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汤
饮食汤类菜名
![饮食汤类菜名](https://img.taocdn.com/s3/m/48e1342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c.png)
饮食汤类菜名饮食汤类菜名是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一种烹饪方式,汤类在中华传统饮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家庭生活、商务宴会或是重要节庆,汤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经典美食的名称和特点。
1.肉丸汤肉丸汤是一道古老而经典的汤品,主要材料有猪肉末和糯米粉,调味以盐、胡椒、生抽、姜等为主。
将肉末和糯米粉揉成粘糊状,手掌捏成肉丸状,佐以清汤、青菜等材料煮熟即可。
这道菜清淡可口,营养丰富,特别适合冬天食用。
2.紫菜蛋花汤紫菜蛋花汤是一道营养丰富的汤品,味道鲜美,烹制方法较为简单。
主要材料有鸡蛋、紫菜和盐,可根据口味加入葱花、姜末等。
将鸡蛋打散后,倒入开水中,搅拌均匀后放入紫菜和调料,撒上适量的鲜葱即可食用。
3.韭菜猪肉馄饨汤韭菜猪肉馄饨汤是一款古老而有人情味的汤品,制法繁多。
它主要由猪肉馅、韭菜和面粉组成,因煮制时先以一种传统的方法将馅料包在一层层糯米和面皮中,再放入开水中加热煮熟,等到馄饨浮在汤面上即可食用。
4.鲫鱼豆腐汤鲫鱼豆腐汤是一道富含营养的汤品,口味醇香,色泽清爽。
主要材料有鲫鱼、豆腐、料酒、酱油等,烹调方法非常简单。
将鲫鱼去鳞、去腮、去腹部剖成两半,加入适量的调料和豆腐一起烧煮即可。
汤底清鲜浓郁,一口下去,那股浓郁的海鲜香味随之爆发。
5.鸭血粉丝汤鸭血粉丝汤是广东地区特色名菜之一,以其鲜美可口,营养均衡的特点备受食客赞誉。
主要材料包括鸭血、粉丝、鸡汤、葱姜等。
烹调方法简单,只需将鸭血和粉丝加入鸡汤中煮沸后,再加入调味料烧制,最后加上绿叶菜即可食用。
浓郁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为人体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和营养。
6.牛肉萝卜汤牛肉萝卜汤是一种以牛肉和萝卜为主要原料的汤菜。
烹制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将牛肉和萝卜切好,摆入锅中烧开水,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即可。
此菜又香又汁,汤中洒入了浓郁的牛肉味道和萝卜的清香味道,非常爽口。
总之,饮食汤类菜名是中华美食文化中的极品,这些经典美食充分证明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由羹到汤——河南的汤文化
![由羹到汤——河南的汤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230bbf608a1284ac950431d.png)
要说河南的汤,那可真是道来话长。
从洛阳的豆腐汤、驴肉汤,到汴梁的鸡血汤、羊双肠。
从安阳的五香豆沫,到信阳的罗山大肠汤。
从逍遥镇的胡辣汤,到商丘的鸡蛋辣汤。
再说省会郑州的烩面闻名全国,那烩面中的牛羊肉高汤,味醇汤鲜,是烩面所必有的主料,绝对是食客舌尖上难忘的味道。
河南的汤,真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精彩、源远流长。
在历史上,汤,原称为,或为羹汤混加在一起称之羹,后来汤才演进分离出来,独立称为汤。
翻开杨之的《洛阳伽蓝记》一书,“汤”字难寻,“羹”字却常见。
该书虽然记载的是洛阳众多的佛寺,辉煌壮丽“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但关于洛阳人的衣食住行、民俗风情也着墨不少。
在卷二《城东》“景宁寺”一节中,记有景宁里的吴人坊,住有众多来投的南方人,他们的口味与洛人不同,“菰稗为饭,茗饮作浆。
呷啜羹,唼嗍黄”,“咀嚼菱藕,捃拾鸡头。
蛙蚌,以为膳羞”。
在卷三《城南》“报德寺”一节中,记有李肃初来洛阳时“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看来当时在洛阳人与人碰面,还不会问候“喝汤了没有”。
再看后来,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时间虽已过了四五百年,但书中仍是多为“羹”罕见“汤”。
该书十卷,对居住在北宋京师开封的皇家贵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及庶民百姓的生活习惯、饮食口味等方面记载甚为翔实。
书内仅记载的菜肴面点就有280余种,烹饪技法50余种,实为历代史志所罕见。
仅在其卷二、卷三中,就记录有百味羹、血羹、头羹、金丝肚羹等十几种羹食,而无汤食的记载。
史料说明到唐宋时期,饮食的汤类尚未从羹食中独立出来。
那么何为羹呢?学术大家许嘉璐先生在《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说,“它是以肉加五味煮成的肉汁”。
进而我们可以通俗地说,因烹煮中加水的多由羹到汤——河南的汤文化□杨 铎/文 杨晓川/图少不同,这种称为羹的肉汁,因肉多水少而仍称为肉羹,那肉少水多的,渐渐演进为汤。
而汤的由来,还有一段中医药汤剂的历史插曲。
由羹到汤——史话河南的汤文化,说到这里,就必须敬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先贤——伊尹。
广东汤文化杂谈
![广东汤文化杂谈](https://img.taocdn.com/s3/m/f9365fb8be23482fb5da4cd5.png)
广东汤文化杂谈四(七)班6号宁彦钧俗语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
汤,是人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最富营养、最易消化的品种之一,不仅味道鲜美可口,且营养成分多半已溶于水中,极易吸收。
作为丰富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汤文化传承了华夏饮食的精髓,折射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我国汤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各地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汤。
如湖南湖北的煨汤、四川的酸辣汤、山东的羊肉汤等,但以广东的汤最为丰盛,最具影响,并以其“老火靓汤”享誉国内外,以至有人提出:要传承、推广祖国汤文化,全民煲汤的广东是当然的首选之地。
广东人如此酷爱汤其实与它所处的地域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
岭南地区地气湿热,长久居住热毒、湿气侵身在所难免。
粤人笃信汤有清热去火之效,故而饮食中不可无汤。
汤就是源自于中医药理的食疗良方“药汤”,不过真正的药汤实在太苦,于是酷爱美食的广东人在中药的煎熬中悟出了“老火汤”,在保留着药汤原有的疗效之余,把味改良为甜润,使之成为现在广为流传的日常汤食。
广东汤的种类按制作方法,广东的汤可分为三大类:一滚二炖三老火。
滚汤,其实完全类似北方的“打汤”。
三滚两滚即能食用,例如紫菜肉丝汤、皮蛋芫茜汤等等。
炖汤,是汤中贵族。
炖汤需要专门的、具有双重盖的炖盅,材质通常有紫砂和白瓷两种,以前者为好。
炖汤时将所有材料加入炖盅,绵纸密封,放进大蒸笼隔水炖五六个小时,热力虽减,却均匀绵长。
老火汤,是广东汤一族的主角,亦是粤人生活中标志性的饮食文化。
说到广东汤,在没有特指的情况下一般就是说的老火汤。
老火汤是煲制时间长、火候足、味鲜美的汤食,传统上常用瓦煲来煲,水开后放进汤料,煮沸,将火调小,慢慢煲制三五个小时而成。
广东汤的养生保健作用广东的汤文化渗透着中华民族“食医合一”的饮食理念。
中医认为汤能健脾开胃、利咽润喉、温中散寒、补益强身,因此在我国民间流传有各种各样的“食疗汤”。
而在几乎全民煲汤的广东,汤的养生保健作用则几乎被发挥到了极致,在人们的日常养生、防治疾病、病后康复以及健体、美容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东人的煲汤文化你了解多少?
![广东人的煲汤文化你了解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b8ba022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0.png)
广东人的煲汤文化你了解多少?大广东之煲汤文化广东人喝汤的历史来源已久,这与岭南水土湿热有关系。
所以广东人有无“汤”不成席一说。
无论是在家里吃饭还是还是到酒楼宴客,首先上台的必定是汤。
而且广东人认为喝汤最有营养,适合养生,所以广东人煲汤用料都精细讲究,汤的种类也会随着季节的转换而改变,而且煲汤多用砂锅,因为这样煲的汤才鲜浓、够火候,才算老火靓汤。
而喝老火汤是广东传统的的养生之道。
长年累积以来,煲汤就成了广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与广州凉茶一起成为广州饮食文化的标志。
煲汤最讲究用料与火候。
主料并不复杂,几块骨头即可。
要按照汤的凉热来配料,清补的可加入凉性材料,热补的可加入热性材料.当然还有不热不凉的,但千万不可随便搭配混用。
中药材在煲汤占据了重要位置,百合、莲子、淮山、红枣、枸杞、山药、党参等都是煲汤常备的材料,但原理同样是凉热分明要适宜。
而且不同的汤的用途各异,有些是进补的,有些是去火的,有些可以治疗头疼,有些可以预防感冒。
比如萝卜、橘子皮、生姜、香菜煲汤,可润肺,增强抵抗力,防非典。
煲汤的火候讲究“慢”,置于文火之上,长则数天,短则几个小时,不急不躁,不需要搅动,也感觉不到汤水的滚动,不知不觉中鲜美的汤便逍遥而得来。
广东人认为,汤水可以滋补五脏、营养六腑,而广东汤水亦为广东菜一大特色。
以汤水为食疗更是广东人饮食的传统,食疗汤水滋味且补益。
但不同季节应以不同汤水作调补,而不同体质的人亦应饮用不同成份汤水,才能收到食疗功效。
中医食疗概念、针对常见疾病而配备之保健汤水。
这靓汤的文化和功效确实是显而易见的。
广东喝汤烹饪七法广东人喝汤得做法也很多,常见得有以下7种不同的做法:煲汤、滚汤、炖汤、清汤(做好了把汤淋进去)、汆汤(将原料摆好,开水冲进去)、汤泡(如汤泡虾球)、烩羹(加淀粉做汤)等等。
这七种中,又以老火靓汤为最。
老火靓汤又叫明火煲汤,是用明火直接煲出来的。
老火靓汤不同于炖汤,炖汤是用蒸汽或者隔水炖的,最后呈现的效果是不同的。
关于汤的介绍
![关于汤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fcbe32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6.png)
关于汤的介绍汤,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食物,是人类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着丰富的种类和口味,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能提供多种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有益。
下面将从汤的起源、种类、制作方法以及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
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当时人们发现将食物加热后汁液流出,具有增加食物口感和提供热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将不同的食材和调料煮熟,形成了各种不同口味的汤。
汤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肉汤、菜汤、海鲜汤等。
每一种汤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肉汤是最常见的一种汤类,其主要原料是肉类,如鸡肉、牛肉、猪肉等。
制作肉汤时,一般会将肉类煮熟,并加入适量的水和香料,慢炖数小时,以使肉汤的口感更加浓郁。
肉汤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
菜汤是以蔬菜为主要原料的汤类。
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制作菜汤时可以充分释放这些营养物质。
制作菜汤时,通常会选择新鲜的蔬菜,如胡萝卜、洋葱、西红柿等,将其切块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调料,煮熟即可。
菜汤不仅口感清爽,还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促进消化和增强免疫力。
海鲜汤是以海鲜类食材为主要原料的汤类。
海鲜中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制作海鲜汤时,可以选择各种海鲜食材,如虾、螃蟹、鱼等,将其清洗干净后加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调料,煮熟即可。
海鲜汤不仅口感鲜美,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和增强记忆力。
制作汤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煮、炖、炒等。
其中,煮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即将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调料,加热煮沸后改小火慢炖。
炖则是将食材和调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慢炖数小时,以使食材中的营养物质充分释放出来。
炒则是将食材和调料放入锅中,用油炒熟,再加入适量的水煮沸,使汤的口感更加鲜美。
汤的营养价值丰富多样,不仅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还有助于调节身体的水分平衡。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膳煲汤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膳煲汤](https://img.taocdn.com/s3/m/bc8eb6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6.png)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膳煲汤药膳煲汤作为中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合了中药疗效和烹调技巧的独特美食。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至今仍然在中华美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药膳煲汤的制作旨在通过烹调特定的食材和草药,达到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药膳煲汤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以及其在中药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药膳煲汤的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华美食文化的方方面面。
它常常使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动物部位或者中草药作为主要食材,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症状来选择配料,例如补气、养血、清热、滋阴等。
常见的药膳煲汤包括鸡汤、猪骨汤、燕窝炖雪梨、冰糖炖鲤鱼等。
不同的药膳煲汤有着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功效,但它们都以清香、滋补、醇厚的口感而闻名。
药膳煲汤的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烹饪技巧和时间。
首先,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是保证汤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需要适量的水,以确保食材的营养成分能够充分释放。
然后,不同的食材需要根据其特点和功效进行合理的配搭。
例如,对于清热解毒的汤品,可以选择竹荪、金银花等清热药材。
最后,使用慢炖的方法,将食材和药材炖煮数小时,以确保营养物质的充分溶解,并达到最佳的口感。
在中药饮食文化中,药膳煲汤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养生手段。
中医学认为,药膳煲汤可以通过草药的药性发挥作用,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并改善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
例如,常饮补气养血的汤品可以帮助调理女性月经不调、贫血等问题;清热解毒的汤品可以帮助改善口腔溃疡、感冒等问题。
因此,药膳煲汤在中药养生和美食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药膳煲汤的制作和饮用方法在不同的地区和个人习惯中有所差异。
有些人喜欢用它作为一顿丰盛的晚餐,有些人则每天都饮用。
饮用药膳煲汤有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并遵循适量饮用的原则。
此外,药膳煲汤在饮食中的搭配也需要注意,不可过量食用或与某些药物相冲突。
总而言之,药膳煲汤作为中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合了中药疗效和烹调技巧的独特美食。
汤文化资料
![汤文化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c40f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9.png)
汤文化汤,作为一种传统的饮食方式,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地存在着。
汤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体现着人们对食物的烹饪智慧和对生活的理解。
汤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烹饪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明表达。
汤的起源和历史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发现把各种天然食材煮熟后混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味道更加丰富的食物,从而创造了第一碗汤。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汤文化。
从中东的羊肉汤、到东亚的清汤与酸辣汤,再到欧美的浓汤和海鲜汤,每种汤都反映出当地的食材、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
汤在文化中的地位汤在各式饮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在很多文化中,汤被视为一种对身体有益的滋补食物,被视为调理身体的灵丹妙药。
在中国,汤是家庭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对家人的关怀和爱意。
在西方国家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汤,如法国的浓汤、意大利的意面汤等,不仅具有美食价值,还代表着当地的烹饪传统和饮食文化。
汤文化的价值汤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汤文化不仅代表着对美食的追求,更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通过熬制汤料、食用汤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地域和情感,体会到人与食物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汤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对美食的传承,更是对家庭、社群和文明的传承,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汤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汤作为一种传统饮食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人对汤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味的多样性,更加注重健康、营养和可持续性。
因此,未来的汤文化可能会更加注重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技艺和文化的传承,以满足人们对美食和生活的更高需求。
总的来说,汤文化作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传统文化,不仅代表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更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通过研究、传承和创新汤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文明历程、饮食习俗和文化传统,让汤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熠熠生辉。
洛阳汤文化
![洛阳汤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62298bafd0a79563c1e72e7.png)
洛阳人痴情的汤洛阳的汤种类繁多,有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羊杂汤、胡辣汤 \丸子汤、不翻汤等八大类,大小汤馆上千家,大都生意火爆,有着自己忠实的食客。
早上: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羊杂汤、胡辣汤. 晚上:丸子汤、不翻汤.洛阳人爱喝汤,洛阳人喝汤,从不计较环境,开着宝马、奔驰到汤馆去,遇上人多,连个小板凳都轮不上,也不过是端一碗汤蹲在马路边上喝。
汤要自己去端的,碗就放在地上,或者找来两个凳子,一个当凳子,一个当桌子,一手掰了馍往里头泡,服务员只有一两个,不能为某人提供单独服务。
但喝汤,要的就是那一口享受,其余都无关紧要了,优雅的环境、周到的服务和华丽的餐具,都是陪嫁,碗中才是一心想得的玉人。
因此,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孙公子,一律蹲在街边儿上喝得如痴如醉,正所谓“早晨一碗汤,神仙都不当。
”而旧时,洛阳的汤和洛阳水席一样是穷苦百姓的专用。
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羊杂汤,始于洛阳东关回回,当时,城里穷苦百姓早早出门找营生,都顺便拿点干馍。
农民天刚亮就进城买东西,送粮食、蔬菜,卖烧柴、女红(手工艺品),进城拉尿、担碱土,大多都带点杂面馍,到城里饭铺要碗热汤泡泡吃。
就这样饭铺面向穷苦百姓开始经营起牛肉汤,其味道好,汤子鲜,花钱少,吃的饱,很受穷苦百姓欢迎。
慢慢又有了驴肉汤、羊肉汤、羊杂汤。
洛阳东关大石桥马名顺即麻子顺和马长发家牛肉汤,因用全牛下锅,汤肥肉瘦,原汁原味,吃客还可挑选牛肉,每天门庭若市。
马长士家的小碗汤也批顾客盈门。
城中吴家街吴家全牛汤铺也十分红火,主要面对城中作苦力的人。
城中早上豆腐汤有几十家,主要面对城中做小生意、作伙计、市民盛汤回家吃。
老集于家,东大街正华门王才家豆腐汤最有名气。
晚上丸子汤、不翻汤,汤酸辣清淡,健脾开胃,余味悠长,是洛阳本地人吃夜宵的首选,老城吉氏胡同孙家、南关刘家有名牛肉汤:做工考究,配料奇特,决非一般肉汤可比。
煮汤前,须将买来的牛骨头放进清水中泡上一天一夜,且要不断更换泡骨头的水,直到泡骨头的水完全清澈见底,方可将骨头下锅煮之,如此煮出来的汤,洁白如奶。
补气血的五种传统煮汤食谱
![补气血的五种传统煮汤食谱](https://img.taocdn.com/s3/m/9725c6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3.png)
补气血的五种传统煮汤食谱煮汤是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中最为常见的烹饪方法之一,汤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补给。
尤其是那些富含气血的材料,经过炖煮之后,更能够起到补益脾胃、滋养气血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五种传统煮汤食谱,帮助您补充气血,保持身体的健康。
一、阿胶煮汤阿胶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料,具有滋补气血、补肾养血的功效。
制作阿胶煮汤的材料包括阿胶、糯米、红枣、枸杞等。
首先,将糯米洗净煮熟,然后加入适量的阿胶、红枣和枸杞,再煮15-20分钟。
这道汤品具有滋补气血、润肺止咳的作用,特别适合贫血、乏力的人群食用。
二、当归煮汤当归是传统中药中的一味重要药材,以其具有益气血、调经养颜的功效而深受推崇。
制作当归煮汤的材料包括当归、红枣、枸杞和鸡肉。
先将鸡肉焯水去腥,然后将当归、红枣和枸杞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慢火煮1-2小时。
这道汤品能够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经痛等问题,同时也适合需要补气血的男性食用。
三、黄芪煮汤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拥有益气健脾、补充气血的作用。
制作黄芪煮汤的材料包括黄芪、枸杞、红枣和瘦肉。
将黄芪、枸杞、红枣和瘦肉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慢火煮1-2小时。
这道汤品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改善抵抗力较弱的人群的体质。
四、龙眼煮汤龙眼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在中药中有着滋补益气、补血安神的作用,尤其适合妇女食用。
制作龙眼煮汤的材料包括龙眼肉、红枣和糯米。
将糯米煮熟后,加入适量的龙眼肉和红枣,继续煮15-20分钟。
这道汤品有助于改善失眠、贫血等问题,使人体气血得到有效的补充。
五、四物汤四物汤是一款常见的中式补气血汤品,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构成。
将四味中药材均匀地放入煲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慢炖2-3小时。
四物汤具有补益气血、调经养颜的功效,常被用于调理女性体质虚弱、月经不调等问题。
总结:以上五种传统煮汤食谱分别利用了阿胶、当归、黄芪、龙眼和四物等材料的滋补气血功效,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晏子确立了汤文化的理念
![晏子确立了汤文化的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48469f59ad02de80d4d84010.png)
晏子确立了汤文化的理念[摘要]思想家、政治家晏子由羹的调制推而广之用来说明君臣之间的协调,比喻社会的和谐;进而推广到天人合一、阴阳燮理,汤的烹制遂成为中国古代哲理的最好比喻物。
因此,汤便有了“和”这一理念,这一理念也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晏子;羹;汤文化;和我国的汤文化源远流长,独成体系。
其所以独成体系,源远流长,就因为汤文化的理念与中华文化的理念一脉相承,或者说汤文化的理念深得中国文化的真谛。
汤文化的理念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和。
而“和”这一概念就来自于《晏子春秋》。
晏子对中国汤文化的贡献巨大,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
和是调和,和谐。
汤是液体的菜肴。
汤是菜肴,不过是液体的罢了。
汤的烹制需要原料,第一是水,水自天上而来;其次是肉与菜肴,肉与菜肴为大地所生,汤的产品自然成为天地的精华所造。
汤的烹制过程需要调和五味,思想家、政治家晏子由调和五味推而广之用来说明君臣之间的协调,比喻社会的和谐;进而推广到天人合一、阴阳燮理,汤的烹制成为中国古代哲理的最好比喻物。
因此,汤便有了文化的意义,便有了汤文化。
汤文化因为有了“和”这一理念因此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汤文化又通过“和”这一理念与中国文化的精髓相通,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
羹与晏子根据《说文解字》的定义,“羹,五味盉羹也。
”羹就是用鼎这一神奇的宝器烹制的菜肴。
清代段玉裁为《说文解字》“羹”字作注:“《内则》注曰:‘凡羹齐宜五味之和,米屑之糁。
’晏子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
’凡鱼肉,必用菜,菜谓之芼。
《仪礼》:‘铏芼牛霍羊苦豕薇。
’芼及醯醢盐梅,是之谓五味之和也。
”段注所引《内则》的意思是说,羹在制作时,加五种味道的调料,以米屑粉和之,不須加蓼(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中,其味辛香,别名水蓼)。
段玉裁注中所引用的晏子的话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
浅谈历史悠久的汤文化
![浅谈历史悠久的汤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b32c74c1ed9ad51f01df22a.png)
浅谈历史悠久的汤文化人类食事活动有几炊重大的变革,其中一次就是利用火,变生食为熟食。
由茹毛饮血到炮生为熟,不仅使原始人享受到熟食的美味,更重要的是获得更多、更高级的营养成分,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从而使人类从一般动物中区别开来,成为万物之灵。
由食物加工而成的熟食制品种类繁多,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要数汤类食品。
法国著名厨师路易斯·古伊说的一句话:“汤是餐桌上的第一佳肴”。
可能是他的偏爱,但汤确有这么一种魔力,无论一顿饭多么丰盛,人们还是把许多赞美之辞加到汤上。
汤,是人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最富营养、最易消化的品种之一。
一般是指以水为传热介质,对各种烹饪原料经过煮、熬、炖、氽、蒸等加工工艺烹调而成的汗多的、有滋有味的饮品。
不仅味道鲜美可口,且营养成分多半已溶于水中,极易吸收。
汤在烹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唱戏的腔,厨师的汤”正说明了这一点。
既然汤具有这些特殊、特别的作用与好处。
在此,我将从汤的发展历史、汤的分类与作用、汤的烹制、汤的养生、保健作用、各国的名汤、实例分析等方面来对汤作个系统、详细的介绍,来使更多的人来了解它,使用它。
一、源渊流长的“汤文化”。
烹饪属于文化范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贵遗产。
作为这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汤,和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汤”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喝汤时要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呷汤时则发出“丝丝”的声音,“丝丝”的声音和“soup”这个词的发音很相似。
另一种说法是“soup”这个词可能起源于德文“sop”,即一种浇有肉汤或浓汤的面包。
在英语中,“晚餐”这个词来自“辍饮”,意思是请坐下喝一碗汤。
在美国,喊一声“汤来了”,表示家人可坐下来用餐了。
汤的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知道食用菜汤了。
据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文物表明:约在公元前8000年到7000年间,近东地区的人就已学会了“煮汤”。
由于当时陶器还没有产生,人们煮食物进,在地上挖一个坑,铺上兽皮,使之凹下一个坑,放入水和要煮的食物,然后在坑的附近燃起柴火,交二块块石头烧烫了投入坑内,至水煮开食物煮烂成汤喝。
饮食汤文化
![饮食汤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3c90504763231126edb1116.png)
提要:饮食包涵很多方面,“吃肉不如喝汤”的观点早已在每个人心里根深蒂固。
中国饮食几千年,汤早已成为饮食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汤的文化悠久,汤文化的发展也间接说明了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的那种不泄气的精神。
反映了人类的社会文化,也说明了人类的发展和强大的力量。
关键字:近东地区: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近东是指离欧洲较近的国家和地区。
佐餐汤:佐食类汤。
文火:指小火。
武火:指大火。
正文:饮食汤文化“汤”的来历"汤"(Soup)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喝汤时要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吸汤时则发出"丝丝"的声音,"丝丝"的声音和"Soup"这个词的发音很相似。
另一种说法是"Soup"这个词可能起源于德文"Sop",即一种浇有肉汤或浓汤的面包。
在英语中,“晚餐”(Supper)这个词来自“辍饮”(Sup),意思是请坐下喝一碗汤。
在美国,喊一声“汤来啦”(Soupis coming),表示家人或客人可坐下来用餐了。
“soup”这名词以前曾意味着“面包”,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非玩笑。
在中古世纪,有种面包硬得足以取代盘,喝剩一些想休息片刻,盘子却被收走的情形时有发生。
当时,这种面包便称为“soup”。
后来,面包和汤的关系逐渐变得模糊,从十四世纪开始,就改称汤为“soup”了。
换句话说,汤已经转变为“soup”的主角。
在今日,我们常把切成片的油炸碎面包或硬饼干放到汤中一起食用,这即象征着昔日“soup”的原义。
和汤一起端出的若是油炸碎面包,可以直接加进汤中食用;假如是硬饼干或铅笔状面包,则需用手撕碎,再放入汤中。
另外,要注意的是喝完汤后汤匙的摆法。
一般来说,喝完汤以后,汤匙可以朝上摆入汤盘中,柄横放或斜放均可。
其实,汤喝到一半想休息时,摆法也是一样。
粤菜炖汤文化介绍
![粤菜炖汤文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1059c0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6.png)
粤菜炖汤文化介绍
粤菜是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之一,以广东省为代表。
粤菜以其鲜美、咸鲜平衡的口味和高雅的炖汤文化而著称。
粤菜炖汤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古代宫廷,后来逐渐发展成民间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粤菜炖汤的制作注重原料的选用和烹调技巧,以保持原汁原味与营养的完整性。
炖汤在粤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同时也有调养身体和滋补的功效。
粤菜炖汤广泛使用各类食材,如鸡、猪骨、海鲜、草药等,以慢火炖煮数小时,使汤汁浓郁醇香。
在制作过程中,粤菜炖汤注重火候掌握和烹调时间,追求口感的细腻与食材的最佳状况。
炖汤的料理技巧和经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在传统的家庭中,常常由长辈教授给年轻一代。
粤菜炖汤文化带有家庭温暖的特色,多数在家庭聚会或节庆活动中炖制,人们相聚在一起,品尝浓香四溢的汤品,共同享受亲情和团圆的时刻。
关于汤的介绍
![关于汤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dd3a4e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4.png)
关于汤的介绍汤,作为一道美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种类,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汤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关于汤的介绍为标题,为大家详细介绍汤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方法。
一、汤的起源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最早的汤制作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将食材放入锅中加热,以获得更多的营养和味道。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汤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烹饪方式,并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和发展。
二、汤的种类汤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食材、制作方法和口味来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汤的种类:1.清汤:清汤是一种以清澈为特点的汤,通常是用肉类、骨头或蔬菜熬制而成。
它的口感清淡,清汤可以作为其他菜肴的基础汤底,也可以单独食用。
2.浓汤:与清汤相反,浓汤具有浓郁的口感和味道。
浓汤通常使用奶油、乳酪、淀粉等材料制作,如奶油蘑菇汤、番茄浓汤等。
3.肉汤:肉汤是用肉类熬制而成的汤,如牛肉汤、鸡肉汤等。
肉汤通常口感鲜美,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物质。
4.蔬菜汤:蔬菜汤是以蔬菜为主要原料的汤,如西红柿汤、南瓜汤等。
蔬菜汤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对健康有益。
5.海鲜汤:海鲜汤是以海鲜为主要食材的汤,如海鲜浓汤、海鲜杂烩汤等。
海鲜汤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尤其受到海鲜爱好者的喜爱。
6.酸汤:酸汤是以酸味为主要特点的汤,如酸辣汤、酸菜鱼汤等。
酸汤口感酸爽,常用于开胃和消食。
三、汤的制作方法制作汤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制作方法:1.煮汤:将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慢慢煮沸,然后转小火炖煮一段时间,使食材的味道和营养充分释放到汤中。
2.炖汤:将食材和水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的调味料,然后慢慢炖煮数小时,使汤的口感更鲜美。
3.烩汤:将食材煮熟后,加入适量的汤底和调味料,再煮一段时间,使汤的味道更浓郁。
4.炒汤:将食材和调味料一起炒熟,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煮沸一段时间,使汤的味道更加浓郁。
无论是哪种制作方法,都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掌握,以保证汤的口感和味道。
中国饮食文化之美味汤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之美味汤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5adb35b27284b73f24250ae.png)
中国饮食文化之美味汤文化汤,是人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最富营养、最易消化的品种之一。
一般是指以水为传热介质,对各种烹饪原料经过煮、熬、炖、氽、蒸等加工工艺烹调而成的有滋有味的饮品。
不仅味道鲜美可口,且营养成分多半已溶于水中,极易吸收。
“汤文化”源渊流长汤的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知道食用菜汤了。
据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文物表明:约在公元前8000年到7000年间,近东地区的人就已学会了“煮汤”。
由于当时陶器还没有产生,人们煮食物时,需在地上挖一个坑,铺上兽皮,使之凹下一个坑,放入水和要煮的食物,然后在坑的附近燃起柴火,将两块石头烧烫了投入坑内,至水煮开食物煮烂成汤喝。
同时,国外历史学家在考古研究中发现,人类曾制作了一种蔬菜庇肉浓汤,装在皮水袋中,喝前投入烫石子加热。
这种奇特的喝法在美州印第安人中也曾长期存在过。
据记载,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每个参赛者都带着一头山羊或小牛到宙斯神庙中去,先放在宙斯祭坛上祭告一番,然后按照传统的仪式宰杀,并放在一口大锅中煮。
煮熟的肉与非参赛者一起分而食之,这表明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知道在煮熟食物中,汤的营养最为丰富的道理。
一锅好汤关键在于如何吊汤制汤在饮食行业里又称吊汤或汤锅。
吊汤技术是我国烹调技术的一朵瑰丽之花,也是每个厨师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
鲜汤,特别是高级鲜汤,对菜肴的质量影响很大。
所谓鲜汤,是用新鲜味美、营养丰富的动物性原料,加入煮熬,取其精华而形成的香浓味鲜的汤汁。
但要制好汤还需掌握吊汤的一般程序:清汤过滤后,放入锅内;另用鸡肉剁成茸泥,适当加入葱末、姜末、料酒和少许清水拌匀,渗出血水后,倒入清汤内;锅架火上,用旺火加热,边加热,边用手勺推动搅转,待汤将沸时,立即转用小火,继续熬制。
这样,汤内的细微渣滓就被鸡茸吸附,粘结一起,浮出汤面;离火后,用勺撇净,晾凉,即成为清澈如水、鲜味异常、营养丰富的汤。
冬至中国人喜欢喝汤的传统
![冬至中国人喜欢喝汤的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9e4fb9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a.png)
冬至中国人喜欢喝汤的传统在中国,冬至是一年中的重要节气,其到来标志着寒冷的冬天正式开始。
而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中国人有一项独特的传统:喝汤。
汤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冬天,人们更加喜欢以汤为食。
本文将探讨冬至中国人喜欢喝汤的传统,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冬至喝汤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的冬至节庆祝活动中,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家宴,而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一道热汤。
这道热汤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寓意着家庭的和睦团结。
同时,汤也被视为吉祥之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喝汤被认为可以带来好运和吉祥。
其次,喝汤是中国人保持健康及传统饮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认为汤能够温补身体,增强免疫力。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喝汤可以有效地驱寒保暖,并且帮助身体产生热量。
此外,中国人相信将不同的食材煮成汤后,可以提取出更多的营养成分。
他们相信汤的烹饪过程能够将食材中的营养完全释放出来,使得汤更加浓郁美味。
再次,喝汤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一环。
根据中医理论,汤可以通过煮熬的过程释放出草药或食材的药性,并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因此,在冬至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人们会选择一些有益身体的草药或食材熬制成汤,以达到滋补身体的目的。
这也是中国人喝汤的传统之一。
另外,汤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在中国民间,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汤食配方和烹饪方式。
这些汤食代表着不同地域的特色和风味,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而冬至这个特殊的时刻,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一份热气腾腾的汤,不仅可以享受美食,更加拉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种汤的文化也成为中国人团聚和传承传统的一种方式。
总之,冬至中国人喜欢喝汤的传统源远流长,并且与中国饮食文化、保健习惯、传统医学以及家庭团聚等方面息息相关。
喝汤不仅满足中国人的味蕾,更承载着他们对健康、吉祥和家庭和睦的寄托。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一传统都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爱和传承。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夏邑名吃sa汤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夏邑名吃sa汤](https://img.taocdn.com/s3/m/eee0b57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f.png)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夏邑名吃sa汤每天早晨,在夏邑县城任家、苏家包子店,都有数百名当地和操着外地口音的食客排队就餐,人群中有半数以上是慕名sa汤而来。
sa 汤是豫东独有的一种风味饮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这一点可以从民间的口传和《程氏族谱》中得到证实。
据《程氏族谱》记载:明清年间,豫东地区黄河肆虐,流寇猖獗,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大旱之年,有一位大善人叫程景运,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的第二十三代孙,家境殷实。
他将自家粮仓所存粮食拿出来施粥,眼看粮食即将告磬,他便令家人杀了家中所有的牛、羊、鸡,整个放入大锅,加入滋补调料煮汤。
熬了整整一夜,直到骨酥、汤浓,肉熬成丝状,用面粉匀芡后,让饥民食用。
灾荒过去,凡在程家饮过此汤者,无不回味,莫不称道。
于是有人便仿效程家做汤的方法熬制肉羹,久而久之,在夏邑、永城交界处,有人熬制此汤,配以地方小吃水煎包、肉合子、糖糕等一起摆摊叫卖,但此汤一直没人叫出名字。
有人问这是啥汤时,摊主会幽默地用方言说:“你说是啥(撒)汤就是啥(撒)汤”。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夏邑,一个地方官将此汤献给乾隆品尝,乾隆食后,称味道甚美,便问:“这是啥汤?”大小官员不知如何回答。
献汤的地方官机灵,顺口用地方方言回道:“还是皇上说的对,这就叫啥(撒)汤。
”乾隆皇帝又问:“是哪一个字?”县令便接口回答道:“请皇上赐名。
”乾隆沉吟半响,没有说话,尚书李奕畴道:“不如以啥(撒)字之音称之,其字左边用月令之月,右上为天,下为韭菜的韭字吧。
”乾降帝不解地问:“何以用此字?”李尚书答道:“此汤为秋冬进补的佳品,故取腊月的'月’,今有幸蒙天子品尝,其味鲜如新韭,不如就以'sa’字命名此汤。
”从此,这种为赈济灾民而特制的汤便有了正式的名字——sa汤。
此外,熬汤的器具也是特制的,用一接有木口的大铁锅,置于大灶台上,下面火塘内放置木柴点火熬汤,因锅口用木质极易损坏,现多在铁锅上接金属锅口。
适合中秋节的汤
![适合中秋节的汤](https://img.taocdn.com/s3/m/7250f7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d.png)
适合中秋节的汤1. 中秋节的传统饮食文化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个日子里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并享用丰盛的美食。
在中秋节的饮食文化中,汤是一道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汤作为一种温暖身心的食物,不仅具有滋补营养的功效,还能增添节日的气氛。
2. 中秋节的汤文化2.1 与月亮相关的汤在中秋节这个与月亮紧密相关的节日里,人们常常会选择与月亮相关的食材制作汤品。
比如,用鲜美的蟹肉制作的蟹黄豆腐汤,形状酷似圆月,寓意团圆美满;用鲜嫩的鱼肉熬制的鱼汤,象征着年年有余,寓意好运连连。
2.2 温补的汤品中秋节正值秋季,人们常常要应对凉爽的天气。
因此,在中秋节的汤菜中,温补的汤品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炖鸡汤、猪骨汤等,这些汤品选用的是鸡肉、猪骨等温补食材,煲制出来的汤汁醇厚,可以暖胃暖身,增强人体抵抗力。
2.3 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汤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与之相关的汤品也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元素。
比如,八宝汤就是一种与传统习俗紧密相连的汤品。
八宝汤选用了红枣、莲子、花生等多种食材熬制而成,每一种食材都象征着吉祥和幸福,喝下一碗八宝汤,寓意着一年好运连连。
3. 适合中秋节的汤谱推荐3.1 蟹黄豆腐汤食材:•鲜蟹黄:100克•嫩豆腐:200克•花菇:50克•鲜鸡汤:500毫升•料酒: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制作方法:1.将鲜蟹黄和嫩豆腐切成小块备用。
2.将花菇泡发后切片。
3.开火烧开锅中的鲜鸡汤,加入适量的料酒和盐。
4.待汤煮沸后,将鲜蟹黄、嫩豆腐和花菇放入锅中,继续煮5分钟。
5.最后,加入适量的鸡精调味,即可食用。
3.2 鱼汤食材:•新鲜鱼肉:500克•姜片:适量•料酒: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绿色蔬菜(如西洋菜、菠菜等):适量制作方法:1.将鱼肉洗净后切片备用。
2.姜片切碎备用。
3.开火烧开锅中的适量水,加入姜片和料酒。
4.待水煮沸后,将鱼肉放入锅中,煮3分钟。
5.加入适量盐和鸡精调味。
6.最后,加入绿色蔬菜煮熟即可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喝汤时背脊要挺直,脸不可朝下。 • 喝汤时需由内往外舀,右手拿汤匙,左手 按住盘缘是最基本的姿势
• 汤匙不要舀满 • 尤其是第一匙,千万不可太满,因为,这 一匙负有确认汤热度的任务。而且汤匙舀 得太满,多不易凉,分两口吃又违反礼节, 假如一口吞下因太烫而吐出时,可就当众 出丑了。纵使汤的温度适中,舀的时候还 是以不超过汤匙八分满为原则,不然也很 容易滴落桌面。
•
至于国内近年来喝得比较多的速溶汤, 专家说,它们几年前在欧洲比较流行,但 由于其种类单调、营养成分含量也不高, 现在已经有点过时了。
•
近年来欧洲流行的冷汤,它属于浓汤 的一种,最有名的是一种叫GAZPACHO的 西班牙冷汤,主要材料有大蒜、洋葱、番 茄、面包、盐、橄榄油等,制作时把它们 用榨汁机打碎,加上奶油或鲜奶熬成,然 后放入冰箱。天热时欧洲人尤其喜欢喝冷 汤,因为它可驱走暑气。此外,还有水果 汤,多见于欧洲北部与中部,做法与冷汤 相似,只是将原料换成了各种水果,一般 还要加些酒调味。
饮汤误区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 越喝越胖”。饭前先喝几口汤,有利于食物稀释 和搅拌,促进消化吸收。最重要的是,饭前喝汤 可使胃里的食物充分贴近胃壁,增强饱腹感,降 低食欲。餐后再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 胖。
饮汤礼仪
饮汤时的礼仪其实是一门学 问,细微之处体现人的内涵现将, 注意事项简单说明如下;
•
•
• •
先说北方人,如东北三省、北京人等,皆喜欢先吃饭后喝汤。他们以为,先 用饭菜把肚子塞饱,然后再喝汤,溜溜嘴、清清胃也。特别是有客人来访共 餐,尤为如此。如果让客人先喝汤,水分把肚子填饱了,这就有点不想让朋 友吃饭吃菜的意味,纯属不礼貌之举。从这一点,便可折射出“北国哥儿们” 的豪爽与好客之气。 其次讲广东人,包括香港人在内。众所周知,粤菜在海内外享有盛名,早 在南宋就有人论道:“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讲及汤水,广东人尤为 讲究,他们世代相傅,一般家庭主妇都懂得煮一锅汤,为家人佐膳。而汤料 亦是五花八门,飞禽走兽皆可入之,若加点药材同煮,另有一番滋味,营养 连城。 广东人称之为“饮汤”,他们绝大多数习惯饭前喝汤,谓清肠开胃也,如 同西方人的鸡尾酒,饭前一碗汤食欲大开也,故有“进食先饮汤”之说。从 中不难窥见,广东人是很注重吃的科学性的,食在广州名不虚傅矣。 再说吴语方言人,即江苏省、浙江省及上海市等地域,尤以“阿拉上海人” 为典型代表。该区域的人亦有喝汤之习,惟用料不太讲究,有时用两个鸡蛋、 外加榨菜丝即可成一汤,且煮汤时间极短,有即煮即食之效。他们是边吃饭 菜边喝汤的,
大酱汤是韩国特色料理。酱是韩国人最爱的调味料,大 酱可用来做大酱汤。大酱的脂肪含量少,热量低,用来做大 酱汤多食易有饱腹感
食材准备 酱油、白糖各1勺;切好的葱2小勺;切好的蒜1小勺;芝麻油、盐各1小 韩国大酱汤 勺;楜椒少量 大酱1大勺;辣椒酱1/2小勺;辣椒粉1/2小勺;牛肉100g 南瓜1/4个 贝壳4-6个 豆腐半块 洋葱1/2个 蘑菇适量 食用油少量 制作步骤 1、先把贝壳泡在盐水里后放在暗处3--4小时,使贝壳吐出烂泥,然后再洗干 净。 2、在锅里倒买倒4杯水和洗干净的贝壳煮。贝壳打开之后,把贝壳和汤分开。 3、牛肉切得很细,然后放适当的肉酱后搅拌。 4、豆腐切成0.3cm的厚度,3--4cm的大小,南瓜切成0.3cm的厚度后,切成4 半 5、辣椒和大葱要大片的切,而且辣椒要去掉辣椒籽。 6、先炒牛肉,等牛肉的颜色变白的时候,放贝壳汤水。 7、汤开始沸腾的时候,放汤料和蘑菇。这时出来的泡沫要去掉。 8、再放贝壳、豆腐、南瓜、洋葱、大葱,最后放辣椒。
• 汤馆
1) 晚清镇江西门大街百业所聚,市景繁 华 ,其中有以经营当地老鸭汤粉丝和鸭血 粉丝闻名江浙的饭馆——藤梅居也在西门 大街。老板即是“鸭鲜知”创立者,镇江 人梅茗 。
2)民间瓦罐煨汤馆
五、饮汤习俗与礼仪
饮汤习俗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所谓饮食文化,饮 在前而食在后。我国五千年历史,食文化仅仅一千多 年,而汤文化却长达三千年之久。 中国各省各地均有喝汤之习,但喝的“程序”各 有不同。这里所指的“程序”,乃以吃米饭作为参照 物,即在饭前喝汤,还是在饭后喝汤,抑或边吃饭边 喝汤.
日本味噌(cēng)汤
原料:赤味噌、花甲100克,葱花少许,菠菜和豆 腐粒适量。
做法:烧滚请二番昆布汁汤底,加入“赤味噌” 以及预先准备好的花甲、菠菜、海草、豆腐粒, 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 日本味噌汤是和韩国大酱汤齐名的经典料理, 是日本料理必不可少的佐餐汤类,味道浓郁 鲜美。日本味噌汤属于日本料理,主要原料 是菠菜。味噌就是黄豆做出的酱,做出来的 汤都是奶白偏黄色的。 味道比较浓郁,也很 鲜。一般可以跟海鲜一起煮汤,味道非常鲜 美。
• 无论多烫都不可用口吹凉 • 用口把汤吹凉是最不雅的行为, 绝对禁止。我们可用汤匙舀起 一些,待稍凉时再喝,就和避 免这现象发生了。
• 汤剩下不多时可将盘子往外斜着舀 • 汤喝得只剩一些时,左手可以拿住盘子往 外倾斜,再以汤匙舀起来喝。不过,不能 全部喝完。因为想要喝完,一定会发出汤 匙摩擦盘子的声音。当然,把盘子整个拿 起来,将汤倒入嘴里的作法更是要不得。
•
喝汤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表明,欧 洲最先喝汤的国家是古希腊。在当时的奥林匹克 运动会上,人们将宰杀的牲口放在一口大锅中煮, 煮熟的肉大家分享,汤却留下来给运动员喝,以 增强体力。后来,各种各样的肉汤、蔬菜汤开始 流行。1886年,瑞士人发明了方便汤,到了20世 纪,这种汤风行一时。不过,专家指出,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消费者将越来越远 离罐头汤等传统方便汤,转而青睐冷冻汤等新式 方便汤以及冷汤。
• 浓汤、清汤做法不同 • 喝汤研究所的汤料专家介绍,西餐中的汤一 般分为牛汤、鸡汤、鱼汤三大类,它们的做法都 是将含丰富蛋白质和胶质的动物原料放入锅中加 水熬煮,使原料的营养成分充分溶于水中。具体 来讲,它们又分为清汤和浓汤。清汤中不用加入 奶油等稠化剂,烹煮后汤汁较稀,味道也比较清 淡,如蛤蜊蘑菇鱼清汤等;浓汤中则加了鲜奶或 奶油,味道比较浓稠,如芦笋奶油汤等。
三、国外饮汤大观
汤(Soup)
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 法是喝汤时要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呷汤时则发出"丝丝"的声音,"丝丝" 的声音和“Soup”这个词的发音很 相似。另一种说法是“Soup”这个 词可能起源于德文“Soup”,即一 种浇有肉汤或浓汤的面包
•
汤似乎已成各国饮食文化 的一个典型代表。难怪法国人 说:“餐桌上是离不开汤的, 菜肴再多,没有汤犹如餐桌上 没有女主人。”在品尝这些口 味各异的汤食时,也可领略其 特有的奇趣。
冷冻汤
罐头汤
脱水汤
• 风味奇趣的各国名汤。 • 汤一般是热吃的,但有极少数地区的人喜欢喝冷汤,如西 班牙。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别喜爱的汤。世界上共有一千多种 味道鲜美的汤,一些国家较有名的汤有:俄罗斯的罗宋汤;意 大利有用青豆、通心粉作为佐料煮成的浓肉汁菜汤;西班牙有 子鸡豆芽汤;德国有加鱼、肉蛋、蔬菜煮成的啤酒羹和酒糟鱼 汤;英国和印度有咖喱汤;希腊有柠檬蛋卷汤;朝鲜的蛇羹汤; 日本的索米汤;法国人引以为荣的是洋葱汤;此外,奶油蛤蜊 汤也是法国的名汤之一。美国每年要喝掉300多亿碗汤,在世 界上可算是首屈一指,而其中鸡面汤又是美国人最喜爱的罐头 汤。19世纪末,美国化学家约翰· 多兰斯为约瑟夫· 坎贝尔罐头 公司制造的罐头汤里加入水,加热后即可食用。据调查,美国 在1995年共售出近40亿个汤罐头。汤似乎已成各国饮食文化的 一个典型代表。
• 欧洲人爱喝汤,几乎远近闻名。在当地人 看来,汤的营养价值要比饭菜高得多,因 此,他们把喝汤看作给自己买了份“廉价 的健康保险单”。据欧洲消费者协会统计, 全欧洲汤的消费额正以每年25%的速度递 增。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除了 传统正餐中的汤外,各种各样的方便汤也 大行其道。
水果玉米冷汤
四、汤具与汤馆
• 汤具
1)汤锅
①高压锅
②电饭煲 ③电磁炉不锈钢汤煲 ④紫砂锅 ⑤瓦罐
3)汤碗 ①汤杯 ②汤碗、盘碗 ③汤盘 ④特制汤皿
2)汤勺
“镇江梅翁善饮食,紫砂万两煮银丝。玉带千条绕翠落,汤白中秋 月见媸。布衣书生饕餮客,浮生为食不为诗。欲赞茗翁神仙手, 春江水暖鸭鲜知。”
——源自《申报》首任主编蒋芷湘
印度咖喱绿豆汤
营养分析 绿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B1、B2,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适当摄入绿豆,可以清凉解毒,除烦 热。
俄罗斯俄式杂菜汤
• 评价说明:对俄式杂菜汤的评价概为四字:薄、爽、 滑、软。这一款汤以菜为主,腌肉完全不似烤肉那 般浓烈,只是轻轻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幽香,相比之 下倒是那各类时蔬争奇斗艳般地迸发出浓郁的菜香。 荤素全生,肉鲜菜香,平静中有返朴归真般的感受。 营养分析:菜汤中的纤维质可以稳定血液中的脂类 及胆固醇的比例,如果你正在节食减肥,那么喝菜 汤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它可以使你减重,又不至于 挨饿,真是多喝两碗都不怕。
•
在欧洲,喝的较多的方便汤是脱水汤、罐头 汤和冷冻汤。脱水汤的主要原料为脱水蔬菜, 以番茄和洋葱汤最为畅销;罐头汤中牛肉汤比 较有名;冷冻汤一般是将汤料速冻起来,加热 一下就可食用。 此外,欧洲人在喝汤时,常喜欢在汤中放一 些小食品,常见的有烤面包丁、菜丝、奶酪、 西芹、咸猪肉片等。
• 专家建议少喝方便汤 • 在各种汤中,哪些营养最丰富呢?专家指出,从总体 营养价值上看,方便汤比手工制作的鲜汤稍逊一筹。尤其 是罐头汤,虽然脂肪含量较低,钠含量却普遍偏高,常吃 会导致血压升高,并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速溶汤 虽然方便快捷,但最近有研究表明,其中的反式脂肪酸不 仅影响人体免疫系统,还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 “冷汤、冷冻汤、脱水蔬菜汤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做 起来也方便,平时可以多喝一点。”另外,有人担心脱水 蔬菜汤中含有防腐剂,专家指出,它是将蔬菜真空冷冻干 燥制成的,不含防腐剂,密封后能长久保存,可以放心食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