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战场的抗战》名师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e7e5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d.png)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主要战役和战斗。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正面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抵抗外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
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历史背景和战局变化。
2. 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和胜利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战役,如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引导学生了解战斗过程和抗战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历史背景。
2.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
3.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 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5.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教训。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学习。
2. 讲解战役:详细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重点讲解战役的经过、战略意义和抗战精神。
3. 分析胜利原因: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如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国际援助等,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正面战场在胜利中的重要作用。
4. 讨论胜利意义:组织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进行讨论,如民族独立、尊严、抗日战争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等。
5. 总结经验教训: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教训,引导学生认识到坚定信念、团结一致、英勇斗争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战役和战斗的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时的表现,以及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案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7114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6.png)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状况
2.回顾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
3.掌握国共合作及其壮大对抗日战争的作用
4.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意义和影响
5.加深抗日英烈的敬仰和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1.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启示
2.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3.正面战场的抗战形势和战略
三、教学过程
1. 意义渐显的民族危机
从五四运动、临时政府到国共合作,学生们了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抗日战争打响的背景和启示。
2. 国共合作的壮大与完善
拉开全面抗日战争序幕的卢沟桥事变,正式终止了国共敌对,促成了国共合作,让抗日战争的胜利经验不断积累。
3. 正面战场的抗战
让学生了解抗战时期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百万民众不畏艰险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
四、教学方式
1.观看历史纪录片和图片资料;
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3.朗读抗日英烈传记和相关历史名著。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和成果,更好地认识到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继承任务,也让学生更加重视人民解放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53e32cba1aa8114431d9a2.png)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
你知道右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1.材料展示: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为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
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2.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2.教师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提示:日本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线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台儿庄战役》4.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5.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提示: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6.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提示:万家岭大捷。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9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acf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1.png)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第一章:抗战爆发前的中国1.1 教案目标了解抗战爆发前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状况。
掌握日本侵华的原因和抗战爆发的背景。
1.2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史回顾: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
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军阀割据等。
日本侵华过程:九一八事变、满洲国的建立、七七事变等。
1.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历史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抗战爆发前的中国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
第二章:正面战场的形成2.1 教案目标掌握正面战场的定义和形成过程。
了解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部署。
2.2 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定义:与敌军主力进行大规模作战的战场。
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部署:采取“持久消耗战”的策略。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首次与日军主力展开的大规模作战。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战略讨论。
观看淞沪会战的相关历史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正面战场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太原会战3.1 教案目标掌握太原会战的时间、地点、参战部队及战争结果。
了解太原会战在中国抗战史上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太原会战的时间、地点、参战部队。
太原会战的战争过程及结果:中国军队成功阻止日军进攻太原。
太原会战的意义:提升了中国军队的士气,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太原会战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观看太原会战的相关历史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战争过程。
第四章:徐州会战4.1 教案目标掌握徐州会战的时间、地点、参战部队及战争结果。
了解徐州会战在中国抗战史上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徐州会战的时间、地点、参战部队。
徐州会战的战争过程及结果:中国军队成功阻止日军进攻徐州。
徐州会战的意义:提升了中国军队的士气,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徐州会战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第五章:武汉会战5.1 教案目标掌握武汉会战的时间、地点、参战部队及战争结果。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3a8db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7.png)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简述武汉会战的过程。
说出武汉会战中的重要战役、结果及武汉会战的影响。
培养表示历史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倾听中国。
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
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1.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并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常2.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学生回答: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4.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df77d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3.png)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第一章:抗日战争的爆发1.1 学习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正面战场抗战的起点和重要事件。
1.2 教学内容:抗日战争的背景:日本侵华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军队的应对。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首次大规模抵抗。
1.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视频,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
分组讨论,分析七七事变的经过和影响。
实地考察淞沪会战遗址,了解中国军队的抗战表现。
1.4 作业与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和影响。
第二章:台儿庄战役2.1 学习目标:了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和经过。
掌握中国军队在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和战果。
2.2 教学内容:台儿庄战役的背景:日军的侵略计划和中国军队的部署。
战役的经过: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和日军的失败。
战役的影响:提升中国军队士气和民众抵抗意识。
2.3 教学活动:观看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历史资料视频。
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军队在战役中的战术和战斗精神。
实地考察台儿庄战役纪念馆,了解战役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学生制作关于台儿庄战役的PPT,并进行展示。
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台儿庄战役对中国抗战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章:武汉会战3.1 学习目标:了解武汉会战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掌握中国军队在会战中的抵抗和战术。
3.2 教学内容:武汉会战的背景:日军的侵略计划和中国军队的部署。
会战的经过: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日军的攻城战。
会战的结果:中国军队的撤退和日军的占领。
3.3 教学活动:观看武汉会战的相关历史资料视频。
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军队在会战中的战术和战斗精神。
实地考察武汉会战遗址,了解会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3.4 作业与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的表现和影响。
第四章:四行仓库保卫战4.1 学习目标:了解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背景和经过。
掌握中国军队在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和牺牲精神。
4.2 教学内容: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背景:日军的侵略计划和中国军队的部署。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66ce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8.png)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课题: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二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2. 熟悉中国人民抗战的主要战役和战略;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观念。
教学内容:
1.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 二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3. 中国人民抗战的主要战役和战略。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二战的基本知识,包括参战国、时间等,并简要介绍二战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步:讲解二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15分钟)
1. 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包括日本对华侵略、南京大屠杀等;
2. 概述二战期间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包括日本军队的入侵、中国军队的抵抗等。
第三步:探讨中国人民抗战的主要战役和战略(20分钟)
1.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场主要战役进行研究,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长城抗战等;
2. 汇报讨论结果,讨论每场战役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总结中国人民抗战的主要战略。
第四步:拓展与应用(10分钟)
利用多媒体资源或课外阅读,展示其他重要的正面战场抗战事件,如百团大战、八年抗战胜利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第五步:归纳与总结(5分钟)
总结中国人民抗战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抗战的理解和认识。
课后作业:
1. 撰写一篇关于中国人民抗战的作文,总结学生对抗战的认识;
2. 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其他与正面战场抗战相关的事件。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组内讨论表现;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内容。
备注:
本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8983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9.png)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抗敌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及正面战场的形成。
2. 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3. 正面战场抗战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4. 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背景、正面战场形成及主要战役。
2. 案例分析法:介绍英雄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其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和影响。
4. 观看影视资料:播放相关战争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出正面战场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突出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3. 分析:分析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正面战场抗战的认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热爱祖国、勇敢抗敌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2.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队。
3.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纪念碑,传承抗战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抗战精神的理解。
4. 参观反馈:了解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纪念碑后的感受和收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开展抗战题材的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弘扬抗战精神。
2. 邀请抗战英雄或后代来校讲述抗战故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抗战精神。
3.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抗战相关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可靠的抗日战争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 影视资料:选取反映正面战场抗战的影视作品,如《南京!南京!》、《战长沙》等。
3. 图片资料:收集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如战场照片、英雄人物肖像等。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e589b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b.png)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内容。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单元前几课主要讲述了日本侵华的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本课则聚焦正面战场的抗战,使学生对全民族抗战有更全面的认识。
2.教材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四次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通过对这些战役的讲述,展现了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和巨大牺牲。
教材还提到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突出了中国军队在抗战后期的积极表现。
3.教材特点以战役为线索,突出了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抗战的过程。
注重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的阐述,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材中配有图片、史料等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包括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掌握正面战场抗战的特点和意义,认识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史料分析正面战场抗战的成败得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正面战场的抗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运用地图、图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役的地理位置和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客观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认识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及其影响。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0c44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3.png)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教案章节一: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正面战场的形成1. 学习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掌握正面战场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2. 教学内容:抗日战争的背景、正面战场的定义、正面战场的形成原因。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述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中日矛盾的激化。
b. 讲解正面战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中国军队的抵抗策略。
c. 分析正面战场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军队为何选择正面战场。
教案章节二: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1. 学习目标:掌握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了解其特点。
2. 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正面战场的战略战术,重点介绍“持久战”和“消耗战”。
b. 比较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让学生理解两种战场的作用和意义。
c. 分析正面战场战略战术的实际运用,以典型战役为例。
教案章节三: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1. 学习目标:了解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认识到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2. 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战役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述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如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b. 分析战役的影响及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认识战役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c. 讨论战役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案章节四:正面战场的胜利与挫折1. 学习目标:了解正面战场的胜利与挫折,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2. 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胜利与挫折、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感教育法。
4. 教学活动:a. 讲述正面战场的胜利,如百团大战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b. 分析正面战场的挫折,如长沙会战等,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c. 讨论抗日战争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引导学生珍惜和平、奋发向前。
教案章节五: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正面战场的贡献1. 学习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认识到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04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八年级上册历史
![04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八年级上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b545f36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a.png)
正面战场的抗战设计说明在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实行积极的抗战政策,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将士表现出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并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由于敌强我弱及国民党的消极、片面抗战,正面战场的抗战接连失败,大片国土沦陷。
教师应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事。
(史料实证)2.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历史解释)3.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武汉会战,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书目)《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讲述: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抗日战争,在那段充满血与火的日子里,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抗争精神。
从大江南北到黄河两岸,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今天,让我们翻开这本抗日战争纪念册,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战火纷飞的历史。
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
正面战场的形势如何?中国军队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设置问题,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说出台儿庄战役的影响。
2.简要概述武汉会战的基本情况。
六、过程性评价《作业》课堂练习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三部分内容,即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的三次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之时再度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完整版)统编教材《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完整版)统编教材《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64fbfa4e2bd960591c67728.png)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课标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设问,学生分组讨论,互助学习,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出示视频、图片、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视频“台儿庄战役——日本的认知”(一段在日本至今难以重现真相的战史,一部中华民族用血肉缔造的心灵涅槃),并引入学习主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及豫湘桂战役的基本史实。
2、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3、从战争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军民伟大的抗战精神。
三、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课内容,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任务:1、在正面战场主要进行了哪几场战役?2、从时间、地点、结果和意义几方面概述每场战役。
小组学习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三次战役的概况,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小组代表分别进行展示。
教师适时引入视频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帮助学生认知。
最后,对三次战役进行总的列表梳理,进一步清晰明确基本史实。
3、简单了解豫湘桂战役的情况。
四、合作探究由两则相关史实,学习小组讨论、探讨伟大的抗战精神。
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共同抗战的团结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五、能力提升引导学生讨论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正面战场的抗战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该如何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列举相关史实,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理解。
总体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的抗战中起了巨大作用。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课教案(宁 夏县级优课)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课教案(宁 夏县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c10c1104c1c708a1294a4438.png)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的三次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和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中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重要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有着重大意义。
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明确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学习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通过前面的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抗日战场的残酷,认识到日军给中国民众所带来的灾难,而本课是中国军对在抗日战争中的反抗。
学生对国民党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贡献认识不清,在战役分析上缺少全局观。
【教学目标】一、陈述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在史实的基础上,学会概括历史事件的时间、过程和历史意义的能力。
二、利用地图《台儿庄战役形势图》,图片《李宗仁在台儿庄》《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江西万家岭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和视频《一寸山河,一寸血》,能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意义,能用总结性的语言表达历史观点。
三、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台儿庄战役和保卫大武汉是本课的重点;对正面战场的客观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一寸血》片。
问:看完这段视频同学们认为这是哪支军队?依据是什么?讲:是的,这就是国民党军队。
抗日战争何其惨烈,战士们何其英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
答:国民党依据是着装(特别是帽徽)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
自主学习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2b56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c.png)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重要战斗和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采集、筛选、归纳资料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爱国情感,懂得珍惜和平、推崇英雄。
二、教学重难点1.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和战斗;2.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快速复习抗日战争的由来和进行了几年。
2. 学习与探究(35分钟)(1)正确理解正面战场的概念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正面战场,大致了解正面战场的定义、构成和作用。
(2)正面战场的抗战介绍正面战场的三大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让学生了解每一场战役的起因、过程和结局。
(3)抗日战争的其他战役和战斗让学生查阅资料介绍抗日战争中的其他战役和战斗,如百团大战、八路军、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等。
(4)抗日战争中的主力军和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介绍国民政府主力军、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抗日军事力量的壮大过程。
3. 总结与归纳(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归纳出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和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
4.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要求归纳一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和抗日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的表格,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提问和评议以及课后作业的评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了解学生吸收知识的情况,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还可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进一步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爱国情感。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13231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e.png)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第一章:正面战场的抗战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和战斗;3. 认识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性和贡献。
1.2 教学内容1. 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九一八事变、国共合作等;2.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程: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3. 正面战场的抗战贡献: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等。
1.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抗日战争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正面战场的兴趣;2. 讲解内容:教师详细讲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历程和贡献;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正面战场的重要性和影响,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章:淞沪会战2.1 教学目标1. 了解淞沪会战的背景和经过;2. 掌握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和影响;3. 认识淞沪会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2.2 教学内容1. 淞沪会战的背景: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2. 淞沪会战的经过: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战斗;3. 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
2.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淞沪会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该战役的兴趣;2. 讲解内容:教师详细讲解淞沪会战的背景、经过和战略意义;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淞沪会战的影响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台儿庄战役3.1 教学目标1. 了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和经过;2. 掌握台儿庄战役的战斗过程和结果;3. 认识台儿庄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3.2 教学内容1. 台儿庄战役的背景:日军进攻山东;2. 台儿庄战役的经过: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战斗;3. 台儿庄战役的战斗过程和结果:中国军队取得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士气。
3.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台儿庄战役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该战役的兴趣;2. 讲解内容:教师详细讲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经过和战斗过程;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的影响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067be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b.png)
【教学方案】正面战场的抗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掌握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经过。
2. 通过分析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
3. 使学生认识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1.1 九一八事变1.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3 正面战场的形成2. 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2.1 淞沪会战2.2 忻口会战2.3 武汉会战2.4 长沙会战2.5 百团大战3. 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意义3.1 消耗敌人战斗力3.2 提升民族自信心3.3 为敌后战场的胜利创造条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抗战事迹及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性和民族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抗战事迹和历史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战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抗战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抗战精神对当代的启示。
4. 观看影视资料:播放相关战争片段,增强学生对抗战的认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正面战场的抗战背景(1.1-1.3)2. 第二课时: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2.1-2.5)3. 第三课时: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意义(3.1-3.3)4. 第四课时:抗战精神与当代价值观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正面战场抗战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代表发言: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抗战故事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抗战故事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演讲技巧,增强对抗战精神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正面战场抗战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演讲比赛评价:对学生的演讲内容、表达方式和抗战精神理解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初中历史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初中历史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8ac3b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b.png)
初中历史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教学内容: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在抗战中的正面战场情况;2. 了解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英勇抗击日军的事迹;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在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布局;2. 了解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3. 了解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所做出的积极抗击日军的努力和牺牲。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明白中国在抗战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2. 让学生了解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教学方法:1. 讲述、讨论;2. 视频展示;3. 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视频展示抗战中中国军民抗击日军的英勇场面,引发学生对抗战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述抗战中的正面战场1. 介绍中国在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布局;2. 分析中国在抗战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3. 讲述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的英勇抗击日军的事迹。
三、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军民在抗战中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让学生思考抗战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
四、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海报或PPT展示抗战中的正面战场情况和中国军民的英勇事迹。
五、总结总结抗战中的正面战场情况和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日军的事迹,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作业:撰写一篇感想,表达对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在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布局和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抗战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734d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9.png)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背景,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2. 通过分析正面战场的战役,使学生了解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顽强抵抗。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提高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背景2. 正面战场的战役概述3.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英勇斗争4. 抗日战争中的平民英雄5. 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面战场的战役概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
2.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背景、战役概述、中国军队的英勇斗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抗日战争中的平民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正面战场的战役概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
3. 案例分析:分析抗日战争中的平民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4. 讨论:组织学生探讨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状况。
2.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或纪念碑,让学生亲身感受抗日战争的历史氛围,增强爱国情感。
3. 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抗日战争,提高历史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检查作业的完成质量。
3. 拓展活动表现:关注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如参观纪念馆、参与班会等,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20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6.20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2abc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6.png)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6.20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教材分析
“6.20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设计的。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百团大战等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事件。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认识抗战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
4.探究题:请探究百团大战的战略目的和影响。
答案: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至12月,中国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战役。战役的主要目的是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和据点,打击日军的士气和战斗力。经过激烈的战斗,八路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歼灭日军万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对日军的侵华战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知识点,掌握相关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在课堂表现方面: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表现出对抗战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能够积极沟通和合作,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面战场的抗战》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关于本课的内容,经过平时影片、电视剧、爱国主义教育等,学生对中国抗日战争有较多的了解;基于八年级学生在智力方面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如展示大量历史图片、视频等来进行新课的学习;另外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分析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列表归纳出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地点、作战军队、中方指挥官。
结合材料,小组探讨出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培养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归纳、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
(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并观看视频,简述武汉会战的过程。
说出武汉会战中的重要战役、结果及武汉会战的影响。
培养表示历史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重点)目标4:阅读教材及观看视频,简述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过程、战果、影响。
培养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
(重点)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展示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图片。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风景如画的古运河河畔的台儿庄城西南郊,与大战时的火车站隔河相望。
占地34000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6000 平方米。
馆前十八级台阶意味着一九三八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日台儿庄大战;二十四根立柱支撑着白色天棚,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思考:台儿庄战役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 它又对中国抗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正面战场的抗战》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正面战场的抗战》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教师:在学习本节课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正面战场。
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本控制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
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3)合作探究➢台儿庄战役——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台儿庄战役”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列表归纳出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地点、作战军队、中方指挥官。
问题2.结合材料,小组探讨出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问题1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教师出示答案。
教师补充指挥官李宗仁资料:李宗仁:广西桂林人。
曾指挥约60万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徐州会战,以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相结合,获得台儿庄大捷。
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示意图》观看右图:台儿庄本是一个小镇,为什么在这里发生了大规模的战役?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台儿庄战役之前的军事形势,同时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
学生思考,教师讲解。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位于徐州东北的大运河北岸,有铁路支线南通陇海线、北接津浦线,战略地位重要。
教师: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奋勇抵抗杀敌,他们的英雄事迹也值得可歌可泣。
下面我们看两个英雄故事说一说:从这些英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故事一:在台儿庄战役中,川军师长王铭章率部守卫滕县,抱定“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与敌激战。
大部分将士领牺牲后,王铭章将全师名册交给副官,令其乔装出城,回四川慰告家乡父老,说王铭章与全师子弟已报国尽忠。
王铭章阵亡后,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
毛泽东敬送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故事二:连长黄仁钦在台儿庄战斗中阵亡,事后从口袋中发现一封“致新婚妻子”诀别书。
信中写道:“倭寇侵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
身为军人,义当报国。
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误!”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从英雄人物身上感受到为了国家的存亡而抗争的爱国精神。
学生回答:不怕牺牲、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问题2多媒体出示:阅读教材及结合下边材料思考:(1)台儿庄战役前中国国民党军方持什么态度?(2)台儿庄战役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材料一: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材料二:日军第10师团、第5师团这两支号称精锐的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包围攻击下仓皇退逃,连大批重型武器、军需物资和士兵尸体都不得不遗弃战场。
材料三:英国电讯说:“英国对于中国战局极为关注,最初中国军队获胜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确为事实。
”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军事、国际影响等方面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
(1)战前国民党军方持消极、悲观态度。
(2)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军事上:取得了消灭日军兵力的目的;国际影响上:改变了世界各国对中国抗战前途的悲观看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多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
过渡: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接下来我们学习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又一战役——武汉会战。
➢保卫大武汉(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课本“保卫大武汉”正文部分及观看视频:《抗战》之战武汉,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简述武汉会战的过程。
问题2.说出武汉会战中的重要战役及武汉会战的影响。
教师讲解:南京政府西迁重庆后,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为此还归定“集中国家力量,以在本年内达到战争的目的”、“结束对中国的战争。
”问题1多媒体出示:请同学讲述武汉会战的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
问题2生:万家岭战役。
教师补充:10月初,日军一零六师团万余人进抵江西瑞昌西南的万家岭地区,遭到中国军队的围击。
日军伤亡惨重,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师团长几度准备破腹自杀。
日本紧急空投弹药、食品和200人的军官团到一零六师团的阵地,还出动华中地区的所有预备队,救援万家岭的日军,一零六师团的残部才得以脱身。
中国军队的这次性利,史称“万家岭大捷”。
叶挺将军评价说:“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多媒体出示:思考:武汉会战最终武汉失守,那为什么史学界又说武汉保卫战仍有重大意义?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武汉会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教师总结。
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武汉会战坚持了4个多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的失守虽然使日军控制了中国的腹地,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
➢第三次长沙会战(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四:【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三次长沙会战”正文部分及观看视频:《抗战》之长沙大会战,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简述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过程、战果、影响。
学生自主学习和回答:时间:1941年12月过程:略战果: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影响:这次战役的胜利,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获得英国、美国等国政府和舆论的赞扬。
教师:下面看这两段材料,是英国、美国对长沙会战的评价,材料一:(1941年) 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1941年1月英国《泰语士报》材料二:湖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
——1942年1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社论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三次会战,有胜利也有失败,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呢?小组探讨:怎样评价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学生小组探讨后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给予敌人重大杀伤。
中国军人为国家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在抗战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官兵发扬了不怕牺牲、勇敢战斗的大无畏精神,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但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豫湘桂战役的溃败。
总体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4)知识结构任务五:【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5)课堂小结从整个抗战过程看,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住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在整个抗战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军队伤亡321万。
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6)当堂达标➢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当堂达标,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五、课后作业请将课后作业栏目——提升训练—《正面战场的抗战》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六、拓展提升推荐学生查看学生端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或将教师端教学素材和拓展提升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