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ppt课件(13页)

五.唐诗三剑客
2.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林野老,现实主义 诗人,诗圣。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上层社会的奢靡 与社会危机。安史之乱爆发,弃官入川。生活颠沛流 离,最后死于从长沙到岳阳的一条小船上。 留诗有1500多首,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其诗称 “诗史”。 代表作: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蜀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九.元明清诗
1.元代:小令,元散曲的一种。关汉卿、张养浩、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杨维桢“铁崖体”。
2.明代:高启,“前七子”、“后七子”。
3.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江左三大家”、“国朝六家”。 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花。 其二百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格降人才。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来自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1.西周初(前11世纪)——春秋中期(前7世纪),约500年时间。 2.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305篇。汉代被尊为经典。 3.按音乐分:风(民歌)、雅(典范音乐)、颂(宗庙祭祀音乐)。 4.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2)、兴(起兴)。 5.精华:十五国风,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 6.句式:四言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 7.语言:双声叠韵,修辞巧妙,韵律和谐。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诗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建安七子:建安,汉献帝年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 刘桢。 3.田园山水诗人:陶渊明、谢灵运。 4.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
五.唐诗三剑客
1.李白(李花怒放一树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浪漫主义诗人,诗仙,24岁出川,仗剑游天下。742 年,供奉翰林,给皇帝(唐玄宗)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 左右,成了御用文人。744年与杜甫在洛阳相遇。后来求仙 访道。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南逃,757年入军营,兵败入 狱,后流放夜郎(贵州),759年遇天下大赦,顺长江而下 (《朝发白帝城》),后死于金陵(南京)。 留有诗歌1000多首,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意境奇特,语言奇妙,浪漫清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简史 ppt课件

ppt课件
7
1、建安诗歌
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 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 孔融、王粲、刘桢、陈 琳等所谓“建安七子” 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 创造了“建安文学”的 辉煌。建安文人的作品, 具有“慷慨任气”这种 共同的时代风格。
曹操《蒿里行》、《短 歌行》;曹植《白马 篇》、《赠白马王彪》、 《洛神赋》;王粲《七 哀诗》;是建安文学中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 作。
ppt课件
3
2、屈原与楚辞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 人,在学习楚民歌基础上, 创造了具有楚文化独特 光采的新体诗——楚辞。
屈原创作了《离骚》、 《九歌》、《九章》、 《天问》等。屈原的后 继者有宋玉、唐勒、景 差等人。
《离骚》作为楚辞艺术的 颠峰之作和代表,在文 学史上与《诗经》并称 “风骚”,垂范于后世。
ppt课件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魏晋诗歌
阮籍《咏怀诗》
3、西晋诗歌
左思《咏史诗》开启了 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 子。
4、东晋玄言诗
在玄学的影响下,“理 过其辞,淡乎寡味”的 玄言诗泛滥一时。
5、陶渊明诗。
《归园田居》、《饮酒》 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 陶渊明诗对后世影响很 大,尤其是唐代的山水 田园诗派受其直接影响。
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
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
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
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
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
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
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
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
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
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
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PPT 54页)

《西洲曲》
-----南朝民歌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 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 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五、隋唐五代
唐代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 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独具风格 的著名诗人大约有五、六十人。
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 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 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
《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 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离骚》中 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 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 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
(汉末) 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原题为《古诗》,最早收 录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之内 。这些诗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属于地主阶 级中下阶层。
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可以说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 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 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 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 屹立的坐标。
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 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三、汉代——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 为大规模的专署。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歌发展史ppt课件

【国风·王风】采葛
•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②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 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绒灸病。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 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 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
硕鼠(《诗经·国风·魏风》)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 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 得我所。
•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 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 得我直。
中国古代诗歌 发展概述
.
•先秦
中
国 •汉
古
代 •魏晋南北朝
诗 歌
•隋唐五代
发 •宋 展
•元明清
•>>《诗经》《楚辞》 •>>乐府 •>>民歌 •>>律诗绝句 •>>宋词 •>>元曲、诗歌
.
一、上古——口头歌谣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
• 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 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 4.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 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关雎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ppt课件

四看关键语言——明主旨 五必看题干——答题方向、内容、顺序等。
预习检查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提前有个 规划,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了,学习也是如此。
1、《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共收入从 ______到________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古典诗歌
诗歌的特征
❖1.高度概括性 ❖2.鲜明形象性 ❖3.强烈抒情性 ❖4.优美音乐性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一
中 古 《楚辞》(骚体诗)
国
体 诗
汉乐府、古诗
诗
以五言诗为主
歌
Hale Waihona Puke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发近展
体 诗
史
唐诗 宋词 元曲
二、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
2、《诗经》原来称为 《_____》 或 《______》 ,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 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 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 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 经”之一,才称为《诗经》。
点击链接
❖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 铺陈叙述。
❖ 比:“以彼物喻此物”。 比喻、打比方
❖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由描写其他事物来使人产生相似
或相关联想,再引起主题。如:关关 雎鸠,在河之洲。
赋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 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 子粗又长
【公开课】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42张PPT)课件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塞
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骼形态,二者密不可 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 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 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 激昂。建安风骨主要指的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
体
诗诗
绝句
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
五言律诗(五律)
律诗 七言律诗(七律)
(
)
排律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
词
又称“诗 余”“长 短句”
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 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陶渊明《归园田居》 等作品,语言朴素自 然,充满了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对污浊社 会现实的憎恶,给人 以含蓄隽永、意境醇 美的享受。
饮酒
东晋·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上古——口头歌谣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A、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氓》《采薇》《硕鼠》。
B、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2、“皆书楚语,作楚声,XXX,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XXX。
代表作:《离骚》《国殇》(选自《九歌》)《天问》汉代——汉乐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收拾整顿,配乐演唱的机构。
乐府民歌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
言语:朴素天然,活泼活泼。
句式:五言为主。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顶峰。
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三曹(XXX《短歌行》、XXX、XXX)建安七子(XXX、XXX、XXX、XXX、XXX、XXX、XXX)(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2、两晋文学:XXX:XXX东晋:XXX(XXX:开创了田园诗派)XXX(XXX:首创了山川诗派)3、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局促(爱情)、风格美丽,喜用双关代表作《西洲曲》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言语直率《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XXX、XXX、XXX唐诗宋词元曲唐诗XXX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
古风只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
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诗歌的最初形式——上古时期的口头歌谣《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三百零五篇诗。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其中的“国风”是现实主义的精华。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
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
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
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二、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具有浓厚楚地特色的新诗体——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陶渊明《归园田居》等作品,语言朴素自然, 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 恶,给人以含蓄隽永、意境醇美的享受。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时期 作家 建安 三曹.建安七子 正始 阮籍、嵇康 西晋 左思
田园诗.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 陶渊明 东晋 (田园诗派) 咏怀诗.出仕与归隐的矛盾
刘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大力描写山水第一人
四、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汉末):
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 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 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 气派,形成“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 《诗经》原名诗,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 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因而又称诗 三百。汉代被尊为经典,因有诗经之称。
• 《诗经》的地位: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按内容分为哪几类?
风、雅、颂
赋、比、兴
• 按表现手法分为哪几类?
• 《诗经》的句式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复沓
• 《诗经》的语言特点:双声叠韵,韵律和谐
《白马篇》
(节选)
……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四、魏晋南北朝
2.正始文学: 代表作家:阮籍、嵇康(或沉郁艰深,或风调峻切 他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推动了五 言古诗的发展。) 3.两晋文学:
西晋: 左思(诗歌骨力遒劲,承传建安文学的精神。 其《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子。)
陈子昂
五、隋唐五代
唐代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 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独具风格 的著名诗人大约有五、六十人。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
☆陈子昂
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 拓宽了诗歌题材)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
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 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激昂。 建安风骨主要指的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 健的风格。
观
沧
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人称“建安之 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著名的《洛神赋》美不胜收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建安风骨
“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 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 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感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阅读提示:
1.“中国古代诗歌”的逐步发展经历了哪 些主要时间段? 2.细读每个时间段,归纳总结这一时期诗 歌的主要发展过程,如代表作家、作品、 主要风格流派、艺术特征等。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楚辞》:浪漫主义源头
三、汉代
汉乐府
汉乐府的产生和汉代音乐机构乐府关 系密切,后来人们便把乐府采集和演唱的 民歌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辞,汉乐府民歌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且时有真率稚 气,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 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 在内容上: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河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 地合,乃敢与君绝!
《天啊》
苍天啊,我要与你相知相恋,永远不变心。 除非高山被夷为平地,江河全部枯竭,严冬里 出现隆隆的雷声,盛夏飘起白雪,天地连在一 起不复存在,那个时候,我才与他分离诀别。
《古诗十九首》
因作者姓名不可考,晋代后就被称为“古 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 选》,代表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这些古诗表现了浓重的感伤情绪,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与黑暗。《古诗十 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 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确是文 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如《行行重行 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 《西北有高楼》皆为传世经典。
《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 色彩的民歌,主题为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 露现实。 赋——铺陈叙述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 比——比喻 兴——起兴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盛唐: 作家 称号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四、唐代——唐诗
思考:
• 唐代诗歌分为哪四个时期?
• 每个时期的主要作家、流派、和主 要文学贡献是什么?
初唐:
代表作家 作品内容
初唐四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学贡献
男女爱情、 江山之美、 风格由纤柔变为明快清新 边塞之情 关心社会 生活和政 治问题 使初唐诗歌建立起高峻雄 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楚辞》源自于: 战国后期南方诸侯国楚国民歌 • 奠基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
• 其代表作品: 《离骚》、《九歌》、《天问》 • 两大源头风格上的区别: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孔雀东南飞》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
魏晋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风格
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五言咏怀组诗 咏史咏怀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