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文言实词课件

合集下载

全国高考语文120个重点文言实词精选ppt

全国高考语文120个重点文言实词精选ppt

• ②加倍
•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整罚理 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7
• (2)副词,更加,倍加
•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 ——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 增加:
• (3)数词,一倍
•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
• 8.病,bìng • (1)名词 • ①重病 • 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 ——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 增加: • ④弊病,缺点 •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 ——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大方,我不认为是毛病。 • (2)动词 • ②使……成病态 •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 ——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作为职业来求取
• ④书本,稿本,版本
•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 ——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 的内容并不改换。
• (4)④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 ——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 朋友。
整理
15
• 10.朝
• 读音一:cháo
• (1)名词 ①名词,朝廷
•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 王。
• ②名词,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ppt课件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ppt课件
120个文言实词复习精品 1-40
1.考点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 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考点剖析
(1)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 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 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 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 常出现的实词。
“背”。追求个人利益而背弃公义正义, 见利忘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
2倍道而行 3事倍功半 4焉用亡郑以倍邻 5每逢佳节倍思亲
通“背”,背叛违背
通“背”,违背 一倍,加倍
增加 越发、更加
5、本
• 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 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 靠根的茎干
• 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 “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 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 之义。
• 成语助记: •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1蜀之鄙有二僧 边界地方
2越国以鄙远
以…为边界
3人贱物亦鄙
鄙陋 ,
4肉食者轻鄙
鄙陋,见识浅
5鄙贱之人,不知 庸俗,浅陋
将军宽之至此也
6鄙人不知忌讳 自称的谦辞
7、兵
• 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 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 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兵于赵者
6赵亦盛设兵待 秦,秦 不敢动
战争 军队
8、病
• 疒形丙声。本义:古时指重病 • 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
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 成语助记: •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120个文言实词 ppt课件

120个文言实词 ppt课件

2020/12/2
7
44-就 1金就砺则利 靠近,接近 2连辟公府(官名)不就 赴任,就职 3轲自知事不就 完成 5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随即 7荆轲遂就车而去 上车
2020/12/2
8
29-国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国家的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京城
30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超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胜过)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错误,过失)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责备) 7今公子故过之 (访问) 8一日,大母过余曰 (看望)
4佛印绝类弥勒 极,最,非常
5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完全,绝对
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12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陡峭的
2020/12/2
18
47-堪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经得起,忍受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能够,可以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能够,可以
48-克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能够 2然操(曹操)遂能克绍(袁绍) 战胜,攻破 5克已奉公 克制,约束
2奉命于危难之间 (中间,期间)
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一会儿)
7间以诗记所遭 (间或)
8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离间)
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11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1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
15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秘密地、悄悄地)
2020/12/2
14
42-见
1事不目见耳闻 看见
8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登上帝位
2020/12/2
12
40-假
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120(选讲) PPT精品课件(共118张)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120(选讲) PPT精品课件(共118张)
文言实词120 (选讲)
1、爱
• 说文解字:爱的字根 “爫”是“爪”的变体, 有“扶助”弱者的意思; “冖(mì )”的意思是 “覆盖”,有雌鸟保护 和亲近小鸟的意思; “友”有对“朋友”关 切的意思。对弱者的扶 助,对家人的保护和亲 近,对朋友的关切,都 属于爱的范畴。
•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师说》 •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齐桓晋文之事》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 6古之遗爱也(恩惠) •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诗经 静女》
•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4、倍
•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 违背) 《鸿门宴》 •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烛之武退秦师》 •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0、诚
• 形声。从言,从成,成亦声。
•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 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 “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心悦诚服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吝啬,舍不得 • “喜欢”“爱护”; • “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 不释手 爱毛反裘

2、安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完整)ppt课件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完整)ppt课件
.
0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古之遗爱也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爱护 喜欢,爱好 爱惜,吝惜 爱慕,欣赏 恩惠 隐蔽,躲藏
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
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
“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
1出0此“言得得当之、合适”;进一步. 虚化对为、“合应适该”。
20

1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
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
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
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
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常态
人病之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疾病 困苦,困乏 毛病,缺点 担心,忧虑
损害 责备、羞辱
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
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
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
8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鱼
1紧1品“其跟名随位”,犹敌不人失的下形曹象从。事“随从从事”,乃官是名较亲密之人,
11引32可然申以皆出便祖“宜 屈次从 原于事 之最, 从亲何容的必辞人禀令”我也. 是办从顺事容理,成舒章缓。,不急迫 16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4思而不学则殆

120个文言实词及练习课件

120个文言实词及练习课件

10、朝
①早晨;②拜访、拜见;③朝见(天子);④朝廷;⑤朝政;⑥ 朝代;⑦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例句: ⑪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过秦论》 ⑫序八州而朝( )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⑬朝( )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⑭期年不听朝( )! ⑮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陈情表》 ⑯朝( )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游》 ⑰相如每朝( )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⑱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 )开济老臣心。《蜀相》 ⑲成语‚班师回朝( )‛‚朝( )秦暮楚‛ ⑳临邛令繆为恭敬,日往朝(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答案:⑪朝见(天子);⑫使……朝见;⑬早晨;⑭朝政;⑮朝 代;⑯早晨;⑰朝见(天子);⑱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⑲朝 廷/早晨。(10)拜访、拜见
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 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 怎么,哪里。例句:
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 ⑵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燕雀安( )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 )附‛‚塞翁失马, 安( )知非福‛ 答案:⑪⑫使……安定;⑬疑问副词,怎么;⑭疑问副 词,怎么,哪里;⑮疑问代词 哪里,哪儿;⑯安稳,安定,安全;⑰安逸,安乐;⑱ 使……安定;⑲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⑳疑问副词, 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⑴安逸,安乐;⑵疑问副 词,怎么,哪里;⑶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⑷疑问 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120个重要文言实词
120个
文言文实词
1、爱
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④隐藏, 躲藏 例句: ⑪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 地。《过秦论》 ⑫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 )人。《过秦 论》 ⑬爱( )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⑭秦爱( )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⑮嗟夫!使六国各爱( )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 赋》 ⑯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 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 ⑱爱( )莫能助 答案:⑪吝惜,舍不得,吝啬;⑫喜爱,爱护;⑬喜爱;⑭ 喜爱;⑮爱护;⑯喜爱;(7)通‚薆‛,隐藏,躲藏; (8)同情、怜悯

120个文言文实词练习课件

120个文言文实词练习课件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台阶 ) 2为汉家除残去秽( 清除,去掉 )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清除,去掉 )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整修,修理 )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拜官授职 ) 6扶辇下除( 门屏之间 )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危险 )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大概,恐怕 ) 4思而不学则殆(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边界地方 )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 4孔子鄙其小器( 轻视 )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器,军械 )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士兵,军队 )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用兵策略,战略 ) 4左右欲兵之( 用兵器杀人 )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 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
何 1却看妻子愁何在( 哪里,代词)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什么,代词 ) 3又何间焉( 怎么,为什么,状语 ) 4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样,怎么样 ) 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怎么办, 奈……何:对……怎么办 如……何:把……怎么办 ) 6如太行王屋何(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多么 ) 背、扛 ) 8何蓑何笠( hè
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背东西,以背载物 )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担负,使……承担 ) 3秦贪,负其强,( 依仗,凭借 )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对不起,辜负 )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 违背,背弃 )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失败 )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覆盖 ) 8通家尚负责。( 亏欠,拖受,责通“债” )

(十二)120个文言实词(110-120)ppt课件

(十二)120个文言实词(110-120)ppt课件
•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质询,问)(《送东 阳马生序》)译文: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 难,询问道理。注:援,引、提出。
• ⑤君不如肉袒(tǎn)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廉 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你不如解衣露体伏在刑具 上请求大王处罚,或许侥幸能得到赦免。注:肉袒, 脱去上衣,露出肩膊;斧质,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劝学》)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 之远。//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到,达到)(《过秦论》)译文:然而秦国凭借很少的 土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 诸侯都来朝见。注:万乘,兵车万辆,代指天子,皇帝; 序,引、招致;同列,指六国诸侯。
• ⑨少有连,必多方钩致。(弄来,捉来)(《狱中 杂记》)译文:稍微有点牵连的,就一定用尽方法 捉来。
• ⑩案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精细)(《汉书·严 延年传》)译文:检查他裁断的案件,都文理致密, 不可推翻。
• 【质】一百一十二 •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名词,
人质或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有哪个 再来说要长安君为人质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脸 上。注:复,再。//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 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人质)(《柳志厚墓志 铭》)译文:此地人借钱时习惯用子女作为人质相抵 押,如不能按约期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钱相等时,子 女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注:侔,等。//惟大辟无可 要,然犹质其首。(作为抵押)(《狱中杂记》)译 文: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好要挟的,但是还 要留下他的脑袋做抵押品。注:大辟(bì),古代砍 头的死刑;要,要挟。
【致】一百一十一

120个文言实词ppt课件

120个文言实词ppt课件

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佛印绝类弥勒
5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隔绝
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2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极,最,非常
断绝 停止,消失
完全,绝对
横渡
陡峭的
16
47-堪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经得起,忍受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能够,可以
能够,可以
(经过,通过) (超过)
(胜过) (错误,过失) (责备)
(访问)
(看望)
7
34-患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6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忧虑,担心)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讳溺忌)
(祸害,灾祸)
35-或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有人)
4云霞明灭或目睹 7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
10胡虏益解
分裂,涣散
解除
离散 同“懈”,松懈,懈怠
14
45-举 1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2举类迩而见义远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4永元中,举孝廉(官名)不行 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7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1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举起 举出,提出
发动,举行
聚合 全,都
推举,推荐
并吞
15
46-绝
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形容鸟声宛转从小路秘密地悄悄地1242见1事不目见耳闻看见拜见召见接见见识见解现成的看到的东西1343解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7天下土崩瓦解何如9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10胡虏益解剖开解开解释解答理解分裂涣散解除离散同懈松懈懈怠1445举4永元中举孝廉官名不行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1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举起举出提出发动举行推举推荐聚合并吞1546绝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2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断绝停止消失隔绝极最非常完全绝对横渡陡峭的1647堪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8克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然操曹操遂能克绍袁绍5克已奉公经得起忍受能够可以能够可以能够战胜攻破克制约束1749类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50怜2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怜悯同情可爱疼爱爱惜爱戴可惜事例类似象1851弥52莫1至莫夜月明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没有谁没有人不能1954内1少间帘内掷一纸出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3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8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55期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内心通纳接纳通纳交纳日期期限希望期望期年

120个文言实词积累ppt课件

120个文言实词积累ppt课件

【课内用法归纳梳理】 ①台阶(名) ②殿阶(名) 传》)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汉书·苏武
③任命,授职(动)
《陈情表》) ④清除,除去(动)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李密
见例句
14.士皆垂泪涕泣 涕(tì):眼泪→鼻涕 推导提示:“涕”的本义是“眼泪”,流眼泪时 会鼻子发酸而流出鼻涕,故后又引申出“鼻涕”之
⑤相信(动) 书·苏武传》)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汉
⑥任凭、随意(动)
低眉信手续续弹。(白居易《琵
琶行》)
⑦信物(名) ⑧使者(名) 见例句 自可断来信(这里指媒人),徐徐更谓
之。(《孔雀东南飞》) ⑨通“伸”,伸张(动) 欲信大义于天下。(陈寿《
隆中对》)
8.秦王必说见臣 说(shuō shuì yuè tuō):说明,解说
【课内用法归纳梳理】 ①边疆、边远的地方(名) ②鄙俗、浅陋(形) ③表自谦(副) 见例句(此句中“鄙”活 用作动词,“把„„当做边邑”)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故振慑。(《荆轲刺秦王》)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焉用亡郑以陪邻
逃亡的人 亡(wánɡ wú):逃跑 灭亡 失掉 死亡 没有,同“无” 推导提示:“亡”的本义是“逃跑”。作名词则为
《荆轲刺秦王》 6.秦兵旦暮渡易水
以兵器杀人 兵(bīnɡ):兵器、武器 战争,军事 侵略 战略、战术
士兵,军队
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 “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战争,军事”当然跟
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例句及翻译大全(课堂PPT)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例句及翻译大全(课堂PPT)
22
6.鄙
推导提示: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
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 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 自谦之词,如“鄙人”。
23
复合词
鄙夫:❶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孔子对过于重 视身外之物的得失称之为鄙夫。 ❷第一人称的谦 称。
鄙见:谦辞,称自己的见解粗俗浅薄。
贵远鄙近::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 贵,相隔近的就低贱。同“贵远贱近”。
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屈原列传》)
16
(2)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 人事呢? (3)副词,本来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4)复合词,本心,指心的自然状态,天性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
33
(1)动词
9.察
①明察,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 按照情理去办。
②考察后加以推荐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我为孝廉。
34
(2)形容词,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 难》)
4.倍
推导提示: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
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 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 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14
复合词
倍道:❶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❷背离
正道。倍,通“背”。
倍道兼行:倍、兼,加倍;道,指行程。每天加倍
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形容加速疾行。出 处: 《孙子·军争》:“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 利,则擒三将军。”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推导记忆ppt课件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推导记忆ppt课件
Page 16
LOGO
十六、从 追赶 归顺、依顺、听从 跟随 参与 从 随从、侍从 次于最亲的人 同“纵” 推导提示:“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
“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 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成语助记: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Page 11
LOGO
十一、曾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同“增”,增加 曾: 曾经、竟然 推导提示: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
“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成语助记: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Page 12
LOGO
十二、乘 乘船 乘:驾车、乘车 登、升 连接 凭借、趁着、顶着、
Page 19
十九、道 引导(后作“导”) 事物本原
LOGO
道:路,大路
正当手段
途径、方法 述说
道理、规律 道德、思想、学说
事物的本原
推导提示:“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 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 “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 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成语助记: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Page 8
LOGO
八、病 缺点、毛病 病:重病 担心、忧虑 困苦 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
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 忧虑”。 成语助记: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精讲课件 (共500张)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精讲课件 (共500张)
(2)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3)动词,轻视,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 • 宣公十四年》)
成语助记
鄙俚浅陋 北鄙之音 贵远鄙近
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 • 计篇》) 故兵无常势。(《孙子 • 虚实》) ④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谋攻》)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 战》)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成语助记
甘棠遗爱 爱莫能助 爱不释手 爱屋及乌 嫌贫爱富 节用爱民
造字本义:男子建房娶亲 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 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 重要的两大事件,直接而 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 心理状态,顺利兴宅、娶 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 内心则焦虑不宁。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②喜爱,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错了。
• (3)副词,过分,过于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 ——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宜久留,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就离去了。
• 32.何,读音一:hé • (1)代词 • ①什么 •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 ②哪里,什么地方 •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 ——您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 • ③怎么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 •
• (2)副词,多么 • 水何澹澹,山岛竦在水边。 • (3)助词,即今“啊”字 •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 • ——车声隐隐甸甸的响啊,一起相会在大道口。 • 读音二:hè • 动词,背、扛 •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诗经•小雅•无羊》) • ——你的牧人来了,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 27.固,gù • (1)名词,险要的地势 •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过秦论》) • ——秦孝公占据着殽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 • (2)动词 • ①巩固,安定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 ——巩固国防不必靠山河的险要。 • ②坚守,安守 •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 ——秦军多次打败赵国的军队,赵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 •
• 30.国,guó • 名词 • ①国家 •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 ——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他们? • ②诸侯国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贿赂秦国上。 • ③国都,京城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 ——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远离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满眼萧条,感伤到
• ④关心 •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 ——子布、元表众人各自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 • ⑤照顾 •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 ——多年来我供养你,你却一点也不肯把我照顾。 • ⑥顾虑,考虑 •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 ——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考虑利害。 • (2)连词 • ①表转折,只,只是 •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 ——我每当想到这些,常常痛彻骨髓,只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 ②表反问,反而,难道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 ——人如果立下志向,难道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
• ⑤犯有过错 •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 ——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 ⑥责备 •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 ——听说您想要责怪他。 • ⑦过时 •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 • ——开过花以后再采,根的颜色就会暗淡难看。 • (2)名词,过失,过错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
• (3)形容词 • ①固执,顽固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 ——你的思想这样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程度。 • ②坚固 •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赤壁之战》) • ——荆州和我国邻近接壤,江山险要坚固。 • ③坚决,坚持 •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 • (4)副词 • ①表本来,原来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要早。 • ②表确然,确实,实在 •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 ——这实在是百世难得的际遇啊! • ③表让步,固然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 ——人固然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 29.归,guī • (1)动词 • ①女子出嫁 • 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 ——此后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了。 • ②返回 •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封他做了上卿。 • ③归还 •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如果十五座城不能归入赵国,请允许我把宝玉完好的归还给赵国。 • ④归属,归依 •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 ——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依到他那里。 • ⑤归到一处,汇聚 • 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 • ——各位英雄豪杰都仰慕他,好像江河汇聚到大海一样。
• 28.顾,gù • (1)动词 • ①回头,回头看 • 相如顾召赵御史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 ——蔺相如回头召来赵国的御史说。 • ②看,视 •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 ——成名看到盛蟋蟀的笼子空了,就(觉得)上不来气说不出话。 • ③看望,拜访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了极点而悲愤的情绪。
• ④地区,地域 •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硕鼠》) •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到那欢乐的地方。 • ⑤国事 • 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 ——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 31.过,guò • (1)动词 • ①走过,经过 •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 ——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经过。 • ②胜过,超过 •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 ——一出门,穿着轻暖的皮衣,骑着高头大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 • ③拜访,探望 •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 ——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井屠户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车马去拜访他。 • ④到,来到 • 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 ——有一天,祖母来到我的书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