和意象。

2. 学生能够适当运用朗读技巧表达诗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2. 《雨巷》的诗歌教材。

3. 黑板和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向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诗歌欣赏技巧,并就学生对于诗歌的印象展开讨论。

2. 新知讲授(25分钟)引导学生一起阅读《雨巷》,并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重要词汇和意象。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讨论出的关键词和意象,并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同时,教师向学生传授适当的朗读技巧,如调整语速、音调、节奏等,以表达诗中的情感。

3. 学生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分组朗读《雨巷》,并尝试运用适当的朗读技巧表达诗的情感。

其他组的学生则观察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4. 拓展练习(15分钟)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与《雨巷》相关的拓展练习,包括填空、问答和创作等。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练习,并交流分享答案和创作成果。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整理学生的讨论和实践成果,并对课堂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五、板书设计雨巷关键词:雨、巷子、春泥、黄昏、春愁意象:阴暗、凄凉、寂寥、孤寂六、课后作业1. 背诵《雨巷》。

2. 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雨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雨巷》这首诗,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在理解难词和意象方面遇到了困难,需要进一步的课后辅导。

针对这一问题,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上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拓展练习,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诗歌欣赏的技巧。

雨巷试讲教案

雨巷试讲教案

雨巷试讲教案[Opening]大家好,我将为大家呈现一份《雨巷》的试讲教案。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以诗歌《雨巷》为主题,通过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雨巷的情景,培养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触觉。

[Lesson Objectives]本课将以以下目标为导向:1. 了解《雨巷》诗歌的意义和创作背景;2. 分析诗歌的韵律、语言和意象;3.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能力;5.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能力。

[Pre-reading Activity]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我们将进行以下预习活动: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自然景色进行创作。

例如,一组可以描述雨滴落在叶子上的情景,另一组可以描绘晚霞映照在山脚下的美丽画面。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将在情景的创作中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While-reading Activity]教师向学生展示《雨巷》的诗歌全文,并在黑板上呈现其韵律与押韵的特点。

学生们逐行朗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韵律的起伏与意象的丰富。

接着,教师进行线上讨论。

通过提问学生们诗中出现的意象,比如“雨坛”、“水漪”等,以及这些意象传达的感受和信息。

鼓励学生们使用形象的言语进行表达,并互相交流他们的想法。

[Post-reading Activity]为了巩固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以下综合活动:学生们分成小组,根据自己对《雨巷》的理解和感受,合作创作一幅画或一篇短文。

他们可以通过画面或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雨巷的想象和感知。

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创作作品,并用他们的作品分享对《雨巷》的独特理解。

[Assessment]在这堂课中,我们将综合运用课前活动、课中活动和课后活动进行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判标准如下:1. 学生对《雨巷》诗歌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学生对诗歌中意象和感受的准确理解;3. 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合作与个人表达能力;4. 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能力。

雨巷试讲教案

雨巷试讲教案

雨巷试讲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中学高一年级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为《雨巷》诗歌鉴赏。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化描写,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雨巷》诗歌的意象化描写,领悟诗歌的内涵。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审美水平。

4.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重点1. 理解《雨巷》诗歌的意象化描写,领悟诗歌的内涵。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审美水平。

2.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准备1. 复制《雨巷》诗歌文本,每位学生一份。

2. PPT演示文稿,包含《雨巷》诗歌的注释和解读。

3.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热身导入:请学生回忆一下课文《雨巷》的内容。

2. 引入新内容:提问学生关于诗歌的问题,如诗歌与散文的区别、诗歌的表现手法等。

Step 2:诗歌鉴赏(20分钟)1. 学生个体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雨巷》诗歌,并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化描写。

2.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讨论并交流对《雨巷》诗歌的理解,分享彼此的观点和体验。

3. 整体分享讨论:指导学生展开整体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雨巷》诗歌的内涵,并列举学生们的优秀表达进行分享。

Step 3:诗歌鉴赏技巧(15分钟)1. 示范讲解:通过PPT演示文稿,讲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对诗歌的字、句、章节等层面的分析与解读。

2. 练习探究:给学生分发打印好的《雨巷》诗歌文本,让学生进行鉴赏训练,分析诗歌的具体表达手法,并理解诗歌的内在含义。

Step 4:文学鉴赏与创作实践(25分钟)1.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拓展视野,了解更多的诗歌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创作实践:启发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可以邀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或者情感进行写作,要求学生运用意象化语言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023最新-《雨巷》教案优秀9篇

2023最新-《雨巷》教案优秀9篇

《雨巷》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9篇《雨巷》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雨巷》教案篇一【学情剖析】关于现代诗篇,高一重生并不生疏,他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现已触摸过,朗诵上有有必要的语感,但在读出情感、品尝意象、领会诗情等赏识实践上仍有欠缺。

特性是对《雨巷》这种标志主义诗篇,他们是第一次触摸,怎么引导他们在情感形象的详细描绘中了解其标志优点,怎么引导他们凭借幻想入情入境,领会诗人情感,与之共识,是课堂教育中需予以重视的问题。

【教育方针】1.常识与潜力:吟诵诗篇,引导学生在情感形象的详细描绘中了解其标志优点,凭借幻想入情入境,领会诗人情感。

2.进程与方法:在练习朗诵和揣摩诗句的活动中培育学生阅览赏识诗篇的潜力。

3.情爱心情与价值观:感触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情味。

【教育难点要点】难点:感悟“丁香姑娘”、“雨巷”终究有何喻指或标志优点。

要点:练习朗诵,揣摩词句,感触诗中形象和情感。

【教育课时】1课时。

【教育进程】一、眺望雨巷煽情激趣1、导入语:在细雨如丝的江南,一条悠长寂寥的冷巷里,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相同的姑娘静默地彳亍而行……这秀美的画面,就出此时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这天我们就随戴望舒一起走进这《雨巷》。

2、作家著作: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端遭到法国标志派的影响。

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造现代诗篇,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祸的岁月》。

前期的诗篇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味较重,因受西方标志派的影响,意想模糊,含蓄。

后期诗篇体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激烈爱情和完美未来的火热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戴望舒仍是新月派(1923年建立)的代表,创立人不满足于新诗的只要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雨巷高中教资面试教案模板

雨巷高中教资面试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雨巷》这首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戴望舒在诗中所表达的孤独、哀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雨巷》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难点:深入理解诗人戴望舒的内心世界,体会其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著名的现代诗歌——《雨巷》。

2. 提问:请同学们先阅读这首诗歌,谈谈你们的初步感受。

(二)整体感知1. 朗读:请同学们跟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提问:朗读完毕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这首诗歌的整体感受。

(三)深入分析1. 分析意象:请同学们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雨巷”、“丁香”、“姑娘”等,并解释其象征意义。

2. 分析主题:请同学们结合诗歌的背景,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

(四)情感体验1.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诗歌中诗人情感的理解。

2. 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孤独、哀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课堂小结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再次阅读《雨巷》,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体验:观察学生对诗歌中诗人情感的理解程度,评价其情感体验。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

2.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雨巷》2. 多媒体课件:诗歌背景资料、诗歌朗读音频等3. 相关书籍:《戴望舒诗歌全集》等七、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雨巷》教学教案(精选12篇)

《雨巷》教学教案(精选12篇)

《雨巷》教学教案(精选12篇)《雨巷》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昨天就已经学习了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

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伤,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东西同样具有美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二、诵读、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①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就请大家一起带着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②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忧愁的,哀伤的)③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低沉的,感伤的)④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2、请一位学生单独朗读。

①那么谁愿意来给我们大家朗读一下呢?②表扬一下。

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3、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①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凄清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②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写雨巷时,用了颓坦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三、简介创作背景,作者生平1、大家读了一遍,便有了这么多的感觉。

的确,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失落、惆怅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明确: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

主要有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与1929年出版)、《望舒草》等。

戴望舒《雨巷》优秀优质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优质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优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解读现代诗人戴望舒经典诗作《雨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诗歌抒情色彩》中第一节“诗与情感”,通过分析《雨巷》意象、语言和节奏,体会诗人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雨巷》抒情手法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验诗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雨巷》中意象和抒情手法。

重点:体会诗人情感,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照片,让学生谈谈对雨巷印象,引发学生对本课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雨巷》,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分析《雨巷》意象、语言和抒情手法,如“油纸伞”、“青石板”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例题讲解:选取《雨巷》中经典诗句,分析其抒情手法和情感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诗句,分析其意象和抒情手法,进行课堂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巷》2. 主要内容:意象:油纸伞、青石板、雨巷等抒情手法:象征、隐喻、拟人等情感表达:忧郁、期待、憧憬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析《雨巷》中意象,并谈谈你对诗歌情感理解。

选取一个你喜欢诗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作业答案:1. 《雨巷》中意象生动丰富,如“油纸伞”象征诗人孤独心境,“青石板”寓意着诗人内心坚定。

诗歌情感表现为忧郁、期待、憧憬,反映诗人对美好生活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朗读、分析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雨巷》抒情色彩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现代诗歌,尝试分析其意象和抒情手法,提高自己诗歌鉴赏水平。

同时,开展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对诗歌意象分析《雨巷》中意象是理解诗歌情感关键,我强调“油纸伞”、“青石板”等具体物象象征意义。

雨巷教案公开课[优质文档]

雨巷教案公开课[优质文档]

一、导入(5分钟)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看几幅图片。

(PPT:古朴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村道)2、想象一下,此时的你,走在这样的小路中,因为丢失一份极其重要的东西,比如一份友谊,你情绪低落,垂头丧气。

天空中飘着细雨,天灰蒙蒙的,路也灰蒙蒙的,此时的你,会想些什么呢?(生答)3、在这样的小路中,你们是这样想的;而当代的散文家,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江南小巷:(江南小巷的图片+kiss the rain音乐)“江南的巷,像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像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有如古代的少女,优娴贞静;”“江南的小巷,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地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是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堵了,可是你走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

”4、散文家柯灵和他的《巷》让我们觉得,江南的小巷是怎样的?(生答:寂静的,悠长的……)此时,在这样的巷子里,下着蒙蒙细雨,一位诗人,撑着一把油纸伞向我们走来,他在想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这个诗人的脚步,去看看他在这样的巷子里遗落了什么,又在寻找着什么吧。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戴望舒的《雨巷》,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59)(板书:雨巷戴望舒)二、整体感知(15分钟)1、我们先齐声朗读这首诗,注意揣摩诗人在诗中情感。

评:A、注意几个词:巷(xiàng )胡同,里弄:小巷(hàng )采矿或探矿时挖的坑道:巷道彳亍(chìchù)走走停停的样子颓圮(tuí pǐ)坍塌、破败B、读这首诗,应该用舒缓的语速,低沉的语调才能体会到诗人的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2、我们再次朗读这首诗,注意放慢语速,带着情感去读,去体会诗人的忧伤,诗人的惆怅。

评:语速放慢了,但是这还不够,情感还可以通过重读和延长音来传达。

3、接下来,我们听一遍配乐诗朗诵,听的时候,注意重音和延长音的处理,把自己融进诗里去。

《雨巷》语文教案(精选4篇)

《雨巷》语文教案(精选4篇)

《雨巷》语文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雨巷》语文教案【精选4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一、知人论世。

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抓住意象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

(幻灯) 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

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

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代表就是《雨巷》。

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

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

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

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较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

雨巷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份)

雨巷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份)

雨巷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份)雨巷教案(一):《雨巷》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本事目标经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本事。

【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

今日就让我们一齐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

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齐来聆听这一段录音。

(36rsquo;,3min)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1.好,听完录音了。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

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貌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可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

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1min)(总7min)2.读得怎样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

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当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我来试试看,好不好(2min)。

好,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必须要放开声音来读,想象一下,你就是诗歌中的“我”,此时此刻,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而你正撑着伞,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

雨巷十分钟试讲教案模板

雨巷十分钟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雨巷》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雨巷》这首诗,了解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与迷茫,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思考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雨巷》这首诗。

2. 分析诗中意象的含义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人情感的表达。

2. 探讨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对“雨巷”这个词有什么印象?为什么?二、朗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雨巷》,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师范读,强调重音、停顿等。

三、分析诗歌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如“雨巷”、“雨”、“愁”等。

2. 学生讨论:这些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表现诗人的情感?四、探讨诗歌的象征意义1. 教师提问:诗歌中的“雨巷”象征着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3. 教师总结:诗歌中的“雨巷”象征着人生的困境和迷茫。

五、诗歌赏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如“我”在雨巷中的孤独、迷茫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2. 提问:你们从《雨巷》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七、课后作业1. 背诵《雨巷》这首诗。

2. 查阅资料,了解戴望舒的其他作品,尝试分析其创作风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背诵《雨巷》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展开。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思考人生价值。

雨巷试讲教案

雨巷试讲教案

《雨巷》试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XX号选手,我今天试讲的课程是《雨巷》,现在开始正式上课!上课,同学们好!一、导入有人说爱情是心与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宝石,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有人说爱情使人痛苦,是啊,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长城,卓文君奔向司马相如;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而你不知道我爱你。

有那么一个地方,有那么两个人,有那么两把油纸伞,发生了一个那样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雨巷》,走进那个故事。

《雨巷》板书二、知识积累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作者是谁?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三、信息筛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就让我们做一回古人,一起来朗读《雨巷》,现在咱们集体朗读一下这首诗,请大家在读得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感情。

1.读完这首诗,你体会到作者的一种基本的感情是什么?明确:低沉幽怨。

可以是忧伤、凄清、彷徨、痛苦。

2.怎样才能读出这些忧伤的感情呢?明确:语速应该缓慢,语调应该低沉。

3.教师范读四、创设情境多么美的一首诗啊,难怪当时《小说月报》叶圣陶先生说此诗“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新纪元”呢。

1.那么是个事通过什么来营造了伤感愁绪呢?明确:意象2.诗歌中出现哪几个意象,应该怎样理解和欣赏呢?明确:(一)雨巷。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因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什么?(二)丁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漂亮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巷》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我是XX号选手,我今天试讲的课程是《雨巷》,现在开始正式上课!
上课,同学们好!
一、导入
有人说爱情是心与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宝石,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有人说爱情使人痛苦,是啊,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长城,卓文君奔向司马相如;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而你不知道我爱你。

有那么一个地方,有那么两个人,有那么两把油纸伞,发生了一个那样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雨巷》,走进那个故事。

《雨巷》板书
二、知识积累
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作者是谁?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三、信息筛选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就让我们做一回古人,一起来朗读《雨巷》,现在咱们集体朗读一下这首诗,请大家在读得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感情。

1.读完这首诗,你体会到作者的一种基本的感情是什么?
明确:低沉幽怨。

可以是忧伤、凄清、彷徨、痛苦。

2.怎样才能读出这些忧伤的感情呢?
明确:语速应该缓慢,语调应该低沉。

3.教师范读
四、创设情境
多么美的一首诗啊,难怪当时《小说月报》叶圣陶先生说此诗“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新纪元”呢。

1.那么是个事通过什么来营造了伤感愁绪呢?
明确:意象
2.诗歌中出现哪几个意象,应该怎样理解和欣赏呢?
明确:(一)雨巷。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因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什么?
(二)丁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漂亮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漂亮的。

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花姑娘,一样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念和无限的惆怅。

3.“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
明确:《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1927年3月,他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派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忍受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4.能否将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中的“飘”字改成“走”字?为什么?
明确:不能。

因为这个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且“飘”字与后面的“梦”构成了最佳组合,“飘”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5.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什么这么快就消失了?
明确:1.因为诗人只是与她邂逅在雨巷,她自然没有理由留下来,离开诗人是理所当然的。

2.因为这个“丁香姑娘”本来就诗人幻想中的形象,她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6.第六节中这位姑娘逐渐消失时用了3个状语“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将这个短语去掉?
明确:不可去掉。

“在雨的哀曲里”,是这个悲剧的背景音乐,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清凉的气氛。

这个悲剧是漂亮的“丁香姑娘”从颜色到芬芳,从眼光到惆怅样样地在诗人眼前无情地消失,这个音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此刻内心无以
言表的悲哀。

总之,这个“雨的哀曲”烘托了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不可去掉。

7.诗中写这位姑娘的眼光时,两次用到了“太息”这个定语,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也许是为诗人的忧郁叹息,也许是因为她最佳的惆怅叹息,也许是为雨巷颓墙叹息,也许是为这个时代叹息,甚至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姑娘的眼光为国家而发出叹息。

五、小结
对于美好的事物,我们都想得到,当得不到时,都难免失落痛苦,《雨巷》的魅力在于不仅揭示了一个时代,而且还写了一个人类共有的心情,那就是“失落的忧伤”,在文艺上叫做“共鸣”。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诗人远矣,诗情犹在,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请想起戴望舒,去寻找我们心中的丁香姑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