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在葡萄架下》教案1

合集下载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新疆维吾尔族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节奏的语言,描绘了维吾尔族人民在葡萄架下欢歌笑语的场景。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展现了活泼欢快的氛围;第二乐段以分解和弦的形式,展示了维吾尔族舞蹈的优美姿态。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明快,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此外,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在葡萄架下》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使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感受舞蹈的优美姿态。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特别是第二乐段的分解和弦。

2.舞蹈动作的掌握,特别是维吾尔族的特色动作。

3.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和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和舞蹈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吉他、手鼓等。

3.舞蹈道具:花环、纱巾等。

4.分组标志:不同颜色的卡片或帽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和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展示歌谱。

湘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在葡萄架下

湘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在葡萄架下
3、老师富有表情的范唱:加入舞蹈
4、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
5、帮助老师表现歌曲:
小组自由讨论,运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歌、舞、乐器、郎诵
五、欣赏哈萨克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六、师生再见。
6、学生跟着教师表演新疆舞。
7、学生演唱歌曲。
作业
学会歌曲《在葡萄架下》
板书设计
二、欣赏新疆音乐
1、简介新疆:媒体出示新强地理位置及风景、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新疆舞曲》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强音乐的节奏特点。
3、视频欣赏新疆的风景及美食感受新疆的文化,
4、朗读歌曲的歌词

2、加入切分节奏和新疆舞蹈组合,请学生在音乐中自由拍击和创编舞蹈组合
四、歌曲处理:《在葡萄架下》
1、复习歌曲,采用不同的方式唱一唱,体验甜美感觉,并作自我评价,请同学们用你们最甜美的歌声赘美一下美丽的吐鲁番。
2、学习装饰音记号:上波音和下滑音,通过让学生体验新疆卖羊肉串叫卖的语感,体会滑音的唱法,并念一念各种出现的四处滑音的唱法。上波音的唱法可以引导孩子们体会新疆舞蹈中移颈的感觉并加入肢体语言唱一唱,要求唱出新疆的味道。
在葡聊下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欢认真的听赏体验哈萨克族民歌优美动听的韵律。
3.认知上波音下波音,并随着琴掌握它们的演唱方法。
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⅛葡萄架下》
教学难点
唱好波音,滑音等装饰音
教学过程
教师活⅛⅛
学生活动
一、常规教学
1、师生问好
2、欣赏新疆舞及了解新疆人“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四个之最(介绍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及葡萄沟的葡萄图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课(演唱)在葡萄架下 湘艺版 (1)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课(演唱)在葡萄架下 湘艺版 (1)

(演唱)在葡萄架下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

2.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并能用打击乐表现歌曲,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整体来说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对音乐基础知识也已经有所认识,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掌握基本的节奏型,认知能力较强,易接受新知,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

本课设计时力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通过视听说唱演结合,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层层深入,努力构建一个自主、宽松、和谐、愉快的情感空间。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在葡萄架下一、课前音乐导入,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1、直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认真听。

2、师生互动。

师:“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你对新疆有哪些认识呢?师:“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新疆的位置吗?”(请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这个特殊区域有独特的自然风景,丰盛的食物,多彩的服饰,独特的民族乐器。

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新疆有什么特色?”生:“盛产哈密瓜,葡萄干……”师:“提到美味的葡萄干,我们不得不说说它的产地,在美丽的新疆吐鲁番,有一个全国闻名的旅游景区取名葡萄沟。

葡萄沟背靠火焰山,山上热浪滚滚,火焰冲天,而沟内空气湿润,气候凉爽,每当夏末秋初葡萄像铺地绿毯,一架连着一架,累累果实,每当此时当地的人们就在葡萄架下载歌载舞。

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具有新疆特色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听的时候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歌曲反映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在葡萄架下》注:此时引导学生注意听音乐。

师:“歌曲反映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欢快,活泼,喜悦”3、再听歌曲,现在老师再播放一遍歌曲,同学们注意感受歌曲的节奏。

注:听时,师引导学生拍节奏,此时老师拿双响筒拍打节奏,学生手拍。

过渡语:刚才我们随音乐拍打的节奏是新疆音乐最具特点的一种节奏型,同学们发现了吗?通过这次班会,着重树立同学们感恩的意识、自立意识,常怀感恩之心,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把爱作为动力之源,更加懂得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让学校的“感恩教育之花”盛开在每名同学心间,能伴随他们走过人生之路。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1在葡萄架下 |湘艺版(2012)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1在葡萄架下 |湘艺版(2012)

《在葡萄架下》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围绕新疆地区的音乐文化来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及风土人情的了解。

《在葡萄架下》是一首欢快轻松、富有鲜明的新疆哈萨克族民族风格的儿童歌曲。

全曲为带尾声的两段体结构,四二拍子,歌曲中的切分音、附点八分音符具有强烈的推动感,使演唱者情不自禁地想随乐舞蹈,其中下滑音、上波音的运用都极具新疆哈萨克民歌的特征。

全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在葡萄丰收的季节里,少先队员来到葡萄园过队日的情景,充分表达了他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二、学情分析:对于新疆歌曲,同学们并不陌生,以前也学过多首新疆民歌。

如库尔班大叔喜洋洋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装饰音,对于装饰音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有所掌握。

三、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自然、明亮、欢快、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并能准确地表达歌曲所表现的情感;2、进一步学习下滑音、上波音,并能准确地掌握其演唱方法;3、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教学难点:1、唱好切分音和下滑音、上波音等装饰音;2、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手鼓等。

四、教法学法:(一)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引趣2、探究归纳——激趣3、激情演唱——护趣4、参与表演——促趣5、开放性作业——续趣(二)学法指导:主要学法有:1、视听联想法我利用多媒体所特有的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让孩子们在感受、聆听、演唱和表演的过程中,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知道幸福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进而联想到新疆人民欢庆丰收,载歌载舞时的热烈场面。

2、体验法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探究、演唱、合作、表演”等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谣,描绘了人们在葡萄架下乘凉、唱歌、跳舞的美好情景。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简单的节奏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洁;第二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首歌曲的民族背景和文化内涵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穿插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增长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感。

2.了解歌曲的民族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

2.歌曲的民族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描绘的美好情景。

2.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聆听、学唱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钢琴、音响等教学设备。

3.乐谱、歌单等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葡萄架下的美好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民族背景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歌曲乐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音高,进行分组练习,确保学生掌握。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如分组演唱、舞蹈等,巩固所学内容。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新疆维吾尔族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

歌曲以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为基础,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培养对我国各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一民族音乐特色的介绍。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演唱、演奏和欣赏能力各有差异,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学会歌曲《在葡萄架下》。

2.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提高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演奏的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练习法:分组演唱、演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特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视频、图片等资料。

2.乐器:吉他、手鼓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师简要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在葡萄架下》的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

然后,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14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14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14课《在葡萄架下》教案课程背景这是一节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主题为《在葡萄架下》。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歌曲、乐器演奏和舞蹈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

此外,通过本课的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教学目标1.理解歌曲《在葡萄架下》的歌词和曲调,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要领;2.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感受葡萄树和葡萄的美丽;3.学习弹奏简单的乐器,如古筝、小提琴等;4.学习舞蹈,表现出葡萄树的姿态和生机;5.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唱歌、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放松身心、轻松愉快地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二、歌曲学习(20分钟)1.引入歌曲:运用感官教学法,让学生听一下《在葡萄架下》这首歌曲。

2.学习歌曲:教师带头唱歌,并让全班跟着唱,逐句学习歌词和曲调。

3.练习唱歌:让班内学生先按照自己的节奏唱歌,再逐渐统一节奏、力度和音准,最后整合起来练习合唱。

4.巩固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选择合唱、分组合唱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乐器演奏(20分钟)1.引入乐器:运用感官教学法,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听辨来自不同乐器的音色和节奏。

2.了解乐器:教师向学生展示古筝、小提琴等乐器的图片和模型,并通过简短的介绍介绍器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3.学习弹奏:分别向学生介绍古筝、小提琴的基本构造和弹奏方法,以及如何调音、拨弦等技巧。

4.练习演奏:让学生互相配合,练习简单的乐曲演奏,巩固其乐器演奏技巧。

四、舞蹈学习(25分钟)1.引入舞蹈:教师放映视频资源,展示葡萄树在四季间的变化。

2.学习舞蹈:老师模拟葡萄树成长的过程,让学生跟随老师的动作,练习跳舞并感受葡萄树的生长过程,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舞蹈的感性认知。

3.练习舞蹈:通过分组练习、竞争游戏等形式,加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7课《(演唱)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7课《(演唱)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在葡萄架下教材出处、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课音乐综合课《在葡萄架下》。

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

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

所以本学期继续加强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

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欢快轻松、富有新疆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全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在葡萄丰收的季节里,少先队员来到葡萄园过队日的情景。

充分表达了他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快乐之情。

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和装饰音效果更是增添了浓郁的新疆地方色彩。

课时:1课时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2、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3、认识下滑音等一些音乐符号,了解新疆歌曲的切分节奏并会拍击相应的节奏。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在葡萄架下》这首歌曲。

难点:唱好波音、滑音、切分节奏。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铃鼓教学过程:一、导入:1、律动进教室师:你们能感受到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吗?2、谈话导入师:没错,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新疆,说到新疆,你首先想到了什么?师: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新疆的风土人情吧。

二、新授课(一)新课导入1、观看新疆风景图片2、揭示主题——《在葡萄架下》(板书)师:哇?新疆真是个好地方!风景迷人,物产丰富。

不仅葡萄美,景色美,舞蹈美,他们的歌更美,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新疆民歌《在葡萄架下》,请同学们认真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二)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1、初听《在葡萄架下》2、师范唱师:说到手鼓和冬不拉,在新疆音乐中常常作为伴奏乐器。

老师这虽然没有手鼓,但是可以用铃鼓代替,细心的孩子听一听老师是怎么敲的?你能模仿出来吗?3、切分节奏训练(板书)师:这就是新疆音乐中最有特色的节奏之一,叫“切分节奏”,它是改变了原有节奏的强弱规律,使重拍落在了第二个音。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七课《在葡萄架下》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七课《在葡萄架下》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七课《在葡萄架下》第一篇: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七课《在葡萄架下》《在葡萄架下》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教学难点: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铃鼓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二、欣赏新疆音乐1、简介新疆: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三、了解新疆舞蹈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抖肩、移颈。

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

四、了解新疆吐鲁番:1、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四个之最及葡萄沟的葡萄图。

第二课时一、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1、聆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这首歌好听吗,想不想学啊?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

4、学习装饰音记号:下滑音通过让学生体验新疆卖羊肉串叫卖的语感,体会三处滑音的唱法。

5、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

6、班内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7、全班齐唱歌曲。

二、拓展:媒体出示新疆歌舞图、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风味小吃、新疆美食等等。

总结:并用一句话表达对新疆的热爱。

三、布置作业:课后小组自编舞蹈,回家边唱边跳表演给爸爸妈妈。

《新疆舞曲》教学目标一、掌握歌曲的节奏曲调,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二、聆听《新疆舞曲》(第一号)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五年级下的音乐教材,属于湘艺版。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在葡萄架下唱歌跳舞的美好场景,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充满了浓郁的乡村风情。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活泼,表现了人们在葡萄架下的欢乐气氛;第二乐段节奏放缓,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歌曲既有难度又有挑战性,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音乐理解和表现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在葡萄架下》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和演唱技巧。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体验乡村生活的美好,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把握音高。

2.歌曲的节奏变化较多,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3.歌曲的情感表达富有内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示,学生跟随模仿。

3.运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练习、讨论和分享。

4.运用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2.准备歌曲《在葡萄架下》的乐谱和歌词。

3.准备教学道具,如葡萄架、舞蹈道具等。

4.准备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以便进行示范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让学生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引导学生谈论对乡村生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范唱》这首歌是一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在葡萄架下,人们载歌载舞的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概念,并能够进行基础的音乐实践活动。

然而,对于新疆音乐风格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新疆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范唱》。

2.了解和感受新疆音乐风格,丰富音乐知识。

3.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描绘歌曲中的场景。

4.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新疆音乐风格的把握。

3.歌曲中的动态描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范唱,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示范。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曲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描绘歌曲中的场景。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表演,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范唱。

3.教学用具:如动作卡片、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新疆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新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在葡萄架下-范唱》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歌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教师范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示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对于歌曲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反复示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合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湘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葡萄架下》,表达歌曲的情感。

2、了解新疆舞的基本舞步,能随音乐舞动。

3、认识上波音,并能隋琴掌握它们的演唱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在葡萄架下》教学难点:唱好装饰音教学过程一、导入。

(生听着《掀起你的盖头来》音乐进教室)1、师:孩子们老师今天穿了一件特别的衣服,想必同学们都注意到了,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吗?生:新疆维吾尔族师:对了,这是新疆维吾尔族族的服装,刚才我们听到歌曲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新疆歌曲。

今天老师将要带着我们班的少同学和那边的少先队员一起过一个快乐的队日,同学们,想去吗?生:想师:好,出发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这个美丽地方。

2、看视频了解新疆。

新疆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这里有文明天下的火焰山,有让人直流口水的葡萄沟,有最大最甜的的西瓜哈密瓜,有冰川雪玲昆仑山,有神奇的沙漠景观,这的里的人们热情豪爽,能歌善舞,常用歌舞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看到这些我们这是迫不及待想去新疆了,瞧,新疆的人们来迎接我们了。

(PPT)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生:听到了敲鼓的声音师:是的,新疆的少先队员用手鼓打击了一组节奏来迎接大家,这段节奏非常具有新疆的特色,其中有这样一个节奏型(PPT),老师来击打一次(教师示范),谁告诉我,第几个?生:第二个,这个节奏就是切分节奏,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

师;是的,孩子们非常厉害。

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来拍打一次师:现在孩子们唱的节奏,就叫做切分节奏。

它改变了四二拍原来的重音的位置,是新疆舞曲的典型节奏。

(板书)师:我们再来唱一次切分节奏。

(唱四遍)师:我们认识了切分节奏,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节奏填词。

师:同学们对切分节奏掌握得不错,现在增加难度,再增加一个小节。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拿出打击乐器,分组演奏,请同学上台表演。

刚才同学们拍打的这组节奏其实就是最开始新疆少先队员迎接我们的节奏,一起来看看。

我们节奏已经对接上了,下面一起来学唱歌曲吧,新疆的少年儿童要带我们去葡萄架下过队日呢,一起来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在葡萄架下》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素材为基础,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在葡萄架下欢歌笑语的场景。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地域特色,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节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地域特色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和地域特色,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学会《在葡萄架下》这首歌曲,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特色和地域风格。

2.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和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如打击乐器、合唱等,提高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吉他、手鼓等。

3.合唱队服装:女生红色连衣裙,男生白色衬衫和黑色裤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和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引导学生产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同时,播放《在葡萄架下》的歌曲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呈现(5分钟)完整呈现《在葡萄架下》的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氛围。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如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节奏变化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曲的背景与来源,了解葡萄的基本知识,知道葡萄架下是怎么一回事。

2.了解曲的情感表达和情景描绘,引导学生从音乐素材入手,开发音乐联想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3.能够听辨节奏、旋律和唱出本曲。

4.带领学生模仿自然声音,并运用唱法突出情感表达。

5.设计合适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曲基本唱法和情感表达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师引导本曲为经典民歌,讲述下葡萄架唱歌的一群孩子,歌唱的内容并非甜言蜜语,而是自然环境中的声音。

本曲旋律优美,能激发出孩子们的好奇心,希望孩子们一边听歌,一边尝试感受自然环境中的美好。

2. 教唱过程1.教唱歌词和旋律:老师通过唱歌示范,然后让学生跟唱。

2.解析旋律上高低起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情感表达的强烈性和基本规律。

3.模仿自然声音的唱法讲解:让学生们练习模仿葡萄架下鸟叫声、昆虫声、风声等自然声音,并鼓励他们加入自己的创造性元素。

4.小组合唱: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表演不同的自然声音,并在其中穿插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相应的段落,然后学生根据组长指挥合唱全曲。

5.美化节奏模式:在演唱中重视这个曲子的节奏感,让学生感受到汽笛声、牙刷擦牙的声音等细节,让唱歌变得更加生动并且变得更具感染力。

3. 表演练习每个小组设计自己的表演过程,同时,老师亲自指导,尽量带着他们完成每个环节的细节较好的安排,经过多次排练,学生们的工作人员以及创意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 结合课文,分析歌曲意境讲解歌词中的词语和情景,如何描绘春夏秋冬交替的自然景象,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与众异,珍惜和爱护自然。

四、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听辨训练,学生们基本上能够掌握本曲的基本旋律和唱法,并参加合唱表演。

2.在唱法模仿和表演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加入自己的创造性元素,使得表演更加具备个性和魅力。

湘艺版小学音乐 (演唱)在葡萄架下 教学设计 (1)

湘艺版小学音乐 (演唱)在葡萄架下 教学设计 (1)

(演唱)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2、能用竖笛初步学会吹奏《在葡萄架下》2教学内容学唱《在葡萄架下》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和用竖笛表现《在葡萄架下》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八分休止符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1、看一看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外出,去过一个快乐的队日,那我们要去哪呢?就先请同学们来观看一组图片(课件展示一组新疆风光图片)师:跟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从天然的高山湖泊——天池,来到了山丘起伏、牛羊成群的牧场,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看到了昔日的戈壁沙滩已变成了一片片的良田和农庄,最后,我们又来到了葡萄之乡——美丽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

今天啊,我们就要在这里举行我们的队日活动。

2、说一说师问:大家说说,新疆的景色美吗?(生答:)师介绍: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都能歌善舞。

新疆歌舞以它优美动听的音乐,绚丽多姿的舞蹈,展示了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

在我们新疆不仅有秀丽的风光、优美动听的音乐,他们的民族服饰也非常有特色:你们看他们的传统服饰大多是色泽艳丽,五彩缤纷,种类繁多,而且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带上绣工精细的四棱小花帽。

活动2【讲授】学唱新歌1、听一听师:到底是歌舞之乡,你们听,葡萄园里传来了欢乐的歌声,咱们快去瞧瞧,原来新疆的少先队员在热烈欢迎我们一起来过队日。

(课件播放《在葡萄架下》音乐)2、克服难点:让我们来看看,歌曲中哪个小节的节奏型出现得比较多一些?(课件展示X X X ︱X X X︱师:这种切分节奏在歌曲中多次出现,很富有舞蹈动感,(师提醒:切分节奏的重音或强拍在第二个音上)让我们来尝试着拍一拍。

(师带学生拍击)(1)师拍击节奏(2)先请个别学生拍(3)全班拍3、请两位同学敲击节奏(课件展示)(这里有两条节奏,谁来试着拍一拍)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X X O X︱X X 0 ‖师:(1)节奏中出现了八分休止符(2)单练OX︱X XO ︱4、唱谱(我们一起来唱唱这富有动感的旋律)A、师范唱(课件出示部分歌谱)B、学生随坚笛唱谱C、课件出示完整歌谱:那现在就让我们试着把这首歌的歌谱来唱一唱,我吹一句,你们唱一句。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简谱) (演唱)在葡萄架下【省一等奖】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简谱) (演唱)在葡萄架下【省一等奖】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王佳美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一、教材分析歌曲《在葡萄架下》是选自五年级第上学期第七课,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二段体,C七声宫调式。

歌曲中包含的附点音符的舞蹈性节奏一下子就表现出新疆维吾尔族人民那种能歌善舞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2.准确地表现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3.能够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

三、教学重点、难点:能准确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打击乐器、电子琴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推荐学习一首歌曲,首先请你们看完视频后,要说说这是一首具有哪个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歌曲,同学们可以舞蹈动作和画面中去寻找答案。

2.播放歌曲录音。

(出示课件)3.在师生探讨中初步了解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及相关知识。

(1)新疆音乐:欢快活泼,有很强的舞蹈性,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2)相关知识:新疆特色乐器介绍,冬不拉、铃鼓;物产介绍,哈密瓜、葡萄等;风土人情介绍,民族、服饰等。

二、学习歌曲1.从切分节奏入手感受歌曲音乐风格特点。

师导: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老师将把歌曲中最能体现新疆歌曲特点的节奏拍出来,待会看哪些同学能够把它模击出来。

(1)出示歌谱,播放歌曲,师用手鼓强调歌曲中出现的切分节奏,其它部分拍击四分节奏。

(2)学生模击出切分节奏,老师板书切分节奏及其名称。

(3)学生找出歌曲中所出现的切分节奏,并随乐拍出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4)师生共同探讨“切分节奏”在表现音乐风格中的作用。

2.唱唱切分节奏旋律。

师导:你能准确地拍击出大切分的节奏了,能不能唱出大切分的旋律呢?(1)板书:歌曲中几处大切分节奏的旋律,学生即时视唱,可采取集体视唱和个别同学视唱等多种方式进行。

5ii5 776 644 4 2(2)根据歌曲旋律,将上面的大切分节奏旋律补充为一条完整的旋律,学生视唱。

5ii ∣ii i ∣ 5 77 ∣7 7 7 ∣6 64 ∣5 5 3 ∣ 4 42 ∣3 3 1 ∣3.跟录音听唱歌曲,并找出歌曲中较难唱准的乐句。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在葡萄架下》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学习歌曲的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演唱方法。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歌曲介绍《在葡萄架下》是一首流传于湖南永州市区的民歌。

这首歌曲用纯朴的语言歌颂了劳动人民在葡萄架下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歌曲歌词在葡萄架下,乘凉喝水呀,小鸟儿在唱,田野在笑嘞!儿子在身旁,女儿在身畔,大伯大妈在耳畔,好有生气呀!2.3 基本节奏和演唱方法1.基本节奏:四分之三拍子,每小节三拍。

2.基本演唱方法:轻松自然地唱出歌词,注重节奏感和音乐感,同时注意声音的音准和正确发声的方法。

3. 教学过程3.1 复述歌曲背景和意义1.教师简单介绍该民歌的背景和它的意义,引导学生体验。

2.学生自由表述自己对这首歌曲和它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看法和感受。

3.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画作,表现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3.2 学习歌曲歌词1.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带领学生跟着歌词朗读,并注重节奏感和音乐感。

2.教师带领学生分组练习歌曲,并进行分组展示。

3.3 学习歌曲基本节奏和演唱方法1.教师向学生示范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演唱方法,并介绍注意事项。

2.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并进行分组展示。

3.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3.4 引导学生音乐欣赏和表演1.教师为学生播放湖南民歌的音乐录像,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妙和表演的精彩。

2.学生自由展示自己对该民歌的表演和理解,提高自己的音乐及表演能力。

4. 教学反思《在葡萄架下》这首民歌展现了农民群众生活美好的情景,能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祖国美丽乡村的喜爱之情。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这首民歌的歌词,还掌握了该歌曲的节奏和演唱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音乐表演能力。

通过欣赏和表演别的民歌,学生也能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加音乐观赏和表演方面的经验。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

歌曲以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为素材,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表现了人们在葡萄架下尽情歌舞的欢乐场景。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欢快的节奏和富有特色的旋律描绘了葡萄架下的热闹气氛;第二乐段以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增强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唱名等。

但部分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此外,学生们的合唱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合唱部分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在葡萄架下》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维吾尔族特色节奏和旋律。

2.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音准。

3.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在葡萄架下》的乐谱。

2.准备相关的新疆维吾尔族风土人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4.准备合唱所需的道具(如手鼓、铃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新疆维吾尔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在葡萄架下 (1)

湘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在葡萄架下 (1)

在葡萄架下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的声音、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1、能准确唱出歌曲《在葡萄架下》中的切分节奏。

2、对歌曲整体情绪的把握。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铃鼓、碰铃。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一段新疆特色音乐。

问: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2、师:关于新疆,你知道什么?预设生:好吃的、衣服、能歌善舞……(师总结介绍新疆)3、师:新疆最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有哪些?4、(出示铃鼓)师:我要用铃鼓一段节奏,请你仔细听,看谁能模仿节奏,把它打出来?师打击切分节奏MX X∖XXX预设抽生演示5、课件出示切分节奏XX_X教学切分节奏6、用XXX1××X节奏型为无歌词的《在葡萄架下》伴奏二、学唱歌曲1、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走进新疆,学唱一首维吾尔族的歌曲《在葡萄架下》,过一个快乐的队日。

2、初听全曲,要求仔细聆听提出问题:歌词唱了些什么?你听到了什么?3、划手势学唱歌谱课件出示强调带有切分节奏几句乐谱11」I333I511I111I577I777|664∣553∣442∣3.31∣4、逐句学唱歌词,师丽琴伴奏5、歌曲解析,逐句学唱歌词,师钢琴伴奏。

1)师:你听老师唱,“美丽的吐鲁番,吐鲁番”你发现哪一种唱法更好听?课件出示教学下滑音问:应该怎么唱?2)再次提示出现下滑音“来来来来来来”师:加入下滑音,是为了表现少年队员热烈奔放的情感,怎样用声音表现出来?3)提示“边疆儿童多快活”的演唱师:这里出现了丰富的力度记号,表现了少先队员欢乐的情绪。

3)教学上波音“幸福歌儿飞天涯”课件出示上波音3上434、完整演唱歌曲,师钢琴伴奏三、活动展示1、师生合作:师舞蹈表演,学生演唱歌曲师:老师也学了段新疆舞蹈,请同学们用歌声鼓励我,为大家表演。

刚才老师做了哪几个有特色的动作,你来模仿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葡萄架下》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教学难点:
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二、欣赏新疆音乐
1、简介新疆: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三、了解新疆舞蹈
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抖肩、移颈。

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

四、了解新疆吐鲁番
1、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四个之最及葡萄沟的葡萄图。

五、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1、聆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这首歌好听吗,想不想学啊?
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

4、学习装饰音记号:下滑音通过让学生体验新疆卖羊肉串叫卖的语感,体会三处滑音的唱法。

5、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

6、班内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7、全班齐唱歌曲。

六、拓展:媒体出示新疆歌舞图、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风味小吃、新疆美食等等。

总结:并用一句话表达对新疆的热爱。

七、布置作业:
课后小组自编舞蹈,回家边唱边跳表演给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了解新疆吐鲁番风情。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新疆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民族特点,二是新疆舞蹈、歌曲、乐器,三是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为了了解新疆自然风情和文化特点,采用多媒体展示,比较直观、形象。

在歌曲学唱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感受新疆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新疆,对祖国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