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承受能力

合集下载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理应成为相应的社会责任主体。

企业是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中专门从事生产与服务的经济主体,承当着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职能,必必需按照社会必需要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那些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不仅没有尽到责任,而且破坏社会分工、扰乱社会秩序。

从社会结构层面来看,企业作为基本经济单位的社会经济格局一旦形成,也就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分工格局和产业链,形成了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

每个企业都是社会经济肌体的一个部分,须各负其责,否则就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二、企业发展的外部性决定了企业须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

企业发展涉及许多利益相关者,从而形成复杂的责任与利益关系。

企业发展依赖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市场发育等,这些构成企业发展的社会条件。

同时,企业运营对交通、环境及居民生活有重要影响,会产生许多公共成本,并且难以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易实现相应的补偿。

这就是企业发展的外部性,其中的外部经济容易被社会吸纳,而外部不经济往往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

现实中还存在许多“搭便车〞现象。

这些没有通过契约规范体现出来的利益损失,大都必需通过企业承当社会责任加以弥补。

这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赢得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企业承当社会责任,会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从而生成更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三、企业公民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企业具有承当社会责任的法律义务。

在现代社会,企业被赋予公民的社会身份,作为法人组织享有民事权利与行为能力,从而必必需承当相应的民事义务。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和服务的组织者,拥有相应的社会资源支配权。

这些本来属于人们共有的社会资源,由于企业的产生而被聚集在一起,为企业所支配和使用,企业自然应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

无论企业也付出了一定的费用,但这些要素和资源并不是都能用金钱购买的,金钱只能弥补其中一部分有形成本。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魏云凤李进陈宗霞西南大学【摘要】文章在现代企业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漠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背景下,简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内容,概括分析了企业承担其社会责任对社会的影响和企业自身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作用一、引言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并且处在经济人的位置上,追求利益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但企业也是构成社会有机整体的基本单位,同样处在社会人的位置上,因此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企业不择手段追求利益,漠视社会责任的事件屡有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力量的日益增强,公司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消极影响也与日俱增,因此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内容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Cor。

orateSocialRes。

onsibility。

简称CSR)其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通常指与主要利益相关者、价值相联系,遵从法律,并尊重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一系列政策和实践。

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收益、对股东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他相关利益人,即要承担对其员工、消费者、所在社区和相关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生产安全、遵守商业道德、职业健康、捐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和保护环境等。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社会、对环境的贡献。

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2.1企业的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是企业的基本责任,企业本身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这决定了它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建立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基础之上。

企业具有商业性,所以企业应该最大限度地创造和积累企业利润,为企业的未来发展积累财力,并为其股东赚取利益。

它的基本责任离不开商业活动,同样离不开为社会创造商业价值,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2.2__________企业的法律法规责任。

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宁波大红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年论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二年九月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的把利益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观念,要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有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对消费者、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的贡献程度。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还要保证在经营与管理范围之内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

一般来说,企业越发展,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

企业家的成功,在于他创造的企业积累,更在于他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其核心是其人生价值的实现。

企业家自觉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会充分肯定企业的社会责任,两者的结合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企业、道德规范、社会责任、社会文明建设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企业使命”问题,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不仅是道德呼吁,而且是刚性的制度约束,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

目前,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世界整体的环境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国的企业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发展,成为社会各方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表现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如是否会造成公害、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

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考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避免,其行为本身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由于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事实上的客观上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性,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企业所采取的一些行为兼具自身与社会双重影响属性。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公司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这种社会责任包括各种方面,例如保护环境、对员工负责、为社会做出贡献等等。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讨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首先,保护环境是公司的一项社会责任。

环保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也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

企业除了遵守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还需要主动采取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公司可以采取节能措施,或者开发环保产品等,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减少排放污染物,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其次,对员工的负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公平的工作待遇,并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企业还应该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尊重和支持,使员工更有干劲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最后,为社会做出贡献是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回馈社会,比如参加公益活动、捐赠资金或物资等等,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比如遵守商业道德,正当经营,推动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企业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努力改善自身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形成有益于社会的经济生态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将会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论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论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论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经济、法律、道德等方面的责任体现,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责任产生的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企业有较高的期望,不再仅仅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它们所扮演的角色中不仅仅是经济组织,同时也是社会组织。

作为社会组织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二、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影响1.品牌形象的提升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认知。

企业能够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公信力,建立商业道德,增强社会形象,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2.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需要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中注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商品质量、产品环保等,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合格的永续经营可以提高企业对整个经济体系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引领社会风气的向好方向发展。

3.员工的忠诚度提高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对员工有关注、有照顾,对员工发展给予关注、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使得企业在员工心中提高公司认同度,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这样不仅使企业能够保住价值,而且也可以提升员工的效率。

4.长期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提高企业与其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基础。

企业通过构建社会责任框架,推进可持续性项目以及发展战略来树立企业的形象,同时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1.履行强制性的社会责任强制性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应该遵循的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它是企业的基础责任,包括劳动安全、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2.履行自愿性的社会责任自愿性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回馈社会和践行企业价值观而自发地履行的责任,通常包括公益慈善、员工福利、环境保护等。

3.三维度综合评价制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是企业控制和评估企业社会表现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综合评价的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表现。

论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论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论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企业社会责任,通常简称为CSR,是指企业在开展商业运作的同时,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随着人们对社会和环境问题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也成为了社会的期待和要求。

在CSR的理念中,企业并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机构,而是应该更全面地考虑到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因而,CSRs 包括了许多领域,如人权、环境保护、公益慈善、员工福利等。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企业发展不应该只是经济发展的过程,还应该包含着对社会贡献的要求。

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发展,便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1. 提升企业形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向公众展现企业良好的形象,还能提高公众的信任度,从而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机会,增强品牌效应。

2.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

企业如果能够注重社会责任,减少对环境的损害,促进社会和谐,将有助于达到长久发展的目的,也会得到政府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3. 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响应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形象的展示,也可以实现利润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只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在开拓市场时,通过低碳环保、公益慈善等活动,也可以减少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实现员工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可以给予员工更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同时,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活动还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广阔视野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方式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也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行动来贯彻和践行。

1.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控制企业应该从源头开始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清洁生产技术。

2. 慈善、教育等公益活动企业可以通过捐款、资助贫困地区学校等方式,开展一些公益活动。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除了实现经济效益、履行法律义务外,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即服从社会发展要求,采取正当行为,履行社会公平、公正和和谐的原则,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包括:
1、经济责任:指企业需要遵守的经济要求,如合法经营、财务透明、良性竞争、稳定就业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2、法律责任:指企业需要遵守的法律规定,如遵守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3、道德责任:指企业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如尊重社会公平、公正和和谐的原则,坚持正义正当的行为和行为准则,追求真理、善良和责任感等。

4、社会责任:指企业要负责任地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如参与慈善、环保、抗灾救灾等行动。

5、环境责任:指企业负责地保护和维护环境,防止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如加强节能减排、采用环保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起源和涵义。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16年芝加哥大学的克拉克(J.Maurice Clark)在《政治经济学论文" target="_blank">经济学刊》上发表的《改变中的经济责任的基础》一文中写到“:迄今为止,大家并没有认识到社会责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这是可查实的、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文献。

然而,克拉克虽然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但是他并没有给出公司社会责任相应的概念或定义。

直至近四十年后,鲍恩(Howard R.Bowen)才首次明确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

鲍恩1953年的划时代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被公认为标志着现代公司社会责任概念构建的开始,其将“商人的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具有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去确定政策、作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义务。

”公司的营利性和公司的社会责任并非是绝对对立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若只强调公司的营利性,则会导致公司为了营利而不择手段,尔虞我诈,不惜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这将导致整体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和不安,最终也不利于公司的良性发展;若只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则会令公司背上严重的负担,挫伤公司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最终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同时也损害了职工、消费者等与公司相关的主体的利益。

因此,应当用公司“利润最优化”取代“利润最大化”,即公司在为股东追求利润的同时,适当地兼顾公共利益,在满足股东对利润的需求时,又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达到公司的营利性和公司的社会责任两者之间的良性相互作用。

在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通常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些社会利益包括债权人利益、雇员(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中小竞争者、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等内容。

二、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的现状。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在经营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对于当代企业来说,不仅要具备赚取利润的经济责任,还要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社会公众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努力建设一个更加和谐、更加可持续的社会。

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员工权益企业应该关注员工的权益,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建立起健全的员工激励机制,让员工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空间。

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2. 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应该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关心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

企业还应该推动科学、健康、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促进消费者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3. 参与公益活动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慈善活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还可以帮助更多的有需要的人。

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都是企业可以参与的公益活动。

4. 管理环境、保护环境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保护,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企业应该倡导绿色生产,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

5. 遵循商业道德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遵循商业道德,秉承诚信守法的原则。

不得利用恶意竞争手段破坏市场秩序,不得从事欺诈、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道德伦理的要求,也是一种经营的策略。

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增强企业的社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也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消费者信任和社会认可,从而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投资机会。

企业应该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中,确立社会责任意识,形成企业内部的管理文化,全员参与,全程践行。

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履行社会责任:1.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企业应该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社会责任政策,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和职责,为全体员工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 业社 会 责 任 的概 念 企业的社会责任 , 一概念在 2 这 0世 纪 2 0年 代 , 着 资 本 的 不 随


和 谐 的 重任 。 5 承 担 公 共 产 品 与 文 化 建 设 的 责 任 。公 共 产 品和 文化 事 业 的 、
断 扩 张 而 引 起 一 系 列 社 会 矛 盾 , 如 贫 富 分 化 、 会 贫 困 , 别 是 诸 社 特 劳 工 问 题 和 劳 资 冲 突 等 而 被 广 泛 提 出 。2 世 纪 8 代 , 业 社 会 O O年 企 责 任 开 始 在 欧 美 发 达 国 家 逐 渐 兴 起 。19 96年 6 欧 美 的 商 业 组 织 月 及 相 关 组 织 召 开 了 制 定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规 范 的 初 次 会 议 。20 00年 7 月 ,全 球 契 约 》 坛 第 一 次 高 级 别 会 议 召 开 , 加 会 议 的 5 《 论 参 0多 个 著 名 跨 国 公 司 的 代 表 承 诺 , 建 立 全 球 化 市 场 的 同 时 , 以《 球 在 要 全 契约》 为框 架 , 改善 工 人 工 作 环 境 、 高 环 保 水 平 。 20 提 02年 联 合 国 正 式 推 出《 合 国全 球 协 约 》 协 约 共 有 九 条 原 则 , 括 人 权 、 工 联 , 包 劳 标 准 和 环 境 方 面 , 合 国 恳 请 公 司对 待 其 员工 和 供 货 商 都 要 遵 守 联 其规定的九条原则。
虽然 , 业 的 社会 责任 已经 不是 一 个 陌生 的 概 念 , 是 , 论 界 企 但 理 对社 会 责 任 的概 念 尚没有 达 成 一致 。 教 科 书 上说 的 是 ” 取 行 动 的 采
发 固然 是 国 家 的 责任 , 在 国家 对 这 些 方 面 的扶 植 有 困难 、 力 不 但 财 足 的情 况 下 , 业 应 当分 出一 些 财 力 和 精 力 担 当起 发 展 医 疗 卫 生 、 企 教 育 和 文化 建 设 的 责 任 。 6 承 担 扶 贫 济 困 和 发 展 慈 善 事 业 的 责 任 。虽 然 我 们 的 经 济 取 、 得 了 巨 大发 展 , 是 作 为 一 个 有 1 亿 人 口 的 大 国 还 存 在 很 多 困 但 3 难 。特 别 是 农 村 的 困难 就 更 为 繁重 , 有 一 些 穷 人 需 要 扶 贫 济 困 。 更 这 些 责 任 固然 需 要 政 府 去 努力 , 也 需 要 企 业 为 国分 忧 , 于 社 会 但 参

论企业战略中的社会责任

论企业战略中的社会责任

【】本文以万科“捐款门”事件为切入点,从对企业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之内涵及相关性辨析出发,深入分析战略角度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进而探索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

【】万科“捐款门”事件;企业战略;企业社会责任;竞争优势;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全国民众慷慨解囊、踊跃捐助。

而万科在集团内部组织的募捐活动中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 元为限。

万科董事长王石还说“万科捐出200 万元是合适的”,因为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悲活动是个常态,捐赠不能成为企业的负担。

这不仅让他备受指责,而且还引起了国人激烈讨论的万科“捐款门”事件。

由于顶不住舆论的强大压力,万科管理层赶紧作出调整,宣布斥资1 亿元匡助灾区重建。

万科“捐款门”事件引起了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大讨论。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2022 年《华尔街日报》 (亚洲版) 评出的中国最受恭敬的房地产企业,为何会闹出“捐款门”事件。

这不得不让人思量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管理问题。

对万科“捐款门”事件从企业和社会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分析,企业公益捐款额度过高,可能会影响到资金流,进而影响到企业经营。

毕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持续的长期行为,而非一次性投入。

因此,从理论上讲,万科的做法并没有本质上的错误。

但是,万科在赈灾投入上没有真正做到企业与社会协调,汶川大地震,举国震惊,10 元和200 万元显然和万科的企业形象不符合。

更为严重的是,“捐款门”事件让人质疑万科在企业的经营运作中是否承担起了社会责任。

如何做到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价值创造有机结合呢?本文就将以此案例为切入点,从对企业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之内涵及相关性辨析出发,深入分析战略角度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进而探索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未来全局的筹划,它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成功的关键。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一、 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源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 这一理念超越了以往 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 强调企业在创造利润、 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 时, 还要承担对员工、 消费者、 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 包括遵守法律、 法规和商业道德、 注重生产安全、 保障职业健康、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 支持慈善事业、 捐助社会公益、 保护弱势群体 和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等。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 4 个具体方面, 即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 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 、 法律、 伦理和自由决定( 慈善) 的期望。 事实上,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 褒贬不 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利益相关者理论被认为是可用于评估企业社 “最为密切相关” 的理论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鼻祖弗里曼 会责任的 下了一个经典的广义定义: 一个组织里的利益相关者是可以影响到组 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其实现影响的群体和个人 。 为了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本文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出 发, 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践, 认为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内容就是: 道德责任。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基本内容:
经济论丛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李翠勤 广州燕塘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 要】 企业在创造利润、 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 还要承担对相关利益方( 消费者、 员工、 社会和环境) 的社会责任, 包括遵守商业道德 、 生产 安全、 重视员工合法权益 、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 企业 责任 社会道德责任
三、 结语
企业社会责任从上个世纪被正式提出至今, 在争鸣与共鸣的浪潮 。“企业社会责任” 中不断发展成熟 一词内涵丰富, 涉及多学科领域, 众 多理论学者对于它的理解和诠释千差万别, 即便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倡 导者也难以取得一致辞 ③。 针对这一现实, 本文在对房地产企业与相 关利益者关系分析, 论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房地产企业对股 东负有增值保值以及稳健运营的责任; 对员工具有提高员工福利以及 公平雇佣的责任; 对客户的责任不仅体现在工程质量和各项配套设施 等硬件设施的建造上, 还体现在售后服务、 物业管理以及信誉度等方面 的不断改善, 对合作伙伴负有履行合同、 及时拨款、 和谐共存的责任; 对 社会负有依法纳税, 增加就业机会、 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责任; 对社区而言, 开发企业要给小区提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责任等。 按美国佐治亚大学的卡罗尔教授的观点, 可以归纳为企业社会责 任乃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 社会不仅要求其实现经济上的使 命, 而责任、 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以及慈善责任之和。 即本 文的结论: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内容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履行其对社会 的道德责任。 参考文献: [ 1] . 上 海: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作 者: 李 维 安. 公 司 治 理 教 程[M] 2002 : 42 - 43. [ 2] 广州日报 2011. 2. 22 财经 A1 版 [ 3]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0 年第 3 期 ( 总 作者: 肖强 第 120 期)

有责乃远,德行天下——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

有责乃远,德行天下——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

有责乃远,德行天下——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一、引言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举止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更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的使命。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在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方面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实践举措。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1.企业的社会责任概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主动承担的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这包括对消费者、员工、环境、公共利益等多方面的责任。

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法律和规定的要求,更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约束。

2.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包括提供安全、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充分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等。

不得以欺诈、虚假宣传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必须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3.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

企业还应该做好员工关系管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4.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有效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企业对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包括回馈社会、支持慈善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发挥企业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企业道德的重要性1.企业道德的内涵企业道德是企业对内外部相关利益相关者负责,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道德规范。

企业应该秉持公正、诚信、公平、守法的原则,自觉遵守商业道德规范。

2.企业道德的意义企业道德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若能够切实践行道德规范,必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企业道德的建设企业道德建设需要从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企业的道德规范和激励机制,促进所有员工自觉遵守和践行企业的道德规范。

述论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述论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摘要传统的企业理论奉行股东利益至上原则,其认为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标和责任。

在这种价值指引下,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推动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无限膨胀使得企业在追求利润时漠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企业社会责任应运而生。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认为,企业不能仅仅以营利为目的,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当兼顾社会公共利益。

除股东之外,企业还应当对与其有利益关系的职工、债权人、消费者、社区等负有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一经提出,相关学者以及业界就对其性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持久的争辩。

虽然争议不断,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还是在学者们的争辩中逐渐丰富起来,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解决企业逐利行为引发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起步较晚,企业自身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比较薄弱,侵害劳动者、消费者、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普遍存在。

近年来,阜阳劣质奶粉、松花江污染、三聚氰胺牛奶、近日的双汇瘦肉精等一系列事件引发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烈呼声。

一些企业因盲目追求利润而忽视了其应负的社会责任,出现了众多的劳资纠纷、拖欠工资、恣意延长劳动时间,频发人为安全事故等等问题,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频频发生,使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公民”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

本文旨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指导下,采用因果分析的思路,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阐释。

关键字:企业社会责任;责任缺失;企业伦理;思考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the firm to pursue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first, that its business as a for-profit organization, the only goal and responsibility in pursuit of profit maximization is the enterpris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concept, enterprise scale unceasingly expand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But at the same time, unlimited expansion of maximiz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enterprises in the pursuit of profit, ignoring the interests of other stakeholders, leading to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the enterprise should not only for the purpose of profit, in the pursuit of profit maximization, consideration shall be given to the social and public interests. In addition to shareholders,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be in the interest of its employees, creditors, consumers, communities and other responsibl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is put forward, relevant scholars and industry on the lasting debate on the nature, scope. Although controversial, but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scholars debate gradually enriched, the fundamental reason lies in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solv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action of enterprise profit do play an important role.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started lat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relatively weak, widespread violation of workers, consumers, creditors and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In recent years, Fuyang inferior milk powder, the Songhua River pollution, melamine milk, recently Shuanghui clenbuterol and a series of events triggered a strong voice in society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me enterprises because of the blind pursuit of profit while ignoring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re has been a large number of labor disputes, wage arrears, arbitrary extension of working hours, frequent man-made accidents and so on, these shocking events occur frequently, so that people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mprove enterprise "citizen" responsibility is grow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causal analysis, explains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Key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sponsibility; business ethics; consider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前言 (1)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 (2)1.1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2)1.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3)1.3企业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3)1.3.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3)1.3.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做法 (4)1.4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4)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分析 (6)2.1经济利益至上 (6)2.2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6)2.3公民意识薄弱 (6)3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8)3.1企业的逐利行为是其社会责任缺失的根源 (8)3.2约束力的不足是企业责任缺失的制度因素 (8)3.3管理能力的不足降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运行状态 (8)3.4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滞后 (8)4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解决方案 (10)4.1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10)4.1.1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10)4.1.2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11)4.2针对我国现状提出解决方案 (11)4.2.1企业应从根本上树立其核心价值经营理念 (12)4.2.2要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13)4.2.3企业应把创建安全的生产环境作为头等大事 (13)4.2.4借鉴SA8000,制定国内相关标准,为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13)4.2.5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14)4.2.6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管理机制 (15)4.2.7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15)4.2.7企业社会责任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5)5 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9)谢辞 (20)前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承担着社会的生产和流通,推动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能力的关系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能力的关系

励 机制 和战 略利 益 。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的 明 确 能 够 保 障 工 人 的 切 身 利 益 。提 倡 各 企 业 科 学 安 排 劳 动 力 , 大 就 业 门 路 , 扩 创
造 不 减 员 而 能 增 效 的 经 验 。 量 减 少 把 人 员 推 向社 会 尽 而 加 大 就 业 压 力 。 过 去 只 有 I 09 0 和 I 01 0 1 S 00 S 400 0
许 多 不 能 令 人 满 意 的 现 象 。 某 些 中 国 企 业 最 突 出 的 问题 大 体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企 业 无 视 自 己 在 社
和 信 任 度 从 而 实 现 企 业 长 远 的 经 营 目标 。 从 这 个 意 义 上说 , 业履行 社 会责 任 , 助 于解 决 就业 问题 。 企 有 企 业 社会 责 任 的 明确 有 助 于 保 护 资 源 和环 境 , 实现可 持续 发展 。企业 作 为社 会公 民对 资源 和环 境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负 有 不 可 推 卸 的 责 任 。而 企 业 履 行 社 会 责 任 。通过技 术 革新 可 首先 减 少生 产 活 动各个 环 节 对环 境可 能造 成 的污 染 , 时也 可 以 降低能 耗 , 同 节
有 利 益 相 关 者 承 担 相 应 的 责 任 ,以 求 不 仅 在 经 济 方
面 。 在 社 会 、 境 等 领域 获 得 可 持 续 发展 的能 力 。 更 环
即企业 在 创造 利 润最 大 化 的 同时 。 要 承 担对 员工 、 还
对 消 费 者 、 社 区 和 环 境 的 社 会 责 任 , 括 遵 守 商 业 对 包 道 德 、 产 安 全 、 业 健 康 、 护 劳 动 者 的 合 法 权 益 生 职 保 以及保 护 环境 、 持 慈善事 业 等等 。 支

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环境、利益相关方的义务和承诺,是企业履行其合法经营所应尽的义务,并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一、关注员工权益作为中小企业,员工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员工权益,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各种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另外,中小企业还应该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险、健康检查和心理辅导等服务。

二、关注社会环境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责任。

企业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优化生产工艺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推广绿色环保产品和技术,为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关注社会公益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承担起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

企业可以与慈善机构合作,捐赠资金和物资,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为贫困地区提供帮助。

此外,企业还可以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动员员工参与进来,传递企业的责任与爱心。

四、关注供应链管理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也要充分考虑社会责任。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供应链诚信机制,与诚信的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同时,中小企业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违法行为,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五、关注品牌形象中小企业应注重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形象。

企业应该坚守诚信经营,恪守诺言,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中小企业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体现在多个方面。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承受能力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承受能力
在中期,企业完成了第一轮生产,双方均未承担社会责任,政府注意到企
业的逃税行为,对企业给予一定的罚款并加强监督,因生产而产生的环境问题
使企业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降低,同时,对公益事业的冷漠,一方面,使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责任感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不利于自身生存环境的改善。
设想整个行业在初期的博弈结果是逃避社会责任,那么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展开博弈,以采取最优化策略收获最大化的利润。在企业的经营中,存在企业
的生产周期,政府政策的时滞,市场信息反馈的周期。因此,我们就可以将这
两个企业间的博弈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时间阶段。
企业在产品的一个生产周期中若承担起依法纳税,处理好产生的环境问题,
向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等社会责任,那么这必然将增加企业的生
A, B企业都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15,一方履行,而另一方不履行的利
润分别是0和20, A、B企业都不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0。很明显,A、B两
企业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了他们的利润最大化。
通过企业在短、中、长期的博弈分析,总结得出企业只可能在短期内以逃
避社会责任来获取高利润,但这种获利方式是不持续的。从长期来看它将不会
的。最后通过成本收益图的分析发现企业是存在最佳社会责任承受点的,并以
具体公司的支出结构表为方法,得出该公司的社会责任承受范围。
【关键词】社会责任博弈社会责任承受能力
一、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对于社会责任,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观给出的一般解释是企业为所处社会的
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
通过对概念的解读,我们不难理解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完全是一种法律

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

试论企业的社会责任【摘要】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全过程、实现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笔者以所在企业(三钢集团公司)为例,谈谈企业履行相关社会责任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生存发展;实现目标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理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对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及节约能源等。

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现代社会对企业组织的期待,已由纯然是经济性组织的看法,转变为兼具社会性使命,企业善尽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其形象,使产品和服务对用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有利地位,增强企业的持续获利能力,而且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也有助于激励本企业的发展能力,企业应以追求长期利益为出发点,企业应履行其社会责任,有助于改善企业所处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最终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利益。

笔者以所在企业(三钢集团公司)为例,谈谈企业履行相关社会责任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技术创新拓展市场,满足社会需要企业不仅是技术研发的主体,更是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检验一个企业有没有内功,最根本的标准是市场。

面对资源劣势,面对成本压力,依靠科技进步,通过不断的工艺创新,根据原燃料价格变化,精打细算,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不断寻找替代品以节约能源、节约成本,成为三钢降本增效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节约能源、节约成本的攻坚中,三钢形成了在钢铁行业领先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

二、优化资源配置,“废气”变“神气”钢铁企业是高能耗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承受能力
【摘要】以建设成和谐社会为目标,企业给自身责任的定位就不仅仅是经济责任,为社会提供充裕的物质精神产品。

本文从社会责任的内涵出发,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分析企业社会间的关系以说明在社会大生产中承担社会责任是必然的,再借助博弈的模型论证了企业以逃避社会责任获取比较优势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通过成本收益图的分析发现企业是存在最佳社会责任承受点的,并以具体公司的支出结构表为方法,得出该公司的社会责任承受范围。

【关键词】社会责任博弈社会责任承受能力
一、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对于社会责任,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观给出的一般解释是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

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改善社会环境、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义务。

企业作为开放性质的经济组织,其基本功能和职责是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并获取盈利。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主体地位的加强,人们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行使自身功能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通过对概念的解读,我们不难理解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完全是一种法律责任,除此之外应有一种自觉的道义责任。

所谓自觉的道义
责任,是不受法律约束的,是不被强制要求的。

而当我们回归到企业的概念时发现,新古典学派赋予了企业以
“经济人”的含义,认为企业是使得厂商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完全的理性,并掌握完全的信息,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就产生了一个关于承担道义责任必要性的问题以及承担责任大小的疑问。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1.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分析
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单个企业则可看作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于是我们可以把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表达为企业包含于社会,而企业与社会同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实际上,从企业的自然和社会二重属性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得出企业社会间的关系。

企业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要持续经营则必须承担起部分社会责任,而同时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决不能无视社会责任。

2.用博弈论的模型分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企业生产存在经济周期,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相互揣摩竞争方的策略,以作出下一步有利于自身盈利的策略,这样就形成了企业间的博弈。

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多少,也是企业在该营业周期内必须作出的决策之一,而作出这种决策的依据则部分依赖于同行业内竞争方的决策选择。

当然,竞争方也同样将企业可能的决策倾向作为自己的决策依据。

假设双方同时作出决策,这样,一个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决策的模型就诞生了。

假设存在A和B两企业,双方就是否承担企业对社会环境负有的社会责任展开博弈,以采取最优化策略收获最大化的利润。

在企业的经营中,存在企业的生产周期,政府政策的时滞,市场信息反馈的周期。

因此,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企业间的博弈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时间阶段。

企业在产品的一个生产周期中若承担起依法纳税,处理好产生的环境问题,向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等社会责任,那么这必然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假设企业把增加的生产成本部分转移给消费者,即提高产品价格,同时部分内部消化。

因此,在短期内,按照履行社会责任引起的盈利的能力的变化,我们可以假设两企业在各方面的生产能力和条件完全一样的条件下,双方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10,一企业履行而另一企业不履行的利润分别是5和20。

这是因为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了生产成本,由此而失去的市场份额转向了另一方。

两企业都不履行时,在平等的生产成本条件下竞争,则利润都是15。

从这个博弈矩阵中可以发现,对于A 企业,为了尽可能追求利润,它的最优决策是不履行社会责任,考虑到A企业的选择倾向,B企业也会选择不履行社会责任,这样双方实现了15的利润。

在中期,企业完成了第一轮生产,双方均未承担社会责任,政府注意到企业的逃税行为,对企业给予一定的罚款并加强监督,因生产
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使企业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降低,同时,对公益事业的冷漠,一方面,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责任感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不利于自身生存环境的改善。

设想整个行业在初期的博弈结果是逃避社会责任,那么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开始恶化,行业前景不被看好。

然而,因为政策时滞或企业内部人员的侥幸心理,企业开始有意识的承担但并未完全承担起足额缴税和环境问题处理的责任,居民也还未完成企业形象的重新定位,但试图寻找该企业生产产品的替代品而使得需求量有所减少,行业环境虽然恶化但并不明显。

由于这些外部条件的变化,我们得出了新的博弈矩阵。

A、B企业都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8,一方履行而另一方不履行的利润是4和15,A、B企业都不履行的利润是10。

由此可见,因外部条件的恶化,企业的盈利能力较短期内下降,然而不承担社会责任仍是A、B企业以至该行业的最优决策。

经过中期的经营,企业开始反省利润降低的原因,意识到随着企业形象的日渐受损会导致商誉这一无形资产的急剧跌价,行业环境继续恶化的结果是该行业的整体破产。

同时,企业已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有能力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也符合他们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一企业继续选择不承担社会的决策,其周边环境和企业形象的恶化会使利润大大降低,直至无利润,最后破产。

新的博弈矩阵如下:
A、B企业都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15,一方履行,而另一方不履行的利润分别是0和20,A、B企业都不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0。

很明显,A、B两企业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了他们的利润最大化。

通过企业在短、中、长期的博弈分析,总结得出企业只可能在短期内以逃避社会责任来获取高利润,但这种获利方式是不持续的。

从长期来看它将不会获得任何利润,从而退出该行业,因此,企业要立足于长足的发展,必然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承受能力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无限的,要量力而为,但又不能流于形式。

因此,探求企业社会责任承受能力也是必要的。

如下图所示,承担道义责任的边际成本是不变的,可以设想用相同数量的投入去履行一单位的社会责任,但当履行社会责任达到一定程度时,此时企业已有一定的声誉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边际收益递减。

不难发现,在MR=MC处,企业实现了最大化的利润,即承担R0的道义责任时企业处在社会责任承受能力的最佳点。

承担多于R0的道义责任,则会成为企业过重的社会负担,而承担少于R0道义责任,则不足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R1—R0是社会责任承受范围,企业要持续盈利则在每个营业周期中至少
要承担R1道义责任。

现实社会中,承担道义责任对外部条件和企业商誉的影响是难以确定的,因而承担道义责任的收益难以精确计算,但我们可以放松求最佳道义责任的条件,扩展成一个范围。

下面引进“袁隆平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支出结构表作一个实例分析,以探求该公司最佳的社会责任承受和可以承受的范围,下面就是该公司各年度支出结构的表格反映。

在公司的长期经营中,它会估量出承担道义责任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不妨赋予这种影响程度一定的权重,例如0.5%,我们假设其他条件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历年净利润的升降关系,通过同一个坐标可以把捐赠支出占全部营业外支出的百分比P,净利润W的趋势变化反映出来。

可以这样分析,从2000年到2001年P值大幅减少,然而W小幅上升,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2001年相对其他年份履行了过高的道义责任,以致利润有所下滑。

在2002年底,P值降至最低,但我们也发现利润降到了最低点。

随着公司加大在道义责任方面的指出,公司的利润明显在2003年得到了回升。

把这种分析移到成本收益图得到如下图形:
从上图分析中,我们推测出此结论:该公司的道义责任最佳承受范围为6.35%~18.66%,而其可承受道义责任的范围为1.11%~
18.66%。

如果将更多年份的数据纳入分析,那么可以把这个范围进一步缩小,逐步得到精确值。

然而这个分析模型是有缺陷的,因为它假设了其他的条件变化没有对历年净利润的升降造成影响,实际上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经常出现,但这个模型的价值在于证明了企业是有最佳社会责任承受力的,以及提供了一种不太完善但针对某些现实有效的简单计算方法。

事实上,只要精确计量出各种条件对利润的影响权数,收集足够的数据,那么则可以建立一个更加现实的模型,也能得到一个更加精确的值。

四、总结
在以上的论述中,分别用企业的二重性,博弈模型来论证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然后借助成本收益图证明另外企业存在社会责任承受范围和最佳承受力,并进行了简单的实例分析。

无论是对必要性还是最佳承受力的论证都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完成的,都是围绕着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平衡中展开的,更能引起相关利益者的关注。

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不可推卸的义务,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实现双赢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3]张向前.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