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
百句国学经典名言翻译
![百句国学经典名言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d9a5d5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9.png)
百句国学经典名言翻译百句国学经典名言翻译“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我们要继承传统,回顾历史国学,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百句国学经典名言翻译,供大家参考。
百句国学经典名言翻译:1、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 (《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做一项事情,你要探求,便能得到;放弃,便会失掉。
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是在我本身之内(即强调发挥善性,注重修养)。
”2、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
我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不懈地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接的了。
”3、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 (《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
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是最无耻的。
”4、(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泽加于百姓;不得意时,修养个人品德,以此向世人表现。
穷困时自己修养成高贵品质,得意时便把一些善事给予天下之人。
”5、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 (《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语赶不上仁德的音乐入人心之深,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
良好的政治,百姓怕它;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
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6、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 (《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不干我所不干的事,不要我所不要之物。
这样就行了。
”7、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ebd442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2.png)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三字经》、《论语》、《⽼⼦》这些国学经典你读了吗?下⽂是yjbys店铺为⼤家分享详细的初中必考100句国学经典名句,背下来,定让你受益匪浅! 《论语》 0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译⽂】孔⼦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来,不也很快乐吗?⼈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吗?” 02、⼦⽈:“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译⽂】孔⼦说:“君⼦饮⾷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那⾥去匡正⾃⼰,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 03、有⼦⽈:“礼之⽤,和为贵。
” 【译⽂】有⼦说:“礼的应⽤,以和谐最为重要。
” 04、⼦⽈:“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论语》 【译⽂】孔⼦说:“不怕别⼈不了解我,就怕⾃⼰不了解别⼈。
” 05、⼦⽈:“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矩。
”《论语》 【译⽂】孔⼦说:“我⼗五岁⽴志学习,三⼗岁⽴⾜于社会,四⼗把握了知识⽽不致疑惑,五⼗岁了解并顺应了⾃然规律,六⼗岁听到别⼈说话就能明辨是⾮真假,七⼗岁可以随⼼所欲,⼜不超出规矩。
” 06、⼦⽈:“君⼦周⽽不⽐,⼩⼈⽐⽽不周。
”《论语》 【译⽂】孔⼦说:“君⼦普遍地团结⼈⽽不相互勾结;⼩⼈相互勾结⽽不能普遍地团结⼈。
” 07、⼦⽈:“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论语》 【译⽂】孔⼦说:“只读书⽽不深⼊思索就会茫然⽆所知;只是空想⽽不读书就会产⽣疑惑。
” 0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论语》 【译⽂】孔⼦说:“看见贤德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就要反省⾃⼰。
” 09、⼦贡⽈:“君⼦之过也,如⽇⽉之⾷焉:过也,⼈皆见之;更也,⼈皆仰之。
”《论语》 【译⽂】⼦贡说:“君⼦的过错,就像⽇⾷和⽉⾷⼀样啊:有了过错,⼈⼈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都仰望着。
关于国学经典名言及解释
![关于国学经典名言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0aebee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d.png)
关于国学经典名言及解释我们在诵读国学经典时,还要明白其中的意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名言及解释1、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译文】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译文】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
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3、一树百获者,人也。
选自《管子权修》【译文】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
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4、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译文】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
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译文】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
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7、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译文】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8、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译文】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9、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译文】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10、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译文】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11、不迁怒,不贰过。
出处:《论语》【译文】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12、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出处:葛洪《抱朴子》【译文】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13、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出处:《旧唐书》【译文】(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国学经典名句
![国学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82335fe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9.png)
国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名句(15篇)国学经典名句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
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译文】这是一幅古人的对联,是说功夫、本领、成功,都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
人一生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遭到逆境;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战胜了困难,你就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译文】苦口的药虽然很倒胃口,但却有利于自己的病,逆耳的话虽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
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9、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译文】做事成功由于多思考,失败由于随意,不经心。
1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国学经典名句2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00句国学经典文摘原文译
![100句国学经典文摘原文译](https://img.taocdn.com/s3/m/2fd03b2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d.png)
100句国学经典文摘原文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古代名人名言及赏析
![古代名人名言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9ed70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c.png)
古代名人名言及赏析一、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一、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二、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三、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四、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五、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七、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古代名人名言及赏析九、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十一、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十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十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十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译文】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
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
![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c7c162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d.png)
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国学"一词,古已有之。
《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欢迎阅读。
最全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1、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译文】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译文】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
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3、一树百获者,人也。
选自《管子权修》【译文】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
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4、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译文】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
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译文】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
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7、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译文】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8、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译文】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9、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译文】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句国学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修订版
![句国学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ef2fe984868762caaed5fd.png)
句国学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国学名句解析
![国学名句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318e3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4.png)
国学经典名句解析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
3、子夏曰:“仕而优那么学,学而优那么仕。
”《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
4、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
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
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
8、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
【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10、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
《礼记》
【译文】不管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那么就会失败。
精选国学名言及解释
![精选国学名言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4e3371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7.png)
精选国学名言及解释精选国学名言及解释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释义: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
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释义: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释义: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释义: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释义: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释义: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释义:但却是在水流平缓没有暗礁的地方,经常听到有船沉没。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释义: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释义:有错则进行改正,没有错则自我勉励。
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古代著名的名人名言出处及意思解释
![古代著名的名人名言出处及意思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1bebc4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3.png)
古代著名的名人名言出处及意思解释古代著名的名人名言出处及意思解释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dccc7c9fe4733687f21aa5c.png)
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0、好学而不贰。
—《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1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8、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2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2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2、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_1869
![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_1869](https://img.taocdn.com/s3/m/10bcc948cc7931b764ce151b.png)
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篇一:国学经典100句孩子必知的100句国学经典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1bdc61cb4daa58da0114ad4.png)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1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5、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6、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0、好学而不贰。
—《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国学经典名句精选及解读
![国学经典名句精选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c5f4e7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f.png)
国学经典名句精选及解读国学经典名句精选及解读,以下是大学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国学经典名句精选及解读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c65f2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a.png)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1. 人之初, 性本善。
- 出自《论语·为政第一》这句话意味着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人们在出生时都具备善良的天性,但随着成长和环境的影响,人的善良本性可能会被扭曲或遗忘。
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出自《论语·诗学》这句话表达了君子和小人在面对事物时的不同态度。
君子心胸开阔、坦荡,所以经历挫折或者受到小人的欺负时都能坦然面对;而小人思虑多,常常为一些小事而烦恼不已。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遗命》这句话表达了人生不可避免的死亡,但只要我们保持忠诚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我们的品德和事业就会超越死亡,留下不朽的功业。
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出自《诗经·小雅·小宛》这句话意味着只有保持宁静淡泊的心境,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和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以取得长远的成就。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出自《论语·子张》这句话表达了君子和小人在前进道路上的不同态度。
君子能够容忍不同意见,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从中得到更多的观点,从而达到和谐共处;而小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追求一致性,容易产生冲突。
6.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 出自《论语·子路》这句话意味着人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则,才能够取得成就和成功。
没有规则,世界将变得混乱不堪,无法形成有序的格局。
7.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出自《红楼梦》这句话表达了在面对冲突和困难时,学会忍让和退让是明智的选择。
通过暂时忍耐和退让,可以化解矛盾,保持长久的和谐。
8.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出自《论语·学而》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我们应该时常温习所学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见识,以提高个人能力和修养。
9. 力拔山兮气盖世。
- 出自《楚辞·离骚》这句话形容了人们在追求梦想和目标时所展现的坚韧和强大的力量。
国学经典名句及赏析
![国学经典名句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82021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7.png)
国学经典名句赏析【1】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3.不迁怒,不贰过。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5.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7.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国学经典名句赏析【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商君书》【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译文】短:不足,长:有余。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中华国学经典名句及释义300句
![中华国学经典名句及释义3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01a273d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e.png)
中华国学经典名句及释义300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o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了以后要不断地复习、实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商讨学问),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o学而》)【译文】(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
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论语o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一副伪善的样子,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o学而》)【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o学而》)【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爱自己的兄长。
寡言少语,说话诚实可信。
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6、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 (《论语o学而》)【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说:“我老师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取得人们信赖的。
”7、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o学而》)【译文】(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
”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论语o学而》)【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吃饭时不要求饱足,居住时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国学的经典名言及释义
![国学的经典名言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7adcc63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4.png)
国学的经典名言及释义关于国学的经典名言及释义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翻译: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翻译: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放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哉;祸种乎地,莫之知避。
翻译: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
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
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去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翻译: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的用处。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翻译: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泼残存的泉水;这种情况固然很感人,但是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
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思想体现。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翻译:大自然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是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为之有野。
”翻译: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内储藏着多少财务,这就是聪明;带头思安进入屋内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
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
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
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10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句及译文赏析。
”3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3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3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5、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
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38、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
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
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
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
”4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要考虑是否清楚,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
”41、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42、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4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45、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46、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7、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弟子规》【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
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4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49、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50、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51、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译文】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53、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5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55、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5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