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轴瓦检修三项措施

合集下载

机组汽轮机检修组织、安全、技术措施

机组汽轮机检修组织、安全、技术措施

机组汽轮机检修组织、安全、技术措施一、机组汽轮机检修组织1. 管理机构机组汽轮机检修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来负责协调、管理和指导,确保检修工作顺利进行。

管理机构需要设置负责人,并确定职责、权限和工作分工。

2. 检修班组检修班组需要有具备相应技能和经验的工作人员,从事机组汽轮机的检修工作。

检修班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人员构成和工作任务,确保检修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3. 检修计划机组汽轮机检修需要有详细的计划,包括检修内容、工作任务、时间进度等,以便组织和管理检修工作。

检修计划需要根据机组汽轮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同时需要考虑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等方面的因素。

二、机组汽轮机检修安全措施机组汽轮机检修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常见的机组汽轮机检修安全措施:1. 良好的通风环境机组汽轮机检修时需要保持通风良好,以避免空气污染和有害气体积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特别是在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石油炼化等工作环境下,应特别注意。

2. 火灾预防机组汽轮机检修工作需要注意火灾预防。

检修区域需要保持清洁整洁,避免杂物积聚。

同时,需要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以便及时处理火灾事故,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 用电安全机组汽轮机检修需要特别注意用电安全,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检修工作需要根据电源的配置和使用要求,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避免误操作和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4. 个人防护机组汽轮机检修需要工作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带电手套、耳塞、二氧化碳面罩、安全带、鞋钉等。

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安全规定要求开展操作工作,严格按照防护措施使用相关设备。

三、机组汽轮机检修技术措施机组汽轮机检修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机组汽轮机检修技术措施:1. 资料的备份机组汽轮机检修需要备份有关资料,如机组性能和结构参数等,以备可能出现的变化。

资料的备份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机组汽轮机的性能和工作情况,有利于检修工作的开展。

汽轮机设备检修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汽轮机设备检修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汽轮机设备检修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4.重物严禁长期悬在空中,司机严禁离开驾驶室;5.使用时对吊车认真检查,严禁带病工作2.工器具损坏1.使用前认真检查绳丝、卡具所受荷重不准超过规定;2.起重机械及工器具不许超载。

《安规》第732条、668条3.高空坠落拆除过程中,始终将安全带和安全绳挂在牢固物件上,中间需要倒钩时,人员要站好位置再进行。

14容器内作业1.人身触电1.行灯电压不准超过12V。

2.穿干燥工作服,站在橡胶绝缘垫上,穿绝缘鞋。

3.外设可看见、听见焊工工作的监护人并应设开关。

4.电焊钳应为绝缘软导线,电焊线用绝缘良好的皮线,接头要有可靠绝缘处理。

5.不准将带电绝缘电线搭在身上或踏在脚下6.容器外面必需设专人监护《安规》第60条、485 条、491 条、503条2.火灾1.不许电焊、火焊同时作业。

2.备消防器材《安规》第486 条、481 条3.窒息通风应良好《安规》第381条15油区作业、氢区作业、易燃易爆危险品周围作业火灾1.禁止在装有易燃物品的容器上或油漆杆的结构上进行焊接。

2.禁止在易燃易爆品房间内进行焊接。

3.对残余油脂或可燃液体的容器,清理干净、水蒸气吹洗,热碱水冲洗干净。

4.备必要消防器材《安规》第476条、477条、478 条、481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汽轮机轴承翻瓦措施

汽轮机轴承翻瓦措施

汽轮机轴承翻瓦措施1.检查:在进行轴承翻瓦之前,首先要对轴承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测量检查。

外观检查主要观察轴承是否有磨损、裂纹或其它损坏情况;测量检查主要测量轴承的尺寸、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以确定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清洗:在进行轴承翻瓦之前,还需要对轴承进行清洗,以去除轴承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清洗时可采用溶剂清洗或机械清洗的方法,确保轴承表面干净无尘。

3.翻瓦:翻瓦是轴承翻新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铬合金翻瓦和白合金翻瓦两种方法。

- 铬合金翻瓦:铬合金翻瓦是指在轴承内径和外径上涂覆一层铬合金材料,常用的铬合金材料有FeCr25Ni20和FeCr25Ni35、翻瓦时需掌握好翻瓦体的厚度,一般为0.2mm-0.3mm,以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

-白合金翻瓦:白合金翻瓦是指在轴承内径和外径上涂覆一层白合金材料,常用的白合金材料有SnSb和SnCd等。

翻瓦时需根据轴承的工作条件和负荷来选择合适的白合金材料。

4.涂油:翻瓦完成后,需要在轴承表面涂覆一层适当的油脂,以减少轴承磨损和摩擦,并保持润滑效果。

常用的润滑油脂有矿物油和合成油,涂覆时要确保油脂均匀涂覆在轴承表面。

5.装配:轴承经过翻瓦处理后,还需要进行正确的装配,以确保轴承与其他机械部件之间的配合良好。

装配时要严格按照装配要求进行,避免磨损、摩擦和其他问题。

6.测试:在轴承翻瓦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轴承的测试和调整,以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和性能。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振动测试、温度测试和噪音测试等。

总之,汽轮机轴承翻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维修措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

只有正确进行轴承翻瓦,才能确保轴承的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汽轮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的技术措施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的技术措施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的技术措施在工业界,汽轮机可是个了不起的大家伙,像个能量转换的小巨人,日夜不息地运转着,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过,老话说得好,“病从口入”,这汽轮机的轴瓦损坏可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在这条“汽轮机长征路”上避免那“惨痛的遭遇”。

1. 了解轴瓦的“脾气”1.1 轴瓦是什么?说到轴瓦,很多人可能会想:“这是什么鬼?”其实,轴瓦就是汽轮机里一个重要的部件,负责支撑转子,确保转动顺畅。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轴瓦出了问题,整个汽轮机可就会“歇菜”,那可是得不偿失啊!要是让它“过劳死”,我们可就得损失大笔钞票。

1.2 轴瓦损坏的原因那么,轴瓦为何会损坏呢?这可不是单纯的“天灾”,而是“人祸”居多。

比如,润滑油不足、温度过高、杂质入侵,都是罪魁祸首。

想象一下,就像一个人如果缺水,肯定会干渴得不行;同样,轴瓦如果缺少润滑油,就容易磨损,甚至是崩溃。

2. 有效的技术措施2.1 及时润滑咱们得好好维护轴瓦,最简单直接的就是润滑!就像人吃饭一样,润滑油得定期加,不然可就得闹肚子了。

要选用合适的润滑油,并定时检查油位,确保“水位”充足,保持轴瓦的“湿润”。

这就像是给轴瓦穿上一层“防护衣”,让它在工作中不受伤。

2.2 温度控制其次,温度也得好好管控。

大家都知道,热胀冷缩,汽轮机的工作温度可不低,得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可以考虑安装温度监测装置,及时了解轴瓦的“脾气”。

温度过高就像人发烧一样,得赶紧降温,不然可就得“大病一场”。

3. 定期检查与维护3.1 制定检查计划“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说得真好。

定期检查、维护才是根本。

制定一套详细的检查计划,定期对轴瓦进行检测,就像给它做“体检”。

通过查看磨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小病”变成“大病”,确保汽轮机的顺畅运转。

3.2 使用先进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技术可以应用到汽轮机的维护中。

比如,使用在线监测技术,实时了解轴瓦的工作状态。

这就像给汽轮机装上“心电监护”,随时掌握它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范本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范本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范本汽轮机轴瓦是汽轮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传递功率。

由于长期高速运转和工作环境的恶劣,汽轮机轴瓦容易受到损坏,从而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为了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以下是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的一些技术范本:一、定期维护保养定期维护保养是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的基础,主要包括润滑、冷却、清洁等方面。

润滑是汽轮机轴瓦保持正常运转的基础,要定期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润滑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及时更换润滑油。

冷却是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要保证冷却系统的畅通和冷却介质的清洁。

清洁是防止轴瓦损坏的重要手段,要定期清洗轴瓦的表面和连接部位,防止积尘和杂质影响正常工作。

二、合理设计及使用材料合理设计是提高汽轮机轴瓦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根据汽轮机的负荷特性和工作环境确定合适的轴瓦尺寸和结构形式。

其次,要合理选择轴瓦材料,根据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硬度高、耐磨损的材料,例如高合金钢、铜合金等。

同时,注意轴瓦的表面处理,采用一些表面硬化处理技术,如电渗碳、化学硬化等,提高轴瓦的硬度和耐磨性。

三、加强监测和检测加强监测和检测是保障汽轮机轴瓦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在线监测系统和离线检测手段,实时监测轴瓦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处理。

在线监测系统可以采用振动、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测量轴瓦的工作参数,及时报警并生成故障诊断报告。

离线检测手段包括对轴瓦进行非破坏性测试、磨损分析和材料断裂分析等,找出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修复和改进措施。

四、改进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是汽轮机轴瓦正常工作的关键部分,润滑不良是造成轴瓦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从润滑系统的设计、选择和维护等方面入手,提高润滑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果。

首先,应合理设计润滑系统的布置和结构,使其能够有效地润滑轴瓦的各个部位。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和润滑剂,根据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高品质的润滑油和润滑剂。

汽轮机轴瓦损坏分析及预防措施

汽轮机轴瓦损坏分析及预防措施

汽轮机轴瓦损坏分析及预防措施一.汽轮机轴承故障汽轮机轴承分为支持轴承(又叫主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种。

支持轴承是用来承受转子的质量和保持转子转动中心与汽缸中心一致,也就是使转子与汽缸、汽封与隔板等静止部分之间保持一定的径向间隙。

推力轴承是用来承受转子的轴向推力和固定转子在汽缸中的相对位置,也就是使叶片与喷嘴之间,轴封的动静部分之间以及叶轮和隔板之间保持一定的轴向间隙,在汽轮机运转时,就可保证汽轮机内部动静部件之间不致互相碰撞损坏。

汽轮机转子是以3000rpm高速旋转,为了减小转子轴颈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和保证安全,必须向轴承连续不断地供给压力、温度合乎要求的润滑油。

一方面是为了润滑轴承,在轴与轴瓦之间及推力盘与推力瓦之间形成油膜,以避免金属间直接接触,防止轴与轴瓦磨损甚至烧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冷却轴承,以带走由汽轮机内传到轴颈上的热量和轴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避免轴承内温度过高而发生乌金熔化。

由此可见,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而轴承油膜的稳定性又是保证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二. 轴瓦烧损的事故现象(1)轴承轴瓦乌金温度、润滑油回油温度明显升高,一旦油膜破坏,机组振动增大,轴瓦冒烟,严重时轴瓦损坏,大轴抱死。

(2)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若超过规程规定值,轴向位移保护或推力瓦磨损保护动作,连锁脱扣汽轮机。

(3)机组振动加剧,严重时伴随有不正常的响声,噪声增大。

三. 汽轮机轴瓦损坏的主要原因1、在正常运行或启停过程中,由于轴承润滑油油压低、突然中断或油品质恶化,使轴承油膜无法建立或破坏,导致轴瓦损坏。

2、在正常运行或启停过程中,由于轴承内有杂物轴系中心偏移等原因引起转轴与轴瓦之间产生动静摩擦,造成轴瓦损坏。

造成上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润滑油压过低,油流量减小,轴承内油温将升高,使油的黏度下降,油膜承受的载荷能力也随之降低,于是润滑油将从轴承中挤出,引起油膜不稳定或破坏。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三篇)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三篇)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1汽轮机在启动前必须化验油质合格,方可启动,否则联系检修滤油。

2运行中要保证轴封供汽压力在规定范围内,防止油中进水。

3汽轮机启动前,必须做低油压试验和就地启动交、直流润滑油泵的按钮试验并好用,否则严禁启动汽轮机。

主油箱和贮油箱油位应保持正常。

4汽轮机停止前,必须试转交、直流润滑油泵、顶轴油泵、盘车装置正常方可进行停机操作。

5升速过程中,尤其是热态启动时,要随时监视各轴承温度和回油温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

6汽轮机升速和惰走过程中严密监视交流润滑油泵的工作情况和润滑油压的变化情况,润滑油压下降到0.8Mpa时,立即启动直流润滑油泵,如仍不能保持油压,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7汽轮机定速后,检查射油器出入口压力在额定值,方可停止润滑油泵,同时注意润滑油压,如发现油压下降立即重新启动润滑油泵。

8冷油器在运行中严禁水压高于油压运行。

9严禁机组在较大的振动下长期运行。

10运行中进行冷油器切换要有领导批准,研究好措施及注意事项,设专人监视油温、油压的变化情况,严防出现油温升高或油压下降,备用冷油器开启油侧放油门见油,即确证备用冷油器充满油后方可进行操作。

11严格执行《设备定期试验轮换标准》。

及时对交、直流润滑油泵、顶轴油泵进行定期试验。

12主油箱油位在保持正常,在-150—+150mm之间,油位低时联系检修补油。

13正常巡回检查中,应仔细检查润滑油系统各放油门、放空气门、排污门关闭严密,事故放油门不允许加锁,可加铅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示牌。

14机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紧急停机:任一轴承回油温度升高,且轴承内冒烟时。

主油箱油位急剧下降到-200mm以下补油无效时。

冷油器冷却水中断,润滑油温无法控制时。

15在运行中发生了可能引起轴瓦损坏(如水冲击、瞬时断油等)的异常情况下,应在确认轴瓦未损坏之后,方可重新启动。

16直流润滑油泵的直流电源系统应有足够的容量,其各级熔断器应合理配置,防止故障时熔断器熔断使直流润滑油泵失去电源。

汽轮机轴瓦损坏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措施

汽轮机轴瓦损坏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措施

目的和意义
润滑系统故障
润滑油供应不足或油质不良,影响轴 瓦润滑效果。
缺乏检查与维护
未定期检查和维护轴瓦,导致磨损和 疲劳裂纹。
目的和意义
油位不当
润滑油位过高或过低,影响轴瓦润滑效果。
油温过高
润滑油温度过高,加速油品老化变质。
目的和意义
热处理不当
轴瓦材料热处理工艺不当,影响材料性能。
腐蚀与磨损
轴瓦材料受到腐蚀或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02
汽轮机轴瓦损坏原因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汽轮机轴瓦损坏原因分析严格选材
选用高质量的材料,提高耐磨性和耐 腐蚀性。
加强制造过程控制
严格控制制造工艺,减少缺陷的产生 。
汽轮机轴瓦损坏原因分析
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轴瓦,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润滑系统检查
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油路畅通、油质合格。
汽轮机轴瓦损坏原因分析
汽轮机轴瓦损坏原因分析及 快速处理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8
目录
• 引言 • 汽轮机轴瓦损坏原因分析 • 快速处理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汽轮机轴瓦是汽轮机的重要部件 ,负责支撑和润滑轴颈,保证汽 轮机的正常运行。
02
轴瓦损坏会导致汽轮机振动加大 、效率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 停机事故。
建立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轴瓦损坏事故,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时能 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总结
01
汽轮机轴瓦损坏的主要原因包括润滑油系统故障、轴瓦制造和安装缺 陷、操作和维护不当等。
02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汽轮机是一种常见的发电设备,其轴瓦是汽轮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

轴瓦的损坏直接影响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因此,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是汽轮机维护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的技术。

1. 轴瓦材料的选择轴瓦是汽轮机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部件,承受着巨大的摩擦和压力。

选择合适的轴瓦材料对于防止轴瓦损坏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轴瓦材料有白色金属、黄铜和铁铜合金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够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轴瓦的使用寿命。

2. 轴瓦的润滑润滑是防止轴瓦损坏的关键措施之一。

良好的润滑能够减少轴瓦的摩擦和磨损,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常用的轴瓦润滑方式有油润滑和水润滑两种。

油润滑是指通过给轴瓦供给一定量的润滑油来减少摩擦。

水润滑是指在润滑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以提高润滑效果。

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油品对于轴瓦的保护非常重要。

3. 轴瓦的冷却轴瓦的温度过高会导致轴瓦的变形和烧瓦现象的发生,进而引发轴瓦的损坏。

因此,轴瓦的冷却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轴瓦冷却方式有水冷却和气冷却两种。

水冷却是指通过给轴瓦供水以降低温度。

气冷却则是通过给轴瓦供气体以降低温度。

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和冷却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轴瓦的温度,减少轴瓦的损坏。

4. 轴瓦的精确安装轴瓦与汽轮机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安装是防止轴瓦损坏的重要环节。

轴瓦的精确安装可以减少轴瓦与转子之间的间隙,提高装配的精度,减少摩擦和磨损。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轴瓦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保证轴瓦的正确安装位置和良好的固定。

5. 轴瓦的定期维护汽轮机运行一段时间后,轴瓦会逐渐出现磨损和变形。

定期对轴瓦进行维护和检修是防止轴瓦损坏的重要措施之一。

维护的内容包括轴瓦的润滑油更换、轴瓦的清洗和检查、轴瓦的研磨和修复等。

通过定期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轴瓦的问题,延长轴瓦的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需要综合考虑轴瓦材料的选择、轴瓦的润滑、轴瓦的冷却、轴瓦的精确安装和轴瓦的定期维护等方面。

汽轮机轴瓦损坏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措施

汽轮机轴瓦损坏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措施

轴承损坏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措施
轴承损坏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措施
1.汽轮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 1.汽轮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 汽轮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 汽轮机润滑油的主要作用是润 滑轴承和减少轴承的摩擦损失, 滑轴承和减少轴承的摩擦损失,当 还有冷却轴承的作用。 然,还有冷却轴承的作用。润滑 油油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汽轮 机运行的可靠性。 机运行的可靠性。润滑油中杂质 的进入是油质劣化的重要原因, 的进入是油质劣化的重要原因, 杂质会造成轴承损坏和轴径拉伤。 杂质会造成轴承损坏和轴径拉伤。
轴承损坏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措施
本次事故后, 本次事故后,对各轴承进行检查发 #1~#7轴瓦瓦胎钨金均存在不 现#1~#7轴瓦瓦胎钨金均存在不 同程度的磨痕。 #3轴颈处有一宽 同程度的磨痕。 #3轴颈处有一宽 4mm,深约1 mm的划痕 的划痕, 约4mm,深约1 mm的划痕,比5 28日抢修时磨损程度加大 日抢修时磨损程度加大, 月28日抢修时磨损程度加大,检 修方案:进行微弧焊接处理后, 修方案:进行微弧焊接处理后,研 磨轴颈,测量椭圆度及锥度, 磨轴颈,测量椭圆度及锥度,#3 轴瓦修刮研磨。 #4轴颈有34处磨 轴颈有34 轴瓦修刮研磨。 #4轴颈有34处磨 损痕迹,深度最深约1mm 1mm, 损痕迹,深度最深约1mm,宽度 最宽约3 mm, 最宽约3 mm,上次刷镀位置又出 现翻边磨损。 现翻边磨损。
轴承损坏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措施
检修方案:微弧焊接处理后, 检修方案:微弧焊接处理后, 研磨轴颈,测量椭圆度及锥度, 研磨轴颈,测量椭圆度及锥度, #4轴承在事故停机中磨损严 #4轴承在事故停机中磨损严 更换新#4轴承。 #4轴承 重,更换新#4轴承。油系统 处理方案:采用“ 处理方案:采用“表面活性剂 有机化合物为主的清洗制剂” 有机化合物为主的清洗制剂” 对润滑油系统进行大流量清洗, 对润滑油系统进行大流量清洗, 彻底清除残存在油系统中的油 油垢、 泥、油垢、浮锈和遗留杂质。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4篇)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4篇)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技术汽轮机轴瓦的损坏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可能会导致设备停机维修或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的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操作控制、润滑与冷却、轴承保养以及检测与监控等方面介绍一些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的技术。

一、操作控制技术1. 启动与停止控制:在汽轮机的启动与停止过程中,要控制好转速的变化速度,避免快速启停导致轴承受力过大。

同时,在运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机组的负荷,避免瞬间负荷过大。

2. 运行参数调整:根据汽轮机的运行情况,合理调整进汽温度、汽压和排汽压力等参数,确保汽轮机的运行在安全稳定的范围内。

3. 润滑系统控制:通过良好的润滑系统控制,保证轴承得到足够的润滑,减少磨损与摩擦。

二、润滑与冷却技术1. 油脂润滑:选择适合的油脂,使用正确的润滑方法,定期更换与补充油脂。

对于高速旋转的轴瓦,可以考虑使用油气润滑系统以提高润滑效果。

2. 水冷却:在汽轮机的高温部位,如轴承座、轴承、轴套等部位,可以使用水冷却系统来降低温度,减少热应力,延长轴瓦的使用寿命。

三、轴承保养技术1. 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汽轮机的轴承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润滑油脂状态和量的检查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进行轴承清洗和润滑。

2. 轴承润滑状态监控:通过监测轴承的温度、振动、噪音等参数,判断轴承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 轴承加工与装配:轴承的加工精度与装配质量直接影响轴瓦的工作效果。

因此,要保证轴承的加工精度,并进行正确的装配,以提高轴瓦的使用寿命。

四、检测与监控技术1. 润滑油分析:定期对润滑油进行抽样检测,分析油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补充润滑油。

2. 振动监测:使用振动测量仪对汽轮机的轴承进行实时监测,发现轴承的异常振动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3. 热像仪检测:使用热像仪检测汽轮机的轴承与其周围散热情况,发现轴承温度异常变化,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需要综合考虑操作控制、润滑与冷却、轴承保养以及检测与监控等多个方面的技术。

汽轮机轴瓦磨损修复方案

汽轮机轴瓦磨损修复方案

汽轮机轴瓦磨损修复方案
汽轮机轴瓦磨损修复是关键的维护工作,需要谨慎而专业的处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修复方案:
1. 轴瓦更换:如果轴瓦磨损较为严重,最直接的方法是更换受损的轴瓦。

新的轴瓦应符合制造商的规格和标准。

2. 研磨修复:在一些轻微磨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研磨的方式修复轴瓦表面。

这个过程旨在去除表面的磨损层,使轴瓦表面重新平整。

3. 热磁处理:热磁处理是一种通过热处理和磁场处理来改善金属表面性能的方法。

它可以提高轴瓦的硬度和耐磨性,减少磨损。

4. 表面涂层:使用硬质合金等耐磨材料对轴瓦表面进行涂层,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这通常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

5. 润滑改进:确保正确的润滑系统运作,以降低轴瓦的摩擦和磨损。

这包括使用合适的润滑油、维护油脂脂嘴和确保润滑油供应充足。

6. 检查对中:确保轴瓦与轴承之间的对中是正确的。

如果存在对中问题,可能导致不均匀的磨损。

7. 定期检测:实施定期的监测和检测程序,使用振动监测、温度监测等技术,以及对机器进行视觉检查,以及时发现轴瓦磨损问题。

8. 质量保证:使用符合标准的轴瓦和相关零部件,确保其质量满足设计和制造要求。

以上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磨损的程度、具体情况、可行性和经济因素。

在进行修复时,建议寻求专业工程师或制造商的建议,并遵循相关的操作和维护手册。

汽轮机轴瓦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技术分析

汽轮机轴瓦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技术分析

汽轮机轴瓦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技术分析一、引言汽轮机是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而汽轮机轴瓦作为其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支持转子旋转、降低摩擦损失的重要角色。

然而,汽轮机轴瓦在长期运行中可能会遭受各种故障,影响了汽轮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轮机轴瓦的概述、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以及检修技术分析,旨在帮助维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相关问题,确保汽轮机的高效稳定运行。

二、汽轮机轴瓦概述(一)汽轮机轴瓦的作用汽轮机轴瓦在汽轮机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和承受旋转部件,特别是转子的重要载荷,同时减小摩擦损失,从而确保汽轮机的高效稳定运行。

具体而言,汽轮机轴瓦的作用包括:1. 支持转子旋转:汽轮机的转子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离心力和轴向负荷。

轴瓦通过提供均匀的支持表面,确保了转子在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2. 减小摩擦损失:在汽轮机内,高速旋转的部件之间存在摩擦,而汽轮机轴瓦的润滑功能有助于减小这种摩擦损失。

它们通过在轴瓦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的润滑油,降低了摩擦系数,从而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

3. 降低磨损和疲劳:汽轮机轴瓦的材料选择和润滑设计有助于降低磨损和疲劳的发生。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轴瓦必须具备良好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和耐高温性能,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汽轮机轴瓦的工作原理汽轮机轴瓦的工作原理基于润滑油膜的形成与维持。

在汽轮机运行时,润滑油被注入轴瓦与转子之间的微小间隙,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了有效的润滑:1. 润滑油膜形成:润滑油在高压下通过喷嘴或润滑系统被引导到轴瓦与转子接触表面之间的间隙。

这一层润滑油薄膜形成后,扮演了分隔轴瓦和转子的作用,避免直接金属之间的接触。

2. 减小摩擦:润滑油膜的存在减小了摩擦系数,降低了摩擦力,从而减小了能量损失和热量产生。

这有助于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和性能。

3. 降低磨损:润滑油膜的存在有效减小了表面之间的直接磨损,延长了轴瓦和转子的使用寿命。

此外,润滑油中通常含有抗磨剂,进一步减小了磨损。

电厂汽轮机轴承检修工序

电厂汽轮机轴承检修工序

电厂汽轮机轴承检修工序一、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交底:轴瓦在检修过程涉及起重工作,在检修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安全措施:L起重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各类起重工器具是否符合作业要求,严禁使用有缺陷的起重工器具。

2.起重作业需由有资格人员担任,起重指挥只能由一人担任(需具备相应资格)。

起重工器具的工作负荷不得超过铭牌规定。

3.起重物品必须绑扎牢固,吊钩需挂于起吊物重心,吊钩钢丝绳需保持垂直。

严禁歪拉斜吊。

4.在起吊较大或不规则物件时,应在物件上系牢固的拉绳,以避免摇摆、转动。

5.起吊时应避免绳、链打结,绳、链不应与棱角、光滑部位直接接触。

6.轴瓦应放在铺设有胶皮垫的专用油盘内二、作业条件1.检修开工前须办理工作票;2.检修现场铺设橡皮;3.工具箱就位;4.检修场地清洁宽敞;5.现场检修照明充足。

三、修前准备L工具准备(包括专用工具、检修装备、测量仪器仪表、试验器具):液压千斤顶、卡环及吊环、钢丝绳、轴瓦起吊专用工具、平面及三角刮刀、鲫头、铜棒、风动板手、重型套筒扳手、行灯、撬棍、梅花扳手、字母字头、数字字头、橡皮管、快装接头、绝缘摇表、大外径千分尺、小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百分表及磁性表座、桥规、塞尺、合像水平仪、专用抬轴工具等。

2.主要备品配件清单:轴瓦、锡基轴承合金、调整垫片、特制螺塞、螺钉、钢带、垫片、带孔垫片等四、简略工艺项目流程简略工艺项目:1.准备工作2.拆除相应的热工测点及其引线3.测量油档间隙值4.松轴承盖结合面螺栓5.压铅丝测量瓦盖紧力6.松轴瓦套结合面螺栓7.测量轴瓦套间隙8.松轴承体结合面螺栓9.测量轴瓦顶部及两侧间隙、轴瓦平行度、轴颈扬度等其它数据。

10.翻出轴承下瓦IL轴瓦盖、轴承套及轴承体的清扫、检查、修理12.按拆卸相反顺序回装,并按照质量标准复查轴瓦的各部间隙五、检修工序工序0:设备规范及构造概述设备规范:NO.3—N0.5轴承尺寸为0482.6X356;N0.6轴承尺寸为o508X330N0.3至NO.6轴承为椭圆型,为的是提供运行转速所要求的正常的轴承稳定性,这种近似的椭圆形是在孔的加工过程中把垫片垫在轴承接合面处,加工一个较大的直径的孔,然后抽去垫片,最终获得椭圆内孔,上瓦开周向油槽,该槽宽度约等于轴瓦有效长度的1/3或一半。

汽轮机检修技术

汽轮机检修技术

11
5.2 汽封间隙的测量方法;
一般使用压胶布方法,胶布使用前应注意测量加布实 际厚度,最后的验收应在全实缸状态下进行,除了看 胶布压痕外,还应用在半缸状态下用塞尺检查中分面 两侧间隙,用游标卡尺测量胶布压痕处厚度进行对比。
5.3 汽封间隙的调整;
通流间隙偏大,一般通过修刮汽封背弧来进行调整。
52.0421/1影0/10响汽封间隙的主要因素。
带等 。
2021/10/10
4
3、全实缸初找中心
3.1进行全实缸初找中心的意义。
全实缸找中心能减少汽缸重量对轴系中心偏差的影响, 避免汽缸下沉对洼窝中心、汽封间隙的影响,使整台 汽轮机轴系中心尽量接近运行时状态。
3.2全实缸初找中心注意事项
全实缸找中心一般要求将内、外缸就位并紧1/3中分面 螺栓,并考虑凝汽器与汽缸连接方式(弹簧支撑应在 底部加固)及其水位在正常运行位置。
(1)测量对轮在自由状态下的晃度;(2)连接各转子 对轮,调整对轮连接下的晃度值,均匀紧固对轮螺栓; (3)连接后的对轮同一点的晃动值与自由状态下相 比,不能超过0.02mm 。
2021/10/10
9
三、轴瓦检修 1、轴瓦接触情况检查
1.1轴瓦乌金表面与轴颈表面的接触情况 ; 1.2轴承体上下半结合面的接触情况; 1.3球面调整垫块与瓦块、轴承体或球形承力面
2021/10/10
5
4、洼窝中心调整
洼窝中心的调整,是根据所测中心数据,并结 合静叶持环中分面与汽缸中分面的高低综合进行的。 其目的是使静叶持环的中心与转子中心在机组运行 时趋于一致。
4.1洼窝中心的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假轴或拉钢丝方法进 行测量。使用假轴配合相应支架打百分表测量,可 以获得准确数值。

轴瓦大修检修方案

轴瓦大修检修方案

轴瓦大修检修方案引言:轴瓦是机器设备中的关键零部件,承载着旋转设备的重要工作。

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轴瓦会发生磨损、腐蚀和疲劳等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定期进行轴瓦的大修检修,对保障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轴瓦大修的检修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期准备工作1.成立专门的检修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检修工作。

2.完善检修计划,确立检修时间、检修内容、检修流程和检修工时。

3.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检修工具、测量仪器和安全设备等。

4.对设备进行彻底检查,了解设备的状况和问题所在,为检修提供依据。

二、轴瓦拆卸过程1.拆卸轴瓦前,需先将设备停机,并断开电源。

2.拆卸轴瓦前,先进行轴瓦的检查。

检查轴瓦是否有裂纹、磨损和变形等问题。

3.使用适当的工具,拆除轴瓦的固定螺栓和油封等部件。

4.清洗轴瓦和轴承的表面,去除积累的灰尘和污物。

三、轴瓦修复工作1.针对轴瓦的问题,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

对于磨损较少的轴瓦,可以采用添润滑油或涂抹特殊材料等方法进行修复。

对于严重磨损或变形的轴瓦,需要进行更彻底的修复工作。

2.对于严重磨损的轴瓦,可以采用磨削的方法进行修复。

磨削时,需要确保磨削的均匀和平整。

磨削完成后,再对轴瓦进行添润滑油或涂抹特殊材料等处理。

3.对于变形的轴瓦,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进行修复。

加热时,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以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4.修复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轴瓦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轴瓦的调整和装配工作。

四、轴瓦安装与调试1.安装前,需要保证轴瓦和轴承的表面清洁,确保不会有灰尘或污物进入轴瓦和轴承之间的空隙。

2.轴瓦安装时,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确保轴瓦与轴承的配合精度达到要求。

3.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轴瓦的调试工作。

调试时,可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确保轴瓦的运行顺畅和稳定。

4.调试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试运行。

试运行时,需观察轴瓦的运行状态和温度变化,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检修后的工作1.对检修完成后的轴瓦进行记录和归档,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和检修人员等信息。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二十五项反措)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二十五项反措)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1、机组大小修中必须做好润滑油压、油泵、盘车的逻辑实验工作,实验正常方可允许机组启动。

机组起动前交流油泵、顶轴、盘车运行,直流油泵必须处于联动备用状态。

机组启动定速主油泵运行后,各油泵处于备用联动状态。

机组运行中交、直流油泵、顶轴油泵、高压油泵、盘车及其自起动装置,应按规定进行定期试验工作,保证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机组正常停机前,必须进行交、直流油泵、顶轴油泵、高压油泵、盘车启动试验,好用后方可进行停机操作。

2、油系统进行切换操作(如冷油器、辅助油泵、滤网等)时,应在指定人员的监护下按操作票顺序缓慢进行操作,操作中严密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严防切换操作过程中断油。

3、机组起动、停机和运行中要严密监视推力瓦、轴瓦钨金温度和回油温度。

当温度超过标准要求时,应按规程规定的要求果断处理。

4、在机组起停止过程中应按规定的转速起、停顶轴油泵。

5、在运行中发生了可能引起轴瓦损坏(如水冲击、瞬时断油等)的异常情况下,应在确认轴瓦未损坏之后,方可重新起动。

6、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及相关的信号装置,必须按规程要求装设齐全、指示正确,并定期进行校验。

7、油系统油质应按规程要求定期进行化验,油质劣化及时处理。

在油质及清洁度超标的情况下,严禁机组起动。

8、应避免机组在振动不合格的情况下运行。

9、润滑油压低时应能正确、可靠的联动交流、直流润滑油泵。

为确保防止在油泵联动过程中瞬间断油的可能,当润滑油压降至0.07MPa 时联启交流润滑油泵,降至0.06MPa时联启直流润滑油泵,0.05MPa 机组跳闸,0.03MPa连跳闸盘车。

10、加强直流系统本体及各参数检查应正常,直流电压应正常。

直流润滑油泵的直流电源系统应有足够的容量,其各级电源应合理配置,防止直流电源故障时使直流润滑油泵失去电源。

11、交流润滑油泵电源的接触器,应采取低电压延时释放措施,同时要保证自投装置动作可靠。

12、加强运行操作管理,停机后应确认高压旁路减温水门关闭严密,旁路管疏水打开,以防止因减温水泄漏,造成汽轮机进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