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导论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 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条 件差异较大,因此,对外开放并没有采 取全国同步开放的方针。经过二十年的 努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边缘向 纵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形成了以 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为重点的全方 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 1、为什么首先开放沿海地区
• 开放沿海地区是有客观的经济条件和地 理位置条件所决定的。
• 一、中国对外贸易学的研究对象
中国对外贸易学的对象是研究中国与世界其他 国家(地区)商品、劳务的交换,揭示其中的 本质与规律;从宏观上探讨中国发展对外贸易 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
• 三、中国对外贸易学的研究方法
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历史与 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
表1: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及位 次
• 时间 位次 比重(%)
• 1978年 32 0.75
• 1985年 17 1.4
• 1990年 15 1.8
• 2000年 7
4.5
• 2006年 3
7.2
• 2008年 3 7.6
• 2010年 2
• 资料来源:世贸组织
• 4、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依存度较高
2、外贸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 率
(1)1978—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1.5%。
(2)1978—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5.76%。
(3)1978—2009年,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65%。
3、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 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不断提前,中国对外贸易在 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已进入世界贸易大国的 行列。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313239课程名称: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Foreign Trade课程类型: 模块课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后续课程:开课单位: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专门研究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全面把握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并能正确运用理论和方针政策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做好外经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理论依据、对外开放与发展对外贸易、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管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我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和方针政策、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发展援助等为授课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掌握)第一节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一、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二、对外开放的内涵三、对外开放格局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二节对外贸易的建立与发展一、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节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二、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三、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四、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第二章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理解)第一节西方传统贸易理论一、绝对成本论二、比较成本论三、要素禀赋论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一、国际分工理论二、国际价值理论三、社会再生产理论第三节新贸易理论一、技术差距论二、产品生命周期论三、偏好相似学说四、产业内贸易理论五、国家竞争优势论第三章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了解)第一节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一、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及其方式二、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三、中国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第二节对外贸易与工业化一、工业化概述二、对外贸易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三、世界范围内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关系的典型实例四、中国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关系的实证分析第三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三、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一、对外贸易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二、对外贸易战略的分类第二节出口商品战略第三节以质取胜战略一、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二、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第四节科技兴贸战略一、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二、科技兴贸战略的措施第五节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一、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二、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对策措施第六节进口商品战略第五章对外贸易立法管理(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立法概述一、外贸立法管理手段的概念和特点二、运用立法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三、外贸立法的发展与完善四、对外贸易立法体系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一、《外贸法》的立法宗旨二、《外贸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三、《外贸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节货物贸易管理立法一、货物进出口管理立法二、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立法三、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立法第四节技术贸易管理立法一、技术进出口管理立法二、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第五节服务贸易管理立法一、服务贸易立法发展概况二、主要服务业立法第六章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概述一、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的概念和特点二、经济调控手段的作用机制三、中国运用的主要经济调控手段四、实施对外贸易经济调控的必要性第二节对外贸易税收一、对外贸易税收概述二、进出口关税三、进出口商品国内税第三节汇率与汇率制度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效应分析二、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三、中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第四节进出口信贷制度第五节出口信用保险第七章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概述一、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的概念二、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对象三、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特点四、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必要性第二节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一、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二、对重要货物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管理第三节货物进出口管理一、货物进出口管理概述二、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主要手段第四节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二、海关管理三、外汇管理第八章中国吸收外资(掌握)第一节中国吸收外资的概况第二节中国吸收外资的方式一、外商直接投资二、对外借款三、对外证券融资四、其他方式第三节“入世”与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一、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二、中国外资立法的框架及特点三、中国吸收外商投资法律法规调整四、中国外资立法与世贸组织规则的接轨五、中国利用外资立法的发展与完善第九章中国对外投资(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概况二、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理论溯源三、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第二节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式和战略一、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式二、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第三节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一、中国对外投资的宏观管理二、中国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鼓励与保护措施第十章技术贸易(掌握)第一节技术贸易概述一、技术贸易的概念二、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三、技术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第二节引进技术一、中国引进技术发展回顾二、引进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三、中国引进技术的政策第三节技术出口一、中国技术出口发展回顾二、中国技术出口政策第四节技术进出口管理一、技术进出口管理依据二、技术进出口管理原则三、技术进出口管理措施第十一章服务贸易(掌握)第一节服务贸易概述一、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概况第二节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第三节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与措施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第四节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一、我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二、我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发展思路第十二章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了解)第一节国际工程承包概述一、国际工程承包的含义二、国际工程承包方式三、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及其特点第二节国际劳务合作概述一、国际劳务合作的概念二、国际劳务合作的作用及其必然性三、国际劳务输出的方式四、国际劳务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第三节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管理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概述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的管理体制第十三章国际发展援助(了解)第一节国际发展援助概述一、国际发展援助的概念二、国际发展援助的方式第二节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发展援助一、美国的对外发展援助二、日本的对外发展援助三、法国的对外发展援助四、德国的对外发展援助五、英国的对外发展援助第三节中国与国际发展援助一、中国对外发展援助二、中国利用国际发展援助三、中国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意义第十四章对外贸易关系(了解)第一节中国-欧洲联盟的贸易关系第二节中国-美国的贸易关系第三节中国-日本贸易关系第四节中国-中国单独关税区的贸易关系第五节中国-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四、课程建设与改革(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最新变化;内容全面,重视应用;课程体系的安排突出了各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二版)教学课件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十二章 人大出版社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二版)教学课件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十二章 人大出版社
制度创新则主要体现在外贸企业经营制度、进出口管理制度、外贸行政监管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改革,以及构 建适应和促进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规章制度。
业态和模式创新主要是指通过利用新一代技术实现贸易交易方式的变革,比如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以及 通过改变组织形式和制度而产生的新模式,比如市场采购贸易、外综服企业、离岸贸易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是对中国外贸发展现有模式的重要补充,为中国外贸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和新思路。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二、加强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一)政府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策略 1. 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2. 构建知识产权壁垒的管理体系 3. 合理运用法律手段 4. 加强国际沟通和联系 5. 加快对专门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二、加强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二)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策略 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企业应大胆起诉或及时应诉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中国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二)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策略
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企业应大胆起诉或及时应诉
一、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现状及特点 (一)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数量持续增加
2000-2020年,我国对全球发起贸易救济原审立案累计305起; 全球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原审立案累计1932起,2020年同比增速为30.39%。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贸易摩擦问题
(二)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国别范围广泛 (三)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产品和行业结构不断扩展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成为新掣肘 (五)延伸至制度与体制层面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导论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导论

第一章导论案例引入:我们都在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贸;我们学习金融,正广泛运用于国贸;我们是中国人,中国经济腾飞始于外贸;----浙江人,浙江经济发展离不开外贸;我们处于这个世界,世界各国需要国贸。

•包括国际互联网 Internet(美)•同学们正在使用的诺基亚(芬兰)、摩托罗拉(美)、三星(韩)手机•男生兴趣爱好的魔兽世界(美)、传奇(韩)游戏•收集资料必须用到的Google(美)、Yahoo(美)等引擎•拍摄冲洗会用到的索尼(日)佳能(日)相机、柯达(美)胶卷•宝宝出生必用的强生(美)婴儿产品、妈妈炒菜首选的金龙鱼食用油(新)•奔驰(德)、宝马(德)、奥迪(德)轿车思考题:•为什么在我们能够在中国享受到国外公司的产品?•为什么这些公司会向我国出口这些产品?或在我国生产这些产品?•为什么这些产品在中国的售价高于在该产品在本国的售价?•这些公司是如何向我国出口产品的?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一、国际贸易的含义与特点(一)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几个相关的概念:对外贸易;海外贸易;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几点说明:(1)国际贸易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考察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去考察它与别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

(2)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均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

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前,甚至目前仍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统计不含服务贸易,但仍称为对外贸易。

(无形贸易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表上,但它是国际收支的构成部分。

)货物贸易(Goods Trade)---即SITC中的十大类商品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联合国秘书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商品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中国对外贸易导论

中国对外贸易导论

中国对外贸易导论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和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源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动。

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规模优势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理论、中国外贸政策和中国对外贸易的挑战等方面对中国对外贸易进行分析和探讨。

国际贸易理论为我们理解中国对外贸易提供了一系列有力的工具。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上的相对成本差异决定了贸易的发生。

中国以其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在制造业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也是中国快速崛起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重要原因。

而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则认为,地理因素如交通、物流、区位等也对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积极发展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提高了物流效率,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积极外贸政策。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与许多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和经济合作协议。

中国坚持推进自由贸易,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为中国的贸易伙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然而,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中国对外贸易过于依赖出口,尤其是对发达国家的出口。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增加,给中国出口造成了压力。

其次,中国的贸易结构亟待调整,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仍然较少,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同时,中国还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需要加强贸易便利化,提升贸易的包容性和透明度。

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降低进口关税、优化跨境贸易流程、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等,以提高贸易的便利性。

同时,中国还应加大力度研发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术合同,将技术有偿转让给技术接受方使用。
2.按货物移动方向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是将本国(地区)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 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进口贸易是将外国(地区)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
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过境贸易是指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商品 所有权不属于丙国,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对丙国来说,就 是过境贸易。
3.按交易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进行买卖货
物的行为。 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经由第三国贸
易商进行贸易的行为。
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或货物供给国
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 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8.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是以本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占GNP或GDP多少比重 为标志的。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的原因 • 加工贸易比重较大
• GDP的规模及构成的限制
• 汇率的变动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交易内容区分 6.按经济发展水平区分 7.按贸易政策区分 8.按参加国的多少区分 9.按贸易方式区分
4. 按运输方式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及多式联
运式。 海运贸易是指通过海上各种船舶运送货物的贸易行为,是 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陆运贸易是指通过陆上各种交通工具(火车与汽车等)运
输商品的行为,它经常发生在各大陆内部陆地相连的国家
之间。
空运贸易是指通过航空器具运送货物的行为,适合鲜活食 品、贵重物品和急需商品的运送。

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概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的概念与特点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定义: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二异同:相同点:贸易的客体相同;货物与服务。

不同点:贸易的主体不同;本国人,外国人。

一些海岛国家,如日本,英国等,常用海外贸易来表示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由进口与出口两部分组成,又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是一种世界性的商品与交换活动,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因此人民常用“世界贸易”来代替国际贸易。

严格讲国际贸易,世界贸易并非同一概念。

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

世界贸易: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总和。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1)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同时原始社会开始瓦解,阶级和国家相继出现,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前提得以满足,国际贸易应运而生。

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由于奴隶社会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国际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贸易商品: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品和香料等)贸易地区:腓尼基(现在黎巴嫩境内),埃及,罗马,印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由于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贸易商品:奢侈品(如金银,丝绸,香料,宝石,象牙,瓷器,和少量的麻纺织品)贸易地区:封建社会早期:地中海东部,阿拉伯地区;公元11世纪以后: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鹿特丹等成为当时西方贸易中心。

资本主义的发展真正具有世界性质的国际贸易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

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的效应
举例说明
出口引 致效应
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工厂所需要的生产设备 以及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和零件,从投资
如作为初始投资的设备等的输出,原材 料和零部件等中间投入物的输出。
国进口,增加投资国的出口。
进口转 随着生产设备向国外转移,对生产所需的 如将需进口原材料的产品的生产基地转 移效应 进口中间投入品的需求减少,从而引起投 移到国外,减少本国原材料的进口。
3.3 科技兴贸战略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意义
1.确立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30 25 20 15 10 5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比例
60 50 40 30 20 10 0
1.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是适应国际竞争机制的需要。 2.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是节约资源和社会劳动,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需要。 3.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是减少贸易摩擦,保持出口持续、稳定的发展的需要。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
1.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与执法 2.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3.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 4.实施名牌战略 5.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按照有利于技 术进步、增加 出口创汇能力 和节约使用外 汇的原则合理 安排进口
积极引进先进 技术,提高高 技术、设备及 原材料产品的 进口比例,发 展技术贸易和 服务贸易
引进先进技术 和关键设备; 按照市场开放 进程和国内市 场的需求,扩 大消费品进口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4.1 对外贸易的立法管理
影响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1.比较优势 2.进出口商品结构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概论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概论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概论课程代码:0048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修读对象为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四年制本科生。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基本知识和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领域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学习此课程之前需要先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为该课程中安排的当前热点问题讨论课做好铺垫。

同时此课程也可作为学习后续专题课程的导论课,比如WTO专题,国际货物运输等。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必须:(1)熟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研究对象与任务;(2)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重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3)掌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脉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发展的突出成就;(4)能够对新中国的外贸事业保持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重点)理解:中国对外贸易性质的内涵(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与作用(一般)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应用:能够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的年度数据,分析中国外贸发展变化的特点。

第2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必须:(1)掌握西方传统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及其精髓;(2)熟悉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对中国的指导作用;(3)了解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比较成本理论(重点)识记:比较成本理论的假设条件及其基本的结论(二)要素禀赋理论(重点)理解:要素禀赋理论的理论思想,能区别其与比较成本理论的不同之处(三)里昂惕夫之谜(次重点)理解:里昂惕夫之谜的含义及其对应的解释第3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必须:(1)掌握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模式的内涵及其类型;(2)熟悉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及其选择时所考虑的因素;(3)了解当代万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总体战略和基础战略。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一、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定义1.定义(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是各国或地区之间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2)对外贸易: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2.国际交换是国际贸易学的核心3. 注:(1)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标准是,看商品交换是否在两个经济上(而不是主权上)完全独立的社会实体之间的居民(而不是公民)中进行。

(2)单独关税地区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主体。

(3)对外贸易在某些岛国被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4)南:发展中国家北:发达国家(南北贸易南南贸易)二、对外贸易的产生1.产生条件第一,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第二,出现了政治实体。

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1.发展历史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时期、二战后2.驱动力量技术变革(生产技术、通讯与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金融交易自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3.注:1、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历史水平2、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国家3、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4、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服务业发展5、对外贸易依存度在不断提高6、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角色7、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加强8、世界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9、世界市场竞争向综合化、集团化和有序化发展10、出现国际物流“革命”11、中国贸易地位崛起四、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同异相同点:都是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活动;交易过程大同小异;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

不同点:对外贸易难度大,比国内贸易复杂;国际贸易风险大。

五、对外贸易分类1.按交易内容:国际货物贸易:用数字区分的10大类世界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易,无形贸易,包括12个部门国际技术贸易: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如许可贸易、工业产权等2.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区分出口贸易:必须是外销货物(旅客自带不算)进口贸易:必须是内销货物过境贸易:通过第三国国境运送,但货物所有权不属于第三国居民复出口与复进口:复出口: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称为复出口复进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称为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净出口: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表明该国的货物在整体贸易中处于优势3.按运输方式区分海运贸易: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陆运贸易:经常发生在各大陆内部陆地相连的国家之间空运贸易:鲜活食物、贵重物品和急需商品的运送多式联运贸易邮购贸易:样品传递和数量不多的个人购买管道贸易4.按交易对象区分直接贸易(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属于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六、国际贸易专业术语1.总贸易体系:以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总结ppt课件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总结ppt课件
19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输出国对输出境外 的货物免征其在本国境内消费时应缴纳的税金或退还其按 本国税法规定已缴纳的税金。中国的出口退税制度经过多 年的发展和调整,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发挥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
中国的贸易促进组织主要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 国进出口商会。多年来,促进了中国企业与外国经济界、 贸易界建立和扩大业务联系,为中国的商品、技术、资金、 劳务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服务
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国境卫生监督制度 四)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 包括:进口货物付汇管理,出口货物收汇管理
五)对外贸易救济制度 六)其他制度
4
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自动进 出口许可证管理和纺织品临时出口管理三种。
其中进出口许可证管理是最核心的内容,他又分为进口许 可证管理和出口许可证管理。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总结
(四至八章)
1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制制度
对外贸易管制 对外贸易管制是政府的一种强制性行为,体现国家意志并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不仅是国家政府的职能,也是国家 对外经济政策的具体表现。 对外贸易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国 内外政策需要及履行所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义务,确认 实行各种对外贸易制度、采取有效管理、规范对外贸易活 动的总称,简称“贸易管理”。海关监管是对贸易管制得 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
12
原产地规则:是指任一国家、国家集团或地区为确定货物 原产地而实施的法律、规章和普遍适用的行政命令。简言 之,是确定货物原产地的法规。
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中国目前的原产地制度与世界贸易 组织的《原产地规则协议》的规则一致,适用于实施最惠 国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保障措施、原产地标记管理、 国别数量限制、关税配额等非优惠性贸易措施以及进行政 府采购、贸易统计等活动对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的确认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一章)讲解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一章)讲解

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外资在促进我国资本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尽管外资在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资金来源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除国内贷款、自筹资金 外的重要来源。2001年-2010年,外商直接 投资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超过138000 亿元的资金,在规模和比重上与国家预算内 资金不相上下。
入世十年外资全面融入中国经济体系
从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看,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了对华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亚洲、欧盟、美国 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亚洲地区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2001-2010 年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及其它投资金额共 4700.38亿美元,占我国十年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的67%。 十年来,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英属 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开曼 群岛、德国和英国。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 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0%以上。香港一直占据着中国利用 外资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一、对外贸易规模 对外贸易规模是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映了一国对外贸易总量上的特征。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对外贸易规模及其 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与位次有以下四个特点:

改革开放前后对外贸易总额两重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从实际使用外商投资规模看,2001-2010年,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累计346756个, 合同金额达到11662.2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 商直接投资金额由2001年的468.78亿美元增 长至2010年的1057.3亿美元,增长了 125.54%。 十年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7000.25亿 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案

第 1 章教学安排的说明章节题目: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学时分配:3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对外开放的格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与发展模式;熟悉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外贸行业的“两个转变”的内容。

1、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2、对外开放的内涵3、对外开放的格局4、发展开放型经济其它:重要概念:1、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基本含义是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2、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额+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可用于衡量一国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或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

3、进出口结构:进出口商品结构也称进出口商品构成,是指按各种不同的分类的各类商品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及地位。

课堂教学方案课题名称、授课时数:对外开放贸易、3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实验课、技法课、习题课等):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指导、多媒体等):讲授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对外开放的格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与发展模式;熟悉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外贸行业的“两个转变”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及难点是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第一节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基本内容※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发展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的先进技术※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特别是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以带动内地开放二、过程综述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意义 ➢“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
(一)贯彻以质取胜战略的意义
➢是适应国际竞争机制的需要 ➢是回避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需要 ➢是尽量避免与国外贸易摩擦的需要 ➢是阻止贸易条件恶化趋势的需要
(二)“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
➢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优 ➢创名牌出口商品
开放昆明、乌鲁木齐、南宁、哈尔滨、 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7个边境、沿海省 会城市。
3.设立特殊经济功能区
1992年以来,全国共设立了54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3个国 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9个国 家级出口加工区,15个国家级保税 区和1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4、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一、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
(一)废除各列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二)没收官僚资本 (三)建立国营对外贸易企业 (四)改造私营进出口业
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1952年)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
策写入我国新宪法,我国的对 外开放政策作为基本国策最终 得以确立。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
广泛采用世界各国通行的方式, 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发 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互利的各种经 济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由封闭型 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
格局基本形成 ➢2001年以来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

(一)1992年以前重点开放沿海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 成效
1997-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变化
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31
32
33
34
35
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3.64万 亿美元 ;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 ,进口 17434.6亿美元,贸易顺差贸易顺差1551.4 亿美元。
1978年的11届3中全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迎来了我国外贸事业的空前的大发展.
◇参见1978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统计情况
§1 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
一、对外开放的内涵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1980年6月,第一 次
公布对外经济政策
1981年11月政府工作 报告明确实施
1982年12月,确立对外开 放
1.性质:半殖民地 2.特征:1)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
控制和垄断。(外贸自主权) 2)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
销售商品的需要。(商品结构) 3)贸易对象集中于少数国家。(贸易市场) 4)对外贸易长期的入超和不等价交换(贸易结果

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
最根 本
最主要
二、对外开放格局
§2 十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回顾
(2001—2005年)
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1-2005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进口变化
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较大进展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步增长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情况
2
教学方式及如何学习本课程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扩大阅读面。教学时间仅能讲解本课程的
知识框架,教材也仅仅提供了基础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扩大阅读面。凡是与本 课程有所关联的文章或专著,均应纳入阅 读范围。
3
教学方式及如何学习本课程
4
常用网站
5
背景
旧中国的对外贸易
外资和私营企业成为外贸增长主力军
2001-2004年我国出口、进口分企业性质情况
外贸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 加强了外贸领域法律法规建设 ➢ 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 ➢ 利用外资政策,深化对外开放 ➢ 贸易促进体系逐步形成 ➢ 稳步推进出口退税改革
综述: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经济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 级,增加国内税收及就业,成 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 量
四、以质取胜战略
◎战略措施
1.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和执法
法律环境
2.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a.自我开发 b.外部引进
3.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
◎战略措施
4.实施名牌战略
创造名 牌
宣传名牌
保护名牌
扶持名 牌
a.生产领域
5.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b.流通领域
五、科技兴贸战略
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
1.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1)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市场风险。 (2)有利于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 (4)有利于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分
工中的地位。
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战略措施
(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 (2)稳定和扩大东亚市场 (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4)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
2010年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
36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
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经济 学科的重要专业课程,专门研究中国发展 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实际问 题。
课程任务: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比较系统 地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全面把握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 和原则,了解我国对外贸易建立、发展与 改革的过程,熟悉我国的对外经贸关系。
“十一五”计划时期 ——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二、进口产品战略
根据国内生产、消费的需要,对一定时期 进口商品的构成所作的战略性规划
“十一五”计划时期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 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确保重要资源的进口 重视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 扩大消费品的进口
三、出口市场多元化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1956年,我国全民所有制的对外贸易体系基本建立
改革开放前外贸的发展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50—52)主要工作,一是迅速恢复国
民经济,二是开展反封锁反禁运的斗争。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53—57)主要工作是集中主要力量
建设 156 个重点项目,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 础。外贸围绕此中心工作组织进出口。 3.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58—65) 58年“大跃进”,思想“左”倾。59年开始,连续三年自然灾 害。 60年中苏关系恶化. 61年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方针。我国改变贸易对象,转向西方国 家。 4.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国民经济遭到重大破坏,对 外贸易处于停滞状态。 5.改革开放新时期(77— )
政策为基本国策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涵义
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 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 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 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 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三)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2.引进先进设技术备 3.利用外资 4.开展国际劳务合作 5.设立经济特区
世界经济
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贸易伙伴 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促进了世界 经济贸易的持续发展
§3 对外贸易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以质取胜战略 科技兴贸战略
自由贸易区战略
一、出口商品战略
根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状 况和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对出口商品构成做出 战略性安排
1.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控制权 2、没收官僚资本 3、建立以国营外贸企业为主体的对外贸易体系。 ◆理解:国营企业———→国有企业 4.改造私营进出口商。 ◆理解:1)正确分析“惟利是图,投机取巧”
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利己不损人;损人利己; 损人不利己
2)1999年,赋予私营企业外贸经营权;2004年,赋 予个人外贸经营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