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3章1节课时活页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经典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设计思路都是使DNA 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各自的作用。

2.艾弗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在R型细菌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发现培养基中() A.既有R型细菌,也有S型细菌
B.只有R型细菌
C.只有S型细菌
D.既无R型细菌,也没有S型细菌
解析:选A。

S型细菌的DNA能够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2008年高考江苏卷)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实验过程及原理的掌握情
况。

①中DNA酶已经将DNA分解,因此,不会有S型细菌生成。

②中已经具有了S型细菌。

③中在高温下,DNA酶失活,R型细菌被杀死,故再加入S型细菌的DNA,也不能转化生成S型细菌。

④中也不会有S型细菌的生成。

没有S型细菌生成,小鼠就可以存活。

4.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

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选A。

①代表的是氨基酸的R基,②代表磷酸基团,③代表五碳糖,④代表含氮碱基,含有S的是①,含有P的是②。

5.(2010年潍坊统考)科学家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将S型菌的DNA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其中的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

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
是()
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决定的
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R型细菌细胞中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选C。

题干所述实验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的得出是基于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6.为了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

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可能是()
A.S;培养时间过长B.P;培养时间过长
C.P;搅拌不够充分D.S;搅拌不够充分
解析:选B。

上清液中含有的是蛋白质外壳,即不含有P,则标记的元素是P;若结果上清液出现了放射性,则说明可能是由于培养时间过长,释放了部分子代噬菌体。

7.(2010年济宁期末)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
C.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
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解析:选C。

噬菌体只能寄生于细菌细胞中,因此不能直接利用一般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标记噬菌体则必须先标记细菌,再用标记过的细菌培养噬菌体。

8.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细胞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
选项放射性S元素P元素
A全部无全部含32S 全部含31P
B全部有全部含35S 多数含32P,少数
含31P
C少数有全部含32S 少数含32P,多数
含31P
D全部有全部含35S 少数含32P,多数
含31P
解析:选D。

由题干可获取的主要信息有:①家禽体细胞A被32P 标记,H5N1病毒寄生后也被32P标记;②家禽体细胞B被35S标记,H5N1病毒寄生后也被35S标记。

解答本题可先根据图解明确标记元素所标记的化合物,及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和侵染过程,然后作出选择。

先用32P培养家禽体细胞,再培养H5N1病毒使其DNA被32P标记。

然后再将这些H5N1病毒用35S标记的家禽体细胞进行培养,而这些家禽体细胞中的P未标记,因此子代H5N1病毒的蛋白质全部被35S 标记,但其DNA中只有少数带有32P,而大多数带有31P。

9.(2010年南京调研)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
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解析:选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因此A选项错误。

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的DNA含32P,因此B选项错误。

由于噬菌体只能营寄生生活,因此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噬菌体,而必需用活的细菌来培养噬菌体,所以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10.(2010年南通质检)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解析:选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一组离心后,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上清液中也能测到很低的放射性。

11.下列四种病毒中,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的()
A.引发禽流感的病原体B.烟草花叶病毒
C.T2噬菌体D.引起AIDS的病原体解析:选C。

对于常见的各种病毒的遗传物质要注意归类记忆。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的病原体)、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引起AIDS 的病原体)都是RNA病毒,T2噬菌体是DNA病毒。

12.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B.有的生物种类的遗传物质是RNA
C.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选C。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
和RNA两种核酸,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含有的这种核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总之,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

请回答:
(1)分析图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的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
A.14C和18O B.35S和32P
C.14C和32P D.35S和18O
(3)分析图B可以看出,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______。

解析:(1)此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分析图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的细菌混合后,可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小鼠将死亡。

(2)蛋白质含有S,不含P元素,核酸含有P而不含S元素,因此可用35S和32P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3)分析图B可知,加入S型细菌DNA,R型无毒的细菌发生转化,表现了S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R型细菌细胞中,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答案:(1)死亡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使小鼠死亡
(2)B
(3)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14.下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有32P?。

(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仍存在于。

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

(3)请你设计一个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的实验:
①配制适合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2噬菌体,其体内的
被标记上32P。

解析:(1)大肠杆菌应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中。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经搅拌离心后,放射性物质存在于沉淀物中,说明被32P标记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细胞内。

(2)若培养时间较短,可能有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而存在于培养液中;若培养时间过长,大肠杆菌可能会裂解,释放出增殖的噬菌体。

(3)要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首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得到被32P标记的噬菌体。

答案:(1)大肠杆菌不含有
(2)①没有侵入大肠杆菌培养液中②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
(3)①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②在培养基中接种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接种T2噬菌体,继续进行培养③DNA
15.(创新探究)一科研小组对某病毒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目的:探究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某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两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活鸡胚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该种病毒。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核酸的种类(通过DNA酶和RNA酶来操纵),因变量是病毒的产生情况。

当加入DNA酶时核酸提取物若为DNA将被水解,若核酸是RNA,则不被水解,反之亦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