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发酵实验
发酵小试实验报告
![发酵小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2f8b6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c.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发酵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了解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产物的形成;3. 分析发酵过程中各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4. 优化发酵工艺,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实验原理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将底物转化为所需产物,如酒精、有机酸、酶等。
本实验以葡萄糖为底物,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实验,探究发酵过程中各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葡萄糖(分析纯)- 酵母菌(活化后)- 水浴锅- 移液管- 恒温水浴箱- pH计- 酒精计- 烧杯- 试管- 量筒- 滤纸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研钵- 搅拌器- 烧瓶- 锥形瓶- 漏斗- 滤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方法1. 酵母菌活化:将酵母菌接种于葡萄糖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小时,活化酵母菌。
2. 发酵液配制:称取葡萄糖,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3. 发酵过程:1)将活化后的酵母菌接种于葡萄糖溶液中,调节pH值至5.0;2)将发酵液置于恒温水浴箱中,37℃恒温发酵;3)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发酵液中的酒精浓度、pH值和菌体浓度。
4. 数据处理与分析:1)绘制酒精浓度、pH值和菌体浓度的变化曲线;2)分析发酵过程中各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3)优化发酵工艺,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酒精浓度变化曲线:发酵过程中,酒精浓度逐渐升高,至发酵后期达到最大值。
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2. pH值变化曲线:发酵过程中,pH值逐渐降低,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
3. 菌体浓度变化曲线: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逐渐升高,至发酵后期达到最大值。
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迅速繁殖。
4. 影响发酵效果的因素分析:1)葡萄糖浓度:葡萄糖浓度越高,酒精产量越高,但过高的葡萄糖浓度会导致菌体生长缓慢,影响发酵效果;2)发酵温度:发酵温度对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有较大影响,37℃为最佳发酵温度;3)pH值:pH值对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有较大影响,5.0为最佳发酵pH值;4)发酵时间: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发酵效果,发酵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左右。
酵母菌发酵实验报告英文
![酵母菌发酵实验报告英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59873925c52cc58bd6be71.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酵母菌发酵实验报告英文篇一:发酵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与酵母菌发酵所属课程名称:发酵工程工艺原理班级:20XX级生物技术组长:组员:时间:20XX.11.27—20XX.12.3实验指导教师:黄循吟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XX年12月5日摇瓶的应用与酵母菌发酵摘要:发酵工程属于生物技术的范畴,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来大量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工程技术体系,是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实验通过对酵母菌进行摇瓶培养,并定时取样测定其oD值、ph和菌体数,制作菌体生长曲线,以此判断酵母菌的生长发酵状况。
关键词:发酵、摇床、酵母菌一.目的1.掌握酵母发酵工艺流程及其具体操作方法。
2.了解酵母菌的生长代谢的基本规律。
二.原理千百年来,人类几乎天天离不开酵母菌,例如酒类的生产,面包的制作,乙醇和甘油的发酵,本实验主要通过对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一些数值的测定,绘制其生长曲线,来了解酵母菌的生长状况。
为获得实验相关数据,需对酵母菌进行培养,首先涂布平板28℃培养48小时后挑取单菌落进行斜面保存,再挑取斜面保存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自扩大培养起,每三个小时取一次样,在oD505下测吸光度,在显微镜下观察,计算菌种数量当菌种数量达到108个/ml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以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设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则: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25*10^4*b),即可进行发酵培养。
自发酵培养起每三个小时取一次样,测其吸光度值、ph值(用ph计测量)、菌种数量。
结果整理:(1)以时间为横坐标。
oD值为纵坐标作图。
(2)对最终的发酵液进行离心,得湿酵母烘干,称干重,计算得率。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三.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菌种:酵母菌2.培养基配方分离培养基:黄豆芽100g,葡萄糖50g,水100ml,琼脂20g,ph值自然种子培养基:葡萄糖40g,蛋白胨10g,蒸馏水1000ml,ph值自然3.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旋转式摇床、离心机、冷藏箱、ph计、电子天平、电磁炉等。
生物实验报告_发酵现象
![生物实验报告_发酵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ac23cb7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f.png)
一、实验背景发酵现象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通过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发酵现象在食品、药品、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现象,并分析其代谢产物。
二、实验目的1. 观察酵母菌发酵现象;2. 分析酵母菌发酵产物的性质;3. 掌握发酵实验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四、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锥形瓶、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烧杯、试管、试管架、培养皿、培养箱等;2. 实验试剂:葡萄糖、酵母粉、蒸馏水、pH试纸、澄清石灰水、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葡萄糖和酵母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2. 将混合好的葡萄糖和酵母粉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均匀;3. 将溶液分装于锥形瓶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杀死微生物;4. 冷却锥形瓶,将溶液转移至烧杯中;5. 将烧杯中的溶液用pH试纸检测,记录初始pH值;6. 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锥形瓶中,用胶头滴管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7. 将锥形瓶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8.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锥形瓶中的溶液变化,记录气泡产生情况;9. 培养结束后,将锥形瓶中的溶液转移至试管中,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含量;10.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初始pH值:实验开始时,溶液的pH值为6.5;2. 气泡产生:在培养过程中,锥形瓶中的溶液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体;3. 澄清石灰水反应:在滴加澄清石灰水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二氧化碳;4. 酒精含量:通过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现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
七、结论1.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说明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了气体;2. 澄清石灰水反应结果表明,溶液中含有二氧化碳;3. 酒精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4. 本实验验证了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体、二氧化碳和酒精,证实了发酵现象的存在。
微生物的发酵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发酵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6e8f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3.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微生物接种、培养、发酵等实验技术。
3. 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发酵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发酵效果。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人类所需的产物,如酒精、有机酸、酶等。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底物产生能量,同时合成目标产物。
本实验以酒精发酵为例,探究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 葡萄糖3. 酵母膏4. 灭菌水5. 酒精计6. 硅胶仪器:1. 烧杯2. 研钵3. 玻璃棒4. 移液管5. 恒温水浴锅6. 烧瓶7. 玻璃漏斗8. 紫外线灯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活化:- 将酵母菌菌种接种于含有葡萄糖和酵母膏的培养基中,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取活化后的酵母菌,用无菌移液管转移至另一无菌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2. 发酵液制备:- 将葡萄糖和酵母膏溶解于灭菌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发酵液。
- 将活化后的酵母菌接种于发酵液中,充分搅拌均匀。
3. 发酵:- 将发酵液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发酵,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酒精含量。
4. 酒精含量测定:- 用酒精计测定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
- 记录酒精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5. 发酵结束:- 当酒精含量达到预期值时,停止发酵。
- 将发酵液过滤,去除菌体。
6. 酒精含量分析:- 对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进行分析,确定发酵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并在发酵后期达到峰值。
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变化曲线呈S型,符合微生物发酵的一般规律。
2. 酒精含量分析:通过酒精计测定,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为5.6%。
六、讨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酒精的发酵,验证了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通过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面粉的发酵过程实验报告
![面粉的发酵过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30b1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5.png)
面粉的发酵过程实验报告案例一:实验用具:面粉、酵母、水、电子称、量筒面粉:653克、酵母2克、温水900ml实验过程:将酵母加入面粉中并用手揉,最后加入温水,包上保鲜膜静置发酵。
取出面团案板揉匀,切成大小合适的剂子擀成片,并包好。
实验原理: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简单的说,酵母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
二氧化碳气体被面筋所包裹,形成均匀细小的气孔,使面团膨胀起来。
①、酵母的作用Ⅰ、酵母可以分解糖份产生二氧化碳使食品疏松多孔,体积增大。
Ⅱ、扩展面筋,软化面筋,提高韧性和持气性。
Ⅲ、改善风味和增强营养!②、糖的作用Ⅰ、提供养分,增强活性,改善品质!案例二:实验原理:通过学习明白,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
二氧化碳气体被面筋所包裹,形成均匀细小的气孔,使面团膨胀起来。
实验器材面粉150g牛奶80g细糖粉20g干酵母1、5g温水2g电子秤1个实验步骤:1、用温水(不烫手)化开干酵母,依次在盆中加入面粉、牛奶、糖粉,最后加入化开的酵母菌水。
2、边加边用筷子搅拌,直到面成棉絮状即可。
3、用手将面揉成光滑的面团,做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就可以了。
最后将面盆上盖一层保鲜膜。
烤箱调到发酵模式50.C十分钟后关闭放入面团。
30分钟后观察面团,用手指按压面团不回弹不塌陷,说明面团醒发好了,醒发好的面团大概是生面团的两倍大,蓬松,扒开面团可见多孔蜂窝状。
对比实验另外一个面团未加入酵母粉,30分钟后观察面团体积无明显变化。
将发好的面团重新揉成长条,再用刀切好后放蒸笼二次醒发。
15分钟后观察切好的馒头体积增大,按压不回弹,开中火蒸12分钟后关火,过3分钟后开盖,香喷喷的牛奶刀切馒头就出炉啦!取出蒸好的馒头,对半掰开,观察其横切面并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发现两种实验现象:1、醒发好的面团大概是生面团的两倍大,蓬松,扒开面团可见多孔蜂窝状。
2、蒸好的馒头横切面有好多气孔,依旧保持发酵后面团的蜂窝状结构,也正是此结构使馒头松软,有弹性。
发酵现象实验报告
![发酵现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54155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5.png)
发酵现象实验报告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试验仪器及用品:1.试验仪器:带胶塞和胶管的锥形瓶、小气球、Y形管、大烧杯、温度计、试管、比色板、小烧杯、玻璃棒。
2.试验用品: 白糖〔100g〕、一小包干酵母〔约30g〕、澄清的石灰水、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检测酒精的试剂。
0.5ml的浓硫酸溶有0.1g重铬酸钾,体积分数为95%—97%,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为灰绿色〕试验装置及说明: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测气体中有二氧化碳,重铬酸钾溶液遇到酒精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试验操作:1.将〔100ml〕40℃温水倒入锥形瓶,再用汤匙将一大勺糖及适量干酵母加进来,搅拌匀称后,将锥形瓶放在大烧杯中水浴保温温度保持在30—40 ℃左右。
〔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是酵母菌快速繁殖,并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2. 观测到酵母菌培育液有气泡产生,塞上橡胶塞〔这样做既可以避开气体散失,影响后面试验效果,也为酒精的产生提供保障〕。
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看到干瘪的气球渐渐膨胀起来了。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3.将夹子打开,挤压气球,使瓶内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胶管导入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检测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原理:二氧化碳遇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4.将重铬酸钾试剂分别滴在比色板的凹槽内,并分别标注1号、2号〔作对比〕、3号。
在3号试剂上滴1滴酒精,在1号试剂上滴1滴酵母菌发酵液。
发觉1号和3号都由橙色变成了灰绿色。
试验创新点及意义:通过上述试验,让我们对酵母菌“发酵现象”所需要的原料、条件及产生的物质都有了较直观的感受,比较简单理解课本上阐述的“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有关内容,而且印象深刻。
使我们养成很好的节省意识。
试验现象:1. 闻到了发酵后非常的甜酒的芳香气味。
2. 详见【试验操作4】3.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发酵现象试验报告范文2一、试验目的〔1〕掌控摇床发酵法制备糖化酶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2〕了解利用黑曲霉菌菌种发酵时的生长条件及考前须知〔3〕娴熟掌控试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和培育条件的选择二、试验仪器及试剂菌种:黑曲霉仪器:锥形瓶〔500ml)、移液管、恒温水浴锅、秒表、50mL比色管、牛皮纸、纱布〔8层〕、pH计。
酵母发酵力测定试验步骤
![酵母发酵力测定试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7fcac3bb4daa58da0114af1.png)
酵母发酵力的测定一、目的通过测定酵母发酵力,筛选发酵力强的酵母。
二、实验原理酵母在微酸性糖液中起发酵作用,其中的糖逐渐减少,乙醇及CO2则依比例而增大,CO2是气体,除溶解于醪中者外,都跑向外面,所以测定酵母的发酵力,或测糖液比重的减小,或测糖的减少,或乙醇的增加,或称培器为减轻量,以CO2的失去多少,或用NaOH等固定CO2然后称其量,或将培养器密闭,由其中压力的增大,而定发酵的强弱等。
本实验采用乙醇浓度增大、CO2含量、糖的减少、培养器的减轻四个方面测定其发酵力强弱。
三、实验材料1.菌种:本公司实验室分离所得。
2.试剂:葡萄糖、果糖、蔗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蛋白胨、酵母浸膏、菲林试剂、碳酸氢钠。
3.器具:大三角瓶、小三角瓶、胶塞、玻璃管、1ml移液管、10ml移液管、天平、酒精计、温度计、蒸馏器、培养箱。
4.培养基四、方法步骤1.从斜面菌种接种到小三角瓶(100ml培养基)28℃培养24h;2.摇匀小三角瓶菌种,吸取10ml接种到大三角(1000ml),装好CO2收集装置,称重,记录其重量,置28℃培养,每天称重一次,直到重量减少量小于0.5g;3.发酵结束后,通过测量排水量测定CO2含量;4.取一定量的发酵醪液,测定其残糖量,以测定其发酵力;5.取100ml发酵醪液,加100ml水蒸馏出100ml溶液,用酒精计测定其乙醇含量。
(注:如果用酒精计不能测出,则改用重铬酸比色法或气相色谱法)重铬酸比色法所需试剂如下:(1)0.1%(v/v)标准乙醇溶液;(2)2%重铬酸钾溶液;(3)浓硫酸;铬酸比色法酒精糟中微量乙醇的测定酒精糟中乙醇的含量是蒸馏时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酒精糟中乙醇含量甚微,不宜采用酒精计测量,需用比色法测定,比色法测定乙醇其浓度下限可达0.02%。
1、原理酒精糟中残余乙醇的测定采用蒸馏法,蒸出的乙醇用重铬酸钾氧化为乙酸,而六价铬被还原为三价铬,以比色法测定。
3CH3CH2OH+2K2CrO7+8H2SO4=3CH3COOH+2Cr2(SO4)3+2K2SO4+1 1H2O2、试剂(1)0.1%(v/v)标准乙醇溶液(2)2%重铬酸钾溶液(3)浓硫酸3、测定步骤(1)标准系列管的制备在10毫升比色管中,按下列加入各溶液各管中加1毫升重铬酸钾溶液,5毫升浓硫酸,摇匀。
气球酵母发酵实验报告(3篇)
![气球酵母发酵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d0d8e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5.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发酵现象是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将有机物质分解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酵母菌作为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其在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酵母菌发酵过程,了解其发酵现象,并探究发酵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观察酵母菌发酵过程,了解其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的现象。
2. 探究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糖溶液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3. 分析酵母菌发酵过程中气体的生成和消耗情况。
三、实验原理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能量、水和二氧化碳;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少量能量、酒精和二氧化碳。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酵母、白糖、瓶子、气球、温水、漏斗、温度计、计时器。
2. 实验仪器:锥形瓶、胶塞、胶管、大烧杯、玻璃棒、滴管。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酵母、白糖、瓶子、气球等实验材料准备好。
2. 配制糖溶液:取一定量的白糖,加入适量温水溶解,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糖溶液。
3. 设置实验组:将锥形瓶清洗干净,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并加入适量酵母。
4. 设置对照组:在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作为对照组。
5. 观察记录:将锥形瓶密封,放入温暖环境中,观察记录不同实验组中气球的膨胀情况。
6. 测量气体体积:使用滴管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测量气体体积。
7. 分析实验结果:对比不同实验组中气球的膨胀情况,分析发酵条件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不同浓度的糖溶液中,气球膨胀情况有所不同。
随着糖浓度的增加,气球的膨胀速度加快,膨胀程度也更大。
2. 测量气体体积:通过测量气体体积,发现随着糖浓度的增加,产生的气体体积也相应增加。
3. 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糖浓度对发酵产物的生成和气体体积有显著影响。
高浓度糖溶液有利于酵母菌发酵,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发酵实验创新
![发酵实验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3c88c3e67ec102de2bd89a5.png)
发酵实验
步骤:
1、用量杯量取350ml温开水,倒入准备好的矿泉水瓶中,加入一小包酵母和一大勺糖,充分搅拌,然后将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矿泉水瓶口,用线绳扎紧。
2、把做好的瓶子放在20—25度的环境中,经过2—3小时就可以看到瓶中的液体冒出气泡,气球慢慢鼓起来,一天后,气球会鼓得非常大。
3、把气球取下,闻闻瓶里的酵母培养液的气味,会有微微的酒精味。
这是因为酵母菌利用糖类物质生活时,在有氧情况下,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在培养瓶中可以看到气泡的产生,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产生的气体会使挤瘪的气球胀大。
随着酵母菌对氧气的消耗,瓶中逐渐处于无氧状态,在无氧情况下,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因而矿泉水里充满酒味。
发酵的面粉实验原理
![发酵的面粉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3a7b0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b.png)
发酵的面粉实验原理
发酵是一种将食材中的淀粉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醇的过程。
在发酵的过程中,面粉中的淀粉被酵母菌分解成糖。
酵母菌通过产生酶来分解淀粉,将其转化为葡萄糖。
葡萄糖又被酵母菌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会被困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使面团膨胀发酵。
当面团膨胀发酵至一定程度时,可以烘焙成酥脆的面包或蛋糕。
发酵的面粉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面粉中的酵母菌与水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水提供了合适的湿度和环境,使酵母菌能够生长和繁殖。
2. 酵母菌分解淀粉为葡萄糖,通过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醇。
3. 二氧化碳被困在面团中,使面团膨胀。
4. 乙醇主要会在发酵后挥发掉,不会对最终的面包或蛋糕有太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发酵的面粉实验通过添加酵母菌促使面粉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并进一步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实现面团的膨胀。
酵母发酵实验
![酵母发酵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90fa7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0.png)
酵母发酵实验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广泛应用于发酵过程中。
通过与酵母的接触,我们可以发现其在合适条件下,能够将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酵母发酵现象。
本实验将介绍酵母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酵母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速度,并分析影响酵母发酵的因素。
二、实验材料- 干活性酵母- 白砂糖- 500毫升烧杯或容量瓶- 温水- 温度计- 塑料气球或气吹管- 实验记录表格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和消毒烧杯或容量瓶,确保无细菌污染。
b. 准备适量的温水,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c. 准备记录表格,列出实验条件和观察结果的栏目。
2. 实验组设置a. 准备三组实验组。
b. 每组在一个烧杯或容量瓶中加入相同量的温水。
c. 将白砂糖按照不同浓度加入到三组实验组中,比如A组加入10克、B组加入20克、C组加入30克。
3. 酵母投放a. 每组实验组中加入相同量的干活性酵母,比如每组加入5克。
b. 快速搅拌,确保糖和酵母均匀混合。
4. 温度控制a. 使用温度计检测实验组中的温度,并保持恒温。
b. 调整温水的温度,分别为A组控制在25摄氏度、B组控制在30摄氏度、C组控制在35摄氏度。
5. 观察记录a. 开始观察并记录每组实验组的发酵情况。
b. 使用塑料气球或气吹管将实验组口部密封,以防二氧化碳逸出。
c. 每隔15分钟观察一次发酵结果,并记录到表格中。
6. 数据分析和讨论a. 对每组实验组的发酵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温度和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b. 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例如温度、糖浓度、酵母菌量等。
c.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并注意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和消毒。
2. 在进行实验时,确保操作平稳,以避免酵母液溅出。
3.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安全操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酵母发酵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结果:在较高温度下(35摄氏度),酵母的发酵速度更快,并且产生的气体量更大。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简易实验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简易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6c8ec1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7c.png)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简易实验
酵母菌发酵是古老的一种发酵工艺,在自然环境中,使用酵母菌发酵的发酵技
术生产出了众多的酒类产品,其中酒精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成分。
近年来,科学家利用酒精原料,经过发酵并进行相应工艺制备出了高精度的酒精,促进了发酵工艺的进步。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需要融合多种工艺特征,以实现有效的发酵操作。
首先,
酵母菌的活性需要通过有序的流程来调节,包括提取、离心、提炼等一系列步骤。
其次,酒原料需要清洗,使其满足发酵工艺所需要的气味、味道和分子结构。
此外,酒精发酵还需要严格控温和控pH,并使用方法适当的调味剂和催化剂来促进发酵
速度和发酵效果。
发酵反应是所有发酵工艺合成的本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糖发酵产生酒精和
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以气态的形式排出到容器外,而酒精的半蒸气态则和气体混合排出,酒精含量可以控制在酒精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虽然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简单易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比如存在化学反应,搅拌不均匀等问题。
因此,在实验中,对酒原料的清洗、发酵温度和pH的控制,以及酵母菌的分离等尤其重要,以保证由自然酵母菌发酵产生
的饮料具有鲜美可口的口味,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酵母发酵过程实验报告
![酵母发酵过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d63d2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0b.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酵母发酵实验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酵母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二、实验原理酵母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其中酵母菌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本实验主要研究酵母在无氧条件下的发酵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面粉、酵母粉、糖、水、锥形瓶、烧杯、滴管、橡皮塞、澄清石灰水等。
2. 实验试剂:葡萄糖、氯化钙、氢氧化钙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面粉、酵母粉、糖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形成面团。
2. 分装面团:将面团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两个锥形瓶中。
3. 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溶液,用橡皮塞封口,放入烧杯中。
- 实验组:在锥形瓶中加入面团,用橡皮塞封口,放入烧杯中。
4. 将两组锥形瓶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分别培养24小时和48小时。
5.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对照组:观察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变化,记录溶液颜色、透明度等。
- 实验组:观察锥形瓶内面团的变化,记录面团体积、硬度等。
6. 将实验组锥形瓶中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实验现象:24小时后,葡萄糖溶液颜色变浅,透明度降低;48小时后,葡萄糖溶液颜色消失,溶液浑浊。
2. 实验组实验现象:24小时后,面团体积明显增大,硬度降低;48小时后,面团体积继续增大,硬度进一步降低。
3. 实验组气体检验:将实验组锥形瓶中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六、实验结论1. 酵母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
2. 本实验通过观察面团体积变化和气体检验,验证了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七、实验讨论1. 影响酵母发酵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优化实验条件?2. 酵母发酵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哪些?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酵母发酵过程中的面团体积变化和气体检验,验证了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小面团发酵实验报告(3篇)
![小面团发酵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23fd1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面团发酵效果的影响。
2. 了解酵母菌在面团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3. 学习实验设计、数据记录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原料:面粉、干酵母、温水、糖、盐、植物油。
2. 仪器:电子秤、面粉筛、搅拌器、发酵箱、温度计、计时器、量筒、天平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五组,每组设置不同的发酵条件。
- A组:室温发酵(约25℃)- B组:低温发酵(约10℃)- C组:高温发酵(约40℃)- D组:加糖发酵(原配方基础上增加10%的糖)- E组:加油发酵(原配方基础上增加10%的植物油)2. 实验步骤:- 将面粉过筛,加入干酵母、糖、盐,搅拌均匀。
- 加入温水,揉成面团,盖上湿布,静置10分钟。
- 分别将五组面团放入发酵箱,设定相应的温度和湿度。
-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面团体积、重量、表面状态等数据。
- 发酵至面团体积增加约2倍时,停止发酵。
3. 数据处理:- 记录每组面团的发酵时间、体积、重量等数据。
- 分析不同发酵条件对面团发酵效果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室温发酵(A组):- 发酵时间:约1小时- 体积增加:约2倍- 重量增加:约1.5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
2. 低温发酵(B组):- 发酵时间:约2小时- 体积增加:约1.5倍- 重量增加:约1.2倍- 表面状态:表面粗糙,有弹性。
3. 高温发酵(C组):- 发酵时间:约30分钟- 体积增加:约1.8倍- 重量增加:约1.4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
4. 加糖发酵(D组):- 发酵时间:约1小时- 体积增加:约2倍- 重量增加:约1.6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口感甜。
5. 加油发酵(E组):- 发酵时间:约1小时- 体积增加:约2倍- 重量增加:约1.5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口感油腻。
五、实验结论1. 室温发酵效果较好,发酵时间适中,面团表面光滑,有弹性。
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实验流程
![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实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afed4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3.png)
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实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是一种常用于蛋白质表达和分泌的真核微生物。
分析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方法
![分析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f6b1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0.png)
分析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方法酵母菌发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过程。
它可以转化底物为有用的产物,如乳酸、酒精、二氧化碳等。
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发酵机制、优化酵母菌发酵过程,科学家们需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法。
以下将详细介绍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方法及其步骤。
实验材料和设备:1. 酵母菌:选择适合的酵母菌株,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 营养培养基: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琼脂糖基质)。
3. 实验容器:例如培养皿、试管、发酵罐等。
4. 温控设备:保持发酵过程中的恒定温度。
5. pH计:用于监测发酵过程中的pH值。
6. 酵母菌发酵监测设备:例如发酵曲线分析系统。
实验步骤:1. 预处理酵母菌:从冷冻培养物中选择适当数量的酵母菌,接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试管或培养皿中,培养于恒定温度下。
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直到酵母菌的生长进入指数增长期。
2. 制备酵母菌悬浮液:将酵母菌培养物转移到搅拌均匀的培养基中,并在适当的温度下继续培养至细胞密度达到预定值。
通过离心、冲洗和重悬的步骤,获得所需的酵母菌悬浮液。
3. 准备发酵实验样品:将合适体积的酵母菌悬浮液转移至实验容器中,可以是试管、培养皿或其他具有合适体积和通气性的容器。
加入适量的底物,例如葡萄糖或其他营养物质。
确保实验容器密封良好,以便收集产生的气体。
4. 开始发酵实验:将实验容器置于温控设备中,使温度保持在适宜的发酵温度范围内。
同时,以一定时间间隔测量和记录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产生的气体量、溶液pH值和温度变化等。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记录,绘制发酵曲线并分析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其中,发酵曲线可绘制出产气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pH值和温度等参数的变化也可整合到曲线图中以进行分析。
6. 结束实验:在实验完成后,停止搅拌或通气过程,并进行相关的后处理工作。
如计算产生的底物转化率、产气速率、气体组成等。
实验八 酵母菌的发酵培养
![实验八 酵母菌的发酵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1f189ce84254b35effd341a.png)
实验八酵母菌的发酵培养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50L发酵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学习掌握发酵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基本操作:包括种子液的制备、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和参数设定等。
3、掌握发酵过程中的参数测定和在线控制,包括:pH、DO、温度、搅拌速度、生物量、残糖含量、产物生成量、消泡和CO2等参数。
4、掌握酵母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需氧代谢中,菌体生长是以基质代谢和氧的消耗为基础的,因为他们提供了生长所需要的前体物质和能量,而且从基质和氧的消耗速率也可以反映菌生长的状况和阶段。
本实验在50 L发酵罐中进行酵母培养,可保证发酵全过程生长条件的一致性(较之摇瓶),对菌的生长代谢分析有参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酵母的生长以葡萄糖为碳源,随着葡萄糖的利用,酵母生长同时也会产生代谢副产物-小分子酸,因此要用氨水调节pH。
氨水消耗的多少与糖代谢相关。
分批发酵中,酵母生长会出现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等阶段,通过测定菌量就可以了解生长情况与阶段。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菌种酵母菌由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教研室提供。
2、器材电子天平,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50L发酵罐。
3、试剂酵母提取物,蛋白胨,葡萄糖,氨水4、培养基种子培养基配方(1 L):酵母提取物10 g、蛋白胨20 g、葡萄糖20 g、pH 5.5。
发酵培养基配方(1 L):酵母提取物10 g、蛋白胨20 g、葡萄糖20 g、灭菌前pH 5.5,泡敌0.1 %。
补糖配方(1 L):葡萄糖200 g、K2HPO4 10 g、MgSO4·H2O 1.6 g、NH4Cl 1.4 g。
四、实验步骤1、种子培养基的配制及种子培养种子培养基的配制:按照种子培养基配方,配制1500mL培养基,并用盐酸调好pH,分装到5个500 mL的摇瓶中,每瓶300mL,用松棉塞塞住瓶口,并用牛皮纸包扎好瓶口。
酵母菌发酵方法
![酵母菌发酵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fc56e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7.png)
酵母菌发酵方法实验一.酵母细胞发酵实验—、摘要运用酵母、藻类和高等真菌等微生物进行工业化大规模培养得到其干细胞,并作为人类食品或动物饲料是工业生产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本实验课程以实验室小型发酵罐为发酵环境,以酵母菌为发酵对象,发酵生产饲料酵母。
并且在发酵罐内没有染菌的情况下得到了115g的产品。
二、实验目的1.学会一般培养基的制备原理、方法。
2.学会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总糖含量及氨基氮等理化指标的常规检测方法。
3.掌握培养基及器皿的灭菌方法。
4.掌握酵母发酵匸艺流程及具体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斜面泡子的制备于超净工作台面上,在火焰的保护下,用无菌接种棒挑取酵母菌少许于斜面培养基内,先划中线,后从下而上往两边划线均匀的铺开,塞好棉塞。
扎好后,置于25〜30°C恒温箱中培养(斜面朝下放),培养4〜6天。
(二)摇瓶种子的制备用接种棒刮下少量酵母菌,接种于摇瓶培养基内,置于摇床上,28°C。
240r/min恒温培养24h。
(三)罐上各传感器的标定及发酵罐灭菌1.罐内温度传感器的标定100°C:取刚煮沸的水,将酒精温度计•和传感器一同放入,静置一会儿,将罐温标定为温度计所示温度;o°c:取适量冰水混合物,将酒精温度计和传感器一同放入,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将罐温标定为温度计所示温度。
2.水箱温度传感器的标定步骤同1)。
3.DO电极“0”的标定系统接通电源后,预热5min以上。
取适量无水亚硫酸钠放入三角瓶内,并放入200mL左右的自来水,摇动儿下,保证为饱和溶液状态。
将DO电极放入烧瓶内,稍后可见DO值下降,待5~10n)in后,将其值设为0。
将电极取出,置于一旁。
4.在7L发酵罐中装入配好的发酵培养基(配料体积4L、消后体积4L),先在夹套中通入蒸汽,将罐内温度预热至100°C,再通入饱和蒸汽对发酵罐进行实罐消毒,121°C、30min (罐压在0. 12MPa左右),冷却后,通过滤空汽,并加以搅拌。
酵母菌的用量与发酵的关系实验报告收获感悟
![酵母菌的用量与发酵的关系实验报告收获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25eff6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9.png)
酵母菌的用量与发酵的关系实验报告收获感悟
最近,我参与了一个关于酵母菌用量与发酵关系的研究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索不同酵母菌用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佳的酵母菌使用比例,优化发酵效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在实验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酵母菌的基本知识和发酵原理。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能够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用量对发酵速度、产物质量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酵母菌的用量,我们可以控制发酵过程的进行,从而得到理想的发酵产物。
在实验操作中,我观察到了不同酵母菌用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当酵母菌用量较少时,发酵速度较慢,产物产量较低;随着酵母菌用量的增加,发酵速度逐渐加快,产物产量也相应提高。
然而,当酵母菌用量过多时,会导致发酵过程中的酒精浓度过高,反而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使发酵速度减慢。
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酵母菌用量,使得发酵过程既快速又高效。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实践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善于观察和总结实验现象,从中发现规律和原理。
这次实验不仅提高了我的实验技能,还培养了我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将把这次实验的感悟和经验应用到其他方面,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我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酵母菌发酵实验
![酵母菌发酵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73d393f49649b6649d747ad.png)
酵母菌收酵真验之阳早格格创做一、真验正在课本中所处的职位与效率本真验位于死物教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于细菌战真菌的利用.酵母菌正在凡是死计中很时常使用,不妨用去收包子、馒头战酿酒,很具备代表性.该真验属演示真验,可曲瞅天背教死展示酵母菌收酵局里,正在真验历程中瞅察到液体中冒气泡,共时气球胀大,证明酵母菌收酵历程中爆收了气体,与死计通联稀切,还可饱励教死自己动脚试验.二、真验本型及缺累之处真验本型:死物教八年级上册课本P71 演示真验收酵局里正在一杯温启火中加进一大勺糖战一小包酵母,举止搅拌.将那个杯子中的液体倒进透明的矿泉火瓶或者玻璃瓶内,再往瓶内加一些温启火.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套正在瓶心.将瓶子搁正在课堂内的窗台上,每天瞅察瓶中的情况,瞅瞅瓶中的液体验没有会冒出气泡,气球会没有会胀大.缺累之处:该真验瞅察到液体中冒气泡,共时气球胀大,证明酵母菌收酵并爆收了气体,但是无法测知收酵历程中爆收的是何种气体,也无法深进明白酵母菌正在凡是死计中的应用.三、真验革新与矫正之处1、改用一个戴橡胶塞的锥形瓶.2、瓶心插一根“Y”形玻璃导管,排气端分别连挤瘪的小气球战橡胶管,橡胶管再连一根曲的玻璃导管,橡胶管用夹子夹住.(睹后图)3、另用一个玻璃杯衰半杯澄浑的石灰火,用去检测气体.4、通过矫正之后,便不妨检测收酵历程中爆收的是何种气体了.四、真验器材1、锥形瓶一个,“Y”形玻璃导管一根,曲玻璃管一根,橡胶管一根,夹子一个,小气球一个,捆扎戴一根,玻璃杯二个.2、一杯温启火,一大勺糖,一小包酵母,半杯澄浑的石灰火.五、真验本理及拆置证明1、真验本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喜欢含糖的环境,有氧时将葡萄糖领会成co战火,无氧时将葡萄糖领会成酒2粗战二氧化碳,共时皆释搁出能量.2、拆置如下图:六、真验历程1、正在一杯温启火中加进一大勺的糖战一小包酵母,举止搅拌.将混同液倒进锥形瓶时,再将瓶内加一些温启火.2、按上头拆置图连交佳,搁正在温温的场合.3、通过一段时间后,瞅察到液体中冒气泡,气球胀大,证明酵母菌收酵历程爆收了气体.4、将玻璃导管伸进澄浑的石灰火中,与下夹子,将气球内气体挤进澄浑石灰火中,澄浑的石灰火变浑浊,证明收酵历程中爆收的气体是co.25、挨启锥形瓶盖,闻一闻有酒的气味,尝一尝有酒的味讲,证明无氧时酵母菌收酵还爆收了酒粗.6、酵母菌正在死计中的应用:收馒头、包子,酿酒,您愿课后试一试吗?七、真验效验没有但是瞅察到气泡战睦球胀大,还检测出收酵爆收的气体是co,共时闻到了酒的气味,尝到了酒的味讲,还2不妨测验考查用收酵液去收包子.真验战教教效验明隐.八、自尔评介1、器材易得,拆置战历程没有搀纯,易真施.2、比本真验更深进,也稀切通联了死计本质.3、局里明隐,效验超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酵母菌发酵实验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实验位于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酵母菌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可以用来发包子、馒头和酿酒,很具有代表性。
该实验属演示实验,可直观地向学生展示酵母菌发酵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液体中冒气泡,同时气球胀大,说明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体,与生活联系紧密,还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教材P71 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
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矿泉水瓶或玻璃瓶内,再往瓶内加一些温开水。
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套在瓶口。
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看看瓶中的液体会不会冒出气泡,气球会不会胀大。
不足之处:该实验观察到液体中冒气泡,同时气球胀大,说明酵母菌发酵并产生了气体,但无法测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是何种气体,也无法深入理解酵母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改用一个带橡胶塞的锥形瓶。
2、瓶口插一根“Y”形玻璃导管,排气端分别连挤瘪的小气球和橡胶管,橡胶管再连一根直的玻璃导管,橡胶管用夹子夹住。
(见后图)
3、另用一个玻璃杯盛半杯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检测气体。
4、经过改进之后,就可以检测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是何种气体了。
四、实验器材
1、锥形瓶一个,“Y”形玻璃导管一根,直玻璃管一根,橡胶管一根,夹子一个,小气球一个,捆扎带一根,玻璃杯两个。
2、一杯温开水,一大勺糖,一小包酵母,半杯澄清的石灰水。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喜欢含糖的环境,有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
co和水,无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
2
化碳,同时都释放出能量。
2、装置如下图:
六、实验过程
1、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的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
将混合液倒入锥形瓶时,再将瓶内加一些温开水。
2、按上面装置图连接好,放在温暖的地方。
3、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液体中冒气泡,气球胀大,说明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了气体。
4、将玻璃导管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取下夹子,将气球内气体挤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
co。
2
5、打开锥形瓶盖,闻一闻有酒的气味,尝一尝有酒的味道,说明无氧时酵母菌发酵还产生了酒精。
6、酵母菌在生活中的应用:发馒头、包子,酿酒,你愿课后试一试吗
七、实验效果
不仅观察到气泡和气球胀大,还检测出发酵产生的气体是
co,
2
同时闻到了酒的气味,尝到了酒的味道,还可以尝试用发酵液去发包子。
实验和教学效果明显。
八、自我评价
1、器材易得,装置和过程不复杂,易实施。
2、比原实验更深入,也紧密联系了生活实际。
3、现象明显,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