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排痰仪操作流程(苍松书屋)

振动排痰仪操作流程(苍松书屋)
振动排痰仪操作流程(苍松书屋)

振动排痰仪

评估

1、查看医嘱,两人核对,抄写护理单。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身体状况:病情、年龄、意识、活动是否受限、自

理程度、有无禁忌症

3、向患者解释降温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取得患者的合作

一、准备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性能完好的振动排痰仪一台、叩头罩一个、污物桶一只

3、环境准备:关闭门窗,温度适宜,拉起隔帘,保护患者隐私

二、操作

1、护士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解释

2、连接电源,将叩头罩套于叩头上,悬挂备用。

3、协助患者背向护士侧卧,暴露背部震动部位。

打开振动排痰仪开关,滑过暂停位置直至所要求的速度设定处。建议最初的设定为25。(通常设定范围为:15-30);旋转定时控制旋钮,直至所要求的时间设定值。建议每次治疗时间10-20分钟为宜。

4、治疗时沿患者肋缘自下往上振动,操作时注意,叩击头与患者肋缘充分

紧密贴合。

5、每一位置持续振动1-2分钟,1-2分钟后,叩击头上移继续持续振动。

6、当给予患者患侧振动治疗时,应注意,振动位置避开伤口10公分。

7、在振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倾听患者不适主诉。

8、治疗结束后5-10分钟,协助患者拍背咳痰。

振动排痰治疗仪的禁忌症

1 胸部接触部位皮肤及皮下感染。

2 肺部肿瘤(包括肋骨及脊柱的肿瘤)及血管畸形。

3 肺结核,气胸,胸水及胸壁疾病。

4 为局限的肺脓肿。

5 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有发生出血倾向的。

6 肺部血栓。

7 肺出血及咯血。

8 不能耐受震动的病人。

9 急性心肌梗塞。10心脏房,室纤颤。11 心脏内附壁血栓。

振动排痰治疗仪的慎用情况

1操作部位出现出血点和/瘀斑;

2新出现血痰;

3病人出现心率增加、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事项

1 使用叩击头,要使用塑料或一次性纸质叩击罩,可避免交叉感染。

2 每日治疗2-4次,选择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治疗前进行20

分钟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后5-10分钟协助患者拍背咳痰。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一、素质要求 二、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 2、备齐用物 3、备吸引器、接电源、检查吸引器性能 三、评估解释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评估环境 2、病人准备,病人头转向操作者 3、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 四、吸痰 1、吸痰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2、插管 3、将吸痰管从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每次吸痰更换吸痰管。 五、操作后 1、给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2、记录吸痰效果及痰液性状、量 3、整理消毒用物 六、评价 2.病人无特殊不适。 1.动作轻巧、准确,吸痰效果好。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术 目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一、仪表:衣帽整洁,语言、举止符合专业规范、佩戴胸卡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准备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治疗碗、医疗垃圾筐、生理盐水、数根吸痰管、一次性消毒手套、手消,必要时备舌钳、开口器、压舌板、注射器) 三、评估解释 1、携用物至床旁——评估环境和患者,携病历,听诊器、核对床头卡,“您好,请问是X 床XX 吗?(核对腕带)”听诊肺部,闻及明显的痰鸣音。XX 阿姨,你的痰液比较多,遵医嘱需要吸痰,请您配合一下好吗?呼吸机示:潮气量400毫升、呼吸频率16次/分,氧气浓度40%。心电监护示心率80次/分 2、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调负压成人在0.02-0.04Mpa 。 四、吸痰 我现在开始给您吸痰——给纯氧2-3分钟(使用呼吸机时)或给高流量吸氧2-3分钟——将玻璃接头插入消毒液小瓶——消毒双手——检查吸痰管并打开——打开生理盐水并倒入治疗碗——检查手套并带上——将吸痰管盘绕在手上与玻璃接头相连——冲洗吸痰管——再次向患者告知:XX 阿姨,我现在开始给您吸痰,吸痰时可能有点难受,请您不要紧张,尽量放松,我的动作会很轻柔——将治疗巾放于病人胸前(使用呼吸机患者)——取呼吸机接头放在治疗巾上——吸痰——观察吸痰的反应——吸出白色泡沫痰约3ml ——接上呼吸机(使用呼吸机患者)——给纯氧或高流量吸氧2-3分钟——冲洗吸痰管——再次观察心电、呼吸机显示参数——取下吸痰管——关闭负压开关——将玻璃接头插入消毒瓶中消毒,脱下手套,将吸痰管及治疗巾包裹在手套中丢进医用垃圾筐——询问患者感觉舒服点了吗?——听诊肺部呼吸音 五、操作后 1、整理床单元、拉床栏 3.整理用物,将贮液瓶及吸出的痰液用20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小时倒掉 六、评价 2.病人无特殊不适。 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 目的: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记录吸痰效果及痰液性状、量。 1.动作轻巧、准确,吸痰效果好。

吸痰的操作流程

吸痰的操作流程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经口鼻吸痰术 一.目的原理 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吸痰的目的是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吸痰常用的吸引负压为成人300~400mmHg (0.04~0.05MPa),小儿<300mmHg(0.04MPa)。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的一种方法,为临床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它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常见的并发症有低氧血症、肺不张、感染、心律失常、呼吸道粘膜损伤、气管痉挛等。 二.操作前准备包括护士个人准备,病人评估,用物及仪器准备。三.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与合作方法。3.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 4. 将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药碗。 5. 撕开一次性吸痰管,暴露末端,戴手套。 6. 右手持吸痰管与左手持吸引管连接,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7.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帮助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以免负压吸附粘膜,引起损伤。另一手持吸痰导管头端插入患者鼻咽部,确保插入过程无负压,放松导管末

端,将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如患儿咳嗽剧烈,应停止休息片刻。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患者缺氧。 8,生理盐水抽吸冲洗导管,同法吸另一侧鼻腔,最后吸引口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由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9.如一次未吸净痰液者,更换吸痰管后同法数次,直至吸净,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监护参数。 10.吸痰毕,关闭吸引开关,将手套反折,包住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用物处理。 11.安置患者,清理患者面部,听诊呼吸音,评价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 12.终末处置。 13.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吸痰前,检查中心吸引或吸痰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 3.吸痰动作要轻柔,以防止损伤黏膜 4.痰液黏稠时,可配合扣背、蒸汽吸人、雾化吸入等方法使痰液稀释;吸痰中患者如发生紫绀、心率下降等缺氧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待症状缓解后再吸。 5.贮液瓶内吸出痰液应及时处置,液体不得超过2/3满度,以防损坏机器。

振动排痰机操作规范、评分、流程

振动排痰机操作规范 一、目的 应用叩击头叩打背部,借助振动,分泌物松脱而有利于排出体外。 二、评估: 1、确认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腕带 2、评估患者病情、肺部情况、咳嗽能力、活动能力及配合程度,有无禁忌症等 3、解释操作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并简要介绍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合作 4、患者是否进餐,或进餐时间 三、准备 1、个人准备: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振动排痰经一台(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叩击头、检查振动排痰机功能是否正常),医嘱执行单,一次性叩击帽 四、操作程序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告之病人配合方法,并询问雾化及进餐情况,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将振动排痰机置于稳定、不易绊倒的地方,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视病人情况调节合适档位。 3、套好叩击帽,帮助患者取侧卧位。将叩击头对患者的胸廓,按开始键开始工作,治疗时平稳握住叩击头,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叩击,每个叩击部位叩击30秒左右,然后移动到下一个部位,直至整个胸廓。在肺下叶及重点感染部位,可适当延长叩击时间,同时加大一些压力,可增加频率,促进痰液排出。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不适或异常立即停止操作,振动时间10min,可视病情给予调节。 4、振动完毕后关机拔电源,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5-10min后鼓励并指导病人咳嗽,气管切开病人给予吸痰。 5、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将一次性叩击帽放入医疗垃圾筒内,将振动排痰机用中性消毒剂进行清洁风干后物归原处。 6、清洗双手,在治疗单签执行时间与全名,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排痰效果并签全名。 五、注意事项 1、基本治疗频率为15—35CPS。 2、为避免交叉感染,叩击头帽一人一换。 3、每日治疗2—4次,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治疗前进行20分钟雾化治疗,治疗后5—10分钟吸痰。 4、对于无自主呼吸能力及昏迷的患者,操作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吸痰。

中心负压吸痰操作流程

中心负压吸痰操作流程 1.接到医嘱以后转抄医嘱,经两人核对,确认无误后到病房评估患者并解 释。 (1)核对患者床头床尾卡腕带姓名,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评估病房环境(半小时无人打扫,光线明亮,适合操作)。 (3)整理床单位。 2.回治疗室准备用物 (1)护士准备:洗手,带口罩帽子。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2个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一个用作试吸碗,一个用作冲洗碗),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 无菌血管钳或镊子,无菌手套,弯盘,手电筒。 3.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 (1)核对再次核对患者床号腕带姓名,确保操作对象无误。 (2)接通电源,打开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负压,查看有无漏气,成人一般40.0—53.3kpa儿童一般小于40.0kpa. (3)用手电筒检查患者口、鼻腔粘膜是否完好,有无义齿。 (4)帮助患者摆体位,头偏向一侧,面对操作者。 (5)连通吸痰管,在治疗碗内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润滑鼻导管前端。 (6)一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血管钳(镊)或者戴手套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10-15cm),然后放松导管末端, 先吸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插管时不可有负压,以 免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采取左右旋转并向上提管的手法,以 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充分吸尽,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 (7)吸痰管退出时,在冲洗碗中用生理盐水抽吸,以免分泌物堵住吸痰导管。 (8)吸痰结束后观察病人口鼻腔粘膜是否完整,气道是否通畅。 (9)拭干净脸部分泌物,帮助患者摆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10)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安慰患者, 4.卸吸痰装置,携用物回治疗室,做终末处理。 5.洗手做记录。

振动排痰仪操作流程

振动排痰仪 评估 1、查看医嘱,两人核对,抄写护理单。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身体状况:病情、年龄、意识、活动是否受限、自 理程度、有无禁忌症 3、向患者解释降温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取得患者的合作 一、准备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性能完好的振动排痰仪一台、叩头罩一个、污物桶一只 3、环境准备:关闭门窗,温度适宜,拉起隔帘,保护患者隐私 二、操作 1、护士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解释 2、连接电源,将叩头罩套于叩头上,悬挂备用。 3、协助患者背向护士侧卧,暴露背部震动部位。 打开振动排痰仪开关,滑过暂停位置直至所要求的速度设定处。建议最初的设定为25。(通常设定范围为:15-30);旋转定时控制旋钮,直至所要求的时间设定值。建议每次治疗时间10-20分钟为宜。 4、治疗时沿患者肋缘自下往上振动,操作时注意,叩击头与患者肋缘充分 紧密贴合。 5、每一位置持续振动1-2分钟,1-2分钟后,叩击头上移继续持续振动。 6、当给予患者患侧振动治疗时,应注意,振动位置避开伤口10公分。 7、在振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倾听患者不适主诉。 8、治疗结束后5-10分钟,协助患者拍背咳痰。 振动排痰治疗仪的禁忌症 1 胸部接触部位皮肤及皮下感染。 2 肺部肿瘤(包括肋骨及脊柱的肿瘤)及血管畸形。 3 肺结核,气胸,胸水及胸壁疾病。 4 为局限的肺脓肿。 5 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有发生出血倾向的。 6 肺部血栓。 7 肺出血及咯血。 8 不能耐受震动的病人。 9 急性心肌梗塞。10心脏房,室纤颤。11 心脏内附壁血栓。 振动排痰治疗仪的慎用情况 1操作部位出现出血点和/瘀斑; 2新出现血痰; 3病人出现心率增加、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事项 1 使用叩击头,要使用塑料或一次性纸质叩击罩,可避免交叉感染。 2 每日治疗2-4次,选择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治疗前进行20分钟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后5-10分钟协助患者拍背咳痰。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doc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 意识、面色、呼吸、脉氧 心率、血压 肺部听诊痰鸣音 评估是否有气管切开 呼吸机参数 床边是否有电源 吸引器,接通电源检查 准备用物 吸痰用物* 核对解释 患者准备铺无菌巾,患者头转向操作者 吸高浓度氧气1~2min * 气管切开者,吸痰前打开电源,连接吸痰管试吸 生理盐水湿化气道* 反折按压导管末端将吸痰管 插至吸引部位 患者轻微咳嗽放松按压吸痰管每次更换 每次时间<15秒吸痰将吸痰管从深部左右旋转, 每次间隔3-5min 缓慢向上提出 负压:小儿<0.04MPa 成人0.04-0.05MPa 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痰液 颜色、量、性质 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内痰液 吸痰管弃于弯盘内,关电源 去除污染纱布评估患者面色、呼吸、痰鸣音、 氧饱和度 消毒切口皮肤,从里到外 置消毒纱布,开口向上换药* 更换气管切开颈部固定带擦净面部,盖纱布,毛口向上安置患者取舒适卧位 整理床单位 用物处理用物消毒清洗消毒 定时清洗贮痰瓶 患者生命体征 记痰液颜色、量、性质

*备注: 1.气管切开者需准备换药全套、无菌巾、酒精棉球 2.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前后给予纯氧1-2min吸入 3.气管切开者,吸痰前给予生理盐水3-5ml 湿化气道 4.气管切开者需定时换药,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5.湿化气道内滴入湿化液,24h内250ml;注射器抽吸5—10ml湿化液,于病人吸气时,沿气道壁注入,每次3-5ml(必须注意针头固定不使用针头);亦 可加用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 6.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托盘、一次性吸痰管×2、无菌巾、一次性药碗、无菌手套×2、NS、开瓶器、弯盘和治疗车。 吸痰法评分标准

震动排痰机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应急预案-流程

振动排痰机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 排痰机的基本治疗频率为15—35CPS 。使用叩击接合器治疗时,频率不能超过35CPS 。 2. 使用海绵轭状叩击头治疗时,不能用叩击接合器,其它叩击头则要用叩击接合器。 3. 使用叩击接合器治疗时,要让叩击接合器上的箭头对向病人的主气道。 4. 为避免交叉感染,应尽量使用一次性叩击头罩。 5. 使用轭状海绵叩击头,先套上一个塑料套对海绵进行保护,再在外面罩上一个一次性叩 击头罩。 6. 治疗前可进行20分钟雾化吸入治疗。 7. 每日可治疗2—4次。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 8. 对于不能忍受叩击的患者,无论何种情况应选用海绵状叩击头。 9. 对于正在使用其它监护设备的患者,要在使用振动排痰机之前,详细了解患者情况, 10. 并随时观察监护设备情况。 11. 对于正在静脉点滴的患者,请在使用振动排痰机前详细检查是否有无渗漏、脱针现象。 12. 对于可以行走的患者,在进行叩击治疗后,可以请患者下床活动,以帮助肺部纤毛运动, 利于排痰。 13. 对于无自主咳痰能力及昏迷的患者,请在使用振动排痰机前准备好吸痰设备,并在操作中随时观 察患者的反应。 评估病人 选择合适叩击头 摆放整齐体位 设定频率和治疗时间 振动叩击治疗 有效咳嗽 引导咳嗽或吸痰 无效咳嗽 整理用物处置 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应急预案: 1.机器使用中出现故障,首先检查电源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或松动。 2.有无设定治疗时间。 3.采取以上措施后仍不能正常工作,使用备用机器。 4.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5. 挂“仪器故障牌”标识。 6.立即通知仪器维修人员,并报告护士长,做好记录交接。 应急流程: 机器故障 更换备用振动排痰机 通知检修 悬挂标识 电源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或松动 有无设定治疗时间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做好解释工作

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2、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痰鸣音。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恨不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4、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洗手。 5、使患者面侧向护士,昏迷者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6、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 7、左手持吸痰管并将末端折叠,右手用镊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8、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净痰液。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10、随时擦净测溅出的分泌物,并观察吸痰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面部,联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代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技术 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注意事项 1、无菌记述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入,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 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症状如紫 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振动排痰机的使用

振动排痰机的使用 操作步骤 1、评估:了解病人的病情、体重、体质的强弱程度;是否有肺部感染,有胸片的可以通过胸片了解感染部位,听诊肺部,判断啰音的位置。 2、准备物品: ①连接电源,选择合适的叩击头,并套上一次性头套,避免交叉感染。 ②选择振动排痰机的频率(20-30cps )及时间(每日2-4次,每次5-20 分钟)。 3、操作: ①病人侧卧位,直接将叩击头作用于胸廓,一手轻轻握住叩击头手 柄,另一手引导叩击头,轻加压力,以便感觉病人的反应。 ②振动顺序为:从上至下,由外而内,每个部位叩击30秒左右, 然后移动到下一个部位,直至整个胸廓(避开肩胛骨及脊柱)。 对于感染部位,应延长叩击时间,增加频率,并用手对叩击头增加压力,促进其深部排痰。 ③做完一侧,给病人翻身,再做另一侧。 ④振动排痰后应及时吸痰。 ⑤排痰后要观察其痰量、性质、颜色的变化。 二、操作流程 评估病情、体质,了解胸片结果,听诊肺部-确定治疗部位及叩 击头的种类、时间、频率-治疗前可先做20分钟雾化吸入-开始排痰治疗,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嘱病人咳嗽咳痰,不能自主咳嗽的病人

应及时予以吸痰。 三、注意事项 1、排痰机的基本使用频率为20-30 cps,对体弱及术后的病人,建议从 较低频率开始。 2、每日治疗2-4 次,在餐前1-2 小时或餐后2 小时进行治疗,治疗前 进行20 分钟雾化治疗,治疗后及时吸痰。 3、使用叩击接合器治疗时,要让叩击接合器的红箭头对向病人的主 气道。 4、使用海绵扼状叩击头时,不能用叩击接合器,其他叩击头则可以 用叩击接合器。 5、禁止机器空转! 6、操作时要使传送缆线保持自然平滑,避免打结、绞成一团或剧烈弯 曲。 7、每周五定时使用中性清洁剂清洗外壳及附件。 四、适应症:支气管扩张症、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 肿、急性肺炎、肺囊性纤维病变、气管切开术后、昏迷、呼吸衰竭、肺不张。 五、禁忌症 1 、胸部接触部位皮肤及皮下感染;

振动排痰机使用操作流程

振动排痰机使用操作流程 振动排痰机使用操作流程科室姓名考试日期考核人得分流程操作要求分值扣分职业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1 规范 核对查对医嘱 2 2 (1)护士洗手,解释 4 (2)了解患者病情、年龄、咳嗽反射、有无禁忌症、耐受能力,合作程4 评估 3 度及背部皮肤情况 (3)对操作的认知度和心理反应 2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 (2)用物:检查备齐用物 4 准备 4 (3)患者:了解体位引流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 (4)环境:整洁、安静、温度适宜 2 (1)携用物至床前,核对 4 (2)选择适当的叩击头,接头叩击接合器,并将其放置于主机边的支架6 上,套好叩击头外套,连接电源 (3)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4 (4)打开机器电源开关,选择程序 4 (5)设置震动强度、治疗时间5~15分钟 4 操作 5 (6)将叩击头贴于患者背部,一手轻轻握住叩击头手柄,另一手引导叩18 击头,轻加压力(1kg左右),观察患者反应。叩击方法:由下而上,由 外向内 (7)治疗约束,时间调回至00:00,仪器自动停止震动,关闭机器电源 4 (8)协助患者排痰(必要时吸痰)、漱口、清洁面部 4

(9)取舒适位整理床单位 4 指导正确指导患者 4 6 处置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4 7 洗手流动水洗手 2 8 记录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患者的反应 4 9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 评价 (2)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体现人文关怀,患者对服务满意 4 10 (3)叩击后患者无不适,咳嗽顺利 4 得分 (准备+评估+操作程序+提问)得分×整体评价得分 11 振动排痰机使用操作技术【目的】测定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杆菌。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PPD、1ml注射器及4~5号针头、安尔碘、75%乙醇、无菌纱布、棉签、砂轮、弯盘。医嘱执行单、笔、手笔。 【指导内容】 1.告知患者注射部位不可揉、擦、抓,以免局部感染,避免肥皂水刺激。 2.告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若出现胸闷、呼吸空难、心悸、大汗时,应立即告知护士,暂停操作。 3.鼓励患者多饮水,叩击后鼓励患者有效咳痰。 【注意事项】 1.叩击过程中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呼吸空难、心悸、大汗时,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为避免交叉感染,叩击头外罩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2. 【相关知识】 1.基本治疗强度为15~35HZ。建议初始强度为20HZ。 2.叩击方法: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叩击,每个部位叩击1~3分钟。重点感染部位,可是当延长叩击时间,加大叩击压力,增加叩击频率。 3.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一、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 疗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二、 步骤 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根据患者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40-53KPA ) 3吸引器胶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NS 检查是否通畅。 4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后仰并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者张口器辅助。 5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头。 6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换管,折叠插入适宜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个狭窄 即15-25CM )。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巧迅速左右旋转提起 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

9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若未吸尽,等待3-5MIN可继续操作。 10清理患者口鼻。 11关闭电源,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 1、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 2、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 3、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 4、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 5、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患者头部尽量转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 6、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 7、吸引完插管内的痰液后,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

振动排痰机的使用

振动排痰机的使用 一、操作步骤 1、评估:了解病人的病情、体重、体质的强弱程度;是否有肺部感染,有胸片的可以通过胸片了解感染部位,听诊肺部,判断啰音的位置。 2、准备物品: ①连接电源,选择合适的叩击头,并套上一次性头套,避免交叉感染。 ②选择振动排痰机的频率(20-30cps)及时间(每日2-4次,每次5-20分钟)。 3、操作: ①病人侧卧位,直接将叩击头作用于胸廓,一手轻轻握住叩击头手柄,另一 手引导叩击头,轻加压力,以便感觉病人的反应。 ②振动顺序为:从上至下,由外而内,每个部位叩击30秒左右,然后移动 到下一个部位,直至整个胸廓(避开肩胛骨及脊柱)。对于感染部位,应延长叩击时间,增加频率,并用手对叩击头增加压力,促进其深部排痰。 ③做完一侧,给病人翻身,再做另一侧。 ④振动排痰后应及时吸痰。 ⑤排痰后要观察其痰量、性质、颜色的变化。 二、操作流程 评估病情、体质,了解胸片结果,听诊肺部→确定治疗部位及叩击头的种类、时间、频率→治疗前可先做20分钟雾化吸入→开始排痰治疗,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嘱病人咳嗽咳痰,不能自主咳嗽的病人应及时予以吸痰。 三、注意事项 1、排痰机的基本使用频率为20-30 cps,对体弱及术后的病人,建议从较低频率 开始。 2、每日治疗2-4次,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治疗前进行20分 钟雾化治疗,治疗后及时吸痰。 3、使用叩击接合器治疗时,要让叩击接合器的红箭头对向病人的主气道。

4、使用海绵扼状叩击头时,不能用叩击接合器,其他叩击头则可以用叩击接合 器。 5、禁止机器空转! 6、操作时要使传送缆线保持自然平滑,避免打结、绞成一团或剧烈弯曲。 7、每周五定时使用中性清洁剂清洗外壳及附件。 四、适应症:支气管扩张症、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急性肺炎、肺囊性纤维病变、气管切开术后、昏迷、呼吸衰竭、肺不张。 五、禁忌症 1、胸部接触部位皮肤及皮下感染; 2、肺部肿瘤(包括肋骨及脊柱的肿瘤)及血管畸形; 3、肺结核、气胸、胸水、胸壁疾病; 4、未局限的肺脓肿; 5、肺部血栓 6、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有发生出血倾向的; 7、肺出血及咯血; 8、不能耐受振动的病人; 9、急性心肌梗塞; 10、心脏房、室纤颤;心脏内附壁血栓;

振动排痰机使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应用不同的叩击头叩打背部,借助振动,是分泌物松脱而有利于排出体外。 评估:观察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及有无禁忌症。 用物准备:振动排痰机一台,一次性鞋套、治疗单。 操作步骤: 1、衣帽整齐,佩戴胸牌,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推至患者床旁。 3、核对患者,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取得合作。 4、治疗前,先了解患者的病情、体征、X胸片情况,以判断治疗的频率及重点治疗部位。 5、将连接好的叩击头放在主机边的支架上,叩击头外套一次性鞋套,通电(主机指示灯亮)。 6、帮助患者取侧卧位。 7、旋转开关按钮,调节至所要求的CPS设定处。建议初始频率设定为成人20CPS(儿童15CPS)。 8、旋转定时控制按钮,设定治疗时间5—20分钟。 9、治疗时选择适当的叩击头,接上叩击接合器,直接将叩击头作用于胸廓,一手轻轻握住叩击头手柄,另一手引导叩击头。轻加压力(1kg 左右),以便感觉患者的反应。 10、治疗时平稳握住叩击头,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叩击,每个叩击部位叩击30秒左右,然后移到下一个部位,直至整个胸廓。 11、在肺下叶及重点感染部位,可适当延长叩击时间,同时加大一些

压力,可增加频率,促进痰液排出。 12、治疗时,向左旋转CPS旋钮至暂停位置即可暂停治疗。 13、向右旋转CPS旋钮,调节至所要求的CPS设定值时即可继续治疗。电机再次启动,计时器将继续累加治疗时间。 14、治疗结束时,时间退到00:00,仪器自动停止振动,继而自动断电。 15、治疗时,要观察患者情况及痰量、性质、颜色的变化、 16、合理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 17、整理用物,将用过的叩击头外套按分类放入垃圾袋内。 18、洗手、记录。 操作流程:着装整齐—评估—备齐用物—核对患者—解释—技术操作—治疗后观察—整理用物—安置患者—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基本治疗频率为15——35CPS。 2、为避免交叉感染,叩击头外罩应用一次性鞋套,一人一换。 3、每日治疗2——4次,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治疗前进行20分钟雾化治疗,治疗后5——10分钟吸痰。 4、对于无自主呼吸能力及昏迷的患者,操作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吸痰。

振动排痰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振动排痰治疗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振动排痰治疗仪的临床作用 1、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效清除呼吸系统分泌物,减少细菌感染,减轻或防止肺炎、肺脓肿、肺不张等疾病发生。 2、改善肺部血液循环,预防静脉瘀滞,松弛呼吸机,改善全身肌张力,增强呼吸肌力产生咳嗽反射,有利于机体康复。 3、手术后或体弱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二、振动排痰治疗仪的工作原理 根据临床胸部治疗原理,在病人身体表面产生特定方向周期变化的治疗力,其中垂直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叩击、震颤可促使呼吸道粘膜表面粘液和代谢物松弛和液化:水平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定向挤推、震颤帮助已液化的粘膜按照选择的方向(如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排出体外。 三、振动排痰治疗仪的禁忌症 1、胸部接触部位皮肤及皮下感染。 2、肺部肿瘤(包括肋骨级脊柱的肿瘤)及血管畸形。 3、肺结核、气胸、胸水及胸部疾病。 4、为局限的肺脓肿。 5、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有发生出血倾向的。 6、肺部血栓。 7、肺出血或咯血。 8、不能耐受振动的病人。 9、急性心肌梗塞。 10、心脏房、室纤颤。 11、心脏内附壁血栓。 四、振动排痰治疗仪的慎用情况 1、操作部位出现出血点或瘀斑。 2、新出现血痰。 3、病人出现心率增加、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五、振动排痰治疗仪的操作步骤 1、将叩击头与机器的叩击接合器旋转连接,叩击头可直接作用于人体。 2、连接电源,按程序1/程序2/程序3选择频率,或按右侧面板上的频率调节按钮▲▼调 节频率,建议最初设定为程序1。(即25Hz)。 3、按左侧面板上的时间调节按钮▲▼设定所要求的时间。建议每次治疗时间为10~20分 钟为宜。 4、按一次启动/暂停键开始治疗。 5、如果想连续振动,按连续按钮。 6、在治疗过程中,如需暂停治疗,按一次启动/暂停键即可。点击和计时器将会停止。 7、继续治疗时,再按一次启动/暂停键即可。 8、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要停止治疗,按结束键。 9、设定的治疗时间结束后,仪器自动停止振动,而后仪器自动断电。 六、振动排痰治疗仪的操作方法 1、评估患者,根据病情和体质情况调节振动的速度及时间。 2、治疗时沿患者肋缘自下往上振动,操作时注意,叩击头与患者肋缘充分紧密贴合。

机械振动排痰仪使用

机械振动排痰仪使用 一、排痰机的原理 1?该设备是根据物理定向叩击的原理进行设计的 2..它能同时提供两种力:一种是垂直于身体表面的垂直力,帮助支气管粘膜表面粘液及代谢物起松弛与液化作用,使其变小变松; 3?另一种是水平于身体表面的水平力,帮助小支气管内已液化的粘液按选择的方向流向大的 支气管。在大的支气管中,黏痰刺激咳嗽中枢神经从而使痰液排出体外。大量临床使用证明对排除和移动分泌物和代谢废物又明显作用。 二、多功能排痰机的适应症 1?外科术后病人(POSTOPRATIVE) 2?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3?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 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 EMPHYSEMA ) 5?急性肺炎(ACUTE PNEUMONIA ) 6?肺囊性纤维病变(CYSTIC FIBROSIS) 7?老年病(GERIATRIC CONDITIONS ) 三、适应症 1?艾滋病(AIDS) 2?气管切开术后(TRACHEOSTMY ) 3?职业性肺部疾病(OCCUPATIONAL LUNG DISEASES ) 4?术前气道清洁(PREOPERATIVE CLEANING ) 5?昏迷(PATIENTS IN A COMA) 6?烧伤(BURN IN JURY) 7?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 URE) 8?肺不张(PULMONARY A TELECTASIS) 9?新生儿肺炎(NEONATE PNEUMONIA) 四、与手工叩背的比较 1?振动排痰机:低频作用力可能透过皮层、肌肉、组织传达到细小支气管 2?任何体位均可操作 3?操作简单省力 4?无须体位平配合 5. 可保持恒定的节率 6?频率可调力量强劲、平稳、持续 7. 患者易于接受不会疲劳 8. 术后不易引起刀口开裂 五、手工叩背 1. 只能作用于浅表层 2. 需要患者体位配合 3. 节率无法控制 4. 针对不同的病人、病情频率没有准确标准 5. 力量轻重不易控制

振动排痰机简易使用说明

排痰机简易操作说明 1、开启电源开关,仪器呈待机状态。 2、按下中键,进入模式选择界面,选择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 (1)自动模式:自动模式分P1~P4四种模式,操作飞梭键盘可以选到四种模式中的任意一种进入启动治疗界面。 操作飞梭键盘选择所需要设置的参数,按下中键进入该参数的设置项: a)治疗时间(启动后不可调节) 时间默认值为10分钟,可在5分钟~20分钟调节,即四种默认时间段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操作飞梭键盘选到时间区域,按下中键进入治疗时间参数设置,旋转飞梭可改变治疗时间。 b) 治疗振频 振频在自动模式下,根据P1~P4模式的频率范围自动调节。 建议:在使用标准型治疗头治疗时, 在P1模式下,适合年老体弱,或需要重点护理的病人,初次治疗可选择。 在P2模式下,适合正常治疗或护理。 在P3模式下,适合体质较好或需要进行治疗的病人。 在P4模式下,适合体质强壮的病人。 (2)手动模式:操作飞梭键盘选择所需要设置的参数,按下中键进入该参数的设置项: a)治疗时间(启动后不可调节) 时间默认值为10分钟,可在1分钟~60分钟任意调节,步距为1分钟,操作飞梭键盘选到时间区域,按下中键进入治疗时间参数设置,旋转飞梭可改变治疗时间。 b)治疗振频 振频默认值为10Hz,可在10Hz~60Hz调节,步距为1Hz,操作飞梭键盘选到振频区域,按下中键进入振频参数设置,旋转飞梭可改变振动频率的大小。 注:①手动模式在工作状态下,可以根据病人的承受能力,通过调节振频,增强或减弱治疗频率。 ②在对患者耐受力不了解的情况下,建议操作人员先选择较低频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般临床使用频率范围在20Hz~30Hz之间。 3、在使用仪器时,操作人员应注意叩击转向器上的标识红色箭头“”,使呼吸系统痰液排出的方向与叩击转向器上的标识方向一致。 4、在使用过程中,应依据肺叶形状按从外向内的轨迹移动治疗头,以便使呼吸系统痰液按照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体外的顺序蠕动并排出。 5、参数设置完成后的操作说明 治疗参数设置完成后操作飞梭键盘,选到启动区域,按下中键,治疗仪根据设定的模式及参数开始治疗。治疗仪进入工作状态后,液晶屏幕显示倒计时。当时间至0时,治疗完成,治疗仪的蜂鸣器发出提示声音。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 一、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疗 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二、步骤 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根据患者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40-53KPA) 3吸引器胶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NS检查是否通畅。 4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后仰并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者张口器辅助。

5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头。6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换管,折叠插入适宜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个狭窄即15-25CM)。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巧迅速左右旋转提起 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 9每次吸痰不超过15S若未吸尽,等待3-5MIN可继续操作。 10清理患者口鼻。 11关闭电源,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 1、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 2、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 3、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4、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 5、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患者头部尽量转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 6、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 7、吸引完插管内的痰液后,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

振动排痰仪使用方法

振动排痰仪使用方法 使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痰液过多,过于粘稠,咳痰无力者 禁忌症:近期肺切除术,肺搓裂伤,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安置心脏起搏器,胸壁疼痛,脊柱疾病,骨质疏松,肋骨骨折及胸部开放性损伤,胸部皮肤破溃,感染和皮下气肿,凝血机制异常,肺出血,避免扣拍心脏,乳腺,肾脏和肝脏等重要脏器,以及肿瘤部位。用物准备:振动排痰仪一台合适的扣拍接头,叩击罩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有无胸部手术室,外伤史,心脏病史,有无胸疼继疼痛病史,性质和程度,有无呼吸困难及其程度。 2.评估咳嗽的难易度,痰液的量及其性质,呼吸的频率及节律,有无胸腹矛盾运动,辅助呼吸机参与,有无胸壁压痛,肋骨骨折,听诊干湿罗音的性质,部位和范围,确定操作部位。 3.查看胸部X片或CT了解有无气胸,胸腔积液,肋骨,胸骨,锁骨及肩胛骨骨折,并确定操作部位。 操作流程: 洗手,戴口罩,向患者解释 ↓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 准备振动排痰仪,选择合适的扣拍接头,使其处于待机状态 ↓ 设置初始频率20次/秒,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模式的需要调节频率,由外向内,由上往下,治疗患者胸部,胸壁承受压力为1kg左右,重点治疗病变部位,先扣拍3-5分钟 ↓ 指导患者咳痰,咳嗽无力患者可行气管内吸引以清除痰液 ↓ 操作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并做效果评估 注意事项: 1.治疗时叩击接合器上的箭头始终指向患者主器道。 2.使用轭状叩击头时不能连接叩击结合器。 3.在有可能出现污染的情况下,建议使用一次性叩击罩‘ 4.治疗后评估患者主观感受,胸痛,呼吸困难是否减轻,胸腹矛盾运动,辅助呼吸机参与是否减轻,听诊呼吸音是否清晰,干湿罗音是否减少,呼吸力学指标是否改善,咳痰量和性质变化,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胸片X片对比。

振动排痰治疗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振动排痰治疗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振动排痰治疗仪的临床作用 1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效清除呼吸系统分泌物,减少细菌感染,减轻或防止肺炎、肺脓肿、肺不张等疾病发生。 2 改善肺部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淤滞,松弛呼吸肌,改善全身肌张力,增强呼吸肌力产生咳嗽反射,有利于机体康复。 3 手术后或体弱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二振动排痰治疗仪的工作原理 根据临床胸部物理治疗原理,在病人身体表面产生特定方向周期变化的治疗力,其中垂直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叩击、震颤可促使呼吸道粘膜表面粘液和代谢物松弛和液化;水平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定向挤推、震颤帮助已液化的粘液按照选择的方向(如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排出体外。 三振动排痰治疗仪的禁忌症 1 胸部接触部位皮肤及皮下感染。 2 肺部肿瘤(包括肋骨及脊柱的肿瘤)及血管畸形。 3 肺结核,气胸,胸水及胸壁疾病。 4 为局限的肺脓肿。 5 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有发生出血倾向的。

6 肺部血栓。 7 肺出血及咯血。 8 不能耐受震动的病人。 9 急性心肌梗塞。 10心脏房,室纤颤。 11 心脏内附壁血栓。 四振动排痰治疗仪的慎用情况 1操作部位出现出血点和/瘀斑; 2新出现血痰; 3病人出现心率增加、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五振动排痰治疗仪的操作步骤 1 将叩击头与机器的叩击接合器旋转连接,叩击头可直接作用于人体。 2 连接电源,旋转开关控制旋钮,滑过暂停位置直至所要求的速度设定处。建议最初的设定为25。(通常设定范围为:15-30) 3 旋转定时控制旋钮,直至所要求的时间设定值。建议每次治疗时间10-20分钟为宜。 4 在治疗过程中,如需暂停治疗,向左旋转速度控制旋钮直至暂停位置即可。点击和计时器将会停止,时间显示窗上出现“Pause”字样。

医用振动排痰机操作规程

医用振动排痰机操作规 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医用振动排痰机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1、目的: 协助手术后、体弱患者增强排除呼吸系统痰液等分泌物的能力,改善瘀滞的肺部血液循环状况,预防、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2、注意事项: 1)禁忌症以及禁忌部位不可使用体外排痰机治疗。

禁忌症以及禁忌部位:肺结核、气胸、肺脓肿和胸壁疾病、胸壁感染症状、肺部血栓、肺出血及咯血、感染部位、出血部位或可能出血部位、恶性肿瘤部位、血栓性静脉炎或淋巴管炎、心脏部位、静脉曲张、不能耐受震动的患者。 2)注意扶持患者,避免体弱患者摔倒。 3)每次操作应选择在患者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前进行雾化吸入效果更好。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随时询问患者,如不能耐受或操作部位出现出血点或皮肤瘀斑应及时终止治疗,并通知医生。 4)叩击时每个部位叩击30秒左右,然后移动到下一个部位,要缓慢、有次序的移动,不要快速、随意移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叩击时遵循从外向里、从下向上原则。 5)治疗时间及设置频率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耐受程度调节,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如有特殊需要遵医嘱执行。 3、维护保养: 1)振动排痰机的机箱、导线、手把、支架和托盘须用中性肥皂水或中性消毒剂进行清洁,同时确保没有液体渗入马达。 2)可用于消毒塑料或橡胶的方式对附件进行消毒。不要用酒精清洁,因为它可使塑料或橡胶变质。 3)塑料扣机头罩可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消毒。如果在有可能出现污染的环境下使用,建议配备一次性纸质叩击头罩。 4)不要向振动排痰机的马达及其部件添加润滑剂,所有马达、传动缆等都是密闭的且是自我润滑的。支架的脚轮除外。

吸痰操作流程

吸痰操作流程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2、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痰鸣音。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恨不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4、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洗手。 5、使患者面侧向护士,昏迷者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6、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 7、左手持吸痰管并将末端折叠,右手用镊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8、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净痰液。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10、随时擦净测溅出的分泌物,并观察吸痰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面部,联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代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技术 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注意事项 1、无菌记述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 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入,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