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规
腹水病人的护理
以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减少肺淤血,增加舒适 感。有水肿病人,避免长时间局部受压,勤翻 身,按摩骨突出部,使用气褥或气垫。每日测 量腹围,定时测量体重,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 量。在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电解质情况。放腹 水可不可过快过多,放水后观察意识变化。
出血倾向护理 准备抢救用物和药品。 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
●慢性肝衰竭 为慢性活动性肝病﹐病程漫长 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也不良。
临床特点
1全身情况衰退 最明显的症状是软弱、乏力 2皮肤变化 蜘蛛痣,肝掌 3内分泌变化 4黄疸
5急性肾衰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腹水 7出血倾向
8肝性脑病
一般的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以减轻肝脏负担,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 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与监控,补充足够的热量 和维生素,嘱患者进食低脂肪、高维生素、高 蛋白且易于消化的食物,禁饮酒,勿暴饮暴食, 同时还应嘱患者不能进食粗食,忌食辛、辣、 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规
ICU 2011-07-22
概念
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 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 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肝衰 竭。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 肝脏疾病过程中,症候险恶, 预后多不良。
主要分两类
●急性肝衰竭 肝细胞呈现大块坏死﹐病程在8 周以内﹐死亡率达70~90%﹐多死于胃肠道 出血﹑感染性休克﹑肺炎﹑肺水肿﹑肺功能衰 竭。
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被污物污染的被褥、衣物, 及时清洁皮肤,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干燥,预 防压疮发生。
重视清洁肠道,保持大便通畅忌用肥皂水及碱性 溶液灌肠 ,可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导泻 。
预防感染 感染常是促进病情恶化的常见诱因,环 境卫生和饮食卫生都应严格要求,所有医源性操 作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遵守操作规程。
肝功能衰竭护理要点
肝功能衰竭护理要点
肝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细心的护理和管理。
在护理患有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时,以下几个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监测肝功能指标
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蛋白质、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是评估肝功能的重要参数。
护理人员应每日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肝功能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二、观察肝功能衰竭症状
肝功能衰竭患者常常出现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
三、合理饮食
患者的饮食对肝功能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蛋白质,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肝功能衰竭患者常常伴随有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指标,及时纠正异常,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五、及时处理并发症
肝功能衰竭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
六、保持环境清洁
患者的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
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的环境清洁,减少感染的机会,保障患者的健康。
总之,在护理肝功能衰竭患者时,护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因素,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只有做到细心、全面的护理,才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肝细胞损伤监测
①ALT(丙氨酸转氨酶);AST(门冬氨酸转氨酶)。 分布次序: ALT 肝>肾>心>肌肉 AST 心>肝 >肌肉 >肾 酶活性下降可以是疾病恢复的表现,也可提示预后严重 (酶胆分离现象:肝细胞大量坏死 无能力产生转氨酶,血清中ALT可轻度升 高,而黄疸升高明显) ②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肝病时其同工酶LDH5增加为主且LDH5 >LDH4 心肌病变时LDH1为主。
(四)创伤与手术打击
文献报到创伤后急性肝损伤发病率2%-47%。补体激 活、炎症介质释放、毒素吸收及创伤失血性休克和缺血再 灌注损伤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 害。麻醉、手术时肝功能可发生暂时性低下。
(五)急性妊娠脂肪肝(AFLP)
妊娠35周以后发生的以肝细胞广泛脂肪浸润、肝功 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牲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妊娠后体 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本病有直接关系。加之处于应激状 态,使脂肪动员和脂肪酸进入肝脏增加,肝内三酰甘油合 成增加,糖砂储备减少,均有利于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
缺血、缺氧
肝移植 急性肝衰 病因 急性妊娠 脂肪肝 创伤、 手术打击 药物及 有毒物质 感染
可以是多种因素同时致病
(一)缺血缺氧
肝脏缺血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障碍,钠钾泵正 常功能不能维持,使肝细胞不完整及功能受损;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也可引起 肝功能损害。 休克; 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急性闭塞性肝静脉内腔炎(Dudd-Chiari综合) 肝动脉栓塞和化疗。
(三)药物与有毒物质
肝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 . 2 准确记录液体 出入量 , 防止 电解质紊 乱 肾衰时每 小
百合和薏米各 5 g煮 水 服 用 , 以 助 消 化 和 减 轻 腹 胀 。经 过 1 2 个 月 的精 心 治 疗 和 护 理 , 患者病情稳定。 2 . 4 心理护理 患 者 清 醒后 制 定 保 护 性 医疗 措 施 。 嘱 咐 家
2 . 1 密 切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2 . 1 . 1 观察意识状 态
肝功 能衰竭 、 代谢紊 乱常 导致 中枢
属及 医护人员不 向患者透 露病情经 过。让患者 保持乐 观情 绪, 护士态度 和蔼 、 亲切地 给患者读报 , 与患者谈 心以消除患 者 的心理负担 , 使患者精神愉快 。
3 讨 论
神经功能紊乱 , 出现 以意识 障碍 为主 的神 经精 神症状 , 昏迷
判 断能力 、 精心护理。以上原则是提高重症 肝炎抢救成功率
的关 键 。
危 为 安 。于 2 0 1 3年 4月病 情 稳 定 、 好 转出院。
2 护理
分钟 , 以防压疮 的发生 。每 日室 内空气消毒 2次 , 保 持室 内
空气新鲜 、 阳光 充 足 以 防交 叉 感 染 。
为 了使患者 尽快恢 复体 质 , 制 定食 谱 , 给 予 流质 、 半流
质、 软食 等饮食 , 保证 每 日热量 1 7 0 0~ 2 0 0 0千 卡。用 中药
前期患者 出现不 安 、 行 为异常 、 嗜睡 、 走错 房间 , 提示 已进 入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
肝脏功能监测
细胞损伤
转氨酶 (GPT/GOT) ALT/AST及 其同工酶 LDH及其同工酶 乳酸脱氨酶(ADA 及其同工酶 血清谷胱甘肽-s芳香基转移酶 (GST) 谷氨酸脱氨酶
合成
蛋白质(白蛋白、 球蛋白、前蛋白) 凝血因子与凝血 物质 脂质和脂蛋白 代谢 代谢 胆碱酯酶 血氨
避免诱因护理
掌握利 尿药注意事项,避免快速利尿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每日测体重、腹围 慎用库存血,禁用吗啡、哌替啶、苯巴比妥类 止痛、镇静药 促进肠功能恢复,但禁用肥皂水灌肠 遵医嘱准确、及时执行,控制感染 一旦出现肝性脑病先兆,应严禁蛋白质摄入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限制水、盐的摄入:避免导致腹水或外周组 织水肿加重,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维持胶体渗透压、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充足: 补充白蛋白、人工代血浆或血浆。
预防并发症---肝性脑病
监测意识变化 避免缺氧:吸氧或机械通气 避免肝性脑病的诱因 重视清洁肠道,保持大便通畅,禁用肥皂水灌肠 监测血氨,使用降血氨药物 抗感染: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或静脉运用抗生素 补充支链氨基酸 限制蛋白的摄入 口服乳果糖
预防并发症 ---感染
排泄、瘀积
胆红素 胆汁酸 胆固醇 碱性磷酸酶 Γ谷氨酰转移酶 谷氨酰转肽酶 血清亮氨酸氨基 肽酶
免疫防御
血清γ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补体
酰基转移酶
急性肝衰竭的治疗
(一)重症监护与一般治疗:
对于确诊的急性肝衰竭的患者,尽早转入ICU中观察 生命体征和肝、肾、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 充维生素。 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必要时补充凝血 因子,并运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胃溃疡发生。出现消化道出血给予血流动力学监测。 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发生。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查房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查房引言肝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细心的护理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护理查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护士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指导后续的护理措施。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介绍肝功能衰竭的护理查房的内容和步骤,以帮助护士正确进行查房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查房内容1. 体征观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体温、血压、呼吸频率、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意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度、反应性和定向力等,以判断肝功能衰竭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3. 外貌观察: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黄疸程度、黏膜湿润度等,以评估肝功能的恶化程度。
4. 腹部观察:检查患者的腹部,观察肝脏肿大、腹水积聚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5. 疼痛评估:询问患者是否有腹痛或其他不适感,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为有效的疼痛管理提供依据。
6. 实验室检查:查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肝功能指标、电解质平衡、凝血功能等,判断肝功能的改变和肝功能衰竭的程度。
查房步骤1. 准备工作:确保查房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资料准备齐全,如体温计、血压计、反射琼脂糖、实验室检查结果单等。
2. 打招呼并确认身份:主动向患者打招呼,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姓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3. 先观察后询问:首先进行外貌观察和体征观察,然后询问患者的感受和症状,有针对性地询问是否有不适或疼痛等。
4. 仔细记录:在查房过程中,及时记录观察到的情况、测量的数值和患者的反馈,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分析和评估:根据观察和询问的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
6. 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疼痛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7. 教育和指导: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疾病和护理要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8. 总结和反馈:与患者和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总结和反馈,及时交流和沟通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协同护理
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对提 供全面的护理至关重要,包 括营养师、康复师和心理健 康专家。
饮食管理
提供高蛋白、高能量、低脂 肪和易消化的饮食,以满足 患者的营养需求。
药物治疗和监测
1
解毒剂
使用解毒剂减少中毒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如N-乙酰半胱氨酸。
2
抗炎药物
使用抗炎药物减轻炎症反应和肝脏损伤,如甲泼尼龙。
长期管理
制定个性化的长期护理计划,包括肝脏保护、康复和心理支持。
严重并发症
肝功能衰竭可能导致多个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
常见病因和症状
1 药物过量
某些药物,如酮康唑和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
2 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病毒(HBV,HCV)感染可引起急性肝衰竭。
3 肝性脑病
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是急性肝衰竭的常见症状。
护理重点和挑战
监测和评估
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血液 指标,肝功能和神经状态, 及时处理并发症。
3
免疫调节剂
使用免疫调节剂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如环孢素。
营养支持和管理
1 决定入路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肠道功能选择适当的饮食入路,如口服、肠外或经胃管。
2 提供营养
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以支持肝功能的修复和营养需要。
3 监测和调整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肝功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肝移植的考虑因素
适应症
等待列表
手术团队
根据肝移植的适应症评估患 者是否适合进行肝移植手术。
患者需加入肝移植等待列表, 等待合适的供体。
肝移植手术需要多学科的手 术团队合作,包括外科医生、 麻醉师和护理团队。
预后评估和护理措施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查房
病情演变:症状、体征、实 验室检查等
发病原因:病毒感染、药物 中毒、酒精肝等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病史等
治疗过程: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护理措施等
治疗效果:好转、恶化、死 亡等
护理要点:监测生命体征、 预防并发症、心理护理等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肝功能检查:ALT、AST、ALP、GGT等 指标异常
识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应用止血药物,控制出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出血情 况
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 理措施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
监测水电解质:定期监测患者的血钠、血钾、血钙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调整饮食:根据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调整饮食,如限制钠盐摄入、补充钾盐等。
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分期
急性肝衰竭的定义:短时间内肝功能迅速 恶化,导致肝功能衰竭
早期: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肝 功能指标异常
临床表现:黄疸、恶心、呕吐、乏力、腹 胀、腹痛、肝性脑病等
中期: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肝 功能指标明显异常
分期:急性肝衰竭可分为急性肝衰竭早期、 中期和晚期
晚期: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 并发症,肝功能指标极度异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肝功能衰竭的症状:黄疸、腹水、 出血倾向、意识障碍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肝功能衰竭的原因: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支持治 疗、保肝治疗、对症治疗等
感染
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等
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 皮肤等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二)感染
• 感染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全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 感染过程中,肝脏作为全身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而成 为最易受伤的靶器官之一。 • 感染及脓血症,是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主要问题。 • 特别是长期呆在ICU的病人有很高的危险性,实际上也 是这些患者死亡的最终原因。
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
特征性异 常 对称性θ 慢波
有异常波 形,对称性 θ慢波
以昏睡和精神 三期 (昏睡期) 错乱为主
神志完全丧失, 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 , 明显异常 四期 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 , 极慢δ波 (昏迷期) 不能唤醒 可出现阵发性惊厥 、踝阵挛 和换气过度。
急性肝衰竭诊断
(三)药物与有毒物质
•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最主要场所,很多药物 在体内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影 响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导致各种类型的药物性肝 损害。 • 可分为剂量依赖性肝损伤(直接毒性作用,为A 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过量及体内蓄积有关, 如扑热息痛)和 • 特异质性肝损伤(B型药物不良反应,取决于机 体对药物的反应)。
机制
• 总的来说,是原发性损害与继发性损害两个方面。 • 肝细胞急剧坏死的同时肝细胞的再生能力不足以进行代偿 是AHI/AHF发生的基础。 • 肝细胞通过凋亡和坏死发、 4、肝性脑病 5、肝肾综合征 6、脑水肿 7、循环功能障碍 8、肺损伤与低氧血症 9、内环境紊乱
缺血、缺氧
肝移植 急性肝衰 病因 急性妊娠 脂肪肝 创伤、 手术打击 药物及 有毒物质 感染
可以是多种因素同时致病
(一)缺血缺氧
肝脏缺血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障碍,钠钾泵正 常功能不能维持,使肝细胞不完整及功能受损;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也可引起 肝功能损害。 休克; 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急性闭塞性肝静脉内腔炎(Dudd-Chiari综合) 肝动脉栓塞和化疗。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重点与观察方法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重点与观察方法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在一系列疾病或损伤的影响下逐渐失去正常功能的状态。
患者在肝功能衰竭的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护理和观察方法来保证其生命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重点与观察方法。
一、护理重点1. 生命体征的监测: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等。
特别是血压和脉搏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情况。
2. 神经系统的观察: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会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意识混乱、抽搐、昏迷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肌张力等。
及时记录和报告任何神经系统异常的变化,以便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肝功能衰竭患者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等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浆钠、钾和血液酸碱平衡等指标,及时纠正异常值,保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4. 出血风险的评估和护理: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出血现象。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实验室指标,评估其出血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定期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等。
5. 营养支持和饮食管理: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代谢状态较差,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饮食管理方面,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高蛋白饮食对肾脏造成负担,同时提供足够的热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
二、观察方法1. 黄疸程度的观察: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黄疸,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疸指标的变化情况。
黄疸的程度可以通过比较患者的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之间的差异来评估。
2. 尿液和大便的观察: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尿液常呈暗色或茶色,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和量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识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识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逐渐失去正常功能的病理过程,通常由疾病、感染或肝脏损伤引起。
其临床表现包括黄疸、乏力、恶心、腹胀等症状,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昏迷和生命威胁。
在患有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中,护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识,以帮助护士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这种疾病。
1. 病情监测与评估在护理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时,准确的病情监测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
此外,还需定期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肝酶、胆红素和凝血功能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帮助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2. 护理疼痛管理肝功能衰竭患者常常会出现腹痛、恶心和不适等症状。
护士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如使用镇痛药物、热敷和按摩等方法。
此外,护士还应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过多或过少的食物,以减轻腹部不适。
3. 心理支持与安慰肝功能衰竭常常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与安慰,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护士可以倾听患者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启发性的建议和指导,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4. 营养支持与饮食管理肝功能衰竭患者常常伴有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护士需要与营养师合作,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饮食应偏向低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高纤维,同时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5. 小心药物管理肝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
因此,在给予药物治疗时,护士必须格外小心。
需要仔细选择药物剂量,并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
护士还应注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肝脏负担。
6. 预防感染由于肝功能衰竭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患者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护士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勤洗手、使用无菌技术、保持环境清洁等。
同时,也要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避免接触有传染性的疾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处理和护理指导
定期随访:根据 病情和恢复情况, 制定合理的随访 计划
复查项目:包括 肝功能、血常规、 尿常规、腹部B超 等
注意事项:避免 剧烈运动、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饮食营养 均衡
心理支持:给予 患者心理支持和 鼓励,帮助其树 立信心,积极配 合治疗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诊断标准:符合 急性肝功能衰竭 的临床表现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
鉴别诊断:与其 他肝病、胆道疾 病、胰腺疾病等
相鉴别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3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紧急处理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N-乙酰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 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药物副作用: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
病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 病等。
发病机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肝脏细胞损伤、炎症反应、胆汁淤 积、肝窦阻塞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腹水、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疾病分期和临床表现
急性肝功能衰竭 分为三期:急性 期、亚急性期和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 处理和护理指导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概述 03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紧急处理 04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护理指导 05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康复指导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概述
定义和病因
定义: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在短时间内严重受损,导致肝功能急剧下降,出现黄疸、 腹水、肝性脑病等症状。
2肝衰竭的护理范文
2肝衰竭的护理范文肝衰竭是指肝脏功能出现严重的障碍,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细胞坏死、纤维化和组织成结构上的变化,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功能衰竭。
肝衰竭是一种危重症,需要及时且全面的护理干预。
首先,在肝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发现和识别病情变化是关键。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表现,包括神经系统异常、消化道出血、明显的皮肤黄染、进行性肝功能损害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及时发现病情恶化的迹象,及时进行干预。
肝衰竭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出血。
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尿液等有无出血点,及时处理和记录。
同时,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及时纠正异常指标,必要时给予凝血因子控制出血。
肝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通常很差,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
首先,护理人员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体重指数、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进而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其次,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口服、静脉输液、经肠外营养等,确保患者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
在给予营养支持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消化道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和改进营养计划,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改善。
肝衰竭患者常伴有肝性脑病,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神经系统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的清醒状态,包括保持环境的安静、减少刺激、充分休息等。
其次,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神经反射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神经系统异常。
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如瞳孔大小、对光反应、肌力等,及时发现病情改变,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除此之外,肝衰竭患者还常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损害,护理人员应进行综合护理。
如心肺功能损害时,需要进行心电监测、血气分析等监测和处理;如肾功能损害时,需要监测尿量、尿液成分等指标,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如免疫功能损害时,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等。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论文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急性肝功能衰竭43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护理并总结。
结果:80%的患者痊愈或好转,6.9%的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
结论:除了药物治疗外,同时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护理【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25-01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而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我院通过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自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8岁-70岁。
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23例,好转8例,自动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5例,病情恶化及死亡3例。
2 临床观察2.1 精神情况观察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占发病率的26.5%[1]。
肝性脑病一般分为四期[2]:前驱期以性格行为改变、持物不稳、口齿不清或不合逻辑;昏迷前期出现意识模糊,定向力、记忆力、记算力差,有扑翼样震颤,患者嗜睡;昏睡期嗜睡,伴肝臭味;昏迷期意识和反射逐渐消失。
2.2 皮肤黏膜观察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色呈褐灰土色。
2.3 出血倾向观察出血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常见并发症,louis等报道的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1%~75%,10%~60%[1]。
主要原因有:肝细胞坏死所致的各种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减少、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情绪激动等应激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胃黏膜腐蚀性糜烂等[3]。
2.4 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出现持续低热或体温逐渐并持续升高时,常提示有继发感染。
有血压明显下降、脉搏加快、细速,常提示有大出血或休克的可能。
脉搏缓慢、洪大有力,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呼吸深慢时,常为颅内高压的先兆。
做肝穿刺或腹腔穿刺放腹水时,专人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医院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医院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是原来无肝细胞疾病的个体,由多种病因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疽、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分为暴发性肝衰竭(FHF)和亚暴发性肝衰竭(SHF)两种。
1.护理评估(1)发病:起病急,进展快,全身无力,食欲减退。
(2)黄疸;进行性加深,进展速度决。
(3)肝性脑病:早期临床表现为神经、精神改变,烦躁、谵妄、定向力障碍,易误诊为精神病,晚期出现昏迷。
(4)脑水肿;约 50% ~80%的病人可出现脑水肿,与肝昏迷极难鉴别,漏诊率高,表现为昏迷程度迅速加深、频繁抽搐、呼吸不规则、瞳孔异常变化、血压持续升高、视乳头水肿等。
(5)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黏膜、内脏广泛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6)肝肾综合征:ALF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病人出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酸中毒、高钾血症等表现,大多数为功能性。
(7)其他:如腹水、呼吸衰竭、低血压、心律失常、继发感染等。
2.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充足的睡眠可以减少体能消耗,降低肝脏负荷,增加肝脏血流量,防止肝功能进一步受损,促进肝细胞恢复。
(2)饮食护理:应给予充足的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不进食增加肝脏解毒负荷的食物和药物。
(3)密切观察病情; 每日记录血压、出人量、意识状态及体温。
(4)皮肤护理:有腹水或水肿的病人,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水肿部位的皮肤防止受压和皮肤破损。
(5)腹水病人的护理:大量腹水的病人,采取半卧位;定期测量腹围,密切观察腹水消长情况;记录液体出入量和体重;腹水病人应低盐或无盐饮食,严重者限制每日的入水量;使用利尿剂者注意监测血生化指标,避免电解质紊乱;如大量腹水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病人不能耐受时,酌情放腹水,一次放液量以不超过 3000~5000ml为宜,同时补充白蛋白。
(6)肝性脑病病人护理:减少肠内毒物的产生和吸收,可给予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禁用肥皂水灌肠,脑水肿时,给子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复香血生化水平,注意补充氨基酸。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与病情观察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与病情观察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在慢性疾病或急性损伤的情况下,无法完成正常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该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供有效的护理策略和确保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下面将讨论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与病情观察要点。
一、护理策略在护理肝功能衰竭患者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变化较为复杂,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命体征变化,包括意识状态、体温、心率、血压等。
特别关注黄疸的加重、腹水的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等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对于肝功能衰竭患者至关重要,因为缺氧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洁患者的口腔,必要时辅助患者进行呼吸道清洁,并保持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3.有效控制感染:肝功能衰竭患者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并确保环境的清洁。
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治疗手段,及时处理感染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营养支持:肝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需求与一般人略有不同,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患者通常需要高蛋白、低纤维、低钠的饮食,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的营养,可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5.药物管理:肝功能衰竭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药物中毒。
护理人员应仔细记录用药情况,遵循医嘱并避免过量用药。
如有需要,可向药剂师咨询肝脏代谢能力降低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二、病情观察要点观察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状态:意识改变是肝功能衰竭患者中常见的表现之一。
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况,如注意力不集中、嗜睡、昏迷等。
对于昏迷的患者,应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等工具进行评估,并随时进行观察。
2. 皮肤与黄疸: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黄疸,因此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和黄疸程度的变化。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肝衰竭分期:
早期:
1、极度乏力、明显厌食、频繁呕吐和顽固性腹胀等 严重消化道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l或每 天上升≥17umol/l) 3、有出血倾向,3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40% 4、未出现肝性脑病及明显腹水。
肝衰竭分期:
中期:
在肝衰竭早期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以下 两条之一者: 1、出现II级或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2、出血倾向明显,且2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30%
凝血障碍和出血
常见出血部位有皮肤、牙龈、口腔粘膜、鼻粘膜,严重 的可发生消化道和颅内出血,甚至DIC。FHF时凝血机制 障碍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⑴血小板质与量的异常:FHF时血小板计数常<80×109/L, 且血小板常较正常为小。FHF时血小板减少原因:①骨髓 抑制;②脾功能亢进,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更明显;③被 血管内凝血所消耗。 ⑵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Ⅹ 均在肝内合成。FHF时均减少。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和部 分凝血活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是判断肝细胞功能状 况的一项敏感指标。如明显延长,预示病情恶化。 ⑶DIC伴局部纤溶:FHF时肝细胞坏死物、内毒素、感染等 因素回引起DIC,输入凝血酶原复合物会加速发生DIC。
肝肾综合征
定义:肝肾综合征是肝衰竭时发生的肾功能衰竭, 特点是肾动脉收缩,肾灌注锐减,肾小球滤过率 减低,而水、钠、氮质滞留。 发生机理:可能是由于门脉高压、高动力循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而肝脏灭活减少等因 素,使肾血管收缩,肾内宾血流分布改变,肾血 循环障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缺血;内 毒素血症、肾内合成的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TXA 增加,PGE2减少,可引起肾动脉强烈收缩,肾小管 周围毛细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肾小管坏死;血 浆蛋白降低,大量利尿致血容量下降,肾血流量 锐减;DIC使肾小管内形成血栓或出血等。 肾衰的主要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同时血浆尿 素氮和肌酐升高,尿钠排泄减少,很快出现氮质 血症和高血氨症。预后极差。多于1-2周内死亡。
急性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绝对卧床休息,腹水者取半卧位,安置单间,限制探视,做好心理护理。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15-30分钟巡视一次,及早发现脑水肿脑疝及其它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2)观察患者神志、行为、性格、睡眠等变化。
(3)观察黄疸进展:如患者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和尿量、尿色深浅变化。
出现食欲不振、乏力、高度腹胀、睡眠颠倒、顽固呃逆为病情加重,应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4)每天测腹围,每周测体重,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定期测血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观察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齿龈出血、鼻衄、呕吐物、排泄物颜色及量的变化等。
4、饮食宜低脂、低盐、高热量、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避免高蛋白饮食,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有消化道出血者禁食。
5、做好口腔、鼻腔、皮肤护理,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预防院内感染。
6、对肝昏迷患者加强安全防护,遵医嘱进行白醋或乳果糖保留灌肠,保持大便通畅,有消化道出血者,执行相应护理。
7、出院指导:保持乐观平衡心态,根据身体状况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生活规律,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护理部
2012年12月。
急性肝功能衰竭干预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清 洁,定期消毒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
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翻身拍背, 预防褥疮和肺炎 的发生
给予高热量、高蛋 白质、高维生素、 低脂肪的易消化食 物
控制钠盐摄入,避 免加重腹水
少量多餐,避免进 食过饱
戒烟酒,避免刺激 性食物和饮料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 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临 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评 估,确定急性肝功能衰 竭的诊断。
恐惧等情绪的原因 给予患者关心、支持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的重要性 引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缓解其紧张情绪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预后和随访
肝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 患者的年龄和基础疾病 是否及时诊断和治疗 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定期复查肝功能,监测病 情变化
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营养 均衡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 药
随访时间: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 随访内容:肝功能检查、病情状况、生活质量等 注意事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按时服药、避免过度劳累等 随访方式:电话随访、门诊随访或家庭访视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 疗,确保药物准确、 安全地输入患者体 内。
观察患者对药物 的反应,及时处 理不良反应。
定期评估患者的 病情状况,调整 药物治疗方案。
指导患者正确使 用药物,确保药 物疗效的发挥。
肝移植:术后护理,定期 检查,预防感染
人工肝支持系统:操作注 意事项,并发症处理
药物治疗:药物使用方法, 副作用观察与处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汇 报 人 员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护理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护理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是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关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定义和命名,至今未获统一。
1970年Trey等最初提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定义。
1986年Bernuau等把急性肝功能衰竭定义为快速发展的严重肝细胞功能损害,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凝血酶原和因子V血浆含量降至50%以下,一旦发生肝性脑病,则诊断为暴发性肝衰竭或亚暴发性肝衰竭。
1993年O’Grady等主张将急性肝功能衰竭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1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复杂。
我国急性肝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
暴发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一是原发性损害,二是继发性损伤。
1.1 原发性损害免疫病理反应造成广泛的肝细胞坏死,病毒本身的作用加重肝细胞损伤。
1.2 继发性损伤在原发性免疫病理损伤的基础上,由于肝脏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内毒素通过肝脏形成自发性心源性毒血症,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6、白三烯等加重肝细胞损害。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一直认为是肝细胞功能衰竭,肝脏功能失代谢,毒性代谢产物在血循环中堆积而致脑功能障碍。
肝衰竭时,清除氨及γ-氨基丁酸的能力下降,干扰脑神经功能。
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降低,促进肌肉摄取支链氨基酸增多,使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失调,血浆中的芳香族氨基酸进入脑内阻碍了脑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脑功能障碍。
2临床特点起病临床症状和经过因病因不同而异。
本病重要临床表现如下:2.1 全身情况衰退最明显的症状是软弱、乏力,晨起即感倦怠、登楼无力,也有食欲不振、消瘦,后者是组织蛋白合成障碍的结果。
2.2 皮肤变化(1)皮肤黝黑:主要见于脸部,也可见于四肢和全身非暴露区,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所常见,皮肤黑色素含量增加。
(2)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伸出细小血管类似蛛足的表现,其直径自针孔大小至0.5cm不等,以玻璃棒压其中央凸起处可立即消失,放松血管又充盈如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郑燕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急性肝功能衰竭43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护理并总结。
结果:80%的患者痊愈或好转,6.9%的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
结论:除了药物治疗外,同时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25-01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而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我院通过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8岁-70岁。
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23例,好转8例,自动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5例,病情恶化及死亡3例。
2 临床观察
2.1 精神情况观察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占发病率的26.5%[1]。
肝性脑病一般分为四期[2]:前驱期以性格行为改变、持物不稳、口齿不清或不合逻辑;昏迷前期出现意识模糊,定向力、记忆力、记算力差,有扑翼样震颤,患者嗜睡;昏睡期嗜睡,伴肝臭味;昏迷期意识和反射逐渐消失。
2.2 皮肤黏膜观察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色呈褐灰土色。
2.3 出血倾向观察出血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常见并发症, Louis等报道的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1%~75%,10%~60%[1]。
主要原因有:肝细胞坏死所致的各种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减少、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情绪激动等应激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胃黏膜腐蚀性糜烂等[3]。
2.4 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出现持续低热或体温逐渐并持续升高时,常提示有继发感染。
有血压明显下降、脉搏加快、细速,常提示有大出血或休克的可能。
脉搏缓慢、洪大有力,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呼吸深慢时,常为颅内高压的先兆。
做肝穿刺或腹腔穿刺放腹水时,专人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2.5 小便观察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及尿的颜色和性质,如患者的尿量突然减少或无尿,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6 人工肝治疗的观察人工肝支持治疗有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的双重疗效。
早期应用人工肝支持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高20%~30%,存活率达62%。
但应严密观察穿刺针有无脱出血管、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注意观察血流量。
2.7观察食欲情况患者肝功能受损时,会出现味觉、嗅觉改变,食欲兴奋减弱。
胃黏膜淤血、充血、水肿,消化道分泌减少,胆汁分泌减少,胃内食物积留,加上服用护肝、利尿药物的抑制作用,肠道细菌繁殖,产气、肠胀气。
使食欲下降,出现顽固性频繁呃逆。
2.8 继发感染的观察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对细菌及其毒素吞噬、清除能力降低。
治疗中应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后,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和霉菌感染。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患者病情重,常表现出焦虑、恐惧、绝望等负性情绪。
应热情关心患者,加强沟通,使其正确的理解自己的病情而积极地配合治疗,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与焦虑情绪,以利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人工肝治疗的护理人工肝治疗室要严格消毒,室温22℃-26℃,恒温箱中的温度保持37℃,治疗室内备有血浆治疗仪、氧气、心电监护仪、恒温器、盐水、抢救药品及用物等;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补液通路;治疗中嘱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注意神志、生命体征,面色,肢端温度、血流速度、皮疹、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等。
如有出血,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治疗后的护理,拔管后常规按压穿刺部位30min后加压包扎固定,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吸氧2-4L/min;给予高维生素、高营养、易消化饮食宜少食多餐,如过多进食蛋白质,可引起腹胀,腹泻等不适反应,甚至诱发肝昏迷,消化道出血等;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敷料1次,尽可能不用透气性差的一次性贴膜,病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定时通风换气,以预防感染。
3.3 出血的护理消化道大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出血的护理要强调预见性,即超前护理。
对出血患者应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持续低流量吸氧。
详细记录出血量及性质,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大汗、烦躁,脉细速等,为再次大出血的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判断有无继续出血。
患者突然出现的大量的呕血、便血常会极大地刺激患者,使之产生恐惧、忧郁、绝望甚至濒临死亡等消极情绪,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3.4 减少肠道有毒物质产生与吸收应禁蛋白质饮食,给予高糖和丰富的维生素适量脂肪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坚硬、油炸和辛辣食物。
给予食醋10-20mL加水100mL灌肠每天1-2次,使肠内酸化,阻碍氨的吸收。
3.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天准确记录出入液量,保证静脉补给药物及液体,能进水的患者,鼓励多饮水,有利小便,促进代谢,加速胆红素的下降和毒素排泄。
3.6 加强肝昏迷的护理当患者有性格改变,理解力、定向力障碍,不能完成简单计算时,应考虑到肝昏迷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昏迷患者可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机体的缺氧情况,防止脑缺氧。
给予鼻饲饮食,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营养代谢。
有躁动者护士要加强看护,加用床档、约束带固定等安全防护措施,慎用镇静剂。
必要时可以用水合氯醛灌肠。
3.7 预防继发感染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防止继发及交叉感染,加强病房监护及重病护理。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冷天注意保暖。
定时紫外线照射。
注意口腔清洁,餐后、睡前用0.05%甲硝唑漱口。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要洗手、戴口罩、穿隔离衣。
严格无菌操作,各侵入性管道保持无菌。
保持床铺清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动作轻柔,骨隆突处用海绵垫,防止褥疮的发生。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勤翻身,叩背,吸痰,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 出院指导
包括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的技能;注意休息及限制或禁高蛋白饮食等自身有关的诱发因素;按时服药,按医嘱用药,勿滥用“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定期门诊复诊和检查肝功能,发现乏力、小便黄等应即休息,及时就诊。
5 小结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极易出现并发症,是内科治疗的难点。
近年来,除了以前单纯的药物治疗外,同时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救治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提高了救治成功率,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宝凤.重型肝炎,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肝病杂志,1994,2:191-195
[2] 龚经文.程本芳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50
[3] 申德林,王全楚,焦栓林.重型肝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展.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1):12-14
作者简介:。