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书的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历史古书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古书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古书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古书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历史资料,对人类的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书中记录着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探索、对人生的思考,是我们了解古代文明、思想、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古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中国古代史书、古代文学名著、古代哲学经典、古代医学经典等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书1.《史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通史著作,也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者司马迁在创作时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梳理,提出了“夫史不可不读也者,惟读史可以通古今,可以知兴替,可以知治乱,可以知盛衰”的观点。

《史记》内容包括“五行、帝王、亲戚、宦者、法书、百家”六部,以纪传体的形式叙述了从黄帝到西汉时期的历史事件。

其中,以“帝王本纪”、“列传”等部分为代表的历史传记内容最为丰富,对中国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事本末体通史,由司马光撰写,完成于南宋大观元年(1086年)。

《资治通鉴》以“罗纪事本末十六种,员备要,统监太史,列年表”的方式,将中国史籍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编纂,内容涵盖了从春秋时期到五代时期的历史事件,被誉为“中国古代史书之冠”。

3.《汉书》《汉书》是西汉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一部官修史书,收录了西汉自刘邦建立汉朝起至王莽篡权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事物。

《汉书》以“功臣、名臣、列女”等为主要篇目,内容全面展现了西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研究西汉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古代文学名著1.《论语》《论语》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记录,内容包括了孔子的言行、言论和弟子的问答等。

《论语》以语录形式呈现,通过对话的方式阐述了孔子的伦理思想和处世之道,成为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代表。

2.《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古诗文学常识大全

古诗文学常识大全

古诗文学常识大全古诗文学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本章店铺就为大家找到了古诗文学常识大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古诗文学常识11、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②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古书阅读常识

古书阅读常识

第十章古书阅读常识第一节古书的注释一、古注对于阅读古书的作用我们学习古文,尤其是学习先秦的文言文,离不开注解。

古言语的注解,可以分为今人注和古人注两类。

从时间上说,清人和清人以前的注释都属于古人注,简称古注。

古注比起今人注来要难读得多,但我们不能不读,因为古注具有今人注所没有的特色,对于阅读古书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古注是阅读古言语的阶梯和桥梁。

我们今天读不懂古书,障碍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其中包括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书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古书在流传、抄刻过程中的讹误,等等;二是知识性的障碍,由于古书记载的事情离我们已很遥远,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礼仪习俗等各方面缺乏了解。

其实,这些障碍古人读书时同样会遇到。

为了使人们读懂古书,一代一代学者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为许多古书作注释。

古人作注,大抵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字词句进行训释,以排除语言文字的障碍;二是对古文中所涉及的诸如政治、经济、军事、礼制、名物、习俗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解说,以排除知识方面的障碍。

古人的注释为我们阅读架设了阶梯和桥梁,通过阅读古注,我们既可以通晓文意,又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扩大知识面。

例如我们读《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下的一段注疏,就可以详细了解古代打猎的具体做法和古人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具体规定;读《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于是乎用之”下的注疏,可以了解古代藏冰的制度以及冰的多种用途;读《诗·小雅·常棣》“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安按:傧,音bìn,陈列;笾,音biān,盛食物的竹器;饫,音yù,私宴)下的注文,可以知道宗族私宴的细节。

其次,古人注释,接近实际,较为可靠。

古人注书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他们当时离经典文献成书年代不远,他们生活的社会和前代社会在制度上一脉相承,因此他们对古书所记载的各方面情况有感性认识,比较熟悉。

古籍常识介绍范文

古籍常识介绍范文

古籍常识介绍范文古籍是指古代的书籍、文献等古老文字的载体。

它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后世了解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下面将介绍古籍的常识。

一、古籍的种类古籍按时间可分为上古籍、古代籍、中古籍、近代籍等。

按内容可分为史籍、哲学、文学、医学、农学、法律、典籍等。

1.史籍:史籍是古籍中最重要的一类,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2.哲学:古代哲学著作记录了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如《庄子》、《论语》等。

3.文学: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词、赋、曲等,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诗经》、《红楼梦》、《西游记》等。

4.医学:古代医学著作记载了古代人们的医疗知识和治疗方法,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

5.农学:古代农学著作详细记载了古人的农业技术和农民生活,如《农政全书》、《万姓农谱》等。

6.法律:古代法律著作是研究古代法制的重要资料,如《汉律疏议》、《唐律疏议》等。

7.典籍:古代典籍是古代文化的代表,包括儒家经典、佛经、道家经典等。

二、古籍的保存由于古代纸张质地较差,加上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许多古籍早已湮没无闻。

但幸运的是,一些古籍得以保存下来。

1.敦煌文献:敦煌文献是指出土于敦煌莫高窟的一系列古代文献,如佛经、经书、封建时期文化杂志等,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和典籍的重要资料。

2.燕京典籍:在明清时期,燕京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成为后来研究明清文化的重要基础。

3.敦煌是纸质文物保存较好的地方,在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了大量的佛经和经卷,这些文物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和社会状况,也为世界人类文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4.古籍整理与研究机构:我国成立了多个古籍整理与研究机构,如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致力于古籍的整理和研究工作。

三、古籍的研究意义古籍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100条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100条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100条一、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文学典籍知识点总结归纳

文学典籍知识点总结归纳

文学典籍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它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古代民歌、雅是宫廷歌曲、颂是国家大事的颂歌。

《诗经》以其原始的朴实和朴素的语言,表达出古代华夏民族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国家的忧虑。

知识点总结:1.《诗经》的作者多是古代的君王、贵族和民间歌手,如周公、孔子等。

2.《诗经》的内容主要表现出古代的社会风貌、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以及古人的伦理道德观。

3.《诗经》的语言简练、朴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诗经》的韵律丰富多样,包括五言、四言等各种形式。

5.《诗经》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后世文人常常以《诗经》为典范进行创作。

二、《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及其言论的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之一。

这部书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在各种场合下的言论和行为,传承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知识点总结:1.《论语》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品。

2.《论语》体裁简练,思想丰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论语》的内容主要包括孔子及其弟子在治学、修身、待人接物方面的言论和言行。

4.《论语》的思想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

5.《论语》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影响着中国数千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和教育观念。

三、《史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史记》作者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史学家,他以执着的精神和良好的品德,创作了这部伟大的史学巨著。

知识点总结:1.《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包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裁。

2.《史记》主要包括了中国从黄帝、夏、商、周等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

3.《史记》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史传、列传、世家等多种体裁,对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4.《史记》以其精湛的史学理论和优美的文学表现形式,影响着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历史学的发展。

古代文学常识内容

古代文学常识内容

古代文学常识内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古代文学常识内容古代文学常识内容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高考古文文学常识大全

高考古文文学常识大全

高考古文文学常识高考古文文学常识大全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下面是关于高考古文文学常识的内容,欢迎阅读!高考古文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③墨子名翟(dí),是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是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与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是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荟萃「最新」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荟萃「最新」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荟萃「最新」一、文史典籍:“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唐尧、虞舜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今山东省),西岳华山(今陕西省),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主峰天峰岭,海拔20xx米,被誉为“塞外第一山”。

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

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中岳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例如: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例:汉贾谊《过秦论》:1、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古籍常识介绍

古籍常识介绍

古籍常识介绍古籍常识介绍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对自己有着很大的好处,在考试中也可以更从容的应对,写作中也可以引经据典。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古籍常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古书的种类一般把“五四”以前的著作称为古书。

我国的古书浩如烟海,据不精确统计,约有八万种。

查找古书应按照古书的独特分类体系。

从西汉末刘向父子所辑图书目录七略,到唐朝房玄龄修《隋书·经籍志》,逐渐形成了以下这样的四法,直到今天,我们仍基本沿用它来进行古书的整理和检索。

经部十类: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图纬、小学史部十三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子部十四类: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集部三类:楚辞、别集、总集。

古书的种类甲骨:我国最早的书籍。

古人求神问卜时烧灼龟甲兽骨,根据烧出的裂纹以定吉凶,并把问的事、兆象、验证的结果刻在上面,加以保存。

甲骨的发现是在清末,共约二十万片。

简策:我国正式的书籍。

南方用竹,北方用木,制成竹简、木牍,用牛皮绳编起来,卷在一起。

帛书:向卷轴过渡的书籍。

简策很笨生,阅读、携带都不方便,帛质轻薄柔软,可以卷舒,还可随文字长短截断,汉晋之际最为通用。

卷轴:写在纸上的书籍。

按文章长短,将纸粘成长幅,由右向左一行一行地写,由左向右卷在一根稍长于纸的棍子上,再用布帛包起来。

石经:刻在石头上的书籍。

很早就有刻石记事的,但把整部书刻在石头上作为读物,以东汉末年刻的“熹平石经”为最早。

雕版线装书:现存最普通形式的古书。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卷轴书变成了册叶书。

纸的正面印字,对折起来成一张书叶,再加单叶书衣前后封面,打孔用线装订起来。

古书的体例作者:早期的古书一般不标出作者姓名,如《易经》。

汉代后才渐渐有作者署名,但经常连字号、籍贯、官职、封号、爵名和著作方式等一并标出。

如《史记》卷端标:“汉太史令司马迁撰”,表明这本书是汉代的太史令官司马迁著作的。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1.先作家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着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着有《子》,一名《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着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着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洵讳,改称“卿”,战国时()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着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非,战国末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国大商人,曾为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着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大全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大全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与文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1.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2.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 篇诗歌。

3.楚辞: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4.汉赋:汉代的一种文学体裁,以铺陈夸张、辞藻华丽为特点。

5.唐诗: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6.宋词:宋代的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7.元曲:元代的戏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8.文言文: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

9.六艺: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10.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古籍的小常识详解

古籍的小常识详解

古籍的小常识详解掌握一些古籍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古籍的小常识详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纸很快便取代了竹帛,而广泛应用于书写或印刷。

桓玄废掉晋安帝以后,曾下令说:“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

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这至少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纸的普遍应用起了催化作用。

我国古代的纸张种类繁多,但用于书写和印刷的,主要是麻纸、竹纸和皮纸。

麻纸分白麻纸和黄麻纸两种。

白麻纸正面洁白有光泽,背面略为粗糙;黄麻纸微呈黄色,纸张亦比白麻纸略厚,但皆宜于书写或印刷,而且这种纸经久耐用,很受人们看重。

早在唐代,宫廷起草诏书就用黄麻纸,故后世又称“草诏”为“草麻”,宋、元(包括辽、金)刻本,不少都采用这两种纸印刷。

五代有一种名贵的纸叫澄心堂纸。

所谓澄心堂,是南唐烈祖李弁的宫室之名,可见这种纸是专为南唐宫廷制造的。

这是一种楮皮纸,生产于安徽的池州和歙州。

据说,这种纸要用腊月敲冰所取的水抄纸,故宋人梅尧臣写诗歌咏这种纸说:“塞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

”这种纸后来大抵只供文人把玩而已,因其昂贵,没有普遍使用的价值。

宋代开始用竹造纸,称为竹纸。

宋人周密在其所著《癸辛杂识》前集《简椠》条中说:“淳熙末,始用竹纸,高数寸,阔尺余者……”竹纸的颜色微黄,故又称作“黄纸”。

我国南方产竹,故竹纸多产于南方。

福建的麻沙镇,不但印刷业发达,而且造纸业同样发达,所生产的纸即竹纸,称为“麻沙纸”,多为当地印书所采用,故宋麻沙本多竹纸。

竹纸质地较脆。

吴、越和蜀地的竹纸质地较好,南宋陈《负暄野录》认为越地的竹纸“甲于他处”,并且说:“今吴人取越竹,以梅水淋,晾令干,反复捶之,使浮茸去尽,盘骨莹澈,是谓舂膏,其色如蜡。

若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鉴。

故吴笺近出,而遂与蜀产抗衡。

”这是说,吴人将越地的竹纸再行加工,制成了一种与蜀产竹纸质地相仿的竹纸。

古代文化常识--关于古籍的一些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关于古籍的一些知识

关于古籍的一些知识1.什么是古籍古人写、印的书籍。

一般指辛亥革命(1911年)之前历朝写本、刻本、稿本、拓本等。

辛亥革命以后影印、排印的线装书籍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也属古籍。

2.古籍的用纸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纸很快便取代了竹帛,而广泛应用于书写或印刷。

桓玄废掉晋安帝以后,曾下令说: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

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这至少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纸的普遍应用起了催化作用。

我国古代的纸张种类繁多,但用于书写和印刷的,主要是麻纸、竹纸和皮纸。

麻纸分白麻纸和黄麻纸两种。

白麻纸正面洁白有光泽,背面略为粗糙;黄麻纸微呈黄色,纸张亦比白麻纸略厚,但皆宜于书写或印刷,而且这种纸经久耐用,很受人们看重。

早在唐代,宫廷起草诏书就用黄麻纸,故后世又称“草诏”为“草麻”,宋、元(包括辽、金)刻本,不少都采用这两种纸印刷。

五代有一种名贵的纸叫澄心堂纸。

所谓澄心堂,是南唐烈祖李弁的宫室之名,可见这种纸是专为南唐宫廷制造的。

这是一种楮皮纸,生产于安徽的池州和歙州。

据说,这种纸要用腊月敲冰所取的水抄纸,故宋人梅尧臣写诗歌咏这种纸说:塞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

这种纸后来大抵只供文人把玩而已,因其昂贵,没有普遍使用的价值。

宋代开始用竹造纸,称为竹纸。

宋人周密在其所著《癸辛杂识》前集《简椠》条中说:淳熙末,始用竹纸,高数寸,阔尺余者……竹纸的颜色微黄,故又称作“黄纸”。

我国南方产竹,故竹纸多产于南方。

福建的麻沙镇,不但印刷业发达,而且造纸业同样发达,所生产的纸即竹纸,称为“麻沙纸”,多为当地印书所采用,故宋麻沙本多竹纸。

竹纸质地较脆。

吴、越和蜀地的竹纸质地较好,南宋陈《负暄野录》认为越地的竹纸“甲于他处”,并且说:今吴人取越竹,以梅水淋,晾令干,反复捶之,使浮茸去尽,盘骨莹澈,是谓舂膏,其色如蜡。

若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鉴。

故吴笺近出,而遂与蜀产抗衡。

这是说,吴人将越地的竹纸再行加工,制成了一种与蜀产竹纸质地相仿的竹纸。

古代文学常识归纳总结大全

古代文学常识归纳总结大全

古代文学常识归纳总结大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文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的记录,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所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和总结一些古代文学常识,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文言文是指古代的传统文学语言,通常是指自秦汉时期到清朝结束之间的文学作品。

文言文具有复杂的语法结构、繁琐的字词用法和古老的表达方式。

相比之下,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一种书面形式,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文言文,因此,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是欣赏古代文学的基础。

二、诗歌与词曲中国古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是诗歌和词曲。

诗歌是一种有着严格韵律和格律要求的文学形式,通常由四行或八行构成。

古代诗歌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流派:汉赋和唐诗。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它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情感为主要特点。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以婉约、豪放和抒情的风格闻名于世。

与诗歌相比,词曲更加富有音乐感,词曲通常被用作歌曲的歌词。

借助于押韵和韵律的力量,词曲能够更具感染力地表达情感和描绘美景。

三、传统小说古代中国也有许多重要的传统小说,其中一些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欣赏。

例如,《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精妙的情节安排和深入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水浒传》和《西游记》也是受人瞩目的古代小说,它们以英雄壮举和神话传说为主题,深受读者的喜爱。

阅读这些传统小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

四、名人作品与文学流派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由知名文人所创作,这些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杜甫是唐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和人间疾苦的关注。

李白则以其豪迈的个性和深情的抒发而闻名,他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由和美的追求。

此外,文学流派也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唐诗派、宋词派等,它们代表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精选13篇)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精选13篇)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精选13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1第一部珠算介绍书《盘珠算法》。

第一部气象史名著《乙己占》。

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古书第一部00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002第一部词典《尔雅》003第一部韵书《切韵》004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005第一部字书《字通》006第一部诗集《诗经》007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00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009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010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01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史记》0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013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014第一部历史评论专著《史通》015第一部兵书《孙子》016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017第一部学术论争集《白虎通》018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019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020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021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022第一部植物学词典《全芳备祖》023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024第一部医药书《黄帝内经素问》025第一部地理书《禹贡》026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027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028第一部珠算介绍书《盘珠算法》029第一部气象史名著《乙己占》030第一部栽培学名著《荔枝谱》031第一部综合农学专著《农政全书》032第一部地理学专著《水经注》033第一部矿物学专著《山海经五藏山经》034第一部教育史专著《学记》035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036第一部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记》037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038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039第一部图书总目录《七略》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1.小说《祝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鲁迅另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语文常考的古代文学常识以及名著名言,建议收藏

语文常考的古代文学常识以及名著名言,建议收藏

语文常考的古代文学常识以及名著名言,建议收藏一、基础文学常识1.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3. 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4.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5.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6.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7. 岁寒三友:松、竹、梅8.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9.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0.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1. 殿试三甲:状元,榜眼,探花12.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13. 六书:根据汉子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的六种类型,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4. 诗经'六义':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5. 三皇五帝:'三皇'是指天皇、地皇、人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kù)、唐尧、虞舜。

16. 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17. 三从四德:'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18.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9.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20.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1.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22. 五味:指酸、咸、甜、苦、辣23. 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24.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25.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26. 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古籍基本知识

古籍基本知识

古籍基本知识
一、古籍的定义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二、古籍保护的目的及意义
古籍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珍贵宝藏。

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们研究中国社会面貌和生产、科学发展史的非常重要的依据,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古籍的保护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延续的重要举措,是对中华文明精神的保存。

有利于把它们的社会价值、史料研究价值发挥到最大。

对于古籍保护的目的不仅仅是保存,而是更高层次的应用。

三、古籍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

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

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

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分。

古籍和名著文学常识

古籍和名著文学常识

古籍和名著文学常识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大家对于中国的古籍和名著了解欸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籍和名著文学常识,希望能帮到大家!1.“四书”、“五经”“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即《诗经》、《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

2.《诗经》《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

“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3.《左传》《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4.《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

《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5.《楚辞》《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由于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

中国文学常识:古书统称

中国文学常识:古书统称

中国文学常识:古书统称
中国文学常识:古书统称
(二十四史)之称有一段逐步演变的经过。

晋朝时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到了唐代,又出现了(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因而,加上原来四史,称为十三史。

到了宋代,又增加了(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连原来的十三史,称为十七史。

到清代,新添了(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再加了原来的十七史,称为二十二史。

后又把宋朝人民的(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加进去,一并叫做(二十四史)。

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梦:南柯记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石头记金瓶梅
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
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
十才子书:三国演义好逑转玉娇梨平山冷燕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白圭志斩鬼传驻春园小史
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古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中国文学常识:古书统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古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书的文学常识
古书第一部
00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002第一部词典《尔雅》。

003第一部韵书《切韵》。

004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

005第一部字书《字通》。

006第一部诗集《诗经》。

007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00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009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010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01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史记》。

0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013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

014第一部历史评论专著《史通》。

015第一部兵书《孙子》。

016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017第一部学术论争集《白虎通》。

018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019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

020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021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

022第一部植物学词典《全芳备祖》。

023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

024第一部医药书《黄帝内经素问》。

025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026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

027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028第一部珠算介绍书《盘珠算法》。

029第一部气象史名著《乙己占》。

030第一部栽培学名著《荔枝谱》。

031第一部综合农学专著《农政全书》。

032第一部地理学专著《水经注》。

033第一部矿物学专著《山海经五藏山经》。

034第一部教育史专著《学记》。

035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

036第一部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记》。

037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

038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039第一部图书总目录《七略》。

【关于古书的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古书之最
2.中国文学常识之古书统称
3.小学生文学常识大集合:古书合称
4.中国文学常识-古书之最
5.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古书第一部
6.关于笔的的文学常识
7.关于冬至的文学常识
8.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