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传》读后感
唐德刚袁氏当国读后感
唐德刚袁氏当国读后感《唐德刚<袁氏当国>读后感篇一》读唐德刚先生的《袁氏当国》,就像是走进了一场光怪陆离的历史大戏,袁世凯这个人物在我的脑海中变得无比复杂,不再是历史课本里那个简单的脸谱化形象。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唐德刚先生那幽默风趣又直白的叙述方式给吸引住了。
他就像一个坐在你对面的老伯伯,绘声绘色地给你讲着过去的故事。
先生把袁世凯上台的那个时代背景描述得特别详细,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混乱而又充满机遇的民国初年的大门。
我以前觉得袁世凯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想复辟帝制,简直就是倒行逆施。
但是读了这本书,我有点犹豫了,也许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呢?袁世凯身处的那个时代,就像一艘在狂风巨浪里飘摇的破船,各方势力都在拉扯,他可能也有自己的无奈吧。
就好比你在一个混乱的人群里,大家都朝着不同的方向拽你,你都不知道该往哪儿走才好。
书里提到袁世凯试图在共和和帝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虽然这个想法在现在看来是荒谬的,但当时他可能觉得这是唯一能稳定局势的办法。
这就好比一个人想要在水火之间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深渊。
我想起有一次我在学校组织活动的时候,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我想让大家都满意,结果却弄得两边都不讨好。
袁世凯当时可能也是这样的心理,想讨好各方势力,结果却把自己推向了绝路。
不过呢,袁世凯想复辟帝制这事儿还是不能原谅的。
这就像你在民主的大潮流下,非要往封建的老路上走,那不是找骂吗?这让我想到那些明明知道不对,却还要坚持错误做法的人,简直就是顽固不化。
但是呢,他在推动一些近代化改革方面也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这又让我纠结了,这人到底该怎么评价呢?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我觉得这可能永远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就像历史这团乱麻,越理越乱。
《唐德刚<袁氏当国>读后感篇二》《唐德刚<袁氏当国>读后感》读《袁氏当国》,我仿佛在历史的长河里坐了一次过山车,心情起起伏伏,对袁世凯这个人物的看法也是变了又变。
袁世凯传读后感
袁世凯传读后感《袁世凯传》是一部描写中国近代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袁世凯的传记。
这部传记以其丰富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生动地展现了袁世凯的一生和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传记,我对袁世凯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政治人物。
他曾经是清朝的重要官员,也是辛亥革命后的临时大总统和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
他在政治上的变化和决策,经常引起争议和批评。
这部传记生动地描绘了袁世凯这位政治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我对他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
通过阅读这部传记,我深深感受到了袁世凯这位政治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既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权谋狡诈的政治家。
他在政治上的变化和决策,往往是出于自身的政治目的和私利。
他在政治上的决策和行动,往往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而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这种政治上的矛盾和复杂性,使我对他的评价更加客观和深刻。
这部传记还通过对袁世凯的一生和政治活动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动荡和变迁。
袁世凯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他在这个时期的政治活动和决策,不仅影响了中国政治的走向,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通过对袁世凯的一生和政治活动的描述,我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动荡和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政治的走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袁世凯传》,我对这位政治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部传记生动地描绘了袁世凯这位政治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我对他的评价更加客观和深刻。
通过对袁世凯的一生和政治活动的描述,我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动荡和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政治的走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部传记不仅使我对袁世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我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读《原来袁世凯》有感
矛盾的袁世凯——读《原来袁世凯》有感袁世凯的一生向人们展现了他充满矛盾的双重人格:他推崇西方文明,却拥有十房妻妾;他倡导教育改革,却相信儒学在控制民众方面的道德力量;他力行维新立宪,却出卖戊戌维新派;他身居大总统之位,却迷恋皇帝宝座;他签订“二十一条”,却提倡国货,实行“国有主义”;他背叛资产阶级共和国,却推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和教育制度。
袁世凯的一生直至复辟称帝,个人野心和政治考虑各占多大比重?在我看来,究其一生的矛盾,都是他的聪明才智与强大的个人野心的冲突。
他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国家、对百姓好的,但这些做法又时常与他实现自己欲望、贪念相违背,因此才会产生了他的种种矛盾的行为。
就像他出卖戊戌维新派,他并不是不支持维新派的,相反,即使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后来他高位,权势滔天后,他的改革维新甚至较戊戌变法是的维新派有过之而无不及,称他为清朝新政第一人也丝毫不为过,清廷革创之政,几乎均出其手。
那为什么他要告密呢?细究后才知道,他原来是为了保命。
当时的情况,如若他不告密,将功赎罪,面临他的无疑是跟谭嗣同一样的结局。
而此时的袁世凯,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一腔热血的毛头小子了,他学会了审时度势,出卖戊戌维新派是他做出的“理智”的选择。
他知道戊戌维新派的做法是正确的、有利的,但他又贪生怕死,所以才会力行维新立宪却又出卖维新派。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或许有些人会说袁世凯是卖国贼,因为他为了能够称帝,在当权的几年里,和外国侵略者先后签订了100多个不平等的合同、协定和条约,甚至签下了惹全国怨恨他的“二十一条”。
然而,他的种种行为却又表示出,袁世凯有着一颗浓厚的爱国之心。
《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不得在天津地区驻军,而袁世凯则用警察取代军队进驻天津,维护了主权;他在发现开平矿权被张翼盗卖给英国时,态度强硬,多次上奏痛斥张等的卖国行为,最终将矿产主权收回。
而且,“二十一条”的签订过程中,袁世凯实则为中国争取了极大的利益,实际签的只有“十二条”,且即使签订了合约,袁世凯也竭力让日本无法占到一丝一毫的便宜,也将此次外交失败视为耻辱,自比勾践,要打败吴国一雪前耻。
一代枭雄袁世凯读后感
一代枭雄袁世凯读后感第一篇:一代枭雄袁世凯读后感《一代枭雄袁世凯》读后感在大二的课程,近代史是我最感兴趣的一门科目了,一方面老师那形象的描述,每次都能将作为学生的我们带入到当时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环境中。
另一方面近代史的读书环节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这次我选读的书名为《一代枭雄袁世凯》,早在少年时期,我就对袁世凯的历程充满了兴趣,最早是从父亲那里听到袁世凯这个名字,年少的我对袁世凯作为一名清朝大臣而成为大总统感到十分的疑惑,在看过《一代枭雄袁世凯》我这些疑惑便一一解决了。
袁世凯出生于一个清朝望族,可以说祖辈都是在清政府里为官,在当时那个年代,太平天国兴起,一些望族也开始组织自己的武装,在此影响下袁世凯从小性格便是我行我素,放荡自如,总是幻想自己会成为一方英雄,但是其叔父对其是严加管教,让其专心学业,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袁世凯真正在历史中崭露头角是在镇压朝鲜的兵变中,其严酷的作风给力上层官员留下了一个很好的映像,随后袁世凯便飞黄腾达。
从剿灭捻军到洋务运动都能看到袁世凯活跃的身影。
他也是一步一步达到了权力的顶峰。
在历史的不可逆的发展之下,他毅然的放弃了清王朝改拥护辛亥革命,但其又撺掇了革命的果实,帝制自为,走上了不归路。
看完这本书,袁世凯那阳奉阴违的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他对待上次可以说是阿谀奉承,一旦对方的利用价值完了,他就极力打压,他通过告密等不光彩的行为为自己的仕途铺平了道路,也为其后期反对清政府撺掇辛亥革命果实埋下了因由。
袁世凯是封建地主阶级中向资本主义迈步的人物,他在一些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中,起着支配性的作用。
他创办了新政,推动了立宪,有力的推进了社会的改革,他也是顺应历史,推翻清朝统治。
袁世凯一生追求的可以总结成两个字“权势”,他的一切行为可以说都是为了维护和拓展自己的利益。
读完整本书,我的心情很是复杂,在那个时代,袁世凯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袁世凯之死,只是死了一个袁世凯,还有不少的袁世凯活在人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时刻,很多人想的并非是使中国真正走向复兴,而是努力保证自己的利益,我为自己有这样的先人感到可耻可悲,清政府当初种下了权谋、残忍的种子,等待他的就是袁世凯的恶果。
袁世凯传读书笔记
《袁世凯传》读书笔记100多年前有这样一个人,他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个将自己伪装成维新派的封建专制主义者,也是一个将中国“厚黑学”演绎的淋漓尽致的人。
他的名字已经成为近代中国反动政治的同义语,每一部中国近代史书都不能不提到他。
关于他的历史,中外已有不少论著,然而对于他的生平,人们却有着不同的评价,或赞其城府、心机、手段,或恶其贪婪、残忍、绝情,这些复杂的性格特征糅合在一起最终成就了他在乱世之中崛起,也将他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对于袁世凯,人们有过许多称呼:袁项城,是借用他的祖籍地;袁宫保,是用清廷所赐“太子少保”衔,当上民国大总统之前,这是他最喜欢的称呼;大总统,从他53岁叫到56岁,但长子袁克定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提起父亲依旧称“先大总统”;洪宪帝,从1916年1月1日到3月22日,共83天;卖国贼、窃国大盗,从民国叫到新中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里。
这个人的一生贯穿了中国近代的重要转折,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独特标记。
袁世凯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时刻,正值中国在封建制度的桎梏下将要走完其漫长的黑暗路程的年代,也正是给中华民族带来创巨痛深的甲午战争的前后。
战前,他是李鸿章淮系军阀集团的一名初露头角的走卒。
战后,趁淮系军阀衰落的时机,他在小站创练了一支新式陆军,并以此为资本,破坏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扑灭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起义,在中外反动派的一片喝彩声中,爬上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显赫职位。
不得不佩服袁世凯的政治洞察力,这个时候,他敏锐地觉察到:清王朝衰微,人民革命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如不谋求新的对策,很难再继续维持其统治。
因此,在1901至1908年间,他戴着“急进改革者”的面具,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理论纲领为指导,以那支新式陆军为核心,通过办“新政”,组织起一个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这个新兴的集团是淮系军阀集团的延续和发展,是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结果,是帝国主义侵华由“蚕食鲸吞”转到“保全清朝,以华治华”的产物。
2024年袁氏当国读后感
2024年袁氏当国读后感《袁氏当国》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部电视剧作品,通过塑造袁世凯一家的形象,展现了袁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作为观众之一,我对这部剧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我被剧中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
袁世凯这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既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又是一位睿智的政治家。
他的勇敢和智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此同时,他的家庭也是剧中的一个亮点。
剧中所塑造的袁氏家族关系复杂而丰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引发了我对人际关系和家庭价值观的思考。
剧中还刻画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展现了时代变革对人们命运的巨大影响。
在剧中,我看到了袁世凯对中国的深刻关注和改革意愿。
与此同时,他又不得不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权衡利弊。
这让我深思中国的历史演变是如何与个人命运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一个人在时代变革中的选择和抉择会对整个国家产生怎样的影响。
此外,剧中也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袁世凯的登基和辞职、北洋政府的建立等重大事件都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再现。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展示,剧中成功地唤起了观众的历史记忆,让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在观看《袁氏当国》时,我还感受到了剧中表现的一种智慧。
袁家人对于不同的困境和挑战,总是能够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
他们用智慧和勇气面对了形形色色的困难,在演绎了这一家族的兴衰之间,又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和韧性。
此外,《袁氏当国》还对于时代的进步和变革表达了积极的态度。
剧中展示的改革思想与实践,以及袁氏家族的努力奋斗,都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这无疑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激发人们思考国家发展和个人责任的相互关系。
最后,我认为《袁氏当国》在剧情和人物刻画上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虽然剧中肯定进行了一定的虚构和戏剧化处理,但整体上仍然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
电视剧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形式,能够通过叙事的方式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这是一种很有价值和意义的尝试。
中国近代史袁世凯与近代中国
袁世凯与近代中国——读《袁世凯传》有感提到中国近现代史,一个总也绕不过去的人物便是袁世凯。
在国人的眼中,袁世凯是“复辟帝制”的代名词,是一个绝对专制、保守、僵化的帝制余孽,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代枭雄,治国贤臣。
为何对一个人有如此差别大的评价,在中国历史上,此种情况恐怕很少有。
带着这种好奇的心里,一口气把《袁世凯传》读完。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汉族,中国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首脑。
袁世凯就像古代中国的曹操,雄心大略,一步一步走上权利顶层。
冷静地审视清末民初那段历史不难发现,袁世凯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能臣,并不像一些论者所说的那样“未建尺寸之功”。
一是驻使朝鲜,不辱使命。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袁世凯随吴长庆东渡平乱。
在朝鲜期间极力维护清王朝与朝鲜宗藩关系,并因此赢得了朝野一致好评。
二是编练新军,以振国威。
1895年12月,袁世凯受命到天津小站练兵。
他还着手兴建各类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
这就开了“我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
”三是首倡新政,堪称楷模。
他先后在山东、直隶力行新政,成为显赫一时的政治明星——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联合张之洞奏请朝廷废除科举考试;发展近代新式教育。
四是顺应潮流,颠覆满清。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重新启用袁世凯。
这时,他不仅可以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那样对付革命党人,而且“他完全有能力在1911年底之前把这场革命碾得粉碎。
”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与革命党人联手,将清朝268年的统治画上一个句号,并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迅速成为现实。
此外,他还提倡实业,注重发展经济,提出的一些举措对近代工商业的较快发展无疑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历史教科书上对袁世凯评价是窃国贼,复辟帝制,这种评价主要就是源于他的称帝,长期的宣传讲的是专制已遭人唾弃,因此称帝就是倒行逆施,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的人自然就成了人民公敌,世人唾骂,讨袁势力就自然成了护国的正义力量。
袁氏当国读后感
袁氏当国读后感《袁氏当国》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贾平凹。
这部小说以袁世凯为主角,讲述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生涯和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
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袁世凯这位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启发,对中国近代史和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袁世凯这位历史人物产生了新的认识。
首先,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袁世凯这位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袁世凯的生平和政治生涯的描写,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袁世凯在小说中被描绘成一个既有政治抱负,又有家国情怀的人物。
他在政治上野心勃勃,采取了一系列权谋手段,最终登上了中国的最高权力宝座。
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更加有趣和深刻。
通过对袁世凯这位历史人物的描写,作者使读者对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这部小说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斗争的描写,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斗争的描写,展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经历了清朝的覆灭和辛亥革命,最终成为了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在这一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的政治斗争和阴谋诡计,最终登上了中国的最高权力宝座。
这些政治斗争的描写,使得读者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这部小说通过对袁世凯这位历史人物和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斗争的描写,使得读者对中国近代史和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袁世凯这位历史人物产生了新的认识。
通过对袁世凯这位历史人物的描写,作者使得读者对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袁世凯传读后感
袁世凯传读后感《袁世凯传》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人物袁世凯的传记作品。
这部传记详细地介绍了袁世凯的一生,包括他的成长经历、政治生涯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传记,我对袁世凯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他曾是清朝的重要官员,后来又成为了中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和第二任大总统。
他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他也因为一些政治决策和行为备受争议,被一些人称为“权谋家”、“奸臣”等贬义词汇。
通过阅读《袁世凯传》,我对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在政治上崭露头角。
他曾在清朝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然而,他也因为在政治上的野心和权力欲望,做出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发展的决策,导致了一些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
在阅读《袁世凯传》的过程中,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袁世凯的政治生涯跨越了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他亲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他在中国政治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的复杂和动荡。
通过对袁世凯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阅读《袁世凯传》的过程中,我也对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一些思考。
袁世凯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既有着政治上的野心和权力欲望,又有着对国家发展的愿景和理想。
他在政治上的决策和行为,既有着积极的一面,也有着消极的一面。
通过对他的一生经历的了解,我对他的评价也变得更加客观和全面。
他的一生经历,也让我对政治人物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政治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总的来说,阅读《袁世凯传》是一次很有意义的阅读体验。
通过对袁世凯这一历史人物的了解,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第一篇:袁氏当国读书笔记《袁氏当国》之我见据百度百科介绍,《袁氏当国》是一部追索现代中国历史转型之灵魂的大作,而不是一部主旨为袁世凯翻案的书。
因此,极其具有阅读价值且颇具幽默的历史书籍,学近代史的人可以一读,既了解了历史,同时又娱乐了自己寂寞的内心,填充了自己空虚的大脑,重振了自己对国家失去的信心,以及改变对袁世凯袁(冤)大头的偏见。
说起《袁氏当国》,不得不扯点关于唐德都唐老爷子的题外话了。
在刚开始看《袁氏当国》时,个人觉得无聊至极,就老袁当总统,孙文创建民国这一个事实,从古到今,写了多少,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乎,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看了大家对唐老爷子写的这本书的看法,真谓是不看不知道,一看,这评价可真高啊。
看来,唐老爷子写的这本书还真不是什么无营养的书,其中的奥妙,得自己读后才能体会。
顺便,搜了老爷子的简介,呀呵,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简直牛人一个!啥也不多说了,还是先看书在评论吧。
书的开篇几页是些照片,这使得不爱文字的我大大欣喜了一番,又过足了看名人的眼瘾。
中华民国成立之时,孙宣读的誓言如下: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尊之,以忠于国,为民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国民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一职,谨以此誓国民。
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
简称民国。
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1912年是农历壬子年、鼠年、中华民国元年,也就是孙文宣读誓言这一年。
从这个誓言中,我们看出什么?第一,在民国时期,正式的文体还是更接近于古文;第二,“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孙中山先生胸怀天下,丝毫不以名利为重,这是不是在学习美国的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呢?华盛顿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续任。
可见,伟大的人物总是有那么一些共性的。
读书报告,近代史,近代史纲要,历史,枭雄一世
枭雄一世——我读袁世凯何潇1120100791 交通工程一班摘要:读罢袁世凯的平生,一时间有些感。
实话实说,我十分佩服袁的政治才能和手段,正所谓窃国之人,必有窃国之能,袁的当国可以说并非偶然,诸多因素一起造就他的巅峰时刻。
自己总结了一下,认为有以下几点:一. 家世背景二.运气机遇三.个人能力.而其中的个人能力又包括其果断的应变能力、善于把握时机、眼光独到、为官机智、弄权有术,识人有方,以及极深的城府。
然而,人无完人。
野心家的权欲是无限的,而无限的权欲会使野心家头脑发昏,错误地估计形势。
所以,袁凄惨的下场亦成了必然。
故我将读后感悟分成了几个部分,根据袁平生的数个事迹发表自己的看法——乱世生雄锋芒初露;弄权有术舍我其谁;机关算尽皇帝美梦;日薄西山枭雄末路。
关键词:袁世凯枭雄谋权之路正文一.乱世生雄锋芒初露1859年9月,李鸿章麾下帮办团练的袁甲三在剿灭“捻匪”的战斗中打了胜仗,正班师凯旋,遂写信告知家中。
适袁甲三之侄袁保中喜添贵子,方欲取名,得此喜报,灵机一动,唤名“世凯”。
至此,往后在中华大陆叱咤一时的袁世凯出世了。
首先我们应该谈到到袁世凯良好的家世背景,这是袁在向权力顶峰攀登过程中,迈出第一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助推器。
作为“汝南巨族”的少爷,娇生惯养的袁世凯并不喜读书,以至于几次科考都名落孙山。
似乎,飞黄腾达的希望就要破灭。
然而,值得肯定的一点事,袁世凯并没有一直留在乡间做一个纨绔子弟,科举失利,他转而他求。
而袁家众多的世交故旧也给他提供的机会。
1881年,22岁的袁世凯背乡离家,前往山东,投奔其嗣父的把兄弟,登州帮办吴长庆。
由于袁在随吴平定朝鲜内乱中初露将才,吴将之上荐于李鸿章,袁也成功地得到了李的热心栽培。
不得不说,袁世凯十分善于把握时机。
甲午惨败之后,清廷感到再也不能“居夏日而御冬裘”了,于是发誓改革军制,编练新兵。
而袁不甘寂寞,上书权贵,大谈用兵之法,受到了清廷的重视。
又因家族的人世关系,几经金钱的托请,袁便顺利地被直托至兵部尚书荣禄及庆亲王门下。
袁氏当国读后感
袁氏当国读后感导语:袁氏当国读后感(一)周日值班,有了一段空闲的时光,把一本搁了很久的书读完了。
书名叫《袁氏当国》,是着名史家唐德刚的着述,讲述了民国初年的那段波澜曲折的历史。
记得,读本科的时候,各种历史课是我们这个专业的主修课程。
其中,最不喜欢的就是清末民初的这一段,一个是感觉不好,全是丧权辱国的家丑,另一个是内容错综,线索太多,记不住,就像一团乱麻。
再加上盖棺定论的标签——“黑暗的历史”,就更没有什么可读性了。
袁世凯一直是一个漫画式的人物,奸诈委琐的卖国贼,锃亮的顶门就是愚蠢、愚昧的招牌。
然而读了这本书,却给了我另一种感觉,用一种新的目光去审视这段历史,评价这个人物,修正自己浅薄的误读、误判。
先说袁世凯这个人物。
也许,唐德刚说的没错,在他之前还没有人给予袁大头一点正面的评价。
《袁氏当国》是第一次以比较客观、冷静的态度,从时代和人性的角度理解一个转型中的悲剧人物,进行了中肯的评说。
袁世凯并非无能之辈,他在乱世中崛起,以高明的权术手段攫取了最高的权力,在清皇室和革命党人之间,游刃有余,坐稳了大总统的位置。
在这个攀升过程中,并不是像事后人们唾骂的那样,他一开始就是一个窃国大盗,是一个反动派。
袁世凯是末世的能臣,操练了第一支现代化意义上的军队,以兵不血刃的代价迫使清帝退位,完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最为重大的转型,数千年的帝国不复存在。
当年,拥护袁世凯做大总统,并非是袁的刻意造势,而确实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众心所向。
至于说,他最终走向复辟反动而招致灭亡,是后话,也不是一句窃国、卖国所能解释的了,而是囿于他个人的政治眼光,受制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以及他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还有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袁克定的怂恿和误导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当然,他内心的贪欲和野心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这里面有必然,也有偶然。
个人道路的选择,历史进路的曲折,都不是预定的,也不一定具有前后连贯的统一性,而包含了时代环境下的转向和嬗变。
唐德刚对汪精卫、袁世凯的评断,除了爱才惜才的悲悯和同情,更多的是对个人和时势之间相互影响乃至裹挟的历史性探讨。
《袁世凯传》读后感
《袁世凯传》读后感《袁世凯传》读后感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一个伪装维新的封建专制主义者。
他的名字已经成为近代中国反动政治的同义语,每一部中国近代史书都不能不提到他。
李宗一的《袁世凯传》这本书以大量的历史细节鲜活地再现了一个乱世枭雄翻云覆雨、竞逐群雄的官海传奇,并因此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一个时代的缺口。
诗人徐刚以如火的*** 、史诗般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光明与黑暗并存、梦想与绝望同在、进步与颓败共生的时代,展现了一幅末世悲歌式的民众生活图景,堪称一部20世纪初的中华民族心灵史。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钬︹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
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
他的故事是一本很长很长的书,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均是负面的为多,对他的印象也多是停留在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企图复辟帝制,以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约。
魏征说: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蛇仙以为以人为镜观得失未免太功利,从修身养性的角度看,以人为镜,明正谬,正方向倒是比较实在的。
近日读了《袁世凯传》从他那里照到了一些东西。
袁世凯有一句话蛇仙很欣赏:遇到难事要有钬撼大树钬的思想。
意思是说办大事不能急,要发动众人的力量,你推一把,我拽一把,他踢一脚,用力了的人多了,那棵树自然也就会被撼动,最后,你只需要轻轻顺势而为就很容易成功。
袁世凯很善于运用这一方法。
推翻清*** 袁世凯居功至伟,但是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呢?当然不是。
有革命军的起义造势,有黄兴的不断宣传发动,有改良派的长期努力,更有孙中山先生的不懈奋斗,袁世凯只不过是最后关头,在孤儿寡母的隆裕溥仪面前威逼利诱、欺瞒哄骗使之就范,其实,袁世凯就是最后压死大象的那根稻草。
袁世凯传读后感
袁世凯传读后感第1篇:袁世凯传读后感《袁世凯传》读后感在读完《袁世凯传》后给我较深映像的情节有两个,一个是袁世凯的韬略,他的官场之道让他最后成为铁腕人物,可称之为奸雄。
另一个就是对军权掌握的重要性,在乱世中可谓得军权者得天下。
袁世凯的官场之道袁世凯虽出身显赫,但自幼不喜读书,且生性放荡不羁。
年轻时两次乡试未中,遂决计弃文从武,这样一个“草包”最后却可以“大盗窃国”,在我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投机钻营。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很多袁世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中,袁世凯投机取巧,拉拢权势,奔走钻营的政治手段让袁世凯取得了不少晋升的机会和领导的信任。
书中提到:“在吴长庆及其幕僚面请,总是“谦抑自下”,极表恭顺。
又时常伪装忧国忧时,“作慷慨激昂之谈”。
很快取得吴长庆等人的好感。
”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袁世凯之后受到李鸿章,奕劻乃至慈禧太后的赏识和与英国人交好的原因。
在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一个没有什么学识一介匹夫能在乱世中凭借权术和社交手段走到高位,实属不易,也不得不佩服袁世凯。
袁世凯的韬略让自己最终成为一代奸雄,无论人民褒贬与否,袁世凯对近代中国的走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袁世凯的官场之道可以用三个例子来很好的阐释:朝鲜时期和甲午战争中自我吹嘘、投机钻营,推脱责任;戊戌变法中两面派、血腥叛卖手段;还有为了获得主动权不惜发动**以此在北京就职的做法。
袁世凯在朝鲜时对日本的挑衅行为的预估错误是导致甲午战争的一个因素之一,当时朝鲜正在受民间团体东学道的起义的威胁,袁世凯想通过清朝廷出兵朝鲜镇压东学道借机提高自己的地位,但当时日本方面已蓄谋已久想要吞并朝鲜侵略中国,袁世凯对此毫无思想准备。
之后日本拒绝撤兵时,袁世凯深感孤立无援,胆怯怕死,便托词患病,更不惜以死相挟易装逃走了事。
之后袁世凯回到中国后失败主义情绪更重,在李鸿章的消极应战下最终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多年追随李鸿章的袁世凯,也被人们指斥为诱发战争的“最贵祸首”。
失足的帝王梦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
失足的帝王梦----《袁氏当国》读书笔记蒋肖斌“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这是袁世凯的二儿子假名士袁克文的讽父诗。
《易经》首卦云,“九五之尊”已到极点,如果不停止,就要追悔莫及。
可惜,袁世凯终究是跨出了这万劫不复的一步。
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契机只在一念。
原已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光绪与慈禧的晏驾带给袁世凯致命打击,摄政王载沣一纸回籍文书差点断送他的政治生命。
辛亥革命是袁世凯的新生,“挟寡妇以令诸侯”,上天似乎赋予了他与曹操相同的命运。
然而,享尽天时地利,他却忘了一点,近代中国已到历史转型期,深刻的内忧外患,绝不是几个割据势力那么简单而重复的藩镇相争,称帝逆流,自取灭亡。
是袁世凯的一厢情愿,还是他的谋士们一心欲做帝王师,把他推到那个上下不易的位置,这其中多少纠缠,又岂是一句“称帝野心”所能概之。
袁世凯是一个杰出的旧官僚,他的政治道路是中国传统的一脉相承。
他的前辈与老师是王莽、曹丕、杨坚、赵匡胤,乘势抓权--养敌自重--逼宫受禅,是几千年来政变称帝的模式。
回观历史螺旋式的上升中,有着惊人的相似。
也许现在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我们不能说辛亥革命只是一次普通的皇朝末年的起义;但是几百年后的史家,洋洋洒洒评论时,也许赵太祖的黄袍加身与袁世凯的称帝不过是成功与否的区别。
这位李鸿章的接班人,乱世奸雄,想沉寂于历史,是断断不可能的。
临时大总统,削粤、皖、赣“三藩”,“选举”为正式大总统,成为终身大总统,甚至死后可传妻传子,袁世凯步步为营,可以说都是成功的,大半生诡谲政治生涯,早已为他制定了有条不紊的帝王之路,差别仅仅是一个“帝王”名号。
袁世凯不如曹操的一点在于,终究看不透虚名,晚节不保,否则谁说他不可谓中国近代政治的楣梁。
83天的闹剧,一念间葬送了他所有的生前身后名。
作为最成熟的政客,袁似乎不应如此浮躁,即使有想法,也不会那么胆大妄为。
这时候,身边人就成了天平上的最后一粒灰尘,改变整个历史的平衡。
如蚁小人,善于察言观色,捉摸到上司的一点想法就自作主张,跳窜邀宠,大厦将倾而不自知。
《袁氏当国》观后感
《袁氏当国》观后感当下社会上对于曾国藩多有推崇,大约是看重其治国用人地权谋术数,曾氏地这套东西一传至李鸿章,再传至袁世凯.袁世凯处在比他地前辈更大地历史机遇面前,本可以比他地前辈做得更好,但可惜错失良机,结果让自己在历史上成了小丑一类地人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袁世凯至少有两次伟大地机会,可使其推动中国地现代化进程,并可以让他成为伟大地人物. 第一次是年戊戌政变前夕,是时,被康有为等维新派激怒地守旧官员们,逐渐集拢在慈禧太后周围,并且结纳力量准备反扑,山雨欲来风满楼,维新运动危在旦夕.光绪皇帝在写给康有为、谭嗣同等地一份密诏中说:"朕维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太后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灼,不胜企望之至."康有为等人见到此信后大哭一场,哭罢想出了请袁世凯以兵护驾,推行维新地主意.于是书生意气地谭嗣同趁着夜色到袁世凯在北京地住处,袁世凯在谭面前慷慨激昂地表白一番,将其支走,权衡再三后,将维新派地计划向后党告了密,这之后才有短命地百日维新及六君子地血染菜市口.在当时地情况下,后党掌控地京师军队寥寥无几,以袁世凯训练成地精锐新军击溃他们绰绰有余,如果那样,维新派地主张就可以推行,中国地历史也许因此会有很大不同.袁世凯地第二次机会出现在年.这年月日他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按袁世凯地威望与资历,他当时在这一位置上是一个极佳地人选.他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又是国内各派妥协地产物,因此他有足够地力量去推动中华民族地民主化进程.但是这个袁大总统却对当皇帝情有独钟,因此在他当总统地头几年,全无一点现代民选总统地动作,而是弄权搞阴谋,铲除异己,培植势力.终于到了年月,他被"劝进"当了皇帝.当时尽管袁世凯地爪牙们宣称恢复帝制是举国拥戴地民意,但老百姓并不买他地账,各地反袁地声音、反袁地战争此起彼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相继宣布独立.袁世凯没有办法,被迫在年月日宣布撤消帝制,并在这年月日忧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而死.以袁世凯做总统时地地位权势和威望,如果他有对民主地足够信仰,并真心诚意地按民主地方式运作政府,那么袁世凯成为类似于美国华盛顿式地人物也是有可能地.但历史只能由后人去慨叹,而不可能重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袁世凯自身来讲,他确实是一个人物,有着曾国藩、李鸿章等地办事手段,他年轻时在甲午海战前夕到朝鲜处理内乱事件,果敢沉毅,颇得朝野好评,他学习外国先进地治军思想,在天津训练出地新军,是当时中国最好地军队.但这样一个人看不清历史发展地大势,最后得到地只能是可耻地失败.一个人有小聪明与大聪明地区别,小聪明只是对眼前地事情有明晰地判断和处理,而大聪明则是认得清时代发展地趋势和主流,并做到与时俱进,从这点上讲,袁世凯只是一个有点小聪明地人.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总地来说,对袁世凯评价,应有两个承认:第一,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地人物.这种政治抱负是全局地,不是局部地,也就是说他决不甘心只割据一方而是试图号令全国.承认这一点地目地是将其同那些目光短浅地土霸王区分开来,他是独裁者但非嗜权者.两者有着不同地局量,前者是登上顶峰后地守成,回顾古今中外之历史,独裁并不必然造成反动,独裁是相对于民主地反动,而民主地实现有时却需要独裁之腹地孕育;后者只是贪图富贵地既得利益者,他们把权力当作牟取利益地工具,只想收,不肯放,在政治上缺乏进取性和开拓性,既或有,也只是提高地位和扩大地盘上地进取和开拓.在那个改天换日地时代,一个仅靠投机附势而钻营地政客,是不可能得到各派政治力量地普遍接受践履元首大位并保持有力统治地.(不妨把袁世凯和台湾之扁做一比较.)不要小看袁世凯,即便称其为野心家,他也是大野心家,唯有承认他地“大”,才能更准确地认识他在当时地影响力,也才能更通达地理解孙、黄、梁、蔡等人对他地态度;同时,也有助于正确理解下面这个问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他地称帝是反动行为.这种反动不仅是相对于民主而言地,更是有害于国家和民族地(这个“国家”地概念不是政治意义上地而是地缘意义上地).有人问:为什么袁世凯称帝不对,中国就不能实行像英、日等国那样地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固然不错,可是要知道,予权易,夺权难,这种君王无实权地君主立宪制都是用鲜血换来地.在英国,《权利法案》地背后是克伦威尔割下查理一世那不可一世地头颅和一场光荣革命;在日本,裕仁也是在老美地胁迫下才不得不退到幕后地,不服从地话恐怕日本连所谓天皇都已不存在了,而这更是以亚洲各国数千万人地生命为代价地.一个手握军权、在总统任上尚且能够操弄国会修改约法搞终身制地袁世凯,一旦登上皇位,怎么可能接受统而不治地虚君制?制衡力量地缺失是显而易见地,在这种情况下,帝制地到来即意味着国家又将回到皇权至大地时代.与前清不同者,只是皇帝种族地差异,而这决不是中国落后地症结.当时地中国需要统一、稳定,需要强有力地中央政权,但并不需要一个凌驾于国家、人民、法律之上,权力不受任何节制地皇帝.中国不能再重蹈因威权私有化导致发展受阻、败敝丛生地覆辙.这是护国运动必要性和正义性存在地根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个人涉足政坛不外两个目地,或为效力国家,或为争取地位.历史上有很多人是坚守一边地,较易于后人做出道德评判.也有很多人二者兼顾,既努力建功立业又着意培植人脉,既有国家大局又有私己盘算,既能够为国出力又注意保存实力,这就难免会暴露投机心理,袁世凯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清末时地袁世凯在内政、外交、军事、教育诸方面均有建树,漠视甚至抹杀这些有失平允;但若据此便论定他是爱国有为地政治家,也过于草率.须知,那是他地必经之路.类似这样地历史人物不胜枚举——王莽、严嵩、和珅……,对他们当然不妨做出道德评判,但从学术地角度说,其功与罪、是与非都是平行并列地,不可能互相抵消,袁世凯亦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并不是说要取消标准、模糊是非.我以为,要认识一个政治人物(政治集团)地本质,其奋斗过程和斗争手段固然不可忽视,但更重要地是看他(他们)在取得权力(政权)之后地表现.袁世凯地独裁专权以至称帝,既有他个人地愿望,也是他所代表地利益集团地需要.套用前央视名嘴黄君地一句名言:他不是一个人!这股势力包括旧官僚、旧军人、旧知识分子,他们有根深蒂固地君权思想,他们不一定拒绝民主,但却相信中国需要已经维持两千年地皇权道统作为向心力和凝聚力.袁世凯不是一个固执而极端地保皇派,在政治主张上他属于中间派,这也是各方均能接受他地一个因素,他决不排斥皇权,更不会排斥由他亲自践祚.洪宪帝制便是他们进行地一次尝试.民主革命在骤然成功之后出现反复,是一种必然,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规律,英法之民主革命便是有力地佐证.历史证明,袁世凯及其所代表地政治势力终究是落后地,很快便被时代大潮沙汰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我看来,袁世凯有一些实绩,但难称有功于国——无论是大清帝国还是中华民国.论慷慨赴难,他难比曾国藩;论开疆拓土,他远逊左宗棠;论忠公体国,他不及李鸿章.虽为清廷贡献了一支北洋新军,但这支军队既未能挽救摇摇欲坠地朝廷,也没有成为革故鼎新地进步力量,只不过是袁世凯个人用以威逼要挟讨价还价地政治筹码.国家军队实际上被私人化,而这也成为这支军队日后不断分裂颓败以至堕落为一支对内镇压自戕、对外妥协退避地“老爷军”地肇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作为个人,他不能善始克终.维新是他出自内心地政治主张,但是当光绪帝被囚瀛台,他便为了自保,向荣禄自首.固然是形势所迫,但是也就此表明这样一个人是不配作为政治家,而只能是以政客地面目出现历史舞台上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及至民国初造,袁氏实有功于斯.然而,他地原始动机原非出自造福于民,而是为了一家一姓之荣华富贵.所以手段用尽,尽显卑劣.及至暗杀宋教仁,出手毁掉了中国民主政治一次郑重地实验,则在中国近代史上,实属罪莫大焉.孙中山也是受此刺激,转而提出“党国”思想,发愤组织一支武装地革命党.中国历史,再一次变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袁氏最受人诟病地地方就是“洪宪”复辟.其实,这中间也有着他本人很多地心路转折.不光是他,就是杨度等知识分子,也觉得当时民智未启,惟有强人政治能够挽救中国地命运.他本人也自视甚高,以为环顾九洲,独有袁氏能挽民于水火.以至走上不归之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至于后来人们指其与日本人勾结签订二十一条,出卖中国利益,则已被史学家们证实为乌有之事.袁在中国历史上被脸谱化了很久.其实,他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并非是一无作为地人.但是,大节一亏,历史地正席上,便不再有他地位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近代史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袁世凯传》读后感读袁世凯传之前我对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一句盗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还有他当了几天皇帝,读了《袁世凯传》之后对他的认识不再表面,人毕竟还是要多方面来看。
先谈谈他的成长历程吧,书中说生父是农夫,原以为是普通农民,结果实际是地主豪绅,不过这本书是外国人写的,应该是外国人没有理解中华文化吧,后来他被过继给袁保庆,袁保庆给他请了先生,袁世凯却对拳击骑马更有兴趣。
养父和生父过世后,他参加了第一次乡试,由于袁世凯花了很多时间骑马练拳、结交朋友,落地也是意料之中,第二次考试他又名落孙山,于是他立刻将自己的追求从文职转为武职,去登州在他父亲的朋友吴长庆将军军中任职,那时他21岁,已结婚并生了一个儿子。
在登州,他认识了张謇,张謇对这个年轻人的能力与机敏印象很深,极力向吴将军推荐袁世凯担任更高的职位,同时劝他放弃对获得文职所残存的希望。
通过张謇的影响,袁世凯当上了副官。
之后在朝鲜日本中国的一次危机处理中袁世凯表现不俗,李鸿章在奏疏中举荐了他,大清皇帝同意了这项任命,授予袁五品同知衔,他开始总督朝鲜。
之后平定甲申政变虽给他招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李鸿章却更看好他,派他回朝鲜,俨然成为朝鲜的太上皇,袁世凯在朝鲜的十二年虽然由于其年轻气盛而采取一些过激、粗暴的手段,但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对朝鲜的渗透。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到中国,通过上书光绪帝创立新军,主持小站练兵。
戊戌变法后,袁世凯因告密之举地位扶摇直上。
不支持戊戌变法的他却十分支持清末新政,在山东创立了山东大学堂,训练军队等。
通过办理新政,他得以“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之后溥仪继位,他的父亲由于反对袁世凯很多新政措施,将袁世凯撤职。
他回到河南韬光养晦,期间他一直关心政事,等待机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1年11月1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之后的事情大多广为人知了,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后,他逼清帝退位,当上大总统,这也就罢了,称帝是他的一个败笔,想要封建主义复辟是不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的。
袁世凯传读后感
袁世凯传读后感《袁世凯传》是一部描写中国近代史上重要政治人物袁世凯生平的传记作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袁世凯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一生经历和政治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产生了许多感慨和思考。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
他曾是清朝末代的首任总理,也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
他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曲折和矛盾。
在书中,作者对袁世凯的一生进行了全面的展现。
从他年轻时期的学习和军事生涯,到他在政治上的崛起和执政经历,再到他最终的失败和逝世,每一个阶段都被详细地描述和分析。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袁世凯的个人品质和政治行为,以及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在读完《袁世凯传》后,我对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一些深刻的感慨。
首先,我对他的政治智慧和手段有了更多的了解。
袁世凯是一个具有远见和政治手腕的人物,他在政治上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和智慧。
他曾经通过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政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次,我对他的个人品质和为人有了更多的认识。
袁世凯在书中被描述为一个聪明、果断、有魄力的人物,但同时也有着自私、权力欲强和不择手段的一面。
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争议,这也使得他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最后,我对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袁世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的一生经历和政治行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曾试图通过改革和现代化来振兴中国,但同时也在政治上做出了许多有争议的决策,这些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袁世凯传》,我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他的一生经历和政治理念都充满了矛盾和争议,但同时也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智慧和能力。
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是深远而复杂的。
这本书让我对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也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袁世凯传》有感
大一第二学期,我选了近代史,本来作为一个理科生我是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兴趣。
但是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发现我已渐渐喜欢上了历史,特别是近代史。
这个变化与我的近代史老师有很大的关系,老师讲课可谓是声情并茂,老师讲的每个历史事件、每个历史人物都是具体而微。
听课的时候仿佛置身其中,以至于下课时觉得意犹未尽。
当然历史本身也有它的可爱之处。
经老师的介绍我选读了《袁世凯传》这本书,读后小有感触,请见下文。
早在少年时期,我就对袁世凯的历程充满了兴趣,最早是在电视上看到袁世凯这个人的,当时只是一味的觉得他那可爱的八字胡,还有那双有神的大眼特别霸气,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他那身帅气的元帅装。
这次读了这位儿时偶像的传记之后颇有感触,还是先说说看到的吧。
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出生于一个清朝望族,祖辈都是在清政府里为官,用现在的话说袁世凯就是一个十足的官二代,在当时那个年代,太平天国兴起,一些望族也开始组织自己的武装,在此影响下袁世凯从小性格便是我行我素,放荡自如,总是幻想自己会成为一方英雄,但是其叔父对其是严加管教,让其专心学业,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然而这位能人似乎对书本不感兴趣,参加过科举,与大多数文人一样落榜了。
袁世凯真正在历史中崭露头角是在镇压朝鲜的兵变中,其严酷的作风给上层官员留下了一个很好的映像,当然随着实力的提升他的恶行也渐渐开始,在去朝鲜之前就深受军机大臣李鸿章的赏识,在平定朝鲜兵变时袁世凯确实充分展示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在朝鲜创出了一番事业,但是他从朝鲜会来的时候是相当的狼狈的,当时踏上国土后他就发下毒誓要与日本人讨回脸面。
但他当时万万没有想到几年之后自己的誓言被他自己一次次的践踏,对日本人一次次的妥协。
由此可见世事无常,为了生活也许出卖的就是自己的灵魂和良知。
回到清廷后发生了一系列事,成就了他同时也将他推下了罪恶的深渊,回国后袁世凯便飞黄腾达。
从剿灭捻军到洋务运动都能看到袁世凯活跃的身影。
他也是一步一步达到了权力的顶峰。
在历史的不可逆的发展之下,他毅然的放弃了清王朝改拥护辛亥革命,但其又撺掇了革命的果实,帝制自为,走上了不归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浓的臭味。
是后世人眼中的卖国贼,屠夫。
然而评价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深深影响者近代中国的大人物,我们应公正地,
辩证地看待他。
看完《袁世凯传》后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北洋大佬。
在他人生的奋斗阶段做的实事中其中就有许多近代中国首创的事,就拿小站练兵来说,这支为数不多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军队,装备了德国新式的枪炮,聘请了德国优秀的教官来以先进的方法来训练士兵,并且还改变旧式军队的建制,建立了以镇-协-标-营-队-排-棚的新式陆军建制,让中国军队从冷兵器时代完全步入热火器时代,是我国军事史上重要的转折,袁世凯在建军这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是时代的伟人。
不仅如此,他的功绩还包括增练新军,创办巡警,整治吏治,提倡实业,修建铁路,废除科举,广兴教育(特别是许多新式军事学堂)等都为近代中国及以后中国发展打下了基础,特别是他的手下像段祺瑞,冯国璋,张勋,曹锟等都是后来北洋政府的骨干。
袁世凯的不世功勋无法掩盖它背后的你争我斗,尔虞我诈以及残酷的屠杀。
为了讨好洋人,保护山东安宁镇压义和团,杀死团员千千万。
为了自己个人利益出卖国家主权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丧权辱国;背弃与孙中山的不称帝的誓言,复辟帝制,做起了皇帝梦。
种种罪行让后世唾骂一代又一代。
但我们在批判袁世凯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当时中国的国情,那可是内忧外患,列强疯狂瓜分中国的时代,作为中国实权的掌握者,不仅要应对外国列强的武力威胁与无耻欺诈,还要处理国内的各种矛盾,收拾一盘散沙的中国时局。
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民众苦,袁世凯更苦。
可以想象日本人把二十一条放在他案头时他是多么愤怒,但日本虽小,国力却强于中国,我国只能低头,毕竟中国已千疮百孔,饱受战乱。
谁叫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呢。
所以说袁世凯在某种程度上功大于过,以我所见他是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人,同样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政客。
如果没有袁世凯这样的军阀头子,人民的敌人。
也许中国的现代化将会大大的推迟,正是在袁世凯这样的人民的敌人的不断压迫下才迫使人们奋起反抗,找到正确地道路。
所以说袁世凯也是中国历史的推进者。
陈独秀在1916年12月写的《袁世凯复活》一文中说:“袁世凯之废共和复专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
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这根本恶因。
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其果。
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由此可见袁世凯也是个可怜人。
自古至今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是个罪人。
他空有枭雄手段,缺少了些英雄
气概。
将个人利益建立在国家乃至民族利益之上,差点使整个中华民族落入列强魔掌。
最终身败名裂,遗臭千年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但我认为无论对他简单肯定还是贸然否定都不是客观评价,不如辨清史实,以两面性就事论事的给他评价,这样或许对袁世凯,对历史都要公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