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学习心得标准(3篇)
![全面质量管理学习心得标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871d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4.png)
全面质量管理学习心得标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基于全员参与和不断改进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组织内部各个环节的质量水平,并融入到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中。
在我个人学习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我深感TQM的理念和方法对于组织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全员参与。
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部门承担着质量管理的职责,而其他部门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工作,质量问题则交给质量控制部门处理。
然而,TQM强调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和负责人,在工作中要始终关注质量,并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同时,全员参与也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不断改进的理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主要是通过检验和纠正来解决质量问题,而TQM则引入了不断改进的概念。
通过持续地调查和分析过程中的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在我个人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不断改进需要开放的心态和对变革的勇气。
有时候,改变工作流程或者习惯会带来一定的不适和阻力,但只有不断地试错和调整,才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来提高质量。
另外,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TQM的方法。
例如,流程图可以帮助我清晰地描述工作流程,找出其中的问题环节;鱼骨图可以帮助我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直方图和控制图可以帮助我监控和改善过程的稳定性。
这些工具和技术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但通过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它们的应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组织文化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TQM要求组织内部形成一种质量导向的文化,即质量是每个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部门的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10e73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c.png)
全面质量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1)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 设计过程是指产品正式投产前的全部开发研制过程。
这个过程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产品开发设计的质量, 避免产品“先天不足”。
设计过程的质量工作主要有: ①正确制定质量目标; ②保证产品先行开发的工作质量; ③严格设计审查和工艺验证; ④保证产品的试制和鉴定工作质量; ⑤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
建立质量目标
分解质量目标 持续改进
实施质量目标
全面质量管理
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
PLAN 目标设定
ACTION 持续改进
沟通与激励
CHECK 绩效考核
DO 行动展开
全面质量管理
(2)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 制造过程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
品的管理网络,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每个环节的 质量保证,防止和减少废品的发生,严格把关,保证不合格 品不转工序、不出厂。
质量管理与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1)为用户服务
全面质量管理的一切活动都以“为用户服务"作为指导 思想,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为目标。在这里, “用户”不仅指本企业产品的用户,而且还包括企业生产和 工作中的下道工序。
(2)以预防为主
全面质量管理认为,产品质量是在设计、制造、流通和 使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必须“以预防为主”,把管理的重 点从产品的“事后”检验,转变为对质量形成因素进行控制, 把不合格品消灭在产品的形成过程中。
②管理的内容是全面的,即管理内容不仅包括产品本 身的质量,而且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 量,必须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特点及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特点及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ea21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b.png)
全面质量管理特点及基本观点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达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目标。
它强调组织内部各个环节和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并倡导以顾客满意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1. 领导者的角色:全面质量管理认为领导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实施质量管理的关键。
领导者应该树立榜样,推动变革,并为质量管理提供资源和支持。
2.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认为每个组织成员对质量都负有责任。
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一线员工,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质量管理活动中,共同追求卓越的质量。
3.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追求持续改进的理念,认为质量工作永无止境。
组织应该不断地找出问题和潜在风险,并通过改进活动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 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关注组织的核心过程。
它鼓励组织将质量管理融入到每个过程中,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在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5. 数据驱动决策:全面质量管理倡导通过数据和事实来做出决策。
组织应该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以便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
6. 供应商合作:全面质量管理认为供应商是组织质量的重要一环。
组织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共同努力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质量。
以上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些基本特点。
总结来说,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领导者的角色、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为基础的管理方法。
它强调过程管理、数据驱动决策和与供应商的合作。
通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可以达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目标,并提升顾客满意度。
TQM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TQM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0974bd011ca300a7c39015.png)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5.经济效益的全面性 除保证制造企业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外,
还应从社会的角度和从产品寿命循环全 过程的角度考虑经济效益问题。
即要以社会的经济效益最大为目的,使 供应链上的生产者、储运公司、销售公 司、用户和产品报废处理者均能取得最 大效益。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
1.用户至上的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面”,首先是指质量管
理不是少数专职人员的事,它是全企业各部门、 各阶层的全体人员共同参加的活动。
质量管理活动必须是使所有部门的人员都参加 的“有机”组织的系统性活动 。
加强企业内各职能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 这种合作甚至已经逐渐延伸到包括企业外的用 户和供应商。
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拟 订管理、技术和组织等方面的措施,提 出质量改进活动的计划和预期要达到的 效果。可以采用目标管理方法,应该明 确目标、进度、负责人、参加人、检查 人和具体措施等。
2)第二阶段:D(执行)阶段
D阶段就是按照所制订的计划、目标和措 施去具体实施。这是PDCA循环的第五步, 可以采用质量管理新的七种工具。
为用户提供最大程度的满意。 用户包括企业内用户和企业外用户两大
类。企业内的用户指的是“下一道工 序” ;外部用户包括 “最终用户”和 “公共用户”。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
2.一切凭数据说话的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用数理统计方法将反
映事实的数据和改善活动联系起来,及 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了达到 “一切凭数据说话”这一目标,就必须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 全面性和系统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和基本观点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和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9f6b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0.png)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质量改进方法,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管理方法,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质量管理、计划、控制、改进和保证等环节来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TQM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理念。
TQM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客户满意、数据驱动等特点,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TQM的基本观点包括:1. 客户导向: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客户需求和期望为导向,企业应该始终把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首要任务。
2. 全员参与: TQM强调全员参与,认为每个员工对质量改进都负有责任。
要推动全员参与,需要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
3. 持续改进: TQM认为质量是一个动态概念,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不断追求更高的质量水平。
持续改进需要引入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等。
4. 数据驱动: TQM强调决策和改进应该基于数据和事实,而不是主观臆断。
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
5. 流程管理: TQM关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管理环节,强调对各个过程的管理和优化。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流程再造等方法优化各个环节。
6. 品质成本: TQM认为追求高质量并不会增加成本,相反,质量问题会导致重大的成本支出,因此应该把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作为一个统一的目标。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数据驱动,流程管理和品质成本为核心观点的管理方法,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体系,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作为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管理方法,强调了在整个企业体系中实现高质量的重要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0ccf2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b.png)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基本观点1. 引言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是一种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的管理方法。
它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质量管理,涵盖了产品、服务、流程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以及其特点。
2. 基本观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2.1 客户导向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将满足客户需求作为核心目标。
企业应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以此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2.2 领导重视全面质量管理认为领导的重视和承诺对于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领导者应树立榜样,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并将其融入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中,为全员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支持。
2.3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倡导全员参与,认为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通过提供培训、设立奖励机制等方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共同推动质量的持续改进。
2.4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找出潜在问题,并持续改进产品、服务和流程,以提高质量水平。
2.5 数据驱动全面质量管理注重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通过建立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企业可以了解和评估质量状况,找出潜在问题,并基于数据进行决策,以提高质量绩效。
2.6 供应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认为供应链管理对于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3. 特点全面质量管理具有如下特点:3.1 系统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
它强调从整体上考虑和把握质量管理活动,涵盖了组织结构、流程设计、人员培训等方面,通过协调各个环节,实现整体质量的提升。
3.2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每个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
不仅仅是质检部门的责任,每个员工都应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并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共同推动质量的提升。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07144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1.png)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基本观点一、引言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全员参与来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的管理理念。
它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旨在实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本文将从特点和基本观点两个方面来探讨全面质量管理。
二、特点1. 以客户为中心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强调企业应该从客户需求出发,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
这需要企业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行为,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产品或服务策略。
2.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
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员工能够及时地了解公司情况并参与决策。
3.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强调持续改进,认为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
企业需要不断地评估和改进自己的流程、方法和产品或服务,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这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数据分析来确定改进方向和目标。
4. 管理者领导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领导者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应该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领导者需要制定战略和目标,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同时还需要为员工提供支持和鼓励。
5. 绩效考核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以评估员工的表现和公司的整体绩效。
这需要企业制定明确的指标和标准,并通过数据分析来确定绩效水平。
三、基本观点1. 客户满意度是衡量质量的重要指标客户满意度是衡量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从客户需求出发,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
2. 全员参与是实现质量管理的关键全员参与是实现质量管理的关键。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e5ff07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2.png)
质量管理发展过程
全面质量控制 组织和全面质
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班组长 操作者
检验员
统计
1900 1918 1937 1960 1980
1、质量检验阶段
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末, 是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其主要特点是 以事后检验为主体。
20世纪初美国泰勒(F.W.Taylor)提出 科学管理理论,要求按照职能的不同进 行合理的分工,首次将质量检验作为一 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 立了专职质量检验制度。
(2).质量教育与培训的基本要求
要做好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除了最高管理者真正认识到 质量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意义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之外,还必须注 意以下问题:
(1)正确识别培训需求,使质量教育培训系统化、规范化。 (2)质量培训应从最高管理层开始,然后逐层进行。 (3)因人制宜采取多种形式。 (4)选用或编写适合本部门、工序的教学材料,注意针对性。 (5)重视师资的培养与配备。 (6)完善管理制度,注意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的持久性。
质
工序质量是指工序的成果符合设计、工艺要求的程度。
量
人、机器、原材料、方法、环境因素对工序质量都 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
在生产厂,抓工作质量,就要分别不同情况,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五大因素,从而保证工序质量。
质 量 环
质量环的含义:
任何产品都要经历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产品质 量相应也有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由按照 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人们往往用一 个不断循环的圆环来表示这一过程,我们称为质量环。
课程内容
一. 基本概念 二. 全面质量管理的起源 三.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四.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五. QC七大手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及实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0953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0.png)
◆ TQM 不局限于“标准”的范围,不间断 寻求改进机会,研究和创新工作方法,以实 现更高的目标。
二、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相关 概念、特点及内涵
4、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 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 ✓ 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 ✓ 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及 实施方法
2024年2月1日星期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发展历程 2、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概念、特点及内涵 3、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内容 4、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审核 5、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八大原则 6、全面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 7、供应商管理的六大原则 8、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 9、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 10、全面质量管理中的日常事务管理 11、质量成本控制
五、全面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 领导的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系统管理 持续改进 以事实为基础 互利的供方关系
五、全面质量管理管理以顾客为中心,不断通过PDCA循环进
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顾客有两种界定标准,一种是“具有消费能力或消
我国自1987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发展较快。质量管 理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先后被制定为国家标准;1992年采用了ISO9000《质量 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广大企业在认真总结全面质量管理经验与教训 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深入地推行这种现代国际通用质量管理方法。
一、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发展历程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审核
4、 产品质量审核:是指为了获得出厂产品质量信息 所进行的质量审核活动。也即是对已检验入库或进入 流通领域的产品实物质量进行抽查、试验,审核产品 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满足用户需要。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7554a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1.png)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观点全面质量管理,这可是个重要的话题哦!想想我们生活中的小事,比如说买菜,挑水果,选个新鲜的、色泽好的,这就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大家都知道,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咱们的生活质量,吃得放心,心里也舒服。
质量管理可不只是个技术活,它还跟人心、团队合作密切相关。
就像我们在朋友聚会时,大家都想要最好的那份披萨,结果却是每个人都心照不宣,默契地把最爱的一块留给了最饿的那位。
在企业里,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从上到下,人人都有责任。
听起来有点像老母鸡在孵蛋,不过这可不是简单的孵化,而是要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参与进来。
老板、经理、员工,大家一起推着这辆“质量车”走得更远。
可见,人人参与,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就像咱们上体育课,只有大家都一起努力,才能把球踢得更远,才能赢得比赛。
再者说,咱们可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小利益,长远的规划才是王道。
全面质量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得有个好的计划和执行力。
有人会问,怎么才能把质量管理做好呢?其实就是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想想看,生活中每当我们遇到麻烦,第一步都是冷静分析嘛,搞清楚问题出在哪儿,接着才能对症下药。
企业也是如此,质量管理不仅仅是解决当前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避免未来出现类似的情况。
就像咱们上学时做题,错了就得总结经验,确保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
搞定这个,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全面质量管理还得重视客户的声音,听听他们怎么说。
客户的反馈可是金玉良言,别小看这点。
顾客的一句话能点醒我们,提醒我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
记得有次我在一家餐厅吃饭,老板亲自问我菜好不好,那一刻我觉得特别被重视,心里那个感动啊!所以,企业也得学会倾听,客户的需求才是我们改进的方向。
说到底,全面质量管理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
它鼓励大家积极交流,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想想看,咱们班级的学习氛围,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那这个班级的整体水平肯定会提升。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0fa35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9.png)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提高组织的整体质量水平。
它强调质量是每个员工的责任,要求全员积极参与并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和产品服务,以实现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竞争力的目标。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客户导向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观点是客户导向。
它强调要充分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将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积极倾听客户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它要求全员持续地寻找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方法,以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
全面质量管理倡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并进行实施和监控,以确保改进的持续效果。
3.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鼓励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它认为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的关键,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
全员参与包括参与质量目标的制定、参与质量培训和教育、参与问题分析和改进活动等。
通过全员参与,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实现质量的整体提升。
4. 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过程管理。
它认为质量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决定的,只有优化整个过程,才能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过程管理包括明确过程目标、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建立过程绩效指标、进行过程监控和分析等。
通过过程管理,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5. 数据驱动全面质量管理强调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改进。
它要求对质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做出科学的决策和改进计划。
数据驱动可以帮助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
通过数据驱动,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主观判断和盲目决策。
6. 供应商合作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与供应商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它认为供应商是组织质量的重要一环,只有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可控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7大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7大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6b7a67eff9aef8941e06b8.png)
全面质量管理的7大基本观点
1.质量第
一、以质量求企业的生存发展
在有些过程相互发生矛盾,如当质量与数量、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发生冲突矛盾时,首选要考虑质量、社会效益、公司长远利益。
2.用户至上
用户是广泛概念,用户可以分为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内部用户指企业内部的上一道工序对下道工序的服务,同事与同事之间的接口与归口服务,只有内部形成一个“用户至上”氛围,才能不断使外部用户的满意,况且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以用户满意程度为标准。
3、预防为主
产品的质量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设计是对产品质量“先天性”,所以对设计过程必需按科学程序,进全方位的论证,生产制造只是落实设计质量,生产制造只能是符合性的产品质量。
要进行工序控制。
4、用事说话
在质量控制方法中,尽力纠正“好像”、“大概”、“差不多”、“也许”。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把质量状态现象汇总、数理分析出产品质量的原因。
5、突出人的积极原素
在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控制,要提高人的积极性,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一、要靠加强思想教育;
二、要规范管理,还要靠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各种激励、处罚措施。
6、质量与经济统一
产品质量保证水平、预防质量不合格的深度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必需考虑企业经济能力、合理的经济极限。
贯彻质量与经济统一思想,要克服片面的追求高技术、高质量。
要提倡在数量上、技术上、价格、交期一致的基础上达到最适宜的质量。
7、不断改进
企业员工要有高度的质量意识,要善于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要有分析能力、洞察力,谋求质量不断深化、创新,使不断改进的思想日新月异。
全面质量管理核心与内容ppt课件
![全面质量管理核心与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8fb0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4.png)
1)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
P
D
C
A
P
D
C
A
P
D
C
A
2)循环上升。每转一圈都有新计划和新目标。
原水平
P
D
C
A
P
D
C
A
新水平
管理循环每转一周,就提高一步,管理循环就如同爬楼梯一样,逐级升高,不断地转动,质量问题不断地得到解决,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就能达到新的水平。
从质量职能角度看: 不同部门承担不同的质量职能,要保证长期稳定生产顾客满意的产品, 必须建立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是要“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影响质量的因素有人、机、料、法、环、测。 应区别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 新方法包括:质量功能展开、六西格玛、水平对比法、业务流程再造等。
菲根堡姆对TQM的定义: “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和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5S 的含义
整理:清理工作现场物品,保留需要的 ,清除不需要的 。 关键:按物品的重要性进行管理。 目的:“一”就是最好。如:使用一套工具、设置一个文件存放处、一站式服务、一分钟电话、一小时会议、一天事物处理等。
5S 的含义
整顿:对需要的物品确定其位,置于方便取放的位置。 目的:使工作场所物件一目了然;节省寻找时间;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创造整齐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内容: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0c2b4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5.png)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它就像你家里那锅好菜,得从各个方面入手,才能把味道调到最佳。
这个管理理念强调每一个人都是质量的守护者,不论你是老板,还是打杂的小弟,都有责任把事情做好。
想想吧,如果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工作就像开火锅,大家一起把各种食材放进锅里,慢慢煮,总能煮出美味。
再说了,全面质量管理也特别讲究团队合作。
就像踢足球,光有梅西一个人可不行,得有整个团队默契配合。
这里面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所有的成功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把球踢得再好,没人给他传球,那也只能干着急。
所以,团队之间得多沟通,多交流,彼此理解,才能共同进步。
全面质量管理特别关注客户的需求。
这就像你去餐厅点菜,服务员得知道你喜欢吃什么,才能推荐你合心意的菜。
客户的声音就像是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们改进和提升。
我们得时刻想着客户的体验,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作坊,了解顾客需求,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说到这里,数据可不能少。
全面质量管理就像打游戏,你得收集各种道具和信息,才能提高自己的实力。
数据分析能帮助我们找到问题所在,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我们不妨把数据当成工具,来寻找改进的机会,就像开车时用导航,不迷路,直达目的地。
质量管理也强调持续改进。
别以为一旦做好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世事如棋,变化无常。
我们得时刻保持警觉,不断反思和改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就像人生,不能停滞不前,得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开拓眼界,迎接新挑战。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能为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试想一下,假如每个员工都能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那公司就会像一辆高速列车,飞速前进。
无论是生产线上的工人,还是办公室里的白领,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也强调流程的标准化。
这就像做一顿美食,得有一个固定的食谱,才能保证每次都能做出好味道。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b9e8e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9.png)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用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促进服务能力、
改善品牌形象等的综合运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和体系。
它突出了“以客户为中心”、“以过程为导向”、“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系统思维”等基本观点。
首先,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之一是以客户为中心。
这意味着企业
的质量管理旨在满足客户的需求,将客户的需求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终点。
企业应利用各种手段给客户提供满意服务以获取长期合作。
其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之二是以过程为导向。
这意味着企业
可以通过控制和完善工艺流程和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企业可以从系统层面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信息系统,以改善质量管理
水平。
此外,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之三是全员参与。
企业应鼓励员工积
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以提高质量。
员工要
不断自我完善,自觉地投入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更加有效。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f80c5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d.png)
全面质量管理
比较项目
质量管理不同发展阶段比较
质量检验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生产方式 管理对象 管理方法 管理目标 管理范围 管理职能 参与人员 管理特点
手工和半机械生产
大量生产
产品质量
由产品质量向工作质量发展
质量检查
数理统计方法
符合产品质量规格
标准
工序
生产过程
剔除不合格品 消除产生不良品的工艺原因
强调事前控制; – 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用数据说话,并建立严密的
管理体系; – 保证基础上的质量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
主要特点:
• 全面的质量:质量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产品质量 、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等在内的广义质量。
• 全员参与:质量第一,人人有责。全面质量管 理不仅是质量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职责,不 仅是组织内部部分人员的职责,而是组织所有 人员的职责。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和本组 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 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 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 途径
核心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 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和社会受 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ISO • 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思想: – 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突出人的积极作用的管理方法; – 质量不仅仅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因此要以预防为主,
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工作质量。 (2)用户第一的观点:树立“下道工序就是
用户”的思想。 (3)以预防为主的观点:把不合格品消灭在
生产过程中。 (4)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强调科学性,
以准确的数据反映产品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陈福军 第六、八章 PDCA课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陈福军 第六、八章 PDCA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bf7fc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c.png)
PDCA循环
1. 计划(Plan)
发现问题,找出原因
为质量改进制定计划
4. 校正(Action)
采取措施纠正 进行改进
2. 实施(Do)
按预定计划 组织实施
3. 研究/检查 (Study / Check)
计划是否能够运行 找出偏差
• P ------ PLAN 计 划
• 调查研究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 根据存在问题,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逐个加以分析。 • 找出影响问题主要因素,从主要因素中着手解决问题。 • 针对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计划和活动措施。
施,再进行 新一轮的循环。
• 以上PDCA一直循环,新的阶段又有 新的目标。
问题与对策
问题 对策
问题 原因 对策
问题点 选定主題 现状把握 原因分析
掌握要因 对策提出 效果确认 效果维持
残留问题
解决问题的步骤:
• (1) 确 定 要 改 善 的 主 题
•
注意主题要切合实际,不能太笼统,要
具体。主题的结构 一般采用动宾结构,比
• D ------ DO 实 施
• 按照计划执行。 • C ------ CHECK 检 查
• 根据计划要求,检查实际执行结果。
•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 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和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 经取得的绩。
• A ------ ACTION & LEARNING 改 善 措 施及学习
5W分别是: 1)Why:为什么要做这件工作? 2)What:内容是什么? 3)Where:在哪儿做? 4)When:什么时候来做? 5)Who:由谁来做?
2H分别是:
1)How:怎么做? 2)How much:要花多少时间或其他资源?
物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物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f23ce23a417866fb84a8e60.png)
第三章物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一质量概述(一)质量的概念含义:指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或要求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狭义的质量:仅仅从用户的角度去看待质量,要求实体性能好、可信度高、安全实用性强,有时仅将质量理解为实体的使用特性。
✓广义的质量:不仅从用户角度看待质量,更关注从全社会的角度对实体或产品、服务进行评价。
(二)质量的特点•广泛性•实效性•相对性•二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生产经营和日常活动中,充分重视质量对于产品、服务以及整个组织的影响,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区分目标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障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活动促使其全部管理职能得以实施,努力开发和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活动。
➢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活动中一个组织在质量方面总的宗旨和方向,是一个战略层面的宗旨。
➢质量目标具体可测,为后期质量实现提供参照目标,且为产品或服务形成后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活动中致力于设定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一部分活动。
➢质量控制在质量管理活动中,为确保产品和服务能达到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而采取的所有作业技术和活动。
➢质量改进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收益,在整个组织内部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率和效益的各种措施。
•三全面质量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为保证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全员参以为基础,在产品和服务的研究、规划、设计、制造、销售及售后等各方面综合运用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通过使顾客满意和使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整体收益而达到组织长期成功的系统管理活动。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路核心思想:组织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质量进行,他坚持用“户至上”原则,要求以用户为中心,一切为用户服务,从而使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能够全方位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范围的质量管理➢管理方法多样化的质量管理(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原则•预防原则•经济原则•协作原则•循环原则(五)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用户至上的观点•以质量求效益的观点•一切用事实说话的观点•以零缺陷为目标的观点•其他核心观点•四质量体系(一)质量体系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它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核心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核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36472b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7.png)
全面质量管理核心内容以下是 6 条关于全面质量管理核心内容的文案:1. 顾客关注!嘿呀,这可是太重要啦!就好像你去餐厅吃饭,你是不是希望饭菜好吃、服务周到呀?这就是要时刻把顾客放在心上。
比如一个手机厂商,要是不关注顾客想要手机拍照功能更强大,那它可就落后啦!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要我们把顾客的需求当作命令一样去对待呀!2. 全员参与呀!想想看,一场足球比赛,要是只有前锋努力,后卫和守门员不积极,能赢吗?肯定不能啊!比如在一家公司里,从管理层到每个员工都得为了高质量齐心协力。
清洁阿姨把卫生搞好,技术人员把产品打磨完美,这不就是全员一起使劲嘛!这才是全面质量管理该有的样子哟!3. 持续改进哟!这就像爬山,不能到了一个地方就停下啦!要不断往上爬呀!比如说一个软件,一开始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通过不断收集用户反馈,一次次改进,才能变得越来越好呀!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要我们永远不满足,一直努力变得更好哇!4. 过程方法呢!哎呀,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打地基,然后一层一层盖,不能乱了顺序呀!比如制造一件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就像链条,哪一环松了都不行呀!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过程方法呀!5. 系统管理呀!这不就像是一个乐团演奏,各种乐器要配合好才能奏出美妙音乐嘛!如果各玩各的,那不乱套啦!比如一个企业,各个部门得相互协调、相互支持,朝着提升质量这个目标共同前进呀!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要让整个系统高效运转起来哟!6. 基于事实的决策!哇,这可太关键啦!不能凭感觉瞎做决定呀!就像医生看病得依据检查结果一样。
比如企业要决定开发一款新产品,那得根据市场调研的数据来呀,不然怎么知道消费者喜不喜欢呢。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要让我们靠事实说话,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哇!我的观点结论:全面质量管理真的是太重要啦,这些核心内容就像是指引我们走向成功的明灯,只有真正理解和践行,我们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赢得顾客的心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AN—计划
鱼骨图法
人员 方法 管理 问题特性 材料 机器 环境
DO—执行
1、依计划实施方案进行 2、实施前之准备工作 3、其他部门之协力合作 4、过程中如有异常应即时处置
CHECK—检查
1、执行过程资料回馈 2、检讨结果
CHECK—检查
周工作计划安排表
序 号 工 作 内 容 星 期 一 星 期 二 星 期 三 星 期 四 星 期 五 负 责 人 检 查 人 备 注
• •
(6) 改 善 措 施 的 实 施 和 效 果 确 认 切实实施改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 行确认.如果发现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明 显,则必须重新制定改善措施,再确认其实 施效果,并最终达成目标. • (7) 标 准 化 及 残 留 问 题 处 理 • 对成功的措施应实施标准化,以利 于长期保持其效果.如果还有改善的必要, 应确定新的目标作进一步的改善.
1 …
ACTION—改善
1、检讨结果与计划比较 2、再利用鱼骨法分析 3、修订下次计划
例:外墙
某一企业,本年度的营业销售额计6500万元, 希望次年度能够提升30%,达8450万元,要达成 此一目标应采取那些措施?
• 1、PLAN—计划 • 计划目标8450万元,每个月=8450万元 ÷12=704万元,应先检视现状: • A、管理(MANAGEMENT) • B、人员(MANPOWER) • C、方法(METHOD) • D、材料(MATERIAL) • E、机器(MACHINE) • F、环境(ENVIRONMENT) 依据上面各项分析, 拟订计划(PLAN)做法, 并做成计划控制表。
日本式改善活動 ~ 「五心」
一﹒信心:相信這些改善活動會帶給你好處。
二﹒決心:下定決心趕快去做,不要猶豫不決。 三﹒耐心:要永遠持續做下去,成果自然呈現。 四﹒關心:對員工表示出你的關懷及重視之意。 五﹒愛心:多用鼓勵的方式來鼓舞員工士氣。
PDCA 循環 與 SDCA 循環
改 處置 進 計劃 處置
管理的主要兩項功能
一﹒維持:˙按計劃、按標準行事
˙確實執行新標準
˙使正常狀態能持續出現
二﹒改善:˙將異常迅速改善至正常(消極)
˙不斷提昇現有水準
維 持 與 改 善
高層管理 中階管理 督導人員 作業人員 日本觀的工作機能 高層管理 改進 維持
創新
改善
中階管理
督導人員 作業人員
維持
改進分為創新和改善
A P C D
A
C A P
P
D
维持
改 善
C
D
维持
改 善
PLAN—计划
1、计划的方向 2、计划的目标 3、计划的做法 4、充分的准备
范例:改善项目:人员缺勤率 现状分析:上月份全公司缺勤率3.8% 计划目标:2个月内降为3.0%(降幅0.8%) 计划做法:抓影响最大的重点部门、重点少数 配合的准备:员工管理规定修订 请假规定修订 加强宣导 经常请假人员的处理
PLAN—计划
1、要认清目的,即计划项目、计划目标 2、要充分掌握与计划有关的事项 3、现状分析 4、以5W2H法从事思考 5、属于改善性计划,把鱼骨图法带进来运用 6、做成实施方案及实施时间 7、可分阶段性,但要有连贯性 8、应有数据可衡量及成果评估
5W2H法 5W分别是: 1)Why:为什么要做这件工作? 2)What:内容是什么? 3)Where:在哪儿做? 4)When:什么时候来做? 5)Who:由谁来做? 2H分别是: 1)How:怎么做? 2)How much:要花多少时间或其他资源?
• D ------ DO 实 施 • 按照计划执行。 • C ------ CHECK 检 查 • 根据计划要求,检查实际执行结果。
•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 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和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 经取得的绩。
• A ------ ACTION & LEARNING 改 善 措 施及学习 • 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并将其转到下 一循环。
Display
将问题可视化: 向所有人员公布发现的 异常情况与问题
Clear
解决问题:在都了解问题后, 大家一起商讨解决办法
双PDCA循环
A:处理 C:检查 P:计划 D:执行
达成计划
解决问题
Acknow Problemledge finding Clear Display
从PDCA到PDCAA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
一切为了“顾客” 一切凭数据说话 一切以预防为主 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
–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
•PDCA循环
始于品管大師戴明博士,
二战后在日本取得了卓越成效。
PLAN:计划 DO:执行 CHECK :检查 ACTION & LEARNING: 改善措施及学习
A:处理 P:计划
C:检查 D:执行
PDCA循环
1. 计划(Plan)
发现问题,找出原因 为质量改进制定计划
4. 校正(Action)
采取措施纠正 进行改进
2. 实施(Do)
按预定计划 组织实施
3. 研究/检查 (Study / Check)
计划是否能够运行 找出偏差
• P ------ PLAN 计 划
• • • • 调查研究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根据存在问题,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逐个加以分析。 找出影响问题主要因素,从主要因素中着手解决问题。 针对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计划和活动措施。
遗留问题 转入下期
总结经验 纳入标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析 现状 找出 问题
A P C D
拟定措施计划
检查效果 发现问题
执行措施 执行计划
PDCA循环八个步骤
特点 1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 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2循环每转动一周,水平就提高一步。 3A阶段是关键
A C A C P D 原有水平 P D
新的水平
•
以上PDCA一直循环,新的阶段又有 新的目标。
问题与对策
问题 原因 问题点 选定主題 现状把握 原因分析 掌握要因 对策提出 效果确认 效果维持 残留问题
问题
对策
对策
解决问题的步骤: • (1) 确 定 要 改 善 的 主 题 • 注意主题要切合实际,不能太笼统,要 具体。主题的结构 一般采用动宾结构,比 如:降低啤胶不良率。 • (2) 现 状 分 析 • 调查现状,掌握实际情况,为目标设定 提供依据。
• •
(3) 目 标 设 定 和 活 动 计 划 作 成 目标设定不能好高骛远,设定得太 高,以致于无法实现;也不能太低。 • 设定目标要适度,要富于一定的挑 战性,通过努力能达成目标为宜。 • 要作成活动计划表,以便能够按计 划进行。
• •
(4) 要 因 分 析 分析造成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并从中确定出主要因 素。一般使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即4M1E : 人--Man、 机器-Machine、 材料--Material、 方法--Method和环境— Environment ) 。 • (5) 确 定 改 善 措 施 • 根据造成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相应 的改善措施 。注 意改善措施应与所确定的问题 原 因 的 影 响 度 相 适 应 。
維 持
標準化
A C
查核
P
A
S
D
執行
D
執行 查核
C
PDCA 循環 計劃-執行-查核-處置
SDCA 循環
標準化-執行-查核-處置
A
常规问题
P
C
D
A
S D
特殊问题
C
A
P
D
C
解决问题的PDCA循环
Problem-finding Acknowledge
发现问题:感知现场 发生的异常情况与问题
确认问题是否解决: 确认实施对策后, 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计划 (Plan)
效果检验 (Achievement)
执行 (Do)
改善 (Action)
检查 (Check)
PDCA 循环
目标
A
C
P
D
CAPD 循环
目标
A
C
P
D
控制 被动型改进 主动型改进
A C A C P D 改 善
P D 改 善
维持 新的水平
维持 原有水平
改 善 维持 改 善 维持
• 2、DO—执行 • 按上面拟订的计划进行工作 • 3、CHCCK—检查 • 依照每个月分配的营业额与实际结果确认对 比是否达成目标,如未达成再进一步使用鱼骨图 加以分析主要原因。 • •
销售额未达成
• 先分析是哪一个方面的原因,再进行深入分析。
• 4、ACTION—改善 • 分析出来的原因,加以对策突破。 • 执行(DO)的结果跟检查(CHECK)后与 原计划有差距,究其原因通常是: • A、对计划的工作,事先未进行现状分析 • B、计划目标不当 • C、计划做法不当 • D、未依计划充分准备 • E、未依计划做彻底执行 • F、执行过程中未有效控制 • 这些可能的原因应加以逐项分析,进行修正措 施,再进行 新一轮的循环。
表1 PDCA循环的典型模式 四阶段 阶段概括 八步骤活动内容 工具方法 Plan 计划 按用户需求和市场情报制订出符合用户需要的产品品质计划,并根据生产 需要制订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等 1. 分析现状,发现品质问题 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亲和图、矩阵图 2. 分析产生品质问题的各种因素 因果图、关联图、矩阵数据解析法、散布图 3. 分析影响品质问题的主要原因 排列图、散布图、关联图、树状图、矩阵图、亲和图 4.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问题解决方案 关联图、树状图、箭形图、PDPC法 Do 实施 按上述计划认真贯彻执行 5. 执行,按照措施计划实施 树状图、箭形图、矩阵图、PDPC图 Check 检查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6. 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排列图、控制图、树状图、PDPC法、 检查表 Action 处理 总结经验教训,并加以标准化,指导下一循环的品质管理 7. 标准化,把成功经验总结出来,加以标准化 亲和图 8. 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PDCA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