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巩固(学生用)
学生版120个文言实词练习(精校WORD版)
学生版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学生版120个文言实词练习书颜老师常见文言实词的常见义项归纳练习1、爱i(爱不释手、爱莫能助、爱屋及乌)(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孟子·梁惠王上》(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3)吴广素爱人。
——《史记·陈涉世家》(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汉·贾谊《过秦论》。
义项归纳:2、安n(安步当车、安民告示、安身立命、安土重迁、安之若素)(1)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学而》(3)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4)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5)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义项归纳:3.被bi(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战国策·燕策》(2)凝霜被野草。
——三国魏·阮籍《咏怀》(3)妆成每被秋娘妒。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将军身被p坚执锐。
——《史记·陈涉世家》义项归结:4、倍bi(1)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史记·淮阴侯传》(2)无倍畔之心。
——《汉书·贾谊传》(3)焉用亡邻以倍郑——《烛之武退秦师》(4)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汉·贾谊《过秦论》义项归纳:5、本bn(本固枝荣、本来面目、本末倒置、本性难移)(1)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国语·晋语》(2)自言本是京城女。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4)抑本其成败之迹。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5)是时绛侯为太尉,本兵柄。
《汉书》义项归纳:6、鄙b(1)蜀之鄙有二僧。
——清·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庄公十年》(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4)孔子鄙其小器(5)性好作诗,词语鄙俚。
120个实词练习学生版
120个实词练习在每个文言实词下面的例句后写出解释6.鄙,bǐ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30.国,guó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亡,读音一:wáng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读音二:wú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89.微,wēi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采草药》)110.知,读音一:zhī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勾践灭吴》)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
(《报任安书》)读音二:zhì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7.兵,bīng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93.信,读音一:xìn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屈原列传》)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读音二:shēn,通“伸”。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
(《中山狼传》)79.说,读音一:shūo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读音二:shùi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
”(《鸿门宴》)116.族,z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宫赋》)28.顾,gù相如顾召赵御史曰。
(《廉颇蔺相如列传》)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文言文实词120个及练习(全)
8.代入检验法
9.依形推义法
利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推断词义。汉字本是表意性 质的,从字形可推知字义。如: “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 冀得一归觐。’”(公,指传主李若水)其中“冀得 一归觐”的“觐”字,可从这个字的形旁“见”上, 猜出它与“见”有关,加上其他语境因素,可以判 断出“觐”是“拜见”的意思。再如“赢粮而景 从”,“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 其通“影”,名词作状语,就好理解了。
①草木的根;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本业, 特指农业;⑤推究,探究;⑥副词,本来;⑦底本,版本; ⑧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 例句: ⑪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 )也。(《韩非子 》) ⑫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 ⑬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⑭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 )图宦达,不矜名节。 (《陈情表》) ⑮今背本( )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末, 指工商业;残,祸害。)(《论积贮疏》) ⑯成语“舍本( )逐末”“本( )末倒置” 答案:⑪根源;⑫草木的根;⑬推究,探究;⑭副词,本来; ⑮本业,特指农业;⑯根本、基础的东西/根本、基础的东 西。
即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 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 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又叫作“以题解文法”。如: (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 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 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 时候 【解析】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 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 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 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 【答案】D
120文言实词强化练习
不,没有 责备,反对 不是 除非,除了 非常:意外旳变故 不正确,错误旳
推导提醒:“非”本义为“不正确,不合理旳”。作 动词时即“以为不对”。词义是否定旳,故而虚化 为否定副词。
22
复
1昭王南征而不复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来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王辞而不复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出因“自计度此曲
11算体23度春三” 现了风言和 为去不 两“了度 语量玉 ,长门把短关一旳种原人则”之义过度出。引生心,死里指“度计人算离”俗 21
“推测,揣度”;由“ 原则 ”则引申出“尺
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2而墨子非之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非刘豫州莫能够当曹操者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觉今是而昨非
“ “
大说道路,理谈 、”论 规。律路旳作 引意走导向路、”赶之路义(后 料想
1“1道导之”以)政;抽象意义即“途径、通措导施、”引;导又特指
1“2道正义:
道德和正义
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 19
措施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得到,取得,与“失”
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 心得,收获
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3未得与项羽相见
能够
4吾得兄事之
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
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得无:难道,岂不是
78获推心意积”导备气善,提焉扬成也醒扬 德阐:,,明“而甚“得神自”能明得本做也自义到得为,”“圣“得实得具到现意有””目。旳“,得另到外”还就可有体“现 9“某事亦情遵做法对,了与,公正甚确相”得旳意思。融由洽“正确”旳意义引申 1出0此“言得得当之、合适”;进一步虚化对为、“合应适该”。 20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学生练例句有翻译)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爱①爱护②喜欢,爱好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④爱慕,欣赏⑤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⑥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安①安全,安稳,安定②安抚,抚慰③安置、安放④使……安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⑥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②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④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⑤介词,表示被动读音二:pī,通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②披散,披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屈原列传》★倍①通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②一倍,加倍③焉用亡邻以倍郑《烛之武退秦师》④越发、更加、倍加★鄙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②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③肉食者鄙《曹刿论战》④复合词:鄙人a.自称的谦词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史记•冯唐列传》b.鄙俗,不开化的人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c.乡下人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史记鄙贱: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兵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杀人③战争,军事④士兵,军队⑤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孙★病①疾病②生病③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病态)《病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捕蛇者说》⑤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⑥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⑦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⑧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史记⑨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察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②看清楚③考察,审察④明察,了解,弄清楚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察臣孝廉(考察后加以推荐)《陈情表》⑥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大⑦察察,洁净的样子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乘读音一:chéng①驾,坐,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赤②升,登乘鄂渚而反顾兮,哀秋冬之绪风《涉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④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读音二:shèng①量词,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②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佛教③春秋时晋国史书叫“乘”,后称史书为“史乘”④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肴之战》★诚①名词。
120个文言实词推导训练(学生版)
文言实词训练小练习文言实词训练(一)1.爱[顾名思义]①吝惜,舍不得;②喜爱,爱护;③怜惜,同情。
[千里之行]解释实词的意义,翻译画线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爱而不见,搔首踯躅()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6.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7.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成语积累]爱莫能助:爱:爱惜;莫:不。
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爱(爱惜)不释手:释:放下。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爱财如命: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
形容极端吝啬。
2.安[顾名思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臵(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千里之行]解释实词的意义,翻译画线句子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4.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5.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6.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成语积累]居安(安定)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生于忧患,死于安(安逸)乐: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愤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安(安心)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
文言同步巩固训练(文言实词“度”—“假”)
文言同步巩固训练(3)120个文言文必考实词“度”——“假”21 度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度.义而后动4.乃曰"吾忘持度."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7.一夜飞度.镜湖月8.常有大度.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10.崔九堂前几度.闻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22 非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2.而墨子非.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觉今是而昨非.23 复1.昭王南征而不复.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4.山重水复.疑无路5.王辞而不复.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4 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秦贪,负.其强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8.通家尚负.责25 盖1.日初出大如车盖.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3.覆盖..周密无际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 8.盖.亦反其本矣9.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6 故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3.暮去朝来颜色故.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5.君安与项伯有故.6.既克,公问其故.7.故.遣将守关者8.此物故.非西产9.故.臣复取璧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1.病故.,物故27 固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3.固.请,召有司案图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8.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8 顾1.赢得仓皇北顾.2.顾.野有麦场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5.大行不顾.细谨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7.顾.玩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9 国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5.等死,死国.可乎30 过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4.以其境过.清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7.今公子故过.之8.一日,大母过余.曰31 何1.却看妻子愁何.在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3.又何.间焉4.今日之事何如..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6.如.太行王屋何.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8.何.蓑何.笠32 恨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2.此恨.绵绵无决期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33 胡1.国胡.以相恤2.胡.取禾三百廛兮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34 患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2.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120个实词练习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下列各选项中,对“安”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动词,安定)C.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动词,安身、养生、享受)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形容词,安适、安逸)3. 下列各选项中,对“被”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动词,披散、散开)B. 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动词,同“披”)C. 大雪逾岭,被南越数州(动词,覆盖)D. 荆轲被八创(表被动)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5. 下列各选项中,对“本”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臣闻兵法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名词,根本、基础)B.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原来)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副词,本来)D. 是无难,别具本上奏(名词,奏章)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 下列各选项中,对“病”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动词,嫉妒)B.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动词,指责,嘲骂,羞辱)C.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形容词,困窘)D.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名词,毛病,缺点)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 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 与“惑而不从师”的“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王C.傲不可长,欲不可从 D.弟走从军阿姨死14. “当”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驼闻之曰:名我固当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 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因度此曲,以纾客怀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D.觉今是而昨非19. “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计不知所出耳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过故人庄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人之患在好人为师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C.所守或匪亲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31.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C.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2.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既无伯叔,终鲜兄弟33. 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狐假虎威 B.不假思索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34. 对“间”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隔)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有时、偶尔)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中间)⑥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间隔)A. ①②③⑥B. ②③⑥⑦C. ①⑤⑥⑦D. ①②⑥⑦A.君既若见录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D. 见笑大方慈父见背36. 对“解”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答)B. 太后之色少解(缓和、消释)C.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打开)D. 一日所属,解一贼至(押送)37.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连辟公府不就 B.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C.金就利则利. D.轲自知事不就38.“举”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孙叔敖举于海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世誉之而不加劝C.杀人如不能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D.戍卒叫,函谷举莫令事不举39. 与“天不绝我”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抢呼欲绝 D.绝云气,负青天40. 对“堪”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B.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愿意)C. 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D. 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忍受、经受)41. 与“克勤克俭”的“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然操遂能克绍C.克己复礼为仁 D.彼竭我盈,故克之42. 与“有教无类”的“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佛印绝类弥勒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C.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D.举类迩而见义远43. “可怜”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身上衣正单 B.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百花高楼更可怜44. 与“舸舰弥津”的“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B.弥留之际,留言示我,虽三言两语,不啻暮鼓晨钟,振聋发聩C.夜雪初霁,荠麦弥望D.仰之弥高45.与“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至莫夜月明 B.此二人乃莫逆之交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46. 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祭勿忘告乃翁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47. 与“距关,勿内诸侯”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C.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D.内立法度,务耕织48. 与“不期而遇”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失期,法当斩 B.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C.期年之后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49. 与“邑人奇之”的“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C.大将军邓陟奇其才 D.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50. 与“迁客骚人”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战、守、迁皆不及施 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C.再迁为太使令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51. 与“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的“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B.王好战,请以战喻C.乃置酒请之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52. 与“穷兵黩武”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C.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53. 与“连峰去天不盈尺”中的“去”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欲呼张良与俱去 B.西蜀之去南海,远也。
练习6:120个实词表解+强化记忆(101-120)-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多角度复习与练习
练习6:120个文言实词例释+强记练习(101-120)101要读音一yāo·要挟,威胁。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方苞《狱中杂记》)·通“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
(司马迁《鸿门宴》)·相约。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人体的腰部。
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
(《战国策·楚策一》)读音二yào·要领,关键。
记事者必提其要。
(韩愈《进学解》)·重要,险要。
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概括,总结。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司马迁《报任安书》)古时,国人皆好细要(),故肥胖之人皆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要(),终要()其法以广之。
一日,有人与医要()于茶馆,而其要()人戏之,医者大怒,以死要()之,遂罢。
答案古时,国人皆好细要(人体的腰部),故肥胖之人皆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要(要领,关健),终要(概括,总结)其法以广之。
一日,有人与医要(相约)于茶馆,而其要(通“邀”,邀请)人戏之,医者大怒,以死要(要挟,威胁)之,遂罢。
译文古时候,国人都喜好细腰,所以肥胖的人都尽力寻找能细腰的药方,并且记住它的关键,最终总结其中方法并且大力推广它。
一天,有人和医生相约在茶馆,并邀请人戏弄他,医生大怒,用死来要挟他,于是作罢。
102宜·合适,适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应该,应当。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似乎,大概。
视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
(《左传·成公六年》)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淮南之地宜()橘生长也,是故,橘宜()植于淮南。
答案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淮南之地宜(适宜)橘生长也,是故,橘宜(应当)植于淮南。
译文橘子生长在南方就是橘子,生长到北方就变成枳了。
因为淮南的土地适宜橘子生长,因此,橘子应当在淮南种植。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学生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古之遗爱也()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3.然后得一夕安寝()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衣食所安()8.既来之,则安之()3 被1.禹,汤被之矣()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将军身被坚执锐()4.被发行吟泽畔()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3.焉用亡邻以倍郑()4.每逢佳节倍思亲()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2.盖亦反其本矣()3.本在冀州之南()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6.若止印三二本()7..此之谓失其本心()8.本未倒置()9.抑本其成败之迹()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鄙人不知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4.左右欲兵之()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3.虽不能察,必以情()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6.人至察则无鱼()10 朝cháo1.朝服衣冠()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4.于是入朝见威王()5.两朝开济老臣心()6.期年不听朝()7..坐南朝北()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4.是高、曾时为一户()5.曾益其所不能()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自京师乘风雪()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13 诚1.帝感其诚()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4.帝感其诚()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2.为汉家除残去秽()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6.扶辇下除()15 辞1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动以朝廷为辞()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7..大礼不辞小让()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10.近者奉辞伐罪()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樊哙从良坐()5.从此道至吾军()6.弟走从军阿姨死()7..其从如云()8.欲不可从()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17 殆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4.思而不学则殆()18 当1.木兰当户织()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3.有大石当中流()4.北邀当国者相见()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8.犯法当死()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19 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于是废先王之道()5.伐无道,诛暴秦()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7..臣之所好者,道也()8.道不同,不相为谋()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10.故园谁道有书来()11.道之以政()12.道义()20 得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未得与项羽相见()4.吾得兄事之()5.所识穷乏者我欤()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10.此言得之()21 度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度义而后动()4.乃曰"吾忘持度"()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7..一夜飞度镜湖月()8.常有大度。
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学生练例句有翻译)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爱①爱护②喜欢,爱好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④爱慕,欣赏⑤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⑥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安①安全,安稳,安定②安抚,抚慰③安置、安放④使……安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⑥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②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④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⑤介词,表示被动读音二:pī,通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②披散,披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屈原列传》★倍①通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②一倍,加倍③焉用亡邻以倍郑《烛之武退秦师》④越发、更加、倍加★鄙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②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③肉食者鄙《曹刿论战》④复合词:鄙人a.自称的谦词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史记•冯唐列传》b.鄙俗,不开化的人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c.乡下人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史记鄙贱: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兵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杀人③战争,军事④士兵,军队⑤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孙★病①疾病②生病③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病态)《病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捕蛇者说》⑤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⑥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⑦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⑧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史记⑨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察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②看清楚③考察,审察④明察,了解,弄清楚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察臣孝廉(考察后加以推荐)《陈情表》⑥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大⑦察察,洁净的样子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乘读音一:chéng①驾,坐,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赤②升,登乘鄂渚而反顾兮,哀秋冬之绪风《涉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④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读音二:shèng①量词,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②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佛教③春秋时晋国史书叫“乘”,后称史书为“史乘”④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肴之战》★诚①名词。
文言120实词系列练习学生版(崔力)
文言120实词系列练习学生版(崔力)文言实词练习:素汤数书涕私适率徒属亡说实战演练一素宗悫(què)乘风破浪(素)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1)选出与“炳素高节”中“素”意思相同的一项()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孔雀东南飞》)B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唐雎不辱使命》)C且相如素贱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D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训俭示康》)实战演练二汤数书黄粱一梦(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1)选出与“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中“汤”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媵人持汤.沃灌。
((《送东阳马生序》)B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陈情表》)C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岳阳楼记》)D病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2)选出与“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中“数”意思相同的一项()A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B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C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D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触龙说赵太后》)E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3)选出与“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中“书”意思相同的一项()A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廉颇蔺相如列传》)B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C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教纲规定120个文言实词(学生练习用)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120个文言实词之最佳解决方案编写说明:1、本资料系笔者针对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教辅资料关于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均采用的知识清单形式不利于学生真正落实,且多年来互相抄袭,陈陈相因的现状,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博采众长,精心原创;2、本资料适合使用粤教版教材的师生高三复习之用;3、义项的设置不求全面,化烦为简,侧重落实阅读中常见、考试时常考、做题时常错的义项,侧重落实古有而今无、易犯以今义代古义错误的义项;4、例句多出自粤教版教材必修1-5中的课文,部分例句出自初中课文或其他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及名句,且都注明了出处,学生比较熟悉,有助于理解与记忆;5、大部分实词融入了部分现代词语或成语,既有助于掌握实词含义,又可帮学生积累成语;6、笔者逐字精心校对,愿文责自负,不劳编辑先生校稿,敬请放心。
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⑪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⑫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⑬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⑭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⑮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⑯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答案:⑴吝惜;⑵喜爱,爱护;⑶喜爱;⑷喜爱;⑸爱护;⑹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⑪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⑫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⑬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⑭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⑮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150个文言实词巩固练习
文言实词巩固练习1、比——(1)其两膝相比.者(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3)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2、鄙——(1)蜀之鄙.有二僧(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扶苏以数谏帮,上使外将兵.(3)行收兵.4、病——(1)未果,寻病.终(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察——(1)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2)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6、彻——(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7、乘——(1)公与之乘.(2)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3)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8、从——(1)战则请从.(2)小惠未,民弗从.也。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9、当——(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2)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4)当.奖率三军(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6)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10、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2)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得——(1)一狼得.骨止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既出,得.其船或得.日,或否(2)吾不得而见之矣(3)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12、定——(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北定.中原,庶竭驽钝13、伐——(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2)十年春,齐师伐.我(3)扰龙伐.蛟,登龟狩麟14、犯——(1)并皆暴犯.百姓(2)触风雨,犯.寒暑(3)若有犯.作奸科及为忠善者15、方——(1)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2)方.七百里,高万仞(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5)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16、负——(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17、赋——(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2)岁赋.其二(3)刻唐今人诗赋.于其上18、更——(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2)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19、故——(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既克,公问其故.(3)将尉醉,广故.数言俗亡(4)故.自号曰醉翁也20、顾——(1)顾.野有麦场(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1、观——(1)启窗而观.(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2、归——(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2)而其归.书也必速(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3、好——(1)余幼好.书24、号——(1)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号.呼而转徙(2)号.令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3)故自号.曰醉翁也25、还——(1)贫者自南海还.(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株26、会——(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2)会.宾客大宴27、惠——(1)小惠.未,民弗从也28、及——(1)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3)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4)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29、极——(1)渔歌互答,此乐何极.(2)感极.而悲者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3)初极.狭30、计——(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31、济——(1)读书以过目成诵为最能,最是不济.事32、加——(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3、假——(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34、间——(1)以为神,蔽林间.窥之(2)遂与外人间.隔(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6)中间.力拉崩倒之35、简——(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6、见——(1)下见.小潭(2)曹刿请见.(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37、竭——(1)彼竭.我盈38、尽——(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以尽.吾齿断其肉,尽.其肉(2)触草木,尽.死39、进——(1)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2)是进.亦忧,退亦忧(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40、居——(1)而半山居.雾若带然(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1、举——(1)举.烛而索,中有死鼠(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3)死即举.大名耳(4)胶鬲举.于鱼盐之中42、具——(1)各具.情态(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3)具.答之43、俱——(1)为一说,使与书俱.(2)百废俱.兴44、聚——(1)太医以王命聚.之45、遽——(1)是方啮也,而遽.死也(2)其父虽美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46、决——(1)孔子不能决.也(2)舍问,其奚决.焉47、类——(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2)佛印绝类.弥勒48、临——(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临.溪而渔(3)把酒临.风(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5)东临.碣石49、虑——(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50、论——(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51、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2)其远古刻尽漫.失52、灭——(1)火焱而不灭.(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3、明——(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2)庭下如积水空明.(3)春和景明.(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5)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54、名——(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2)名.之者谁(3)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55、命——(1)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2)奉命.于危难之间(3)夫子何命.焉为(4)苟全性命.于乱世(5)五十而知天命.56、谋——(1)肉食者谋.之57、难——(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2)奉命于危难.之间58、平——(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譬如平.地(3)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59、戚——(1)言之,貌若甚戚.者(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60、启——(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61、强——(1)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3)赏赐百千强.62、窃——(1)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2)王窃.忻慕,归念遂息63、请——(1)曹刿请.见64、穷——(1)愈往而不知其穷.(2)复前行,欲穷.其林65、求——(1)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忽啼求.之(4)又夹百千求.救声66、取——(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2)心虑人逼取.(3)寡人反取.病焉(4)伐竹取.道(5)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67、去——(1)乃记之而去.(2)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3)俸去.书来(4)去.死肌,杀三虫(5)西蜀之去.南海68、全——(1)全.石以为底(2)苟全.性命于乱世69、任——(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受任.于败军之际70、入——(1)身已半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草色入.帘青又入.水击蛟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月色入.户阳谷皆入.汶入.则无法家拂士(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3)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71、善——(1)咨诹善.道(2)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3)京中有善.口技者(4)王曰:“善.”72、少——(1)山多石,少.土(2)少.时,一狼径去(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周处年少.时(5)宾客意少.舒73、舍——(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便舍.船,从口入74、涉——(1)涉.寒暑不溃(2)楚人有涉.江者(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75、生——(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君将哀而生.之乎(5)吾闻有生.,莫智于人(6)而乡邻之生.日蹙(7)黄生.允修借书76、胜——(1)驴不胜.怒,蹄之(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臣不胜.受恩感激(4)予观夫巴陵胜.状(5)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77、师——(1)十年春,齐师.伐我(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自京师.乘风雪78、施——(1)悉以咨之,然后施.行(2)施.八尺屏障79、实——(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实.冀三横唯余其一(3)将以实.笾豆(4)此皆良实.80、食——(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皆出酒食.(3)谨食.之,时而献焉81、使——(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2)卒见使.于一鼠(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焉(4)晏子将使.楚(5)使.弈秋诲二人弈(6)82、释——(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83、恃——(1)富者曰:“子何恃.而往?”84、属——(1)属.予作文以记之(2)召令徒属.曰(3)忠之属.也(4)神情与苏黄不属.85、说——(1)请说.之(2)为一说.,使与书俱(3)或说.处杀虎斩蛟(4)公输盘不说.86、素——(1)素.灰丝时蒙卷轴(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87、汤——(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2)浩浩汤汤..,横无际涯88、痛——(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89、亡——(1)广故数言欲亡.(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为蛇足者,终亡.其酒(4)河曲智叟亡.以应90、为——(1)今吾嗣为.之十二年(2)通计一舟,为.人五(3)为.坛而盟(4)酿泉为.酒(5)并自为.其名(6)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4)是以举宠为.督(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6)中轩敞者为.舱(5)终为.忠臣(6)为.坻、为屿、为、为岩91、务——(1)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2)蒙辞以军中多务.92、徙——(1)非死则徙.尔93、狭——(1)初极狭.,才通人94、鲜——(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95、向——(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96、效——(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不效.,则治臣之罪(3)王效.其作为97、信——(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今以蒋氏观之,犹信.98、行——(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3)斗折蛇行.(4)商旅不行.(5)缘溪行.,忘路之远近(6)行.收兵(7)悉以咨之,然后施行.(8)将军向宠,性行.淑均(9)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10)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99、形——(1)无案牍之劳形.(2)罔不因势象形.(3)山岳潜形.(4)不与,归而形.诸梦100、兴——(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水波不兴.101、修——(1)乃重修.岳阳楼(2)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02、徐——(1)徐.以杓酌油沥之103、许——(1)高可二黍许.(2)遂许.先帝以驱驰104、寻——(1)乃入吴寻.二陆(2)未果,寻.病终105、业——(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2)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3)吾业.是有年矣(4)若业.为吾所有106、遗——(1)以光先帝遗.德(2)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07、贻——(1)尝贻.余核舟一108、夷——(1)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2)其船背稍夷.109、异——(1)或异.二者之为(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3)曰“姑俟异.日观云尔”(4)渔人甚异.之110、易——(1)天下事有难易.乎(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读《易.》至韦编三绝111、诣——(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112、益——(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3)香远益.清(4)益.习其声113、阴——(1)其阴.,济水东流(2)阴.风怒号(3)树林阴.翳114、引——(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2)友人惭,下车引.之(3)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115、盈——(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2)彼竭我盈.116、余——(1)余.好书,家贫难致(2)实冀三横唯余.其一(3)邹忌修八尺有余.(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17、狱——(1)小大之狱.118、御——(1)以啮人,无御.之者119、缘——(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120、远——(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其远.古刻尽漫失(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5)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6)亲贤臣,远.小人121、云——(1)孔子云.:“何陋之有?”(2)盖大苏泛赤壁云.(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122、责——(1)则责.攸之、、允等之慢123、章——(1)黑质而白章.(2)又用篆章.一124、知——(1)不可知.其源(2)汝亦知.射乎(3)卜者知.其类(4)不可谓知.类(5)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25、止——(1)一狼得骨止.,一狠仍从(2)拊床而止.之(3)担中肉尽,止.有剩骨126、致——(1)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3)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127、质——(1)黑质.而白章128、众——(1)令辱之,以激怒其众.(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泯然众.人矣129、专——(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然后之叹借者之用心专.130、周——(1)天不兼覆,地不周.载131、走——(1)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永之人争奔走.焉132、足——(1)细若蚊足.,勾画了了(2)吾一瓶一钵足.矣(3)不足.为外人道也133、卒——(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2)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3)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134、作——(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3)属予作.文以记之(4)作.亭者谁(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135、坐——(1)口技人坐.屏障中(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3)王曰:“何坐.?”曰:“坐.盗”136、布衣——(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137、菲薄——(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138、间隔——(1)遂与外人间隔..139、交通——(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40、节目——(1)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141、绝境——(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42、其实——(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143、阡陌——(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44、亲戚——(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45、驱驰——(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46、问津——(1)后遂无问津..者147、无论——(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8、牺牲——(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149、鸿儒——(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50、白丁——(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0个文言实词记与练(学生版)
【情景助记】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助记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8)(2019·天津卷)则余安得不为之言安:________(9)(2017·天津卷)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安:________(10)(2016·山东卷)大国之君曰:“齐安矣。
”安:________(11)(2016·全国卷Ⅱ)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安:________(12)(2020·课标全Ⅰ)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安:________【情景助记】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情景助记】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6)(2019·北京卷)本诸理,作《非国语》本:______________(7)(2018·浙江卷)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本:______________(8)(2015·江苏卷)必刮剖根本见终始本:______________(9)(2017·全国卷Ⅰ)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本:______________(10) (2020·课标全Ⅱ)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本:______________(11)(2020·天津卷)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本:______________【情景助记】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情景助记】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巩固(学生用)
120个文言实词巩固练习1.爱ài楚人爱( )其子,虽爱( )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独爱( )菊,有陶氏之风,众人爱( )其高洁,称之。
有人约其子于茶亭相见,其子爱( )而不见。
2.安ān战国之际,诸侯欲觅安( )闲之地,得旦夕安( )寝,常与邻国相安( ),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民不聊生,于是遣将去险远之地安( )军治寇,终败矣。
逝者已矣,存者而今安( )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 )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 )发被( )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 )衣,身被( )十余创,犹不觉苦。
4.倍bèi苏武陷匈奴,不倍( )节义。
乡情百倍( )于游子。
十年间,每逢佳节,倍( )思亲朋。
5.本běn柳宗元本( )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 ),反其本( )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著作多本( ),即今日所见本( ),以本( )其当日心境。
6.鄙bǐ晋之鄙( )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求其谅。
”居久,则鄙( )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 )人。
”7.兵bīnɡ陈涉初起之时,用兵( )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 ),将兵( )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 )其友,陈涉不语。
8.病bìnɡ桓公身有疾,左右病( )之,求扁鹊治,不治,病( )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乃桓公之病( )也。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 )。
9.察chá郡守察( )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 ),然帝以为李密品行端正,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 )孝廉,此事足见帝之察( )。
10.朝邹忌朝( )服衣冠,上朝( )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 ),经数年之久。
邹忌名闻天下,为历朝( )谋臣所景仰。
11.曾愚公自曾( )祖起居于太行、王屋二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 )齐议移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个文言实词巩固练习1.爱ài楚人爱( )其子,虽爱( )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独爱( )菊,有陶氏之风,众人爱( )其高洁,称之。
有人约其子于茶亭相见,其子爱( )而不见。
2.安ān战国之际,诸侯欲觅安( )闲之地,得旦夕安( )寝,常与邻国相安( ),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民不聊生,于是遣将去险远之地安( )军治寇,终败矣。
逝者已矣,存者而今安( )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 )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 )发被( )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 )衣,身被( )十余创,犹不觉苦。
4.倍bèi苏武陷匈奴,不倍( )节义。
乡情百倍( )于游子。
十年间,每逢佳节,倍( )思亲朋。
5.本běn柳宗元本( )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 ),反其本( )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著作多本( ),即今日所见本( ),以本( )其当日心境。
6.鄙bǐ晋之鄙( )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求其谅。
”居久,则鄙( )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 )人。
”7.兵bīnɡ陈涉初起之时,用兵( )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 ),将兵( )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 )其友,陈涉不语。
8.病bìnɡ桓公身有疾,左右病( )之,求扁鹊治,不治,病( )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乃桓公之病( )也。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 )。
9.察chá郡守察( )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 ),然帝以为李密品行端正,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 )孝廉,此事足见帝之察( )。
10.朝邹忌朝( )服衣冠,上朝( )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 ),经数年之久。
邹忌名闻天下,为历朝( )谋臣所景仰。
11.曾愚公自曾( )祖起居于太行、王屋二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 )齐议移山。
于是愚公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 )云,笑而止之。
愚公笑曰:“汝曾( )不若孀妻弱子?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12.乘陶渊明手握《左传》,乘( )彼垝垣,阅至“公与之乘( )”,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 )便,终不免亡身,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 )雪。
至家,心乃定,于是决定余生乘( )化以归尽。
13.诚chénɡ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 ),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诚( )无意,乃遣从者怀璧归赵,后秦诚( )如此。
14.除chú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
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相待,三顾其舍,亲除( )其东屋之除( )尘,引荆轲登车,荆轲感激而应允,与太子归。
太子除( )其官职,令其刺秦王。
荆轲曰:“除( )吾死,不然事定成!”15.辞cí屈原德高,作《楚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其辞( )优美。
子兰欲以叛国为辞( )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辞( ),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 )亲戚,见放于楚之汨罗。
16.从樊哙从( )军,从( )刘邦征伐。
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 )良计,入帐斥项王。
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 )来,欲杀之,樊哙不惧。
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 )良坐。
17.殆dài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 ),物件燃烧殆( )尽,唯余项脊轩。
归有光以为殆( )有神助,后重修之。
18.当李斯为秦相,当( )政。
当( )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 )关隘,敌临,守将败退,按律当( )死。
李斯念其功,以功当( )之,于其当( )死之际活之。
后令其当( )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吾定效力,不负君望!”苏洵欲往京城,道( )泰山间行。
遇隐士行于道( )中,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 ),以为六国用兵之道( )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
二人言辞激烈,未能休也。
人道( )此事:孰闻道( )多也?20.得dé临川人张奇游学得( )一书,乃安石所著。
曰:“吾得( )珍宝事之。
”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 ),以为安石所言得( )之。
21.度宋妻往市买鞋,至市而忘度( ),徘徊良久,几度( )欲返,度( )之再三,度( )其夫脚之大小未成,终返家。
其夫见妻空返,以为其玩乐无度( ),责其只知游乐、不知以脚度( )鞋之大小。
后人度( )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 ),岂不谬哉?22.非fēi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陈涉非( )因有兵家之能而灭秦。
少者非( )之,曰:此言非( )也,陈涉胜于民心,此非兵家之能乎?23.复fù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
江南成名寻之,遍历各地,于山重水复( )之中苦寻无果。
一日,正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 )。
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
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
试令其与鸡斗,无不胜者。
两人喜,相约明日复( )往。
24.负fù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 )强以城十五求之。
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 )秦曲。
赵王召相如负( )和氏璧往之。
相如临行曰:“必不负( )赵。
”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 )约,令从者怀璧归赵。
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 )不易量。
25.盖姚鼐游泰山,登不多时,甚觉艰难;忆项羽气盖( )世,又登之。
路有树,枝枝相覆盖( ),其叶如盖( )。
见一古物,其上文字如新无损,盖( )古人遗之。
26.故ɡù项伯与张良有故( ),遇项王欲杀刘邦,故( )前往告良。
良见项伯,问曰:“公何故( )至此?”伯具言所闻。
良听罢,急以告邦。
邦故( )嫌良告之迟,良细述原委,刘邦颜色少解。
27.顾ɡù刘备欲振汉室,招贤才,三顾( )孔明之庐。
初始,其见远处有一草庐,以为孔明之庐,叩门问之,僮仆曰非也。
刘备疑其为孔明之计,临行顾( )之,而后返,再求之。
如是者三,乃见。
孔明因顾( )其家人,则曰:“顾( )吾念之,家人无以为托。
”刘备令从者安之,孔明方许。
28.固ɡù齐据险地之固( ),敌攻,将欲战。
齐将田忌固( )止之。
敌将屡有建树,有自满之心,日益骄固( )。
田忌故固( )壁不战,方胜之。
史论:齐固( )有取胜之势,且田忌有谋,岂不胜哉?29.归ɡuī曹操进犯孙吴,而此时大小乔来归( ),周瑜雄姿英发,且吕蒙既归( ),江东俊杰多归( )孙吴。
孙权兵强马壮,曰:“吾纳贤进士,必胜之。
”30.国ɡuó苏轼左迁于杭州,去国( )怀乡,然其生性豁达,未几,自谓此地为乐国( )。
筑堤浚池,于国( )于民有大利,其之于国( ),亦尽心之至矣。
31.过ɡuò信陵君过( )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 )之。
令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 ),仆从以为过( )矣。
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 )几日便归。
数日后,信陵君见侯生,曰:“未能早登先生之门,吾之过( )也。
”32.何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以为美,邹忌自以为不及徐公之美,则曰:“吾何( )能及徐公也?”邹忌上朝,齐王问曰:“卿上朝何( )事?”忌具答,且谓齐王蔽甚。
齐王闻之,叹道:“何( )者?寡人之蔽,何( )其甚也!”33.恨hèn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却为焦母所拆散,别时真可谓“生人作死别,恨( )恨那可论”。
此恨( )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34.胡hú汉时,李陵受诏抗胡( ),后被困而降胡。
皇上诛其族。
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 )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
”大臣皆不敢言。
35.患huàn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
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矜于人前。
其师患( )其未得要领。
一日,携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所学之法试之,未得。
归之,训曰:“人之患( )在自矜,此或终为患( )也。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 )于嬉,嗜玩,或( )逃。
愈惩其曰:“为学贵恒。
或( )匪恒,则或( )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李蟠闻罢,方安心于学,乃有所成。
众人以为愈之功。
后或( )责愈,以为童子为学,当顺其自然,后功或( )未易量。
37.疾jí蔡人有足疾( ),不能疾( )走。
家人寻医。
镇上有医,医术高明,常解民之疾( )苦,蔡人往求治。
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 )尔术,所幸未听之也。
”医曰:“吾疾( )天下如此者也。
”38.及jí陈留为人善,才能非及( )友人。
一日,与友山中狩猎,见一兔,猛追之。
殆及( )之,忽见一蛇,兔脱,陈留则为蛇所伤,不知所措,及( )友至,而毒已入心矣。
陈留将死之时,曰:“此事及( )友,及( )家不宜张扬。
愿及( )吾未去之时托子于君。
清明及( )中元,于吾墓前焚纸而已。
”言毕遂死。
39.即jí庄公初即( )位,即( )令人击邻国,众人以为不妥。
公曰:“不然,即( )患邻国兵至。
”固出兵。
兵既出,庄公悔,使人阻。
大败,士卒三万葬于南山。
国人指其址,曰:“此即( )万人墓也。
”40.既jì苏轼于七月既望之日,与友乘舟游赤壁。
既( )而,浪生船摇,友惧而欲归,轼曰:“既(既然( ))来之,则安之。
”波既( )平,友方安。
41.假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 )吏常惠等募士百余人同行。
途遇险滩,假( )舟而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 )也。
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 ),州官不许,乃往。
42.间周瑜欲出行,令鲁肃于其出行间( )代职。
途中见草屋八九间( ),令卒查之。
少间( ),屋内掷一纸出,令其道后山间( )行。
小人间( )进言,欲令周瑜、鲁肃不和,鲁肃知小人间( )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间( )焉?”瑜闻之,于行间( )致书一封于肃,令其与外人间( )隔。
肃曰:“君子纳言须察其真。
人进言理当如此,勿罚。
”小人闻言甚愧,终不再言。
43.见王昭君天生丽质,入宫后则无人问津。
后匈奴朝见( )汉元帝,求和亲。
元帝见( )昭君,方知其绝色,有悔,乃悟见( )欺,而事成定局,遂放行。
昭君行至胡地,风吹草低见( )牛羊,思及与父母恐再无相见( )之日,悲从中来,不由叹道:“昔日入宫时,父母见( )叮咛,嘱我早还家。
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见父母矣!”言讫泪落,大雁见之,亦为之坠。
44.解庖丁为文惠君解( )牛。
牛怒且吼,王惧,庖丁以刀刺之,牛毙。
王见其技甚高,疑之,庖丁解( )其惑也。
文惠君方解( )其理,色少解( )。
文惠君后以此道治国,终解( )内忧外患。
45.就jiù晋武帝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赡养祖母具表不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