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题组训练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限时训练
记叙顺序之顺叙、倒叙、插叙训练目标:巩固解题思路、规范答题语言训练时间:20分钟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回答问题。
(一)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⑴我是个乡下孩子。
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
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⑵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
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
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
”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嚷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
”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
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⑶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
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
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⑷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
”我使劲儿点着头。
⑸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
我忽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
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
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⑹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
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
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⑺读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
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其中最为常用的是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通常有三种方法:①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就是按照时间的推移,记叙了一批勇敢的探险家探险的过程。
②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③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顺叙的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有三种情况:①看眼前的事,联想到以往的事,从现在的角度去追叙往事。
如鲁迅的《风筝》,“我”由眼前北京冬季天空浮动的风筝,回忆起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的故事。
②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
③先写事情的结局,再叙述事情的缘由。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开头写到“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为什么会记忆的这样清楚?作者在后文叙述了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交待了事情的缘由。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有两种:①插入的内容跟主要情节的时间有关联,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情。
如《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眼前的紫藤萝花想到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花,插叙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
②是对人物或情况作一些说明介绍,跟中心事件的时间顺序没有什么关系。
如《羚羊木雕》一文,在介绍万芳时,就插叙了万芳与“我”的友谊。
二、考查方向: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三、能力提升:1.根据记叙顺序的特点来判断文章使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
(1)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只要把握住文章所记叙的事情的脉络就可以正确判断。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顺序、倒叙、插叙的作用 附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顺序、倒叙、插叙的作用附练习题“顺叙”也称正叙,叙述的手法之一。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使叙述的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作用:1、补充、交代内容情节,使结构完整,内容丰富。
2、衬托人物品质。
3、为后文做铺垫。
4、突出文章的中心。
补叙的作用:在叙事之后再补充叙述事件的结果等内容。
补叙只对情节中的人、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
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和补叙都是同一件事。
顺叙、插叙、补叙、倒叙如何区别?一般叙事必须包括时间、人物、事件(开始、经过、发展、高潮、结局)三个要素。
首先顺叙与插叙是一个范畴的,都是中心叙事,它们是构成一个叙事的。
而补叙与插叙属于另外一个范畴,它们是补充或扩展一个叙事的。
例如,“今天傍晚(时间),我家的狗被自行车撞死了,我(人物)很伤心(事件)”。
顺叙,简单来说就是记“流水账”,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把事情从头到尾说出来)而,“我今天很伤心,因为傍晚时候我家的狗被自行车撞死了”。
倒叙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先把故事的结果,或造成的影响,或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放置在开头。
插叙就是插入与中心事件之外的相关情节,如一些回忆或典故等,如在该例中“狗被撞,很伤心”这个基本事件中插入你买狗或养狗的情节,又或别人的狗被撞等,这一部分的叙事方式就属于插叙。
而补叙是补充对中心事件或人物的说明与交待。
如在本例中,你补充自己忘了关门让狗跑了出来,或最后把骑自行车的人打了一顿等,就属于补叙的范畴,它的作用是使得文章的情节更完整或逻辑更缜密。
中考语文现代文专题复习:明确记叙顺序,分析人称作用 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散文)考点三明确记叙顺序,分析人称作用1.明确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模板揭秘(1)读文章要看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
(2)阐述不能调换顺序一般从两方面考虑:①看所给的几段(句)是否与前文照应;②看所给几段(句)是否按一定的内在逻辑行文。
判定方法(1)顺叙:从抓关键词,顺叙一般从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程序的推进进行判定。
例如:《散步》。
(2)倒叙:①开头一般先写结果,或是由眼前事物展开的回忆。
②开始叙述时,一般会有一两个句子来提示。
③追述部分仍然按照时间或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例如《背影》。
(3)插叙:它一定不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是结尾,一般是对上面两种叙述方式的一个补充说明。
以过渡句为特征,又以过渡句回到之前的叙述方法。
(4)补叙: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倒叙与插叙的区别。
(1)倒叙的内容是中心事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插叙的内容只与中心事件相关。
(2)倒叙文章中的回忆部分就是文章的中心事件,占据文章的主要篇幅,插叙的内容只是在顺叙中途插入的,是为中心事件服务的一个片段。
2.分析人称作用。
模板揭秘三种人称的关键词及作用。
第一人称:“我”“我们”,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你”“你们”,亲切自然,便于抒情;第三人称:“他”“他们”,客观,多角度描写,便于冷静分析事物。
注意:人称的变化往往意味着表达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作者情感的变化,所以分析人称的时候,就不能忘记这两个方面的分析角度。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理解人称千万不能够脱离文章,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准确扣住作者的议论抒情文段进行分析。
训练重点:……分析插叙的作用母亲的菊花①自从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再没有拍过照片。
我知道母亲是怕睹物伤情,因为以前的照片都是他们两人的合影。
②这一年开春,长期憋闷的竹鞭爆开了,几十只尖钻捅破泥层,玩命似地往上蹿,母亲看着那节节飙升的绿势,眉目间有些开朗了。
记叙文之记叙的顺序及相关练习
记叙的顺序1.种类及作用:(1)顺叙(按时间、地点、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铺垫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追叙(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5)分叙/平叙(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作用:让文章更加清晰,有条不紊,使人容易明白。
2.解题(1)设问形式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文章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2)方法思路第一步,通读全文,了解主要采用顺叙还是倒叙;第二步,判断有无间有插叙、补叙或追叙等叙述方法。
(3)答题模板文章/画线部分采用了的记叙方法,作用在于。
3.实战训练篇一:两条宝贵的白鱼这件事发生在我刚才走出校门不久,那是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的工作。
老板出差,临走除了交待平常必需的工作之外,特别嘱咐我照料好地的两条白鱼。
老板是香港人,来内陆投资办企业的时候,这座有29英寸电视大小的鱼缸放在大厅里最惹眼的地方,里面水草丰茂,奇石鳞峋,一对白鱼全身雪白,两只眼睛乌黑晶莹,游动的姿态极其骄横但又极其优雅。
老板对人们说:这对白色是企业的祥瑞物,曾给他屡次带来好运。
我精心护理着白鱼,心想,自己初出道,必定要做好老板交待的事情。
但是,一次换水时,我想把假山投出来洗一洗,谁知假山被水浸过此后长了一层滑滑的东西,就在快搬出鱼缸的一瞬时,假山从我手中滑脱,跟着“哗啦”一声巨响,玻璃碎片同水和鱼一同落地。
两条柔嫩而富裕弹性的白鱼在地上拼死跳跃同事小晴从电脑室里跑出来,帮我取来塑料桶。
待打上水救起白鱼,我发现地上有雪白的鳞片。
小晴说,白鱼唯恐活不可了。
我的眼泪马上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段句的作用题组训练
记叙文段(句)的作用训练目标:规范文体答题语言训练时间:20分钟训练日期:阅读下面四篇文章,回答问题。
(一)卖豆浆的孩子(2016无锡)(2017试题研究点拨中考第174页)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
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装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奈不紊。
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
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⑤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
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⑥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02 理清记叙顺序-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 (原卷版)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记叙文阅读02 理清记叙顺序【阅读点拨】一、考题形式1.本文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2.本文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二、答题方法。
1.记叙顺序。
顺叙,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或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叙述。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分辨三种顺序的方法:读文章,看其中有无时间的先后错落现象,或事件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是倒叙或插叙。
2.记叙顺序的作用。
(1)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作用: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
三、答题举例。
1.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采用的是顺叙。
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采用倒叙:开头写道:“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下面是回忆与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
3.鲁迅的《故乡》一文中,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的回忆。
这是插叙。
【进阶训练】一、基础过关。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7分)为困境买份保险那是2008年的事情。
从县城拉教材回学校的路上,汽车在海拔4800米的红拉山上抛锚了。
刚从悬崖边捡回一条小命,我和同事来不及埋怨,就发现眼前处境的严重性:车子的一个轮胎已经从轴里滚了出来。
【中考阅读专题】记叙文阅读之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记叙的顺序及作用课前小测悠悠寸草心(1)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
(2)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3)“从来没有过。
”青年很老实地回答。
(4)“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5)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我10块钱。
”(6)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
(7)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
能做到吗?”(8)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9)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
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
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
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
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
(10)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
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为她洗脚。
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
”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
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
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11)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多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12)社长点了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4.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这说明了什么?(4分)15.大公司选聘职员,社长为什么希望大学生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身?(3分)16.第⑼段运用哪一种记叙顺序?请说说它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记叙顺序及人称(讲义及专题专练)
记叙文阅读指导之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一、顺叙及其作用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写。
顺叙的作用:1.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2.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二、倒叙及其作用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从头来记叙。
倒叙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2.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三、插叙及其作用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插入结束后,再接着原线叙述。
插叙的作用:1.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2.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因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4.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注:倒叙和插叙的区别】倒叙是就全篇而言的,回想的篇幅长,占整篇文章的主体,是表现中心的主要内容,回想结束后,情节不再向前发展,首尾基本上在一个时间段上。
(如《风筝》)插叙是就局部而言的,回想的篇幅短,回想结束后,情节继续向前发展(如《羚羊木雕》)四、补叙及其作用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考题形式:1.本文采用什么记叙顺序?2.本文采用这一写作顺序有什么作用?答题方法:1.分辨三种顺序的方法——读文章,看其中有无时间的先后错落现象,或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
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是倒叙或插叙。
2.三种顺序的作用(参照上面的讲解),再结合文章内容。
【配套K12]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记叙顺序及作用限时训练
记叙顺序之顺叙、倒叙、插叙训练目标:巩固解题思路、规范答题语言训练时间:20分钟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回答问题。
(一)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⑴我是个乡下孩子。
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
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⑵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
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
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
”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嚷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
”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
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⑶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
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
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⑷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
”我使劲儿点着头。
⑸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
我忽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
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
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⑹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
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
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⑺读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
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之记叙顺序及作用-答案版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之记叙顺序及作用记叙文的叙述顺序及作用叙述顺序:1.倒叙:把先发生的事情放到最后写,后发生的事情放到文章的前面去写。
2.插叙:正在叙述一件事的时候插入另外一件事(当前的事件并没有讲完),另外一件事情讲完之后接着原来的事件继续叙述。
(多采用回忆的形式或者场景切换、时间转换等形式)3.补叙:由于情节发展或者表达主题的需要,将前面已经讲过的事情再用一两句话进行补充说明。
4.顺叙:也称为正叙。
就是按照事情发展或者是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
5.平叙(了解即可):指在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者是两件以上的事情。
(考试一般不会考到)考试考的较多的是倒序和插叙,这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
无论哪种叙述方式,都有突出或者是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
叙述顺序的作用:倒序的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3.突出文章的主题。
插叙的作用:1.突出文章的主旨。
2.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3.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丰富文章的故事情节。
补叙的作用:1.补充交代上文……的原因/结局2.深化文章的主题。
3.引人深思。
例文一:(一)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张莹①六月,花红柳绿。
小城的清晨,异常清爽。
②今天,太阳还没起床,街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陆陆续续的人啊、车啊,都奔向一个个写着“高考考点”的地方。
③“哈,都穿上我们的新衣服啦!”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红T恤的少年,在轻声地交谈着。
彼此看着T恤上五个可爱的字——明天会更好,他们相互举拳示意“加油”。
④“老师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地说了一句,底下红色的一片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⑤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子朝他们走来,同样身着一件红色T恤。
⑥孩子们好奇地围过去,老师的T恤后面竟然也有五个字——我们在一起。
“老师……”微弱的,却又是清清楚楚的哽咽,在红色的人群中蔓延开来。
⑦那拄拐杖的男子微笑着,轻轻拍拍紧挨着他的孩子:“没事儿,老师这不是来了吗?放心去吧,老师等着你们!记着哦,我们是风火少年!”⑧“是,我们一起去追风……”孩子们相继笑了,响亮地和老师应和着。
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记叙顺序与作用
——记叙文阅读专题——记叙顺序及作用【中考真题链接㈠】父亲的歌①父亲去世了,我一直沉浸在悲痛中。
冬天的寒风吹过烟囱,发出“呜呜声,又令我想起那个晚上父亲教我听歌的情景。
②那时我大概五六岁吧。
那天夜幕降临后,我便爬上床。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窗帘划破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沉的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一样嘶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随即好像有千万只鞭炮震响……我吓呆了,大声哭喊起来。
③很快,父亲来到我的床前,紧紧地抱着我。
他说:“你听!快听!暴风雨里有一支歌!我停止哭泣。
又一道电光,又一声炸雷。
“快听那鼓声!听它的节奏!”父亲说。
接着又传来鬼叫似的风声,他小声道:“我觉得咱们已听到悦耳的口琴声了,你听到了吗?”我仔细听着。
“没听到,”我轻声答,“我听这声音像竖琴。
”父亲抚摸着我的脸颊:“好,很好!现在,你闭止眼睛,试着爬上音符并骑到它背上去,它将带你到一个神奇的地方……”我闭上眼睛,非常细心地听起来。
我真的骑上了竖琴的音符,一直跨进了清晨。
这一觉睡得真香!④父亲是个古板的人,整天只知道工作,他没有演奏过乐器,甚至连一个音符也不识,但他喜爱音乐。
他有时会坐在日光里,用那台古老的留声机摇出轻音乐来,但几分钟后就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一天,我问他音乐停止后他做什么。
“噢,”父亲回答,同时把双手放在胸前,“当真正的音乐开始时,我在听自己的歌。
”我不太明白,疑惑地看着他。
“宇宙间的一切都有音乐,”父亲说,“音乐存在于季节变换中,存在于你心脏的搏动里,存在于快乐和痛苦中。
不要抵制它,要顺其自然,使它成为它自己的乐章。
⑤不久,我就听到了自己的乐章。
我在一所聋哑学校任教,遇到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有点耳聋的莎莉失去了学习听力的信心。
一天,当我和她一起练习听音乐时,我想起了父亲在日光室里说的那些话。
“莎莉,”我说,“我要把音乐关掉,但我希望你继续听。
”她有些不解。
“我不是要你用耳朵听,而是用心听。
当你的心叭响起音乐时,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听到美妙的乐曲。
专项三记叙的顺序-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
专项三记叙顺序一、记叙顺序(记叙方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1)设置疑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高频考点)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用。
内容上: ①情节:丰富文章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或解释说明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缘由。
②人物:衬托人物的……特点(形象)(性格、心理、思想感情、精神品质,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丰满)。
③环境:渲染……气氛/营造……氛围;衬托/烘托人物的……心情。
④情感: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⑤主题:突出(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结构上:为下文……(内容)做铺垫/埋伏笔:照应上文(下文)……(内容);与……(内容)形成对比;设置悬念,使情节波澜起伏;承上启下等。
表达效果: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或使文章行文曲折,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曲折有致。
二、考试题型1、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请简要分析文中插叙部分的作用。
3、第*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用大量的篇幅写**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中第几段去掉好不好,为什么?6、文中第几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由考试题型可以看出,考查插叙段落的时候,也极易和一般的结构段落及其他特殊段落的考查相混淆。
三、判断插叙一般由以下几个方法:1、由作者直接插进来叙述、介绍;2、由文中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3、通过文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来进行。
阅读插叙的文章,同样需要通过寻找过渡句(段)的方法来弄清插叙的起止位置。
四、答题模式:运用插叙,补充说明了……内容,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了………的主题,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故事情节曲折,有波澜。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之叙述顺序以及作用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之叙述顺序以及作用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叙述顺序包括顺序、插叙、倒叙、补叙(不作重点考察)一、题型1. 本文或某段的叙述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 某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二、答题公式(一)顺序作用:把……事件叙述得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二)插叙作用(一般在中间位置)①补充交代了……内容/原因,丰富文章内容。
②突出了……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突出……主题,使主题更加鲜明。
④结构上:承上启下或者承接上文……或者引起下文……(要具体叙述)(三)倒叙作用(一般在开头位置)①内容上:交代了……内容,突出了……主题或者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②结构上:为下文……做铺垫,是否首尾呼应,照应标题。
③效果上: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针对性练习1. 十七岁的远行①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当时我十七岁。
站台上,全家人给我送行。
我面前是一个大旅行包,还有一个硕大的行囊,用背包带捆得很紧,里面是我的衣物和一床新被子。
②我妈站在一旁,又递过来一个书包,装得鼓鼓囊囊的。
天气很热,我一面示意他们回去,一面把装满食物的书包递还给我妈,说:“北京什么吃的都有,用不着这些。
”③事实上,我妈的担心,从我填报高考志愿时就开始了。
我想读北京的学校,这让她隐隐感到不安。
“为什么不报考南方的学校呢?”她总是轻声嘟囔,“听说北京的粮食供应里,还有四分之一的杂粮呢。
”母亲是中学教师,对学生说的是艰苦奋斗、建设“四化”的大道理,但回到自己家里,她还是希望儿子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④每次看到孩子们吃粑粑时,流露出对食物的渴望,我妈都会特别得意,并为她是一个“南方人”而深深自豪。
南方富庶,北方贫瘠,这是我妈的逻辑。
⑤当然,这并没有影响一个十七岁的高中毕业生的选择。
这一年的九月,我到了北京,在崭新的环境里开始了大学生活。
⑥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便开始感到哪里不对,刨除想家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食欲不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顺序之顺叙、倒叙、插叙训练目标:规范文体答题语言训练时间:20分钟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回答问题。
(一):滴水之恩唐敏(2015年河南中考语文)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
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
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
”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
“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
”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
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
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
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
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
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
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
后来再也不赌了。
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
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
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
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
有删改)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
(4分)7.几个月前,他流落到马山,“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
(1分)“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恰好拦到他的车。
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认为那次受到的帮助改变了他。
到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专程送“我”的。
(3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二)纪念张惠雯(2016•福建省泉州卷)①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
这样的人是幸运的。
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
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我从二十二岁走到三十六岁。
在这段时光里,如果每次还乡在记忆里最终剩下了一些画面,那么几乎每个画面里都留有点点的影迹。
②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
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
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 它是在等着你。
有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
③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
有一次,我和母亲打电话,我说,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
母亲叫我不要担心。
过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家里显得格外荒凉,似乎人都出去了。
于是,我想到点点,我想至少它应该在家。
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
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
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
④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
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
不过,这次它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
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
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
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诉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
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⑤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
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姐姐们都带着孩子回来了,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
之前的三天它已经滴水不进,它一直待在它那间小屋里,卧在母亲冬天特地给它铺的厚毯子上。
三天里,它再也没能站起来,姐姐试图喂它一些葡萄糖水,但它无法下咽。
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
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一个。
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
它就这样呼出最后一口气,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后来,大家就在后面的小菜园里埋葬了它。
它死时有众人的陪伴,而不是在某个寒冷的夜里孤独地离开,它也没有长期瘫痪而后痛苦而屈辱地离开,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安慰。
⑥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
尽管如此,我想当我再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伴我。
那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里。
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旁边。
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
两年前最后一次回家,点点的两条后腿骨质老化,它有时高兴地站起来想朝我走来,却会突然摔一跤。
我最喜欢带它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安静地站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着极其祥和的相伴的快乐……⑦我们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物和一个栖身之所。
可是,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
在来美国以后的这几年里,我难得陪陪它。
即使在短暂的回国假期里,我也要抽空去旅游,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加之在家时亲友应酬频繁,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了这位老去的、忠诚的朋友。
如今,一切补偿都已不可能。
它的死令我意识到我已经太久没有回家了,它也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
⑧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
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为了永恒。
⑨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
而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
15.第④⑤段为什么要用倒叙的记叙顺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4分)先衔接上文,集中叙写了“我”的两个梦(将两个不同类型的梦集中对比),更能突出对点点的关切和思念。
再写点点之死,引出下文的“回忆”并为结尾的议论蓄势。
(三)海子爷与老雪狼郭雪波(2016•四川省成都卷)①漠北。
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
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
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
海子爷晃脑袋说,不。
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
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
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
海子爷每天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
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
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
等着鱼儿咬钩。
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
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
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
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
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
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
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