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
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一、引言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和艺术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
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富有创意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技巧。
二、课程概述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学生应:-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艺术知识。
- 培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包含以下内容:- 素描基础技法训练。
- 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中国传统画法的学习和实践。
- 西方绘画风格和艺术流派的介绍。
- 名家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 图像设计和创意表达的实践。
- 实践性项目和班级合作创作。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各种绘画技法、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
通过图像、视频和音频的辅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概念和学习方法。
2. 示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绘画过程的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3.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小组项目,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创作,促进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 实践项目实践项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的绘画活动和创作任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这样的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四、教学安排1. 整体规划《人美版九册美术教案》按照不同主题和技法进行分册,每册包含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多个课时。
教学安排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2. 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包含以下内容:- 单元主题和目标。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人美版美术初中教案
人美版美术初中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协调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色彩搭配的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对比与协调的知识,创作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色彩对比的概念及类型。
2. 色彩协调的方法及技巧。
3. 色彩对比与协调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两幅美术作品,一幅色彩对比强烈,一幅色彩协调统一。
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及类型,如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
2. 讲解色彩协调的方法及技巧,如近似色协调、对比色协调、互补色协调等。
3. 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对比与协调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请学生分组进行色彩对比与协调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创作,注意色彩的对比与协调。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色彩对比与协调的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课堂进行小结,强调色彩对比与协调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色彩对比与协调的美术作品。
2. 选取一首古诗,用色彩对比与协调的方法为其配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色彩对比与协调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了色彩对比与协调的方法及技巧。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了色彩搭配的审美水平。
同时,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的设置,使学生对色彩对比与协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色彩对比与协调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美术教案初中10篇
美术教案初中10篇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及色彩搭配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及色彩搭配原则。
2. 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色彩搭配的应用。
2. 色彩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色彩样本、画纸、画笔等教学用品。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色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丰富变化。
2. 学生分享对色彩的感悟,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色彩基本知识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 学生通过PPT了解色彩搭配原则(对比、协调、互补等)。
三、色彩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绘画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色彩基本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练习,教师点评并导入新课。
二、色彩表达情感(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根据主题,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绘画练习,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色彩搭配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展示色彩搭配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色彩搭配的应用。
2. 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
3. 学生绘画作品的展示空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与本节课内容进行联系。
二、学习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15分钟)1.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单元的内容,重点关注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和相关知识。
2. 教师解读教材中的重点概念和技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艺术创作实践(30分钟)1. 教师示范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绘画的构图、色彩和细节处理等要素。
2.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作品,自主进行创作。
教师在旁边提供指导和帮助。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
四、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思考和兴趣。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学生完成相关练习或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发挥创造力。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2. 可以邀请美术专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指导。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并通过实践创作提高自己的美术表达能力和绘画技巧。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题:美丽的艺术世界——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艺术相关知识,提高审美和艺术欣赏水平;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3. 掌握基本绘画技巧和材料,提高绘画水平;4. 培养学生的美术爱好和艺术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本教学内容共涉及8个部分,具体如下:模块 1:绘画的基本素描时间:2课时(1课时上机绘制)模块 2:色彩基础时间:3课时模块 3:拓印的概念和技法时间:2课时(1课时拓印)模块 4:色彩对比的表现时间:3课时模块 5:剪纸艺术时间:3课时(1课时制作剪贴画)模块 6:速写基础与实践时间:4课时(1课时现场速写)模块 7:线条表现与构图时间:3课时模块 8:水墨画基础与应用时间:4课时(1课时上机绘制)三、教学方法1. 视听教学法,展示相关美术图片或视频,加深学生的感受和理解;2. 演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提高绘画和手工艺术能力;3. 群体性活动和小组互助学习,通过合作实践,提高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师角色1. 指导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2. 观察者和评价者,对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进行评价;3. 学习顾问和艺术导师,为学生提供艺术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发展艺术素质和创造力。
五、学生角色1. 主体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掌握艺术知识和技能;2. 创造者和表达者,通过艺术创作和表达,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个性;3. 相互学习和交流,加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考核方式1. 以课堂表现和作品为主要评价依据,考核主要包括技巧的掌握和创作的表现;2. 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 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2024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6.藏书票教案
2024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6. 藏书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6课《藏书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藏书票的历史、风格及制作方法;掌握藏书票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技巧;欣赏国内外优秀藏书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历史、风格及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藏书票制作的兴趣。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藏书票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藏书票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技巧。
教学重点:了解藏书票的历史、风格,以及创作具有个性的藏书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示范视频、优秀藏书票作品图片等。
学具:剪刀、美工刀、刻刀、橡皮、铅笔、水粉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藏书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藏书票的美感和设计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① 藏书票的历史和风格;② 藏书票的制作方法;③ 藏书票的设计原理和技巧。
3. 示范演示:播放藏书票制作视频,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① 学生分组讨论,构思藏书票设计;② 学生按照设计稿,动手制作藏书票;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展示:① 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票作品;②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藏书票的历史与风格2. 藏书票的制作方法3. 藏书票的设计原理与技巧4. 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枚具有个性的藏书票。
2. 答案要求:作品创意独特,画面美观,制作精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藏书票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制作不够精细,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国内外优秀藏书票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尝试将藏书票制作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富有创意的作品。
七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优质3篇)
七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优质3篇)七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1)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①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②体会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③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难点:能够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的表达再现生活中见过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欣赏:看flash线条先生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组成什么图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外宾旅游遇到困难,语言不通怎样去帮助他呢?(画一杯牛奶,一块面包)导出课题:(定义)手绘线条图像:是最为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他可以把表达不清楚的内容,直观的表现出来。
二、师生探索创新1、理解领悟师生共同感受:①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②体会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功能: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功能。
是人类除口语,文字外的“第三语言”。
2、探究性学习我来画大家猜游戏接力赛手绘线条图像的多种功能和在各种场合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把难以用语言表达和表达不清楚的内容,清楚地表达给对方。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具有丰富美感的艺术性,在没有文字出现以前,人们使用手绘图像传达和交流今天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我们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
三、巩固练习动手动脑,表达体验表达: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用手绘线条图像大胆果断地表达,发挥想象力,运用丰富的手法进行表达。
1、画一张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告诉大家你喜欢的服装款式。
3、展示你的房间布局。
4、失眠了,你能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出来吗?四、展示评价图片展示:明确手绘线条图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工具技法的约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图片参见课本8—9页。
共同赏析,交流感受。
五、小结七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2)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发现与创造》的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不是从传统的角度介绍各个画种,而是以材料来区别不同的画种,力求使学生明白画种的不同,是因为画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篇一: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格尔尼卡》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七年级第一课的内容,多采用了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语言。
油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
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法西斯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场面。
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
《格尔尼卡》一画激起了国际舆论对法西斯罪恶行径的强烈谴责。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初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美术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少,缺乏一定的欣赏方法的指导,甚至仍然用像不像来评价作品,加上欣赏时不会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艺术风格来分析,所以常常看不懂,看不出好在哪,甚至还认为“难看”。
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从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出发来有效化解本课的教学难题。
把对《格尔尼卡》的欣赏更多地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的应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作品《格尔尼卡》,理解象征性和立体主义结合的表现形式。
认识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时代、生平以及主要的美术作品。
2、能力目标:感受艺术大师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象征性绘画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爱国、爱和平的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感受画家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上册《色彩与情感的表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义务教育中学美术课程中基础课,属于造型·表现。
本课旨在通过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现能力。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搭配的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能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学习,通过欣赏、讨论、启发、引导等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努力完成好作业。
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原则,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搭配和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色彩有什么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导入新课。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搭配的原则(对比、协调)。
2.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色彩搭配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搭配效果。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行搭配一组色彩,要求色彩搭配合理,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将搭配好的色彩应用于一幅画作中,可以是绘画或手工制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从色彩搭配、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关注色彩,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美版初中新课标教案
人美版初中新课标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能够独立欣赏和评价一幅画作。
2. 通过欣赏名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美术鉴赏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2. 欣赏名画《蒙娜丽莎》。
第二课时:1. 学生自己的美术创作。
2. 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画作,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美术鉴赏方法的学习和掌握(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如观察画作的构图、色彩、线条、题材等。
2.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欣赏和评价画作。
三、欣赏名画《蒙娜丽莎》(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蒙娜丽莎》的作者、创作背景和画作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画作的构图、色彩、线条等特点,并学会欣赏和评价这幅画作。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美术鉴赏方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和评价画作。
第二课时:一、学生自己的美术创作(15分钟)1.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和素材,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己的美术创作。
2. 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完成自己的作品。
二、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和老师。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创作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品,评价学生对美术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美术创作能力的发展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和创作画作,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3篇)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3篇)篇一:初中美术教案篇一单元总目标: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观赏与描述:*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分析与研究:*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讨论与解释:*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体验与评价:*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活动一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2、学习领域欣赏x评述3、课时1课时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①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①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在激流中前进》(油画)作者: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模版
教案模板:一、课题:(填写课题名称)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材来源: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五、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填写课题相关知识点),掌握(填写课题相关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填写教学方法,如观察、讨论、实践等),培养学生(填写能力或习惯)。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填写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掌握(填写重点知识点或技能)。
2. 学生能够运用(填写重点知识点或技能)进行创作。
七、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填写难点知识点或技能)。
2. 学生能够在创作中运用(填写难点知识点或技能)。
八、教学方法:1.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填写课题相关技能),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3.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实践法: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填写导入方式,如提问、展示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学习。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填写课题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填写课题相关技能)。
3. 实践环节: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学生互相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填写课后作业内容)。
2. 学生通过(填写作业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十一、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注:以上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美术教案人美版
初中美术教案人美版【篇一:_(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
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初中 人美版 美术教案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原理及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对比的概念及类型。
2. 色彩调和的原理及方法。
3. 色彩对比与调和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两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色彩对比效果。
3. 教师总结色彩对比的概念,引出本课课题。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对比的类型,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各种对比类型的特点及运用。
3. 教师讲解色彩调和的原理,包括近似色调和、互补色调和等。
4. 学生通过教师讲解,掌握色彩调和的方法及应用。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分享创作过程及心得。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应用,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对比与调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创作能力。
3. 学生对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兴趣及审美素养的提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审美素养。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色彩对比与调和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发挥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人美版美术初中教案
教案名称:《色彩的对比》课时:1课时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学会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色彩搭配。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增强对色彩的敏感度。
教学重点:1. 色彩对比的概念及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色彩搭配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色彩对比的运用和搭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色彩对比示例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色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色彩对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见到的色彩对比现象。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对比的种类。
2. 教师通过示例图片,讲解色彩对比的运用和搭配技巧。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色彩对比的搭配,并总结自己的心得。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搭配一组色彩对比作品。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大家共同评价、学习。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色彩对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收获。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了解了色彩对比的概念,学会了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色彩搭配。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评价和交流,学生互相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色彩对比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教课方案【篇一: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课方案】人美课标版美术教课方案七年级上曾伊涵第一周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一、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构成的艺术宝库。
2、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目睹。
3、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期间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认识。
4、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略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2、能对敦煌历史上各个期间的彩塑与壁画的形象与艺术成效进行分析。
感情与态度、价值观:1、认识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认识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消散过程,吸取历史教训,领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二、教课要点:剖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点。
三、教课难点:对不一样期间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有关知识。
四、教课过程:(一)、播放《九色鹿》动画片稳固学生情绪,逐渐导向课题内容。
针对学生的年纪特点,提升他们的兴趣,创建好的讲堂气氛。
(二)、导入新课1、发问:同学们看过这部动画片吗?2、你知道这部片子中的故事是来自哪里?3、播放《九色鹿本生》视频。
《九色鹿》。
依据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故事改编的。
教育人们要诚信、向善。
学生谈对敦煌的认识。
壁画,彩塑、藏经洞、王道士。
学生的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师予以增补。
4、敦煌最出名的是什么?(三)、敦煌的历史经过同学们得讲话,看来大家对敦煌有必定的认识,可是信息有些琐碎,片面。
今日老师就当一回导游,率领同学们进行一次敦煌之旅。
看看我们有哪些收获呢?1、板书:《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引用佛教的术语,我们今日就来认识敦煌的前生、此生。
2、联合ppt课件展现3、板书:敦煌的地理地点请同学们观看这幅《丝绸之路》地图为例叙述丝绸之路与敦煌莫高窟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敦煌特别的地理地点和石窟艺术产生的背景之有关知识,成立历史大坐标,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知识点有关系,更好地理解敦煌艺术产生的历史必定性。
初中美术教案人美版(精选5篇)
初中美术教案人美版(精选5篇)初中美术教案人美版篇1第一课时课题:参观与考察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了解作品展示的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3.走近美术馆、走近博物馆,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4.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教学重点:1.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2.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提出问题:看老师演示的图片,请问你们认识这些建筑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建筑特色吗?他们分别是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台北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是其中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介绍图片展示的中国各地美术馆建筑外观。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正确答案。
比较各地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凸现中国美术馆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特色,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馆和博物馆1.美术馆的概念2.美术馆的历史3.美术馆的性质作用4.博物馆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5.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教师展示图片讲解时,学生欣赏分析,思考问题。
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走进中国美术馆1.介绍中国美术馆2.(利用演示图片参观美术馆的各类展览)你到美术馆参观过吗?有何整体印象?3.参观过毕加索紫禁城画展,你认为展览的整体布置方面有何特色?(作品内容、摆放位置、悬挂方式、展览路线等)。
4.在《站立的文字》展览中,展览的主体策划是怎样的?(展览作品与主题的关系,展览布置与主题的关系,展览环境设计与主题的关系等。
)5.展览的宣传。
(展览广告的设计制作,请柬的设计制作,说明书的宣传制作,宣传报道稿的撰写与发布方法等。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归纳小结。
你喜欢美术馆的哪种美术展览,看了以后有何感想?说说你最喜欢参观博物馆中的哪一类,为什么?学生思考:1.你知道中国美术馆在美术界的地位和作用吗?2.美术馆是如何布置、展示美术作品的?3.不同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说说各种美术作品的展示方式是什么?五、我们的画展根据学校和班级的现状,请你策划举办一次有特色的美术展览。
人美版初中优秀教案
人美版初中优秀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绘画技巧的学习与实践2. 发现生活中的美3. 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培养教学重点:1. 绘画技巧的掌握2. 发现生活中的美3. 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培养教学难点:1. 绘画技巧的灵活运用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的事物。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知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动手绘制作品。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每组选定一个主题。
2. 学生在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介绍创作思路和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绘画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
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考察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考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学生分组合作的效果,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主题和知识点。
2. 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
3. 引导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准备:1.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 艺术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
3. 展示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幅名画或学生的艺术作品,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美术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哪种艺术形式?二、学习教材(15分钟)1. 介绍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主题和内容,包括各单元的知识点和学习要求。
2. 学生浏览教材,了解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学习内容。
三、学习单元(30分钟)1. 根据教材的单元内容,选择一个单元进行详细讲解和学习。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相关艺术作品,讨论作品的主题、构图和色彩运用等要素。
3. 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通过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你们对美术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验?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如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或创作一幅与本节课相关的作品。
2.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参观美术展览或艺术工作室,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2. 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示活动,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第1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第1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课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目标:知识点: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能力点: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情感目标:不断更新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美术作品的制作材料教学难点:能独立地、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解决方法:针对重点, 难点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
教学用具;资料、课本、光盘、图片教学方法:探究式、自主学习等板书设计: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一.美术的分类1. 绘画2.雕塑3工艺4.建筑5.现代艺术二.分类的原因——原材料的不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批注教师放映幻灯教师引导听取学生讨论意见一:课前准备:把图片、资料准备好二:上课过程1.问题:同学们以前都看到过那些种类的美术作品?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置身于美术作品中的氛围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1)不同画种的效果看出不同的材质具体分析教材中的范图材质的不同。
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是人物画,他们有何不同?(可从光线、色彩、立体感等方面对照)2.自学:解决美术作品的分类原因是什么?美术因材质的不同分为以下种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及现代艺术。
绘画按材质分为:油画??油画颜料、油画布,中国画??纸、墨、笔、砚,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图片并讨论,发言。
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
通过讨论加深对作品分类的理解。
在自学的过程中,使其明白美术作品属于那一类别听取学生讨论意见教师展示一些绘画实物。
教师展示作品评价总评版画??石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水彩、素描等。
雕塑分为:浮雕和圆雕固体材料工艺:传统工艺??铜、木、石、陶、布、丝、琉璃现代工艺??塑料、不锈钢、聚合材料、光导纤维等。
建筑:古代??石、木、瓦现代??水泥、钢材、玻璃、铝合金等现代艺术:金属、废弃物、灯光等。
教师给学生传看一些画种的材料实物,增强直观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篇一:_(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
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学科特征及美术的主要门类。
过程与方法:掌握美术作品中不同门类所涵盖的种类和代表种类的风格特征。
了解美术作品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外,还是兼具使用功能的艺术门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美术作品正以形象化、直观化的特征证明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味,促进着世界多元化的传承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区别,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难点:掌握学生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引导阶段1、给你一个机会装饰你自己的房间,你会选择哪些物品?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感受美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生活处处离不开美术,并总结出美术的四大门类,引出课题——美术是个大家族。
(二)发展阶段1、学生讨论:什么是绘画?你能说出几种绘画形式?2、教师在解释绘画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不同绘画种类。
学生思考、认真观察。
3、以小故事形式分别向学生介绍梵高的《向日葵》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学生欣赏与思考。
4、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一张画。
学生讨论并回答。
5、让学生以企业家的身份在短时间内为自己公司设计一个商标。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做简单说明。
6、借助多媒体课件,进一步讲解艺术设计所包含的种类。
7、结合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区分浮雕、圆雕与透雕,说说他们都有什么功能。
学生思考,认真参与。
8、播放秦始皇陵与四大石窟的视频。
9、播放不同地区的建筑在外形、材料、建筑风格上的区别。
让学生尝试着述说不同建筑的风格。
10、对于刚刚所学的门类你更喜欢哪种?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做课后总结。
【作业布置】通过本课学习,列举美术四大门类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反思】1、美术作品产生的来源是什么?2、今后欣赏美术作品从哪几方面着眼?第二单元多彩的校园生活第一课小伙伴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头部的基本比例、基本型,头部的透视规律,知道人物脸部五官比例是以“三庭五眼”的规律分布,懂得由于人物头部的基本形以及五官的细微不同产生的人物相貌的差异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周围同学的脸型、表情,欣赏画家作品等,初步学习通过观察并以线造型、明暗造型的不同表现方法,,表现人物相貌特征和表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观察、分析不同学生的脸型、表情和性格中的快乐,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头部的基本比例关系、形体结构及透视等知识点。
难点:把所学头部知识运用到头像写生中。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引导阶段1、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习了比值和比例,在生活中你观察过身边物体的比例吗?2、请观察你手中的教科收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宽为1)3、举例其他比值的物品(练习本等)(二)发展阶段1、给学生出示一些教具来进一步说明这个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引发黄金比例的知识探索。
这种被大家公认的,符合我们视觉美感的比例,我们就称之为黄金比例。
也叫黄金分割,它的比值是1:1.618.2、现在我们知道了黄金比值,那么在我们脸上你能找到这样的比例吗?从头顶发髻线到鼻底为一个单位,整张脸的比值就是1:1.6.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脸型和发型,咱班谁的发型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他又是什么脸型呢?(提示:田、由、申、甲)3、讲解三庭五眼,并解析五官在三庭五眼比例中的具体分布位置。
4、根据头部透视示意图讲解头部产生运动时的透视关系。
同桌之间相互观察。
5、讲解写生步骤。
6、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人物头部写生许注意的知识点。
【作业布置】用线造型的方法画一幅人物肖像画,并表现出其相貌特征。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人体比例基础知识,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动态特征,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通过赏析画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再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人体运动时重心及人体的动态。
难点:运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身边的小伙伴。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人体站坐速写示范图【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 引导阶段出示四幅比较有特点的人物动态画面(或四幅生活学习中赋予动态的画面)。
引导同学们分析因不同的动态生成的美感体验引入新课:“同学们,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园里的伙伴又是我们最熟悉的。
我们今天就来用手中的笔描绘一下身边的伙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导入课题,“多彩的学校生活——在校园中健康成长”(用投影出示“人体比例的定义”:利用人体比例图指导学生测量各种姿势人体大致比例。
)(二)发展阶段(1)出示人体四种姿态比例图投影片人体有许多种不同姿态,现在我们主要来测量这四种姿态。
”(各环节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重心、比例头长,同时考虑构图,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让学生按步骤练习表现,强调工具的利用方法及指导学生练习,不同位置的透视规律(近大远小))师:“测量的方法是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从头到脚垂直测量,看大约有几个头的长度,记录下来。
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测量一下以下几种姿势人体的头长:测坐姿中坐在凳子上、测坐姿中席地而坐和测跪姿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
(投影片出示数据。
师:“通过大家的测量,我们得到的结果大致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所差异,这是很正常的。
因为我们不同的人身体发育的速度存在着差异,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性别,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现在我们来观察这些数据,你会发现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站约7个头长;坐约5个头长;席地坐约3个半头长;跪约4个半头长。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投影片上揭示出人体比例一般规律的4个数据)大家齐说一遍。
”(2)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师摆一个书上的姿势,要求学生用木头人模型摆出动态的姿势(很多学生没有把握中心,摆出的动态模【篇二:2015年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秦朝社会历史的缩影,是秦朝国威、军威的象征;认识到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的珍贵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认识兵马俑是继承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陶塑、青铜雕、玉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泥塑,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理、注重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历史功过和秦朝的历史,及提倡武力的社会风尚,了解兵马俑艺术特点与其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感受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兵马俑群像,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成就,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分析探讨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计1.打开跨页,通过看一号兵马俑坑的正面图片,教师与学生一起谈感受:恢弘壮丽、气势磅礴、威风凛凛、气吞山河的含义,畅想陕西临潼、秦始皇、秦始皇陵、中国最大的雕塑群、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等等。
曾参观过兵马俑博物馆的同学可以谈感受,谈见闻。
2.围绕所涉及到的关键词分成若干小组,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敢于置疑,大胆提出新问题,培养学生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内容问题历史组关键词: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秦始皇的秦始皇功与过是什么,秦代是一个怎样秦代的社会。
地理组你了解中国古代流行“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习俗吗?说说秦始皇陵修建的情况。
雕塑组关键词:陶俑是如何制作的?兵马俑的雕兵马俑塑风格是什么样的?与你熟悉的铜质车马汉代人物说唱俑作个对比。
展示组展示兵马俑的姿态。
根据课本提供的图片,形容一下不同身份的兵俑的造型特点、艺术效果和人物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