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课时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1在《周长的认识》课堂教学中,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从揭示周长概念到引导归纳不同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每个环节都创设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情境,促使学生自觉地应用已有的经验理解周长的概念,选择理解的方法求规则或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一、合理灵活地组织和利用教材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合理灵活地利用教材,注意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设计三个层次的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周长的含义。

先设计让学生理解“图形一周”的活动(让学生观察3只小动物沿不同图形爬行一周);再设计理解“一周长度”的活动(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的方法,理解一周的长度);最后设计理解“封闭图形”的活动(在对比中理解什么是封闭图形)。

通过这3个活动,学生对“周长”的含义理解就比较透彻了。

将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作为重点来教学。

求长方形的周长可用直接测量、计算的方法,而求叶片的周长却先要用绳子围出一周,再来测绳长,求圆的周长更可以用滚的方法,使学生体会由线段和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测量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的有梯度的练习,并以“闯三关”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关是求不同形状图形的周长,是基础练习。

第二关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沿着跑道跑一圈,跑了多少,要求学生能想到求小明跑了多少米,也就是求跑道的周长。

第三关是一个图形的变换,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的周长是多少?让学生明白图形变换后,周长的变化。

二、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一个焦点。

本节课,我刻意设计了几个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怎样求3只小动物所走的路程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得出求长方形周长的不同方法。

在交流中,使学生体会:测量周长的方法可以有很多,量一量、围一围、滚一滚等。

在教学中,无论是“观察、发现”还是“联系实际”,都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再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案+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案+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物体表面的周长,感知周长的概念。

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的周长,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充分观察,动手操作,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物体表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软尺、直尺、绳子、纸片(长方形、圆形)等。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引出标题。

二、探究新知(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周长。

1. 谈话引出加工小布艺的事情,让学生说一说要做好哪些准备2.提出:怎样确定小布花边要剪多长?小组交流再利用工具测量。

(纸片代替花布)3.小组合作要求。

(1)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直尺、软尺、绳子,请大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

(2)小组4人每两人选择1个图形进行测量。

请先独立思考选择什么测量工具,有想法或者有困难的都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再动手。

4.动手测量。

5.展示方法: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6.小结:测量不同形状花边的长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无法直接用直尺测量的情况,就可以向同学们这样先用绳子围一围,再将绳子拉直,测量绳子的长度,“化曲为直”。

(二)认识周长1.指一指,认识边线。

我们认识了小布的周长,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物品的表面也有周长,请同学们用手指一指下面物品的边线:(1)出示例题1中的硬币、课本、铅笔盒、课桌等实物。

(2)指名学生分别指出每个物品表面的边线,让学生体验边线的长度。

(3)动画演示以上物品表面的边线(4)教师指出:它们边线的长度叫做它们的周长。

(板书,学生熟读并理解概念)。

2.看一看,说一说,理解周长。

(1)视频播放三只蚂蚁爬行比赛(2)出示比赛结果,注意比赛规则(3)说一说谁赢了,为什么?3.描一描,找周长。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一)《认识周长》是孩子们以后计算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设计这一课时,我主要让蚂蚁转圈,让孩子们猜一猜周长的“周”,是什么意思,并指出周长的“周”是周围的意思。

接着,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投影上的一些的图形的一周指的是什么?通过学生这样不断地指,去认识和理解必须是由起点到终点,也就是由起点回到起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概括概念。

然后通过指一指,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等数学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周长的含义。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些有难度的练习,出示了很多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停地说和指,知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周长。

最后设计了一些周长的计算。

其实也是对周长定义的巩固。

该课时的教学从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课堂参与来看还是比较好的。

不过在时间的安排上还可以安排多一点的内容,把时间把握得更加紧凑一点。

但是在学生动手测量树叶的周长时,由于在进行测量之前缺少对学生方法选择的引导,我发现学生对测量方法的选择很随意,不能较准确的测出叶子的周长,如果在测量之前加上个“你打算怎样来测量?”问题的探讨,也许孩子们完成的会更好一些。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二)“周长的认识”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

“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但是学生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这个图形的整体的印象上,也就是只能感受到这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对于周长的概念还所知不多。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周长的教学反思

周长的教学反思

周长的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担任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的教师,教授的内容是周长的计算。

经过对本次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我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周长的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我在课前准备中设计了多个实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周长的计算方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份学生对于周长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导致他们在计算周长时浮现了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进行了更多的示范和解释,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匡助他们理解概念。

下次教学中,我计划在课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题,以巩固他们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解、示范、练习和小组合作等。

这样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参预度和学习兴趣。

然而,我在课堂组织和时间控制上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时间安排紧张,我在讲解和示范环节花费了较多时间,导致学生在练习和合作环节的时间不足。

下次教学中,我打算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时间和重视。

此外,在学生评价的采集上,我采用了口头回答问题和书面练习的方式。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观察,我发现大部份学生对于周长的计算方法掌握得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困惑和错误。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增加一些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问题所在。

最后,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我注重了课堂的秩序和学生的参预度。

通过合理的坐位安排和积极的互动,我成功地营造了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然而,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合作环节中表现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小组合作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预讨论和合作,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我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通用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通用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通用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1周长的认识与初步计算是学生日后计算各种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知识,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设计这一课时,我首先创设情境,从小动物绕树叶边线一周的赛跑比赛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初步含义。

接着让学生通过描一描、指一指和判一判等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再次感悟对周长的理解。

通过学生这样不断地指与描,去认识和理解必须是由起点到终点,也就是由起点回到起点,是封闭的一周。

再引导学生去概括概念。

然后通过实践练习,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先给学生提供两个图形各边的长度已标出的材料,让学生在理解周长真正含义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出这两个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再通过量一量充分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紧接着让学生体会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直观地积累周长的经验。

这里的应用中我还让学生和之前所用概念面积进行辨析,让学生区分两者的含义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

最后拓展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推理解答。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认识周长这一环节拖得较长,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自主探究周长计算方法的时候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还有在巩固练习方面没有及时反馈好学生的作业,教学速度较快。

通过这节课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活力的,而这种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认识周长”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认识周长的含义,为接下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中我是这样展开的。

首先,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随处可见的。

结合学校最近重新给各班更换“班级小家务”展板的事情创设情境:美术老师要给小家务展板的四周制作边框,你知道他是怎么确定边框的长度的呢?生答:绕长方形一周,量出它的长度。

教师指出:像这块展板一周边线的长度,你知道叫什么吗?你能给它起个名儿吗?然后揭示课题“周长”,并说明“这块展板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展板的周长”。

其次,结合对游泳池实物图的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游泳池池口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

这里结合多媒体进行动态呈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游泳池周长的清晰表象。

接着,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

先让学生动手指一指,明确树叶周长的含义,再讨论测量这片树叶周长的方法。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围一围,量一量。

并强调先用准备的细棉线围一围再把绳子拉直了量长度的过程,使学生丰富对周长含义的认识,也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通过完成“试一试”,拓宽对周长含义的认识,并初步体会测量并计算简单多边形的周长。

由于前两个活动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某个面上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该物体某个面的周长,所以这个环节重点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围成多边形的几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就是这个多边形的周长。

所以,先让学生分别指一指三角形和四边形一周的边线,想一想如何才能求出它们的周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并交流计算的方法,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总之,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结合实例初步认识“周长”,然后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动手操作,结合直观经验来进一步丰富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为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奠定基础。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周长的认识与初步计算是学生日后计算各种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知识,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设计这一课时,我首先创设情境,从小动物绕树叶边线一周的赛跑比赛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初步含义。

接着让学生通过描一描、指一指和判一判等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再次感悟对周长的理解。

通过学生这样不断地指与描,去认识和理解必须是由起点到终点,也就是由起点回到起点,是封闭的一周。

再引导学生去概括概念。

然后通过实践练习,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先给学生提供两个图形各边的长度已标出的材料,让学生在理解周长真正含义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出这两个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再通过量一量充分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紧接着让学生体会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直观地积累周长的经验。

这里的应用中我还让学生和之前所用概念面积进行辨析,让学生区分两者的'含义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

最后拓展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推理解答。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认识周长这一环节拖得较长,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自主探究周长计算方法的时候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还有在巩固练习方面没有及时反馈好学生的作业,教学速度较快。

通过这节课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活力的,而这种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

而恰恰这点就是我的课堂所缺少的。

通过这次讲评课结合的学习让我真正明白,在数学课中一个有效的数学问题,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其实它就是学生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升华,数学方法的渗透。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写好对老师来说也很重要,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认识周长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认识周长教学反思一《认识周长》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它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在课堂上,首先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呈现一只蚂蚁爬树叶边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再让学生用彩笔描出自己喜欢的树叶及课本上习题上的图形,进一步直观地感知周长,从而使学生得到图形的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接着让学生找身边的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最后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及知识的拓展延伸。

这节课虽说重视知识的形成与获取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觉得有就一处的设计对教材内容挖掘得太过深彻了。

我一共设计了六个图形让学生判断那些图形有周长,那些图形没有周长,为什么?在学生作答后我引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还有两个是不封闭的图形,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感受图形边线具有封闭的特性,从而使他们知道在指物体表面周长的时候一定要指完整,不能断。

其实后来的几个环节都是叫学生指周长,都在暗示着让学生体会周长的这一特征,所以前面强调边线的首尾相接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效果也不太好。

其次,是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待精细化。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反思)

《认识周长》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在课堂上,首先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呈现一个同学围绕操场跑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从而使学生初步感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接着让观察例题,进一步分析什么是周长。

然后让学生找身边的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最后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探索既定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这节课虽说重视知识的形成与获取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题中我一共设计了4个物体和4个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的周长,其次还准备了一个不封闭的图形,让孩子发现没有周长,然后提问为什么?在学生作答后我引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还有一个是不封闭的图形,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感受图形边线具有封闭的特性,从而使他们知道在指物体表面周长的时候一定要指完整,不能断。

但是在此过程中,我面向学生的面还不够广,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高。

其实后来的几个环节都是叫学生指周长,都在暗示着让学生体会周长的这一特征。

其次,是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待精细化。

例如:在“试一试”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既定的周长时,我发现学生对测量方法的选择很随意,而且整个测量过程用时比较多,细细想来是在进行测量之前缺少对学生方法选择的引导。

如果在测量之前加上个“你打算怎样来测量?”问题的探讨,也许会避免上述的问题。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时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时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2020-2021年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一课时认识周长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设计活动,创设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氛围,精心搭建求知的舞台, 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个活动中,完全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周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这样,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师:来,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法?
生1:我们用尺子先量了一下长方形的每个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知道了花边的长度。
生2:我们用花边直接沿着他们的边绕了一圈,就知道了花边的长度。
生3:我们量圆形时,是用线沿着边转了一圈,知道的花边的长度。
生4:用皮尺......
师:你们大家的办法都很好,老师也想到了一种方法,瞧,我先把这个圆形对折,然后用线从这绕道了这,因为这是一半的花边长度,所以再把线这样对着,抻开,这个长度大约就是圆形小纸片的花边长度.你看明白了吗?下课之后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兴趣很浓。学生喜欢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识。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量腰围等。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没有什么经验,他们所理解的周长只是一条边的长,或者也不考虑是封闭的图形。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一般。
师:漂亮的小手帕制作出来了,要想做出这么漂亮的手帕,首先要裁剪下合适的花边来,怎样确定每个小布艺的花边需要见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找一找裁剪合适花边的方法。
在动手之前,请先听好老师的要求:
看看那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又巧又多又好。好,开始吧。
三、汇报方法
师:好,请大家停一下.咱们看看哪一个组坐得最好。瞧他们小组做好了,反应真快,咱们大家要想他们学习啊!
2.提供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他提供展示的机会,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比较各自方法的特点,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这节课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在理解概念边线时,只需让学生理解就可以了,在这个环节我下的力度有一点大,使课堂有一点延时。而且指物体边线,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三角形,在这节课的出现时没必要出现的。因在平时我们指平面物体说的是物体的边,而不是边线。指立体图形才说边线,只是我在设计时没有想到的。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认识周长》教学反思今天在我们东校区三、四年级数学组所有成员的努力下,黄老师终于走上了"联赛"的赛场,她是紧张的,坐在下面的我们其实跟她一样,这节课汇集了我们全体数学老师的智慧与努力,认真地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通过黄老师的演绎,对于《认识周长》这一节课,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体会,下面我就本节课中各个环节进行反思。

一.学习单设计前置性学习内容:1. 用彩色水笔沿着树叶的边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

指出:你刚刚一笔描出的一圈轮廓线,就是树叶的一周边线。

2. 按照课本40页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描出下面每个图形一周的边线。

3. 按照课本40页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用厘米做单位。

再想一想要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再怎样计算?4. 你还有什么疑问?本课让学生利用前置性学习单进行课前预习,分别从"描一描"、"算一算"、"想一想"三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边线"和"周长"这个概念,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新知识,也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帮助。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扣住"一周边线"这一周长的核心概念展开教学,分为"认识周长"、"测量周长"、"巩固周长"三个主要方面。

二.认识周长认识周长这部分分解为认识边线、认识周长两个阶段,首先是认识边线。

【教学片段1】出示4幅学生在学习单上描的树叶图。

师:哪一个图描的比较好?为什么?生:第四幅图比较好,因为画的比较好看比较准确。

师:其它3幅图有什么问题呢?生:第1幅是他把里面的筋也描了,第2幅没有沿着树叶的边描,第3幅也是没有完全沿边描。

师:对,我们在描的时候要沿着树叶的边来描。

数学课《周长》教学反思(四篇)

数学课《周长》教学反思(四篇)

数学课《周长》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都达到预期的设想。

特别是学生对周长的概念充分理解,我觉得在教学周长时我调度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而且在周长意义理解上层层递进。

细细解释:“指一指”让学生体验“边”的封闭。

“摸一摸”让学生感知边和面的关系。

在这两个活动中,学生明白“边”“线”,明白从哪里起就到哪里结束才是一周的长度。

这两个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周长表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画一画”从生活中实物化的周长过渡到图形化的周长(即描出来的线),“说一说”将周长外显的概念形态(物化的周长、描出来的周长)内化为无形的语言概念,促成周长概念的进一步升华。

其次 , 我觉得较为成功的是周长的测量和计算。

本节课让学生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是其中一个重点。

我事先准备了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测量计算,这样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测量计算周长的一般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并帮助总结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最后,在测量有曲边的图形周长时,借助细线,很自然地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数学课《周长》教学反思(二)学生在学习过程,通过自己动手,用手摸物体的边线一周,用笔描树叶和图形的轮廓,测量周长等亲身体验周长的意义与测量方法,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真切的感受周长。

同时,在体验之后动脑提炼周长的含义:选择一个图形,比较快地测量出它的周长;测量老师的腰围时,先让学生估测老师的腰围,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实际去测量,借此来估计自己的腰围。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上,拓宽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实现了对周长的深入建构。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知识的探索是一条明线,它在课堂中的存在形式是“贯穿”;人文的交融是一条暗线,它在课堂中的存在形式是“渗透”;笔者认为,只有两者有机整合,让课堂成为“自主探究”与“人文交融”的平台,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现实,着眼学生未来”的宗旨。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周长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一道练习题出现的,根据课改的课程理念,数学应该是教活课程,而不是死课本。

所以我深入研究了教材,从这道练习中挖掘更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即改变平时我们比较重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个比较特殊的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思路拓宽到各种平面图形上,根据各种平面图形边的特征,总结计算各种平面图形周长的各种有效方法。

所以我将这堂课设计成根据平面图形边的特征研究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课。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更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并让每个学生能从中获得学习数学知识的愉快体验。

这是我教学上的一个突破与亮点。

一、教学的特点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

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许多奇思妙想都是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产生的。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社会生活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达到的效果
数学新教材更加关注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从一道练习题中发掘学习的材料,引导学生探寻计算各种平面图形。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么样的去编写自己的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以供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一)《认识周长》是第三单元的内容,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探索测量不同形状的图形的周长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这几节课是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几何图形周长的基础,因此学生的理解十分重要。

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设计了指一指、试一试、画一画、围一围、走一走等方式,让学生在手动、脑动,变单一为丰富,让学生感受数学、训练思维。

理解周长的三个步骤:1、用彩笔画一画边线。

由小蚂蚁爬树叶引出认识边线;2.学生自己尝试用彩笔描一描一周边线,感知一周边线;3.用手指指一指树叶的一周的线,再指一指别的物体的周长。

从而通过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度叫做树叶的周长因而认识周长。

而在认识周长的过程中,再次分层,由具体事物的周长,抽象到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能逐层了解,清晰概念。

4、让学生走一走,走出地面上图形的周长(教师提前画好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通过这些方式的活动,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很到位。

看来要想学生掌握的好,只有话静态为动态、变观察为探索,才能够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老师才能高效的达成目标。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二)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面积及面积的计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我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周”字,请学生说这个字的意思。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语文知识经验的基础,很快就说出:“周就是一周、一圈的意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同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展的,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同学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面积及面积的计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我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周”字,请同学说这个字的意思。

同学依据自己已有语文知识阅历的基础,很快就说出:“周就是一周、一圈的意思。

”我顺势导入新课:“今日我们要讨论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有关。

”接着,我又在“周”字的后面加了一个“长”字,问同学:“那你知道“周长”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同学很自然的答道:“那就是一周、一圈的长度。

”看来,同学对于“周长”的概念还是有肯定的认识的,怎样援助同学进一步理解概念呢?这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引导同学通过用手摸一摸树叶的周长、用绳子围一围课桌的周长等活动,让同学感受并理解实物外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预备。

教学的第三个步就是要让同学理解“封闭图形”这个词。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不封闭的图形,问:这个图形有周长吗?同学异口同声说:“没有,由于它没有封起来。

”从同学的回答中,说明同学对封闭这个词已经理解,就是不能正确地表述。

在同学理解了“封闭图形”这个词语的基础上,我请同学说说:“你认为什么叫周长?”同学很快说出了周长的概念,老师顺势完善周长的板书。

在教学的最末,为了拓宽同学的知识面,我还增加了将几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或一个十字架型,让同学描出并算出拼成后图形的周长。

这个训练,不仅加深了同学对周长的理解,而且还为以后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总之,我感觉今日这节课最缺憾的还是小组合作,虽然我让同学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优等生掌握着整个局面,有的同学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小学数学
3年级上册教学第一课时认识周长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设计活动,创设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氛围,精心搭建求知的舞台, 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个活动中,完全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周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这样,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