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中的振动与安(三篇)

生产环境中的振动与安(1)对视认知能力的影响。
振动的物体振幅较大时,由于视野抖动不稳定,可影响视觉准确度和仪表认读的正确率。
振动频率为3~4Hz时,人眼肌的调节能力失调,物体在人眼底视网膜成像开始模糊,使视觉的准确性下降,并随着振动频率增加继续下降。
人体接触振动时,人的视认知能力也有类似的现象,尤其是振动频率与人的头部、眼睛的固有频率接近时,共振所致的视认知能力下降会更加明显。
振动频率为8~10Hz时,由于头部、颈部共振引起眼球被动运动,从而使视力下降;振动频率高于20~25Hz,可引起眼的共振(眼球固有频率为18~50Hz)。
(2)对人的运动操作能力的影响。
振动可使人的运动操作能力降低。
在实际作业中,常见于飞机驾驶员、雷达站工作人员等的操作。
低于20Hz的振动,运动操作工作效率的降低与传递到机体的振动强度有关,振动越强烈,工效越低下。
研究结果表明,低频率(5~25Hz)、低加速度(0.2g—0.3g)的振动,能降低人从事某些精密控制作业的效能。
振动的方向对不同方向的操纵活动也有影响。
振动的振幅越大,对追踪操作能力的影响也越大。
实验结果表明,受垂直振动的人,其手眼协调动作时间随着振动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在3Hz时此种手眼协调能力下降较明显。
此外,有人认为,在振动环境条件下,人的追踪操纵能力下降与人的视敏度下降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3)振动对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对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影响不大。
但有些学者认为,振动对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主要是干扰了视觉,从而影响知觉。
虽然如此,有的研究者指出,5Hz、低加速度的垂直振动有助于长时间从事监视工作的人员保持警觉。
(4)振动对人的舒适性的影响。
当全身振动频率低于1Hz、加速度小于0.3g时,对人有一定的松弛作用,但随着振动频率和加速度增高,可引起人体不适感。
在2~20Hz、1g加速度时,最常见的症状有弦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等。
实验结果也予以证明,受垂直振动时,人的平衡能力降低,而且与振动频率有一定的关系。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这不仅与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关,也关系到企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有必要在生产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噪声和振动,并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
首先,噪声和振动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和强振动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噪声超过80分贝时,人耳对声音的听觉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超过85分贝时甚至会引起耳聋。
强烈的振动不仅对工人的神经和肌肉产生损害,还会影响其身体的平衡和迟滞能力。
因此,对于噪声和振动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噪声控制1. 设立隔音墙或隔音屏可以在噪声污染源周围设置隔音墙或隔音屏,通过反射、吸声和隔离的方式来阻断噪声的传播和扩散。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影响。
2. 优化设备和工艺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优化,选择噪声较低的设备和工艺,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例如,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使用阻尼材料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的产生。
3. 个体防护措施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例如提供耳塞、耳罩等防护装备,帮助工人降低噪声对听觉的损害。
同时,要对工人进行噪声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体防护装备。
二、振动控制1. 振动隔离对振动源进行隔离措施,例如在机器底部采用缓冲材料,减少振动的传输和震动的扩散。
此外,还可以对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科学选择,避免振动传导到其他部分。
2. 调整工艺参数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减少设备运转时的振动。
例如,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减少切削力、提高刀具刚度等方法,降低振动产生。
3. 个体防护措施同噪声控制一样,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例如提供护腰带、护膝等防护装备,帮助工人减少振动对身体的损害。
同时,也要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体防护装备。
三、安全措施1. 安全设施建设在生产环境中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例如防护栏、紧急停机装置等,为工人提供安全保护和紧急应对措施,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防噪声、振动安全技术措施

防噪声、振动安全技术措施
防噪声、振动安全技术措施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下面列举几项实施该技术措施的原则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落实噪声源负责人制度。
严格遵守《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各单位和部门必须建立和健全噪声污染防治的基本制度,确定噪声源负责人,负责噪声污染的日常管理和检查。
二、完善防振措施。
根据机械设备的振动特性,制定适宜的
支座和吸振装置,减少和调节振动及其惯性效应,并将固定布置加固,使其不致发生振动跳动,防止振动扩散。
三、优化设备结构设计。
针对不同类型噪声源,应遵循工程
技术原理,优化设备结构设计,使噪声源结构紧凑,同时采用抑制噪声的有效设计,使噪声源的噪声效率最大程度降低,减少噪声源对外界环境造成的影响。
四、选用合理的设备。
在选择噪声源设备时,必须采用低噪
声设备,以保持噪声发出水平低于国家规定或行业标准值。
对于不能使用低噪声设备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用隔振装置等措施降低噪声。
五、强化培训和检查视察。
加强培训,让员工熟悉噪声、振动控制的技术控制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污染的潜在隐患,并要求增加噪声振动控制的监测检查,对违反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的单位,及时依法严肃处理。
通过以上几点技术措施,从根本上保障噪声、振动安全,减轻噪声污染对员工健康的危害,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
防噪音、振动安全技术措施

防噪音、振动安全技术措施煤矿企业所产生的噪音及振动将影响四周居民的正常休息,并且可能使作业的工人产生呕吐、耳鸣、头晕等现象,为了尽可能的削减噪音对四周居民及作业的工人的影响,特编制防噪音、振动平安技术措施如下:煤矿企业产生噪音及振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瓦斯抽放泵、空压机、风机、乳化泵及井下局扇等。
防噪音可实行的措施可分为:1在噪声源井下处理,2在传播过程中进行处理,而我矿实行的防噪音措施主要是在噪音源井下处理,即在各机械设备处安装消声器。
防振动的危害应从工艺改入手,削减手及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工具把手设置缓冲器;改进压缩空气的出口方位,防止工人受冷风吹袭。
振动作业工人应发双层护垫无指手套或护垫泡沫塑料的无指手套,以减震保暖。
在工人不直接接触的振动设备处安设减震器。
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按接触振动的强度和频率,订立工休及定期轮换制度,并对日接触振动时间给预肯定限制。
就业前和工作后定期进行体检,准时发觉和处理受噪音、振动的作业人员。
未尽事宜按煤矿平安规程和作业规程执行。
防止噪声危害应从声源、传递途径和接收者三个方面入手。
掌握和消退噪声源,是防止噪音危害的根本措施。
可采纳无声或低音设备代替发出噪声的设备,或将生产允许远置的噪声源如风机、电动机等,移至车间外或实行隔离措施;掌握噪声的传播一般有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几种措施。
预防振动的危害应从工艺改入手。
在可能的条件下,以液压、焊接、粘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改进风动工具,采纳减震装置,设计自动或半自动或操纵装置,削减手及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
卫生保健措施应加强个人防护。
对于生产场所的噪声临时不能掌握,或需要在特别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爱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
耳塞、耳罩、帽盔等都是隔声的娇好防护用品。
振动作业工人应戴双层衬垫无指手套或衬垫泡沫塑料的无指手套,以减振保暖。
对接触噪声和振动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准时发觉和处理受噪声和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1、施工噪声防治对施工工地噪声,要严格建设审批,要求其申报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占地面积、施工总期限、各噪声期环境噪声的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以及实行的防治措施,并要求其交纳保证金。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模版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模版一、噪声控制:1.背景介绍:生产环境中产生的噪声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噪声控制成为了生产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问题定义:生产环境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运转、工作人员的操作以及物料的运输等方面。
这些噪声超过了安全标准值,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3.解决方法:a.采用隔音材料:在机器设备和工作区域周围安装隔音材料,有效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
b.调整设备运转方式:优化机器设备的运转方式,减少摩擦和碰撞产生的噪音,同时优化设备的使用时长,减少长时间运转产生的噪音。
c.优化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培训工作人员使用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减少误操作带来的噪音,同时提供工作人员适当的防护装备,减少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d.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避免设备故障带来的噪音。
4.相关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生产环境中的噪声需要控制在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相关法规和标准将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噪声控制指导和限制要求。
二、振动控制:1.背景介绍: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振动对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振动控制成为了生产环境中的重要任务。
2.问题定义: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的运转、工作人员的操作以及物料的运输等方面。
这些振动超过了安全标准范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3.解决方法:a.安装减振器:在设备的安装位置上安装减振器,减少振动对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b.调整设备的运转方式:优化设备的运转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振动产生。
c.培训工作人员的正确操作方法:提供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方法,减少误操作带来的振动。
d.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避免设备故障带来的振动。
4.相关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生产环境中的振动需要控制在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些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还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噪声和振动的水平,并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首先,噪声是一种常见的工作环境问题。
在许多生产过程中,机器的运行和设备的使用会产生噪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引发许多健康问题,如听力损失、心血管疾病和工作压力增加等。
因此,减少噪声水平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降低噪声水平:1. 合理布局:在工厂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噪声防治措施。
例如,将噪声产生的机器设备与工作区隔离开来,利用隔音墙或屏障减少噪音的传播。
2. 技术改进: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降低噪音的产生。
例如,使用低噪声电机、消声器和振动绝缘材料等。
3. 个体防护:对于噪声环境无法完全消除的情况,应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其次,振动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生产环境问题。
在许多生产过程中,机器和设备的运行会产生振动。
长期接触高强度的振动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如颤抖、关节疼痛和骨质疏松等。
因此,减少振动水平是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减少振动水平的方法:1. 设备维护:保持机器和设备的良好状态,并按时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减少振动水平。
2. 隔离振动源:通过使用隔振垫、隔振支架等措施,将振动源与工作区隔离开来,减少振动的传播。
3. 人机工程学设计:在机器和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人体的生理特点和舒适性,以减少振动的影响。
最后,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潜在危险,如高温、高压、有毒气体等。
为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建立安全规范:制定并执行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安全要求。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生产环境中的噪声、振动和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会对生产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任何生产环境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理这些问题。
1. 噪声问题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产环境中的问题。
过高的噪声水平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听力,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生产环境中,噪声通常来自于机器、设备和压缩机等,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管理噪声问题:(1)设立围栏隔离噪声区域:将噪声区域隔离出来,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2)安装隔音设备:例如安装隔音罩、隔音门等,阻隔噪声传播。
(3)安装降噪设备:如安装噪声吸收板、吸音棉等,降低噪声。
(4)规定工作时间及使用耳塞等防护措施:规定工作者工作时间和鼓励佩戴耳塞或耳罩等。
2. 振动问题振动也是生产环境中的一个问题。
机器和设备的振动不仅会影响工作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机器和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管理振动问题:(1)减少机器和设备的振动:例如定期维护设备,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对机器、设备进行静平衡校正等。
(2)采用防振设备:如安装减振器、吸振垫等,减少振动。
3. 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生产环境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生产环境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意外碰撞、火灾、爆炸等。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管理安全问题:(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工作者的安全知识和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考核制度等,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以落实。
(3)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如定期检查工器具的磨损状态、机器设备的安全性能等。
在生产环境中,噪声、振动和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管理。
只有采取措施来减少噪声和振动,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才能保证工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与控制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噪声和振动作为两大环境污染因素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长期暴露于噪声和振动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噪声和振动的危害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一、噪声的危害噪声是一种不规则波动的声音,其强度的大小决定了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下,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首先,噪声会增加人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其次,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导致人体产生压力反应,影响睡眠质量,引发失眠和焦虑等问题;此外,噪声还会干扰人们的专注和思考,降低工作和学习效果,对整个社会造成经济损失。
二、振动的危害振动是物体颤动时产生的机械运动,同样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人体暴露于强烈振动下,容易引发肌肉疲劳、骨骼变形等疾病。
特别是在一些冶金、采矿等工作场所,工人长期暴露于振动环境下,容易导致手臂震颤综合征、颈椎病等职业病。
此外,振动还会损坏建筑物和设备,对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三、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方法为了减轻噪声和振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减少噪声和振动源要从源头上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静音技术和减振器等装置,降低机器设备的噪声和振动水平;在建筑过程中,可以使用隔音材料和减震装置,控制噪声和振动的传播。
2. 隔离噪声和振动传播路径通过隔离噪声和振动传播路径,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扩散。
隔离措施可以包括在建筑物中增加隔音墙、隔音窗等设施,降低噪声的传播;对于机械设备,可以采用减振装置,减少振动的传导。
3. 个人防护在噪声和振动环境中,个人可以通过佩戴防噪耳塞、防振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对噪声和振动的暴露,保障自身的健康。
4. 加强监测和管理各个领域需要建立严格的噪声和振动监测体系,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通过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噪声和振动超标情况,并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减少危害。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范文(二篇)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范文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噪声、振动和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这些问题不仅对工人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生产环境中的噪声、振动和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生产现场常常伴随着噪声污染。
高噪声水平会对工人的听力健康造成损害,引发聋病等职业病。
此外,噪声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工人的疲劳感和压力,导致错误操作和生产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噪声源的强度。
例如,在机器上安装隔音罩、减震装置和声音吸收材料,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反射。
其次,对噪声源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噪声的产生。
另外,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总之,通过综合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环境中的噪声污染,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振动是另一个常见的生产环境问题。
振动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振动环境中,容易导致颤抖、疲劳、关节疼痛等职业病。
对于生产环境中的振动问题,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
首先,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振动源的强度。
例如,在设备和机器上添加减振装置,降低振动的传播和反射。
其次,对振动源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振动的产生。
另外,可以通过调整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减少振动的产生和传播。
最后,可以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指导,教育他们正确的工作姿势和保护自己的方法,降低振动对身体的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生产环境中的振动问题,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安全问题是生产环境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破坏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生产环境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每个工人都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其次,企业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
金属冶炼作业中的振动与噪声安全管理

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GB/T 12345-2006《金属冶炼作业中振动与噪声的安全标准》 行业标准:JGJ 123-2010《金属冶炼作业中振动与噪声的安全标准》 国际标准:ISO 12345-2006《金属冶炼作业中振动与噪声的安全标准》 地方标准:DB 12345-2006《金属冶炼作业中振动与噪声的安全标准》
振动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振动:可能导致建 筑物、设备等结构 损坏,影响生产安 全
噪声:可能对员工 健康造成影响,如 听力下降、睡眠质 量下降等
环境污染:振动与 噪声可能对周围环 境造成污染,影响 居民生活
法律责任:企业需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如环保罚款 、赔偿等
金属冶炼作业中 振动与噪声的安 全标准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运 行正常
工艺流程优化
优化生产工艺,减 少振动和噪声的产 生
采用先进的生产设 备,降低振动和噪 声
加强设备维护,减 少振动和噪声的产 生
优化生产布局,降 低振动和噪声的传 播
作业环境改善
采用隔音材料,减少噪声传 播
加强通风设施,降低作业环 境温度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减少振 动和噪声的产生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振 动和噪声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
识
个人防护措施
佩戴耳塞: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佩戴防护眼镜:防止金属碎屑飞溅伤害眼睛 佩戴防尘口罩:防止吸入金属粉尘
穿着防护服:防止皮肤接触金属粉尘和液体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金属冶炼作业中 振动与噪声的监 测与控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心理压力:振动与噪声可能导致作 业人员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
安全生产计划的噪声与振动防护措施

安全生产计划的噪声与振动防护措施为确保安全生产并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必须对工作场所中的噪声与振动进行有效防护。
本文将重点探讨安全生产计划中噪声与振动的防护措施,以及如何有效减少对员工的危害。
一、噪声防护噪声是指超出正常范围的声音或声波,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下将严重影响员工的听力和心理健康。
在制定安全生产计划时,噪声防护措施必不可少。
1. 环境调查与评估在开始工作前,必须进行环境调查与评估,以确定噪声源及其强度。
这将帮助决定适当的防护措施,并为噪声监测提供依据。
2. 技术改进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使用更安静的设备和机械,控制振动和共振现象,优化生产流程等。
3. 声屏障与隔音技术合理设置声屏障,采用隔音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噪声的传播与影响范围。
有限空间中,还可以采用吸音材料进行吸音处理,减少噪声对人员的影响。
4. 个人防护措施对于处于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噪耳罩或耳塞,以降低噪声对听觉系统的伤害。
二、振动防护振动是由机械设备运转、交通工具行驶等引起的,长期受振动的影响将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健康影响,例如神经系统损伤、骨骼疾病等。
以下是安全生产计划中的振动防护措施。
1. 振动监测通过监测工作场所中振动的强度和频率,可以得到合适的防护措施和工艺改进的依据。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精确评估振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2. 技术改进通过改进机械设备和工艺,可以有效减少振动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合理设置缓冲装置、使用减振设备、优化运转方式等。
3. 体位调整和工作轮换对于需要长时间接触振动环境的人员,可以通过调整体位和工作轮换来减少振动对身体的影响。
定期休息和身体放松训练也是减少振动危害的有效手段。
4. 个人防护设备为了减少振动对个人的危害,员工可以佩戴适当的振动吸收手套、鞋垫等装备。
三、噪声与振动防护的标准与法规为确保安全生产计划的有效实施,噪声与振动的防护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和安全问题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这些问题不仅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噪声是生产环境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工厂车间、机械设备运转和工人操作时,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
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中会导致听力受损、产生压力和焦虑等健康问题。
为了管理和控制噪声,在生产环境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声音隔离:通过改变工厂车间的结构和墙壁材料,减少声音的传播和反射,降低噪音水平。
2. 声音吸收:在工厂车间内使用吸音材料,如吸音墙板、吸音隔板等,吸收和抑制噪音的传播。
3. 声音控制:采用噪音控制设备,如噪音屏障、噪音降低器等,控制和降低噪音的产生。
此外,振动也是生产环境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工业机械设备运行时,会产生振动,不仅会对设备和产品造成损坏,还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在生产环境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管理和控制振动:1. 减少振动源:对设备进行平衡和校准,减少不必要的振动。
2. 隔振措施:在设备底部安装振动吸收材料、减振垫等,减少振动的传播和反射。
3. 振动监测:通过使用振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振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设备振动引起的问题。
除了噪声和振动问题外,生产环境中的安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如高温、高压、有害物质等。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了解潜在的危险,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程。
2. 安全防护设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事故发生时的伤害。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事故的发生。
4.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工厂车间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潜在的危险。
总之,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保证生产质量,企业需要重视生产环境中的噪声、振动和安全问题。
环境保护工程专项设计中的噪声与振动控制

环境保护工程专项设计中的噪声与振动控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其中,噪声和振动作为重要的环境污染因素,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环境保护工程专项设计中,噪声和振动控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环境保护工程专项设计中的噪声和振动控制进行探讨。
首先,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在工业生产、运输、建筑施工等领域,机械设备的运转、车辆行驶、工具使用等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此外,人类的日常生活和休闲活动中,例如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公共娱乐场所等也会造成噪声和振动的扩散。
这些噪声和振动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噪声和振动的控制在环境保护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噪声和振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和强振动环境中,会导致人们的听力损伤、心理压力增加、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甚至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其次,噪声和振动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野生动物和植物来说,噪声和振动会干扰它们正常的生活习性,影响其繁衍和生长发育。
因此,在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中,噪声和振动的控制必不可少。
噪声和振动控制需要采取系统性的措施。
首先,需要对噪声和振动的来源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其传播路径和影响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控制技术和措施。
其次,可以从源头入手,对噪声和振动的产生进行控制。
比如,在设计阶段就采用低噪声和低振动的设备,或者改进现有设备的技术参数,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减少设备的异常运转和振动。
另外,也可以通过声学屏障、减振装置等 pass-by 或 pathway 改善措施来减少噪声和振动传播。
此外,合理设计建筑物和设施布局,采用相应的隔音和减振措施,也能有效减少噪声和振动的扩散。
在环境保护工程专项设计中,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噪声和振动的控制。
针对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噪声和振动控制,需要制定具体的控制指标和限值,以便监测和评估噪声和振动的达标情况。
工厂安全生产条例下的噪声与震动控制措施

工厂安全生产条例下的噪声与震动控制措施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噪声与震动是常见的问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根据工厂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采取噪声与震动控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工厂安全生产条例下的噪声与震动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噪声控制措施1.技术手段的应用首先,工厂可以通过采用技术手段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例如,可以采用必要的隔音设备,如隔音墙、隔音窗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隔离噪音源与工作区域之间的声音传播,降低工人受到噪声干扰的程度。
此外,可以使用一些降噪设备,如降噪耳机、降噪耳塞等,有效地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2.工艺控制的改进其次,工厂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控制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例如,可以对噪声源进行优化设计,减少机器设备的振动和噪声。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合理安排生产设备和机器的位置布局,避免噪声源聚集和传播,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与工人的噪声干扰。
3.教育培训的加强除了技术手段和工艺改进,教育培训也是噪声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工厂可以加强员工的健康意识,提高对噪声危害的认识,以及正确使用噪声防护设备的方法。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噪声对其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
震动控制措施1.设备维护与检修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减少震动的产生,工厂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异常震动的问题。
同时,加强设备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设备震动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危害。
2.减振措施的应用在工厂的震动控制中,减振措施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例如,可以采用弹簧隔振器、减振垫等,将设备与地面之间切断直接的接触,从而有效地减少震动的传导。
此外,还可以采用减振台和减振器等设备来吸收和消散震动能量,降低震动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
3.员工培训的强化类似于噪声控制,员工的培训也是震动控制的重要环节。
工厂可以通过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震动危害的认识,以及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是生产过程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噪声和振动对工人的健康和生产效率有直接影响,而安全问题涉及到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建立安全、健康的生产环境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噪声和振动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噪声主要来自于机器设备的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声音,振动则主要来自于设备和工具的震动。
长期暴露在噪声和振动环境下会导致工人聋受、神经系统损伤、心理和生理疾病等健康问题,严重时甚至还会引发事故。
因此,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噪声和振动。
降低噪声和振动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从工艺流程入手,采用低噪音和低振动的设备和工具,减少噪声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可以对设备进行隔离和减振处理,如安装隔音罩、减振器等,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播。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工艺和操作方式,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最后,为了保护工人的职业健康,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培训工人关于噪声和振动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其次,安全问题是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机械设备故障、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等。
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
因此,建立安全的生产环境是企业的首要任务。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企业需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的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其次,企业需要对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安全防护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通道等,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事故发生时的损失。
最后,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于生产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对噪声、振动和安全风险的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还可以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矿山噪声与振动危害及安全应对措施

矿山噪声与振动危害及安全应对措施矿山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环境,其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噪声和振动。
以下是矿山中噪声和振动的危害及其安全风险:1.听力损伤: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听力丧失。
这种损伤可能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听力损失可能会逐渐加重。
2.心理影响:高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对工人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长期的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引发疲劳、紧张、焦虑和失眠等问题,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人身心健康。
3.语言交流障碍:高噪声环境可能会干扰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从而影响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协作。
这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4.振动危害:矿山中的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振动。
长期暴露在振动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骨骼疼痛、心血管疾病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事故。
5.安全风险:噪声和振动可能会掩盖其他重要的声音信息,如设备故障、异常噪音等,从而增加安全风险。
工人在高噪声和振动的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了降低这些危害和安全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降噪设备或技术,降低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
例如,使用消声器、减震器等设备,改善机械设备的密封性能等。
2.提供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工人接触噪声的程度。
3.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听力损伤问题。
4.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振动产生的可能性。
5.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对噪声和振动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6.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暴露在高噪声和振动的环境中。
7.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人的身体状况异常。
8.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确保信息传递顺畅,避免因语言交流障碍而引发的问题。
9.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振动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
总之,矿山中的噪声和振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范文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范文【引言】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噪声、振动和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且需要高度关注的方面。
噪声和振动不仅会对工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而安全问题则直接关系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因此,加强对生产环境中的噪声、振动和安全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噪声、振动和安全这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噪声管理与控制】噪声是一种令人不悦、干扰人体正常听觉功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声音。
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噪声主要来自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工人操作等。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工人听力损伤、精神压力增大等问题。
因此,噪声的管理和控制尤为重要。
首先,应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和机械,对噪声大的机器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噪声的产生。
此外,合理的生产工艺设计和生产工人的培训也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其次,应采取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
为工人配备合适的耳塞或耳罩,并加强对工人的个体防护培训,提高工人对噪声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最后,建立噪声监测和评估体系。
定期进行噪声测量,评估噪声对工人的危害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确保噪声控制的有效性。
【振动管理与控制】振动是指物体在运动或受力作用下引起的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在工业生产环境中,振动主要来自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地面震动等。
长期受到振动的影响,不仅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对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应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振动的产生。
采用减振装置和减振措施,如安装阻尼器、添加减振垫等,可以有效降低振动的产生。
其次,应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防护。
提高工人对振动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并为工人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设备,如防振手套、防振鞋等,以减轻振动对工人的危害。
最后,建立振动监测和评估体系。
定期进行振动测量,评估振动对工人的危害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确保振动控制的有效性。
防噪声、防振动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防噪声、防振动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前言在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机器和设备的运转以及施工操作所带来一定的噪声和振动,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会对工人和周围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防噪声、防振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已经成为了工作场所和建筑工地必备的安全措施。
防噪声的安全设施和措施1. 防护耳塞防护耳塞是最为常见的防噪声设施之一。
在高噪声环境下,通过将防护耳塞塞入耳孔,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防护耳塞的材质一般为聚氨酯、硅胶、聚氨酯和塑料等,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工作需求进行选择。
2. 隔音屏障隔音屏障是一种完整的防噪声设施,可以有效地隔绝噪声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一般来说,隔音屏障的选材应该考虑到隔音效果、耐久性、防水性和防火性等因素。
在建筑施工中,一些噪声源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控制,如使用隔音板进行覆盖或采用防护屏等。
这些设施可以将声音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从而降低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3. 降低噪声源的噪声污染在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中,一些噪声源的噪声污染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控制。
例如,对于机器设备的噪声污染,可以在噪声源周围设置隔音罩,采用减振材料将噪声和振动吸收掉。
还可以采用一些减振设施,如防震垫、减振器、减振弹簧等。
这些设施均可以将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降低到较低的水平。
防振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1. 减振器减振器是一种通过减少振动和减震的设施。
它可以在性能上不同,包括使用频率、负载容量、减振效果、环境适应性、安装方式等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振动设备来进行选择。
在机器或设备发生振动时,通过在其周围安装减振器,可以将振动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减轻设备的运行负担,并保护设备和设备周边的设施免受颠簸和震动的影响。
2. 隔振器隔振器是一种防止振动传递的设施。
它可以在被隔离物体上安装密封橡胶垫或金属弹簧,将被隔离物体与外界环境分离。
这样一来,振动会通过隔离介质的吸收和反弹减小,从而可以保护设备和周边环境,降低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振动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噪声、振动的职业病防治措施一、背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噪声和振动是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长期受到噪声和振动的影响,容易导致聋哑、手臂震颤、神经炎等健康问题,甚至严重危害工人的生命健康。
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二、噪声的防治措施2.1 环境防治措施(1)降低声源强度:在生产设备上采用隔音、减振、吸声等措施,选择低噪声的生产设备和机械;在车间内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换,防止噪声污染。
(2)使用隔音墙、隔音门、隔音窗等措施将噪声隔离。
(3)规范生产流程、控制生产噪声的时间和区域。
例如布置涂装车间和机加工车间,减小设备组合,避免相互干扰的情况,提高粉尘收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 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防噪耳塞或防噪头盔,有效减轻职业噪声所造成的危害。
这种防护设备一般应根据周围噪声分贝值进行选用。
(2)提高职业技能和操作规程,合理安排工作负荷,减小过度劳累对身体的危害。
三、振动的防治措施3.1 环境防治措施(1)减少振动源的频率和振幅,降低振动源的震动,改造生产设备的结构,减少与身体接触的振动源的振力。
(2)在设备、机器和装置的基础上增加锁紧杆或减震装置,减少机床震动。
(3)选用低振动、低噪音的设备。
3.2 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振动防护手套、振动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
(2)合理安排工作,防止过度劳累和疲惫,减少长期受振动影响的危害。
四、结论综上所述,噪声和振动是普遍存在于工业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采取环境防治和个人防护相结合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噪声和振动对工人健康的危害,从而保证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促进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噪声、振动与安全一、生产环境噪声与安全噪音通常指干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所有声音,或者说凡是使人烦恼的、讨厌的、不愉快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噪声与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关,不单独由声音的物理性质决定。
同样的声音有时是需要的,而有时便成为噪声。
噪声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在第二章中已经讲述。
本节主要从噪声与安全的关系角度,对噪声加以讨论。
1.噪声分类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噪声有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有:(1)按噪声源特征分类① 工业噪声。
工业生产产生的噪声。
其中,工业噪声可分为:a.空气动力性噪声。
它是由于气体压力突然变化而振动产生的声音,如鼓风机、汽笛、压气排放声等发出的声音。
b.机械性噪声。
是由于机械的转动、撞击、摩擦等引起的声音,如风铲、车床、织布机、球磨机等发出的声音。
c.电磁性噪声。
它是由电磁交变力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发出的声音。
② 交通噪声。
交通期间产生的噪音③ 社会噪声。
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引起的噪音。
(2)根据人们对噪声的主观评价进行分类① 过响声。
吵闹的声音,如织布机的声音。
② 妨碍声。
声音不大,但它会干扰人们的对话、学习。
③ 刺激声。
刺耳的声音,比如汽车刹车声。
④ 无形声。
人们每天习惯的低强度噪音。
(3)根据噪声的时变特性进行分类①稳定噪声。
声强随时间变化不大,其波动小于5dB。
②周期性噪声。
声音的强度周期性地变化。
③ 无规律噪声。
声音的强度随时间不规则地变化。
④ 脉冲噪声。
它突然爆发,很快就消失了、其持续时间小于1s,间隔时间大于1s,声级变化大于40dB的噪声。
2.噪声评价指标及允许标准噪声对人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噪声特性,因此引出了许多评阶方法、指标和控制标准。
噪声控制标准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对劳动者的听力保护而提出来的,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属于此类,它以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暴露量为指标;第二个是基于减少人们对环境噪音的烦恼,我国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机动车辆噪声标准》属于此类,此类标准以等效连续声级、统计声级为指标;第三类是基于改善工件条件,提高作业效率而提出的,如《室内噪声标准》,该类标准以优选语言干扰级、噪声评价数等为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资料:________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6 页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一、生产环境中的噪声与安全
噪声通常是指一切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或者说凡是使人烦恼的、讨厌的、不愉快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噪声与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关,不单独由声音的物理性质决定。
同样的声音有时是需要的,而有时便成为噪声。
噪声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在第二章中已经讲述。
本节主要从噪声与安全的关系角度,对噪声加以讨论。
1.噪声的分类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噪声有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有:
(1)按噪声源特性分类
①工业噪声。
工业生产产生的噪声。
其中工业噪声按其产生方式不同又可分为:
a.空气动力性噪声。
是由于气体压力发生突变产生振动发出的声音,如鼓风机、汽笛、压气排放声等发出的声音。
b.机械性噪声。
是由于机械的转动、撞击、摩擦等而产生的声音,如风铲、车床、织布机、球磨机等发出的声音。
c.电磁性噪声。
是由于电磁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发出的声音。
②交通噪声。
交通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③社会噪声。
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引起的噪声。
(2)按照人们对噪声的主观评价分类
①过响声。
很响的使人烦燥不安的声音,如织布机的声音。
②妨碍声。
声音不大,但妨碍人们的交谈、学习。
第 2 页共 16 页
③刺激声。
刺耳的声音,如汽车刹车音。
④无形声。
日常人们习惯了的低强度噪声。
(3)按噪声随时间变化特性分类
①稳定噪声。
声音强弱随时间变化不显著,其波动小于5dB。
②周期性噪声。
声音强弱呈周期变化。
无规律噪声。
声音强弱随时间无规律变化。
脉冲噪声。
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其持续时间小于1s,间隔时间大于1s,声级变化大于40dB的噪声。
2.噪声的评价指标及允许标准
噪声对人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噪声特性,因此引出了许多评阶方法、指标和控制标准。
噪声控制标准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对劳动者的听力保护而提出来的,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属于此类,它以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暴露量为指标;第二类是基于降低人们对环境噪声的烦恼程度提出来的,我国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机动车辆噪声标准》属于此类,此类标准以等效连续声级、统计声级为指标;第三类是基于改善工件条件,提高作业效率而提出的,如《室内噪声标准》,该类标准以优选语言干扰级、噪声评价数等为指标。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噪声评价指标。
(1)等效连续声级。
A声级较好地反映了人耳对噪声频率特性和强度的主观感觉,它是一种较好的连续稳定的噪声评价指标,但经常遇到的是起伏的不连续的噪声,这就很难测定A声级的大小,为此需要用接触噪声的能量平均值来表示噪声级的大小。
等效连续声级定义为,在声场某一定位置上,用某一段时间能量平均的方法,将间歇出现变化的A声级,用一个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级的大小。
(2)统计声级。
如街道、住宅区的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往往是
第 3 页共 16 页
不规则的、大幅度变动的,为此常用统计声级来表示,统计声级是指某一段时间内A声级的累计频率的百分比。
如L10=70dB(A)表示整个统计测量时间内,噪声级超过70dB(A)的频率占10%;L50=60dB(A)表示噪声级超过60dB(A)的频率占50%;L90=50dB(A)表示噪声级超过50dB(A)的频率占90%。
实际上L10相当于峰值平均噪声级,L60相当于平均噪声级,L90相当于背景噪声级。
一般测量方法是选定一段时间,每隔5秒钟读取一个值,然后统计L10、L60、L90等指标。
如果噪声级的统计特征符合正态分布,那么等效连续声级与统计声级之间存在固定的相关关系。
(3)优选语言干扰级。
由于0.5Hz~2kHz的频率范围的噪声对语言干扰最大,因此选取500Hz、1kHz、2kHz中心频率的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评价噪声对语言的干扰程度,称为优选语言干扰级。
根据优选语言干扰级可以确定语言交流的最大距离见表5-7。
表5-7 语言干拢级与语言交流最大距离
语言干拢级
(dB)
最
大
距
离
(m)
正常
大
声
第 4 页共 16 页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4.2
2.3
1.3
0.75
0.42
0.25
0.13
15
8.4
4.6
2.4
1.5
0.84
0.5
0.26
第 5 页共 16 页
(4)噪声暴露量(噪声剂量)。
人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不仅与噪声强度有关,而且与噪声暴露时间有关。
噪声暴露量综合考虑噪声强度与暴露时间的累积效应。
(5)噪声评价数。
对于室内活动场所的稳态环境噪声,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用NR曲线来评价噪声对工作的影响。
NR的具体求法是,对噪声进行倍频程分析,一般取8个频带(63~8000Hz)测量声压级,根据测量结果在NR曲线上画频谱图,在该噪声的8个倍频带声压级中找接触到的最高一条NR曲线之值,即为该噪声的评价数NR。
噪声评价数NR 曲线对于控制噪声也很有意义。
如标准规定办公室的噪声评价数为
NR30,那么室内环境噪声的倍频带声压级均不能超过NR30曲线。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在技术条件允许和符合经济原则的条件下,应该将工业企业的噪声控制得越低越好。
我国医学界、劳动保护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单位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制订了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它规定了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噪声标准为85dB(A),现有工业企业经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以适当放宽至90dB(A)。
标准还规定每天工作8h允许连续噪声的噪声级不得超过85dB(A),如果时间减半,允许噪声声级提高3dB(A),但是不论暴露时间多长,最高限度为115dB(A)。
具体标准可以参照《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3.噪声的控制
(1)控制噪声源。
控制噪声源是消除与降低噪声的根本措施,首先应研制和选择低噪声的设备,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和安装技术,使发声体变为不发声体,或发出的声音减小,实践证明用这种改革生产工艺来控制声源的办法是有效的,如用油压打桩机
第 6 页共 16 页
取代气压打桩机,噪声强度可下降50dB。
另外,封闭噪声源也是消除噪声的一个有效途径。
常用隔音材料将噪声源限制于局部范围,将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
(2)控制噪声传播。
①合理布局厂区。
在新建或扩建、改造老厂房时,应充分考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噪声车间应远离行政办公场所与居民区,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周围建隔声墙、防护林、草坪,建筑物内墙、天花板、地面等处可装上性能良好的吸声材料。
②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的措施。
a.吸声。
用多孔吸声材料做成一定结构,安装在室内墙壁上或吊在天花板上,吸收室内的反射声,或安装在消声器或管道内壁上,增加噪声的衰减量。
多孔吸声材料多以玻璃棉,矿渣棉、聚胺酯泡沫塑料等加工成木屑板、甘蔗纤维板、吸声砖等,一般可以降低室内噪声朗6~10dB (A)。
b.隔声。
采用隔声性能良好的墙、门、窗、罩等,把声源或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在吵闹的车间内为了保证工人不受干扰,可以开辟一个安静的环境,如建立隔音操作间、休息室等,也可以用隔音间、隔音罩将产生噪声的机器密封起来,降低声源辐射。
c.消声。
在产生噪声的设备上安装消声器,可以消除机械气流噪声,使机械设备进出气口噪声降低25dB~50dB。
e.隔振与阻尼。
隔振就是在机械设备下面安装减振器或减振材料,以减少或阻止振动传到地面,常用的减振器有弹簧类、橡胶类、软木、毡板、空气弹簧和油压减振器等。
减振阻尼就是用阻尼材料涂刷在薄板的表面,以减弱薄板的振动,降低噪声辐射。
常用沥青、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做阻尼材料。
第 7 页共 16 页
(3)个体防护。
要加强对接触噪声工人的教育,认识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并传授有关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护耳器是个体防护噪声的常用工具,主要种类有耳塞、防声棉、耳罩、帽盔等,一般用软橡胶或塑料等材料制成。
不同材料不同种类的护耳器对不同频率噪声的衰减作用不同,见表5-8。
应该根据噪声的频率特性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表5-8 护耳器对噪声的衰减作用(dB)
种类
125Hz
250Hz
500Hz
1000Hz
xxHz
4000Hz
8000Hz
干棉毛耳塞
湿棉毛耳塞
玻璃纤维耳塞
橡胶耳塞
橡胶耳套
液封耳套
2
6
7
15
第 8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