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地差异
文化交流:中西方音乐的异同和融合
文化交流:中西方音乐的异同和融合引言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通过音符的组合和旋律的律动,它能够打动人们的心灵,跨越文化的界限。
中西方音乐作为两大文化体系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音乐的异同之处,并讨论在文化交流中它们是如何互相融合的。
中西方音乐的异同1. 背景和历史中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中庸和谐的美学观念;而西方音乐则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后来发展出了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等多种流派。
2. 音乐理论和体系中西方音乐的音乐理论和体系也存在差异。
中国音乐注重五音十二律的体系,强调以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五声音阶。
而西方音乐则采用平均律的体系,主要以半音音阶为基础。
3. 旋律和节奏中西方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音乐注重旋律的曲调和音色的表现力,如京剧和古筝等传统乐器的演奏。
而西方音乐则注重和声和多声部的组合,如交响乐和合唱等形式。
4. 音乐风格和曲种中西方音乐的风格和曲种也各具特色。
中国音乐以其丰富多样的曲种而闻名,如古琴曲、京剧、民族乐器演奏等。
而西方音乐则以古典音乐、摇滚乐、流行乐等为主要风格。
中西方音乐的融合中西方音乐作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的融合不仅有助于音乐的创新,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以下是一些中西方音乐融合的例子:1. 交响民乐交响民乐是中西方音乐融合的一种形式。
它结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曲调和西方交响乐的编曲方式,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中国作曲家谭盾的《秦川雄鹰》和《滇池春色》等作品就是典型的交响民乐的代表。
2. 流行音乐的融合在流行音乐领域,中西方音乐的融合也十分常见。
例如,中国流行歌手通过在歌曲中加入西方乐器的演奏和编曲,与西方音乐家合作,创造出了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流行音乐作品。
3. 国际音乐节和比赛国际音乐节和比赛也是中西方音乐融合的重要平台。
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摘要】:摘要: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对于我们正确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及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吸取精华,去除糟粕,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以中国和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为前提,分析中西方音乐审美的差异,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审美差异西方音乐美学中国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思想中西方音乐作品审美特点音乐,从广义上来说,应该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
因此,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差异上,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审美的差异,音乐创作的差异,音乐理念的差异,乐器发展的差异等等。
首先,审美的差异: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
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
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
所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
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
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
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
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
其次,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
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
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
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线条的艺术;西方的绘画讲究的是面,立体,光影的艺术。
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的比较与交流
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的比较与交流音乐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表达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演变和交流。
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作为两个不同的音乐文化体系,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对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进行比较与交流,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影响。
首先,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在音调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西方音乐以古典音乐为代表,其音调结构由七个基本音阶组成。
这些音阶既可以按顺序进行演奏,也可以组合成和弦。
相比之下,东方音乐的音调结构更加灵活多变。
东方音乐源于传统的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以及古典文化的影响。
东方音乐中的音阶不仅包括七个基本音阶,还包括各种间音。
这种特殊的音调结构使得东方音乐在表达情感和情绪上更加细腻和独特。
其次,在音乐风格上,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也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音乐以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爵士乐为主要代表,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演奏技巧。
古典音乐以其宏伟壮丽的气势和精致的作曲技巧而闻名于世。
流行音乐则更加注重旋律和歌词的流行性,以轻快的节奏和简单的和弦结构吸引听众。
爵士乐是一种非常具有即兴性的音乐形式,它强调乐手个人才华和即兴创作能力。
相比之下,东方音乐的风格更加多样化和细腻。
东方音乐以中国古典音乐、印度古典音乐和日本传统音乐为代表。
中国古典音乐注重表达情感和内涵,强调对自然的崇敬和思考。
印度古典音乐则注重演唱技巧和复杂的节奏结构,以及对宗教和哲学的探索。
日本传统音乐则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和声结构而闻名。
然而,尽管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在音调结构和风格上存在差异,它们之间的交流依然存在。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音乐的交流和融合变得更加频繁。
许多西方音乐家开始探索东方音乐的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例如,著名的美国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通过研究印度音乐的复杂音阶结构,创作了一系列受到东方音乐启发的作品。
同时,一些东方音乐家也开始借鉴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和演奏风格,将其与传统的东方音乐进行混合。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中西方传统音乐是两个独特文化的音乐形式,两者感受截然不同。
中西方传统音乐有各自的特点,包括音乐的构成、演奏形式和歌词,每个元素都影响了音乐的整体感受。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构成和演奏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西方音乐中,常见的节奏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这使得节奏轻松易懂,并且很容易跟随。
然而,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音乐绘画一样,带有浓郁的象征意义,节奏更为复杂,多数乐曲没有明确的拍号,这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情感和气氛的表达。
西方音乐的演奏形式通常是一群演奏者在舞台上演奏统一的声音,而中国传统音乐则注重个人演奏者的独奏以及交互演奏,增强了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歌词,中西方传统音乐的歌词也有很大的区别。
西方音乐的歌词通常是讲述个人经历、情感故事或者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而中国的传统音乐则旨在呈现自然风景,戏剧故事或富有文化内涵的哲理故事,歌词歌唱的往往是抒发情感、感悟生命的情感。
在音乐表现上,中西方传统音乐的差异在于表达目的,西方风格通常强调演奏技巧、节奏感和音乐编曲;而中国音乐则强调传统哲学思想的体现,讲求气韵生动、超脱尘嚣、引导心灵共鸣。
总的说来,中西方传统音乐在感受上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音乐以清晰鲜明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歌词为特征,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听众。
而中国传统音乐则注重情感寄托,强调表达内心的深层感受,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形式,传达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尽管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这两个音乐文化都拥有着独特优美的魅力,各自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特征与区别
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特征与区别首先,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在音乐元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民族音乐强调对乐器的运用,尤其是弦乐器、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常常以乐器独奏的形式表现出特有的音色和情感。
而西方音乐则以声乐和管弦乐为主要表达形式,重视声音和旋律的运用。
此外,中国民族音乐注重对节奏的控制和演奏技巧的发挥,西方音乐则更注重对和声的运用和表达。
其次,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在演奏方式上也有明显区别。
中国民族音乐常采用古老的传统演奏方式,如弹拨、吹奏和拉奏等,强调以自然的方式表达音乐情感。
而西方音乐则更注重演奏技巧和个人表现力,强调音乐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此外,中国民族音乐在演奏中常注重音乐的即兴演奏和合奏效果,而西方音乐则更注重乐谱的准确演奏和乐队的和谐合作。
另外,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在文化内涵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民族音乐通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中国古代哲学、历史和文学的精髓,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而西方音乐则更注重个人情感和情绪的表达,通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世俗主题为主要目标。
最后,在音乐表现手法上,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中国民族音乐常以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为核心,追求音乐的抽象表达和情感的直接共鸣。
而西方音乐则更注重音乐结构和音乐语言的发展,借助和声、变调和音乐形式的变化,通过音乐的逻辑性和发展性来引发听众的思考和联想。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在音乐元素、演奏方式、文化内涵以及音乐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中国民族音乐注重音乐元素和演奏方式的独特性,强调文化内涵和形象的表达;而西方音乐更注重音乐语言和音乐结构的发展,注重个人表达和艺术性。
两种音乐形式各有特色,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正文:一:引言中西方音乐文化是世界上两种不同的音乐传统,它们在艺术表达方式、创作理念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
二:历史与发展1. 中西方音乐起源及演变:介绍了中国和欧洲各自独特而复杂的音乐起源以及对于当今现代声学体系产生影响。
2. 传承与保护:比较了中西两个地区对于传统民族音乐遗产保护和推广工作开展情况,并阐述了其中涉及到政策法规等因素。
三:艺术形式与风格1. 音调系统:解释并比较中国十二平均律制度(五声)和欧洲半全唱名制度(七个基础调),包括相应标记符号使用方法。
2. 曲式结构:概述东亚曲牌体系如诸多小仓篁山子、“四大京剧”;同时列出典型交响曼陀架模板——奏鸣曼陀架。
3. 节奏与节拍:比较中西方音乐的基本节奏模式和常用的节拍类型,包含不同文化对于强调重点、速度感等因素考虑。
四:创作理念与审美观1. 中西方音乐哲学差异:介绍了中国古代“雅俗共赏”、“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及欧洲启蒙时期后形成的个人主义艺术追求。
2. 音色表达方式:分析中西两种传统器乐演奏技巧(如二胡vs小提琴),并探讨其在情感表达上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区别。
五:社会影响与应用领域1. 教育体系建设:阐述东亚地区将民族音乐纳入课程教材,并推动国内外交流合作;同时指出欧洲各国注重发展多元化艺术教育系统。
2. 文化输出与接收: 通过世界范围内大型活动或者其他渠道向全球宣扬当地独有之声韵风貌。
六:结论以上是关于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详尽而深入剖析,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
本文旨在促进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音乐交流与合作,并推动世界各国多元而繁荣发展。
附件:1. 相关论证资料2. 音频或视频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指作者享有其创造性劳动成果(包括文字、艺术品等)使用权益。
2. 文化遗产保护法:一种为了维护人类共同记忆并传承给未来世代而制定的立法措施。
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的区别在哪里?
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的区别在哪里?音乐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对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其风格、文化背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也使得音乐有着不同的特征。
在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中,有许多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历史文化背景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在历史文化背景上有着显著的不同。
西方音乐源于希腊文化,古代希腊人通过数学和哲学等学科研究音乐,创造了著名的西方古典音乐形式。
而东方音乐则起源于中国、日本等文化背景,与西方不同的是,东方音乐强调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追求朴实自然的美。
二、音乐表现手法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在音乐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更注重曲调和旋律的多样性,强调音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注重音乐的运动性和流畅度。
而东方音乐则重视音乐氛围和表现情感的能力,其音乐常常采用自然和弦、模糊音效和多种乐器结合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和情感。
三、音乐文化内涵对于音乐文化内涵,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西洋音乐强调作曲家的性格、音乐构思和技巧,更多地注重音乐创作的精致感和技巧性。
而东方音乐则注重音乐表现的内在含义,寓意、象征、寄情于物、传递人类智慧等多种音乐文化内涵。
四、感官体验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给人带来的感官体验也存在很大差异。
西方音乐通过其美妙的和声和节奏,常常让人们感到奇妙和震撼,而东方音乐则通过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传神的意境,常常让人感到柔情似水、意境深远。
五、乐器演奏技巧西方乐器与东方乐器的演奏技巧也存在一定差距。
西方乐器演奏技巧几乎都基于手指的灵便,而东方乐器则强调“以气为基础”的演奏技巧,追求自然的演奏效果。
此外,西方音乐中的乐器以管弦乐团为主,而东方乐器则包括中、日、韩等多种乐器,如中国的古箏、竹笛、古琴和日本的和琴、箏等。
综上所述,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在历史文化背景、音乐表现手法、音乐文化内涵、感官体验和乐器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虽然两种音乐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它们各具特色,互相借鉴,共同推动着全球音乐文化的前进。
八年级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比较
八年级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比较音乐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不同地域、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本文将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
一、音乐风格和特点中国传统音乐是源自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注重肢体语言、节奏和韵律的完美结合。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音调体系而闻名于世。
它强调五音的平衡和和谐,更注重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哲学思想。
西方音乐则源自欧洲,具有丰富的发展历史和多元的音乐流派。
西方音乐注重对旋律、和声和节奏的表达和探索,强调音色的多变和变化的动态特点。
它重视个体的情感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有着更强的个人表达风格。
二、乐器的差异中国传统音乐以古琴、二胡、笛子等传统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
这些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能够表达出中国音乐独有的韵味和情感。
古琴散发着古老而又深远的音韵,二胡擅长表达浓厚的民族情感,笛子则具有悠扬的音色。
西方音乐使用的乐器更为多样化,包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
这些乐器在音色和演奏方式上都经过了长期的改进和创新,使得演奏者能够更加灵活地表达自己的音乐感觉。
三、音调体系的区别中国传统音乐采用了五声音阶的体系,即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这种音调体系独特而纯净,音之间的跳跃较小,使得音乐具有稳定而舒缓的特点。
同时,中国传统音乐还注重对节奏和声韵的处理,增添了音乐的表现力。
西方音乐采用的是七声音阶体系,即音阶的每个音之间的跳跃都较为均匀。
这种音调体系使西方音乐具有更多的音乐变化和探索空间,能够表现出更丰富的情感和音乐性。
四、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注重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与自然的关系。
它强调对道德、伦理和美的追求,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西方音乐则在古希腊文明的影响下,强调个体和自由的追求,更加注重对个人情感和艺术表现的强调。
西方音乐中普遍流传的爱乐精神也体现了西方文化中个人追求幸福和多样化的价值观。
中西方音乐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音乐的比较研究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构建出不同的文化形态。
今天我们来比较研究中西方音乐的异同点。
一、音乐历史的背景与发展中西方音乐在一些地方有着相似的发展历程,但总体上,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是不同的。
中方音乐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具有色彩浓郁的中华文化。
中国对于音乐的追求从古至今已经形成了“有故事的音乐”,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特色。
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则是从古希腊的戏剧、文化开始,灌输了希腊文化精神;而古典音乐的发展则是从17世纪开始的巴洛克音乐发展而成,它对欧洲古典音乐影响深远。
二、音乐构成的差异中西方音乐在构成形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方音乐注重曲式的流畅性和平稳性,而西方音乐则更倾向于曲式的变化。
这是因为中方音乐注重情感表达,通过音乐的节奏感和控制单一旋律的变化来表达情感;而西方音乐则更注重音乐的层次感和变化,会在同一段旋律上加入不同的音符、和弦以及音效等元素,来表达更加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三、音乐表达和情感的差异中西方的音乐表达和情感也是不同的。
中国古典音乐强调音律的内涵,包括情感、品格、形象、气质、天地人和周易六个方面形成的音律,它的含义后天的教育和阅读中所揭示的成分十分丰富;而西方音乐注重呈现音乐印象和情感。
西方音乐面对感情和情绪时有一种强烈的表达,往往旋律并不平坦,有起伏变化,到达高潮时的情感爆发更是令人记忆深刻。
四、音乐表演差异西方音乐重视音乐家的个人特色和表演,注重技巧的发挥,演奏者透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意识和想法,呈现出一定的创新性;而中方音乐重视团体表演,强调集体的协调性和化整为零的表现形式,演奏家若想突出个人语言,常常会被轻视。
总结起来,中西方音乐在历史、文化、音乐构成、音乐表达和情感表达以及音乐表演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方音乐更倾向于平缓流畅的旋律和集体协调的表演方式,强调音乐故事和内涵的表达,而西方音乐则注重曲式的变化和演奏者技巧的表现,以及情感的表达和印象的创造。
在音乐领域,中国和西方的流行音乐有何不同?
在音乐领域,中国和西方的流行音乐有何不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欣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其中包括中国和西方各国的流行音乐。
虽然许多人可能已经听过中国和西方的流行音乐,但是,这两者之间有哪些重要的不同点呢?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科普。
一、音乐风格中国和西方的流行音乐在音乐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流行音乐通常是文艺型的,注重表达情感和感悟,其中包括许多抒情歌曲和民族风格的音乐。
而西方的流行音乐则更多地注重节奏和跳舞,通常采用现代的电子乐器等技术手段,代表了时尚与前卫的音乐风格。
二、歌词歌词是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反映了音乐的主题和意图。
在中国的流行音乐中,歌词往往比较含蓄,不会明确地表达太多的感觉或想法,但通常可以通过隐喻和比喻来传达情感。
然而,在西方的流行音乐中,歌词往往更直白,更加直接地表达歌手的情感和立场。
三、文化背景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也造成了两者的流行音乐风格上的巨大不同。
中国的流行音乐受到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的影响,注重历史、承袭和文化价值。
然而,西方的流行音乐则更为注重个人价值和自我表达。
在西方,音乐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四、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也是中国和西方流行音乐的重要差别。
在西方,流行音乐市场十分竞争,有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家和音乐公司加入其中,创造出更多的风格和创新的音乐风格。
但是,在中国,流行音乐市场尚不够成熟,竞争比西方要少,导致许多音乐人难以脱颖而出,也无法突出他们的音乐风格。
五、音乐视频随着网络和移动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音乐人把他们的音乐与视频相结合,这进一步扩展了流行音乐的影响。
在西方,许多音乐人拍摄的音乐视频使用的是大制作、特殊效果和高科技手段来推广他们的创意,加强了音乐视觉化效果。
而在中国,音乐视频往往使用的是更加简单的形式,但却更加地注重节日氛围和家庭感。
综上所述,中国和西方的流行音乐在音乐风格、歌词、文化背景、市场竞争、音乐视频等方面都有其重要的不同点。
中西方音乐比较
不同的深度
西方音乐的深度主要表现为“深刻”,中国音乐则 表现为“深邃”。 西乐的深刻主要是指音乐思维中所体现出的一种思 想、一种观念、一种情感,是就音乐所表现的主题 而言的;中乐的深邃则主要是指音乐思维中所体现 出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领悟,是就音乐所 特有的韵味而言。 西乐的“深刻”是静态的、固定的、明晰的,是可 以诉诸理性观念的;中乐的“深遂”则是动态的、 游移不定的、含蓄神秘的,它不可以诉诸理性观念, 而只能借助于悟性直觉,它是主题之外的一种审美 特质。
五声调式和大小调式
五声调式:按照纯五度排列起来的五个音所构成的调 式,这五个音依次称为宫商角徵羽。 五声调式的特点: 1. 缺少半音和三整音等带有尖锐倾向的音程,宫角之间 形成五声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 2. 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是五声调式旋 律进行中的基础音调。 笑傲江湖
大调式是由7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 成为一个大三和弦 。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 大三度,大调式的色彩是明朗的和辉煌的,很开。 小调式和大调式一样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 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 三音为小三度,小调的调性有一种柔和的感觉并带一 些暗淡的色彩 。 游击队歌 在太行山上
《蓝色多瑙河》与《竹楼情歌》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巴乌《竹楼情歌》
求实与求虚
西方音乐的主题往往趋向于表现“实有”,制造“意 义”;中国音乐则趋向于展示“虚无”,取消“意 义”。 西方音乐总是倾向于表现一个观念、一种情感等单一 性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外,很少能够再挖掘出什么 来,特别是中国音乐中的意境、韵味,就更是稀有之 物。所以,西方音乐的乐思总是实在、固定而且明晰, 很少有空灵的效果。再加上西乐纵横交叉、网状铺叠 的织体,更加重并突出了它的实在性。 中国音乐即使在表现一个实在的主题,这个主题也往 往不是乐曲的真正核心,也就是说,乐曲的魅力主要 不是来自主题本身,而是在表现主题的旋律进行中所 生发出的特殊韵味。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西方音乐
• 西方音乐发展阶段: • 从17世纪初的巴洛克音乐 开始到现在,西方音乐的 发展大致经历了巴洛克音 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 音乐时期,印象主义音乐 时期,新音乐时期以及现 代音乐时期风几个阶段。 而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各自 的风格特点,所以每一个 时期的音乐都可称为当时 所流行的一种音乐流派 • 西方传统音乐的特征: • 所谓的西方传统音乐既是: 巴赫至贝多芬之间的古典 音乐时期。被称为“复调 音乐之父”的巴赫、“交 响乐之父”的海顿、“音 乐神童”莫扎特以及贝多 芬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 表。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 是理性化、生活化、程式 化,且曲风严谨的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比较
• 一、中国传统乐的音阶一般是五至七声;而西 方传统音乐的音阶却是七至十二声。 • 二、中国传统音乐一般不转调;而西方传统音 乐有大量的转调。
中国传统
• 三、中国传统乐器高音强低音弱,各种乐器的音色不易溶为一团;西方传统 乐器高中低音较平衡,大多数乐器的音色可溶为一体。 四、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一般是“砌砖式”,即越加越高,越加越长; 然而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却是“细胞分裂式”,即越变越多,越变越长。 由此看来,西方传统音乐是已高而不易再高,中国传统音乐是不高而大有机 会再高。 不得不承认,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的音乐艺术,在国际乐坛中的影 响力及生命力,已经远远不及西乐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挽救“民族艺 术瑰宝—京剧”这样内容的文字见诸报端;我们也时常听到流行音乐的fans 们随口就是一句不听大陆流行乐的理由,日韩学欧美,港台学日韩,大陆学 港台!在我们大多数青年爱乐人的心目里,瞎子阿炳和肖邦、海顿绝对不是 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大谈“波洛乃兹”、“惊愕”也远远比小议“金蛇狂 舞”“二泉映月”更有品位与层次。但音乐欣赏是多么自由、多么个人的体 验啊,我们就是为了这种天马行空般的体验而喜爱音乐的,因此我们有理由 认为萦绕在我们周围的许多音乐已经越来越没有想象力,越来越不人民,越 来越不让人快乐了。这样讲话是不是很刻薄?身为一个中国人,其实一直都 很相信,我们有自己拿得出去的作品与艺术形式,而且这样的作品与艺术形 式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一个能吼出几句信天游西北壮汉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就绝不低于一身顽疾的卡列拉斯,在同时拥有一副好嗓子的情况下,我就是 比较偏爱健康一点、我坐几个小时火车就能见到的形象……我们一直都知道, 比较才能让我们产生优越感或发奋图强,但无论怎样的比较也不会让我们丧 失信心,因为我们知道,发现不了自身的潜能比发现自己问题一箩筐更可怕。
音乐欣赏:中外经典钢琴曲赏析
音乐欣赏:中外经典钢琴曲赏析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力量。
钢琴作为一种重要的乐器,被广泛用于各类音乐演奏和创作中。
本文将带您欣赏一些中外经典钢琴曲,介绍它们的背景和特点,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曲子,让您对音乐的魅力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1.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中西方音乐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虽然钢琴作为一种通用的乐器,在两种音乐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文化差异和音乐思维的不同,中西方音乐表达出的情感和音乐语言有所区别。
1.1 中西方音乐的文化差异中西方音乐在历史、文化和传统背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各自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体系和风格,这种差异在音乐中表现出来。
中西方音乐对于美的追求和情感表达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1.2 中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差异中西方音乐在表现手法上也有所不同。
中西方钢琴曲中的速度、力度和演奏技巧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中西方钢琴曲也有着不同的形式和构成方式,这都会直接影响到音乐的表达效果。
2. 中国经典钢琴曲赏析中国经典钢琴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经典钢琴曲。
2.1 《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是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
这部协奏曲由中国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以黄河为题材,描绘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团结抗敌的英雄情怀。
这部曲子的音乐形式宏大,情感激荡,充满力量和激情。
2.2 《月光曲》《月光曲》是中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钢琴曲。
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柔和的音色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味和内涵。
这首曲子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2.3 《黄鹤楼》《黄鹤楼》是著名作曲家陆树铭创作的钢琴曲。
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巧妙的编曲来描绘中国古代文化名胜黄鹤楼的壮丽景色。
这首曲子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既给人以力量,又给人以内省。
3. 西方经典钢琴曲赏析西方经典钢琴曲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华丽的演奏技巧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经典钢琴曲。
中西方音乐异同点的作文
中西方音乐异同点的作文
中西方音乐的异同,一直是改变了文化的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
众多的文化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到音乐的影响,从交响乐到古典音乐,以及现代音乐,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传达情感。
从技术上讲,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都在寻求技术规则和行为模式,它
们各自都研究和发展了各种乐器,并精心制作出多种诗歌、综合乐曲等。
但是,中国传统音乐更侧重于传统乐器,乐曲也更趋向于纯净、
不太复杂的歌词,木吉他是中国乐队的主要乐器。
西方的音乐更多地
涉及键盘乐器、管弦乐器,更多的细节和不同的结构,还有一些新思
想和新风格。
从概念上来说,中国传统音乐从来都不会强调某种社会政治立场,传
统乐曲都是以和谐和宁静为主线,其表现形式可能是传统的或新的,
从而表达有趣而细腻的情感。
而西方音乐则充斥着大量的“反叛性”和“失控性”。
西方音乐直接反映社会的矛盾,比如政治,经济,性别,
宗教和文化的冲突,而且有时会刻画出社会的情绪。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两种音乐在
技术和概念上的异同,由它们的传承及不断创新的多样性,经常有许
多配合及交流,使它们以独特的声音陪伴着世界文化的发展。
【范文】阐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观点比较
阐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观点比较儒道两家提出的音乐美学思想, 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源头。
儒家学派继承了孔子关于音乐与自然的关系, 追求音乐与自然和谐统一, 以“真”和“自然”为重。
中国音乐有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 对中国音乐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音乐含蓄, 追求意境, 以抒情为主, 以为意境深远特征, 以含蓄、淡泊、空灵为上品。
美好的意境能够给欣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回味无穷, 或能让欣赏着感受到心灵的升华。
在西方存在着“自律论”和“他律论”两大主流思想, 两大思想追求不同, 但都成体系。
一、音乐美学的本质(一) 音乐美学的本质音乐美学是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
在缪天瑞的《音乐美学史概观》一书中给音乐美学作了如下定义:音乐美学就是研究音乐的理解、音乐的感受、音乐的条件。
在中国人与物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人与物两者缺一不可, 关于美学方面的著论有“声无哀乐论”和“物感说”。
而在西方, 人要理解世界、把握世界要先认识世界, 在音乐美学上的著论为音乐“自律论”和“他律论”。
(二)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差异西方人在知识的追求上具有执着的特点, 当没有创作灵感但又不得不完成作品时, 音乐自然会缺乏真情, 创作即趋于形式化。
因此, 在西方音乐中, 技巧占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的音乐则重在随心自由, 这是中国文化的优良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注重感性, 乐感来了即可随手操琴抚上一曲, 将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
若乐感没来, 也不必强迫自己。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漫长的生活和生产劳动过程当中自然形成的, 经过数代乐人传承至今的音乐。
正是在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指导下,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中国传统音乐形成了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 柔和委婉、细腻清淡的艺术风格。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状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美学思想。
二、中西方音乐美学的比较(一) 美感特征的比较在中国, 古典美学艺术追求包含着虚实相生, 以虚实相生作为一种民族特色。
阐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观点比较
论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别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看法比较儒道两家提出的音乐美学思想, 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源泉。
儒家学派继承了孔子对于音乐与自然的关系, 追求音乐与自然和睦一致, 以“真”和“自然”为重。
中国音乐有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 对中国音乐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音乐委宛 , 追求境界 , 以抒怀为主 , 认为境界深远特点 , 以委宛、淡泊、空灵为上品。
美好的境界能够给赏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耐人回味, 或能让赏识着感遇到心灵的升华。
在西方存在着“自律论”和“他律论”两大主流思想, 两大思想追求不一样 , 但都成系统。
一、音乐美学的实质(一 ) 音乐美学的实质音乐美学是从音乐艺术整体的高度来研究音乐的实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
在缪天瑞的《音乐美学史概观》一书中给音乐美学作了以下定义 :音乐美学就是研究音乐的理解、音乐的感觉、音乐的条件。
在中国人与物之间存在着奇妙的联系 , 人与物二者缺一不行 , 对于美学方面的著论有“声无哀乐论”和“物感说”。
而在西方 , 人要理解世界、掌握世界要先认识世界 , 在音乐美学上的著论为音乐“自律论”和“他律论” 。
(二 ) 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致使了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差别西方人在知识的追求上拥有执着的特点 , 当没有创作灵感但又不得不达成作品时 , 音乐自然会缺少真情 , 创作即趋于形式化。
所以 , 在西方音乐中 , 技巧据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的音乐则重在随心自由 , 这是中国文化的优秀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侧重感性 , 乐感来了即可顺手操琴抚上一曲 , 将感觉表达的酣畅淋漓。
若乐感没来 ,也不用逼迫自己。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漫长的生活和生产劳动过程中间自然形成的 , 经过数代乐人传承到现在的音乐。
正是在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指导下 ,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 中国传统音乐形成了委宛委宛的表达方式 , 轻柔委宛、细腻平淡的艺术风格。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状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美学思想。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诚然,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中国的音乐 毕竟不符合这门艺术的原始含义。因此,止 于至美,还需继续“充实”,当然还是在继承 传统(注重情韵)的前提下去“充实”。 一个注重“情韵”,一个注重“和谐”,从 理论到实践自始至终走的就是两条路,这就 是中西音乐差别的根本所在。
如果说,“形式”美是艺术中很重要的一 环,对于中国则不然了。固然,也需要和谐, 也需要科学,但一切都要服从于“韵味”,服 从于“情”。对西洋音乐来讲,“形式”美才是 主要的一环。“摹仿自然”与“形式美”本是 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中心。
西方音乐从浪漫主义晚期起,写作技法 日趋繁富。其对传统的叛逆大致从斯特劳 斯开始,经过德彪西的“质的飞跃”,勋伯格 的“异化”,一直到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斯 托克豪森,技法愈来愈精细,其装饰性因素 之多,正可说是前述之“错采镂金”。
阿希尔· 克劳德· 德彪西 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 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 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诺尔德· 勋伯格 二十世纪阿诺尔德· 勋伯格的作品 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 “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 物。义音乐的重要代表 之一,其创作大致可分三个时 期:俄罗斯风格时期、新古典 主义时期、序列主义时期。
中国音乐能否表现“壮美”的事物?的确,从音响丰厚 来说,西洋音乐更适合于表现“壮美”的事物。贝多 芬的《爱格蒙特》序曲,开始的一个F音是乐队全奏。 凡听过此曲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个全奏的F音是何等地 震撼人心啊!假若用中国的传统乐队演奏,其音响厚度 远远达不到。可以说,中国的传统乐队,无论从音域上, 还是从音色的融合性及音响的平衡上,均比不上西洋 管弦乐队,但“壮美只是人的心理感受,只要能引起这 种感受都可以说是壮美的”。比如说柴可夫斯基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中冲突一段,与中国古 曲《十里埋伏》,同样表现格斗时的刀光剑影,你能说 谁表现得更激烈些吗?同样,听完全曲后,你又能说出 哪个引起的心理感受更“壮美”些吗?
中西方音乐差异实训报告
一、引言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表达情感、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中西方音乐在历史、文化、审美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差异,我们开展了一次中西方音乐差异实训活动。
本文将总结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从中探讨中西方音乐差异的成因。
二、实训内容1. 收集资料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收集了中西方音乐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文化、音乐理论、音乐作品等。
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途径,我们对中西方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
2. 比较分析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对中西方音乐进行了比较分析。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音乐风格中国传统音乐以抒情、写意为主,注重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如古琴、古筝、二胡等乐器演奏的曲目。
西方古典音乐以交响乐、室内乐等形式为主,强调音乐的结构和形式美,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
(2)音乐理论中国传统音乐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主要依靠师徒传承和口授心传。
西方古典音乐则有较为完善的音乐理论,如和声、曲式、旋律等。
(3)音乐审美中国传统音乐追求意境、韵味、气韵生动,强调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西方古典音乐则注重音乐的结构、形式美和情感表达。
3. 实践体验为了更直观地感受中西方音乐的差异,我们观看了中西方音乐演出,并进行了实际演奏体验。
在演奏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中西方音乐在演奏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
三、实训心得1. 文化差异是中西方音乐差异的根源中西方音乐差异的形成,源于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音乐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特点。
西方音乐则受到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与东方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
2. 音乐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通过中西方音乐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自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从而加深对文化的认识。
3. 音乐审美具有多样性中西方音乐审美观念的差异,体现了人类审美的多样性。
中西方音乐对比
中国——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 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中国民族 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 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狭义上的中国民族音乐指的是汉族音乐, 简称“民乐”。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却有 着更多的样式和内容。
十面埋伏 - 琵琶
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 ,“弹拨乐器之王”,“ 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 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 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 。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 ,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 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 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 、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 乐器。
猜一猜?
春江花月夜-古筝
猜一猜?
二泉映月 - 二胡、萧
猜一猜?
卡农 - 顺着云朵的竖琴声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 弦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 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 所奏调性有限。现在竖琴 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 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主 要担任和声伴奏和滑奏式 的装饰句,每每奏出画龙 点睛之笔,令听众难以忘 怀。竖琴的外型精致、优 美,极富艺术性气质,高 雅、清纯如珠玉般晶莹, 如朝露般清澄的音色。
性、表的奏位在组,它擦提
的辉现发技置器中是广奏琴
强煌温音巧,乐最现泛管(
烈以柔近的是中主代流弦
感至、似独具占要管传得 情最热人奏有有的弦于鸣) 。富烈声乐高极乐乐世提是
于、,器难重器队界乐一 戏轻适。度要。弦各器种
猜一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音乐是人类文化长河中孕育出来的珍宝。
历史中东西方文明长期隔离,因此,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紧密关系着音乐文化,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审美的差异,音乐创作的差异,音乐理念的差异,乐器发展的差异等等。
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
我认为中西方文化和哲学 ,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美学审美的差异、教育方面差异等等,中西方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借鉴 ,甚至将西方与东方的特质归纳为理性的与感性的,并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标准和准则来衡量我们自身的审美与意识形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更加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积极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学习和理解。
在这种态势下,促使我们必须掌握我国本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趋势,在吸收西方音乐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发扬我国本民族的音乐。
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历史,地域等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音乐韵味处理。
强调形散神不散。
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应用较少。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曲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舞蹈结合古代诗歌一般分为诗,词,曲三类,开始都是用来演唱的,只是后来诗歌的功能有了分化。
从现代音乐角度来看,歌曲的歌词大都是押韵的,一首好的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诗歌。
中国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着重于情韵,而西方音乐注重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则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模线性织体思维,以线条为主,而西方音乐则倾向于横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灵,略语形式,极富变量,为开放性结构,而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注重感觉,而西方音乐却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追求力度与强度,乐思明晰而实在。
中西音乐渊源各异,除了因民族性所产生的色彩差异之外,溯本求源,西洋的和谐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数学与几何学的科学性及数理协调性;而中国的情韵则可说是源于先秦诸子的哲学,甚或是源于古代的钟鼎的花纹及原始壁画的动物飞腾之象。
因为,飞舞跃动之美始终是中国诸艺术的主要特色,当代美学界巨虐宗白华也认为:舞是中国艺术的意境灵魂。
归根结底,中西方的宇宙观,世界观的不同,是音乐风格形成各异的根本原因。
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 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
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 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
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
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
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 ?情 ?和 ?景 ?的交融。
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
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 ?壮美?。
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
乐器的演变差异谈到音乐,我们首先想到应该是演奏音乐的乐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乐器,是无疑的。
据考,中国在远古时期,已有一些土鼓、磬、钟铃、骨哨、苇龠、埙等。
乐器的发展,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甚至从属关系,但是同样也须臾离不开生产力发展这个基础。
在铜器时代之前,根本不可能有象铜钟(但有陶钟)、铜号(但有兽角号和螺号)这些乐器;多数始发自阿拉伯和埃及等地的管弦乐器,之所以在欧洲形成现代乐器,这和文艺复兴尤其是产业革命推动科技的迅速发展不可分割,许多重要的现代乐器都产生在那个时期。
形形色色的电子乐器,也只可能诞生于电子技术兴起的20 世纪。
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
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
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 ?丝??竹 ?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
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
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
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音乐的节奏有两种类型,一是均分律动,一是非均分律动。
均分律动的时位感是均匀规则的,用常用术语说就是?有板有眼?的,它可以打出拍子来。
非均分律动的时位感则是不规则、不均匀的,用常用术语说就是?无板无眼 ?,它不能打出拍子来,现代音乐上往往称之为?散板 ?。
在前一类均分律动中,则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弱拍有规则地、均匀地按小节线的划分循环往复地出现,可称之为?功能性均分律动?;一种是虽也有强弱拍的循环往复,但不受小节线的限制,而且没有固定的规则,可称为?非功能性均分律动? 。
这两种不同的节奏方式,也是中国音乐体系与西方音乐体系的一个重要差异。
西方音乐中的节奏几乎全部是 ?功能性均分律动? 型的。
在这个节奏体系中,几乎完全不用散板,强弱拍的交替极有规则而且均匀,强弱的幅度变化也十分明显,而且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每小节中第一拍为强拍,其它各拍则为弱拍。
这样的规律在西方音乐的节奏体系中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是某种类型的拍子,它的强弱拍的安排就永远这个样。
所以,西方音乐的节奏感特别强,因为它是强弱拍的极有规则的重复更替。
中国音乐也运用?功能性均分律动?,也有均匀、规则的强弱拍安排,但中国音乐常常又加入其它的变化性节奏,使乐曲的节奏更自由,更富变化。
一种是大量使用?非均分律动 ?的节奏(即散板),这在乐曲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最为常见,在曲中部分也时能见到。
这类节奏因完全没有规则,故不能用小节线划出,因而也不能确定音的强弱轻重。
这是最自由的节奏,从狭义节奏上看,应该是无节奏。
另一种是大量使用?非功能性均分律动?。
这种节奏有强拍与弱拍的分别,因而也有小节线,但强弱拍在每一小节中的位臵不固定,即并不遵循?首拍强 ?的规律,而是每拍中强拍的位臵忽前忽后、变化多端。
例如古琴曲《酒狂》用的是八六拍子,按照西方音乐的节拍规则,其强弱安排应该是?强、弱、弱、次强、弱、弱?,强拍应在第一个八分音上。
可是该曲的安排则把强拍放在中间的音上,结果形成?弱强弱?的格局。
从效果上来说,这样的安排更能表现曲情——醉酒后头重脚轻、跌跌撞撞的情态。
可见,中国音乐中的节奏是随着音乐表现的需要由创作者自主决定的,在创作之前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定要往上套。
形成中西音乐节奏差异的原因,也只有到文化当中才能找到。
有人曾经指出中西节奏的区别,在于?西方节拍是数学定量;中国节拍是弹性定量。
?其原因在于?西方人的思维常规是数学式的,中国人思维常规是逻辑式的。
弹性节拍是逻辑语言促成的,按照词的语言逻辑,该强调的字或句,就要加长、加重、加高,或者相反,放低、放轻、缩短,长此以往便使‘板眼法’成为猴皮筋式的弹性节拍,甚至在一句唱词里涨上来,撤下去,反复几次。
在‘板眼法’音乐节拍中,过门是弹性的,乐句是弹性的,小节是弹性的,甩腔是弹性的,尾音是弹性的,一切是弹性的最后形成弹性节拍。
?这确实是中西音乐节奏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西音乐节奏的弹性与刚性之差异,还和哲学上的重自然与重人为有着直接的联系。
刚性节奏是折线型的,其轨迹挺直而且有棱角;弹性节奏则是曲线型的,其轨迹柔和而且圆婉。
前者是空间分析型思维和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物,后者则是时间整合型思维和有机论自然观的产物;前者是重视人为,以人力改造自然的结果,后者则是尊重自然,人力顺其自然的结果;前者与追求知识,注重区别相一致,后者则同追求生命,注重联系相一致。
西方文化就是一个刚性模式,它倾向于将时间的过程空间化,人为地分出界线,定出规则,划出等量的段落;中国文化则为一弹性模式,倾向于将空间的状态时间化,强调整体,注意联络,追求变化,尤其注重不规则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式的美学原则。
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
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
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
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线条的艺术;西方的绘画讲究的是面,立体,光影的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神韵,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气势。
就如中国的绘画注重写意,似与不似之间;西方的绘画注重写实,表现盛大的场面。
西方的文化与音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试图使用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对世间万物进行表述和再现。
由此我们知道 ,西方古典音乐注重的平衡、节制、简洁和精致,可以具有暴风雨般的气势和复杂的内容和形式 ,其原因便是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思想宣传,精神解放运动——启蒙主义运动。
启蒙运动关于?回归自然?的,提对倡当时的音乐风格 ,音乐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并造成了西方古典时期音乐的审美趣味。
二、西方印象主义与现代主义音乐19 世纪初 ,工业革命的爆发致使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客观事实的基本规律和知识不再占潮流的主要地位,渐渐形成了自由化的风格情趣 ,中西音乐功能上的差异:这个差别是:西方文化重外部知识的获得,中国文化重自身生命的享受;西方文化传统是以知识为本体,中国文化传统则以生命为本体。
所谓以知识为本体,是指西方人将知识的获得作为自己生命的动力和目的,作为衡量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定义在西方人的信念中具有两千年不动摇的统治地位,就正说明了这一点,因为知识正是理性的花朵,智慧的结晶。
早在古希腊,西方人就以追求知识的执着而著称于世。
在西方人的心日中,追求知识已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而直接就是自己的生命所在,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所在。
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似乎除了追求知识的科学之外,就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去追求,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满足他们灵魂的需求,赋予他们的生存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