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地理知识点图文总结
上海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
大自然环境
- 大陆地壳的构造与运动
- 地震与火山活动
- 台风与气候
- 水资源与分布
- 地理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地理区划
-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
- 上海的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与气候带
- 气候因素与气候要素
- 中国的气候区划
- 上海的气候特征
水文地理
- 水资源与水循环
- 河流与湖泊
- 水的污染与保护
生物地理
- 植被与植物资源
- 动物资源与保护
-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地理
居住与聚居
- 人口与人口分布
-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 居住环境与城市规划
城市地理
- 上海的城市地理特征
- 城市规模与功能
- 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
交通与通信
- 交通运输方式与发展
- 交通运输网络与功能
- 通信与信息技术发展
经济地理
-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 经济活动与资源利用
- 城乡发展与区域规划
旅游与文化
- 上海的旅游资源与发展
- 旅游方式与影响
- 文化遗产与保护
以上是对上海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
请注意,此文档仅作参考,并可能根据教材和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最新沪教版初中地理1-4册知识点大全
初中地理1-4册知识点大全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上海初中地理知识点
上海初中地理知识点一、地理的基本概念1.地理的定义:地理是研究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2.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组成。
3.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运动。
4.地理经度和纬度:经度为东西方向上的线,纬度为南北方向上的线。
二、地理实践能力1.地理观察:通过观察地理现象、地貌特征等,了解地球的地理特点。
2.地理实地调查:到实地进行调查和观察,获取真实的地理数据和信息。
3.地理调查报告的撰写:将地理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撰写调查报告。
三、地理技能1.地图阅读与绘制:通过学习地图的符号、比例尺、图例等,掌握地图的阅读技巧和绘制技巧。
2.空间位置与方位:学习地理经度和纬度的表示方法,了解地理位置和方位的概念。
3.统计与图表分析:学习统计地理数据的方法,运用图表进行地理数据分析与比较。
四、地理思维方式1.观察思维:通过观察地理现象、地貌特征等,发现问题并提出地理思考。
2.分析思维: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分类、比较等分析思考。
3.探究思维: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发现地理规律和机理。
五、上海地理特点1.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长江口附近,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2.气候特点:上海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季风影响明显。
3.地形地貌:上海地势低平,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地区,河流网密集。
4.水资源:上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交通便利,有黄浦江、松江、吴淞江等水域。
5.经济特点: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工商业发达,金融、贸易、航运等行业繁荣。
六、上海的人文地理1.历史文化:上海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豫园、外滩等。
2.城市规划:上海城市规划先进,有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和城市设施,如上海金茂大厦、长宁体育中心等。
3.人口分布:上海是中国的人口密集地区之一,人口聚集在城市中心和发达的郊区。
4.民俗文化:上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包括上海方言、民间艺术等。
七年级下地理沪教版知识点
七年级下地理沪教版知识点作为初中的一门必修课,地理学科不仅仅是相对来说比较有趣的一门学科,更是对我们生活周围环境及其变化的研究和认识。
本文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沪教版中的知识点,并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一、中国境内自然与人文条件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原因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大自然所产生的由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因素所组成的环境,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自然环境复杂多变,保持了其独特同时又合理的天然生态平衡,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地质背景:中国地质背景复杂,日夜温差极大,同时又有海洋、湖泊、河流和山地等不同类型的地质地貌特征。
2.气候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相对较为优越,拥有许多不同的气候类型,且有着长江、黄河和西南季风等重要的气候因素。
3.水文条件:中国拥有丰富的水文资源,其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资源占世界资源的相当一部分,是中国农业和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4. 生物条件:中国地理环境孕育出了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广泛的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
同时,中国的生态环境和保护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
中国人文地理环境带的主要类型中国的人文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城市、乡村和民族等方面。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等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大量的人口。
同时,中国的农村地区也拥有大量的资源和独特的风景。
此外,在中国,还存在着五大民族和小语种,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文地理风景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国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工具逐渐增加,现在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公路、铁路、民用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网络。
其中,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前列;铁路方面,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拥有一条大陆绵延的铁路线和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线路等。
中国对外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事实中国是一个和平友好的国家,与世界各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上海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
上海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科学。
在上海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到很多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上海七年级上学期的地理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1.地球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它呈现出一个蓝色星球的形象。
地球由内向外分为核心、地幔、地壳和大气层四个部分。
2.地理位置与区域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地区在地球上的相对位置。
区域是指在地理上有一定联系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区域。
例如: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端。
3.地图与地图制图地图是用比例关系将地球表面的图像展示出来的工具。
地图制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图像变换成一个平面地图。
4.天气与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在长时间内的温度、降水、风向等方面的平均值和变化规律。
天气是指一段时间内的温度、降水、风向等方面的变化。
5.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水的分布、运动和利用的科学。
其中,水的分布是指各种水源的分布和地形对水分布的影响。
6.地球内部和地面形态地球内部由核心、地幔、地壳组成,地面形态则由高山、盆地、高原等地形组成。
地面的形成受到岩石类型和地质作用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某一地区内的全部居民。
人口分布是指各种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这受到物质基础、气候、文化、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2.城市与农村城市和农村是人类生活的两种基本形态。
城市主要是指大量人口聚集的地方,以工业、商业、文化为主要活动;农村则主要以农业为生产手段。
3.自然资源利用自然资源是指大自然向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资源。
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不断需要,自然资源遭到了破坏和威胁。
4.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可以吸引游客的地方,例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5.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指人们进行移动和物品运输的活动。
包括步行、自行车、汽车、公共汽车、地铁、飞机、火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小结地理是一门大学问,通过学习地理,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地球和人类生活的知识。
上面介绍的是上海七年级上学期的地理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上海乡土地理
上海市乡土地理上海的位置: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
上海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0.06%。
上海市南北长约120千米,东西宽约100千米。
市中心面积:289.44,郊区:3655.16,郊县:1185.49(单位:平方千米)上海的四至:最北端:崇明,最南端:金山,最东端:鸡骨礁,最西端:青浦上海市2013年户籍人口:1425.14万人,外来人口:990.01万人上海的地势:坦荡地平,地势最高点:大金山岛(103.4米)地势最低点:淀山湖上海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全年无霜期237天,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份(63%).上海的河流:黄浦江是上海最大的河流,其上游发源于浙江的龙王山(海拔:1587.4千米),在上海境内长113.4千米,其中干流长82.5千米,在外滩汇合成吴淞江注入长江,江面平均宽度400米,吴淞口宽约800米。
与江河有关的路名列举:乔家路、陆家浜路、肇嘉浜路、人民路、中华路上海市市标:以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
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专题一:从滨海到大都市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市面积:618平方千米。
1958年上海市的面积扩大10倍。
现在上海有1个新区,8个市中心区,7个城乡一体化的郊区和一个郊县组成。
GDP:国内生产总值,2012年上海人均GDP为13524美元,2000年为4000美元左右。
上海的CBD:商务中心区,位于包括浦东的陆家嘴和浦西的外滩在内的5平方千米的市中心地区。
世界著名大港:上海市洋山深水港,有东海大桥连接。
专题二:典型的城市气候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冬夏两季长、春秋两季短。
每年初夏有一段20天的连续阴雨天气,也称梅雨“霉雨”人体舒适度指数:上海市分为11级。
AQI指数:空气质量指数,上海市2013年的优良率为66%。
热岛效应:市区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县。
最新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
地理学科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地域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六年级第二学期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1.世界大洲地球上共有六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要掌握每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
2.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主要包括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地。
要了解该地震带的形成原因和地震活动的特点。
3.中国地理特点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包括地理位置、地势、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
还要研究中国的地形地貌、江河湖泊、山脉和平原等地理特征。
4.中国的自然资源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各类自然资源。
还要了解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和意义。
5.上海的地理特点要了解上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等方面。
还要了解上海的气候特点和城市发展规模。
6.中国的人口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研究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人口问题。
7.交通运输与通信研究交通运输和通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和通信工具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重点研究高速铁路的发展和作用。
8.自然灾害研究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要掌握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应对措施。
9.旅游地理了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研究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发展。
重点了解上海的旅游资源和城市旅游的作用。
10.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研究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重点研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上是六年级第二学期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记住要灵活运用地图、图表、图片等工具,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实地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提高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
地理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全球篇第一章地球对运动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5)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
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体水圈:由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地球表面由生物(主要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圈层。
1.2地球的自传概念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绕转轴地轴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北逆南顺)周期24小时或一天,即每小时转过经度15°。
意义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东边的人要比西边的人先看到日出)产生地方时区和区时为了统一时间,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同一时区的区时相同,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 小时。
1、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划分为各12个时区,在中时区移动,划分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到西十二区。
.2、我国规定全国都采用东八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3、国际上规定把180 度经线作为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而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加上一天。
4、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概念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绕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特点公转的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上海市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上海市上海:上海,简称“沪”,四大直辖市之一,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心的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第一大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圈”。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商业中心,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大中华区城市中居首位,最重要的产业为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
上海是中国的铁路与航空枢纽,其港口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
上海正在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及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主要地理信息:1.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正当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2.上海境内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3.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
4.崇明岛是由长江携带下来的大量泥沙冲积而成,现在东西约80多公里,南北宽约10-15公里,面积为1041平方千米,是中国的第三大岛和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岛。
5.现今的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了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
6.上海港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中国最大的港口。
2021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5.82亿吨,比上年增长3.6%,连续第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上海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1.位置:沿海城市,长江入海口,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地理位置优越。
2.交通:陆海空交通枢纽,交通极其发达,铁路方面京沪线、沪杭浙赣线等在上海交汇,水运方面上海是河港兼作海港,航空方面上海是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航空港。
3.劳动力: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众多,且上海及周边的江苏浙江等省教育发达,故来到上海的劳动力数量很多而且素质过硬。
上海初中地理笔记汇总(20200804225831).pdf
E),数
7. 判断半球位置:
(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
N)即北半球,为( S)即南半球
(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 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 >160°的在西半球; 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 15℃——热带气候
( 2)月食
( 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
( 4)地球卫星照片
(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经线和纬线:
纬线
经线
定
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
状
圆
半圆
长
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相互平行
相交于极点
5. 经度和纬度:
西半球 (20 °W- 180° - 160°E)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6. 判断东、西经,南、北纬:
( 1)有 0°的可以直接判断, 0°经线以东是( E)、以西是( W),0°纬线以北是( N)、以南 是( S)
( 2)没有 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 值向西增为西经( W),向北增为北纬( N)向南增为南纬( S)
上海 , 初中 , 地理 , 笔记 , 汇总 , 地球 , 和 , 地图 , 一 ,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
( 1)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二学期
地理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二学期祖国篇第一章农业及其地区差异、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
水稻、大豆、茶叶等农作物的栽培、猪、鸡、鸭、鹅等禽畜的饲养都起源于我国。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国策。
现代化农业向“立体式农业”和“工厂化农业”等方向发展。
农业的分布1、农作物的分布2、三大林区中国的三大林区是指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东北林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区西南林区:主要包括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
是我国第二大林区。
东南林区: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属于我国第三个大林区。
是我国主要的人工林和经济林区。
人工造林,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
人工造林两个重点地区:一、北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的“三北”防护林体系)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四大牧区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和伊犁马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西藏牧区(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青海牧区河曲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各具特色的四大农业区北方旱地农业区南方水田农业区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到三熟农作物小麦、杂粮水稻、小麦经济作物花生、甜菜、苹果油菜、甘蔗、菜叶、柑橘气候特征降水少,热量较低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持续增长的工业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工业发展成就辉煌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电子技术、信息通信、新型材料、生物工程等信息工业发展迅速,建立一批现代化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它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废弃物。
重要工业部门的分布煤炭储量丰富,产量居世界第一。
山西省市我国重要煤炭基地。
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仅次于煤炭。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沪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沪教版【本节导读】此文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沪教版,仅供大家参考。
1、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
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
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极洲。
上海地理七年级知识点归纳
上海地理七年级知识点归纳上海地理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在七年级的时候,学生们需要学习基础的地理概念以及上海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上海地理七年级必备的一些知识点。
一、地理概念地球: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是一个自转和公转的天体。
其直径大约为1.28万千米,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经纬度:经纬度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地理坐标系,它由经线和纬线两个坐标轴构成。
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为经度。
而纬线是指连接东西两极的线,又称为纬度。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类型。
例如,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海岸等都是不同的地貌类型。
二、上海市的自然地理地理位置: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邻渤海湾,南临杭州湾,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最大港口城市。
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湿润。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地形地貌:上海地势低平,海拔高度不超过10米。
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丘陵,主要属于长江三角洲平原。
三、上海市的人文地理人口:上海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较大。
截至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00万人左右。
经济: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上海,金融、商业、交通、旅游等产业都十分发达。
文化:上海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上海还是中国时尚、文化艺术、电影制作等方面的重要中心。
四、小结上海地理七年级需要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点涉及地球、经纬度、地形地貌、气候、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于日后了解和发展上海的社会经济都有很大的帮助。
上海初中地理知识点图文总结
上海初中地理知识点图文总结祖国篇第一章疆域与人口1.1疆域与行政区划:1、海路位置: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位于热带2、辽阔的国土: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四至”点: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相交处。
最南—南海的曾母暗沙。
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图1)四大近海:以北向南:渤海(我国的内海),黄海,东海(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的海域,我国内海)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主要岛屿是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3、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1997年7月1日香港(英国)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葡萄牙)回归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辽川青藏陕甘宁,蒙新琼渝北上天, 香港澳门和台湾,祖国统一盼团圆。
1.2人口与民族1、我国总人口为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丰富。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后,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但还是增长很快,这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的原因造成的。
2、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主要以“黑河——腾冲”线为界,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
9,我3、我国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是少数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这种分布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学习,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二章地形与地势1、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
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为山脉的走向。
2、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为:①天山——阴山;②昆仑山——秦岭;③南岭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也有三列:自西向东,依次为:①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②长白山脉——武夷山脉;③台湾山脉。
上海地理七年级知识点总结
上海地理七年级知识点总结地理学是一门既注重笔者生活,又涉及到整个地球的科学,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您总结上海地理七年级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拓宽视野。
一、自然地理1. 上海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上海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口,东与黄海相接,南接浙江,西连江苏。
上海地势低平,整个市区大部分属于南岸平原。
上海的气候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雨,夏季酷暑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自转是指地球自身的旋转。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季节变换等现象。
3. 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主要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沙漠等。
中国的地貌非常多样化,主要包括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草地地貌、沙漠地貌等。
4. 上海的土地利用上海地区的土地利用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及其他用地等。
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最大,较为集中的为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
二、人文地理1. 上海的人口与城市建设上海市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人口密度较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城市规划、交通、地铁等方面的建设。
2. 上海的历史人文遗迹上海是一个充满历史人文遗迹的城市,包括豫园、外滩、陈毅故居等。
这些遗迹反映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3. 上海的文化交流自16世纪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
上海曾经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
4. 上海的城市环境保护上海市一直积极开展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完善城市绿化、垃圾分类等工作。
上海也加强了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注重水环境的治理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三、综合知识1. 地球上的资源地球上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壤、矿产、能源等。
人文资源包括语言、文化、历史遗迹等。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一学期牛津版
地理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一学期景观地图篇一)地理景观1、地理景观:地球表面的地理景观丰富多样,既有山地、平原、河流、胡泊、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又有农田、工厂、矿山、道路、建筑、民俗等人文景观。
不同地区的地理景观,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
地理景观始终处于变化与发展之中。
目前,人们正在探索一条如何使人类和地理环境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的道路,从而使地理景观更加靓丽,是家园更加美好。
二)地图2.1地图的语言1、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图上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有线段式和数字式两种表示方式,两种表示方式可以相互转换。
一般来说,反映大范围区域的地图,选用的比例尺就小,图中的内容较简略;反映小范围区域的地图,选用的比例尺就大,图中的内容较详细。
2、方向:一般来说,地图上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都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图例就是用来说明地图中符号的含义的。
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都叫注记。
2.2地图上的经纬网1、经线和纬线:地轴,地球自转轴。
北极南极,地轴北端、南端同地球表面的交点。
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
纬线,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
经线,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经度和纬度: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度,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度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180度,0度向东是东经E,0度向西是西经W。
数字向右(东)增大为东经,向左(西)增大为西经。
由西向东(由左向右),度数逐渐增大是东经,逐渐减小是西经。
纬度从赤道起算,把0度定为赤道,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N,赤道以南是南纬S。
7、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20度(20゜W)和东经160度(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的经线圈,用来划分两个半球的分界线绝大部分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就不会有一个国家分在两个半球的情况了,主要是避免把欧洲和非洲的国家或大陆分到两个半球。
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版
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版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晝夜交替,太陽東升西儸,時差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四季的變化,影子的長短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二学期
1.地球的运动: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明白地球自转导致昼夜
交替、公转导致四季变化的原理。
2.大陆和海洋:认识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学习如何使
用地图和图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
3.气候和天气:掌握气候和天气的定义和区别,了解气候和天气对人
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4.大气层和气候带: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学习大气层的分层和不
同气候带的特点。
5.自然灾害:学习地震、火山、洪水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了解如何减少灾害对人类的伤害。
6.人口和居住地:了解人口的分布和数量变化,学习城市和农村的特
点和区别。
7.交通与通信:学习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了解通
信工具的发展和使用。
8.资源与环境: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学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和保护方法。
9.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了解城市的功能区划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学习城市规划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10.地图与地理信息:学习如何使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认识地理信
息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以上是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二学期的主要知识点汇总,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备考,以提高地理成绩。
同时,还应该多做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上海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上海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上海地理七年级上册主要涉及到地球与地图、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水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而地图则是我们认识并理解地球的必备工具。
在地球与地图这一模块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及其证明方法地球大致呈现出一个略微扁球的形状,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率所导致的。
地球的形状可以通过卫星遥感、空间探测器和地面观测等手段进行证明。
2.地球的经纬度及其应用地球的经纬度可以帮助我们在地图上定位正确的位置。
经度是从东到西的角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用东经和西经来表示;纬度则是从南到北的角度,以赤道为基准,用南纬和北纬来表示。
经纬度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导航、航海、天文学、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
3.地球的地理格网地球的地理格网是地球表面被平行线和垂直线所划分出来的方格。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测定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是指地球绕自己轴心旋转和绕太阳公转的双重运动。
在地球的运动这一模块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变化、风力变化和地球惯性等现象。
此外,地球自转还影响了地球的重力。
2.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导致了不同季节和时令的变化。
在地球北半球,由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对于星空是逆时针的,因此夏至时太阳照射的角度最大,冬至时太阳照射的角度最小。
三、天气与气候天气和气候都是指大气现象。
天气是指大气瞬间或短时的状态和变化,而气候则是指长期的、一定区域内大气状况的统计平均。
在天气与气候这一模块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天气要素及其测量天气要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这些要素可以通过气象站和卫星遥感等手段来进行测量。
2.气压变化与风的形成气压变化是导致风的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气压梯度增大时,就会引发大气运动,从而形成风。
3.季风气候的形成及其影响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初中地理知识点图文总结
祖国篇
第一章疆域与人口
1.1疆域与行政区划:
1、海路位置: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位于热带
2、辽阔的国土: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四至”点: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相交处。
最南—南海的曾母暗沙。
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图1)
四大近海:以北向南:渤海(我国的内海),黄海,东海(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的海域,我国内海)
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主要岛屿是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3、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
(民族乡、镇)三级。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1997年7月1日香港(英国)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葡萄牙)回归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辽川青藏陕甘宁,蒙新琼渝北上天, 香港澳门和台湾,祖国统一盼团圆。
1.2人口与民族
1、我国总人口为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国家,人力资源丰富。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后,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但还是增长很快,这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的原因造成的。
2、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主要以“黑河——腾冲”线为界,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
9,我
3、我国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是少数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这种分布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学习,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二章地形与地势
1、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
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为山脉的走向。
2、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为:
①天山——阴山;②昆仑山——秦岭;③南岭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也有三列:自西向东,依次为:
①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②长白山脉——武夷山脉;③台湾山脉。
其他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为世界第一高峰。
3、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面积最大,是世界海拔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黄土高原:黄土分布最广,千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多“坝子
东北平原:面积最大,土质最好,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黑土广布,多沼泽和冻土。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由黄河、海河、淮河的泥沙冲积而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物产丰富,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美誉。
5、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葛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内部平坦,有沙漠分布,西部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唯一一个位于第一阶梯的盆地
四川盆地:海拔较低,内部低山丘陵起伏,仅成都平原较平坦,但物产丰
富。
2.2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1、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三个阶梯的分界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能在图上找出)
2、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
3、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有利于发展河海联运,有利于利用地势差,兴建水电站。
第三章气温与降水
3.1气温分布
1、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受纬度的影响气温自北向南递增,接受太阳辐射的量增加。
西部地区受海拔的影响气温因地势的增高而降低。
2、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3、五个温度带(耕作制度)
3.2降水分布
1、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东南多,西北少,夏季多,冬季少,而且年际
变化大
2、四类干湿地区
1、我国气候的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概念。
中国是世界上季风显著的国家之一,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
有冬、夏季风交替的季风区十分广阔。
习惯上,人们把能够明显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而把不受或很少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底斯山,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4、灾害性天气:
冬季寒潮(大风,严寒,霜冻等恶劣天气)夏秋台风(狂风和特大暴雨)
第四章河流与湖泊
4.1众多的湖泊
1,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概念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我国流入印度洋的河流——雅鲁藏布江、怒江
3,河水的补给方式
外流河以雨水补给的方式
内流河以冰山融水补给为主
4、南北方河流的不同特征
青海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湖,是一个咸水湖,分布在青海省。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分布在江西省。
洞庭湖分布在湖南省,太湖分布在江苏省。
4.2 黄河
1、黄河和长江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
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1.2宝岛台湾
1.3青藏高原地区
1.4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2、自主学习
2.1海南省
2.2黑龙江省
2.3浙江省
2.4 内蒙古自治区
2.5 广西壮族自治区
2.6江南丘陵地区
第 21 页共 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