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签订合同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签订合同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时 间 2009-10-10 浏 览 747 次


企业签订合同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湘潭县工商联执委、力攻律师事务所 黄力攻

企业入市场,合同是桥梁。企业作为市经济的主体,市场交易是其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形式。合同与企业与交易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企业主必须掌握必备的合同法律知识,充分运用合同完善经营管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

一、增强书面合同意识,摒弃所谓“君子协议”。

合同形式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有口头和书面两种。我们有的企业主比较偏爱口头式的“君子协议”。“君子协议”的产生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企业对合同成立的法定要件不了解,对口头合同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估计不足。二是有的企业不信合同信“关系”,或是因与对方是老“关系”,业务交往多,认为彼此信任不用签订文字合同;或是与对方经办人很熟悉,碍于情面不便签书面合同;或是热衷搞“酒桌买卖”,在碰杯时口头敲定。三是有的企业认为签书面合同太复杂,不如口头拍板简单。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在合同签订管理上应做到两点:1、坚持对未及时清结的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对“君子协议”不要轻易履行;2、签订书面合同时,凡国家已发布经济合同示范文本的,企业签订此类合同应尽可能这种示范文本。

二、注重合同主体的资信审查。

这类审查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资格审查

1、应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按照法律规定,作为我国经济合同的主体,主要的应该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它经济组织。认定对方是否具备主体资格,从形式上主要审查对方的营业执照。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企业法人营业护照》或《营业执照》的才具有签订经济合同的资格,审查时应注意对方出示的营业执照上核发定的名称是否相符,千万不可仅凭对方出示的名片、介绍信、盖印章的空白合同纸、营业执照的复印件,以及其他人的推荐,就与其签订合同。

2、应审查对方代理人的资格。对对方代理人的资格审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审查对方代理人是否有代理权。授权委托证明是代理权的凭证。对代理人有无代理权的审查,对“新”代理人如此,对“老”代理人也应如此;对不熟悉的代理人如此,对熟悉的代理人也应如此。

(2)审查对方代理人的代理范围。任何代理人的代理权都有一定范围而并非无限。代理人的代理范围的限度有不同的

情况:或是合同标的限度,或是合同
金额的限度,或是业务方式(推销或者采购等)的限度,或是签约地点的限度。对方代理人签订此份合同,无论从何种范围来审查,都不得超越,超越部分如对方当事人不追认,其责任将由代理人承担。

(3)审查对方代理人的代理期限。任何代理人的代理权都有一定期限而并非永久。对方代理人的代理期限有两种情况,或是限定代理的总时间,或是限定代理权终止的时间。对方代理人的代理权终止后,企业就不能与其签订合同了。

(二)信用审查

1、审查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审查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包括审查其支付能力和生产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审查对方的支付能力,一是要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注册资金。注册资金是企业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和责任能力的尺度。如注册资金没有“水份”,可以此判断对方的支付能力。二是要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金来源、银行存款数量,能否支付货款等。审查对方当事人的生产能力就是了解其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交货能力等。

2、应审查对方当事人的履约信用。在经济交往中,企业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信守合同;另一方面,也要慎重地选择信誉好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目前,有的企业抱着欠债有理、欠债有利的思想,以拖欠货款作为无息贷款,不但不承担违约责任,反而理直气壮。作为企业,应千万注意,不要与这种信誉不高的企业签订合同。否则,久被拖欠,容易导致“肥的拖瘦,瘦的拖垮”的不良后果。

三、完善合同主要条款。

签订合同时,最常见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1、条款内容不合法。有三种情况:一是标的违法,如合同以走私物资,或国家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和假冒伪劣商品为标的。二是合同条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三是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如非法买卖合同,伪造合同,假冒他人订立合同等。上述种种,都属无效合同,有责任的当事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条款不完备。合同条款是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一个基本依据。签订的合同条款不完备,即条款的遗漏或缺陷,都极容易导致合同纠纷的产生。

3、条款文字表述不准确。在实践中常出现的问题有这样几种:

(1)表述含糊。如有的服装购销合同填写“上海式样”,上海式样有多种,到底是哪一种式样?这显然是条款含糊;有的合同中填写“争取在×月度发××箱”,如果在×月底发不了××箱算不算违约?这些显然是交货时间条款含糊。

(2)词语歧义。某宾馆与某家具厂签订一份家具

购销合同,其中的质量条款规定:所有的家具的木料都不得用黄心腐朽的木
料。合同签订后,家具厂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数量交货,宾馆验收时发现这些家具的部分木料有虫眼,双方就质量发生争执。供方称:木料并未黄心,质量与合同规定相符;需方称:木料被虫蛀腐,质量与合同规定不符。双方各不相让,诉诸法院。法院经审理弄明:黄心腐朽的词义有二:一是黄心与腐朽是并列关系。即用黄心木料或腐朽木料作家具,其质量均不合格了;二是黄心与腐朽是修饰关系,即腐朽有多种多样,只有用黄心了的腐朽木料做家具,其质量才不合格,鉴于上述,可以说供方抓住黄心腐朽的修饰关系要求需方收货有理;而需方抓住黄心腐朽的并列关系拒绝收货也有理。显然,这起纠纷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双方签订合同时使用多义词,致使双方当事人对质量条款产生歧见。

(3)前后矛盾。签订合同必须十分重视合同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否则,将引起严重后果。

(4)文字标点遗漏。订立合同是极其严肃、极为严谨的法律行为,一字一词,一个标点,都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汉语语言对文字、标点要求甚高,往往是一“点”之差,误以万千,必须高度注意。举一个漏掉标点符号的案例。某农场种了不少柑桔,这年丰收在望时,考虑到数量多,农场交通闭塞,害怕销路不畅,便与当地某公司订立一份合同。洽淡时议定:某农场的一、二级柑桔全部卖给某公司,2万公斤之外的等外级也销给某公司。签订书面合同时,文字表述为:“××农场的一、二级柑桔由××公司收购2万公斤等外级自销”,这句话除了一个顿号外,再无标点符号。这一年,柑桔丰收且价格上扬,外地一些买主到某农场求购,出价高于某公司的合同价。此时,某农场不愿将一、二级柑桔全卖给某公司,而只卖给2万公斤,摆出的理由是合同中的条款:“××农场的一、二级柑桔由××公司收购2万公斤,等外级自销。”需方认为这样影响到自身的经济利益,当然不依,要求某农场的一、二级柑桔全卖给自己,摆出的理由同样是合同中的这一条款。“××农场的一、二级柑桔由××公司收购,2万公斤等外级自销。”显然,合同双方当事人条款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合同中被遗漏的一个“,”号在2万公斤之前,还是在2万公斤之后。对各方的经济利益大不一样,纠纷由此而生。上述案例表明,合同中用词不科学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当,都可能使合同造成重大差错,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对于上述常见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

条款的合法性。企业应具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应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事经济活动,做到知法、
懂法、守法、用法。企业签订合同时,要认真审查合同的标的,看标的物的来源是否合法,标的是否属于国家禁止流通物或限制流通物。合同签订后,企业发现合同内容违法,应立即终止履行,以减少双方当事人的经济损失。

2、注重条款的完备性。签订合同时,应首先分清此合同属于哪种类型,然后学好《合同法》中相应的规定,按规定应具备的条款签订合同。凡发布有示范文本的,可按照或参照示范文本签定。

3、注重条款的准确性。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应采取下列措施:

(1)企业挑选业务人员应把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语言文字能力作为条件之一,并注重对他们进行合同知识的培训,花钱太多,但可避免不少的风险。

(2)企业业务人员在签订合同时应认真细致,字斟句酌,以便文字表述严谨无隙,绝不可粗心大意;

(3)企业对合同审查把关时,不可疏忽对文字的推敲,以防留下隐患。

四、认真履行合同生效手续。

生效条件的约定手续是否完备,涉及到合同的效力与履行,因此,履行必要手续不容忽视。合同生效手续主要包括:(1)要加盖双方的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2)双方约定要履行其他必要手续的,必须履行完这些手续;(3)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登记手续、过户手续或公证手续的,必须办妥这些手续。

在经济交往中,上述现象和问题并非个别,企业应引以为鉴,采取相应对策予以避免。总的讲,就是在签订合同前要从经济、技术、法律等几个方面对合同订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全面、认真的研究、分析和论证。只有做到心中有数,签订合同时才能据理力争,才能做到既满足对方的需求,又能实现本企业的经济目的,实现真正的合作双赢。


签订企业合同常见问题和对策思考收藏本文 分享经济合同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每个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都存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的事务,一般来说,企业合同内容涉面广,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合同的签订有密切关系,所以,企业签订合同须依法依规操作,避免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下面结合实际探讨企业合同常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对策。一、签订企业合同常出现的问题1.合同内容本身问题。(1)合同当事人不合法。签订合同双方当事人应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单位或个体。如某公司(甲方)与其单位或个人(乙方)

签订商品供需合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和房屋租赁合同等,双方单位就是合同主体。这些合同经常存在当事人主体不当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甲方由合同当事
人签订合同,但当事人仅为甲方下属职能部门,下属职能部门不具有相应独立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二是乙方同样存在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这些都是当事人主体不当。(2)合同文本内容不严谨。一些合同内容、文字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这些是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主要因素。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大多都有法律顾问以及法律顾问审定的合同标准文本,签订合同时,一般(本文
订立合同时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
订立合同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商业行为,合同订立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管理的成败,然而,在实践中有不少企业或者其员工在订立合同时,只注重双方之间的意思表示是否一致,却忽略了其他影响合同效力的因素。
要签订一份内容完备,效力没有瑕疵并且符合当事人意思的合同,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注意合同的目的性
拟签的合同必须符合当事人的真正目的,比如实践中,明明是保险合同,却写成合作合同;例如,公司业务单位想与保险公司签订一份合同,目的是想为客户约定一些优惠的保险条件。合同开始就声明,本合同被保险人为XXX单位,甲方XXX经纪人,乙方XXX保险公司,接下来的条款绝大部分都是保险条款,并且顺便约定了保险公司应付经纪公司的佣金及结算方式。这样的合同就是典型的目的不明确。
明明是一般合作建房合同,有的当事人当作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处理,结果导致合同名不副实。有的当事人企图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例如,明明是企业相互借贷合同,确要搞成一份合作经营合同。只有明确合同目的,才能搞清合同各方的真实意思;只有明确合同目的,才能确定合同的性质及合同的准确名称;只有明确合同的目的,才能“规划”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只有明确合同的目的,律师才能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二、应注意合同当事人的主体
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主体即合同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除此之外其他的主体一概不得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然而在实践中,往往存在主体上不合格的情形,如当事人一方是某某公司销售部,这样的主体不具有合同的法律主体地位。又如公司某业务员代表单位订立合同超出了单位的授权范围导致合同效力待定或者无效的情形。因此,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能够保障合同的有效性,保障合同的全

面实际履行,同时对合同欺诈起到防范的作用。
三、应注意合同的可操作性
实现合同可操作性是合同得以有效利用、完成交易和实现利益均衡的具体保证。实践中,大量合同缺乏可操作性,
具体表现在:对合同各方权利的规定过于抽象原则,对合同各方的义务规定不明确不具体。或者当事人往往碍于情面,不愿意提及违约责任,或对此轻描淡写。虽对各方的义务作了详细规定但没有违约责任条款或对此规定不清,合同虽规定了损失赔偿但没有计算依据,整个交易程序不清晰,合同用语不确切等等。因此,在订立合同时应对当事人晓以利害,不但要规定违约责任,还得尽量详尽,使各方违约责任与其义务相一致并落到实处。
以上是关于订立合同时应注意的三大方面,此外还包括许多细节的部分需要注意,如合同用语必须精准,不能模棱两可。如合同标的物的质量标准、验收、履行方式、履行期限等都必须根据不同的合同类型在合同中一一细化。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做过多介绍,希望以上几点提示能帮助您解决在订立合同中遇上的一些疑问和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