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合集下载

浅谈对探究性学习的引导

浅谈对探究性学习的引导

小教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自然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己去领悟’去感受’去体验’去发展能力&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那么&在自然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呢(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一’激发乐于研究的热情!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自然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重任&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必须用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个课堂应是听不到指责声和感受不到压抑感%哪怕是不正确的结论&教师都应满腔热情地予以指导和鼓励&切忌生硬否定甚至讽刺&以免泯灭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如#教学!磁铁游戏"一课时&我设计了$磁铁找朋友(’$巧取试管铁钉(等游戏%在学生玩$巧取试管铁钉(游戏时&开始有的学生感到茫然%因为要求他们不许倒掉试管里的水&又不能用夹子等东西&那么怎么将铁钉取出来呢(他们经过研究&将试管取钉的问题和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知识挂上钩&从而找到了取出铁钉的办法%有的采用了用磁铁在试管外壁先吸住铁钉&沿管壁向上移动取出铁钉的办法)有的采用了将环形磁铁套住试管取出铁钉的办法)还有的学生先用磁铁吸住一根长铁钉&再让长铁钉又吸住一根长铁钉&然后将悬吊的铁钉伸进试管里吸住小铁钉的办法等等%通过问题的研究’解决&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二’创设易于探究的问题空间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新问题的种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把孩子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可以以问引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又产生新的问号%如教学!彩虹的秘密"一课&我让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彩虹图片之后&让学生大胆猜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并运用三棱镜做$光的分散(实验%通过实验&同学们都异常兴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彩虹的色彩也就是阳光的色彩(’$彩虹是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的(等等&教师可因势利导#$你们真棒&想得真多&但空气中哪来的三棱镜呢*($对呀&空中没有三棱镜&阳光怎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呢*(学生们议论纷纷&窃窃私语%问题在学生脑中生成后&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与兴趣&都急于搞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渴求能解决问题%三’鼓励学生大胆探究!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探究式学习浅谈对探究性学习的华宁县宁州镇甸尾小学邓丽琼引导#)小教研究!""#$%&’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因此!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引导他们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材特点!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可以采取个人独立研究和小组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观等实践活动和观察$实验$想象等学习活动来完成"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研究的主人"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作适当辅导!使每个学生都会研究"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讨论$验证"让学生们都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切不可因为一个同学描述好了就嘎然而止!而应面向全体!促进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朝着新的认识高度前进!提高课堂参与度"如%教学&凸透镜’一课!在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我没有按教材设计的那样!先教给实验方法!再让学生分组实验(而是让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及实验目的!自己设计实验!探索如何才能在纸屏上形成蜡烛的像(像的大小有什么规律(刚开始!学生们都有点胆怯!担心实验失败!但当他们发现只要将凸透镜摆在蜡烛与纸屏之间!在纸屏上就会产生蜡烛的像时!都异常兴奋!胆子也变大了)他们随意调整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还用书本的封面$吹塑纸等材料来取代纸屏"不但很快就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而且通过对比实验!他们还发现!往常实验材料都是用白色的纸屏来显示蜡烛的像!而这样的效果远远不如红色的纸屏明显!他们建议将白屏换成红屏"这样的实验效果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自主操作$探索$发现!不但学会了学习方法!还从自己的实验中丰富了认识!提高了探究问题的能力!延伸了课本知识于生活体验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四$创设开放的探究时空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着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探究学习或流于形式$走过场*或搭花架子!收不到实效而成为一句空话)自然教学中!时刻都充满着观察+实验$猜想$交流$质疑等学习活动!结论的得出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上述学习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能,大度-退让!留足时间!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行探究!充分地进行合作交流)如%教学&彩虹的秘密’一课!我留了两段时间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第一次!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三棱镜做,光的分散-实验*第二次!在学生充分猜想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彩虹试验-!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喷壶向空中喷洒小水滴!一次又一次!直到空中出现了一道道的彩虹)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们不但解开了心中的谜团!而且还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然是开放的!容易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自然也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自然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所以!除了课堂讲授外!我们还可以开展搜集信息$现场考察$科学小制作$种植饲养$社区科技活动$参观访问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创新$实践活力)如学完&凸透镜’一课!让学生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制作简易照相机!并设计出制作方案!包括材料的收集$人员的分工$制作的步骤等)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超越教材!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并严格按计划执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自然$主动探究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自然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作为一名自然课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让他们尽自己的力量参与知识的发现和探索的过程!让他们在学习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研究者!让他们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得以充分释放)探究式学习##。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引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传授知识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中的方法和策略。

一、积极创造实践探究的机会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教师可以积极创造相关的机会。

比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地考察或者开展小组讨论等。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增加他们的学习体验和亲身感受。

二、提供资源和指导在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时,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文献资料或者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

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实践活动。

通过提供资源和指导,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探究并取得有效的成果。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是进行实践探究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实例或者故事,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看到知识的价值和应用。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进行实践探究的主动意识。

四、组织合作学习实践探究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或者合作项目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鼓励学生反思与总结在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后,教师需要鼓励他们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可以回顾实践活动的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或者总结实地考察的感受。

通过反思与总结,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更加完整和综合的学习成果。

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积极创造实践探究的机会、提供资源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组织合作学习以及鼓励学生反思与总结,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浅谈在课堂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浅谈在课堂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浅谈在课堂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

那么,在课堂中如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呢?一、激发兴趣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的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做到以下几点:1.讲课态度和蔼,语言幽默有趣讲课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2.巧设提问,启迪思维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

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二、质疑问难,鼓励为主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局面,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从而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并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还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的关键是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里顾虑,让学生大胆问,毫无顾忌的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答案和称赞。

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思索,敢于提出自已的疑问。

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多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并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如何让儿童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如何让儿童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如何让儿童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认为是塑造孩子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那么,如何才能让儿童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呢?本文将从培养兴趣、提供资源支持、激发好奇心和引导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

培养兴趣首先,要让儿童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就需要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出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对学习感到兴奋和愉悦,他们才会愿意主动去了解、探索和学习。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引导他们深入学习。

提供资源支持其次,提供资源支持也是培养儿童主动探究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

资源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书籍、科技设备、实践机会等。

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让他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到所需的信息和知识。

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经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激发好奇心除了培养兴趣和提供资源支持外,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好奇心是推动孩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保持好奇心,孩子才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挑战性任务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探索和实践。

引导思考最后,引导思考是培养儿童主动探究学习习惯不可或缺的一环。

思考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只有通过思考,孩子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组织小组讨论、鼓励表达观点等方式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让儿童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通过培养兴趣、提供资源支持、激发好奇心和引导思考等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帮助孩子自主探究学习

帮助孩子自主探究学习

帮助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灌输和传授,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帮助孩子自主探究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1.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要帮助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首先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孩子主动学习、探索和实践的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感到自信和愉快,从而更愿意去主动学习。

2.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提出问题、探索未知领域、尝试新事物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孩子明白,知识是无穷尽的,只有不断地去追问、去思考、去实践,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

3. 提供资源和指导在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资源包括书籍、网络、实验器材等,指导则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迷茫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注意给予适当的自由度,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帮助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会逐渐培养起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合作精神除了独立思考能力外,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

因此,在帮助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让孩子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并懂得如何与他人协作共赢。

结语帮助孩子自主探究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创造探究环境:教师应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由提问、探索和发现。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愿意冒险尝试,不怕失败,因为他们知道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

设计有趣的问题: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设计一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寻找答案。

提供必要的资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如教材、网络、实验器材等,以便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鼓励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学生需要独自完成所有任务。

相反,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教授探究方法: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外,教师还应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这些方法将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加有效和高效。

及时反馈和评价: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他们的表现如何,以及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的反馈和评价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进行自主探究。

总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需要教师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安全的学习环境,设计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资源,鼓励合作学习,教授探究方法,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通过这些努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去探索并理解一个特定的概念或知识点。

引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对象。

然而,现如今的教育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构建知识,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具体步骤:1. 确定学习目标和问题:在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并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

学生需要在探究中去回答这个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2. 提供引导性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思考的起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与学习目标相关,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键和解决途径。

3. 提供资源和材料:为了支持学生的探究,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材料。

这些资源可以是书籍、网站、实验设备等,使学生能够获取到必要的信息和工具。

4. 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来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需要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取得进展。

5. 让学生分享和总结: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后,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展示他们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这不仅能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还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

6. 深化和拓展: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或者附加任务,让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索。

7. 总结和评估:最后,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总结和评估整个探究过程。

这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促进他们的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结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我们可以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时,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接受知识,更是通过思考和实践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成长、发展和创新。

大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大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大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近年来,实践探究已成为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实践探究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作为大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建立启发式引导模式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时,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引导模式。

启发式引导是一种让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引导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倾听学生的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二、提供实践平台与资源支持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大学教师需要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

这包括实验室、项目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中心等设施的建设,以及书籍、期刊、数据库等知识资源的提供。

通过这些平台和资源,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增长实践经验,扩展专业知识。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实践探究通常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

因此,大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队项目、分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使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四、提供反馈与评价在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大学教师需要提供及时的反馈与评价。

反馈与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教师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书面评价或者评估工具等方式,向学生提供具体、详细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五、注重学生的实践成果与应用价值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时,大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成果与应用价值。

实践成果可以是学术论文、科技创新成果、项目报告等形式。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实践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并鼓励他们将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方法和策略。

一、设立启发性问题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设立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以引导学生产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启发性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教授科学实验时,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什么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实验的可变因素和控制变量的方法。

二、提供资源和实践机会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应提供相关资源和实践机会。

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互联网资料等,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

实践机会可以是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并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历史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三、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想法,并共同解决问题。

在教案中,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务。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研究一件历史事件的不同角度,并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提供引导和反馈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适时的引导和反馈。

引导可以是提供提示、解答疑惑或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馈可以是对学生答案的评价或指导学生改进的建议。

在教案中,可以设置反馈环节,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思考,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五、培养批判性思维自主探究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即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案中设计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

例如,在教授文学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总结在教案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而且还包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物理学产生和发展于实践,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而物理教学理应突出实验。

探究式学习这一种模式,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

因此,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物理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不喜欢物理,物理学得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出教学中应该让每位学生都从兴趣入手,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究当然也不例外。

1.通过从自然、生活走向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兴趣。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把实验作为实现知识目标的手段,在技能锻练上也很薄弱。

实验中的育人因素没能得到挖掘和体现,本来精彩诱人的物理课堂变成为空洞的说教,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热情抹杀掉。

新课改应该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2.学生的心理发展就是认知结构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探究教学的关键。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设计新颖、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情境,去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它与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相矛盾,产生知识上的不协调和冲突,这样才会激发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二、课堂上善于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灵感科学始于问题,问题源于发现,发现源于情景。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情境作为诱因,引发并唤起学生的精神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的灵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上存文库)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上存文库)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为我们一线的教师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也引发了许多教师在教法上的思考与争议。

怎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贯彻新课改精神,特别是怎样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实效性,是众多一线教师都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个人肤浅地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我们过去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学生的发现与探究。

所以,新课改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

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一、改变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过多地强调接受性学习,将教师自己预设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我们往往看到一些本应书声琅琅的课堂变成了教师表演‚满堂灌‛的舞台,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独特的个性就渐渐被湮没,还对学生谈什么创新呢?我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欣赏者、激励者与帮助者。

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多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根据课文内容寻找感兴趣的课外资料供同学们参考、阅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所负责的班级有多位同学有自己的电脑,我就找他们商量,让他们上网轮流给同学们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同学们对他们搜集回来的资料很感兴趣,争相阅读。

看着自己寻找到的资料受到同学们欢迎,他们也热情高涨,每次需要资料都主动寻找。

二、培养学生和谐的合作关系。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合作。

而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教导学习者相互关心和喜欢,并因集体的成就而获得奖赏。

合作学习的目的正如大仲马的小说《三个火枪手》中所言:‚集体为个人,个人为集体,这是我们基本的原则‛。

但学生间怎样的合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呢?我想首先要培养学生间和谐的合作关系。

浅谈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有潜力,教师的作用仅仅是激发这种潜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显现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其内在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疑难的质问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发现等一系列相关的素质。

一、创设情境,疑中求新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活动,和所有的科学研究活动一样,它需要一种积极的精神作为基础。

心理学认为,巧妙地激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问题,只有学生感到疑问时,才会激发他去探究。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创造性的质疑。

例如我在教《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根据课题提问: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是怎样数星星的?还有的学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张衡后来是否数清了星星?在教学中老师以这一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的说张衡成为天文学家后通过望远镜最终把星星数清楚了。

也有的说,宇宙浩瀚无边,他永远也数不清等。

学生的想象力因这一有较深度的问题而得到激发,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问是促使学生思考的基础。

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赞赏和激励,以自己的渊博的知识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才会点燃学生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

经常向学生提供多种信息让学生选择,并加入许多开放性的问题,激励学生好问。

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要随时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同时亦可让学生自己研究讨论,思考论证,来获得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而引起全班同学的思考,这样更有意义。

二、优化设计,旧中孕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的知识的衔接点或共同点上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首先导清思路。

思路反映思维过程和方法,清晰简洁的思路是成功的基本保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在现代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因此,设计教案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I. 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自主学习与探究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

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同时,自主学习与探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面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

II. 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案中,必须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以及学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

2. 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为了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教案中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书籍、期刊、报纸、互联网资料等。

同时,教案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实地考察等地,以丰富他们的学习资源。

3. 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在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调查、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4. 提供合适的支持与指导:虽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但教师在教案中也需要提供合适的支持与指导。

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方法、技巧和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与探究。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演示、讲解和辅导来解答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5.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教案中,可以设置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个人写作或展示等方式进行。

通过总结,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III.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教案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提高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

下面将介绍教案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确定实验目标在教案中,明确实验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实验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年级、学科内容和学习目标相匹配。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要求的总结,确定实验目标。

实验目标可以包括学习特定的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理解和应用科学原理等。

第二步:设计实验流程在设计实验流程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和课程要求,确保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实验的难易程度。

实验流程应该清晰明了,步骤简洁明确,避免冗长复杂的描述。

同时,应该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三步:制定实验指导实验指导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重要工具。

实验指导应该具体详细地描述实验的步骤和要求,同时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理论依据。

在编写实验指导时,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图片、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兴趣。

此外,实验指导中还应提供相关实验数据的记录要求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第四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密切观察学生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时候及时介入。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五步: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在完成实验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制作,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教师还可以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

科学教案实践: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教案实践: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教案实践: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科学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

通过实验和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制定科学教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进行探讨。

一、确定学习目标在制定科学教案前,教师需要先确定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科能力,确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根据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实际情况来确定。

学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这些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二、设计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科学实验,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掌握科学方法。

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和教学目标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

实验目的应该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实验方法应该简单明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2.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教师需要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

实验设备和材料应该符合实验目的,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原理和方法。

3.组织实验过程:在组织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操作,让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注意安全事项。

4.分析实验结果:教师需要分析实验结果,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结果的含义,并从实验结果中总结科学规律。

三、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下是几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1.提出问题:在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为什么海水会变咸?”,“为什么物体会有声音?”等。

2.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或者是给学生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启发思维: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思考。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 开展探究式学习
李 翠芝 ( 河北省 行唐 县 口头 镇 中心 校 000 5 60
音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 活跃课堂气氛 在体 育教学 中, 择适 选 当的音乐 . 以其独有 的语言 . 用于学生的心 作
理. 刨设教学情境 . 活跃体育课堂气氛 。 在体育 学科与音乐学科之 间进行融合渗透 . 让体育教 学方法 与教学过程更加 丰富多彩 . 让学生全身 心地参加到活动之 中 . 在轻松 、 乐的体育课 快 中强身健体 .有效地 增强 了学生 的体质健康 , 实现体育教学的终极 目 “ 标 健康第一” 。
体育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 用
关键词 : 体育教学 音乐作 用
于教学气氛来说非常重要 . 我们要 向文娱 节 目中的主持人学 习 .要吸纳 观众 的参
与. 在与“ 观众” 互 动” 的“ 中才能 取得更 好 的效果 学会设 计一 些情节或活动 . 让学 生在和谐 轻松 的互 动的课堂 环境 中敢 想

备 部分 .恰 当的音乐 能迅速激发学生 的兴奋 性 、 习主动性 和积极 性 、 学 求知欲 , 让整 同时 个 课堂的气氛 瞬间活跃起来 .创设 了生动活
泼和谐的体育课 堂教学情境 在这个 环节所 选 择的音乐应 当是一 些节奏感强 .活泼欢快 的音乐。如 , 我们可选用 《 兔子舞》 大家一起 《
着不 可分割的情感和联 系.把 音 乐作为体 育 教 学环节 中的一个 重要 的辅助工具 .对提 高
科学有序 . 激发学 生活动 的兴致 与激情 , 提高 练习效率
4 . 让体育教学更加形象化 小学生的理解
能力和思维能力 比较差 .但是模仿能力超强 . 因此教师 不仅讲解语言要生动 . 示范动作更要 形象 . 这样便 于学生模仿 . 到较快掌握动作 达 的 目的 音乐有 的时候 比教 师的动作更 为形 象 . 如练习模仿动物行进 学习时 . 例 放一些 动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需要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和讨论课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2. 提供资源和信息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信息,使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全面的思考与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寻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3. 建立合作学习氛围与同学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探讨,通过相互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和补充对问题的思考,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生物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野外,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动植物,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进行相关的探究和研究。

5. 激发学生的发问和质疑精神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对学生的问题给予积极回应和引导。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提问是一个探索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

6. 注重实践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感受到事物的变化,进而引发他们的思考与探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并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来进行思考与分析。

7.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和综合分析。

例如,通过教授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方式。

8. 提供反馈和评价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考和探究过程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通过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使其不断提高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9. 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引导。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引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教案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一、设立明确的目标:在编写教案时,首先需要设立明确的目标。

目标应当明确而具体,能够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设立一个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在教案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尝试解决。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提供实践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需要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

在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验,让他们亲自去实践并解决问题。

四、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在教案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

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评估和反馈:在教案执行完毕后,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对学生实践成果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实践过程中表现的评估。

通过评估和反馈,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实践成果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而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教学和指导。

六、示范和引导:作为教师,我们在教案中还需要示范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范例,让学生了解实践探索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和解决问题。

结语:通过以上的方法与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前 沿 ☆
《 学课 程 标 准 ( 数 实验
稿 ) 出 : 动 手 实 践 、自主 指 “
探 究 与 合 作 交 流 是 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 重要 方 式 …… 学 生 的数 学 学 习活 动应 当是

浅谈如何 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J
◆福建泉州永春县达埔 中心达理小 学 林碧英 境 。我说 :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 “ 学 生 一 听 : 奇怪 。 当学 生 疑 惑 之 好 正 时 .我 说 :今 天 改 变 过 去 的 考 试 方 “ 法 。 你们 出题 考老 师 , 意 吗 ?” 山 愿 学 生 听后很感兴趣 。我说 :这里 有一 “ 幅地 图,你们 用直尺任意量 出两地 的距离 .我都 能很快地告诉你 们这 两地之 间的实 际距 离 , 信吗? ” 相 于 是学生纷纷上 台度量 、 数 , 都一 报 我 个接 一个 地 回答对应 的 实际距 离 。 学 生 这 时 更 感 到 奇 怪 ,都 说 : 老 师 “ 你快告诉我, n 你是怎样算 的? ” f E, ' r ] 我 说 :其 实 呀 .有 一 位 好 朋 友 在 暗 “ 中帮助老师 .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 认 识 它 吗 ?” 是 引 出所 要 学 习 的 内 于 容“ 比例尺 ” 。 三 、 设 时 空 。 学 生 能探 究 创 让 “ 学习数学 的唯一正确方法 足 实 行 ‘ 创 造 ’也 就 是 m 学 生 本 人 再 . 把 要 学 的 东 西 自己去 发 现 或 创 造 出 来 。 而 且 小 学数 学 教科 书 中有 许 多 ” 提示 、 明和思 考性 的问题 . 说 这些 为 学 生 自主 学 习 提 供 了充 分 的 材 料 . 同时是学生 的思维 向导 。 因此 , 教师 充分发挥 创造性 ,依据学 生的年龄 特征和认 知水平 ,根据教 学内容特 点. 引导学生提 出 自己的见解 . 能给 学 生 提供 自主 探 索 的机 会 。 且 , 并 教 学 中, 教师 要转 变观念 , 转换 角色 , 要 把 自己 置 于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的 组 织 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的地位 。 做到充 分相信学 生 .为学生 营造 自主探究 的 氛 围 , 设 自主 探 究 的 时 空 , 学 创 让 生 “ 拘 无 束 ” 进 入 自主 探 究 的 过 无 程 。 “ 数学” 把 教 变成 学生 自主 地 “ 学 数学 ”如 , , 教学 圆锥体体 积时 , 我事 先为学生提供 了若干个等底等 高的 圆锥 、 圆柱 以及 等底不等 高、 不等底 不等高的 圆锥 、 圆柱 , 让学生 自主选 择各种圆锥 、圆柱 分组进行实践探 究得出圆锥体体积计 算公式 。整个 探究学习过程 . 教师没有越俎代庖 . 始终 以合作者 的身份参与学生 的实 践探究 。这样学生 与学生之问 自由 探究 。 学生 与教 师之间无拘无束 。 真 让 学 生 “ 无 忌 惮 ” 探 究 . 生 亲 肆 地 学 身经历和体验 了科 学地研究问题 的 全 过 程 。掌 握 了科 学 地 研 究 问 题 的 方法 . 中主动建 构新知 . 从 体验学 习 的成 功, 感悟探究的快乐。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1. 引言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2. 设计合适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设计合适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任务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

任务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同时要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可以通过让学生制定调查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数据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3. 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为了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需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资料、实验设备等。

这些资源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学术文献、科研网站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如何进行实验和观察、如何进行统计和分析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写作和口头报告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建立合作学习氛围研究性学习活动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建立合作学习氛围对于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活动、合作探究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6. 提供及时反馈和评价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反馈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要具体、明确、积极。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中要改变学生由过去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转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也要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实施新课程,改变教师的角色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

一、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在实践中领悟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

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

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

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后,我问学生:取一根16厘米长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学得的知识讨论得出:16厘米就是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2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之和。

然后借助钉子板,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结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对知识掌握的透彻。

二、启迪质疑问难,进行探究学习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

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

在学生质疑过程中老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其次,指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启发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如: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四、合理评价,强化成功体验
在教师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来,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如教学“十几减几”时,让学生摆小棒自主探索16-9的算法。

有的学生是从16根小棒里1根1根的减,减到最后还剩下7根;有的学生把16分成10和6,10-9=1,1+6=7;有的学生把9分成6和3,16—6=10,10-3=7;还有的学生想到用加法来算减法,即9+7=16,所以16-9=7。

这些算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是学生探索的成果,应当加以赞赏和肯定,给学生积极的鼓励,以便使他们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保持自主探索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通过直觉感悟、探究、猜想、证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