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教案王娟

合集下载

孙石菊协同备课《慈母情深》王娟教学设计

孙石菊协同备课《慈母情深》王娟教学设计
3、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中“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是一个特写镜头。通过母亲的“脊背”、“头”和环境描写,突出了什么?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作者为什么把“我和母亲”都放在每一句的后面,这样起到了什么作用?
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学情
分析
五年级学生虽然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由于现在的
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深刻体会作
品中人物的情感,需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加以引导、点拨。
目标
设计
1、在教学中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辛苦忙碌
通情达理
疲惫瘦弱
师:面对这样深厚的慈母情,我竟然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齐读“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此时此刻,我——?
(想象补白)
我为母亲买了一瓶水果罐头,这仅仅是一瓶水果罐头吗?
(我对母亲的爱和崇敬)
(2)简介作家升华"情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当代著名文学家——梁晓声,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也就在那一天以后,他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零花钱,也就在那一年,他有了几十万长篇小说,这都是他自己挣钱买的,这是一个母亲给予一个儿子的力量,母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催他奋进,终于使他成了大作家.
4、拓展延伸: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心里一定涌动着爱暖流,请你把它说出来,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说出来!你可以对文中这位母亲说,也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还可以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

《氓》教学设计 路井中学 王娟 《氓》教案

《氓》教学设计 路井中学 王娟 《氓》教案

《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氓》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掌握《氓》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分析《氓》的主题和意义。

2.分析《氓》的诗歌语言和表达方式。

难点1.理解《氓》诗中一些较为深奥的词语和句子。

2.运用自己的思维和感受来理解和阐释诗歌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氓》这首诗的兴趣。

2.讲授法:通过讲解《氓》的背景、主题以及诗歌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这首诗。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诗句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维。

5.创作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氓》的理解和感受,展开创作,如写下自己的感想、创作相关的作品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氓》的话题,通过播放音乐、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授(20分钟)1.教师介绍《氓》的作者、背景和意义,让学生对这首诗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分析《氓》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与个体命运的关系。

第三步:分析(15分钟)1.教师逐句解读《氓》中的诗句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意。

2.学生跟读《氓》,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第四步: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彼此分享自己对《氓》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讨论《氓》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社会公平、人的尊严等。

第五步:创作(20分钟)1.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氓》的理解和感受,展开创作。

2.学生可以写下自己对《氓》的感想,或创作相关的绘画、音乐等作品。

第六步: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氓》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将其反馈给教师和同学。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语文:7.28《古文二则》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语文:7.28《古文二则》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甲生:“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
乙生:我赞成这种做法。作为真正的知己当然应以信任为基础,多少人对朋友以性命相托。何况只是“寄人千金”,试想,如果缺乏信任,互相防范,彼此猜忌,这样的朋友还是朋友吗?
丙生:我不赞成这种做法。我们对朋友应予以信任,但这种信任应有一个度。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即使是生死相交的朋友,时过境迁,也难免会发生变化。为了金钱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事例还少吗?
预习法、讲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亡何(通“无”,没有)
(2)词类活用
①重责诺(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②且父未尝语我(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③卒辇而致之(名词作动词,用车子装运。)
④乃能言(名词作动词,说话。)
二,内容探究
1.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怎样表现他这一品质的?
谚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③大丈夫,一言九鼎。 ④人无信不立
板书设计:
性格:重诺责,敦风义
具体表现:友在,“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不语郎君
----------友人信任 (侧面烘托)
友亡,坚还友财
教学后记:
7.28《古文二则》教案
节次
第2节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丁生:我赞成丙的观点。在当代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避免邪念的产生。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
一是“寄千金,不立券”,二是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子。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王娟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王娟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王娟发表时间:2019-05-23T10:00:34.180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4期作者:王娟[导读] 摘要: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难度并不低,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健全,因此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散漫的态度,难以充分集中精神,在个人的能力上无法获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四川省德阳市东电外国语小学王娟摘要: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难度并不低,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健全,因此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散漫的态度,难以充分集中精神,在个人的能力上无法获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另一方面,国家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面正不断坚持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希望能够由此来帮助小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

从这一点来看,寓教于乐的理念运用,具有很强烈的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及问题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很多传统思想和老旧方法,虽然执行的时间较长,但是对于现代化的教育要求并不是特别的满足,有些情况下甚至是产生了相反的情况,如果在未来工作的开展上没有对此做出良好的改进,则很有可能导致教育工作出现较大的偏差和不足,这对于未来教育的发展、进步等都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认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及问题,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与小学生开展积极的沟通、交流,大部分情况下完全是按照传统的手段来实施,对于小学生的想法,或者是新的教学理念等,并没有积极的拓展实施,这就影响到了教学的创新性。

第二,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体系并不健全,寓教于乐或者是轻松识字的模式,都没有积极去实践,完全是从表面上开展,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第三,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速度上,表现为急躁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古文二则》教学设计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古文二则》教学设计 语文版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读懂课文,并能复述故事。

2、弄懂故事蕴涵的道理。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此前已经学过几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已有所了解,加上本文短小较为简单,因此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而本课的主题又较有话题性,所以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先自主思考,后合作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3重点难点1、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使学生理解文意,掌握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意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引导他们在讨论中拓展思维,思考蔡勉旃的行为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启发意义。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设疑导入老师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有个朋友找我借钱,并且数额不小,我该不该让他打个借条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学生七嘴八舌)谢谢同学们,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借钱时,人们都会立字据或签合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叫蔡勉旃的人,他的好友在他那里寄放了千两百银,却没有立下字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十八课《古文二则》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活动2【活动】出示教学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来。

(学生读)让我们带着这些目标进入今天的学习。

活动3【活动】初读感知1、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正音(出示课件)旃券亡何语辇你能准确读出这些字的读音吗?3、个读这是一篇文言文,想要读懂故事首先得读顺课文。

谁愿意来试一试?(挑学生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4、齐读活动4【讲授】疏通文意1、自译。

请大家利用注释或工具书尝试翻译课文。

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句用笔圈划出来。

2、小组译。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遇到的问题。

如果有小组解决不了的,组长收集起来,一会儿我们班内交流。

3、班级交流。

你们在学习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哪位同学愿意帮帮他们?(学生出示问题,共同讨论,老师适当点评,重点地方做强调补充)复述故事。

解决完翻译障碍,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活动5【练习】课堂练习试一试,这些问题你掌握了吗?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王娟-狼教学设计

王娟-狼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课《狼》。

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狼》的教学把诵读放在首位,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加深理解。

力求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设计理念《狼》的情节扣人心弦,脉络清晰,因此可选择程序教学法(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配合讲授法、提问法、谈话法的使用,借助评书、讲故事的形式,科学直观风趣的展示教学内容。

3、教材分析本单元五篇课文内容涉及的都是动物。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

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狡诈的狼想吃点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4、学情分析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处于初级阶段,稍有畏难情绪,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轻松愉悦;其次本课时是第二课时,学生以疏通了文意,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为第二课时教学开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二)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章主旨,懂得对待像狼一样恶势力的斗争方法。

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紧扣情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寓意及其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1、查阅有关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资料。

2、制作屠户、狼的面具。

(对学生的准备要进行诊断性评价)教学流程(附后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

《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

《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作者:顾琳琳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2020年第06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囊、荧”2个生字,理解“胤恭勤不倦”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词句间的停顿,背诵《囊萤夜读》,会讲这两个故事。

3.体会古人勤奋、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词句间的停顿,背诵《囊萤映雪》。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指导“囊、萤”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文言文二则》,先学习第一则《囊萤夜读》。

(板书课题,指导“囊、萤”的写法。

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熟读课文,读好停顿1.自由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

检查字音、句子,找学生评价。

3.分节奏读。

读古文,读好断句,更能读出古文的味道。

4.小组练读。

请学生读,如读不好,师范读。

预设长句“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断句困难,指导做动作读。

5.带节奏男女生读,注意评价。

6.带标点读。

竖着从右向左读。

7.去标点配乐读。

小结:读好停顿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三、小组合作,理解课文1.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已经学过了几篇文言文,相信你一定积累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读好停顿,展开想象等。

)2.运用学过的方法,小组内交流文章写了什么。

不懂的地方互相请教。

3.指导“恭”。

出示“恭”的字源发展变化,理解“恭”像双手捧龙或拜龙之意,后表达从心底表达的敬意。

并出示现代词组“恭敬、恭候、恭贺”,进一步理解“恭”的意思。

4.指导组词解义的方法理解文言文。

“胤恭勤不倦”你是怎樣理解的?(学生组词解答。

)小结:给字组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好方法。

5.理解“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这样爱学习的车胤恨不得抓紧一切时间来读书,他是怎样做的呢?用直线画出他的做法。

交流汇报。

妈妈受到启发,想多纺织些布,她会: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弟弟也想像哥哥那样利用晚上的时间多练练字,他会: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凿壁偷光”说的是古代的匡衡爱读书,没有灯油照亮,他就把墙凿洞借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

意象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意象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意象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作者:王娟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8期[作者简介]王娟,女,江苏省扬州市人,扬州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王娟(扬州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江苏扬州225131)[摘要]古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本文认为把意象作为诗歌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意象的情感性、含蓄性、承传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意象进行归类总结,把握意象与时代背景和诗人风格的密切联系,并运用这些意象知识,进一步增加学生阅读的审美体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对提高其鉴赏能力有很大的裨益。

[关键词]意象;诗歌教学;鉴赏能力;审美体验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8-0116-02“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

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感情,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这里的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这种“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诗人的聪明之处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出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同样,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内蕴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如果从诗歌创作的一般原理出发,则可能对意象的作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

一、意象是把握诗歌深层意蕴的基本点而作品的深层意义超越了作品所反映的特定的历史内容和具体生活感受,深入到事物的内在特征之中,因而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的永恒的魅力,这是最有审美价值的。

如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端午日》教学设计王小娟

《端午日》教学设计王小娟
( 七 )年级(语文)科教案(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王小娟
授课班级:七年级
授课时间:
审核签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端午日》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当地端午习俗,体会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⑵、学习并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并尝试模仿写作。
⑶、在活动中体悟“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2、过程与方法⑴、主要运用活动教学法。
⑵、讨论交流—朗读体会—表演亲历—写作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了解民俗的兴趣,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资源
1、课本及《资源与学案》
2、学生对端午习俗的了解及探究习俗的意识,平时养成的自主合作学习习惯。
3、课前将学生分为男女两大组,课堂上将开展比赛。
2、老师与学生一起朗读简析汪曾祺的《家乡的端午节》片段,了解当地的端午习俗。
二、目标展示
⑴、了解当地端午习俗,体会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⑵、学习并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并尝试模仿写作。
⑶、在活动中体悟“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二、目标解析:
本文写得是湘西过端午日的情景,充满了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以在课堂中我们一方面要了解端午习俗,另一方面要通过活动体验法,学习文中场面描写方法,体悟“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教学整体设计
1、突出重点教学重点是学习并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通过男女生比赛和赛后讨论的形式来突出重点。
2、突破难点教学难点是尝试模仿写作。通过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写作来突破难点。
3、整体思路
⑴、知识点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场面描写的方法
⑵、考点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同类民俗文章的阅读赏析

王娟 “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王娟 “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王娟“贝”的故事教学设计《“贝”的故事》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识字课文,本来用一个课时只讲讲“贝”的故事、说出形声字特点、指导写田字格生字即可,但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和对祖国文字博大精深的自豪感,同时拓展更多的形声字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对形声字的认识,我认为本课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新加课时。

通过老师谈造字的故事,抛砖引玉,鼓励孩子回家深入细致念服务设施《主题丛书》,像是自学谈“贝”的故事、“万”的故事、“水”的故事等有意思的汉字故事一样,把造字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到。

同时,我把集中识字当作本课重点,通过同座互读、开火车读、捡贝壳、摘苹果争当“识字大王”、放飞汉字气球等游戏,不但兼顾到对孩子们长时注意力的吸引,还兼顾到对每一个孩子的认读能力的锻炼,既注意到培优,又照顾到了每位孩子的知识积累。

作业超市的设计与导课及课中练契合,使重难点首尾二幅。

孩子只须要搜集比如说:三点水或言字旁的一类字,然后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这样不仅减低了孩子的作业负担,更有助于孩子们在交流中语言非政府、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育。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无定法,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和本班孩子们的教学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本节课就是我上的就是第一课时,修完后自己感觉存有以下优点:首先就是导课比较有意思。

首先我通过展现可爱的贝壳图片使孩子们看看,夸一夸,充份展现孩子的多样词汇量,进而带出课题。

随文识字中使孩子们先找到要认的生字,然后利用“语境识字”、“利用图片记忆”、“猜字谜”等多种方式,尽量给孩子们创设有意思的识字氛围。

当然,我感觉这节课也有很多遗憾的地方,不足之处有:一、给孩子们留出的写字时间太太少,没有能够及时告诫孩子们特别注意写字姿势,没有能够展现更多的孩子的书写。

二、整节课上得有点仓促。

教会认的16个生字的时间有点仓促,不论是在读生字,还是说识字方法上,时间都有点紧张。

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王娟
【期刊名称】《中学教学参考》
【年(卷),期】2011(000)019
【摘要】@@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都像个难解的谜一样困扰着我,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教师教得身心疲惫.这除了因为学习文言文时有一定的词语理解障碍以及文言文本身故事叙述较客观缺少感性外,还与我们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设定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觉得文言文的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词、虚词,掌握一定的文言句式及文言现象,能准确地翻译句子、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提高文言的阅读能力.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王娟
【作者单位】江苏睢宁县李集中学,2212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浅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
2.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兼论胡适的文言文教学观
3.对文言文教学的再思考——小议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
4.中学文言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战略思考──文言文教学与弘扬传统文化
5.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究与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谈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谈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王娟
【期刊名称】《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年(卷),期】2012(000)024
【摘要】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觉得词写得太好了,自己写的不如妻子,
但他不甘心,于是赵明诚废寝忘食想了三天三夜,写了十五首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这十五首词中,然后拿给朋友看,要朋友评选哪首写得最好,朋友欣赏了半天,说道:“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发出会心的微笑,不禁对这首词产生兴趣和期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诗的主动性,课堂效果显著增强.但是提高学生兴趣不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键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
方法.
【总页数】1页(P78)
【作者】王娟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永安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还原古典诗歌之美——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探索
2.把握古典诗歌的『情脉』——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摭谈
3.情趣意趣理趣——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方法谈
4.还原古
典诗歌之美——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探索5.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学校语文学科王娟教案题目植物妈妈有办法

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学校语文学科王娟教案题目植物妈妈有办法

植物妈妈有办法新星小学王娟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生2、学科:语文3、课时: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推荐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搜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教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

全诗共五节。

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

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之前在百度网上搜集《植物妈妈有办法》的相关教学素材,找了一些教案作参考,制定出教学重点及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网上找到教学所需的图片和背景音乐,根据本班学生情况重新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娃洼”。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方法以“先学后教”的理念为指导,我采用的是“自读自悟——诱导点拨——合作探究——积累拓展”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1、导入语:秋天不但是果子成熟的季节也是种子宝宝们开始离开植物妈妈寻找自己生活的时候,植物妈妈们分别找到了什么样的好办法送孩子们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2、复习词语上节课我们认识的词语朋友,现在你还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如果已经告别旅行准备娃娃山洼苍耳带刺铠甲豌豆豆荚炸开知识蒲公英降落伞乘着风四海为家纷纷出发蹦着跳着仔细观察3、读准多音字“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得”的读音不同。

教学设计(教案)王娟

教学设计(教案)王娟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读出本课的单词his,her,he,she并在询问他人姓名时理解中文意思。
2、能用What’s his/her name?询问他人姓名并学会做出相应的回答His/Her name’s…
能熟练运用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Where is she/he from?
步骤3:Presentation
1.教室走到学生中间,请一位男生起立,与其进行对话:
T:Hello.My name is…What’s your name?
B: Hello.My name is…
T: Nice to meet you.
B: Nice to meet you,too.
然后教师指着这位男生问其他学生:“What’s your name?”引导学生回答:“His name is…”再指着另一位男生问:“What’s his name?”全体学生自己回答:“His name is…”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这两个并教读,然后同桌操练对话。
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对学生和小组、大组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习策略的形成。
步骤7:Homework
1、听课文第二部分录音
2、预习课文内容,勾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板书设计
Unit4 Where is lucy from?
Lesson24 3 2 1
What’s his/her name?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2.以相同方式教授“What’s her name?Her。以教师自己和学生的切实身份来引入,更易懂。
步骤4:Practice
1.游戏:High and lo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注释1、曰:叫作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3、拓木:拓树,桑树的一种4、状:形状5、乌:乌鸦6、文首:头上有花纹。

文,同“纹”,花纹7、其鸣自詨: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8、是:这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10、故:所以11、湮:填塞古今异义词赤足:1.文中指红色的脚。

2.现代汉语中指光脚。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了解并掌握神话故事的知识,理解短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能通过想象,扩展文章省略的细节和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分析并感受共工的精神品质,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时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及背诵。

2.让学生明白故事中蕴含的意义及课外的拓展延伸。

【资料链接】1.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

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一些神话学者将神话分为独立神话和体系神话两种。

所谓独立神话,又叫“原始的、单个的神话”,所谓体系神话,又叫“文明的、综合的神话”。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尤其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山海经》18篇,作者不详。

分为《山经》(五篇)和《海经》(《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两个部分。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3.《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的有二十一篇。

“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

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

《夸父逐日》1.词语积累逐走()饮于河()欲得饮:()饮于河:()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2、翻译课文:3.本文属古代神话,全文仅375字,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结果全都展示出来,且故事情节波澜曲折。

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4.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5.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6.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6.这则神话的主题:7.阅读《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这也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中国古代神话,试分析两则神话的相同点。

8.课堂小结《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共工怒触不周山》【资料链接】1.“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尧、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

★★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

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满头的赤发,坐骑是两条龙。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

是炎帝的后代。

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

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

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不要相信共工氏。

共工氏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

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

2.不周山: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

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

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

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

一.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2遍。

(齐声朗读)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

(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二、理解感悟1、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2、经过:3、结果:4.“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5、请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6、《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

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

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

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7、.了解文章内容,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8、.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三.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叙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大败发怒撞击不周山,使日、月、星辰移位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和探索、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文章行文简洁,全文虽然不足一百字,但是情节完整,层次分明,想象丰富,气魄宏大。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背诵课文五、拓展训练:余光中的诗夸父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结束,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

这就是逆向思维。

)六、有关资料:夸父神话究竟隐藏着先人对于哪种自然现象的猜测和解释?解释一:夸父族,揭开昼夜交替之谜,不断向西迁移。

看看太阳到底降落到什么地方。

[清]郝懿行夸父族聚居于河南灵宝县东南,与陕西太华山相连。

解释二:月神台湾杜而未:月与日的竞赛,“入日”-日蚀。

成功后即死亡。

新月三天后仍出来,以“弃其仗,化为邓林”-邓林为繁星。

解释三:茅盾《神话研究巨人族及幽明世界》夸父:地下阴间神①夸父行迹巨伟多力,如希腊和北欧神话中的巨人族(提坛),闭居于北方的底下穴(塔塔罗司)。

夸父为后土的后裔,后土也正是主治地下幽都的神。

②从北方成都载天山出发,逐日一周后又回到此山。

北-东-南-西(禺谷)-北神话之本质:以夸父为代表的阴间势力与天神争霸,被天神所征服。

解释四:水神吕思勉,王孝廉:夸父神话的“夸父逐日”和“夸父之死”水神与火神之争,而作为火神光明神胜利的神话象征。

《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三百里,曰豺山……有瘦焉,其状如夸父而彘(zhì)(猪)毛,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重点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难点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1.出示“夸父”。

(你能把这个词语读正确吗?)预设:正音。

字典上只有这一个音。

2.“夸父”是什么意思?预设:A夸夸父亲。

(你很能干,能从字义上来分析。

方法很好。

但是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不是这个意思。

)B是人名。

(你怎么知道的?你真爱学习!老师没教,你就会自己去读课文了。

)3.出示课题:“夸父追日”。

4.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A夸父为什么要追日?(边板书边评价:“追日”写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你紧紧抓住了“追日”来问,真能干!)B夸父是怎么追日的?C夸父追日结果如何?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么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哪个自然段?2.反馈。

(1)夸父为什么追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 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夸父追日”的经过呢?(2--4)②这三个自然段生字比较多,让我们先来读读这些生字。

A 出示“虞渊渭河瀚海大泽”指名读。

你有什么发现?预设:A 这些都是地名。

B “渊、泽、河、海”这四个字都带有三点水,它们的字义都与水有关,并且是对“溪流、湖泊、江河、海洋”的不同称呼。

C “瀚海”就是“大泽”。

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那大泽,又叫瀚海,有上千里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