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4.5光的色散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新旧衔接1.光的折射规律①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在同一平面内。
②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的两侧。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④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
2.彩虹(如图所示)通常有种颜色,它为什么经常出现在雨过天晴的时候?答:因为下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增多,太阳光经过这些小水滴时发生,而形成彩虹。
预学新知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颜色依次为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原色是。
3.红外线具有,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应用:(写一种即可)。
红外线强,的热能主要就是以红外线辐射的形式传送到地球的,应用:(写一种即可)。
4.紫外线具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写一种即可)。
紫外线能,应用:(写一种即可)。
素养目标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2.(重点)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
课堂任务1色散1.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发现了色散现象。
2.演示实验:将一束白色的太阳光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在另一侧的白屏上看到了七种色光,颜色依次是,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实验结论: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混合成的复色光。
注意:不同的单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偏折程度不同,偏折程度最小的是红光,偏折程度最大的是紫光。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D.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变式阳光下,洒水车正在公路上向四周洒水,有时可以在洒水车旁看到美丽的彩虹。
这是因为洒水车周围空气中充满着小水珠,而这些小水珠相当于(填“平面镜”或“三棱镜”),阳光透过小水珠发生光的现象。
课堂任务2色光的混合1.把、、叫作色光的三原色。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五节光的色散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2、能说出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3、知道光的三原色,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学习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学习难点:色光的混合课前预习: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而且还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2、我们的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是,,,它们叫光的三原色或者叫三基色。
3、三原色的光等比例混合后为色。
4、红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强。
温度越高,物体辐射越强,由此可用红外胶片拍摄对疾病作出诊;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红外线穿透能力较,可以进行遥控。
5、紫外线主要特征是作用强,很容易使底片感光;作用强,能杀菌,利用紫外线的效应,可进行防伪、摄影。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是天然的紫外线来源,阳光中大部份紫外线被大气层上的吸收,不能到达地面。
学习过程:(一)光的色散:★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5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雨后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照右图那样,让一束白光射在三棱镜上,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1)(2)3.生活中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你知道的色散现象还有哪些?(二)色光的混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通过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2.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
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
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所以:(1)、、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利用这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3)色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三)看不见的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87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什么是光谱?2.将灵敏温度计分别放到色散后的不同颜色的光处,会发现温度都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红光以外的部分上升更显著。
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四 光现象 第5节 光的色散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四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一、光的色散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知道光的色散的定义;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及其色光混合后的颜色;3、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光的色散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谁先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
太阳光(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混合。
红、绿、蓝叫做色光的,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将红、绿、蓝任意两种色光混合会是什么颜色呢?其规律是:红+绿= 红+蓝= 绿+蓝= (靛)红+绿+蓝=3、物体的颜色。
我们知道了光的色散,那么物体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知识拓展部分)?当光照射物体上时,物体对光的作用有三种情况。
光被物体反射;光被物体吸收;光透过物体(限于透明物体)。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其余的色光被物体吸收了(见下图)。
A、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光;B、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光;C、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它地方时黑色。
A、红色的物体,吸收其他光线反射红色光线,看到红色。
B、白色的物体,没有吸收光线完全反射光线,看到白色。
C 、黑色的物体,完全吸收光线没有反射光线,看到黑色。
4、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
红外线的应用事例很多,如:夜视仪用来探测人体热量;红外线成像测距仪以红外线作为载波的一种测量距离的精密仪器;理疗机使用远红外线的热效应治疗;热寻的导弹跟踪飞机尾部热量的导弹,著名的美国响尾蛇;你还知道的实例是。
在光谱的紫端意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
比如:灭菌灯、验钞机等均是这种射线的应用。
你还知道的实例是。
三、光的色散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重点是光的色散、色光的复合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的基本概念。
•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和折射角度的相关规律。
•能够解释光的色散原因以及应用。
二、学习内容1.光的色散现象的概念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光的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关系4.光的色散原因及应用三、学习要点1. 光的色散现象的概念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经过折射后偏离原来的方向,形成不同颜色分开的现象。
常见的色散现象包括光的折射、光的偏折等。
2.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
一般情况下,光在光密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在光疏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3. 光的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关系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菲涅尔折射定律,入射角度、折射角度和介质折射率之间满足下列关系: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4. 光的色散原因及应用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与波长有关而引起的。
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在折射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形成色散现象。
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光谱仪、光纤通信等领域。
四、学习方法•阅读教材相关内容,重点理解光的色散现象的概念和相关公式。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光的色散现象,加深对光的色散的理解。
•做典型例题,掌握光的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计算方法。
•做课后习题,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五、学习提示•光的色散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需要重点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注意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和折射角度的关系,掌握相关公式的应用。
•实验是学习光的色散的重要环节,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六、学习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基本概念,了解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和折射角度的规律,能够解释光的色散的原因以及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4-5光的色散》导学案新人教版-2019word版可打印

二、色光的混合
观看色光的混合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而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八年级物理上册《4-5光的色散》导学案新人教版-2019word版可打印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2.了解色光的混合规律,体验感悟物体的颜色之谜。
3.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
学习内容:光的色散
阅读课本P85至P87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
白光不是(“是”或“不是”)最单纯的色光,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
一、太阳光的色散
实验: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观察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色光的
混合
红、绿
红、蓝
蓝、绿
红、绿、蓝
混合后
光的颜色
三、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光谱上在红光以外,有一部分人眼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做红外线。因此,红外线是不可见(填“可见”或“不可见”)光。
红外线有哪些应用?红外线取暖器、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夜视仪等。
2.紫外线
光谱上在紫光以外,也有一部分人眼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目前臭氧层正在受到空调、冰箱里面逸出的氟利昂等物质的破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导学案1. 导学目标•了解光的色散的概念和原理;•掌握计算光的折射角和色散角的方法;•能够解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色散现象。
2. 知识回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的,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我们还学习了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的方法。
今天我们将学习光的色散现象,探究光在透镜中发生的色散原理和计算方法。
3. 学习重点•色散的概念和原理;•光在透镜中的色散现象;•计算光的折射角和色散角的方法。
4. 学习内容4.1 色散的概念和原理光的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通过介质时,由于折射率随波长的不同而产生的偏转现象。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而折射率又会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不同波长的光在进入介质时会有不同的偏折程度,从而产生了色散现象。
4.2 光在透镜中的色散现象当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时,由于折射率与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光在透镜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短波长的光(如蓝光)偏折角度较大,而长波长的光(如红光)偏折角度较小。
4.3 计算光的折射角和色散角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来计算光的折射角和色散角。
光的折射角可以使用折射定律计算: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光的色散角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δ = θ2 - θ1其中,δ表示色散角。
5. 拓展延伸5.1 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其中一个常见的应用就是色散棱镜,它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这种现象可以在彩虹上观察到,也可用于光谱仪等科学仪器中。
另外,色散还可以用于医学领域。
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光的色散情况,医生可以了解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并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导学案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一、课前预习在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之前,请同学们先预习以下内容:1.了解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
2.回顾光的折射现象,思考折射现象与色散现象之间的关系。
3.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对光谱的形成的影响。
二、课堂学习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光的色散的知识。
请同学们跟随教师的讲解,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定义: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通过介质时,不同频率的光波由于折射角度不同而分开的现象。
•实验演示:教师会进行一个实验演示,通过向光通过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思考问题:请思考色散现象与折射现象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光在经过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2. 色散对光谱的影响•光谱的定义:光谱是指将一束光经过某种装置分为不同频率的波长组成的现象。
•主要类型:光谱一般分为连续谱、线谱和带谱。
•实验观察:教师将展示不同类型的光谱,并请同学们观察和记录其特点。
3. 探究光的色散现象•实验设计:教师会介绍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借助平行光经过三棱镜的色散现象,进一步探究其特点。
•实验步骤:学生们需要根据教师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学生们需要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三、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以下作业:1.作业1:回顾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信息传输和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作业2:根据课上学习的内容,绘制一张光谱的图像,并注明其主要特点和类型。
3.作业3:思考以下问题:在哪些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利用到光的色散现象,该如何利用?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与实验,加深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新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2.了解色光的混合规律,体验感悟物体的颜色之谜。
3.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
2.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点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
难点色光的三原色混合规律。
三棱镜、挡光板、白屏、玻璃板、白纸板、盛水的碗、光碟、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问题:白天我们看到的光从何而来?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引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最单纯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纪英国的科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奇妙的现象,让人们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
那么大家想知道他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吗?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播放关于彩虹传说的动画,提出“为什么天空中会有彩虹呢?”,引出课题。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色散情景介绍: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光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dispersion),这才解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牛顿是怎样让太阳光色散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
出示三棱镜让大家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透明的,有三条棱。
)演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调节,另一边用白屏承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在黑板上画示意图甲,播放色散图片:结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色的光屏来承接,在白色光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第5节 光的色散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光的色散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 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4.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学案导学【课前预习】1、你见到过雨后彩虹吗?描述彩虹的颜色。
并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2、探究与实验:“分解太阳光”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太阳光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墙壁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
3、一束光射向一玻璃砖表面,根据折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
4、小实验: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____、____、____三色光条合成的。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出来。
【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二、合作探究:任务一:光的色散1、实验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方案三:将水含于口中,对着太阳光喷成雾状,可观察到短暂的彩虹。
方案四:透过喷泉喷洒的雾状小水珠,也可以观察到彩虹。
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或者提出其他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2.总结: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
这就是光的。
3、色散现象雨后彩虹,就是光的____现象。
下雨以后,天上悬浮着很多____,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就发生了____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导学案新人教版4、5 光的色散》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4、了解可见光普,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85~86页,完成以下任务:1、太阳光是_____,它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这种想象叫________。
由此可以说明白光是_____光。
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怎样在课室制造人工彩虹?实验器材:平行光源,学生电源,三棱镜,白纸一张。
1、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拓展:太阳光经过一块三棱镜后,再紧跟着经过一块会怎样?)得到结论:太阳光的颜色依次是:白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而成的。
2、探究实验:把红色、蓝色、绿色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各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将任意两片透明塑料片叠在一起,透过的是什么颜色的光?得到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2】阅读86~87页,完成一下练习。
1、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的热量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_______。
2、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线属于看不见的光、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__线;靠近紫光的是__________线。
3、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
大气层上部的__________能够________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不受伤害。
【拓展提升】1、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 )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紫外线对人体分有害2、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人眼是看不见的,所以它不是光B、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物体及进行医疗等C、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发出红外线,低温物体不发出红外线D、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3、电影、幻灯机的银幕都是用________ 色的布做的,其原因是它能_______ 各种色光,而且银幕都比较__________ ,光照在它上面会发生____反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一、知识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光的折射。
那么,你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不变吗?请思考下面的问题:•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区别?•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请用一两句话回答以上问题。
二、重点知识解析1. 光的色散现象当光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时,会发生光的色散现象。
所谓光的色散,是指光在其传播中,不同波长的光线被介质不同程度地折射而分开。
2. 光的色散原理光的色散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致。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得到不同程度的折射。
3. 光的色散形成的原因光的色散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波长的光被介质的折射率不同程度地改变。
4. 光的色散类型光的色散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常色散: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如光在空气中折射到水中;•反常色散: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大而增大,如光在空气中折射到玻璃中。
三、解决问题1.你知道哪些介质能够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吗?为什么?2.光的色散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3.光的色散分为哪几种类型?请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4.为什么我们才能够看到七彩的虹?四、拓展思考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是有颜色的,例如花草树木、海洋和夕阳等。
你认为这些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请尝试给出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理以及光的色散形成的原因。
我们知道,光的色散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致。
光的色散可以分为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类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光的色散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光的特性与现象,敬请期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光的色散导学案物理

第五节光的色散学习目标:1.认识光的色散现象,知道色散现象是如何形成的;2.能从色散现象中认识到白光是复合光,知道光的三原色及物体颜色的成因;3.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4.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中心任务:认识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原色;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
设问导读一光的色散1、历史上,是谁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2、什么是色散现象?3、白光是由几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分别是什么色光?4、根据书中图4.5-1,可知这几种色光中谁的偏折程度最大?谁的偏折程度最小?自我检测一1、下列各种色光中能产生光的色散的是()A.红光B.绿光C.蓝光D.太阳光2、今年三月份全国多地出现日晕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是由太阳照射在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后,阳光被分解成了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
据此推测“日晕”现象的原理与下列光学现象相同的是()A.平面镜成像B.海市蜃楼C.雨后彩虹D.日食形成3、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的物理学家是()A.安培B.伽利略C.托里拆利D.牛顿设问导读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是什么?2、彩色电视机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混合而成的。
知识拓展:物体的颜色。
①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如红色玻璃片呈红色,是因为此玻璃片只能透过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
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如红纸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b.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完全不反射光;c.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
自我检测二1、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呈现的各种色彩是由三种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色光是()A.红、黄、绿B.红、黄、蓝C.红、白、蓝D.红、绿、蓝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真空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光的三原色是红、蓝、绿D.夜晚明亮的月亮属于光源3.校园文艺汇演上,一名穿红色裙子的演员正在舞台上表演,演出画面被实时投影在大银幕上。
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5节光的色散课题光的色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2.初步了解太阳光谱,知道看不见的光的存在.3.确定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4.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军事、高科技领域等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2.初步尝试对不可见的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4.通过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高科技上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5.客观地看到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从而形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教具准备三棱镜、白纸、放大镜、透明胶片、手电筒、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光的色散演示实验、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实验.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白屏来承接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彩色光带.2.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电视的彩色画面就是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3.光谱是指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太阳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到地球.4.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射这种光对电视机进行控制的.5.任何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本领越强.6.在光谱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备课笔记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你见过“雨后彩虹”吗?谈谈你的“发现”或提出你最感兴趣的问题. 生1:彩虹是七色的,很美,但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生2:彩虹为什么会消失呢?大家提出的问题很好,等我们学习了“光的色散”后就明白了.进行新课光的色散教师给学生演示实验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1: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或投影仪的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现象: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它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教师讲述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的故事.板书: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例1】(多媒体展示)观察下图,请归纳你发现的现象:(1);(2) .解析:本题属于观察探究,观察点是三棱镜和光屏,探究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答案:(1)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光屏从上到下分别呈红、橙、黄、绿、蓝、靛、紫(2)三棱镜的作用是将太阳光(复合光)分散成七色光(单色光)色光的混合教师向学生演示实验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2: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此实验也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板书:备课笔记进行新课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实验3: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三只手电筒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A的颜色.(如图)生: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重叠部分A是白色的,即三原色光可以合成白光.注意: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结果,而应让学生在探究中去认识几种单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例2】(多媒体展示)在打开的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点上几个小水滴,它们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解析:小水滴的作用相当于三棱镜,这是解题的突破口.答案:看小水滴的颜色是红、绿、蓝三色相间合成的,彩色电视机的画面色彩仅是这三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而形成的.小水滴起到三棱镜的作用,能将这三种色光色散出来.看不见的光1.光谱白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生:白光是复色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生: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把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板书: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2.红外线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86~P87有关红外线的内容 .红外线有哪些特性?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红外线有哪些应用?生1: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生2: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生3: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生4: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课外拓展: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烤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知识拓展:1.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在1800年研究光谱中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把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的外侧,结果温度升得很快,这说明那里有看不见的射线射到温度计上,于是发现了红外线.2.德国化学家里特1801年在光谱的紫光区域外侧放置了一张照相底片,结果底片感光了,于是紫外线被发现了.进 行 新 课生5: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板书:1.红外线的特性:(1)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3)红外线还可以遥控. 2.红外线的应用:(1)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2)红外线遥感. (3)红外线遥控. 【例3】(多媒体展示)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如图所示,它是利用进行自动控制水流的.解析: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人体的温度较高,而且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在某一范围内,人手靠近水龙头时,人手发出的红外线被传感器接收,从而利用电子线路打开放水开关.答案:人体发出的红外线3.紫外线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87有关紫外线的内容.在光谱的紫光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生1: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生2: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生3:紫外线能杀菌.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生1: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生2: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生3: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生4: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教师总结:(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 ,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某些物体发出的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教学板书(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板书:1.紫外线的特性:(1)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3)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2.紫外线的应用:(1)医用消毒.(2)防伪措施.(3)生理作用.教师归纳总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对比”,用多媒体展示.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光学是有用的,它的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交通信号灯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彩色电视机;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希望同学们能用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教材习题解答【教材P85“想想做做”】太阳光的色散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察墙壁或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解:这是利用平面镜和水使白光色散的一个方案,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很醒目.当然,分解太阳光的方法很多,学生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加深对白光的理解.【教材P87“动手动脑学物理”】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工作时的屏幕,对比发白光的区域和其他颜色的区域,看看红、绿、蓝三种色条的相对亮度有什么不同.解:白光区域三种颜色同样亮,其他颜色区域三者亮度不一.(这是一道实践性习题,用各种放大镜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当然放大镜也可以自制,最简单的放大镜可以用透明的玻璃杯盛上水代替.)2.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例: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直线传播解:如下所示:3.红外线、紫外线跟你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各举两例.解:红外线的应用:夜视仪——探测人体热量,红外线成像;理疗机——使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治疗;热寻的导弹——跟踪飞机尾部热量的导弹,美国著名的响尾蛇.紫外线的应用: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可以用来消毒灭菌;它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辨别纸币的真伪;适量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难题解答【例4】白纸上印有黑字,我们看得很清楚,这是因为().A.自然光照到书上,白纸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B.自然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白光进入眼睛,黑字不反射光C.白纸和黑字发出光线进入眼睛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解析: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而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没有光进入人眼,所以人眼感觉不到光.答案:B备课笔记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反思1.这节课的基本思路是:以关于彩虹的问题,引入白光的色散现象.通过“探究三原色光的混合”等学生实验,建立“三原色光”的概念.最后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和作用.2.本课要突出的第一个重点是白光的色散,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验现象两方面信息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实施教学时,创设情景引入,利用彩虹现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并鼓励他们利用现有的器材设法找到类似彩虹的彩色条纹,活动中让学生在没有框定的情况下以多种方法去探索寻找,从而全方位释放学生的思维活动,体验活动中的愉悦及成功的满足感.紧接着在同学间交流中加强协作,扩大视野.通过播放录像和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让学生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七彩光复合成白光的实验对环境和实验器材都要求很高,为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一现象,在课前可将这一实验过程拍成录像,教学时播放这段录像信息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后运用多媒体动画解释彩虹形成的原因,做好知识的首尾呼应.本节课要突出的第二个重点是色光的三原色,可先让学生观察电脑显示屏,引入色光的三原色.3.有关人眼看不见的光,其内容抽象,学生的知识有限,在理解方面难度较大,找准切入点是关键.考虑到实验设备和学生实情,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素材(图片、模拟实验课件、视频),结合课本素材培养训练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4.为了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实践.课前要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探究,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合作讨论、交流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整合学科资源.让学生领略到光的魅力,感悟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和自然规律之间和谐完美的统一,培养他们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辨证的判断能力,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学优高考网络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其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第5节《光的色散》原创 精品导学案

课题:光的色散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2、了解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分别由什么决定。
导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教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光的色散:,年,国物理学家用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2、白光是由组成的;3、彩虹的形成原因:太阳光在空中传播时被空中的水滴而形成的,4、色光的三原色是、、;5、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
6、颜料的三原色是、、。
课堂导学1、演示实验:用玻璃三棱镜对准太阳光,折射到教室的墙壁上,观察现象。
色散:2、讨论分析色散的原因:在同种介质中,入射角相同时,各种色光在折射时的不同造成的;3、演示:色光的三原色为;并演示他们混合后可以得到不同的其它颜色。
4、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一部分光被物体,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物体。
5、演示实验: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一透明物体透过的是红光,则它是的,若透过的是黄光,则它是的。
若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那它是色的。
6、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不透明的绿色树叶因为只反射光,所以才是色的。
7、若一个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那它是色,若一个物体吸收所有色光,那它是色。
8、经过实验知道颜料的三原色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光的折射现象B、是光的色散现象C、是光的反射现象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2、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A、红橙黄B、红绿蓝C、黄红蓝D、红白蓝3、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4、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则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色,裙子是色。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节光的色散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2、能说出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3、知道光的三原色,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学习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学习难点:色光的混合课前预习: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 ,而且还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2、我们的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是,,,它们叫光的三原色或者叫三基色。
3、三原色的光等比例混合后为色.4、红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强。
温度越高,物体辐射越强,由此可用红外胶片拍摄对疾病作出诊;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 ,红外线穿透能力较,可以进行遥控。
5、紫外线主要特征是作用强,很容易使底片感光;作用强,能杀菌,利用紫外线的效应,可进行防伪、摄影。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是天然的紫外线来源,阳光中大部份紫外线被大气层上的吸收,不能到达地面。
学习过程:(一)光的色散:★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5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
雨后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
照右图那样,让一束白光射在三棱镜上,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1)(2)3.生活中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你知道的色散现象还有哪些?(二)色光的混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新人教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新人教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主备人课题第五节光的色散上课人知识与技能目标1.常识性了解光的色散现象,透明体和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2.提高学生解答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2.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有什么决定。
教学难点了解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道理;了解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道理不同。
问题探讨怎样准确地判断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呈现的颜色要点记忆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有什么决定。
教具、学具准备三棱镜、凸透镜、红色玻璃、蓝色玻璃、红纸、绿纸、黑纸、圆形红、绿、蓝三色板、作画用的颜料、调色板。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前提问:1.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哪些。
2.透明物体颜色由什么决定,不透明物体颜色由什么决定。
二、导入新课教师:衣服、花朵、图画、彩色电视节目里各种各样的颜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了很多,但是物体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节课的学习将为我们同学解开这个谜。
三、新课教学1.光的色散演示:将开狭缝(缝宽4—7毫米)的盖板盖在投影仪的平台上,三棱镜横放,让投影仪从盖板狭缝中射出的光束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面上,适当转动三棱镜,直到墙上白屏根据提问,大胆地进行猜想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归纳:出现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
接着演示:用凸透镜(口径要大些)在三棱镜与白屏间正对着彩色光带移动,直到彩色光带重新会聚成白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

5.任何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本领.
6.在光谱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能使发光.
四、合作探究
1、色散
1.用棱镜可使白光形成光谱,发生色散。
A.可以进行科学实验的宇宙飞船B.一种可以跟踪敌方飞机的导弹
C.红外线照相机D.红外线夜视仪
7.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通过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获知信息.这个系统获知火灾信息的依据是( )
A.对起火点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
B.监测起火点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火灾的发生
C.监测着火点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着火点
D.监测着火点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着火点
(二)、填空题
8. 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______;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______光.
通过探究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学习重难点:
1、色散
2、色光的混合
3、颜料的混合
4、物体的颜色
三、预习感知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的光,用白屏来承接依次是、、、、、、七种颜色的彩色光带.
2.、、叫做色光的三原色,电视的彩色画面就是由混合而成的.
3.光谱是指光按红、、、、、、顺序排列,太阳的以光的形式辐射到地球.
(三)、实验探究题
10. 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等光线具有能量,照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内能(其中红外线尤其显著).许多车主为了隔热,给汽车玻璃贴上太阳膜.某兴趣小组对市场5种品牌太阳膜的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光的色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能说出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3、知道光的三原色,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学习重点:
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学习难点:
色光的混合
课前预习: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而且还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2、我们的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是,,,它们叫光的三原色或者叫三基色。
3、三原色的光等比例混合后为色。
4、红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强。
温度越高,物体辐射越强,由此可用红外胶片拍摄对疾病作出诊;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红外线穿透能力较,可以进行遥控。
5、紫外线主要特征是作用强,很容易使底片感光;作用强,能杀菌,利用紫外线的效应,可进行防伪、摄影。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是天然的紫外线来源,阳光中大部份紫外线被大气层上的吸收,不能到达地面。
学习过程:
(一)光的色散: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5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雨后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2.照右图那样,让一束白光射在三棱镜上,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
(2)
3.生活中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你知道的色散现象还有哪些?
(二)色光的混合: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通过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
2.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
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
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所以:(1)、、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利用这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3)色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
(三)看不见的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87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什么是光谱?
2.将灵敏温度计分别放到色散后的不同颜色的光处,会发现温度都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红光以外的部分上升更显著。
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3.在红光之外是,紫光之外是,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即:
4.请你上网查找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相关知识,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主要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1)红外线的主要特性:
(2)红外线的主要应用:
(3)紫外线的主要特性:
(4)紫外线的主要应用:
5. 生活中有一种发“红光”的激光小电筒,有人叫它“红外线”,你怎么认为?
6. 生活中有一种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看起来是蓝紫色的,所以有的人说紫外线是蓝紫色的,你怎么看?
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
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2、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原颜料的颜色是()
A、红橙黄
B、红绿蓝
C、黄红蓝
D、红白蓝
3、下面是色光的混合,混合后的颜色正确的是()
A、红色和绿色混合,得到靛色
B、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黄色
C、绿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
D、黑色、绿色和兰色混合,得到白色
4、透过蓝色的透光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 观察黄色物体,呈现绿色
B. 观察白色物体,呈现蓝色
C. 观察红色物体,呈现红色
D. 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都呈现蓝色
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月亮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6、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7、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8、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
9、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中,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大气层吸收掉了
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中,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反射回去了
C.空中漂浮着大量的微小物或小水滴,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太阳光遇到这些微小物或小水滴发生散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等色光散射较小穿过了大气层,而蓝光散射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黑纸上写红字,在红色的灯光下很难辨认;
B. 白纸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
C.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 颜料的三原色
是红、黄、青;
二、填空题
11、我们将白光通过_ _,看到白光并不是单纯的光,而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这种现象是光的 _。
12、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
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_ _色的“光”字。
13、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_ _现象;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 _ (填“相同”或“不同”)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波长依次减小,则七色光中频率最高的是__ __色光
1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_ _(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15、如图甲,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
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紫外线大致在白屏的(上/下)_ __;
如图乙所示,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光屏上就出现_ _色。
16、如果一个物体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 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 色.
17、用放大镜观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的白色区域,会发现它是由_ _种颜色的亮点或亮条组成的。
18、如图所示为色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的区域1应标_ _色。
19、阅读材料:“园艺家”为什么失败?
一个爱研究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光照射植物。
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
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爱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植物是否真的喜欢绿色?请你分析: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2)透明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