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读后感 (2)概要
天工开物观后感100字
天工开物观后感100字
《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科学家阿拉伯人艾本·艾拉斯特(Ibn al-Haytham)的电影。
这部电影展现了他对光学的探索和突破,以及他对人类视觉理论的重大影响。
整部电影极其细致、生动地演绎了他的探索历程和最终成果的获得过程。
电影中艾本·艾拉斯特的形象展现出了一名深藏功与名的
科学家的风范,他的追求崇高而执着。
他也展示了科学家们的思辨能力与反思意识。
通过电影中的情节和画面,我相信许多观众都能深刻认识到科学思维、探索精神和辩证思考的重要性。
电影中的视觉设计也相当出色,通过画面刻画了当时的社会、宗教、斗争、胜利和失败,以及科学的无穷魅力。
主题配乐与场景融合自然,让人在观影时身临其境,沉浸在悠扬动人的音乐中。
总体而言,《天工开物》是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电影。
不仅刻画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也表现了人类智慧和勇气的不可量度之处。
它也对于我们提供了启发和学习的经验,展示了科学的美妙,并告诉我们,在我们探索未知时,最重要的是不放弃和坚持。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精选3篇]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精选3篇]你眼里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呢?不同的角度了解到的中国是不一样的。
《典籍里的中国》从中国各朝的历史典籍里看不一样的中国,文化薪火相传,在典籍里,阅读不一样的中国。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1农历牛年大年初一晚黄金档,《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胜利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3月7日晚8点档,《典籍里的中国》其次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与观众再续经典之约,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
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幻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典籍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
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探望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实幻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
这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宝贵情意贯穿始终,讲解并描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激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终写出《天工开物》。
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
《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特别有力气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里,宋应星没有被打倒,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相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
读《天工开物》有感
读《天工开物》有感偶然的在购物中,选中一本历史课中背过书名的书,《天工开物》。
本是随意的买来翻翻,但开卷之后,赞叹不已。
实在没有想到,我国在明代,就有这样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
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在理学占据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当时,《天工开物》既是对古代科学传统的有效继承,也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的反权威意识,实学意识和民生意识息息相关。
由空谈走向实践,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这种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开始散发出近代的气息。
《天工开物》经翻译,走向世界之后,获得极高赞誉,并且影响深远。
《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日本现代科学史学家薮内清也认为宋应星的书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
十八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依然十分落后,播种还在使用人工播种。
这种播种方式,在种子的密度和覆土深度上都十分随意,直接影响出苗率。
而此时中国,已经在使用播种机。
欧洲的犁设计也比较简单、原始,操作十分费力,而中国的犁则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当《天工开物》传入后,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
欧洲从12世纪学会造纸,但一直以破布为原料单一生产麻纸,18世纪以后耗纸量激增,但破布供应却有限,于是造纸业出现原料危机。
1840年儒莲将《天工开物》造纸章译成法文刊于《科学院院报》。
其中提到以野生树皮纤维、竹类及草类纤维代替破布造纸,还可用各种原料混合制浆。
这些信息很快得到反馈,法、英、德人以其他原料成功造纸,终使原料危机获得缓解。
天工开物观后感50字
天工开物观后感50字
作为一位观众,我有幸观看了电影《天工开物》,它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让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感悟。
电影讲述了一个设计师经历了多次挫折后,终于在一次意外之中想出了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改变了人们骑车的方式,引领了自行车产业的变革。
这个故事让人感受到设计和创新的力量,改变社会的能力是十分强大的。
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被一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比如主人公在公园中骑行的画面,背景如画,自行车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完美融合了运动与艺术;还有主人公面对挫折时的坚定和不懈努力的决心,令人钦佩。
电影中台词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曾经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天才就是沿着原来的方向通过细微的想象力而发展起
来的思路。
”这句话让我理解到设计者要有细心的想象力,才
能不断创新与突破,做出独特的设计。
观看完电影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渺小,但是也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力和机会去做出具有影响力的事情。
只要我们执着追求和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做出“天工开物”的伟大之作。
总之,这部电影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画面镜头和台词语言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水平,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希望未
来有更多这样有意义的电影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受益。
天工开物读后感
天工开物读后感禾下乘凉,天下富足。
——题记“禾下乘凉梦”这一名词这从我有记忆起,就知道这是袁隆平爷爷的梦想,因研制出了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后,他就成为我最崇拜的偶像。
儿时,不懂事的我经常问长辈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那一次我问爷爷:“袁隆平爷爷为什么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呀?”爷爷听后,郑重地对我说:“因为他拯救了饥饿的中国人的生命,造福了世界。
”此后,我对袁隆平更加敬重。
最近,我有幸看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但在我读到《万粒》这一章中的“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时,查阅资料,发现了一个粗人意料的事——宋应星在年少时,居然也有“禾下乘凉。
”这一梦想。
继续查阅资料,我也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宋应星在年少时期就十分好奇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为这些技术和经验著书,之后进京赶考,六次科考不第,一晃20多年已过,母亲病重,好友和哥哥宋应昇已在京城做官,他只好放弃科考回家尽孝并著书。
在好友和哥哥的鼓励作文吧和帮助下。
《天工开物》这本科技名著中以印刷而成,这本名著中有两万多字,字里行间中无不体现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真理。
结合历史,仔细一想“重农固本”一直是为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一代代人禅精竭员怨,致力提高农业技术,正是为了“人固邦本,本固邦宁”。
这本书就是很好的体现,在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大意义,造福了世界。
在我眼里,袁隆平和宋应星都是通过一粒种子想到了造福人类,造福世界的方法,两人一次隔空握手让我难忘,仔细想来,中华青史上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吗?他们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精神——创新精神。
当这些创新精神凝聚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创新组合,宋应星和他的哥哥,好友是一个创新组合;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是一个创新组合;屠呦呦和他的团队是一个创新组合;在这一个又一个创新组合中,体现了中国浩如烟海的知识和创新的组成,这些创新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这些创新组合,唤起了我们刻在骨子里的创新精神。
典籍里的天工开物观后感
典籍里的天工开物观后感《典籍里的〈天工开物〉观后感之一》《典籍里的天工开物》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科技世界的大门。
当我坐在电视机前看这个节目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到了明朝,跟着宋应星的脚步去探寻那些神奇的工艺。
《天工开物》这本书我之前只是略有耳闻,知道它是讲古代的各种技术的,可真当节目里把那些内容一一展现出来的时候,我就像是个刘姥姥进大观园,啥都新鲜。
就说那个制盐的场景吧。
在以前,我只知道盐是从超市里来的,白花花的一袋袋,哪知道古代制盐有那么多讲究啊。
节目里展现的盐场,那一大片白茫茫的盐田,工人们在烈日下忙碌着,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蚂蚁。
他们用着各种简单却又巧妙的工具,从海水里一点点地提取出盐来。
那时候我就想,这古代的劳动人民可真是智慧啊,没有啥高科技的玩意儿,就靠着自己的双手和一些看起来很简陋的工具,就能把盐这种生活必需品给制造出来。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高手在民间”吧。
还有那个造纸术,那可真是太牛了。
我小时候也做过一些简单的手工造纸,把纸浆糊一糊就成了,但是和古代真正的造纸术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节目里展示的造纸过程,从砍竹子、泡竹子、煮竹子到最后的抄纸、晒纸,每一个步骤都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那些工匠们熟练地操作着,仿佛他们手里的不是竹子和纸浆,而是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我不禁想,我们现在写字用的纸这么方便,那可都是老祖宗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啊。
要是没有他们,我们现在是不是还在竹片上刻字呢?不过,我也有一些疑惑。
在现代社会,很多这些传统的工艺都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了。
这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那些传统工艺里蕴含的文化和智慧会不会就慢慢消失了呢?比如说制盐,现在有了大型的制盐厂,那些传统盐场里的独特技术和民俗文化是不是就没了呢?这也许是社会发展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吧。
总的来说,看了《典籍里的天工开物》,我对古代的科技和劳动人民充满了敬意。
这节目就像一阵春风,把古代的智慧吹到了我们现代社会,让我们在惊叹之余,也开始思考如何去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财富。
天工开物读后感 (2)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秋收之 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 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 lǎo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 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稻田十天无水,就有干旱之虞。夏种冬 收的水稻,必须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 这种水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 长。靠湖边的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 才能插秧。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播种, 撒在地势高的田里,以待农时。
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第一段介绍水稻的种类。 以“凡稻种最多”一句总括其事,接着, 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 的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⒉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 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 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 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
浸湿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 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 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凡是播种,先 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等 到发芽后,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⒈凡稻种最多。大凡水稻的品种最多。 不粘nián者,禾曰秔,不粘的禾稻叫秔 (粳稻),米曰粳jīng;米叫粳米;粘者, 禾曰稌tu2,米曰糯(南方无粘黍shǔ, 酒皆糯米所为)。粘的稻叫稌tu2稻,米 叫糯米(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 米酿的)。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 wù源光之类),质地本来属于粳稻但晚 熟而带粘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 类的)不可为酒,不能用来酿酒,
⑦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⑧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⑨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
天工开物观后感200字左右
天工开物观后感200字左右我观看了电视节目《天工开物》,让我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深感敬畏和钦佩。
这个节目与众不同,每一集都展现了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努力和智慧创造。
一位医生创造了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它能准确地帮助医生找到病人的炎症病征,为病人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手术。
另一个故事是一个追求具有高科技感的产品的科技公司。
他们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推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创意,其中包括全新型的VR体验和语言识别技术。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小学教师和她的学生,他们一起创造了一个机器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课程。
这个节目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辉煌和宏伟。
这些人,无论他们是科学家、医生、老师、工程师或者投资人,都为人类的重大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创造了无数融合技术和文化的新产物。
这个节目充满了创意和活力,看到这些人挑战困难和克服障碍,在艰辛的环境下推动着技术进步,我感到非常钦佩。
在这个节目中,有一些特别有趣的元素也让人感到印象深刻,例如引人入胜的画面和精心设计的音乐。
我最喜欢的一集是关于全新型的VR体验技术。
这一集中展示了人们如何利用最新的技术来重新定义他们的体验。
那些画面和音乐让我感到非常震撼,仿佛我也置身于这些创新者的实验室中,共同参与着创新的过程。
最后,这个节目为我提供了许多深入的思考和启发。
我发现,尽管这些创新者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他们的愿景和理念非常相似。
他们都试图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创造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有利于全球社区的产品。
他们也在寻找连接我们的世界和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的最佳方式。
这些创新者对我们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已经开始着手解决那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要感谢这个节目,让我重新发现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天工开物”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节目,它激发了我对于创新、智慧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我相信,这些革命性的发明和创作将为我们的未来做出积极而深远的贡献。
天工开物观后感300字
天工开物观后感300字观后感:《天工开物》
作为一部聚焦古代发明科技的题材电影,很有吸引力。
整部电影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众多的发明创造和智慧,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技能和科技的卓越成就,也向观众们揭示了许多隐藏在古代城市和工艺制造中的神秘之处。
电影以模仿现代犯罪分子的形式,贯穿了几个历史故事,例如机关算盘、铁制寿衣等。
电影通过对于这些发明的讲述,逐渐融入犯罪行为的主线,最终达到以发明制造为逆向转化破案的目的,这样的剧情故事和历史发明的概念相结合,让人看完有一种省思与启发。
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制造铜虎头,此处刻画了古人在没有蓝图的情况下,充满创造性的细节和设计。
”非有志者,无以尝不服;非有恒者,无以勇矢发。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想起了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生命就如迷路中的旅人,往往是那些没放弃探索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路,从而走向我们想要的命运与未来。
此外,电影中也有许多的细节和经典场景值得一提,例如诸葛亮的投影机以及丝绸的制造,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观众们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总的来说,电影《天工开物》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影片。
它不仅是一个发掘历史文化的途径,更是一部让人们发现自己能
力和意志力的治愈电影。
正如电影中圆明园中“宝曰:所谓孔
圣人之发明也”所述,“物欲日增,发明也随之而来。
天工开物,源远流长,光芒四射。
特别是那些凝聚古代智慧的发明,更是应该在现代得到重视。
”这一切都彰显出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
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我们应该将这种精神继承好,用于研发和创新领域,促进我们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读后感《天工开物》这本书大概都和我一样是从中学的历史课上知道的,这本书记载了很多东西,初读此书只是觉得书里的内容很杂,结合着书里的图片读着读着就觉得很有意思了。
查阅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天工开物意思是自然力和人工的配合、自然界的行为和人类活动的协调,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产物,以显示出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科学思想的核心意义是以“天工”补“人工”开万物,或者是借助于自然力和人力的协调,通过技术从自然界中开发万物。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在国外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
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
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如:此书在世界上第一次记载炼锌方法;“物种发展变异理论”比德国卡弗·沃尔弗的“种源说”早一百多年;“动物杂交培育良种”比法国比尔慈比斯雅的理论早两百多年;挖煤中的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及化学变化的质量守恒规律等,也都比当时国外的科学先进许多。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800字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800字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观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天工开物》有感偶然的在购物中,选中一本历史课中背过书名的书,《天工开物》。
本是随意的买来翻翻,但开卷之后,赞叹不已。
实在没有想到,我国在明代,就有这样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
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在理学占据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当时,《天工开物》既是对古代科学传统的有效继承,也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的反权威意识,实学意识和民生意识息息相关。
由空谈走向实践,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这种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开始散发出近代的气息。
《天工开物》经翻译,走向世界之后,获得极高赞誉,并且影响深远。
《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日本现代科学史学家薮内清也认为宋应星的书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
十八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依然十分落后,播种还在使用人工播种。
这种播种方式,在种子的密度和覆土深度上都十分随意,直接影响出苗率。
而此时中国,已经在使用播种机。
欧洲的犁设计也比较简单、原始,操作十分费力,而中国的犁则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观后感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观后感篇1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
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
《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
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
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
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
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
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
”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观后感篇2《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
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天工开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天工开物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天工开物中国典籍中,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天工开物》。
这部典籍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揭示中国古代科技和创新精神的宝典。
通过阅读《天工开物》,我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国人追求卓越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天工开物》所揭示的中国古代科技水平远超出我的想象。
书中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建筑、农业、医学、制造等等。
令我称奇的是书中的一些发明和创新,如造纸术、火药、铁制船舶等。
这些发明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它们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对问题的深思熟虑和实践创新的勇气。
在阅读《天工开物》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对卓越追求的精神。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对工艺的极致追求和孜孜不倦的勤奋。
书中所描述的各种制造工艺,不仅要求技术的娴熟和细致,还要求对材料的理解和创新思维的运用。
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积极探索和追求卓越的品质,为我所钦佩。
与此同时,《天工开物》中还反映出中国人注重实用主义的特质。
书中的发明和创新,往往出自于对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需求的直觉和思考。
中国人对实用主义的追求使得他们关注解决问题、追求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理论和抽象的意义。
这种实用主义精神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使之注重实践和应用。
《天工开物》带给我的观后感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不亚于其他文明古国,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出色。
通过这本典籍,我了解到中国人古代科技和创新的高度,以及他们精益求精的追求。
这种精神使得我对中国古代科技有了更广阔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佩。
最后,阅读《天工开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古代科技和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延续和传承。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并非是封闭的,而是与世界交流和互动的结果。
正如书中所述,中国的造纸术和火药等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天工开物发明与创造的古代科技读后感
天工开物发明与创造的古代科技读后感古代科技,作为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古人智慧的大门。
而《天工开物》这本书更是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古代科技的画卷,让我们对古代科技有了更加详尽的了解。
在阅读完《天工开物》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科技的伟大和不凡,也对古人的智慧和勤奋给予了无限的敬佩。
《天工开物》这本书以古代科技为主题,全书分为九大部分,每部分介绍了古代不同领域的科技成就,内容涉及农业、冶炼、工程、交通、船舶等多个方面。
通过逐一介绍这些领域中的创新和发明,让读者领略到了古代科技的辉煌与灿烂。
阅读《天工开物》让我对古代科技有了全新的认识。
古代科技虽然没有现代科技那样发达,但古人在原始条件下所做出的成就令人惊叹。
例如,在农业领域,《天工开物》提到了古人对土地利用的独特见解,如农田灌溉技术的改进、肥料的合理利用等。
这些发明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在冶炼和工程领域,《天工开物》也向我们揭示了古代科技的奇迹。
古人在没有高科技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工程和冶炼技术。
他们发明了可以冶炼出高强度钢铁的制铁技术,建造了巍峨壮丽的大型水利工程,使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古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为后世的科学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了解了古代科技的伟大之后,我也感叹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进步。
与古代相比,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无论是交通工具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还是医疗设备的革新,都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便捷、舒适的时代。
而正是古代科技的积累和发展,为现代科技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天工开物》,我也意识到古代科技的力量。
虽然古代科技在某些方面不能与现代相比,但古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知识的不断追求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天工开物》这本书记录了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让我们明白只要有坚定的目标和追求,人类必能克服困难,实现科技的进步。
给孩子的天工开物读后感
给孩子的天工开物读后感《<天工开物>读后感》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天工开物》这本书吗?我最近可把它读了个遍,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超级神奇的大宝藏!一开始,我是被它的名字吸引的,“天工开物”,这四个字听起来就有一种神秘又厉害的感觉,对吧?当我翻开这本书,哇塞,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里讲了好多好多的东西,从农业到工业,从纺织到制盐,感觉啥都有!就比如说农业吧,它告诉我怎么种庄稼,怎么选种子,怎么浇水施肥。
这让我想起了我爷爷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样子,他不也是在遵循着这些古老又实用的方法吗?还有制盐那部分,我以前从来没想过盐是怎么来的。
原来要经过那么多复杂的工序啊!这就好像是一场艰难的旅程,盐要经过重重考验才能来到我们的餐桌上。
这难道不神奇吗?书里还讲了怎么造纸,哎呀,这可太有意思啦!以前我只知道纸能写字画画,可不知道它的制作过程这么复杂。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在学校里做手工,每次完成一个作品都特别有成就感,那造纸的工匠们完成一张纸的时候,肯定也特别自豪吧!我跟你们说,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像是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老师在我身边,一点点地给我讲解这些奇妙的知识。
而且,这个老师一点都不凶,特别耐心,让我越听越想听!我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想,古代的人们可真是聪明啊!他们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但是却能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这么多有用的东西。
这难道不是很了不起吗?比如说那个时候没有大机器,他们怎么能做出那么精美的陶瓷呢?这就好比是在没有翅膀的情况下,还能飞到天上一样不可思议!再想想我们现在,虽然有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古人的智慧啊。
就好像我们走路,如果只盯着前面的路,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脚印,那怎么能走得稳呢?我还把这本书里的一些故事讲给了我的小伙伴们听。
他们一开始还不太感兴趣,觉得这书肯定很枯燥。
但是当我讲起来,他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听得入了迷。
“真的吗?”“哇,这么厉害!”他们的惊叹声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天工开物观后感300字作文
天工开物观后感300字作文
《天工开物》是一部具有历史感的科幻电影,讲述了宋代年间理工官牛班的奋斗史。
他发明了许多机械装置,并通过科学的推理和实验,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
电影的结构清晰,剧情发展合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种科学精神所带来的成就和乐趣。
牛班在不断探索科学问题时,始终秉持着探究真理的精神,这也正是科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同时,电影也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对于人类的影响和启发,这些文化元素虽然不直接涉及科学,但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
电影中有几个台词对我印象深刻,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国家命运中的重要作用,也呼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
此外,电影中还有很多精美的画面,这些画面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美,也表达了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总的来说,通过观看《天工开物》这部电影,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和教育。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发扬科学精神,探寻真理,同时也要不忘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 日,即拔起分栽。若田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 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 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撒播到田里,长到一寸左右,称做秧。稻秧 长到三十天,就要拔起分栽。若稻田遇到干旱或 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过(仍不插 秧),秧就要变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 过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粒罢了。大凡一亩 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第一段介绍水稻的种类。 以“凡稻种最多”一句总括其事,接着, 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 的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⒉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 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 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 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
浸湿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 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 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凡是播种,先 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等 到发芽后,
第二段介绍水稻的育种分秧。
第一步是 “湿种”。 第二步 是“播种”。 第三步是“分栽”。
⒊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 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 百千,不可殚dān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 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 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凡是稻秧已经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 可收获(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 有“金包银”等品种,各地方言名称很多,不 可尽述),最晚熟的要经过夏天,直到冬天共 二百多天后才能收获。那些在冬季播种,到仲 夏就能收获的,是广东的水稻,因为此地没有 霜雪。
受锻之时,锻打时,十耗其三为 铁华、铁落。损耗其十分之三,变 成铁花、铁滓。若已成废器未锈烂 者,名曰劳铁,若已成废品还未锈 烂的,叫劳铁,改造他器与本器, 可用来改制成别的器物或原来的器 物,再经锤煅,十止耗去其一也。 再经锻造,只损失其十分之一。
⒉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 炼铁炉中的燃料,用煤炭的占十分之 七,木炭居十三。用木炭的占十分之 三。凡山林无煤之处,凡是山林无煤 之地,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 (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 锻 工选择坚硬的木条烧成木炭(俗名叫 火矢,燃烧时不会变为碎末堵塞通风 口),
治 铁
《治铁》选自《天工开物》中卷第 十篇《锤锻》,是宋应星论述冶金工艺 的重要篇章,从中可以见出他对传统锻 造业的重视。
⒈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 大 凡锻造铁器,用炒过的熟铁制成。先铸铁 成砧, 先铸铁做成砧板,以为受锤之地。 把它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谚云:“万器 以钳qián为祖”,有句俗话说,“万器 以钳为祖”,非无稽之说也。并非无稽之 谈。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凡是刚出炉 的熟铁,叫毛铁。 第一段总说锻造铁器的方法,即以熟 铁为原料锤锻而成。
第三段介绍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
收获和成熟,都因南北气候及稻种的特
性而有所不同,也与水源丰枯、地势高 低有关系。
⒋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南方平 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其再栽秧,俗名 晚糯,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非粳类也。 不是粳稻之类。六月刈yì 初禾,耕治老稿田,插 再生秧。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再生秧。 其秧清明时已偕xié早秧撒布。 再生秧在清明时 已和早稻秧一起播种。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 历四、五两月,早稻秧一天无水即死,晚稻秧经 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旱干无忧,此一异也。任 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是个奇特的稻种。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秋收之 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 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 lǎo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 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稻田十天无水,就有干旱之虞。夏种冬 收的水稻,必须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 这种水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 长。靠湖边的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 才能插秧。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播种, 撒在地势高的田里,以待农时。
第二段介绍用煤和炭炼铁的方法。
其炎更烈于煤。其火焰比煤更 猛烈。即用煤炭,即便用煤炭,也 别有铁炭一种。也另有一种铁炭, 取其火性内攻、取其燃烧时火势向 内、焰不虚腾者,火焰不虚散的优 点,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与烧饭 用的煤形状相同而种类不同。
⒊凡铁性逐节粘合, 把要锻造的 铁逐节粘合起来,涂上黄泥于接口之 上,在接口处涂上黄泥,入火挥槌 chuí,再放入火中烧红后捶打,泥 滓成枵xiao1而去, 将泥滓打去,取 其神气为媒合。只将黄泥作为接合的 媒介。胶结之后, 铁器锤合之后, 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 除非烧 红、斧砍,否则是永不会断的。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大凡种晚稻,遇 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汲jí 灌与稻相终始。 则水稻生长时始终都要灌水。农家勤苦,为 春酒之需也。 农家不惜勤苦,以满足用稻米 酿春酒的需要。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大 凡水稻十天失水就要死,幻出旱稻一种,粳 而不粘者, 于是育出一种旱稻,属于粳稻但 不带粘性,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即使在 高山地区也可插秧,这又是一个奇特的稻。 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 还有一种香 稻,只取其香味来供贵人享用,收实甚 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但结实甚少,营
第八单元
《天工开物》两则
科 学 之 光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
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 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 值和魅力; 3.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 科学。
一、单元解说
⒈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 能说出哪些?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 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 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 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 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 《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 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只可为粥者,只可以煮粥,又一种 性也。 这又是一种性质的水稻。凡稻谷 形有长芒、短芒大凡稻谷的外形有长芒、 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 曰吉安早)、(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 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长粒、 尖粒、圆顶、扁面不一。长粒、尖粒以 及圆顶、扁粒的不同。其中米色有雪白、 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其中稻 米的颜色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 杂黑等等。
此书完成于1637年。这是一部有 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 总结了各个生产领域的知识。 全书卷分前后,意为“贵五谷而 贱金玉”。共十八卷,包括谷物、纺 织、染色、粮食加工、熬盐、制糖、 制陶、冶铸、造车、锤锻、烧制灰硫、 榨油、造纸、采矿、兵器、颜料、酿 酒、五金、珠玉等诸多内容。
《天工开物》是保留我国科技史料 最丰富的一部书,被欧洲学者称为“中 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更多地 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我国明末出现资 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但同时 它也表明这个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 比欧洲落后了。 《天工开物》一书在全世界发行了 16个版本,印刷了38次。《天工开物》 一书在一些地方长时期畅销不滞,这在 古代科技著作中并不是经常看到的。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 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 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 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 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 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 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 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 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 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 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 ,春 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 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 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 之中,平分了春季。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 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 之间为清明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只 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⑦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⑧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⑨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
夏季的第二个月
二、课文内容讲解分析
稻
《稻》选自《天工开物》的第一篇《乃 粒》。“乃粒”一词出自《尚书· 益稷》: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yì )”,意思是百 姓有粮食吃,天下才能安定。作者在这里用 “乃粒”一词,统指谷物。 稻并不在传统的五谷之列。汉代的郑玄 注《周礼· 天官· 疾医》,以麻、菽(豆)、 麦、稷(小米)、黍(黄粘米)为五谷。养全无,不 Nhomakorabea得崇尚。
第四段介绍南方两季稻的栽种, 及水稻的一些特殊品种。
问题研讨
《稻》反映了什么科学思想? 《稻》表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他继承了中国 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天、地、人)思想,并 加以发扬光大,对天时地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给 予了充分的重视,同时强调人的作用,通过科学育秧、 合理分秧等,就可以达到丰收的目的,体现了作者追 求实学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
⒉明代社会背景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 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 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 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知识分子的注意力开始转 移到生产技术与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 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 《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 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 《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 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⒋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