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级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人灭商以前以丰镐一带为中心,是为“宗周”。

周公二次东征后,以洛邑一带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卒营筑,居九鼎焉”,以洛邑为王城,是为“成周”,据此可推知,定鼎洛邑旨在( )A.不断扩大西周王畿范围B.实现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促进南北之间文化交流D.构建天下共主的正统性2.汉武帝时,刺史“以六条(一条针对豪强,五条针对“两千石”高官)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汉昭帝时,青州刺史隽不疑收捕意欲谋反的齐孝王刘泽。

汉成帝时,“广汉群盗起”,益州刺史孙宝“亲入山谷,谕告群盗……皆得悔过自出,遣归田里”。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刺史逐渐丧失监察职能B.集权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C.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变化D.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加剧3.(唐朝)王建《凉州行》(部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该诗反映了( )A.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社会治理制度完善C.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固化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4.据《元史·食货志》所载元朝中期商税数字,大都一年的商税为钞10.3万余锭,超出全国绝大多数行省一省的商税额,仅落后于江浙,河南行省。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森工合江协作体期末试卷高一历史试卷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依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

中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建立人民公社B、实行公私合营C、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D、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答案】C【解析】在三大改造时期,中国在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建立生产合作社,实行集体化,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故C正确;建立人民公社,属于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属于三大改造,故A错误;公私合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故B错误;三大改造并没有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故D错误。

故选C。

2。

手工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分散,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特别少进入市场,但有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形态是A、田庄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特别少进入市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出发,正确区分其它手工业形态,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谚语是对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

“小满芝麻芒种谷”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答案】D【解析】“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反映了施肥技术的重要性,与自给自足无关,故A错误;“小满芝麻芒种谷”反映了农时与作物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反映了秧苗栽种的技术,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反映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D。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不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的空格内;非选择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秦代调动地方军队须以虎符为信。

图1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

该铜制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①君主专制主义②小篆书法艺术③民族关系和谐④冶金铸造水平高超A.①②③ B.②③④图1 C.①②④ D.①③④2.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3.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4.“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A.公元前3世纪B.公元7世纪C.公元14世纪D.公元17世纪晚期5. 读图2,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最接近的是A. 丝织业兴起B. 规定商人入市籍C. 出现铁犁牛耕D. 推行均田制6.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

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下册

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下册

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人教版高一下册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第I卷课内基础1.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战乱)B.秦人开关延敌(迎击)C.因河为池(防御建筑)D.信臣精卒(相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

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凶”:荒年。

C项,“池”:护城河。

D项,“信”:可靠的。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把握语境,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根据上下文查对正误,还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这个词的意义,所以学生平时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很有必要。

2.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的一项是①填然鼓之②上食埃土③外连横而斗诸侯④吾从而师之⑤天下云集响应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吞二周而亡诸侯⑧且庸人尚羞之A.①/②⑤/③⑥⑦/④⑧B.①②⑤/③⑦/④⑧/⑥C.①/②⑤/③⑥/④⑦⑧D.①②⑤/③/④⑦/⑥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

①“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②⑤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向上;像云一样。

③⑥⑦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争斗;使……朝拜;使……灭亡。

④⑧都是意动用法,分别译为:以……为师;以……为羞。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赢粮而景从B.君子生非异也C.或师焉,或不焉D.数罟不入洿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常见文言实词中通假现象。

A项,“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B项,“生”通“性”,禀赋,天赋;C项,“不”通“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吾从而师之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答案】D........................5.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①②③/④⑤/⑥⑧/⑦B.①③/②⑤/④/⑥⑧/⑦C.①③/②⑤/④/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⑧/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高明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试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高明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试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二)语言文字应用1.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 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 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 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 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词语(包括成语)的准确理解与运用能力。

精益求精: 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励精求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感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根据语境,选A合适。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兆麟中学阿城一中宾县一中尚志中学五常二中雅臣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六校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主要反映出A、冶铁业关于农业的重要性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C、统治者必须重视发展农业D。

铁器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材料大意是:农业生产是天下人的主要生产活动,铁器是百姓的主要生产工具,工具好用则使农业生产用较少的力气得到较多的收入,因此农民乐于使用铁器,这是在强调冶铁业关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故选A;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态度,故排除BC;D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D。

点睛:本题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学习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平常注意积累,因为缺乏上下语境,一般就是从史料中截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来考查考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必非要追求将材料像语文学习一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即可,然后与所学相关知识或者通过选项寻找蛛丝马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作答。

2、唐朝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在《象耕鸟耘辨》一文中对传说中的“象耕鸟耘”进行了自己的诠释。

他认为所谓的“耕如象行",即要求耕田必须像大象行走一样“既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则是要求平直)。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生产规范B。

自给自足C。

精耕细作D、粗放经营【答案】C【解析】要求耕田必须像大象行走一样“既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则是要求平直),是在说农业耕作要讲究精细化,也就是精耕细作,故选C而排除D;在古代,农业方面没有生产规范,因为不同地区的土地、水源、光照和气象条件不同,因此难以有一致的生产规范,故排除A;题干只是说到了耕作方面的内容,故与自给自足无关,因此排除B。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含答案)XXX2018-201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18届)物理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客观题需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需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9、10、11、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

其余题目为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XX的“XXX说”阐述了宇宙以太阳为中心,其它星体围绕太阳旋转。

B.XXX因为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C.XXX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

D.库仑定律是库仑经过实验得出的,适用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

2.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C.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D.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

3.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

B.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

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

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

4.地球半径为R,在距球心r处(r>R)有一同步卫星。

另有一半径为2R的星球A,在距球心3r处也有一同步卫星,它的周期是48 h。

那么A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平均密度的比值为()A.9∶32B.3∶8C.27∶32D.27∶165.如图,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速度是5 m/s,接触弹簧后小球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

已知该小球重为2 N,弹簧在受到撞击至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单选题1.不等式260x x +-<的解集是()A .()6,1-B .()1,6-C .()2,3-D .()3,2-2.设集合{|12}M x x =-≤<,{|0}N x x k =-≤,若M N φ≠ ,则k 的取值范围是()A .[1,)-+∞B .(,2]-∞C .(1,)-+∞D .[1,2]-3.小港、小海两人同时相约两次到同一水果店购买葡萄,小港每次购买50元葡萄,小海每次购买3千克葡萄,若这两次葡萄的单价不同,则()A .小港两次购买葡萄的平均价格比小海低B .小海两次购买葡萄的平均价格比小港低C .小港与小海两次购买葡萄的平均价格一样D .丙次购买葡萄的平均价格无法比较4.已知()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2f x x x =-,则在R 上()f x 的表达式为A .(2)x x --B .(2)x x -C .(2)x x -D .(2)x x -5.已知函数()f x 为R 上的奇函数,()()1g x f x =+为偶函数,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B .()20230g =C .()g x 的最小正周期为4D .对任意的x ∈R 都有()()2=f x f x -6.已知命题:,1lg p x R x x ∃∈-≥,命题1:(0,),sin 2sin q x x x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 q ∨是假命题B .p q ∧是真命题C .()p q ∨⌝是假命题D .()p q ∧⌝是真命题7.已知函数2(3)2,1()(1),1a x a x f x ax a x x -+<⎧=⎨++≥⎩在R 上是单调的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3⎛⎤-∞- ⎥⎝⎦B .(]3,4C .(]1,3,43⎛⎤-∞- ⎥⎝⎦ D .(]1,3,43⎛⎫-∞- ⎪⎝⎭ 8.设()()224f x x ax x R =-+∈,则关于x 的不等式()0f x <有解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 .20a -<<B .2a <-或2a >C .4a >D .2a ≥二、多选题9.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的是()A .y =B .221y x x =-+C .1y x=-D .3y x =10.已知a ,b ,c 为实数,且0a b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 .11a b<B .22ac bc >C .b a a b<D .22a ab b >>11.已知a ,b 都是正实数,且4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有()A .4ab ≤B .123a b+≥+C2≤D .228a b +≥三、填空题12.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对任意的12,(,0]x x ∈-∞,且12x x ≠,都()()21210f x f x x x -<-,且(1)0f =,则不等式()03<+f x x 解集是.13.有同学在研究函数的奇偶性时发现,命题“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函数()y f x =为奇函数”可推广为:“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点(),P a b 成中心对称的充要条件是函数()y f x a b =+-为奇函数”.据此,对于函数()3132g x x x ⎛⎫=-+ ⎪⎝⎭,可以判定:(1)函数()3132g x x x ⎛⎫=-+ ⎪⎝⎭的对称中心是;(2)123202020212022202320232023202320232023g g g g g g ⎛⎫⎛⎫⎛⎫⎛⎫⎛⎫⎛⎫++++++=⎪ ⎪ ⎪ ⎪ ⎪ ⎪⎝⎭⎝⎭⎝⎭⎝⎭⎝⎭⎝⎭.四、解答题14.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22530x x -+<;(2)2230x x -+->;(3)112x x-≤-.15.已知函数22()1x f x x =+.(1)求1()(3)3f f +,1()(2)2f f +的值;(2)探索1()()(0)f x f x x+≠的值并给出理由;(3)利用(2)的结论求表达式:11()((1)(2)(2022)(2023)20232022f f f f f f +++++++ 的值.16.解下列不等式:(1)2111022x x +-≥;(2)()()234350x x ---+<;(3)31132x x +≤-.17.已知不等式234ax x b -+>的解集为{|1x x <或>2.(1)求,a b 的值;(2)解不等式()2220ax ac x c -++<.18.(1)化简51212log 450317(0.027)21)579--⎛⎫⎛⎫--+-- ⎪ ⎪⎝⎭⎝⎭(2.)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11-,,求函数1144y f x f x ⎛⎫⎛⎫=++- ⎪ ⎪⎝⎭⎝⎭的定义域。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

下列是关于“古代亚非文明”的知识卡片的内容,其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埃及人创造象形文字B.汉谟拉比颁布《汉谟拉比法典》C.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D.种姓制度不利于印度社会发展2.古代建筑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如下图的建筑产生于()A.古代埃及B.古代罗马C.古代希腊D.古代印度3.“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

”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A.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B.一定程度上为后来文艺复兴提供条件C.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D.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4.14世纪以后,出售骑士身份成为西欧王室一种便捷的敛财手段。

1302年法国国王菲利普为了筹措战争经费,宣布同意出售骑士身份,这一现象有利于()A.保障分封的正统性B.加速骑士制度繁荣C.资本主义经济腾飞D.提高新兴阶级地位5.15世纪的欧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向欧亚大陆输出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的农业歉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到快速增长。

这表明“大航海时代”()A.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道B.人们逐渐相信地圆学说C.欧洲大西洋沿岸成为经济中心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6.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A.手工工场开始出现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C.文学艺术蓬勃发展D.租地农场的出现7.观察地图,可推知在三角贸易中占中心的地位的是()A.掠夺白银B.获取农产品C.倾销火器D.贩卖黑奴8.“西班牙掳掠了新大陆的许多财富,可是却没有发展出任何机制累积自己的资金,所以其财富仅在贵族手上。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三水实验中学高一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正确答案。

)1.《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材料旨在说明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 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2.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

“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

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这表明A.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 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C. 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D. 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3.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最早形成于A.春秋 B.秦朝 C.西汉 D.战国4.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5.《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脆弱性B.自足性 C.顽强性 D.封闭性6.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7.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清楚。

3.选择题选好答案后,用2 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35*2=70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A. 大量可供开垦荒地的存在B.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C. 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D. 劳动者积极性提高2.下列水利工程属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是()A. 井渠 B. 都江堰C. 灵渠D. 郑国渠3.“……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 ) A. 自给自足 B. 精耕细作C. 男耕女织D. 家庭经营4.《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该材料体现了汉代的经济政策是()A. 苛捐杂税 B. 重农抑商C. 休养生息D. 朝贡贸易5.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 灌溉工具 B. 冶铁工具C. 播种工具D. 纺织工具6.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 井田制 B. 均田制C. 屯田制D. 摊丁入亩7.唐诗《田家》云:“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 雇佣关系的出现C. 富裕安逸的生活方式D. 工商皆本的政策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 邸店 B. 柜坊 C. 飞钱 D. 坊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的时间是()A. 汉朝 B. 唐朝C. 宋朝D. 明朝10.《元史》中载:“(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仍撰(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高三年级历史(三)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高三年级历史(三)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高三年级历史(三)说明:1、本试卷分为选择部分和非选择部分,全卷共2大题27小题,共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3、本卷分“问卷”和“答卷”,本试卷选择题部分必须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非选择题部分的试题,学生在解答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方框)内,写在其他地方答案无效,“问卷”上不可以用来答题;4、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答题卡交回;5、考生解答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如用铅笔作答的试题一律以零分计算;6、选择题要求用规定型号铅笔填涂,涉及作图的题目,用题目中规定型号的铅笔作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7 ~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

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文学革命2.李剑鸣在《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中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其具体表现不包括()A.国会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B.赋予了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权力C.构建了“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D.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3.《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涉及公民的生死问题时,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凡属科处罚金一类的犯罪,就交由平民团体审判。

这表明罗马法()A.量刑程序不统一B.平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C.习惯法影响深远D.崇尚秩序和平衡4.“太平军的基督教是专为战斗行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东西方特异的混合体,除了l00年后中国借来并加以汉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外,那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八)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八)

官营资本民营资本广东省广州市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八)2018届模拟试题汇编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达地区的最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 铁犁牛耕 D.集体耕作 2.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

以下各项,反映秦汉时期我国手工业较全面的一组是: A.青瓷、丝路、水排、黄道婆 B.青瓷、丝路、水排、用煤冶铁 C.青瓷、丝路、灌钢、曲辕犁 D.青瓷、水排、缂丝、海禁闭关 3.2000年前后,多位学者到徐闻县考察,发现汉代“万岁”瓦当、汉墓等文物遗存,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你认为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最早可以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 B.西汉 C.宋朝 D.清朝 4.史书记载,明太祖意识到通过海路,也可以与番邦交通,如果不禁止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恐怕大家都会不思劳作,纯事商业。

为此,朱元璋: A.实行海禁政策 B.秉承抑商政策 C.派郑和下西洋 D.废除丞相制度 5. 16世纪,松江的棉布在全中国打开销路,徽州商人汇集到棉布生产地,他们携带资本,参与了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

这一材料反映: A.晋商的勃兴 B.徽商的崛起 C.粤商的发展 D.闽商的衰落 6.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

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7.“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

”材料中“中国富农大贾仿造洋机器制作”产生了:A.洋务派的军用工业B.外商在华的近代工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企业 8.甲午战争后,状元及第之后的张謇对官场绝望,认为中国要不贫不弱,除了振兴工商业,决没有其他办法。

于是在南通建立了大生纱厂。

此举开创了: A.中体西用思潮 B.预备立宪运动 C.实业救国思潮 D.收回利权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操作着著名的‘土高炉’……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八年级历史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八年级历史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八年级历史(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第一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

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2.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A.美国B.俄国C.英国D.法国3.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它”高举的旗帜应是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三民主义D.实业救国4.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5.2016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九十五年前。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

”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爆发B.中国共产党诞生C.黄埔军校创建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6.201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广州市开展了“一城一中山”的纪念活动。

假如你暑期到广州游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应该去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B.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D.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7.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西安事变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8.“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音美生专用)试题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音美生专用)试题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卷(音美化学科)命题人:蔡晓红审题人:陈淳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1 27 S 32 C1 35.5 K 39 Mn 55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用摩尔(mol)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A.长度B.质量C.电流D.物质的量2.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Cl B.C C.P D.Ca3.在红枣和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同位素4.下列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2的是A.N2B.NO C.NO2D.HNO35.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碳酸钠B.蔗糖C.氢氧化钠D.硫酸6、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是A、每升水含NaCl的质量B、每升溶液含NaCl的质量C、每升水含NaCl的物质的量D、每升溶液含NaCl的物质的量7.漂白粉可由Cl2通入消石灰中制备。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A.Ca(OH)2B.CaCl2C.Ca(ClO)2D.CaCO38.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是A.Li B.Na C.Al D.K9.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H2SO4和HNO3都属于酸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10.下列气体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A.CO2B.H2C.SO2D.NO211.加热蒸发NaCl溶液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保持不变的是A. NaCl溶液的体积B.NaCl的质量分数C.NaCl的物质的量D.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12、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SO3+H2O=H2SO4B、Zn+2HCl=ZnCl2+H2↑C、Fe+CuSO4=FeSO4+CuD、KCl+AgNO3=KNO3+AgC l↓13.用98%浓硫酸配制200mL 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一定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①玻璃棒②烧杯③烧瓶④量筒⑤容量瓶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 2Fe3+ + 3H2↑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OH—+ H+=== H2O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2+=== Zn2+ + CuD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 2+ + SO 42—=== BaSO 4↓ 15.某矿泉水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为,钙≥4.0mg ·L -1,钾≥0.35mg ·L -1,镁≥0.5mg ·L -1,钠≥0.8mg ·L -1。

【历史学考】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历史学考】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深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本试卷共6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4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2.下列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③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④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A.农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族工业 D.家庭手工业4.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快”反映了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小农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C.古代社会商业兴盛D.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5.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千耦其耘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铁犁牛耕6.最能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成就的是A.棉布 B瓷器 C.铁器 D.青铜器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求8.宋代制瓷业发达,被称为瓷都的是A.景德镇B.佛山C.武昌D.开封9.明清时期是中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其特征有A.打破前朝坊市界限,市市散于街道B.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C.黄金成为主要流通手段D.纸币广泛流通10.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实验中学2017—2018 学年(下)高一级期末考试历史命题:张岭峰审定:刘朝晖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6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5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

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自给自足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3.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4.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5.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地海外殖民掠夺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6.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A.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B.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C.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D.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7.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

”17 世纪,这种“新组织”使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8.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 年)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法国定居开业。

其做法A. 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B. 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C. 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 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9.1813 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 80 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

而到 1846 年,英国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又废除了《谷物法》。

该法由立到废的根本原因是A.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C.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D.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10.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居上C.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D.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的普遍确立11.有学者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乱……”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创办洋务工业B.推行清末新政C.提倡民主科学D.尝试西方政制12.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13.19 世纪上半期,外国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航运业、船舶修造业和以丝茶为主的出口商品的加工业等;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列强投资则主要集中于铁路修筑、煤铁矿开采及棉纺织生产等行业。

这种变化表明A.西方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借贷成为列强资本输出新方式C.列强侵略有利于中国近代化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14.1932 年,著名实业家宋裴卿成立“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

1935 年 4 月,“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

“东亚”企业在 20 世纪 30 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5.自从实行农业合作化以后,每当党提出调整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生产关系时,总有农民自发地搞“包产到户”的情况出现,虽然屡次禁止,但一有机会又重新出现。

这种情况说明A.农民要求实行土地私有制B.农业合作化遭到农民的普遍抵制C.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状况D.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失败16.下图为新中国某历史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从中可以看出A.“一五”计划开局之年农业总产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B.“三大改造”期间的工业总产值始终不及农业总产值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总产值进一步下降D.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趋势17.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 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

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A.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D.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18.20 世纪80 年代,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先后展开。

与农村相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主要体现在A.所有制结构B.分配原则C.经营管理方式D.市场导向19.邓小平在1984 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

”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C.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D.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1991 年3~4 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

“新思路”是指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D.发展市场经济21.据《上海研究资料》记载,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帽内,被商团窥出了破绽,逼令该巡士将制帽除去,于是真相毕露,看众大哗,揪住其油发大辫,要带他剪去。

这种场景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辛亥革命以后C.日本侵华期间D.新中国成立后22.20 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

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

”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

这一现象反映了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23.1909 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

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

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24.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藕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

锦书不自云中,轻敲键盘,意在心留。

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

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

这说明A.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B.信息时代疏远了人们的感情C.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D.人们越越受制于现代科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 小题,第25 题16 分,第26 题24 分,共40 分。

25.(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革命……19 世纪70 年代前的英国,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曾慧琴《“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和生命周期论》材料二16~19 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

……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徐刚《世纪末的忧思》请回答:(1)据材料有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

(8 分)(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8 分)26.(2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

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材料二今自夷人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三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8 分)(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 分)(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中国G DP 增长率的发展变化,概括指出1957 年1993 年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8 分)广东实验中学2017—2018 学年(下)高一级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5 分,共6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