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工作方案
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发改委发改产业(2009)795号文件
![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发改委发改产业(2009)795号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1f3644f7ec4afe04a1dfe1.png)
附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管理,参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贴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是指新增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的贴息或补助资金。
所称贴息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使用中长期银行贷款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所称补助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给予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安排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原则上按项目贷款的实际发生额两年贷款利息安排贴息资金。
贴息率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
单个项目的或补助金的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第四条专项资金安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方向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单位要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银行信誉良好,企业无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条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需要国家核准的项目,按有关规定程序执行。
第二章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查第六条根据新增中央投资安排方案,地方企业项目,由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部门与工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联合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报项目申请(附项目情况表)。
中央企业项目,由中央企业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报资金申请报告。
第七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对地方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核:(一)是否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支持方向;(二)是否符合专项资金的安排原则。
审核通过的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通知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部门与工业主管部门。
地方列入项目计划的项目资金额度少于切块资金额度的,可补充申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15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15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51f392af90242a895e5d5.png)
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 , 我相信生物酶技术将会给
我们带来 一种 全新 的生活 方式 。
参考文献
[ 1 ]Z h a n g Y — H P e r c i v a l , Hi m me l Mi c h a e l E , Mi e l e n z J o n a t h a n
g y [ M] .B o o k 3 / / F o r c s t P r o d u c  ̄Ch e mi s t r y .F i n l a n d : F a p e t O y ,
1 9 l , C r i s t i n a G i l , Ma i r a E m i l i a A ma r a l , A n a P a u l a C o s —
R . O ut lo ok f or c e Uu l a s e i mp r ov e me n t : Sc r e e n i n g a n d s e l e c io t n
【 1 O 】陈盛平 , 郑胜川 , 罗明珠 , 胡国友. 生物酶预 处理打浆技术 在 电容 器纸生产 中的应 用探 索Ⅱ ] . 中华纸业 , 2 0 1 2 , ( 2 2 ) : 6 4 - 6 7 . 【 1 1 ] 危志斌 ,张瑞杰. 大型纸机使 用复合打浆酶改善铜版纸折 页爆裂 Ⅱ 】 _ 造纸化 学品 , 2 0 1 2 , 2 4 ( 2 ) : 1 7 - 2 0 . 【 1 2 ] 刘群 华 , 刘文, 黄 小雷等. 绝缘浆 酶促 打浆研 究【 J 】 . 中国造
・
伉 ‘
中国内地造纸行业 4 位纸业富豪荣登福布斯发布 的 2 0 1 5全球 富豪榜榜单
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发改委发改产业(2009)795号文件
![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发改委发改产业(2009)795号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304835866fb84ae45c8d6d.png)
---------------------------------------------------------------------------------------------------------------附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管理,参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贴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是指新增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的贴息或补助资金。
所称贴息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使用中长期银行贷款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所称补助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给予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安排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原则上按项目贷款的实际发生额两年贷款利息安排贴息资金。
贴息率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
单个项目的或补助金的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第四条专项资金安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方向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单位要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银行信誉良好,企业无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条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需要国家核准的项目,按有--------------------------------------------------------------------------------------------------------------- 关规定程序执行。
第二章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查第六条根据新增中央投资安排方案,地方企业项目,由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部门与工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联合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报项目申请(附项目情况表)。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e5d504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0.png)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7.28•【字号】辽政发〔2015〕25号•【施行日期】2015.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25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市政府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编制本地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工作落实方案,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确保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
各部门要按照要求,细化分解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计划及完成时限,根据职责分工,推进各项工作。
为切实做好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在省委领导下,省政府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和各市市长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扎实推进。
领导小组下设具体推进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负责做好跟踪协调、综合调度、具体落实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到实处。
辽宁省人民政府2015年7月28日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的有关部署和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
以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我省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政策支持、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引导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形成经济发展新支柱,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强有力支撑。
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措施
![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4c1d5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9.png)
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措施
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和竞争力。
2. 推进产业升级: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品牌建设等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3. 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4. 加强产业链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和整体竞争力。
5. 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市场开拓、营销推广等方式,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6.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7. 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
8.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资金、税收优惠、金融信贷等方面,促进产业发展。
9. 推进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交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0.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建立产业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加强政策协同和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本溪市2015年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本政办发〔2015〕17号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本溪市2015年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本政办发〔2015〕17号](https://img.taocdn.com/s3/m/9055faf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5.png)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本溪市2015年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本溪市2015年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本政办发〔2015〕17号各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本溪市2015年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3月5日本溪市2015年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重大战略机遇期,做大做实做强做优有效投资,夯实和壮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实现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国务院东北振兴座谈会及省投资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总要求,注重用新常态、新视角把脉经济形势,用新思路、新举措优化发展布局。
围绕“三都五城”建设,以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创新驱动培育内生发展动力为主攻方向,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抓大不放小。
既要重点抓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又要着力培育亿元以下中小项目,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增强经济活力。
(二)抓新不放老。
既要狠抓招商引资,加大新项目落地开工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发挥有效投资的重要拉动作用,又要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将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到统计口径,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扩大技术改造投资。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镇政办发〔2015〕13号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镇政办发〔2015〕13号](https://img.taocdn.com/s3/m/3a2d0f0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1.png)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正文:----------------------------------------------------------------------------------------------------------------------------------------------------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镇政办发〔2015〕13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大力引导和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改造提升,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内涵式发展,现就促进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重点领域,以两化深度融合为重要支撑,集中资源、要素、政策和服务,推动企业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工艺水平,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绿色智能制造,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为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动力。
2015—2017年,每年滚动实施100个以上投资规模亿元以上重点技改“百新”项目,工业技术改造投入年均增长25%以上。
力争到2017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入产出比达到1:2.5以上;全市技术创新、技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两化融合水平明显提高。
二、实施重点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规模化、智能化、集聚化、低碳化、服务化”为发展方向,引导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1.推进装备提升型技术改造。
瞄准国内外前沿技术,加快更新工艺和设备,实施专业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工程,鼓励新技术、新产品首购首用,开展高端装备首台(套)试验示范,推进装备制造技术水平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15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15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6a2e3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f.png)
澳大利亚调查机关决定不对中国生产的复印纸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国内地造纸行业4位纸业富豪荣登福布斯发布的2015全球富豪榜榜单念雪报道 2015年2月2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宣布,将拒绝澳大利亚国内产业的申请,不对中国生产的A4和A3格式的复印纸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此前,澳大利亚Paper Australia Pty.Ltd 公司向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生产的A4和A3 格式的复印纸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本刊讯 2015年3月2日,福布斯发布2015全球富豪榜,中国内地有213位企业家上榜,相比2014年的152位大幅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富豪之邦。
其中中国内地4位纸业富豪荣登榜单。
中国内地荣登2015全球富豪榜榜单的4位纸业富豪及排名2015年3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 《2015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决定2015年继续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持续提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简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工作、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
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将紧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围绕“应用牵引、平台支撑、重点突破”, 推动“四基”发展。
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部分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有力保障制造强国建设。
《实施方案》指出,在2014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基础上,2015年将加强工业强基战略研究,加快研究编制工业 “四基” 发展目录,引导未来2~3年要素聚集;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鼓励整机、系统和基础企业合作研发和协同攻关,推动整机和系统采用自主产品和技术;创建和认证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工业强基示范工程, 围绕重点领域发展亟需,突破“四基”工程化、产业化瓶颈; 开展工业质量品牌推进行动计划,促进工业质量品牌基础能力提升。
技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技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6d54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b.png)
技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我国提出了技术改造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技改专项行动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包括,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重点任务。
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
3. 培育新兴产业。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政策支持。
1. 财政支持。
加大对技术改造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2. 资金扶持。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3. 政策倾斜。
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为技术改造提供政策保障,降低企业技术改造的成本和风险。
五、实施路径。
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技改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组织协调,推动技改专项行动的落实。
2. 完善政策措施。
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技术改造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3. 强化宣传引导。
加强技改专项行动的宣传工作,引导企业树立技术创新的理念,增强企业的技术改造意识。
六、风险应对。
在实施技改专项行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多种风险。
需要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确保技改专项行动的顺利实施。
七、总结。
技改专项行动的实施,将有力推动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79ad1f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a.png)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7.15•【字号】鄂政发[2009]34号•【施行日期】2009.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09〕3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钢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轻工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订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我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三年目标的实现。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按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措施,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九年七月十五日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贯彻落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推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贯彻国家规划与发挥地方优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实现产业突破,以重大项目推动产业发展,以重大成果规模化应用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均较2008年实现倍增,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产业规模继续保持中部地区第一的位置。
国办发〔2015〕1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办发〔2015〕1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beccf6625c52cc58bd6bea4.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5〕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3月29日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明确2015年质量工作重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简政放权,充分发挥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一)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
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质量安全准入类行政审批事项,研究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加强质量安全执法部门间的协作,推进信息共享,形成质量安全监管合力。
(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大力提高劳动者技能。
研究建立新的质量工程技术人员人才评价制度。
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质量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组织开展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活动。
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质检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大力推动企业质量技术创新。
制定推动制造业质量升级指导意见。
加大制造业企业质量技术改造支持、引导力度。
完善国家技术改造贴息等激励政策,支持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加强质量技术创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质量技术创新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
(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资委、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四)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管理制度和先进标准。
开展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活动。
引导企业广泛开展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五小”(小建议、小革新、小攻关、小发明、小创造)、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修订。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https://img.taocdn.com/s3/m/f052c1dae009581b6bd9eb43.png)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工信厅规[2009]244号【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日期】2009.11.19【实施日期】2009.11.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信厅规〔2009〕2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部属各单位、部属各高校,有关单位,部机关有关司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27号)和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中治工发[2009]2号),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际,制定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经部领导同意,现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二○○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和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牵头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参与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加强项目实施和质量监管等三项工作,同时还涉及物资采购和资金使用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力度等工作。
现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际,制定部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一、工作重点和目标对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部属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对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的中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行督查,并对专项资金支持的地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相关工作进行督导。
关于开展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
![关于开展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b9f7fa4469eae009581becfa.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关于开展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10〕10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小企业厅(局):根据2010年新增中央投资安排方案和有关要求,为抓紧做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安排切块地方资金120亿元,其中用于支持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3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文明确各地切块额度。
请各地在本地区切块额度内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
二、工作程序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继续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发改产业[2009]79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关于做好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产业[2009]1686号)(以下简称《通知》)等规定,按照“资金渠道不变、管理办法和程序不变,加强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组织管理,中央预算内资金仍采用补助方式下达。
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九行业项目按照“两上两下”的程序,工业中小企业项目按照“一上一下”的程序开展工作。
工业中小企业项目由各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中小企业厅(局)负责组织申报。
三、年度工作重点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要围绕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关注品种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淘汰落后、两化融合、军民结合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为加强对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工作的指导,两部门研究确定了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投资年度工作重点(附件一),请各地严格按照年度工作重点组织项目。
工业中小企业项目支持范围可以适当扩大到工业其他行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传统手工业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6f91f9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d.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09.09.03•【文号】发改办高技[2009]1817号•【施行日期】2009.09.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9〕18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各地方高度重视规划落实工作,成效初步显现。
为进一步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指导,推进关键领域重点项目建设,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家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编制了《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现印发你们。
2011年底前,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涉及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原则上应按本投资方向组织实施,请根据区域优势和地方发展规划,选择好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做好项目组织工作。
附件: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二〇〇九年九月三日附件: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项目领域│项目名称│实施内容│││││││││├────┼─────────┼─────────────────────────┤│一、半导│集成电路产品设计│重点支持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数字音视频用关键芯片,││体集成电││智能卡芯片、工业控制芯片、汽车专用芯片等设计││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重点支持8-12英寸生产线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重点支持球栅阵列封装(BGA)、系统级封装(SIP)、芯││││片级封装(CSP)、方型扁平无引脚封装(QFN)、倒扣封││││装(flipchip)、多芯片组装(MCM)等集成电路新型封││││装测试││├─────────┼─────────────────────────┤││集成电路专用材料│重点支持8-12英寸电子级单晶硅及硅片、光刻胶、靶材、││││引线框架等专用材料生产││├─────────┼─────────────────────────┤││集成电路公共服务│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建设││││及应用服务││├─────────┼─────────────────────────┤││半导体发光二极管│重点支持大功率、高亮度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封装、光源模块及相关材料等;支持半导体照明││││相关标准制定与公共检测平台建设││├─────────┼─────────────────────────┤││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重点支持功率场效应管(VDMOS)、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快恢复二极管(FRD)等新型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与产业化│├────┼─────────┼─────────────────────────┤│二、平板│TFT-LCD、PDP面板│重点支持规划布局内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建设和PDP生产││显示和彩││线扩能升级││电├─────────┼─────────────────────────┤││TFT-LCD、PDP模组与│重点支持规划布局内骨干企业平板模组、平板电视生产线│││整机│建设,平板显示整机与模组一体化设计和制造││├─────────┼─────────────────────────┤││OLED显示产品│重点支持骨干企业OLED显示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平板显示产业配套材│重点支持驱动IC、LED背光源、玻璃基板等关键配套材料│││料│及专用设备研发和产业化│├────┼─────────┼─────────────────────────┤│三、通信│TD-SCDMA移动通信系│重点支持TD-SCDMA(增强型)及后续演进技术的系统、终││设备│统│端、核心芯片及测试设备产业化,研发测试环境及业务平││││台建设││├─────────┼─────────────────────────┤││高速智能光网络│重点支持高速远距离智能光网络设备的产业化││├─────────┼─────────────────────────┤││FTTx光纤接入系统及│重点支持FTTx系列光纤接入产品、高速光收/发模块、光│││关键器件│电耦合器件、光有源器件、光电交换器件以及光无源器件││││和MEMS光开关等光通信器件的开发和生产││├─────────┼─────────────────────────┤││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终端及││││核心芯片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含数字集群功能)在重点领域的行业应用│├────┼─────────┼─────────────────────────┤│四、数字│高清播放系统及关键│重点支持基于自主音视频标准的高清播放系统及关键件的││音视频│件│研发及产业化││├─────────┼─────────────────────────┤││数字电视前端设备│重点支持数字电视发射设备、演播室设备等数字电视前端││││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数字电影设备│重点支持高清数字投影机及关键件、数字音响系统等数字││││电影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数字电视终端│重点支持数字电视接收机设备(含一体机)、微型投影机││││、IPTV(网络电视)等终端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数字电视公共服务平│重点支持基于自主音视频标准的数字电视内容综合服务平│││台│台建设,建立数字电视专利池,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标准│├────┼─────────┼─────────────────────────┤│五、计算│便携式计算机│重点支持优势企业笔记本计算机研发中心建设,以及便携││机产业及││式计算机产品自主设计生产、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件研发产││下一代互││业化││联网├─────────┼─────────────────────────┤││高性能计算机、服务│重点支持服务器研发中心建设;高性能计算机、中高端服│││器、工业控制计算机│务器、海量存储设备、嵌入式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及││││检测产品等的自主设计生产││├─────────┼─────────────────────────┤││计算机外部设备及耗│重点支持打印机、扫描仪、移动存储、投影仪、多功能一│││材│体机等外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生产;环保彩色墨水、彩色││││照片喷墨纸开发生产;再生墨/粉盒生产线改扩建││├─────────┼─────────────────────────┤││下一代互联网设备及│重点支持兼容IPV4/IPV6的网络互联设备、多媒体终端、│││应用│网络安全设备、管理和计费设备、无线移动互联网设备、││││传感器网络设备、物联网开发生产及应用││├─────────┼─────────────────────────┤││自主CPU计算机产业│重点支持采用自主CPU研制高性能计算机、低成本计算机│││化及应用│、行业应用终端、税控收款机、工控机、数控系统等产品││││生产││├─────────┼─────────────────────────┤││数字化3C产品│重点支持新型数字化消费电子产品(数字相机、电子书、││││手机电视、导航终端等)、闪联产品(计算机、电视、投││││影仪、网关等)、WAPI、数字家庭等产品自主研发、产业││││化及应用││├─────────┼─────────────────────────┤││应用电子产品与工业│重点支持电子标签(RFID)、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监控系统│电子、金融电子、工业控制及检测等产品的开发、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六、软件│嵌入式软件│重点支持智能手机嵌入式软件、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车││、信息服││载信息系统软件的研发环境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务和信息├─────────┼─────────────────────────┤│安全│数字内容│重点支持数字内容加工处理的工具、平台、环境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动漫游戏等产业发展││├─────────┼─────────────────────────┤││重点行业软件研发和│重点支持企业管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软│││示范应用│件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的研发和产业化。
产业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产业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18dd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5.png)
产业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传统产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转型升级面临一定困难。
为了推动产业振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制定了产业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产业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23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重点任务1.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2.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
支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推动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3. 打造产业生态环境加强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套,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建设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提供优质服务和配套设施,吸引优质产业项目落地。
四、保障措施1. 完善政策支持加强产业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为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健全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机制,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
2. 加强监管服务健全产业发展监管体系,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监督和指导。
提供优质的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3.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产业发展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懂产业、懂技术、懂市场的高素质人才,为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五、实施路径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产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推动产业振兴工作落实。
2. 强化政策引导制定产业振兴政策措施,明确产业振兴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引导各方共同参与产业振兴工作。
3. 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产业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支持产业振兴工作。
六、结语产业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
![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15f958561252d381eb6e2b.png)
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发改产业(2009)79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管理,参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贴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是指新增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的贴息或补助资金。
所称贴息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使用中长期银行贷款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所称补助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给予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安排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原则上按项目贷款的实际发生额两年贷款利息安排贴息资金。
贴息率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
单个项目的或补助金的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第四条专项资金安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方向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单位要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银行信誉良好,企业无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条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需要国家核准的项目,按有关规定程序执行。
第二章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查第六条根据新增中央投资安排方案,地方企业项目,由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部门与工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联合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报项目申请(附项目情况表)。
中央企业项目,由中央企业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报资金申请报告。
第七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对地方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核:(一)是否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支持方向;(二)是否符合专项资金的安排原则。
审核通过的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通知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部门与工业主管部门。
地方列入项目计划的项目资金额度少于切块资金额度的,可补充申报。
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
![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4426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9.png)
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一、确定目标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
我们首先要对当前的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目标。
目标应包括市场份额、产品质量、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措施。
二、制定计划为实现既定目标,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产业发展计划。
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行业动态,为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提供数据支持。
2. 产品研发: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 营销策略:制定适合市场的营销策略,包括定位、定价、渠道、促销等方面。
4. 合作伙伴: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产业发展。
5. 人才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有经验的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组织与协调为确保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与协调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1. 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公司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政策和协调资源。
2. 分工负责: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实施和推进工作。
3. 定期召开会议: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汇报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问题。
四、政策支持为鼓励产业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
具体包括:1. 财政支持:提供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
2. 税收优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支持。
3. 金融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4. 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企业和高校培养产业人才,提供培训和支持计划。
五、资源保障为了确保产业发展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做好资源保障工作。
具体包括:1. 人力资源保障: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2. 技术资源保障: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3. 物资保障:确保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物资的供应和质量。
国办发[2015]9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9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f73d623f111f18583d05ada.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融合发展活力。
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二、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四)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2015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44号)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贴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号),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用于促进产业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或工程化、购置仪器设备、改善工艺设备和测试条件、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示范应用,及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等。
(二)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三)专项资金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管理。
二、资金支持方式及标准
(一)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包括投资补助、贷款贴息。
具体支持方式根据年度投资重点确定。
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资金均为
无偿投入。
(二)单个项目安排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的资金额度原则上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15%。
对少数初创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应用示范项目,可按固定资产投资的30%进行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
最高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限额原则上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
对于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填补国内重要空白的项目,经批准可进一步提高投资补助(贴息)比例及限额。
(三)单个项目的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资金原则上一次性安排。
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申请本专项资金。
三、项目申报与资金下达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工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按照专项支持的重点方向、指标参数、预定目标、工作程序、支持方式、时限要求等,对项目申报工作做出安排。
(二)项目单位须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资金申请报告。
地方企业项目由各省级或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业主管部门联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项目申请。
中央企业项目由中央企业集团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项目申请。
地方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本地区内项目组织申报流程和部门分工,原则上要减少环节、提高效率。
(三)申请专项资金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项目必须符合专项资金支持的具体方向和参数要求。
2、项目必须已按有关规定核准或备案。
3、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4000万元。
4、项目所采用工艺技术先进可靠,知识产权归属明晰。
5、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符合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等要求。
6、项目符合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有关法律法规。
(四)地方和有关中央企业要建立严格的申报项目审核工作机制,确保申报项目前置条件齐备真实、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符合要求。
在对2014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审计中,发现有项目的前置条件不真实的地方或中央企业,将取消其申报资格。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第三方评估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竞争性评审,评审内容为:
1、项目符合规定的具体方向和参数要求;
2、项目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3、项目单位的经营能力和工程建设的管理能力;
4、项目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5、项目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规定的其他要求。
由受托评估咨询机构对每个方向的评审项目按照评审打分进行排序。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工作人员一律
不得参与、更不得干预项目评审。
(六)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科学、公平、择优的原则,根据咨询机构的评审打分排序,由高到低选取项目,联合审核批复资金申请报告。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编制下达投资计划。
四、资金管理和监督
(一)专项资金项目实行项目单位责任制,项目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运营等,自觉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国家补助资金使用的稽察、检查和审计工作,并按照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业主管部门要求报送有关项目进展情况。
(二)项目单位按照资金申请报告批复内容组织实施,不得擅自改变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目标。
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重大变化,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业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须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项目终止、撤项或调整申请。
(三)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业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对项目实施和国家投资补助资金的使用进行管理。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加强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督管理。
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业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每半年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项目进度情况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适时选择若干项目开展后评估工作。
(五)项目建设内容和目标完成后,项目单位要及时做好项目验收准备工作,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
项目主管部门要及时对项目进行验收。
项目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项目有关档案和验收材料。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组织项目。
认真执行责任考核和问责制度,积极配合审计、监察等部门的工作,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七)项目单位有骗取、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国家投资补助资金、拒不接受依法依规进行稽察、审计、监察和检查等行为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可责令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业主管部门、中央企业监督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可采取核减、停止拨付或收回国家投资补助资金,以及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受理其申报其它项目等措施进行处罚。
根据情节,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八)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关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廉政纪律,对违规审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等行为,根据情节,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九)本方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